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七十年代太医传之古穿今-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像是吃她的肉,喝她的血……
杨美羽默默端起自己面前的面条,哧溜哧溜地吃着面条,她再用余光偷偷瞥老太太一眼,老太太的神色好像比刚才平静稳定了许多,杨美羽这才松了一口气。
两人吃完饭,老太太让杨美羽打一盆井水洗碗,杨美羽费力的拎着一桶井水,把井水倒进洗碗的大盆里,老太太就坐在院子里洗碗。
“你瞅啥子?赶快给俺回屋看书去!”老太太看杨美羽在一旁傻站着,把杨美羽轰进了屋子里。
杨美羽趴在炕上,在两层布做的小书包里找了一本小学课本,认真的看了起来。
等老太太刷完了碗,擦擦手,从柜子里拿出了两张面额不大的纸币,拉着杨美羽去了县上的集市。由于两人不是赶早去的,中午的时候很多东西的价格都恢复正常了。老太太一手拉着杨美羽往集市里头走,一手紧握着几张小小的纸币,生怕弄丢了。
“咦,妈,你看嘞,”杨美羽指了指不远处的一个小摊位,“那不是咱之前的摊位嘛?现在都换别人卖鸡蛋了,嘻嘻。”老太太是看别人卖鸡蛋,她表面装作无所谓的样子,实际上她能不着急吗?要不是每天一大早,天刚亮就要给杨美羽起来做饭,吃完饭就匆匆忙忙的往学校赶,要不是送杨美羽上学,她咋可能早上不来早市卖鸡蛋!?
但是老太太这些不能说,老太太担心自己要是说了,杨美羽这丫头又多想,以为自己耽误了卖鸡蛋,指不定又要说以后不上学了,上学还花钱,跟母亲起早去早市卖鸡蛋还赚钱。
“你这丫头,一天天的都想啥子?”老太太给杨美羽一个暴栗,“俺是让你看看,有没有啥子要买,学习用品,学习用品!不是让你来看鸡蛋的!”
杨美羽吃痛,恋恋不舍的看了卖鸡蛋那摊位一眼,跟着老太太继续往前走。
老太太在一家卖文具的摊位前停了下来,拿起摊位上的一根铅笔,细细的看着,摩挲着,仿佛能把这根铅笔瞧出个所以然来。
“俺前两天给你买的铅笔,你用完了没?”老太太把铅笔递到杨美羽面前,笑容满面。
杨美羽认真的说:“没有呐,咋能这么快用完。”
老太太并没理会杨美羽说啥,把铅笔悄悄的攥在左手里,又继续看摊位上的其他东西。一会儿拿起铅笔拧子瞅瞅,给杨美羽看看,杨美羽摇头,老太太又放下,一会儿又拿起一只价格比较昂贵的钢笔瞅瞅,杨美羽终于不耐烦了,“妈,俺还用不上这些贵玩意儿,咱又不买,走吧!”
老太太就等杨美羽这句话呢,把那只拿着铅笔的手背到了身后,装作什么也没发生,“哎呀,现在用不上以后不一定用不上嘛?你这丫头,你这丫头……”杨美羽撅了撅嘴,不理老太太,独自往前走。
老太太佯装快走两步去追杨美羽,一直没咋盯着二人的店家突然站起来叫道:“唉你那铅笔没付钱呢吧?”老太太假装没听见,想要快速从人群里挤过去,没想到店家踩着椅子窜到了老太太身边,一把揪住老太太,“你这老太太,怎么拿东西不付钱呀?”
老太太“啊”了一声,店家拽住老太太的左手,把老太太紧攥着的铅笔拿回来,“啊什么啊,这铅笔都让你拿热乎了,之前你也搁这儿卖过东西啊,你这人怎么这么不讲诚信?不怕以后自己卖鸡蛋被人顺走啊?”
老太太故作生气的样子,跺了跺小脚,“俺不就是忘了付钱吗?说的俺好像没钱似的,多少钱?”老太太往摊子上铅笔标价看了一眼,把自己手里最大面额的一张票子拍到店家手里,“瞅瞅你这样儿,搞的好像没见过钱似的。”
店家本来寻思给钱就放过老太太一马的,毕竟老太太看上去年纪也大了,他也不愿意跟个老太太比嘴炮功夫,没想到这老太太倒反咬他一口?店家也不是吃素的,铺头盖脸给老太太一顿骂。
“俺可知道你是北村公社的,你大女儿是大夫,你小女儿也乖巧,你个老太太咋就这么不讲理?自己顺了人家东西,还偏要说人家不对,你讲不讲理了?”
“自己也不是没卖过换过东西,就不怕自己哪天也撞见顺东西的路人?”
“俺是看在你大女儿给我老婆看过病的份儿上,俺才没说你偷东西的,你个小脚老太太反倒不讲理了,咋,小脚有特权啊?”
老太太被店家这一系列的话堵得说不出话来,一张满是皱纹的老脸又黄又红,面上尽是羞赧之色。
走在前面的杨美羽看见老太太迟迟没有跟上了,奇怪了,平常老太太那小脚可是健步如飞啊,今天咋没跟上来?难道买啥东西去了?
杨美羽撅着嘴原路返回,看到一堆人围着老太太看热闹。
圈子里是卖文具的店家和老太太,店家越说越来劲,把老太太之前卖鸡蛋时,出的啥一分一毛的错都说了,虽然这些都是他道听途说,但是这集市里卖东西的人,多多少少都知道,所以这些话都是给路人听的。
“你说俺妈干啥子?俺妈本来记性就不好……”杨美羽奶声奶气的叫了一声,贴在老太太身边,“不就一根铅笔嘛,俺姐有钱,俺姐都去城里工作了,咋可能差这几毛钱?”
店家看杨美羽也跟过来了,这小姑娘之前卖鸡蛋的时候总过来一口一个“叔叔”,店家觉得杨美羽这小孩子还挺不错,他都把自己要说的说完了,也不打算继续纠缠下去。
“成成成,小丫头你可得叫你妈记性好点,我也姑且信这一回,再有下次,那可就不是记性不好的事儿了!”店家摇摇手,要把两人打发走。
“俺妈记性不好就不好了呗,俺姐有钱,等再过几天,俺姐夫也去城里工作,俺们又不是缺钱。”杨美羽虽然听出了店家的意思,可她毕竟是个小丫头,也不想在口头上吃亏,尤其是老太太,平日里对她那么好,她不管真的假的,就是不想让店家把那些难听的话用在老太太身上。
“不是,丫头,你咋也开始不讲理了呢?这跟你们有没有钱没关系,但是随手顺东西这事儿可不对吧?”店家转身又回来了。
成旭海和哥哥成旭江陪着嫂子小玉逛集市,听见了杨美羽奶声奶气的声音,几人也就顺着走了过去,一问旁边围观的路人,没想到老太太做这种事情。
成旭江面子上有些挂不住了,“咱可走吧,这老太太俺一开始就看不是啥好人,啥玩意儿啊,对自己俩闺女都一个好一个坏的。俺可不信那老太太记性不好,那老太太跟她邻居欠几两面都记得一清二楚。”
第21章 首次相认
嫂子小玉也不太喜欢老太太,她第一见到这老太太就觉得这老太太尖酸刻薄,况且现在出了这种事,谁愿意当着众人面给老太太解围啊。
“弟,咱走吧,这事儿让她们家自己解决去。”小玉叫成旭海。
成旭海遇到这种事情真的挺烦心,今天明明是陪小玉嫂子出来买生活用品,却撞见了老婆的娘家那边的丑闻。他做为人家的女婿,不管,情理上说不过去;管了,自己娘家又要觉得丢人。
但是成旭海是一个知青,他的思维和普通人思维不一样。他早已把杨丽羽当作自己的家人,杨丽羽的家人,就是他成旭海的家人。坐视不理,情理上过不去。
“你们先走吧,我去看看。”成旭海摸了摸衣兜,幸好今天出来特意带了点钱,要不然他怎么赔给人家钱。
成旭江想要拉住成旭海,嫂子小玉也是一脸愁容,本来今天是快快乐乐的一天,这快乐的一天就这么被杨丽羽的娘家人给毁了。
“呀,妈,您怎么在这里?美羽,好久不见了。”成旭海刚听完杨美羽吹嘘自己的姐姐和姐夫,他觉得做为杨美羽吹嘘的人物,他实在不能不出场了。
“啊!姐夫啊!你咋来了?!”杨美羽既是惊喜又是觉得羞赧,在这种场合这种情况下撞见姐夫,多多少少她都觉得有些丢人。
成旭海看了看老太太手中的铅笔,从衣兜里拿出一张最大票的纸币,礼貌的递给老家,“不好意思,我丈母娘,记性一直不太好,这铅笔钱就我付了吧!”店家只是看成旭海手中的大票,但是不接,依旧不高兴的说,“搞什么啊,成知青,你可是个有文化的人,咋就找个这么个丈母娘?不讲理,还反咬人一口。”
成旭海还是呵呵的笑着,“您包容包容吧,我谢谢您。”
店家还是没接过成旭海的钱,“你可拉倒吧,你丈母娘哪是没钱啊?看……”店家从手里展开刚才老太太给的那张大票,“这是铁公鸡啊,不舍得花钱。不舍得花钱还买啥?买啥能有诚意?”
店家说话时还不忘数落成旭海,在人群后面的成旭江和小玉都觉得,丢人丢到家了。
成旭海讪讪的收回了自己的钱,“原来是这样,改天我上门给您赔个不是,美羽一会儿还要回家复习功课,我先带她们回去了。”店家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看见成旭海都一副软茄子的口气任人捏了,就把自己摆的架子收回来了,“罢了罢了,不要你赔不是,你赶紧带她们回家得了,别在这儿丢人现眼。”
成旭海领着杨美羽和老太太往回走,成旭江和嫂子小玉也跟在后面,一行人就这么出了集市,成旭江赶紧自己的脸面都被这穷酸的老太太丢尽了,一想自己媳妇小玉也不好受,所以成旭江走在最后面,跟小玉说话。
“今儿个咱俩回哪住去?”成旭江去拉小玉的手,小玉恨恨的甩开成旭江的手,小声埋怨道,“当然是会俺娘家了,俺可不想被看着跟这老太太有啥关系。”
成旭江那张被晒得黝黑的脸上出现了不一样的神情,似乎是很惊讶,“可是俺们跟她家是啥关系,这不全公社都知道的事儿么?”咋,还有人不知道?
小玉气得推了成旭江一下,“你个笨蛋,俺就是说回家躲两天的风头,她们不嫌丢人,俺还嫌丢人呢。”成旭江若有所思的啊的一声,“反正不是咱顺的东西,她们顺的跟咱有啥关系?”
小玉被成旭江这反应气的差点没晕过去,还没进村就往娘家走,成旭江也连忙跟了上去。
…
“哎,成女婿,俺们就不去你家坐坐了,俺带着这丫头先回去了。”老太太看成旭海把她们往成家领,老太太赶紧停下步伐说道。她可不想听亲家母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她,她还是先走一步为好。
成旭海依然很客套的说,“您不来坐坐啦?歇歇脚喝两口水再走多好呀。”老太太可不信成旭海真心想请她做客,她就怕亲家母到时说点啥难听的话,那她这老脸往哪儿搁?
“不了不了,俺丫头着急回去看书……”老太太说完,不等成旭海拒绝,拉着杨美羽飞一样的走了。
成旭海看两人离开的背影,苦笑了一下,推开家门。
成旭海母亲坐在炕上缝着入冬的棉衣,颜色是很暗沉不大好看,但是料子摸起来挺好,布不够的地方,又用其他颜色补了两条。棉衣缝到袖子和衣服的接口处了,成旭海母亲小心翼翼的一针一线的缝着,生怕哪里一不小心就勾错了边。
“妈,我回来了。”成旭海进门前,先把一直拿着的那张大面额纸币悄悄塞回衣兜里,等进门口,当着母亲的面从兜里拿出来,把那张纸币轻轻放到桌上。
“嗯?回来了。”母亲抬头,看见成旭海一脸疲惫,小玉和成旭江也没回来,母亲已经意识到了什么,但只是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给成旭海倒杯凉水。
“今天在集市碰到杨丽羽母亲了,”成旭海坐在板凳上喝水,一口一口的,像是在喝药一样缓慢,“杨丽羽母亲可以为杨美羽去顺东西,可以为杨美羽的上学把她嫁到我们家来,我觉得……”他的语速也是极缓慢,像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
成旭海母亲虽是一直在屋里缝纫衣服,但是有早回来的邻居转述了这件事,她不主动开口,不是不知道,只是不想让儿子为难。
“老太太对自己家人什么态度,其实跟我们也没所谓,旭海,你只要知道,杨丽羽对你好,对你真心,这就够了。”母亲年过半百,早已看透人生间的理,她与丈夫分别多年,丈夫除了会不定期的邮一些东西回来,没有更多的接触联系。
成旭海笑,“妈,我知道。”
“前两天老太太让你给丽羽写信买铅笔,你写信了没有?”
成旭海摇头,“不过缺几根铅笔而已,何必让她在城里邮寄过来呢,来回邮信邮铅笔的费用,都够买铅笔了。我明天去给她买了,送到老太太家去,免得来回邮寄了。”成旭海母亲嗤笑,“老太太不就寻思占这小便宜么,只要不是她自个儿花钱,别人花多少她都觉得无所谓。俺倒要看看,她那小女儿将来有什么出息!”
…
杨丽羽在店铺前选了半天,看中一个梳子,价格稍微贵点,另外一个梳子不太好看,买的人也少,所以比较便宜。杨丽羽不知道要哪个,看一看时间得快点赶回去了,不然今天中午食堂的午饭就赶不上了。
想到母亲和妹妹还在农村,杨丽羽觉得自己还是应该省下一点钱,攒钱以后等成旭海来,也能补贴家用。于是她选择了便宜的那把黑梳子。
杨丽羽看天色有些阴沉,加快了返回医院的步伐。
杨丽羽先回了一趟办公室,打算把梳子和金桔干放到办公室的锁柜里。
“唉,白来一趟,医生帮我把这个转交给杨大夫吧,我得赶紧回去了……”成冠民叹了口气,透过窗子他看见天上的云在快速地聚集到一起,本来白色的云渐渐变成灰黑色,天色也阴沉下来。
杨丽羽刚出门,就撞见那个买山楂条的老人,老人边走边揉眼睛,一手拿着眼镜一手揉眼睛,原本手里的一袋山楂条早已不知去向。
“哎,杨大夫,你这回来是晚了一步,没见着你公公哟!”王主任把成冠民交给他的那袋山楂条转交给杨丽羽,“刚才走的那位,戴个眼睛看上去挺有文化的,说是你公公,接着儿子来信就给未来儿媳妇送好吃的来的,结果你就恰巧不在!”
杨丽羽接过山楂条,愣了一下,“刚才出去的那位就是?”
“当然,不然我搁这儿说半天说啥呢?”
杨丽羽放下东西,转身追了出去。
窗外雷声轰隆隆作响,呼啦的一声,大雨像是一盆水瞬间倾倒在了地面上。
清新的尘土味弥漫在空气中。下雨了。
成冠民已经一步一步走到医院一楼,眼看到门口了,外面却下起了大雨。
他叹了口气,在门诊室旁徘徊,等待着,等待着。
外面的大雨一时半会是不会停的了,他早上没有吃饭,看来中午这顿饭也没有着落了。
杨丽羽飞奔到楼下,看到那个老人踽踽独行的身影,她突然放慢了步伐,轻巧的走到成冠民身边,柔声道:“公公?”成冠民不可置信的回身,转身看到清秀温柔的杨丽羽,拿下眼镜在衣角上擦一擦,重新戴上。
“你是——”成冠民睁大了眼睛,许久说不出话来。
杨丽羽抿抿嘴,笑了,认真的点头,“嗯,我是。”
杨丽羽没想到,那袋一毛钱的山楂条,兜兜转转,最后还是到她的手中。
第22章 她可以说自己精通针灸么
成冠民一把拉住杨丽羽的手; “太好了!总算能见到家人一面了,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见到家人了,儿媳妇; 请你快给我讲一讲,成旭海和成旭江,噢对; 还有孩子他娘,他们怎么样?”成冠民与杨丽羽相认后; 便立即改口,他知道杨丽羽的名字是什么; 但他觉得,儿媳妇似乎更亲切。
杨丽羽扶着成冠民一步一步地上台阶,好不容易走到二楼,成冠民喘了半天; 杨丽羽扶着成冠民回到办公室。她搬来一个椅子,把自己椅子上的小垫给成冠民垫上; “爸,您坐,听我慢慢讲。”
成冠民听杨丽羽的叙述; 乐的合不拢嘴; “原来卫生所的杨大夫就是你呀; 哎哟,我们一家人多病多难呐,啥病都靠你哟……真是辛苦你了。”杨丽羽笑着摇头; “没有,其实还好,公社里的病人不多,都是些小病,不碍事的。”
成冠民乐呵呵的应着,“胃口不好的时候,记得吃些山楂条。要是身子不舒服,及时请假,你是大夫,自己的身子自己最清楚,我就不多说了。”杨丽羽看成冠民盯着她的肚子瞅,杨丽羽知道成冠民在想什么,她不点破,只是转换了话题。
“我也买了些金桔干,您看下,您拿回去一半,我也吃不了。”杨丽羽把金桔干倒进山楂条中一半,剩下一半的金桔干递给成冠民,“您吃,我刚才尝过了,很好吃。”成冠民是没有打算要儿媳妇的东西的,推脱几次,杨丽羽执意要给他,成冠民只好收下。
杨丽羽在办公桌上收拾剩余的果干,早午饭都没吃的成冠民坐在一旁吃金桔干。杨丽羽收拾完东西,发现成冠民还在一旁,忽然意识到什么,“您中午吃饭了吗?”杨丽羽中午没吃饭,看到成冠民在一旁吃金桔干,或许他是饿了吧,“不如我们一起去吃饭?”
成冠民今天出门特意带了粮票和钱,本来寻思中午回不来就在外面饭店吃碗面条,这下总算派上用场了。
“好啊。”
杨丽羽刚要扶成冠民出去,王主任悠悠的开口,“杨同志啊,不如你去给你公公买完拿回来,你看他这腿是走不了多远的,何况外面还下着雨。”杨丽羽想着也是,在办公室拿一把伞就要出门,成冠民叫她,“儿媳妇,儿媳妇,我这里有钱……”杨丽羽笑,“您在这里等我,您来了,我能让您花钱吗?”说完,她拿着雨伞出门了。
王主任喝着决明子泡的水,吹了吹热气,“有个好儿媳是不一样,我希望我女儿长大,也能是个好儿媳啊。”
成冠民笑着点头,“会的会的。”
外面的雨正大,杨丽羽打着伞出门,还好饭店离医院不太远,杨丽羽进饭店,点了四个烧饼,一盘炒菜和一点咸菜,一共才花了两块多,服务员给杨丽羽用纸袋把四个烧饼分别装好,又用手拎兜把炒菜和咸菜装在一起,杨丽羽付了钱,赶紧往医院走。
看来她今天中午也不用去食堂吃了,所以两个人的份就都买了,如果不够的话,再吃点金桔干和山楂条。
杨丽羽把烧饼放在办公桌上,成冠民坐在办公桌前面,杨丽羽坐在办公桌后面,把炒菜和咸菜的手拎兜打开的时候,杨丽羽才意识到,自己的办公室里只有一双筷子……她看王主任没在吃饭,或者是已经吃完了,借用一下王主任的筷子吧。
医院的每个人都给发了一双筷子,如果不去食堂的话,可以在饭店买点吃的回来吃,但每个人只有一双,唉。
“王主任,可以借用一下筷子吗?”杨丽羽走到王主任身边,小声的说。
她怕成冠民听见,如果王主任不愿意借用的话,她就把自己的筷子给成冠民,她用小勺子舀菜。
王主任倒是无所谓,从办公桌下的箱子里拿出一双筷子,给杨丽羽,“没事的,拿去用吧。”
杨丽羽和成冠民在办公室吃完午饭,外面的雨也差不多停了,成冠民说要坐公共汽车回单位,杨丽羽拿着伞要去成冠民到站点,成冠民三番五次的推脱道,“我的好儿媳啊,你好好工作就好了,我耽误你这么长时间了,你快回去忙着吧。”杨丽羽今天是一周一天的休息日,她忙什么?
“我今天休息,好不容易见您一次,送送您。”杨丽羽执意要送成冠民到站点,实际上她根本不知道站点在哪里,一路都是成冠民指路,她才找到的,她一路的任务就是扶着成冠民,等成冠民要等的那辆公共汽车来了,杨丽羽才往回走。
“您一路小心!”杨丽羽冲公共汽车上的成冠民摆手再见。
杨丽羽回医院,先把王主任的筷子给洗干净擦干净了,装回王主任原有的小布兜里,这才还给人家,然后把办公桌上的空纸袋扔掉,用湿毛巾擦一擦略微有点油的桌面,擦干净了,杨丽羽才把果干拿回寝室吃。
今天碰巧靓姐也休息,靓姐好像从她早上走的时候就一直睡觉,现在她回来了,眼看就是下午了,靓姐也没醒。
可能牙科医生比较累吧。杨丽羽想。
毕竟这偌大的中医院里,一共就只有两个牙科医生,而另一位牙科医生还经常请假,靓姐经常是一个人连着几周也不休息,今天好不容易休息一次,靓姐可算是把之前休息的睡眠补回来了。
杨丽羽坐在床上翻看从家里带来的医书,这些书都是这具身体的原主人留下的。这些医术对她一个明朝太医长来说什么新奇的,这书中提到过的药材和药方药效,她多半都知道,若是有她不甚了解的,她也会尽量减少使用那种药材的次数,甚至是不用。
“杨丽羽,借我张食堂的饭票。”靓姐起床坐在床边打了个哈欠,揉揉凌乱的头发,头也不抬的说道。
杨丽羽今天中午和成冠民买的饭店的烧饼吃,食堂饭票还没用,正好借给靓姐。
靓姐接过杨丽羽的票子,随手揣进上衣的兜里,拿着梳子和脸盆出去了。
杨丽羽翻了一会儿医书,闲来无事,决定做点笔记。
她跳下床去,坐在桌子前,在桌子上的一摞黄色方块大纸里抽出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