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乱世有空间-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司徒嫣一行刚离开,福婶儿拉着村正去了一边,“当家的,你这是干啥呀?跟着那丫头往后一定能有好日子过。这分开了指着这五两银钱能顶个啥?”
“女人家的就是头发长见识短,你也不看看,要是真在一块儿,以李大郎几个的聪明和丫头手里的银钱,将来哪还有俺们家小羊儿啥事?俺供小羊儿读了这些年的县学,可不是指着他种地的,将来至少也得是个村正。要是跟着那丫头,她能不让大郎当而把到手的官儿,让给俺家小羊儿。你可别犯胡涂,这事儿听俺的。”
村正并不知他一时的错误决定不只害了他自己,也耽误了小羊儿的一生。
和村正四家分开,司徒嫣一行经汲县,过获嘉、武德、怀县进入平皋县,离黄河边的巩县也只有一天的路程。
“小五,前边儿就是平皋县,刚路过个叉路口的,俺看着应该是个村道,不如先在那里借住一晚?”
“大哥,俺想进县城,京城那边一直都没有消息,俺想再打听打听?”
“可城门关着,怕是不容易进?”
“试试吧!”司徒嫣想着进县城,她才好探听一下朝廷的消息,住在村子里,她也不好打听,而且她这次进城并没有打算短住即走,而是想长期住上一段日子。这眼看着就要五月了,她还想着过了端午节再往南去的。
“是啊大哥,试试吧!这些日子一直住在村子里,俺们的粮都吃光了,再不进城就只有野菜汤喝了!”二郎最担心没有吃的,他可不想再过饿肚子的日子了。
“行!”李大郎见三郎和四郎也用一种乞求的眼神看他,也就点头应了。和李四和李阿牛打了声招呼,让他们把车赶的离自己近些,这才往城门而去。
骡车刚赶到城门下,就见两个守城的官兵提着刀走了过来,“咱哥儿俩可是捡着了,还真有那不开眼的,跑这儿来送死!男丁抓起来守城,妇孺给老子滚远点儿!”这前半句两人说的声小,后半句却凶狠异常,正是说给司徒嫣她们听的。
车上的雪狼先躬起身子,只要两个官兵再上前一步,怕是就要跳下去将人扑倒了。司徒嫣忙拍了拍它,安抚一下,这才从车上跳了下去。走到官兵身边,压着声和官兵商量,“官爷,您先别忙着动手,听小的说上一句。我们是京城吏部侍郎吴府的,前段日子出门给老爷办事儿,耽误到这会儿才办完,要是不能赶回京城,怕是老爷要把我们都发卖了。”
一边说,一边从怀里拿出名刺和一两碎银子,“这个是小的一点心意,您几位官爷打点儿酒喝。”
那官兵一听这些人是京城正四品吏部侍郎家的,马上换了副嘴脸,笑着接过名刺,仔细验看了一下,这才收了银子叫开城门放司徒嫣一行进城。
进了城,先找牙行租了个一进的院子,将人安置了。
“丫头,俺刚看着那官差凶的很,咋一见你手中的册子就不出声了,还开城门让俺们进了城?”李阿牛和李四想了一道儿了,这会儿进了院子才得空问。
“那册子就是个幌子,啥事儿不顶,俺在那册子下放了银钱,那官差是见了银钱,这才让俺们进的城。”
“丫头,这一道儿的过城,吃饭,住店,可没少花银钱,你只当这些是叔跟你借的,等安顿了,叔就去扛活赚钱去,赚了钱就还你。”
“对,俺也是这个意思。”李四和亮子跟着一头。
“看叔说的,俺们都是从李家村逃难出来的,别说这一道儿,就是在村里的时候,叔和婶子们也没少帮俺的忙,这住店吃饭的用不了几个钱,俺不用叔还。等到了河南县,俺还要给阿牛叔、四叔和亮子哥家一家置上一块地,都起上院子盖上屋子。这好日子啊,还在后头呢!”
“丫头,可使不得的,那买地盖屋子的银钱,俺可以慢慢赚,可不能再花你的银钱了。”阿牛婶儿和四婶子、三婶子心里感激司徒嫣能为她们设想,可让她们就这样花这丫头的银钱,她们于心难安。
“叔和婶子们可别跟俺客套了,这往后的事儿再说,俺先把这屋子分一下,阿牛叔一家和四叔一家住东厢的两间,三婶子和亮子哥一家住西厢,俺和大哥他们住正房,婶子们先拾掇着,俺还要出门去打听一下!”对于将来的事儿,司徒嫣早就心中有数,她是个行动派,所以再没做之前不愿再提起这些,找了个借口溜了出去。
她前脚刚走,后脚李大郎四兄弟就让李阿牛和李四叫到了东厢,“大郎啊,俺知道你们家是小五当家,可让你们帮着俺们出钱买地盖房的,俺这心里不落忍的,只是叔手头还真紧的很,这样如果有需要叔给你打张欠条,全当叔和你们借的,你看可中?”
“阿牛叔、四叔、亮子哥,俺们家银钱的事儿全听小五的,俺觉得小五这想头儿好,俺们是同一个村里出来的,比外人亲近的多,叔也别客套了,俗话说的好,‘远亲不如近邻’,俺们一家子将来少不得还有啥需要叔帮趁的呢!”
“行,大郎将来要是有个啥,你只管开口!”李阿牛几人见李大郎几个并没有在意司徒嫣的提议,这才安心。其实在这些人心中,虽然他们喜欢司徒嫣,也知道这娃儿是个能的,可他们还是认为,当家的就应该是男人,所以才问了李大郎四兄弟的意思。
时近中午,司徒嫣打听到平皋县衙的位置,自己一个人寻了去。这会儿县衙大门紧闭,司徒嫣摸去了后门,见门口停着十来辆装满箱货的驴车,除了个门子守在那儿,只有两个小厮出出进进的在往县衙里搬东西。
司徒嫣趁着门子看货不注意的空儿,溜了进去,一路往县令的书房而去,也许是中午吃饭的时间,县衙里异常安静,连巡守的官差都看不见。
书房在大堂后进的小院东厢,屋子摆设简单,司徒嫣找到邸报仔细翻看一番,邸报是一个月前的,看来魏国战事已经迫在眉捷,朝廷连发邸报的时间都没有了。从一个月前的邸报上司徒嫣已经知道吴兵已经攻下司州十数城池,按时间算,怕是这会儿已经兵临京城雒阳城下。而西边的蜀国一路北上整个凉州都已经失守。北边的突厥更是拿下了大半个冀州,如果吴兵再慢些,怕是要将整个冀州吞下。邸报上并没有提起吴德此人,只要吴德没事儿,吴谨就不会有事儿。这个时候,没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探得消息,司徒嫣趁后门看守松懈,溜出县衙先去县城里最大客栈留下标记,这才回到租住的小院。
175章,暂安家男闲女忙,惨李草被卖窖子
回到租住的小院门口,司徒嫣趁没人,从空间戒指里取出粮食、肉菜等,这才叩响院门,“哥,俺回来了!来搭把手,俺弄了些黑面和菜回来!”
司徒嫣才刚落声,就听院子里传来三郎的声音,“哎,来了!”三郎正好在院墙边倒水,听着声忙来给司徒嫣开门。
李阿牛、李四和亮子也听到了叫声,都从屋子里走了出来,帮着三郎将门口的面袋子、菜筐背了进来。
“小五,你这几袋子黑面打哪儿弄来的?那粮铺不是都给封了吗?”二郎这会儿才从后院转出来,见了几人背着的面袋子高兴的嘴都裂到耳朵后头去了,他最怕饿肚子,眼见着车上的粮食越来越少,连着有好几日都没见笑模样了。
“跟一家酒楼买的,那酒楼的东家没给工钱就跑了,店里的伙计就扣着掌柜的要工钱,掌柜的没辙,这才把粮、菜、肉、蛋的全拿出来卖了,好能给伙计们发工钱。别的东西俺们都用不上,就只跟那掌柜的买了这些个粮食。那掌柜原打算自己出钱把粮都买下,也亏得那些伙计不肯放他回家拿钱,他这也是没法子了,才想着卖粮,要不哪轮得到俺们。”
“那也亏得丫头福气大,这才能给碰上,不然俺们哪能得了这些个好玩意儿的!”几个婶子也觉得这事儿赶的巧,可在她们心中,那全是司徒嫣有福这才能碰上好事儿。
司徒嫣这些日子撒谎,连草稿都不打了,张口就来,自己都觉得编得还挺顺,可被人这样一夸,她还是有些心虚,正巧二郎接了话,她忙跟着应和,将话给带了过去。
“那可真是巧的很,要不是怕官差抓丁,俺也上市门那儿转个两圈,说不定还能多买些粮?”
“二哥,这好事儿要那么好碰的,那这城里头还能缺粮喽,俺刚还打听到,这城里也就一些的大户人家还有些存粮,那老百姓好些个都是挖野菜过日子呢!”司徒嫣觉得李二郎整个就是一吃货,可这样的人心思单纯,倒是很好相处。
“嗨!这苦的就是俺们这些个穷人,这些粮可得省着点儿吃!”阿牛婶儿一听外面到处都缺粮,心里也跟着难受。
几个人一边往灶房里进,一边儿聊天。司徒嫣见这会儿灶房里人齐整,就将一日三餐安排分工了一下。早饭由三婶子和亮子媳妇做黑面菜糊汤,午饭由阿牛婶和四婶子做疙瘩野菜汤,晚上就由司徒嫣掌勺。
疙瘩汤做起来简单,没一会儿功夫所有人都聚到了正房堂屋里吃午饭。司徒嫣把在县衙里看到的事儿和这些人说了,“怕是这会儿京城雒阳已经让吴军围住了,魏国亡国看来也就这些日子了,为了安全起见,俺们这些日子先不赶路的,在这县城里多呆些日子,等一切尘埃落定再起程也不迟?”
李家四兄弟担忧的看了司徒嫣一眼,他们知道小妹的亲大哥这会儿也许正在雒阳城,可小妹为了他们的安危,却要留在这里,心里感动的同时也为吴谨担心。
“那要是吴军打过来了,怕是这县城里也不安稳的?”亮子想着突厥兵屠城的消息,心里有就些害怕。
“没事儿的,俺都打听了,那吴军可比那突厥兵强多了,不但不屠城,还给老百姓发粮食。”
“那感情好,行,小五,走也好停也罢,都听你的。”李阿牛和李四对看一眼,两人刚也和亮子一样担心,听着司徒嫣这般说,心里也有了底。至从他们决定跟着司徒嫣,就再没拿这个女娃儿当小孩子,对她的话更是信任的很。
“只不过,这会子外面乱的很,叔和哥哥们都不能出门,就算有人来叫门,也不要应,更不能给外人开门,有啥要买要办的就由婶子们和俺去。等吃了饭,劳烦婶子们去捡些个柴火,这光有粮食没烧火的柴那饭也熟不了的。”
“这有啥的,等吃了饭俺就和李四家的一起去。”阿牛婶儿是个利索的,一听司徒嫣这话,忙点着头应和。
“带上俺一道儿去。多个人的也能多拾些个!”三婶子刚把嘴里的疙瘩汤咽了,听李阿牛家的只叫了李四家的,心里着急,他们家不能光跟着吃喝,却不干活。亮子媳妇也跟着点头,虽说小宝还小,可有亮子看着,她也能帮着干活。
“三婶子和嫂子也别急,租的这院子里没有井,俺刚看巷口那儿有口水井,这边几户人家都是从那儿打的水,等会儿麻烦嫂子和山娃子哥、狗子哥把那灶房里的水缸刷洗出来,三婶子和俺三哥、四哥一道儿给家里的水缸都装满喽。俺们就把这院子当家,好好过日子。”
“好。”三婶子和亮子媳妇见自己也有事儿,这才能安心的吃饭。
山娃子和狗子两人一边喝着疙瘩汤一边点头,他俩也成丁了,这会儿也不能出门干活,家里的活儿也干的差不多了,正愁没事儿做,能得了这个差事儿,心里也很高兴。
比起现代人即便是自己的活儿,还总想着推脱或找别人帮着干,古代人要更加的勤劳、质朴。司徒嫣甚至有种感觉,如果不给这些人找点儿活干,他们怕是要闲出病的。
下午,女人们都忙开了,男丁们忙完屋院打扫的活计,反而没了事儿做,特别是李阿牛和李四,两个大男人,却眼睁睁的看着还没成丁的三郎和四郎一趟一趟的担着水,而他们却只能躲在院子里闲坐着,心里怎么都无法安生,好几次的都想溜出门跟着一起去挑水。
“阿牛叔、四叔,小五说了,你们出去要是让官兵抓走了,到时后悔可就来不及了,俺和四郎体格好着呢,走这么两趟的不打紧,您和四叔只管歇着就是。”三郎将已经跨出门槛的李阿牛和李四二人又劝了回去,这才挑着水桶和四郎往巷口而去。
到了晚上,司徒嫣用猪骨头炖了汤,用骨头汤熬了一锅菜,又贴了饼子,等到吃食端上桌,倒是山娃子和狗子欢喜的比二郎的声音还大,“小五,你这汤里没有肉的可俺咋吃出了肉味儿?”
“嗯,俺吃着也香。”
“那是!俺家小五做啥都好吃。”李二郎吃了一大口菜汤,又咬了一口饼子,心里美的直乐呵。
“丫头,这不种地,也不干农活的,家里粮食又不多,俺们吃些个糊糊的就成!”几个婶子本还觉得做饼子浪费粮食,可看着几个孩子吃的开心,也不好再劝,只得推说她们吃些个稀的就成。
“婶子们只管放心吃,俺算着要不了多久,俺们就可以起程往河南县去了。”其实这些人哪里知道,司徒嫣做饭时用的并不是灶房里的存粮,而是戒指里的粮食,这也是司徒嫣肯下厨的原因之一。
“小五,小宝儿和俺们一样吃点子黑面的就成,这些个苞谷面留给你吃就好!”亮子媳妇看着儿子碗里的苞谷面疙瘩汤是即欢喜,又过意不去。这些人都知道,司徒嫣吃不下黑面,这一路都是吃的苞谷面,可如今为了自己的儿子,竟然吃了小五的粮,她这心里哪能得劲儿。
“嫂子,小宝儿还小呢,要不是这会子没处买粳米、白面的,俺还想着给小宝儿买点子细粮吃呢!”小宝儿吃的香,冲着司徒嫣直乐,看的司徒嫣不由得伸出手摸了摸他的头。
“小五,小宝儿他娘说的对,这男娃子皮实点儿好,你可别尽惯着他!”
“俺们小宝儿惯不坏的,再说他一个小娃儿能吃的了多少,那苞谷面子还有不少呢!”逃难的苦日子,连吃口黑面都很奢侈,更何况是苞谷面。小五这样,是真心的对他们家小宝儿好,两人嘴上不再说,可心里却是暖暖的热呼的很。连三婶子都感动的连忙用袖子拭了下眼角的泪。
其他人都知司徒嫣对小宝儿好,也不会跟个孩子争口吃的,更何况连李大郎几个吃的也是黑面,他们哪还会起别的想法。
吃过晚饭,司徒嫣教李大郎几个读书,连山娃子、狗子、亮子也一起跟着学。
李阿牛、李四和几个婶子坐在院子里听着正房堂屋里的读书声,心里感慨万千,“俺说大郎几个说话昨一套一套的,原来是跟着丫头读书识字了!”
“可不是的,俺记得那三郎以前还是个磕巴呢,至打小五来俺们村和大郎几个住到一块儿,这磕巴都治好了,读起书来就数他声音大。”
“你这一提的,俺也想起来了,还真是的,这往后俺们跟着丫头,可有福喽!”
“那是的,你说也不知村正是咋想的,放着好日子不过,偏要自己去寻地儿?”
“他能有啥想头儿,还不是当村官久了放不下,怕大郎几个占了他的地儿呗?”
“这不是瞎操心吗?俺看着小五就不是那样的人!”
“你们男人啊,就是心眼子多,俺可不想别的,就跟着丫头和大郎他们一起过了。”四婶子这一路从李家村出来,话却比以前多了不少。
“嗨!要是俺们家草儿还在,能跟着丫头学个一星半点儿的,俺就烧高香了。”
“儿女都是讨债来的,你啊,可别再想了,那李草不念着你们的好,你还为她伤心伤神的,犯不上的。”
“理儿是这个理儿,可俺这心里头还是难受。再咋说,草儿也是俺身上掉下来的肉,俺哪里能不心疼?”不用赶路的日子,阿牛婶儿就会想起偷了她银钱的李草,想着她一个丫头,如今也不知过的咋样儿,能不能吃饱,有没有被人欺负了去。
“你往后少提那个黑了心的,要不是你处处的护着,她能偷了银钱跑了,早知她是个不省心的,当初俺就该打折她的腿,至少不至于连给山娃子娶媳妇的银钱都拿不出!”李阿牛每次一听自家媳妇提起女儿李草,心里就有气,想着那些给山娃子娶媳妇的银钱更是心痛。
“俺护着咋了,要不是你当初狠心将草儿送去那大户人家当丫鬟,闺女能成这个样儿的?”阿牛婶儿一直都认为李草的改变是因为当初她把人送走的关系,每每想来心里就跟着发痛,埋怨的话冲口而去,声音都高了不少。
李阿牛心里也有个结,被自家媳妇堵了一句,心里也不好受,低着头不出声。
四婶子见二人闹了别扭,忙打圆场,“这话赶话儿的,咋还闹上了,行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也许那李草得了银钱找了个好人家嫁了也说不定的?”
几人又闲聊了两句,就各自回屋。其实他们并不清楚,李草还真混进了县城,找了个大户人家自卖自身,原以为自己再不用逃难,从此能过上好日子。可因她不识字,被这户人家骗着签了死契。
突厥兵攻城时,这户人家连夜逃难,嫌她累赘,直接把她卖去了窖子(下等妓院),因是黄花大姑娘,竟然换了十两银钱。李草被捆进窖子时悔的肠子都青了,哭喊着爹娘,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她注定是要被男人欺负而死。
176章,过端午咸蛋肉粽,太子监国朝堂乱
李草也好,村正也罢,在司徒嫣的心中,这些人都只是她生命中的过客,与她初来这异世时遇到的蔡总镖头、冯镖头一样,并没给司徒嫣的心里留下任何涟漪。
在平皋县城租住的小院子里,逃难的四户人家日子过的其乐融融。五月初五这天,司徒嫣天还没亮就起身,正打算将昨天泡好的黍米(粘黄米)、糯米从自己睡觉的屋端去灶房。
人刚出了正房,就见院子里李大郎正领着二郎几个练武。将手里的米盆放到门边地上,走到几人身边,压着声问,“哥哥们咋起的这么早?”
“小五,你咋也这早的?刚手里端的啥?俺看着挺重的?”没等李大郎回答,三郎先走了过来。
“也不早了,再打两趟拳的就回屋去补觉。俺们的功夫是小五教的,不想让人看了去,就早起些,省得被人问东问西的麻烦!”李大郎跟在后头心里也好奇小妹为啥起这么早。
见四兄弟这般,司徒嫣心里也很高兴,逃难的这些日子,四兄弟成长的很快,不只是身体,更多的是心智,少了当初的那份单纯,多了很多警惕,虽然人活的单纯些,才会多些快乐,可要想在这乱世中求存,就不能太单纯,只要心里存丝良善,不做后悔的事儿就好。
可也为李大郎几个心疼,看着几人头脸上的汗,就知他们至少练了有一个时辰了,再看了看天,怕是寅时初的就已经起了,略微劝了一句,“那也用不上起的这么早,休息不好,人容易生病。”
边聊边转身去端米盆要往灶房走,“三哥,这盆里装了点子米,俺想着今儿是端午,包些个粽子应应景儿。”
“啥,包粽子?那敢情好!”这回倒是二郎从三郎的身后走了出来,他只要是听到好吃的人就特别精神,接过司徒嫣手里的米盆子,帮着往灶房里端。
三郎心里却存了疑,“小妹昨天出门,没见带米袋子回来,怎的睡了一夜就多了这些个米的?”
李大郎心里也觉得奇怪,用手翻看了一下,这才跟着往灶房走去,“小五,这黍米打哪儿来的?俺看着像是还有些子糯米?”
“昨儿出门,路过药铺,正好看到一个妇人抱着个孩子在卖这米,说是要把米卖了给孩子瞧病用,俺一心软的,就给买下了!”
“小五,你昨儿回来时,俺咋没见着这米?”三郎还是没忍住,将心里的疑惑问了。
“米不多的,就让俺装篓子里了,来外转悠一圈回家后就把这事儿给忘了。等晚上脱衣上炕了才想起来,就连夜给泡上了!”司徒嫣这谎话说的是张嘴就来,连草稿都不打,甚至都没走心。
也亏得四兄弟信任她,不论她给了个啥理由,四人都不怀疑,不然这谎话编的根本经不起推敲。等进了灶房,司徒嫣劝四人先回去再睡会儿,她也等婶子们起了再包粽子。四人见不用帮忙,这才洗了把脸,回屋去补觉。
等天大亮时,司徒嫣已经将包粽子要用的芦苇叶洗好,还切了些熏肉丁,打算包些肉粽。
等到三婶子和亮子媳妇进灶房烧早饭时,看到案板上摆着包粽子用的米和叶子惊得连呼出声,将阿牛婶儿和四婶子也惊了来。
“丫头,这些个好东西你都打哪弄来的?”
“别说这会子还在逃难,就是年头儿好那会儿俺都不敢想?”阿牛婶儿和四婶子激动的摸了摸米和肉,拉着司徒嫣一叠声的问。
“俺昨儿个出门时,无意碰到有卖粮换药的,就买了些,正巧赶上今儿过端午,把这个拿来包粽子,俺们也好好过个节!”
“可使不得,这好东西熬成粥的,能吃好些日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