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统御全球-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苏军的装甲突击群攻击十分顺利,第四道防线一碾而过,然后对着第三道防线猛冲,因为苏军大多是轻型坦克,速度过快,这样就把苏军步兵给丢下了好长一段距离。
这个苏军装甲军又才从远东调来,他们诺门坎打得小日本鬼哭狼嚎,所以这个苏军装甲军的士气高昂,也没有管后面的步兵,就对着第三道防线碾压而去。
“所有坦克注意了,全速冲锋,我们要乘德国鬼子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要把这群该死的魔鬼送入地狱,一切为了斯大林,同志们冲啊!!!”
“乌拉……乌拉……”
“一切为了斯大林……”
好把,德军的冲锋口号是一切为了德国,苏军的冲锋口号是一切为了斯大林,一个是为了国家,一个是为了个人,两相比较,高下立判。
苏德战争爆发以来,最大规模的坦克战即将爆发。尼古拉的装甲军如果满编的话,那可是一千多辆坦克,可尼古拉的装甲部队不满编。
1940年1月,苏军决定重新组建大规模坦克部队——机械化军、独立坦克师、独立摩托化师。
到苏德战争爆发时,苏军共组建了29个机械化军,规模倒是有了,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么庞大的部队是很难有效指挥的,特别是苏军坦克内没有加装无线电,那指挥坦克群更是难上加难。
与同期的德军装甲师相比,苏军坦克师的坦克数量要比辖2营制坦克团的德军装甲师(装备坦克152辆)多出1。5倍,比辖3营制坦克团的德军装甲师(装备坦克207辆)也要多出将近一半。
即使是苏军摩托化师的坦克数量,也比德军辖3营制坦克团的装甲师多出1/4强。但双方人员素质(尤其是中下级军官)和通讯器材的差距,使其指挥效能的差距显而易见。
况且苏军在1940年春组建的多数机械化军,在战争爆发时,中级指挥员只占编制数的20%~40%,这更加剧了指挥的困难。
另外,开战时几个边境军区的机械化军所装备的各型坦克平均只占编制数的53%,而且新型坦克比重很小。苏军机械化军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投入了苏德战争这场旷世未有的大厮杀中。
尼古拉的装甲军也是一样的情况,整个军的坦克猎装率也就百分五十几,所以尼古拉的装甲也就只有五百多辆坦克,其中绝大部分是轻型坦克,只有少量的t26和谢尔曼中型坦克,与德国的坦克根本就不在一个级别上。
……
【岁月如歌,千年辉煌今胜昔;繁花似锦,万紫千红普天庆;祝福似雨,绵密飘洒把你围。衷心祝您国庆快乐,合家幸福!】
落叶哪儿也去不了,因为要保持更新,祝兄弟们耍得愉快。
第431章 夜战(上)
苏军装甲部队突击的速度很快,二十公里的距离,也就抽一支烟的功夫,如果庞大的坦克群突击,不用任何侦查,德军就知道有大量的苏军的坦克对着自己的阵地冲锋而来,根据地面的震动情况,就可判断苏军坦克突击群的距离,而苏军在本土作战,他们也可根据地形地貌来寻找自己修建的第三道防线。
很快尼古拉就得到了准确的报告。
“报告尼古拉军长同志,前锋突击群已经推进到第三道防线四千米处,请指示。”
“继续突击,随时报告情况。”
“三千米。”
“两千米。”
“一千米”
“发射燃烧弹和照明弹。”
尼古拉命令前锋坦克群对着被德军占领的第三道防线发射燃烧弹,这是为了照亮第三道防线,焚烧德军只是一个附带作用。
“碰碰……碰碰……”
尼古拉的前锋坦克就是一阵燃烧弹发射了出去,而防守第三道防线德军也在这个时间发射了一些照明弹,刹那间第三道防线的大片区域被照的犹如白昼。
苏军的整个坦克军跑得有点凌乱,毕竟在晚上,苏军的装甲组织能力还是不能和德军相比的,何况苏军坦克之间又没有无线电联系,苏军的坦克突击群十分的凌乱。
在燃烧弹,照明弹的帮助下,苏军看明白了第三道防线上的一些大概情况,这道防线只是布置了一些反坦克炮,数量也不是特别的多,大约五十门左右,只是这些德军的反坦克的炮管特别的长。
德军的反坦克炮只要两种,分别是50和75毫米70倍炮,这两种火炮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战绩卓著,而它所具有的在1000m距离上,着角为30度时,可以穿透80和均质钢板的威力,完爆任何苏联的坦克,在当时被认为是非常令人满意反坦克炮。
“射击,快先消灭德国鬼子的反坦克炮。”
“砰砰砰……轰轰……”
“报告尼古拉军长同志,德国鬼子在地三道防线上布置了大约五十门反坦克炮,前锋部队已经发起决死冲锋,请求大部队立即增援。”
德军的大炮和苏军的坦克炮几乎是同时开火,德国的七十五毫米反坦克炮虽然厉害,但防御就一块薄钢板,也是挡不住37和50毫米的坦克炮,而且苏军的前锋坦克是德军反坦克炮的两倍多,在数量上苏军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轰轰……砰砰砰……轰轰……”
苏军的坦克还在快速冲锋,移动中的坦克命中率很差,短短几十秒钟,苏军的轻型坦克就被击毁五十多辆,而德国的反坦克炮也被击毁一半。
二比一的损失率,德军可以接受,苏军同样可以接受,德军a突击群的指挥官是十五装甲军军长格里芬,前线的情况很快传到格里芬的指挥部。
但是格里芬并没有在此时让第三道防线后的坦克和炮群开火,格里芬在等待,在等待苏军的装甲部队大部分到达第三道防线后,然后送他们一顿大餐。
“砰砰砰……轰轰……”
苏军的坦克冲到大约五百米的距离,德国的五十门反坦克炮终于全部哑火了,这些反坦克炮全部被苏军的前锋坦克击毁了。
而苏军的一百五十多辆前锋坦克也被击毁一百一十多辆,还剩余大约三十多辆,这些坦克还在继续对着德国的第三道防线猛冲,德军的几十门反坦克炮也尽数报销。
德国的七十五毫米反坦克炮,威力还是很大的,可它毕竟需要满足步兵的需要,那就是必须轻便,而长七十五毫米反坦克本身的重量已经达到1,4吨。
这种情况下一个炮兵班基本上只能短距离移动这门炮的,如果在加上厚钢板,那根本就没有办法移动了。
这就是为了威力牺牲了防御的下场,这也算是给古德里安一个提醒,如何做到一个威力和防御的均衡,又要有足够的威力。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把这门炮搬上四号坦克的地盘,四号坦克地盘重十多吨,完全能抵消这门炮的后坐力,那样机动,防御,火力都上来了,何况德国现在的四号坦克也不缺了。
如果这段防线是五十辆四号自行反坦克车在防守,苏军的那一百多辆轻型坦克只能是送菜,而现在的结果是五十门反坦克炮被全部击毁,苏军损失一百多辆坦克,这种为了威力而放弃防御的做法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苏军剩余的坦克冲锋的速度很快,他们以为此时的德军步兵将是待宰的羔羊,自己这边三十多辆坦克,就可以轻松突破这段已经失去反坦克炮的德军步兵防守的阵地,而事实很快就会让这些狂妄的苏军付出代价。
“200百米。”
苏军的坦克不停地用同轴机枪和高射机枪扫射着德军的阵地,炮弹也是频频地砸落到阵地上,但是德军的阵地除了那些还在燃烧树桩,就没有一个德军步兵把头伸出了战壕。
“150米。”
德军没有反应,此时的德军步兵全部蹲在战壕内,外缘的战壕内就有大量的“铁拳”手,这些德军可没有一点哆嗦或者颤抖,而是紧紧地拿着手中的铁拳,把目光看着自己的距离最近的长官。
他们在等待长官的命令,只要长官没有发令,就算苏联坦克冲他们的头领碾压而过,他们也不会仓皇逃窜的,这就是德军的纪律和严谨。
德军每个连或者排都派了一个观测员,使用随身的小镜子就可以用来观察战壕外的情况,当然小镜子也是苏军坦克上面机枪射击的目标。
德国“铁拳”反坦克火箭的射程已经达到一百五十米,但是这道防线上的指挥官怕后面的苏军坦克没有进入射程。
如果前面的坦克被步兵击毁,就会吓跑了他们,所以这条战壕的指挥官在等待苏军剩余的二十多辆坦克全部进入射程。
“100米。”
“80米。”
“砰砰砰……”
三颗红色信号弹升空,这就是命令,埋伏在第三道防线上的“铁拳”反坦克手,猛地起来,迅速地用手中的铁拳瞄准苏军近在尺尺的坦克。
……
第432章 夜战(中)
苏军坦克疯狂地对着第三道防线盲目扫射,偶有德军“铁拳”反坦克手会被这种盲目乱射击毙,这种情况是有,但绝对不会很多,被苏军打死的反坦克手旁边的战友会立即上前拿起地上的“铁拳”反坦克火箭,继续攻击苏军的坦克。
“嗤嗤……嗤嗤……轰轰……轰轰……”
上百枚“铁拳”反坦克火箭拽着长长的火焰对着苏军的坦克飞去,一辆苏军坦克最少都会分到两枚“铁拳”,这些“铁拳”的破甲能力在140…200毫米左右,这些苏军轻型坦克被直接撕裂了前装甲,其中还有一部分苏军坦克发生了殉爆,三十多辆苏军坦克转眼之间就被消灭了。
其他进攻段的苏军也是差不多的情况,苏军轻易而举地突破了德军的第四道防线,然后对着德军的第三道防线碾压而来,这二十多万精锐苏军信心满满,轻易的成功让他们更加认为德国德军不过如此的结论。
可这些突击的苏军在第三道防线上,遇到了恐怖的“铁拳”反坦克火箭,苏军坦克在铁拳反坦克火箭前面,就是豆腐渣,就连美国的谢尔曼中型坦克,也是如此。
参与突击的几股苏军都遭遇到了差不多的情况,苏联坦克在拼掉德军的反坦克炮以后,又被德军的“铁拳”消灭掉。
这一情况同样被上报到铁木辛哥那里,铁木辛哥是战役的总指挥,对于德军的“铁拳”不是什么秘密,铁木辛哥早就知道,就连“铁拳”的性能铁木辛哥也是知道的,只是德国一直未大规模使用铁拳,现在德军突然亮出这么多的铁拳,这让铁木辛哥有点不寒而栗。
不在战争初期大规模使用铁拳150型,这是隆美尔的命令,这有两个原因,第一隆美尔不想铁拳反坦克火箭被英美苏复制,任何武器只要上了战场,就不可能保密。
只要英美苏仿制出了穿甲厚度在200毫米的铁拳150,那德国的坦克损失有多惨重就不言而喻了,这是隆美尔不提前使用铁拳反坦克火箭的主要原因。
第二前期苏联的坦克根本不是德军的对手,德军根本就不需要铁拳这种利器,就可以完虐苏军。
第三,在开战两个月之后,苏军并没有完全崩溃,反而是越打越强,英美援助的武器装备也开始大量出现在,德军的装备优势在组建丧失,德军的推进速度已经急剧下降。
在冬天以前拿下莫斯科,这是隆美尔指定的终极战略目标,隆美尔不得不下令把一直舍不得动用的铁拳反坦克火箭,用直升机送到前线部队的手中。
铁拳一送到前线德军的手中,立即给了铁木辛哥一个当头棒喝,把铁木辛哥的装甲突击前锋部队全部歼灭。
铁木辛哥短暂思索后,就决定继续攻击,反击已经全面展开,铁木辛哥不可能放弃,但是铁木辛哥还是做了一些调整。
铁木辛哥不在让自己的坦克去攻击德军的第三道防线,而是像进攻第四道防线一样,先用大量的火箭炮和大炮,把德军的阵地犁一遍,就算德军有“铁拳”又能怎么样,“喀秋莎”和一千门大炮直接就能把德军的第三道防线直接变成烈火炼狱,一切都将随着猛烈的炮击也灰飞烟灭。
铁木辛哥的想法到也没有错误,先用大炮和“喀秋莎”说话,等防守阵地的大量德军被消灭以后才发动攻击,什么威胁都解除了,苏军坦克部队在炮击后,只管直接碾压过去即可,。
苏军的大炮兵主义还是很盛行的,就连后世的天朝也深受影响,隆美尔同样也是一个大炮兵主义者。
苏军装甲部队暂时停止了进攻,停在第三道防线前几公里处,装甲十五军军长格里芬现在担任的是a突击群的指挥官,苏军的异常情况没有逃过他的眼睛,
久经战阵的格里芬,深深地明白现在战场上的短暂平静,就是更加猛烈进攻的前奏。当然这种异常情况,十分考验第一线指挥官的应变能力。
格里芬动了,不过格里芬不是叫第三道防线的德军进攻,而是让自己这段的德军步兵立即撤退出第三道防线后到五公里处防守,这些撤退的德军步兵不是慢条斯理地撤退,而是跑步前进。
军人跑五公里,一般情况下是二十五分钟,苏军前期的炮火覆盖一般是阵地那片区域,最宽大约两公里,两公里之外基本上属于安全域区,要跑完两公里,也就十分钟不到。
苏军也不可能在这样短暂的时间内,就把大炮前移,要知道苏军的大炮现在还在二十公里外第四道防线外,就算用卡车拖拽,加上一些其他的工作,苏军要把这些炮兵部署到第三道防线前,最少的时间是三十分钟。
三十分钟后德军早在五公里之外了。双方都没有什么好的侦查手段,如此漆黑的夜晚也没有什么侦查手段可用。这样的仗更加考验的是指挥官的能力了。
德国德军的步兵在乌漆墨黑的苏联平原狂奔,还好这里是平原,摔倒后立即爬起来继续跑,而苏军也在用快最的时间抢运大炮和“喀秋莎”。
三十五分钟后,苏军的“喀秋莎”开始怒吼,“喀秋莎”一次齐射的时间非常的少,只需要10秒就可以把弹药射完,发射完毕的“喀秋莎”可以瞬间转移,机动能力十分的强大,德国的六管火箭炮和大炮根本没有反击机会的。
“喀秋莎”是可以跑,哪么苏军的大炮就不能跑了,“喀秋莎”齐射后就迅速转移了阵地,然后就是苏军的大炮继续猛烈轰击德军的第三道防线。
几百门大口径大炮同时轰击,那气势与“喀秋莎”轰击的效果不差上下,短短的十分钟,整个第三道防线其实已经不复存在了。
苏联人自己修建的和德军修建的所有工事,百分之九十以上被炸毁,如果第三道防线上面有德军的坦克,火炮和步兵,这一切都将在这次炮击下烟消云散。
可惜第三道防线上没有人,也没有装备,苏军连续两次浪费了大量的弹药,装甲十五军军长格里芬的应变能力,再一次挽救了自己大量的部下和武器装备。
第433章 夜战(下)
隆美尔的权力下方,不光起到了表率作用,也实实在在地培养了前线指挥官的主观能动性,对于严谨的德国人来说,这已经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
格里芬在等待机会,他一直在心里告诫自己,要忍住,要像鳄鱼一样潜伏在水中,然后等猎物靠近的时候,然后突然给予猎物致命的一击。
“轰轰……轰轰……”
苏军的炮弹犹如冰雹一样砸落在第三道防线上,猛烈的爆炸掀起阵地上的每一种东西,就连泥土也是漫天飞舞,爆炸产生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空。
阵地上的一切都在燃烧,空气也在燃烧,天空中的云彩也在燃烧。如此猛烈的炮击,什么战壕和工事,都是豆腐渣,在猛烈的炮击下,只能是连渣渣都不剩。
很快格里芬的机会就来了,在苏军猛烈炮击二十分钟后,苏军就停止了炮击,而苏军装甲军剩余的坦克四百多辆,就对着刚刚经历猛烈炮击的地三道防线蜂拥而来。
此时的第三到防线已经没有什么完整的防御工事了,剩下的只有还在燃烧的,支离破碎的阵地。苏军的坦克不管这些,他们必须乘着自己炮击的余威,直接占领德军的第三道防线。
格里芬等的就是苏军的坦克,苏军的“喀秋莎”跑的快,自己打不到,而苏军的大炮也在自己射程之外,因为射程不够,也打不到。
现在好了苏军的坦克开始冲锋了,只要苏军的坦克冲上第三道防线,德军留在第三道防线边缘的炮兵观察员就会把苏军的坦克群准确地报告给格里芬。
而格里芬布置在第三道防线后面的炮群,可以肆虐冲到第三道防线上的苏军坦克部队。那可是一千五百多门大口径的火炮,另外还有三百门左右的六管火箭炮。
德国的六管火箭炮射程比苏军的短1公里,但德军的火箭炮是150毫米口径的,而苏军的才132毫米,所以德国德军的火箭炮威力是大于“喀秋莎”。
等苏军的坦克一到达第三道防线,就是这些“六管火箭炮”发挥威力的时候,其实德国的“六管火箭炮”就是和后世的107火箭炮一样,轻便快捷,便于携带,是支援步兵的绝佳性武器。
格里芬就守在步话机的旁边,手中就拿着步话机的话筒,其实格里芬的心情也很紧张,从他紧紧拴着话筒的手就可以看出,因为用力过大而让指节有点发白,这显然是因为轻微紧张造成的。
前线的炮兵观察员很快报告了苏军的坦克的情况:
“报告格里芬军长,苏军坦克突击群距离第三道防线三百米。”
“距离一百米。”
“苏军开始进入第三道防线。”
“苏军坦克突入第三道防线一百米。”
格里芬听的十分仔细,生怕漏掉了一个字,当炮管观察员报告苏军突入第三道防线一百米后,格里芬对着自己手中的步话机吼道:
“所有大炮对着第三道防线开炮,十分钟急速射。”
“命令在后方巡航的夜间轰炸机群,立即赶来支援,对第三道防线到第四道防线之间的区域进行轰炸。”
格里芬指挥着一千五百门大炮,每门大炮就算一分钟只发射三发炮弹,十分钟时间也是三十发炮弹,短短的十分钟时间,第三道防线方圆几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就要承受四万五千发大口径炮弹的轰击,另外还有三百门六管火箭炮,射击三轮不是问题,这个火箭弹更加恐怖,苏军那些轻型和中型坦克,不知道在这样猛烈的爆炸中还能剩下些什么。
“碰碰……嗖嗖……轰轰轰……”
刹那间隐藏在第三道防线后的德军炮兵群就对着第三道防线猛烈炮击,方圆几公里内全是猛烈的爆炸声,这炮击的程度比刚才苏军的炮击还要猛烈,本来就被苏军炸成废墟的第三到防线,在极短的时间内,在一次经历烈火炼狱的考验。
苏军炮击的时候阵地上没有人,可是现在却有苏军的四百多辆坦克,这些坦克就如风中的枯叶,被猛烈的,威力巨大的炮击撕裂成碎片,至于坦克里面的苏军,当然也伴随着他们的坦克,被撕裂成肉丝片片飞舞,他们最终的归宿就是和第三道阵地的泥土融为一体。
“轰轰……轰轰……”
地动山摇的爆炸,肆意地撕裂着第三道防线上的一切,摧毁着一切,坦克在这样的猛烈的炮火覆盖下,和豆腐渣没有任何的区别,只能是活棺材,苏军的坦克突击群完了,彻彻底底地消失无影踪。
万幸的是苏军的步兵与苏军的坦克是脱节的,此时的苏军步兵才刚刚赶到第三道防线与第四道防线之间,还没有进入德军的炮火覆盖范围,算是逃过了这一次大劫,但是新的劫难将很快降临到他们头上。
格里芬随时在听取前线炮兵观察员的报告,格里芬一见自己的战术成功,精神顿时亢奋起来,本来德军是没有反攻计划的,拥有优势的德军并不想在晚上对苏军展开反击。
现在苏军失去所有的坦克,哪么德军反击的机会也就成熟了,如果此时不反击,绝对会让这些进攻的苏军乘着黑夜的掩护从容撤退。
这可不是格里芬愿意看到的,苏军自己送到嘴边的“肥肉”都不吃吗?那岂不是傻了,这可不德军的性格。
格里芬跟随古德里安南征北战,没有吃过猪肉,还是见过猪跑的,战机稍纵即逝的道理还是懂的。格里芬一点也不迟疑,连忙发了一份电文给总司令古德里安,请求立即出击。
对于前线指挥官的请求古德里安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拒绝的,何况是跟随自己多年的格里芬军长,古德里安更加不会拒绝格里芬的请求,古德里安稍微沉思了一下,就同意了格里芬的请求。
“嗡嗡……嗡嗡……”
此时早就在空中巡航的夜间轰炸机飞临第三道防线和第四道防线之间,这一片区域内现在可是聚集着几个军的苏联步兵,并且全是精锐步兵,同时还有两千门左右的大炮,当然他们中间有三个苏军防空师。
苏军前线指挥官尼古拉一见自己的装甲军在短时间内就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