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统御全球-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知道这可是七八万德军精锐部队,斯大林此时到哪里去找十多万苏军部队阻击这支德军装甲突击群。

    斯大林是有一些兵力,可那些兵力基本上在莫斯科方向,并不在哈尔科夫地区,为了阻止德军,斯大林只能下令炸毁德军装甲突击群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公路和桥梁。

    可惜的是这是一片平原,根本就没有什么桥梁,就连公路也是土路,根本没有什么炸毁的价值,就连河流也没有一条。

    没有办法的斯大林,又下令在斯大林格勒的远东红军立即赶到哈尔科夫,但是德国此时已经出动多达五十多架ju89远程轰炸机,彻底炸毁了哈尔科夫周围数十个铁路枢纽和车站。

    就算苏联有强大的修复能力,要想恢复这些这些铁路的畅通,苏联起码需要一周的时间,拥有空中优势的德军是天天都来轰炸,苏军是修无可修。

    没有办法的斯大林下令远东红军二十多万,通过各种方式,快速往哈尔科夫挺进,调了二十多万去支援哈尔科夫部队的斯大林还是不放心。

    同时下令从莫斯科的防御部队中抽调十多万部队,从莫斯科出发,这样就可以两面夹击那些胆敢闯入苏联纵深的狂妄德军。

    看来施坦因纳的面子很大嘛,七八万德军就吸引如此多的苏联正规军,这些苏军都是这个时候苏联最精锐的部队,不是铁木辛哥那些才放下锄头的农民军可比的。

    施坦因纳的装甲突击群,每天可以得到五十架ju89八个小时的全程掩护,另外还有从前线起飞的一个战斗机团,专门来保护这五十架ju89。

    苏军有不有飞机,苏军有飞机,主要是美国援助的,可苏军却没有合格的飞行员,菜鸟苏军飞行员根本不是德国空军的对手,苏军飞机试着来偷袭这些轰炸机几次后,就放弃了这种送死的行为。

    斯大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施坦因纳大摇大摆对对着哈尔科夫地区狂飙,第三天早上施坦因纳的装甲突击群就出现在科夫斯克克城的外围。

    施坦因纳没有让士兵休息,直接命令所有德军立即展开进攻,不用侦查,不用试探,一上来就是全力以赴,这里是死地,如果不能尽快占领科夫斯克克城,施坦因纳的部队就极度危险了。

    让斯大林傻眼的事情发生了,一路狂飙的德军突然兵锋一转,不在向哈尔科夫推进,而一转身九十度,直接攻击科夫斯克。

    科夫斯克只是一个不大的城市,也不是什么战略重点,但这里两条铁路的交汇点,从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运送到彼得罗夫斯克的物资必须经过科夫斯克。

    只要德军占领了科夫斯克,那彼得罗夫斯克的后路和补给线就完全被切断了,彼得罗夫斯克的六十八万苏军,就成了瓮中之鳖。

    科夫斯克城就一个严重缺编的苏军地方师在守卫,他们根本挡不住施坦因纳的步坦协同突击,缺乏反坦克手段的苏联地方师,在一天的时间内就被清除。

    拿下科夫斯克城的施坦因纳干的第一件事情,不是修筑工事和机场,而是驱赶科夫斯克克的三十多万市民出城。

    施坦因纳深受隆美尔作战思想的影响,绝对不会滥杀无辜,科夫斯克将很快彻底陷入战火,施坦因纳并不想这些苏联平民无辜地死于战火。

    当然,这些苏联市民也可能是最大的不稳定因素,驱赶出城市是最好的办法,也可以让这些市民远离战火和死亡,同时施坦因纳也消除了隐患。

    另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施坦因纳的驱逐令很有意思,所有科夫斯克的市民,可以携带自己的任何财物离开,但是粮食必须留下。

    这样施坦因纳就不用在科夫斯克被围后,还要给这些市民提供食物,这可是三十万人,每人每天一斤粮食也是三十万斤,施坦因纳可没有这个能力。

    把科夫斯克的市民驱逐出去,就不用为这些市民提供粮食,反而可以获得很多粮食,何乐不为。

    ……

    感谢,叶东yd打赏了500币

 441。第441章 名将来了

    一座城市的存粮一般不会低于本市人口三个月所需,这是最低标准,可科夫斯克的存粮让施坦因纳吃惊,因为他只缴获了五百万斤粮食。

    苏联城市的存粮不足本市人口一月只需,可见苏联的粮食供应有多么的紧张。

    (落叶不明白,苏联拥有世界上最广阔的国土,为什么民众还要饿肚子,就连****时代也没有多少改变,英美一制裁,俄罗斯就物质匮乏。)

    在驱赶科夫斯克克市民的时候,整座城市都陷入哭天喊地之声中,女人哭,小孩哭,就连那男市民也在哭泣。

    在科夫斯克市民看到德军无数的坦克和机枪后,这些苏联市民也只能一步一回头离开自己的家园。

    施坦因纳就算心中有万般不忍,也必须坚决地执行驱逐政策,现在这个科夫斯克克死地,把这些市民驱逐出去是为了他们好。

    施坦因纳虽然浪费了一天的时间,但是为自己的七八万军队搞到了一年都吃不完的粮食,施坦因纳这下不用在为军粮发愁了。

    驱逐完科夫斯克克的市民后,施坦因纳一边命令自己的三个师布置城防,接下来就是迎接苏军疯狂的围攻。

    当隆美尔收到施坦因纳的电报后惊讶万分,自己兄弟居然抛出的三个师去当诱饵,这胆子也忒大了,隆美尔怎么怎么办,他早就前线指挥权下放到第一线指挥官手上,隆美尔能做的,只能给古德里安发一封只有四个字的电报——便宜行事。

    当古德里安抛出的诱饵到达指定位置后,就看斯大林出招了。从德国间谍发来的情报分析,斯大林调动了差不多四十多万正规军前去围剿这些胆大包天的德军。

    施坦因纳的七八万人,困守孤城,要面对八九倍于自己的敌人,可谓是危险万分,并且苏联还可以随时增兵。

    必须要给施坦因纳一些帮助,隆美尔可不想三个精锐德军师被苏军全歼,绝对不能让苏军大炮德军不可能战胜的神话,虽然这个神话迟早要破灭,破灭得越晚对德国越有利,对苏军的士气威慑也越大。

    此时的施坦因纳最需要什么?施坦因纳该有的都有了,就是空军力量要差一点,古德里安去支援施坦因纳的战斗机,因为距离的原因,在科夫斯克上空停留不会超过二十分钟。

    隆美尔决定立即给施坦因纳派遣两个航空团,机场就建在科夫斯克城内,至于怎么修建机场,那就是施坦因纳自己的事情了。

    施坦因纳在接到元首要排两个航空团来支援他作战的电报后,真是激动万分,他连忙下令把科夫斯克的广场清理出来做机场。

    苏联的每个城市都广场,广场矗立的一般是列宁或者是斯大林的雕像,广场很大,而且与城市大道相连接,所以施坦因纳要修建简易机场很容易。

    一个航空团拥有一百六十四架飞机,两个团总共三百二十八架,其中五个大队是“bf109”战斗机,四个水平轰炸机大队,至于施坦因纳怎么使用这些空军力量,那就是施坦因纳自己的事情了。

    施坦因纳当然深知空军的作用,在驱逐完科夫斯克的市民后,施坦因纳就下令全力清理科夫斯克克广场,这个工作也不繁重,半天的时间就能完成。

    当施坦因纳把广场整理好就立即给总指挥部发来了请求空军进驻科夫斯克克的电报,一小时后,两个航空团的飞机就飞临科夫斯克上空。

    让施坦因纳欣喜的是,来的不光是整整个两个航空团,还有几十架直升机,这些直升机全部吊着中小口径的防空炮,这下更让施坦因纳感激涕零了。

    城市防御最怕的就是苏联的大规模轰炸,如果所有建筑都被炸成一片废墟,那施坦因纳也是没有办法防守的,现在施坦因纳手中有了飞机,科夫斯克上空的制空权就有了保障。

    城市防御,可是不能完全龟缩在城市里面防守,那是在实在没有情况下,施坦因纳才会那样做。如果把所有部队放在城市内,只要苏联人舍得用大量的炮弹轰击,面积不是很大科夫斯克,要不了几天就会变成一片废墟,广场上的机场更不用说了。

    针对这一情况,施坦因纳把三个德军步兵师全部部署到了城外,一万多运输兵驻守科夫斯克城内,这一万多人就成了施坦因纳的补充兵员和城市防守兵力。

    至于大炮,施坦因纳同样是部署到城外,施坦因纳这样安排,就是采取了主动防御的策略。不使用呆板的被动防御战术。

    施坦因纳这样的布置,当然也是有道理的,他手里可是有两个满编的坦克师,有空军掩护的德军坦克师,只有在野外才能发挥它最大的攻击力。

    不管施坦因纳的布置对不对,既然施坦因纳作为前线的指挥官,当然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想法打仗,施坦因纳的安排甚至可以不用请示古德里安,只需要向古德里安报告他的战术安排就可以了。

    三天后,施坦因纳刚刚把科夫斯克城外的阵地布置好,四十多万苏军也开始到达科夫斯克周边了。

    这四十万苏军到达科夫斯克克后,并没有立即进攻,而是把科夫斯克克团团围住,同时动用大量的挖土机,挖掘了数到环绕整个科夫斯克克的反坦克壕沟,看来苏军要用比较稳妥的办法来解决这些突入纵深的德军。

    当然这只是表面现象,而深沉的原因就是这次的苏军前线指挥官是华西列夫斯基大将,这个人可是要稳重的多,后世对他的评价也是非常的高。

    说他是“斯大林格勒反攻作战的指导者,克里米亚的收复者和柯尼斯堡的毁灭者,苏联陆军三驾马车外最具有才华的将领。”可见此人卓越的军事才能。

    本来华西列夫斯基大将,正在主持莫斯科的布防工作,因为德国国防军的攻势很猛,人数和武器一点也不比苏军少。

    这种情况下华西列夫斯基大将建议斯大林未雨绸缪,在基辅战役阶段,就开始着手布置苏联首都莫斯科的防御,用阵地战,消耗战,把来时汹涌的德军拖入到苏联寒冷的冬季。

 第440章 三比一

    史密斯战斗特点就是一马当先,“兄弟们给我上”的话他绝对说不出口,而他自己却萎缩在最后面,史密斯不是那种指挥官,身先士卒才是史密斯的荣誉所在。

    战斗在瞬间打响,史密斯的四十架“bf109”对着苏联的活塞机群俯冲而下,这个机群的飞机是英国的喷火式飞机。

    “嗒嗒……呜呜呜……”

    史密斯率先击中一架喷火式战斗机,那架飞机冒着浓烟栽落向地面,史密斯的战友们也相继击落了十多架喷火式战斗机。

    一次突击就能取得这样大的战果,完全是德国雷达的指挥作用,让史密斯率先知道到了苏联飞机的高度和位置。

    “嗡嗡……嗡嗡……”

    刹那间,苏联飞机就四处乱窜,这就是菜鸟飞行员的表现,遇见突袭立即乱着一团,就像没头的苍蝇,这样的菜鸟飞行员怎么可能是德国飞行员的对手。

    这个苏军机群的队形被彻底打乱,不得不说的是喷火式战斗的灵活性,这种活塞式飞机的性能完全可以和德国的bf109媲美。

    四处乱飞的喷火十分灵活逃出史密斯的攻击范围,可是跟随在喷火后面的轰炸机就开始暴露在史密斯的面前了,史密斯怎么会客气,连忙加速对着笨重的苏军轰炸机冲过去。

    “嗒嗒……呜呜呜……嗡嗡……”

    轰炸机上面的机枪也在对着“bf109”猛烈射击,“bf109”利用自己的速度和灵活性,从各个方向猛烈地对着轰炸机射击,顿时又有十多架苏联轰炸机被击落。

    “嗒嗒……呜呜呜……”

    刚才逃走的苏军喷火战斗机,一看不对啊!自己的任务是保护轰炸机去摧毁德军修建的科夫斯克的机场啊!己方的轰炸机如果全部被德军打掉了,那还轰炸个屁啊!不行赶紧掉头去保护己方的轰炸机。

    轰炸机的拼死反击,当然也有效果,当时就有三架“bf109”被击落,呜咽着栽落向地面,此时被冲乱了阵型的那些喷火也赶了过来,开始加入保护自己轰炸机的行列。

    史密斯不得不暂时脱离于苏联轰炸机的接触,“bf109”的速度是快,可是那些苏联飞机根本就不追击,而是紧紧保护着自己的飞机继续向着科夫斯克飞去。

    这些苏联飞机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保护着轰炸机去轰炸你的鸡窝,科夫斯克可就一个临时机场,一旦跑道被炸毁,哪里的所有飞机就没有办法起降了,其结果只能是被炸毁在地面。

    没有办法的史密斯只能又调转机头,对着苏联机群冲过去,这下可是没有什么突然性可言,完全是对冲,史密斯想打苏联的轰炸机,而苏联的喷火飞机则迎上来,拼死也要保护自己的轰炸机。

    苏军飞行员虽然才接到英美援助的飞机,接受飞行训练的时间也不足三十小时,他们在经过短暂的混乱之后,就快速适应了。

    战争中学会战争,这绝对不是一句空话,经过实战检验的兵和没有参与实战的兵相比,那是截然不同的。

    “嗒嗒……呜呜呜……”

    天空中的拽光弹在肆意地穿梭,苏联的喷火式飞机是史密斯他们的三倍,对冲战中,“bf109”的速度优势作用就大大降低了。

    天空近千百架飞机在轰鸣着,绞杀在一起,不时有飞机冒着浓烟从空中栽落下去,当然是苏联的喷火损失大一些,大约是3比1的战损率。

    二十分钟后,史密斯发现自己的飞机没有弹药了,连忙联系自己的队友准备撤退,不联系不知道,一联系史密斯差点哭出声来,自己这边损失了二十架飞机。

    光是史密斯大队就干掉了苏军损失了大约七十架飞机,此时的史密斯就算想继续战斗,也是不可能了,史密斯只能利用自己的速度优势,加速撤退,然后返回科夫斯克机场装填弹药。

    空中的鏖战的继续,但越来越多的德军飞机开始返航,因为德军飞机没有弹药了,而苏军飞机至少还有半个基数的弹药。

    出现这种情况,邀宠德军bf109装备的武器说起,bf109g型装备的是一门30毫米机炮,备弹只有六百发,两挺12。7毫米机枪,各备弹1200发。

    而苏军的飞机,不管是喷火,或者是p51野马,装备的都是12。7毫米机枪,备弹六千发。

    苏军飞机的火力不如德军飞机,可人家弹药多啊!这仗达到一半没有弹药了,只能返回机场装填弹药。

    此时的施坦因纳也是焦头烂额了,苏联是从四面八方派遣飞机来突袭科夫斯克城,根据现在前线发来的情报分析,苏联一次性就投入了六百多架战斗机。

    施坦因纳手中的五个飞行大队已经完全派出去了,如果在有苏联的飞机来,施坦因纳只能让三个轰炸机大队,不携带炸弹就升空作战,也就是说施坦因纳已经打算把轰炸机当做战斗机来用了。

    飞机没有了总司令会送来,这个科夫斯克的机场一定不能被炸毁,不然麻烦就大了。

    “报告,东南方向苏军战机已经冲破我们阻挡,朝着科夫斯克而来,我军战斗机已经完全升空,请求轰炸机升空作战。”

    空军指挥官德雷上校就发来请求,施坦因纳早就想好了应对方案,既然苏军想用四面八方的突袭来应对德军的空军优势,这的的确确击中了施坦因纳的软肋,因为施坦因纳的飞机不够多啊!战斗机才五个大队,却要应付苏军六百多架,差不多是五比一的比率。

    “德雷上校,空军由你负责,想怎么打就怎么打,不用请示打仗,我相信你。”

    “谢谢施坦因纳将军。”

    德雷上校指挥着自己的轰炸机开始升空作战,这一百二十多架轰炸机是没有携带航空炸弹的,也就灵活的多了,但是与战斗机比起来,差距还是很大的。

    苏军飞机开始飞临德军在科夫斯克城外的阵地,这些地面步兵阵地,并不是苏联飞机此次轰炸的目标,他们的目标是机场,这些地面阵地必须要等到消灭这些的德军空军以后。

    “瞄准……射击……”

    “砰砰砰……呜呜呜……”

    当这些苏军飞机飞临德军阵地的上空时,德军航空师的各种防空火炮开始怒吼。

    隆美尔紧急调给施坦因纳的防空炮起到大作用了,在加上施坦因纳其他部队编的防空火炮,施坦因纳的手中有各种防空火炮三百多门。

    ……

    【12点前更新下一章,有月票的兄弟,请投下吧,落叶拜谢。】

 第441章 慈不掌兵

    苏军飞机突入的阵地大约有八十门防空炮火布置在哪里的步兵阵地内,这些防空火炮可不光是打飞机,还可以用来攻击步兵和苏联坦克,比如88毫米防空炮,那可是坦克的“开罐器”,一发直接升天。

    地面防空火炮开始对着这些苏联飞机猛烈射击,此时苏军还剩余有一百多架战斗机,七八十架轰炸机。

    苏军机群在突击航空网的时候,战斗机就飞到轰炸机的上空,能不能突破德军的防空网,就看重载的轰炸机了,哪怕只有一架轰炸机突破德军的防空网,就可彻底摧毁德军修建的科夫斯克机场。

    无数的炮弹“嗖嗖”地对着苏联的轰炸机倾斜弹药,苏军轰炸机视若无睹,依然排着整齐的轰炸队列突防。

    本来就剩余不多的苏联轰炸机顿时就被揍下来二十多架,剩余的五十多架苏联飞机很快飞过步兵的防空阵地,迎来了德军的轰炸机阻击机群。

    苏联飞机飞过步兵的防空阵地,刚刚进入城市上空边缘,这里的防空火炮更加密集,再加上德军轰炸机的阻击,双方在城市边缘展开了激烈的厮杀,苏军战斗机也猛扑下来参战。

    一架一架的飞机被揍落下来,苏军有战斗机,在空中当然占优势,虽然德军有地面炮火支援,但在空战中德军轰炸机的战损依然是2比1。

    “嗒嗒……呜呜呜……砰砰砰……”

    科夫斯克的上空就像沸腾的开水,黑黝黝的飞机如同受伤的鸟儿往下掉,跳伞的飞行员如同在空中绽放的蒲公英。

    德军三个轰炸机大队在用生命为返航的德军战斗机争取加油装弹的时间。在机场上的德军后勤人员对即将飞临上空的苏军飞机不管不顾,拼命地帮己方的飞机加油装弹,每一秒钟都决定着双方的胜负。

    几分钟后,德军的轰炸机也损失六十多架,总共一百二十架轰炸机去掉了一半,德军的战斗机开始陆续起飞加入团战,苏军的突袭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撤退已经不可能,苏军的轰炸机飞机只能在科夫斯克如同流星一样坠落,苏军残余的战斗机毫无义气地撤退了。

    苏军的第一次空袭在五十分钟后就结束了,可是双方的损失都到了彼此都无法接受的程度,德军的“bf109”损失三分之一,轰炸机损失二分之一,而苏军的损失更重,损失飞机过半,这仅仅是开战的第一次空袭。

    华西列夫斯基连忙发电文给斯大林,说明这里的眼中情况,请求继续调派飞机前来增援,而施坦因纳也同样是向古德里安要飞机。

    ……

    彼得罗夫斯克德军总指挥部,古德里安和曼施坦因正在激烈地争论,这是古德里安与曼施坦因合作以来的第一次激烈争论:

    “我的副总指挥,为了让施坦因纳能够继续坚持下去,就应该派飞机增援他,他需要多少咱们就派多少。”

    “古德里安将军,我绝不同意你的做法,既然施坦因纳是咱们抛出的诱饵,他们就应该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现在苏联很明显是得到了英法美三国的军事支援,连喷火和p51飞机都出来了。

    你这样连续不断地派飞机去增援施坦因纳,那只是添油战术,纯属和英美苏三国拼消耗,我的兄弟,咱们德国拼的过英美苏吗?”

    古德里安急了,施坦因纳可是自己派出去充当诱饵的,这种情况下古德里安实在做不到把施坦因纳扔哪里就不管不问,古德里安还在试图说服东线副总指挥曼施坦因。

    “我的副总指挥,我知道英美苏三国已经勾结在一起,他们的大西洋组织就是很好的证明,我也知道添油战术不对,可是我们不能就这样把施坦因纳抛下不管,今天晚上,连续地派ju89和直升机多送防空火炮和武器弹药总可以吧。

    “不行!!!”

    曼施坦因这个副总指挥又直截了当地拒绝了古德里安:

    “为什么啊!!!”这可把古德里安急坏了。

    古德里安想不到自己提出施坦因纳补给,曼施坦因副总指挥都拒绝,这让古德里安顿时想不通了,连忙问为什么,曼施坦因想都没有想就直接反驳道:

    “古德里安将军,你是百万军队的指挥官,绝对不能因为个人情感,而让整百万军队陷入危险的境地,就连你的炮弹洗地战术,已经引起其他两个集团军群的不满,也给德国生产和运输部门带来极大的压力,如果大家都想你这样打仗,德国是支持不下去的,我的兄弟,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