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统御全球-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克莱斯一直在用潜望镜观察英法联军的阵地,英法联军的阵地在照明弹的照yao下清晰可辨,阵地上看不到英法联军的身影,也看不到任何的反坦克炮,英法联军的阵地只能看到新挖出的泥土。

    “距离1000米……”

    英法联军的阵地除了不时升起的照明弹,英法联军的阵地之内就再无动jing,反常即有妖,看来对面防守的是英法联军的精锐,居然这么沉得住气。

    “距离800……”

    英法联军阵地还是毫无反应,无数照明弹依旧从双方的阵地不停地升起落下,整个战场如同白昼。

    “距离500……”

    除了坦克发出的轰鸣声,就在也没有别的了,双方都没有射击。克莱斯的心反而越绷越紧,这诡异的寂静,比全面开火还要让紧张万分。

    突然,克莱斯前面的一辆坦克身子一颤,然hou就是一声惊天动地的爆zha响起,爆zha产生的火焰从坦克的下方冲天而起,克莱斯前面的那辆重达二十多吨的坦克猛地腾空两三米高,然hou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右翻滚。

    那辆四号坦克在空中翻滚了大约一圈之后,再猛地砸落在地上,重达几吨的炮塔直接被磕飞,两具坦克乘员的尸体被抛出七八米远,坦克的车身也被拍扁。

    突如其来的变故,可是把克莱斯吓得不知该如何是好,克莱斯此时的头脑一片迷糊,车载无线电台响起了:

    “这是敌人埋设的反坦克地雷,保持队形继续推进。”

    原来是反坦克地雷,这玩意克莱斯当然知道,一颗反坦克地雷足有脸盆那么大,四号坦克肯本就扛不住。别说四号坦克,后世美国的m1重型坦克,都扛不住路边炸弹。

    克莱斯前面的坦克被反坦克地雷报销了,他的1614号坦克则自动补位到第一排,克莱斯心里更加紧张了,如果敌人对射,反而没有什么,可敌人到现在都不冒头射击,这让在场气氛十分的诡异。

    克莱斯转头看看炮手,装填手,通信员,每个人的额头上都有汗珠,因为紧张而脸色苍白,克莱斯突然有了一个决定,他大声地对炮手吼道:

    “开炮……快快……”

    “车长,没有射击目标啊!”

    “给老子对着敌人的阵地轰就行了,不要停……”

    克莱斯对着炮手吼完,又对着通信员吼道:

    “机枪……对着敌人的阵地扫射……”

    坦克内部的噪音虽然很大,因为克莱斯的声音够大,几名车组人员都听清楚了克莱斯的命令,他们连忙按照克莱斯的命令执行。

    装填手飞快地把一枚高爆弹塞进炮膛,然hou飞速地把跑栓关闭,车长克莱斯把眼睛放在瞄准镜上,手不停地调整做大炮的方向,然hou克莱斯大喊一声:

    “放”

    炮手猛地一拉炮闩,“砰”的一声巨响,坦克一震,坦克炮的炮膛猛地往后一座,炮门在后坐力之下猛地自动打开,一枚黄橙橙的蛋壳“哐当”一声掉落出来。

    克莱斯看见对面法军的阵地上火光一闪,随即腾起一股夹杂着泥土的硝烟。炮声一响,克莱斯的紧张情绪立即消失无踪,坦克上mian的航向机枪也同时响起,航向机枪发射的子弹犹如一条橘红色的鞭子,对着英法联军空无一人的阵地搅动。

    1614号坦克一开炮,其他坦克也随之而动,不管英法联军的阵地上有不有敌人冒头,先是一阵火力急袭,且不说能不打人,起码可以消除大家的紧张情绪,还可以给自己壮胆。

    ……

    思︽路︽客siluke~info更新最快的,无弹窗!

 第64章 1614坦克(下)

    两百多辆坦克对着英法联军的阵地倾泻着炮弹,英法联军的阵地顿时被炮火笼罩,猛烈的爆炸把泥土带到空中,泥土还没有落下来,另一股爆炸冲击波就接踵而至,结果就是那些泥土被带到更高处。

    克莱斯和整个装甲突击群还在按照原来的速度继续前进,才前进不到二十米,又是“轰”的一声巨响,克莱斯左边的坦克被反坦克地雷掀翻,掀翻的坦克差点撞到了克莱斯的1614号坦克,这可把克莱斯吓了一个半死。

    “怎么办?”克莱斯忍不住闷心自问。

    “对着正前方二十米处开炮……快……”

    急切之前克莱斯也不管那么多了,直接下令对着自己坦克的正前方胡乱射击。用坦克炮去打根本没有发现的地雷,这和用大炮打蚊子差不多。

    “轰”的一声巨响,克莱斯的坦克喷射出一发炮弹,直接轰在自己坦克前进的正前方二十米处,结果奇迹出现了,这炮弹炸出一个大坑,掀开的泥土边缘出现了一乌黑的铁疙瘩。

    “妈呀……反坦克地雷……机枪对着地雷射击,引爆它。”

    这纯粹是豌豆子滚屁眼——遇缘。就算前面有反坦克地雷,1614坦克此时也不能停下来,因为这是编队冲锋,前面的坦克一旦停下来,后面的坦克可会直接撞上来。

    “哒哒”的机枪响起,一长串的子弹对着乌黑反坦克地雷喷射,“轰”的一声巨响,反坦克地雷被引爆,在坦克里面的克莱斯感觉到自己坦克剧烈一震,然后就听到爆炸的弹片“叮叮当当”地溅射到坦克上。

    克莱斯不由得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不由得暗想道:

    “真是上帝保佑……”

    “继续对着正前方射击啊!别发愣了……”

    接下来克莱斯他们就没有在打到地雷了,克莱斯他们坦克也没有碾压到反坦克地雷,而跟在克莱斯后面的一辆坦克反而压中了一颗反坦克地雷,克莱斯他们那本来不吉利的坦克号反而处处得到上帝的眷顾,真是一个不小的奇迹。

    其他的坦克本来也想学克莱斯他们那一招,可英法联军的阵地突然冒出很多的人,他们手中有枪有炮。对面突然冒出的敌人尽情地对着克莱斯他们的装甲突击群倾泻着弹药。

    子弹打在坦克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在坦克那厚厚的装甲上只能留下一个小白点。但英法联军的的37毫米炮就不同了,37毫米反坦克炮是无法击穿四号坦克正面,可37炮可以发射超口径榴弹,发射超口径榴弹的时候炮手必须炮到大炮前去装弹。

    克莱斯此时也顾不得地面的反坦克地雷了,他连忙把炮口对准已经暴露的37反坦克炮,克莱斯用最快的时间,就让那门反坦克炮变成了零件。

    冲锋的所有的德国四号坦克,只要能够射击的,全都在对着英法联军的阵地倾泻弹药,不管是坦克炮还是机枪。英法联军终于发现他们的反坦克炮居然击毁不了德国的四号坦克,一些不怕死的法军士兵拿起一枚超口径榴弹就往37炮前面跑。

    这些法军士兵多半是机枪打成筛子的下场,但也有那么一两个漏网之鱼,用超口径榴弹击毁了两辆四号坦克,克莱斯又幸运地躲过了。

    刚刚还沉寂的战场,刹那之间枪炮齐鸣,弹雨穿梭,爆炸声此起彼伏,同时还伴随着敌人步兵的惨叫声,德国的步兵此时全在半履带装甲车上,等坦克冲上战壕,步兵才会被放下来与敌人残余的士兵争夺战壕的控制权。

    这次残余的英法联军非常的勇敢,可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几乎是碾压的存在,但血肉之躯挡不住钢铁洪流。

    克莱斯的1614号坦克很快就冲进了英法联军的阵地,除了驾驶员之外,其余的人都在射击,不是坦克炮,就是用机枪和冲锋枪,通过坦克上的射孔对着周围扫射。

    步兵开始从坦克与坦克之间的缝隙冲了上来,有的步兵跟着坦克冲锋,他们主要是帮助坦克消灭那些试图用反坦克手雷攻击坦克的敌人,另一些步兵就去清剿战壕里面的残敌。

    而跟随的装甲车而开始用车载的两挺马克辛重机枪对着敌人的阵地疯狂扫射,车载机枪的一个好处就是不用担心弹药携带不够,马克辛水冷重机枪也不用更换枪管,也不用担心被榴弹击中,从而保证了火力的持续性。

    二战初期的反坦克手段相对较少,此时还有如“铁拳”“巴祖卡”等专门的反坦克武器,用反坦克手雷炸坦克,成功率的确是太低了。

    隆美尔看着自己的坦克突击群终于冲进了敌人的阵地,心情也随之放松。这些被逼入绝境的英法联军,居然也爆发出了如此顽强的战斗力,这是隆美尔没有想到的。

    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被包围在敦刻尔克地区的英法联军还没有绝望,他们还有从海上撤退的希望,所以英法联军反而焕发出了顽强的战斗意志。

    “上帝之眼”现在已经被隆美尔熟练地掌握,那些被敌人伪装起来的火炮阵地,隆美尔也能看出一些端倪来,反正隆美尔携带的炮弹多,就算拿不准隐藏的是不是敌人的炮兵阵地,反正指挥炮兵想轰上几炮总是没错,如果真的敌人的炮兵阵地,几炮下去绝对暴露。

    当第七装甲师的坦克在突击的时候,英法联军就有两个小型炮兵阵地在对着隆美尔的坦克突击群猛轰,直接暴露的敌炮兵阵地,隆美尔当然不会客气,直接把位置告诉自己的重炮群予以摧毁。

    记住了,隆美尔为什么可以肆无忌惮地去打敌人暴露的炮兵阵地,而不怕敌人的重炮反击自己的炮兵阵地,这肯定是有原因的。

    首先隆美尔把自己的重炮分为了多个部分,带自行功能的和不能自行的,自行的火炮是隆美尔那十门150毫米自行榴弹炮,自行火炮是打了就走,当然就不怕敌人的炮火反击了。

    不能自行的几十门重炮多数为隆美尔缴获的战利品,这些重炮被分散布置,每一个炮兵阵地一般不超过三门重炮,就算被敌人炮火反击,损失也不大。

    炮战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隆美尔作为师级指挥官,如果安排炮击他不会去胡乱插手,那是炮兵团长的事情,隆美尔只管把敌人炮兵的位置告诉炮兵团长即可,如何打那就看炮兵团长的本事了。

    【兄弟们,你们的推荐票票投了吗?别浪费啊!另外万分感谢那些打赏的朋友,不管多少,你们的心意落叶已经收到,心里犹如吃了蜜一样的甜,这不是钱的问题,这是认可,对落叶的认可,对统御全球这本书的认可,落叶感动,感激,感恩。

    风撵着风追过来,为的是给你送去清凉;

    云堆着云卷起来,为的是给你让出蓝天;

    花比着花打开来,为的是给你展示美丽;

    我赶着我敲键盘,为的是给你道声祝福!。】

    ……

 第65章 运河挡路

    隆美尔的“上帝之眼”和自行150毫米重炮,的确让隆美尔的炮兵具有了无与伦比的优势,一场炮战下来,隆美尔的损失微乎其微,而敌人的炮兵差不多是全军覆灭的下场。

    神技在手,天下我有,这是上帝对隆美尔的眷顾,一道闪电把航%拍无&;人机的功能装到隆美尔身体里面,这不是上帝的眷顾是什么。

    坦克部队已经冲进英法联军的阵地,双方厮杀成一团,但是英法联军没有坦克,同时又缺少反坦克武器,虽然他们英勇顽强地抵抗,可依然改变不了伤亡惨重而败退的结局。

    装甲部队已经和敌人贴身肉搏在一起,隆美尔暂时帮不了他们,但隆美尔可以指挥重炮群去消灭敌人的炮兵啊!

    英法联军为了消灭突入阵地的德国坦克,已经不在乎所有的炮兵阵地暴露了,他们纷纷对着德国坦克突击地段进行无差别炮击,就是不分敌我的炮击。

    这下隆美尔可不会客气了,直接指挥炮兵部队给予英法联军的炮兵阵地以毁灭性的打击,英法联军的炮群,在隆美尔的“上帝之眼”的探测下,绝对是无所遁形的。

    英法联军的炮兵才刚刚射击两三发炮弹,隆美尔指挥的反击炮火就到了,英法联军的炮兵就这样被隆美尔轻松解决掉。

    本来就缺少反坦克手段的英法联军,现在又失去了炮火支援,那里还有胜利的希望,损失实在惨重的英法联军终于崩溃了,无法逃脱的立即就地投降,能逃跑的英法联军直接扔掉一切阻碍他们逃跑的一切东西,没命地窜入夜幕之中逃之夭夭

    战争的残酷远不是这样轻描淡写,英法联军的阵地上到处横七竖八的尸体,还有残肢断臂,还有伤员凄惨的嚎叫,生命在战场上犹如绽放的昙花,转瞬即逝,杀死敌人,自己活下去是每个士兵最原始的动力,这里没有仁慈,没有怜悯,只有歇斯底里的杀戮。

    最为凄惨的要数英法联军的炮兵阵地,被摧毁的炮兵阵地上,没有几具尸体是完整的,如果炮击英法弹药殉爆,炮手就直接飞灰湮灭的下场。

    卢森堡在占领英法联军的防线之后,就立即带着部队继续推进。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地区建立的防线十分的巨大,因为时间太短,所以他们到现在为止只匆忙地建立了一道防线。

    英法联军的敦刻尔克防线被德军突破之后,他们就没有办法了吗?答案是否定的,英法联军怎么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灭亡。

    他们还有一张王牌,敦刻尔克地区水网纵横,很不适合装甲部队的突击,比如隆美尔进攻的前方,就有一条无法绕开的运河——拉巴西运河。

    到凌晨两点的时候,隆美尔推进到拉巴西运河边上,运河边上所有能用来渡河的东西都被英法联军摧毁了,就连木头也被集中在一起烧毁了,更别说船只了。

    第七装甲师被迫在运河边停下来,等待工兵前来架设浮桥,这给英法联军有了足够的反应时间,不大的敦刻尔克地区聚集着几十万英法联军的部队,他们在如此近的距离,立即抽调了两个英军步兵师和一英军装甲旅到拉巴西运河布防。

    此时老天好像是要故意和德军作对,天空之中的月亮被乌云遮盖了,整个天地立即陷入了无边黑暗之中,差不多是伸手不见五指,光靠照明弹是无法作战的。

    隆美尔也不想在之中情况下作战,因为他的“上帝之眼”也无法观察敌情了,“上帝之眼”没有透视功能,也没有红外线功能,只有肉眼能看见的时候,“上帝之眼”才能看到。

    现在隆美尔无法指挥自己的炮兵给予英法联军以准确打击,特别是他们的炮兵和坦克,双方差不多都处在了同一水平。达到拉巴西运河的英军部队可不是法**队,他们的战斗意志顽强得多。

    隆美尔派到拉巴西运河上架设浮桥的工兵,被英军的炮兵一阵狂轰滥炸,第七装甲师的炮兵也只能没有目标的对着运河对岸胡乱轰击,运河上的浮桥根本就架不起来了。

    第七装甲师无法在晚上渡过拉巴西运河了,隆美尔只能让部队战士后退五公里修整,等待明天早上继续进攻。进攻敦刻尔克方向的古德里安也遭遇了同样的境况,他们也被运河挡住了去路。

    翌日,整个敦刻尔克地区大雾弥漫,天空阴沉沉的,乌云就好像在头顶一样。这可急煞了隆美尔,本来隆美尔就是抗命进攻,结果遇到这样糟糕的天气。

    其实更加着急的是凯瑟琳和戈林,凯瑟琳一早就把敦刻尔克地区的天气情况报告给了空军元帅戈林,戈林不是向希特勒夸下了海口吗?——空军就可以歼灭敦刻尔克的英法联军。

    戈林的牛皮吹得有点大了,现在这种天气根本不适合飞机升空作战,戈林接到凯瑟琳的的电报后,也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希特勒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人,戈林最后想到一个办法,他请希特勒去视察前线,同时对有功的将士表彰。

    戈林的建议正中希特勒下怀,他立即和戈林乘飞机到夏尔维尔的a集团军群司令部,在那里听取了一次战况报告,并征询了集团军群司令部的意图。

    伦斯德强调,伦斯德建议在离敦刻尔克不远的运河一线上的装甲师应当停止前进,等候更多的步兵部队的接应。而机动部队则停留在朗斯-贝顿-埃尔-圣奥梅尔-格拉夫林一线。

    以便截住在b集团军群前面撤退的敌军。很显然,他之所以这样强调,是由于担心冯?克莱斯特战斗力薄弱的装甲集群挡不住正在撤退的英国部队。

    希特勒高兴地发现,伦斯德已经做的还是他建议要做的事都很合乎他自己的想法,因此,他表示完全同意集团军群司令的意见。

    希特勒一再强调他表示同意,并且认为装甲部队应当保存下来,留待进攻松姆河以南的法**队时使用,现在尤有必要节约地使用装甲部队。同时,如果在敦刻尔克周围的包围圈收得太紧,空军的活动反而会受到妨碍。

    【不管我们的距离有多遥远,关怀你的心是永远不变的。群。】

    ……

 第66章 凉在一边

    同时,这一命令也得到了约德尔、龙德施泰特等人的支持,由于此时攻击敦刻尔克的德军共16个师,他们分别属于2个集团军群的4个集团军,龙德施泰德希望在继续攻击前理顺复杂的指挥系统。(隆美尔和古德里安还没有资格表示反对,因为他们的级别不够。)

    不管如何这就给了英国一个千载难逢的喘息之机,使其组织海上撤退成为可能。

    早在隆美尔的装甲部队突击到阿拉斯的时候,英国就预见到失败已成定局,战时内阁指示海军部制定组织远征军撤退的计划,代号“发电机行动”。

    该行动由多佛尔军港司令海军中将伯特伦?拉姆齐全权指挥,计划从法国沿岸的加莱、布伦和敦刻尔克三个港口,每天撤退一万人,并集中了30艘渡船、12艘扫雷舰。

    拉姆齐同时建议加强空中掩护力量,但英国空军战斗机司令部司令休?道丁上将表示只有在满足保卫本土的前提下,才能派出战斗机前往敦刻尔克。

    由于隆美尔比历史上提前几天拿下阿拉斯,英法联军被包围的人比历史上整整多了一倍,英法联军约87个师被包围在法、比边境的敦刻尔克地区。

    此时,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地区三面受敌,一面临海,处境非常危急,唯一的生路就是从海上撤往英国。英军为了逃出包围圈,动用了自己所有的运输船和大量的民船参与撤退。

    本来隆美尔和古德里安已经抗命进攻了,四个装甲师完全可以拿下敦刻尔克和加来的两个港口,结果希特勒在戈林的怂恿下亲自跑到a集团军群来视察了,并且隆美尔和古德里安都接到了立即到a集团军群司令部报道的命令。

    这下安逸了,就算隆美尔和古德里安想抗命不遵都没有了机会,隆美尔和古德里安在安顿好部队之后,只能立即乘飞机赶往夏尔维尔觐见希特勒。

    希特勒下令装甲部队停止追击——这一命令被很多军事历史学家认为是希特勒在二战中第一个愚蠢的命令。关于这个下达这个命令的原因有很多说法。

    其中一个说法是希特勒从政治考量,希望留下和英国谈判的余地,但是5月24日下达的第13号指令明确指出“下一个作战目标是,通过北翼我军实施向心突击,歼灭在阿图瓦和佛兰德地区被包围的法国、英国和比利时军队,迅速夺占和守卫那里的海岸。”,显然这一说法猜测因素过多。

    而更多的资料都认为是由于英军的反击使得a集团军司令部产生了误判,主动提出了暂缓攻击的建议。而这正符合希特勒希望将装甲部队保留到继续攻击法国这一任务的需求,于是同意了这一建议。

    隆美尔本来想凭借知道历史结局的优势,努力去改变历史的走向,结果位卑言轻的隆美尔根本无法改变希特勒的想法,历史的车轮还是滚滚向前,说到底隆美尔的权力不够,地位不够,威望不够。

    希特勒和戈林的想法很美好,不消耗宝贵的装甲力量,为接下来的法国战役第二阶段做准备,他们以为用空军轰炸,就可以把英法联军87个师的部队炸投降,这未免有点异想天开了。

    隆美尔和古德里安急匆匆地赶到a集团军群司令部,去觐见伟大的元首希特勒,让人万分无奈的事情发生了,希特勒居然不召见他们两个,隆美尔主动去求见也未能如愿,隆美尔和古德里安就这样被凉在了a集团军群司令部干瞪眼。

    “现在该怎么办,……凉拌”

    虽然你隆美尔自作主张去发动进攻,是谁给你胆子,居然敢去违抗元首的命令,如果不是希特勒知道隆美尔对他的忠诚,此时的隆美尔和古德里安怕是被抓到盖世太保的审讯室去了,现在希特勒只是把隆美尔凉在哪里,已经是天大的恩惠了。

    总之一句话,元首的权威不容挑衅。

    ……

    5月17日晚十八时五十七分,英国海军部下令开始执行“发电机行动”,此时形势比制定计划时更险恶,原准备使用的法国三个港口只有敦刻尔克可以利用,布伦和加莱已经德军在第七装甲师的火炮射程之内,这两个港口已经不能使用了。

    80多万英法联军唯一的生路,就是敦刻尔克及其附近40公里海岸线,敦刻尔克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堡,自公元9世纪以来一直是法国北部重要港口,1939年以吞吐量计为法国第三大港,拥有7个供大型船只停泊的深水泊位,4个干船坞以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