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统御全球-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希特勒随即抽调了七八条驱逐舰,一艘战列巡洋舰,五六条潜艇去休达半岛,这下英国的地中海航线算是彻底被截断了。

    ……

    隆美尔拿下直布罗陀的明码电报传到了美国,阿拉斯加几大赌场的老板当场昏厥了,美国的几大金融财团的掌舵人还要稍微好点,但这个不幸的消息,还是让他们泪流满面。

    这可是四百亿美元的赌注,百分之三十的美国民众或多或少都买了赌注,如此多的人参与,几个金融机构绝对不敢赖账。

    如果美国的几大金融机构真要这么干,愤怒的美国民众会让他们的企业和身家性命彻底消灭。

    就算美国总统是他们选出来的代言人,都不在敢这件事上偏袒赌场和金融机构,现金不够就拍卖资产,而且是政府出面,因为这场赌注在美国牵连得实在太广了,没有人敢去触怒那上百万买中赌注的人。

    美国政府在收到隆美尔拿下直布罗陀的电文之后,立即下令冻结了赌场和几大金融机构的所有资产,然后赌场和金融机构在美国政府监督下展开赔付工作。

    美国政府的这条命令,被罗斯福用广播播放了出去,美国的大街小巷立即成为了欢乐的海洋,所有买中隆美尔胜的人都参与了街头狂欢。

    百分之九十的人美国民众都是买的隆美尔胜,只有那么区区的百分之十的老赌棍,就是因为他们太理智了,买的是隆美尔败,这下他们的血本无归了。

    赌隆美尔胜的人,在美国的大街小巷狂欢,这些美国人载歌载舞地为隆美尔的胜利庆祝,他们对隆美尔的赞美之声响彻美国的大街小巷。

    “怎么样,我们的隆美尔就是战无不胜吧!”

    “那当然,什么全世界最坚固的要塞,在隆美尔将军的面前就是****。”

    “我们的隆美尔,哦哦哦……万胜,万胜……”

    “喂我说哥们,这次你赢了多少。”

    “这次我买隆美尔胜,买的晚了一点,总共才买两万美元,加上前期买的三千美元,才赢三千多美元。”

    “那有点少,我一口气买了五十万美元,还是在3;1时买的,这比可股市赚钱多了,老子在短短的几天之内,就赚了将近二十万美元。”

    “那恭喜老哥了,下次隆美尔在打仗,咱们只管买隆美尔胜就行了。”

    “那是当然。”

    隆美尔在美国这个崇拜英雄的国度,粉丝如同井喷一样地增长,各种各样的粉丝团体成立,隆美尔在美国的人气蹭蹭地往上窜。

    美国好莱坞的制片厂看到了巨大的商机,既然美国有这个多的隆美尔粉丝,那么好莱坞拍一部关于隆美尔的电影一定赚钱。

    再说那些买隆美尔胜的人,现在都大大地赚了一笔钱,只要是吹捧隆美尔的电影,只要不是拍得太烂,口袋揣着钱的隆美尔粉丝绝对会去观看啊!

    好莱坞几大制片厂中的派拉蒙公司立即准备《隆美尔的》的拍摄工作,米高梅筹拍《我们的隆美尔》,两部电影虽然都是赞美和吹捧隆美尔的电影。

    但是这两部电影的出发点不同,派拉蒙公司的《隆美尔》电影,表达的是个人英雄主义,讴歌的是隆美尔的个人,类似于隆美尔就是英雄无敌。

    ……

    【如果写得好,兄弟们就把推荐票全部砸来吧!vip群,友情赞助群。】

 第140章 好莱坞

    【播报】关注「读书」,获得515红包第一手消息,过年之后没抢过红包的同学们,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而米高梅公司的《我们的隆美尔》,是从普通的士兵入手,《我们的隆美尔》这部电影是借士兵的口来讴歌隆美尔。

    两部电影,那一部更赚钱,那一部更容易被民众接受,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好莱坞拍电影,投入的金钱和精力都不小,他们为了拍出好的影片,好莱坞的两大制片不约而同地派出了两支拍摄队伍亲自到法国来实地拍摄。

    等隆美尔回到法国的时候,这两个好莱坞公司就立即来求见隆美尔,他们向隆美尔提出了三个要求,第一就是借用德军和俘虏来拍电影。

    对于这个要求,隆美尔没有贸然答应,隆美尔要求他们把各自的剧本交给他看看,这两个公司的剧本,全是对他赞美和讴歌。

    这样的电影,隆美尔当然不会拒绝,而且还要大力支持,怎么大力支持呢!隆美尔直接把的第七装甲师调去协助他们拍摄。

    法国士兵就不用俘虏了,维西法国政府也有部队啊!隆美尔又抽调了一个法国师的部队去协助拍摄,拍摄该发的补助,肯定由好莱坞的两个公司出了,隆美尔给他们两个师的部队协助拍摄,已经是仁至义尽。

    隆美尔的这一决定,让好莱坞的两大制片公司欣喜若狂,要知道此时的可没有什么电脑特技,拍摄一般都是用真实的场景加上后期底片重叠。

    两家好莱坞公司想不到的是隆美尔将军居然给他们派了两个师,而且还有一个最精锐的德国第七装甲师来帮着他们拍电影,这是好莱坞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这绝对是史诗般的大制作。

    本来两家好莱坞电影公司打算拍摄黑白电影,因为隆美尔的这个决定,两家公司立即改变决定,这两部关于隆美尔的电影立即改拍为彩色电影。

    好吧!二战初期的彩色胶片可不便宜,每一部彩色片都是大制作,每一个电影人和电影公司,都想拍摄出史诗般的彩色电影。

    以前好莱坞制片公司没有机会,现在机会来了,他们当然毫不犹豫地加大投入,想把手中关于隆美尔的电影拍成史诗级别的影片。

    好莱坞的第二个要求,就是请隆美尔制作石膏面部像,他们好用硅胶制作仿真人皮面具,也就是说今后的演员,只要身高和隆美尔差不多,拍摄出来的几乎是隆美尔本人。

    对于这个要求,隆美尔也欣然同意了,不就是把石膏涂抹在脸上几分钟嘛,小事一桩。

    第三个要求,两家好莱坞公司请求他们把两名隆美尔的扮演者放到隆美尔的身边学习几天。至于这个要求,就不是隆美尔的管辖范围了,因为隆美尔的安保工作,全是副官瓦尔德在负责。

    瓦尔德要求前来学习的两位演员,必须接受最严格的搜检,然后可以在距离隆美尔将军五十米之外的地方观察,并且军事重地不能去,只能在一些无关军事机密的地点学习模仿。

    好莱坞两家电影公司对这样的结果还是很满意的,毕竟现在是战争时期,保护好隆美尔将军的安全很重要,真要出了问题,他们这些人也别想活着离开法国。

    《隆美尔》和《我们的隆美尔》在40年12月下旬在法国同时拍,爱看好莱坞电影的人,全世界可不少,这两部大制作电影可让这些影迷非常的期待。

    隆美尔分布在世界各的粉丝,这下更是翘首以盼了,他们心目中的英雄,战神就要被拍成电影了,等电影上映的时候,一定要去把这两部电影都看完。

    ……

    隆美尔的赫赫战功在一次震惊世界,世界上最坚固的要塞被拿下来了,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英国地中海舰队被歼灭大半主力,世界上还有什么能挡住隆美尔前进脚步?

    所有的人都在扪心自问,就连苏联的独裁者斯大林,也在克里姆林宫里面冥思苦想。

    斯大林想的可与别人不同,德国万一进攻苏联,而德国的战神隆美尔绝对参与进来,如何战无这个纳粹战神?苏联又拿什么去抗衡这位战无不胜的纳粹之鹰?就是斯大林冥思苦想所在。

    “消灭狙击手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更加优秀的狙击手。”那抗衡隆美尔该怎么办,斯大林立即向到了办法,培养与隆美尔一样优秀的指挥官。

    进入斯大林眼中的苏联将领,斯大林看重的有三个人,第一个就是朱可夫,第二就是罗科索夫斯基,第三就是华西列夫斯基。

    说实话斯大林这个独裁者是相当的能干,不然他在列宁死后的几次政治斗争之中,早就尸骨无存了,同时斯大林识人用人也有相当的一套。

    历史上这三个人要在战争之后才被斯大林重用,结果因为隆美尔的赫赫战功把斯大林给吓着了,他开始提前把这三个人提拔起来,蝴蝶的翅膀不经意间轻轻扇动了一次。

    这是斯大林在军事上的应对,在外交上,斯大林再一次向希特勒示好,斯大林把运送稀有金属矿石的数量提高到每月十五万吨,如果按照这个速度运输,到42年六就可运输完毕三百万吨。

    斯大林希望把德国发动对苏联的战争拖延到两年之后,两年的时间,两年的时间,国际形势变化就太多了,到时候如果德国改变了进攻方向,那苏联就不用卷入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

    斯大林的打算很不错,斯大林的愿望能不能实现,这要看希特勒的决定,主动权掌握在希特勒手中。

    再说小日本,德国在欧洲战场上接连胜利,这无疑刺激了他扩张的野心,本来日本就在侵略中国,但中国战场陷入胶着状态,小日本根本无法短时间占领中国。

    因为隆美尔的赫赫战功从而闻名世界,结果小日本内一些少壮派开始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要求北上攻击苏联的远东地区,另一种声音就是要求日本立即南下进攻东南亚。

    北上派和南下派,谁也说服不了谁,反正两派就天天争吵,争吵之后,北上派获得了首相和天皇的支持,小日本开始制定进攻苏联的计划。

    诺门坎之战,很快就要打起来了,日军的这次诺门坎之战,会不会和历史上一样被揍得连爹妈都不认识呢?那就让事实说话吧!

    ……

    【感谢兄弟们的打赏,落叶拜谢了,下周日上架,求兄弟们狂顶啊!】

    ps。追更的童鞋们,免费的赞赏票和币还有没有啊~515红包榜倒计时了,我来拉个票,求加码和赞赏票,最后冲一把!

 第141章 前因后果

    【最新播报】明天就是515,周年庆,福利最多的一天。除了礼包书包,这次的『515红包狂翻』肯定要看,红包哪有不抢的道理,定好闹钟昂~

    当斯大林得知小日本在远东地区动作频频的时候,他就立即派出了朱可夫,从这可以看出,斯大林既然要培养朱可夫,也是给予了朱可夫足够机会。

    ……

    非洲,尤其是北部非洲,对交战的英国和德国、意大利双方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沟通个主要国家和他们殖民地的交通线都多经过那里。

    自西欧战事结束以及德国对英空战的失败,希特勒开始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东方,而对西面及其他方向上均采取守势。

    希特勒开始把主要的力量放在对“巴巴罗萨”计划的实施上,他妄图在几个月内彻底击溃苏军,进而逼迫苏联投降,然后与日本会师苏联远东地区。

    而此时希特勒的盟友意大利法西斯领袖墨索里尼,则妄图趁英国无比虚弱之时,扫清英国在地中海的全部势力,恢复昔日罗马帝国把地中海做内湖的强势。

    并且此时虚弱的“日不落”帝国也需要苏伊士运河以及地中海来维系其于亚、非殖民的之间的联系,因此北非形式变得异常紧张起来。

    墨索里尼希望占领北非沿海地区,这样就能获得一个把海、空军的战斗行动,一直扩展至亚平宁岛、巴尔干和土耳其地域,如果墨索里尼能成功,那么意大利的领土几乎和罗马帝国一致了。

    北非沿海地区又是一个重要的战役方向,意大利和英国都有大量陆军,并可得到海、空军的支援,墨索里尼想乘着英国地中海舰队被隆美尔重创的机会,一举拿下埃及,从而夺取通往中东,以及非洲的纵深地区战略点。

    埃及起着英、法殖民地据点的作用,欧亚两洲之间的主要海陆交通线苏伊士运河就位于埃及的西奈半岛上。

    况且埃及的亚历山大港,是英国地中海舰队的主要基地和司令部所在地。

    因此埃及就成了英意争夺的中心,并且还是以后北非战局的主战场。

    虽然地中海舰队在直布罗陀战役中主力被歼灭,但丘吉尔紧急把英国印度洋舰队大半主力补充给地中海舰队,这一切愚蠢的墨索里尼还茫然不知。

    英国地中海舰队又拥有了一艘航空母舰,三艘战列舰,巡洋舰五艘,驱逐舰十余艘,英国地中海舰队的实力有所恢复,这就是日不落帝国的强大底蕴。

    意大利与英国在北非的争夺,还要从1940年6月说起,德国在很横扫的法国的情况下,意大利向英法宣战,企图分享德国的胜利果实。

    6月11日,英国驻埃及部队收到本土发来的意大利宣战的消息,随即向意军发动了一系列的攻势。

    而此时的意军利比亚的最高司令部却并未接到任何关于对英法宣战的消息,意军从而被英军打的措手不及。

    从11日到16日,英军不断出击,俘获大量意军(其中还有一名将军),缴获大量的作战物资。经过多次的小规模战斗,英军很快取得了有力的地位,成为了沙漠的主人。

    而直到7月份,意军发现形式不对时,才急忙大量增兵,到7月中旬意军得到四个师的增援,从而取得绝对优势兵力后,才从英军手中夺回了被英军占领的边界线。

    8月初,英军的掩护部队由第7装甲师的支援部队接替,英军再次展开了主动进攻,在长达60英里的战线上痛击意军。

    在战争开始的头三个月,意军的伤亡人数便达到了3500余人,并且有700余人被俘,而英军的损失只有150余人,这样在战争的一开始,就朝着有利于英军的方向发展。

    由于此时的英军不足于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进攻,因此英军中东司令韦维尔建议,在马特鲁港附近集结兵力,并且依靠港口要塞来抗击意军可能发动的攻击。

    此意见得到了丘吉尔的肯定,并且他向英中东军司令部下达了两个任务:

    1。尽量集结最大的兵力来对付意大利侵略者。

    2。要保证苏伊士运河的畅通,并且保卫马耳他、埃及和克里特岛不被占领。

    鉴于意军随时可能发动进攻,还有埃及的重要地位,丘吉尔在7月10日建议成立了一个小型的大臣级委员会,包括了陆军大臣艾登、印度事务大臣埃默里和殖民地事务大臣劳埃德,共同商谈中东战事的指挥。

    委员会主席由艾登担任,委员会经过讨论提出了向埃及增兵的建议。并且参谋长联席会议讨论通过此提议,帝国总参谋长同意在国内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向埃及增兵。

    并且决定现阶段现埃及增调一个轻坦克团和两个坦克营,及大量武器装备。

    8月3日,意军3个步兵营、14个殖民地步兵营、2个山炮大队和几个装甲支队开始进攻英属索马里。

    8月10日意军展开了猛攻,英军寡不敌众,作战不利。11日,英军新任指挥官戈德温?奥斯丁将军接到中东司令部的命令“你的任务是抵抗意军的进攻,但在必要时可以采取撤退步骤”

    12日和13日,意军在猛烈炮击后占领了英军的一个据点。15日,奥斯丁将军向韦维尔发报,决定撤退,这个小据点随即被意军占领。这是二战中英军唯一的一次败于意大利之手。

    意大利国内为此次胜利举国欢腾,墨索里尼也因此次胜利,而对进攻尼罗河的前景充满信心。

    9月13日,意军非洲总司令格拉齐亚尼元帅在墨索里尼的一再催促下,对埃及发动了进攻。

    意军总兵力为6个步兵师、3个坦克营。而英军只有3个步兵营、一个坦克营、3个炮兵营和2个装甲车支队。

    面对强大的意军,英军不得不且战且退。而意军却对进攻方向举棋不定,直到最后格拉齐亚尼元帅才决定不在沙漠上进行包围行动,而把他的全部军队集结于左翼,以便沿着海岸公路火速到达西迪巴拉尼。

    意军沿着海岸分路前进,他们步兵乘坐卡车分批进攻,50辆一批。而英军则在4天内巧妙的从苏卢姆撤退到互相连接的阵地上,并且给与意军重创。

    9月17日,意军到达西迪巴拉尼。此役英军伤亡40人,意军伤亡400余,被毁卡车150余辆。

    在西迪巴拉尼,意军的交通线延长了60公里。他们停顿了下来,计划在此驻守3个月。但他们不断受到英军小部队的袭扰,而且在给养方面也遇到了严重困难。

    其实在一开始意军就注定不会获得胜利。12月6日凌晨,英军以进行沙漠演习的名义紧急集合部队,经过三天的急行军到达西迪巴拉尼,并随即对西迪巴拉尼展开了进攻。

    ……

    【明天恢复每天两更。】

    ps。 5。15「」下红包雨了!中午12点开始每个小时抢一轮,一大波515红包就看运气了。你们都去抢,抢来的币继续来订阅我的章节啊!

 第142章 无能的意军

    12月9日晨7时,英军开始进攻西迪巴拉尼的外围防线,到下午1时30分攻克尼贝瓦,随即又开始展开对图马兵营的进攻,到傍晚占领整个兵营,西迪巴拉尼被包围。

    10日破晓,伴随着战舰的强大火力支援,驻守马特鲁港的科尔斯特里姆警卫队率先对西迪巴拉尼展开了攻击,到晚上已完全击溃意军。

    接下来的几日第16摩步旅和澳大利亚第6师开始对意军进行追击,直到占领整个布克布克和西迪巴拉尼的滨海地区。

    截至到12月15日,英国已经肃清了埃及境内的所有敌军,留在昔兰尼加的大部分意军也已撤退到已被孤立的巴迪亚防御阵地以内。

    西迪巴拉尼之战第一阶段结束。此役意军5个师被全歼,38000余人被俘。英军仅伤亡520余人,失踪8人。

    1941年1月3日,西迪巴拉尼之战第二阶段打响,巴迪亚成为首要目标,英军投入了第六澳大利亚师、第16步兵旅、皇家坦克团第7营、1个机枪营、1个野炮团和1个中程炮团。

    另外第7装甲师负责阻止敌人从北面和西北面逃脱。战斗从1月3日清晨开始,到5日完全占领巴迪亚,意军被俘45000人,462门大炮被缴获。

    紧接着英军开始了对托布鲁克的进攻,先是英国舰队对托布鲁克进行了猛烈的轰击,然后皇家空军又对意军机场进行了轰炸,击毁意军飞机数百架之多。

    最后一个澳大利亚旅突入托布鲁克的外围阵地,紧接着另两个澳大利亚旅,进入临时建立的桥头堡,分别向左右两翼扩大战果。

    第二天早晨意军完全停止了抵抗,30000余人成了英军俘虏,另外英军还缴获了700余门大炮,至此,西迪巴拉尼之战完全结束。

    墨索里尼的紧急求援电报又摆到了希特勒的办公桌上,原本希特勒并不想在北非这个愚蠢的地方浪费军队,他甚至可以忍受丢失整个北非,但意大利在北非的严重失利,引起了希特勒的恐慌。

    他认为丢失北非在军事上可以原谅,但将会在意大利引起心理上的强烈反应,而这对整个轴心国的行事显然是不利的,所以他决定出兵北非。

    1941年1月,希特勒决定出兵利比亚援助意军,但他计划在北非不应采取攻势,而是巩固防御,而墨索里尼哀求希特勒,一定要把隆美尔和第七装甲军派到非洲去。

    隆美尔只在法国巴黎修整了一个月,就接到了希特勒增援非洲的命令,属于隆美尔的时代终于来临。

    隆美尔曾参加过一战,他率军转战于阿尔立地区、罗马尼亚地区和意大利,曾两次负伤,获得过最高级的铁十字勋章和战功勋章。

    在一战期间,他担任团级军官,并供职于参谋部,二战爆发时,他担任第7装甲师的师长,参加了对法战争,他的师由于作战英勇而获得了“魔鬼之师”的绰号,是突破马斯河的急先锋。

    在这次6个星期的作战中,隆美尔的部队伤亡仅2400余人,而俘获的盟军达97000余人,由于这次进攻的胜利,隆美尔获得了一枚武士级铁十字勋章。

    隆美尔作战有一条原则:

    “在两军对战中,谁先用火力压制住对方,谁就可以获得战斗的胜利,在静止时候等候战况的发展的人,常常是会被对方击败。”

    隆美尔还擅长于运用机动部队,在一次战役后迅速整编部队,争取新的胜利,是他的拿手好戏。

    他还是一位卓越的军事赌博家,善于掌握供应问题,而且藐视困难,并热心作战,一往直前。

    丘吉尔对隆美尔就非常尊重。他称赞隆美尔:

    “一个非常勇敢善战的对手,如果我可以撇开战争制造的破坏来说,他是一位伟大的将领”。

    由于意军的溃退,并且德军大部队还未到来,英军将他们的王牌有着“沙漠之鼠”之称的装甲第7师撤回埃及,进行休整和补充。

    它的战区由才从国内调来的、全是新兵的第2装甲师的一部接替,而澳军第6师也换调了第9师,而该师有一部分因补给上的苦难,还未开到前线。

    尽管丘吉尔及国内对英军的做法表示担心,但并未引起英军中东司令部的注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