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秦宠婢-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头扶起梁儿,笑得和蔼可亲。
“梁儿丫头,快去找你家公子吧。三日后老夫会再来这里见我的好徒儿。”
☆、第十四章 决心已定
? 梁儿在家中未见到赵政的身影,心里有些焦急,便到市集上寻找。
近日来赵政偶尔会在市集上闲逛,似乎终于完全接受外面的世界了。
礼宾楼是邯郸城最大的一家酒楼,集酒宴,歌舞,娱乐,住宿于一体,相当于现代的商务总汇。只有城中最显赫的贵胄和最有钱的商贾才能进出其中。
赵政静静的站在礼宾楼门前。
这座三层高的华丽楼阁,于小小的他而言,就如同挡在他面前的一座庞大石山,看得他胸口堵闷。
忽然一个熟悉的身影从楼中缓步踱出。
那人身上镶金的雪色长衫衬着玄色织锦外裳,发顶的白玉冠和腰间的白玉带在阳光的映照下剔透非常……
他只那么随意迈着步子,便已是风姿绰绰,引来无数行人侧目观之。
“看啊,是燕太子丹!果然是个俊逸非凡的美男子啊!”
“听说他在燕国已经有了两个夫人,身边美人无数,如今只身质赵,若是能在此时得他垂幸,不知他日能否被他带回燕国?”
“我可不求那么多,他这般俊美,若真能得到他一日爱怜,此生已是足矣。”
众人的议论声传入赵政耳朵,让赵政想起那日呆呆的望着燕丹背影的梁儿。
他只觉胸口更加堵闷,险些透不过气来。
燕丹无意的向这边望了一眼,便看到一脸阴沉盯着自己的赵政。
只是燕丹只当他是个有些别扭的小孩子,对他展颜笑了笑。谁知那笑竟是绝美,瞬间又是花开遍地,俘虏了周遭一大片的少女心。
赵政狠狠瞪了燕丹一眼,瞪得燕丹生生把笑僵在了那副俊颜上。
梁儿终于寻到赵政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尴尬的场景。
梁儿凑到赵政身边。
“公子。。。。。。”
赵政瞄她一眼。
“哼,你舍得来找我了?”
“公子这是什么话?公子一个人走了,又没有回家,奴婢都要担心死了。”
赵政见她面上果然一副焦急的神色,心里顿时舒服了许多。
“走吧。”
他转身便走。
梁儿急忙跟上,临走时看了一眼燕丹,回以一个抱歉的眼神。
燕丹见状,微微浅笑,表示自己并不介意,让她宽心。
梁儿再一次暗暗赞叹燕丹的容人之量,设想着若是有一天赵政也能做到如此。。。。。。唉,若是赵政也能做到如此,那历史上又怎么会有秦始皇的残暴统治。。。。。。
入夜,赵姬已经入梦,赵政却怎么也睡不着。索性,他起身钻进了梁儿的房间。
“睡着了吗?”
望着梁儿裹着薄被的背影,赵政轻声问道。
梁儿转过身看他,本是伸手不见五指的小屋内,他们竟能看到彼此眼中的晶亮。
“公子怎么还没睡?”
“你也没睡。”
赵政眼中的微光晃了晃。
梁儿坐了起来。
“公子有心事?”
“你猜到了?”
赵政几不可闻的轻叹。
“嗯。。。。。。”
屋内一阵沉默。。。。。。
“公子。。。。。。”
“梁儿。。。。。。”
二人竟同时开口。
“公子先说吧”
“你。。。。。。喜欢燕丹?”
赵政艰难的问出这几个字。
梁儿被问的一头雾水,想不通赵政怎么会这么问,却也认真做了回答。
“喜欢。。。。。。倒也谈不上吧,不过太子丹的确。。。。。。”
梁儿刚要如实夸上太子丹几句,突然想起赵政对太子丹的反常态度,顿觉不可大意,立刻转了话锋。
“的确还好。。。。。。。只不过燕国太过弱小,纵使他再是优秀,也无法扭转燕国的局面,终究只是一缕浮烟罢了。”
这也是事实,是燕丹的悲哀,历史的悲哀,也是现在的赵政最想听到的。
赵政果然似松了一口气。
“你方才要说什么?”他问梁儿。
“奴婢想问,公子今日为何拒绝拜师?”
赵政深深叹了一口气道,
“我目前这样,有没有学识有何重要?既然我的生活始终不会改变,那我学来何用?”
“怎会无用?与公子同龄的公子们早已读书识字,公子你岂能落下?”
“哼,我怎么与他们相比?他们有父王,有父君,我呢?我甚至连父亲都没有。”
赵政语气中有些恨恨的。
“公子。。。。。。”
梁儿莫名心疼,想要把眼前的孩子揽入怀中好好安慰,却碍于主仆身份只得作罢。
“公子有父王,只是公子的父王不在身边罢了。谁说公子的生活不会改变?公子之前不是还用纵横之策赢了那些小公子吗?这便是知识啊,知识是可以改变一切的,包括公子的未来。”
赵政稍有恍惚,目光骤然亮了亮,却又马上暗了下去。
“你可知,方才我躺在榻上,望着棚顶,可纵使我多努力的看,却仍然什么也看不到,能看到的永远只有一片漆黑。”
“公子错了。”
梁儿正色。
赵政抬头看向梁儿那双眼。
“自古成事皆要尽人事,听天命。不是公子的努力没有结果,而是时机未到。”
“时机。。。。。。”
赵政重复着。
梁儿沉声问道:“公子可想过你的未来会有几种可能?”
赵政随意回答:“呵,无非就是或返回秦国,荣华一生;或留于赵国,受辱一世。一切皆由天命。”
梁儿垂眸。
“在奴婢看来,公子的未来确实是有两种可能,但两种可能又会引出几种不同的结果。”
赵政神情严肃,细细倾听。
梁儿解释道:
“一种是拜那个老先生为师,从此苦读寒窗,才情卓著。如此便有两种结果,或是有朝一日被迎回秦国,作为百官信服的长公子登基为王,稳坐江山;或是在赵国维持质子身份,却因才华出众名扬天下,秦国也必将公子风光迎回,为国效力。另一种是公子不拜师学艺,维系现状,坐以待毙。如此的结果亦有两个,或是被迎回秦国后因无能而被绞杀于宫斗之中;或是一生为质,且无力谋生,直至秦国忘记曾有质子于赵,断了仅有的一点供给,饿死于赵国街头。如此,公子还认为自己的未来只需守株待兔,听由天命即可吗?”
梁儿言辞凿凿,但见赵政没有说话,她心知如此重要的事,是需要给赵政时间去思考的。
毕竟这不是一个正常的八岁孩童应该考虑的问题。
两人就这样相对而坐,在黑暗中看不清彼此的面容,只依靠着对方眼中的晶亮读着对方的心思,幸而,他们都能读得懂。
此时已不需言语。
赵政在整理他的思绪,定要在今夜理清他的前路;而梁儿只静静坐在赵政身边,她要陪着他做出他这一生第一个重要的选择。
虽然,这个选择的结果毫无悬念,梁儿亦不会催促。
忽然一道光影打破了沉寂。
日头已然出于东方。
眼前的人儿和屋内的景象都逐渐清晰起来。
梁儿莞尔,仰面看向棚顶。
“公子你看,只要做好准备,待时机一到,想看的自然看得到。”
赵政随着梁儿的视线亦看向棚顶,此时就连房梁上的蛛网都清晰可见,哪还有半分黑暗?
他斜眼看向梁儿,嘴角扬起好看的弧度。
“看来棚顶应该清扫了。”
☆、第十五章 秦国巨变
? 三天后在邯山上,赵政郑重的向怪老头行了拜师礼,但是怪老头始终没有说出自己的名号,所谓隐士高人,果然隐得够深够彻底。
不过这又与她和赵政何干呢,只要他肯免费教赵政读书识字就可以了。
为了不引人注意,教书的地点也定在荒无人烟的邯山上。
原本老师是想要在山顶湖边教书的,但是赵政死都不让。不止如此,赵政在拜师前还提出不许老头再去山顶,不然这个师他就不拜了。
要是寻常人,恐怕会说“不拜就不拜了,谁还求你拜”,然后甩袖走人。可是好在老师也不是什么正常人,而且似乎真的对赵政很感兴趣,竟然就这么答应再也不去山顶了。
此后,梁儿有了新的职位,便是侍书。
这侍书听起来文气,却是个力气活。
主要还是因为战国还没有发明纸,所有的书都是书简,是由很多竹片串成的一卷一卷的。一卷上写不下多少个字,所以往往一部书会有十几卷竹简。把书拿来拿去的就自然需要些体力。
因此,担任侍书的多是男子。只是赵政除了梁儿,也没别人可以使唤。
所以自从赵政开始读书,梁儿便经常抱着十几斤重的书简跑来跑去,看来练就一身肌肉也是指日可待了。
虽然累是累了些,但好处也是大大的。作为侍书,必须会识字。故此,梁儿终于可以学习这个时代的文字了。
赵政的学业很繁忙。
因为已经误了读书该有的年纪,他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七国文字全都认全并且能写出来,而且大篆字体的文字比划多繁琐,很多字都像鬼画符一样难写。
在梁儿看来这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至少她自己是做不到,却奇迹般的让年仅八岁的赵政在三个月内完成了。
梁儿突然觉得赵政可能是个神童,如果放在现代做个智商测试,搞不好他的智商要上一百八。
对于赵政的学习能力,不止梁儿感到震惊,就连老师也十分惊叹。
直接导致的后果是,老师因此而改变了整套教学计划,重新制定了一份地狱式教学法,折磨得赵政小小年纪就要每天顶着一对黑眼圈,看得梁儿很是无奈,赵政啊赵政,这回我真是爱莫能助了,只能在精神上默默支持你了。。。。。。
不知不觉,半年时间已过。
梁儿终于能勉强认全七个国家的“鬼画符”,赵政却已经将诗经几百篇倒背如流,并且熟读七国史,还将几部常用的兵书研究了个七七八八。
梁儿从一开始便知道这位老师是个有学识的隐士,却未料到他的学识竟达到了如此之高的境界。他不仅知诗书,懂兵法,竟然还精通帝王之术。这是梁儿最想让赵政学的,毕竟赵政将来不是文臣也不是武将,而是统一天下的千古帝王。
赵政明显对帝王之术也最是感兴趣,每每都要在课上与老师探讨几个时辰,经常太阳西斜才下山回家。
老师的琴艺其实也是不错的,但是赵政却不肯花时间在学琴上,按他的说法,每日学习其他正事都已觉得时间不够用了。
老师起初不同意,但考虑到赵政年纪尚幼,难得他现在有学习那些寻常孩子觉得枯燥的知识的劲头,就暂且随他去了。
至于音律,若实在不喜,也是学不好的,何况往后总有时间习得的。
老师唯一遗憾的,就是自己不会武艺,无法让赵政习武。
而各国公子都是文武乐兼修的。故而老师经常会念叨,若是有一日见到好的剑师,定要让赵政拜师习武。也因他看得出,赵政生来便有一副好体格,是绝佳的习武苗子。
看着老师这般担心,梁儿不知该如何劝他。
总不能直接告诉他:
“别担心啦!他还有两年就回秦国了,秦国厉害的将军一抓一大把,到时候就不愁没人教他武艺啦!”
这年正月,当赵政再次吃到梁儿为他做的生日蛋糕时,他已经能对当今七国的实事侃侃而谈,且很多时候都是见地独到的。
让梁儿忍不住频频感叹,不愧是未来的千古一帝,果然非常人也!
“梁儿,以后不要再称自己奴婢了,叫梁儿便好。”
赵政跪坐在桌旁,放下手中刚刚读完的书简,看向前前后后不停忙碌的梁儿,突然说了这么一句。
梁儿顿住,转头看向赵政,眼睛不自觉的眨了眨,复而春花般笑开。
“梁儿知道了!”
闻声赵政也不禁抿唇微笑。
世间才不会有这样好的婢子,所以他的梁儿才不是婢子。。。。。。再也不是婢子了。
正午日光焦灼,晒得人们有些烦躁不安。
老师带来了一个对天下时局至关重要的消息:秦王稷薨世了。
听到这个消息,赵政和梁儿各怀心思,均沉默良久。
这位长寿的王是秦国的传奇,他是赵政的曾祖父,享年七十四岁,在位长达五十六年。
秦王稷政治上曾大胆启用魏人范雎为相,夺母亲宣太后与舅父魏冉之权,改行远交近攻之策,不断离间六国关系。
军事上他拜战神白起为大将军,造就了一个又一个战争神话。终是彻底灭了西周,也先后大胜三晋、齐楚。取得魏国河东和南阳,楚国黔中和楚都郢城。逼得庞大的楚国迁都于陈,险些灭亡,也致使著名的楚臣屈原投江殉国。还在长平全歼四十万赵军,令曾经为军事大国的赵国一蹶不振。
秦王稷统治下的秦国,占领了东方六国大片国土,使楚国缩小一半,魏韩缩小三分之二,赵国缩小三分之一。
如今,秦国的国土面积已经超过了六国总和。
这位让六国闻风丧胆,险些一统天下的秦王稷,如今终于倒下了。
梁儿为秦王稷慨叹的同时垂眸思忖。
秦王稷就是史书中的秦昭襄王。他的死将会让秦国和天下都得到重新洗牌的机会。
梁儿深知,此时远在秦国的吕不韦想必已经掌握了一手好牌,其中最关键的一张王牌便是质子赵政。
赵政暗自凝眉。
在老师的教导下他已熟识秦国历史。
他深知这位素未谋面的曾祖父是秦国历代君王中最为耀眼的一位,也是他最为崇敬的一位。如今秦王稷薨世,不知秦国的将来会如何?他自己的将来又会如何?
让梁儿略为惊讶的是,直到此后的第三天,秦王薨世的消息才在赵国的平民间传开。
可见赵政的这位老师虽为隐士,却仍是在朝野间留有眼线的。出世抑或入世,只在他一念之间罢了。
秦国国君病逝,新旧交替。
这让赵姬心浮气躁起来,已经连续几天寝食难安。
梁儿心知,赵姬心中已然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花。若能如彼时吕不韦所想,太子柱继任秦王,那么子楚就必为太子,如此他们母子就有希望回到秦国了。
全天下的人都在为秦国的剧变提着心吊着胆,亦都暗自算计着自己未来的路。唯有梁儿心如明镜,来自两千年后的她知晓这些人将要发生的所有。
此时的她依旧单纯的认为,自己只需随波逐流,便可安享一生。
一切都沿着历史的轨迹,按部就班的进行着。
按照秦国惯例,太子柱守孝除丧一年后继位。赵政的父亲子楚毫无意外的被立为太子。
然而让天下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位新任秦王坐上王位的第三天便突发疾病过世了。谥号孝文王,享年五十六岁。
梁儿暗自偷笑,这个倒霉又无能的家伙怕是盼了一辈子,等了一辈子,终于能坐上那个位子了,却不争气的第三天就挂了,看着还真像个笑话。
至于他突然挂掉的原因,似乎也没人愿意深究。其实他死的这么突然,这么恰到好处,无外乎就那么两种可能。
一种是他痴迷长生和炼丹。好容易登上王位,想要再生龙活虎个几年,一激动多嚼了几颗小药丸,结果导致直接一命呜呼了。毕竟这是两千年后的现代人都知道的事,那些圆溜溜看似无害的丹药其实个个含铅量极高。古人以为那是续命丹,实则不过是催命丸罢了。
另一种可能性估计很多人都想到了,只是有的人不屑说,有的人不肯说,而有的人不敢说。那便是吕不韦。老秦王活到七十多岁才挂,导致太子柱活到五十多岁才当上秦王。要是太子柱像他爹一样再多活个二十多年,那跟随子楚的吕不韦岂不是要到七老八十才能拿到秦国大权?届时他有心在秦国翻云覆雨,自己的身子骨怕也折腾不起了。所以为了能早一日前程似锦,吕不韦只好在子楚被立为储君后,直接把秦王柱给弄死了。
太子子楚顺理成章继位秦王,但却没有依照旧制守孝一年,而是在孝文王死后即刻登基。梁儿估计子楚是怕像他爹孝文王一样夜长梦多,登基这事还是要赶早的好。
短短几天的功夫,秦国几经突变。
孝文王继位,子楚被立储,孝文王薨世,子楚继位。
这样的大起大落传到赵姬的耳朵里,简直就是在考验她的承受能力——承受喜事的能力。
赵姬的情绪激动得无以复加,整个早上都如关不住的熊一般,在院子里不停转着圈。
梁儿坐在台阶上,双手托着腮,眼睑半垂着看着这样反常的赵姬,觉得又无奈又好笑,又有些莫名的悲戚怜悯。原来“范进中举”的癫狂就是这样来的啊!
依老师带来的最新消息,新继位的秦王子楚已尊养母华阳夫人为太后。吕不韦为相,封文信侯,食洛阳十万户,家仆万人,门客三千,执掌朝政大权。蒙骜为大将军,负责东征各国。
秦国已然恢复平静,走回正轨。
“如此局面,梁儿,你怎么看?”
这样的问题,老师竟没有问赵政,而是问向赵政侧后方的梁儿,实在让梁儿觉得太过突然和诡异,这种问题是该问一个小婢子的吗?
梁儿有片刻怔住。
不过她深知老师非等闲之人,所问必有所图,因此也无推辞之意,起身绕至赵政身前,跪地恭敬施礼。
“恭喜公子,归秦之期将至。”
赵政未动亦未语,只定定看着梁儿。
老师则眸光一动,却瞬间归于平静,淡淡开口:
“何解?”
梁儿跪姿不变,只稍稍调整了一下身形,使得自己可以同时面对赵政和老师二人。
“秦国几经周折,终是新君初立,且政局已然平复,为加固国之根本,下一步必是立储之事。”
梁儿顿了顿,见眼前二人皆声色未动分毫,心中暗叹怕是接下来她要说的这些,这两个人也都已经想到了。
“秦王子楚当年还是公子之时,便在华阳夫人亦是如今的华阳太后的安排下娶了一位楚国夫人,并得一子。如今吕不韦虽掌秦国大权,可华阳太后的势力亦不容小觑。华阳太后本是楚国人,立储之事一出,她必力保楚夫人之子为太子。如此一来,吕不韦的势力必减。除非吕不韦能推出比楚夫人之子更合适的人选。吕不韦如今已无退路,必会全力助公子与夫人归秦。”
梁儿抬头看向赵政,眼中光华璀璨。
终于要实现了!那是赵政的理想,赵姬的理想,亦是她梁儿的理想。她终于能跟着赵政去见证秦国的辉煌了。
“嗯,梁儿所言极是。为师也在此恭喜公子了!”
老师微笑浅浅施礼。
赵政忙起身去扶:
“啊,老师莫要多礼。若非老师,怎有今日之赵政。归秦之后,赵政还需老师多多教诲。”
老师缓缓摇头,面上笑容更加温和几分。
“其实老夫今日是来跟公子辞行的。”
不经意间,老师已将对自己称呼由“为师”改回了“老夫”。
“老师要走?”赵政急道。
“呵呵,公子莫要挂念。在遇到公子之前,老夫本就决心归隐。收公子为弟子,实乃机缘所至。如今公子已有小成,且时局有变,老夫与公子的师徒缘分也是尽了,老夫亦将再次隐去。”
“可是政儿怎可。。。。。。”
听到老师要走,赵政的情绪竟比得知要回到秦国还激动。
老师抬手止住了赵政的话。
“公子还小,自是还需要有师长教导的,只是那人不再是老夫。他日公子归秦,自会有强于老夫之人再做公子的老师。”
梁儿暗自佩服这老头审时度势能力。
若说他发自内心甘愿做一世隐士,这样的话梁儿自从发现他在朝野有眼线那一日起,就已经不信了。需知若他愿意,赵政是可以将他一并带回秦国的。他早料到吕不韦会是立储之争的赢家。赵政若为太子,再为秦王,届时高官厚禄暂且不论,就是那身为帝师的荣耀和尊崇,也不是一般人想得就能得到的。
只是秦国吕不韦和华阳太后两力相抗,帝师的人选也定是争得激烈万分,何况秦乃泱泱大国,有能力为帝师者何其之多,能力在他之上的人恐怕也不在少数,他这一招急流勇退可谓干净利落,还能换个流芳百世。
赵政垂下拉着老师袖子的手,伤感之色未减反增。
“也罢,老师执意离开,政儿怎好再留。只是若要归秦,恐怕政儿与老师再难相见,老师可还有什么要嘱咐政儿的?”
老师目光划过梁儿,复又落回赵政脸上,语气威凛。
“对公子,老夫只有一个要求。”
赵政也敛了悲色,正声:
“老师且说。”
“无论他日公子境遇如何,都请公子切莫忘了你我初遇之时心中所想。”
闻言赵政努力回想与老师初遇那日的情景。那天他不顾形象的从湖中冲出,只是想要全力护着梁儿,并未想其他啊。
赵政思虑未果,抬眼看向老师,略有局促。
“呃。。。。。。政儿那时所想的只是。。。。。。”
“正是。”老师微笑肯定。
“啊?”老师难不成。。。。。。是要他一直想着梁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