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赤壁-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后暂时是不能太嚣张了。不过主公斩了蔡瑁、张允,说明主公也是支持虎豹骑的,你于禁虽然号称铁面无私,想控制主公的禁卫亲兵虎豹骑还是嫩了点。所以他们表面上唯唯称是,眼睛却不时回头望望荆州水卒,鼻孔里哼出冷笑。

荆州水卒们自然看到了虎豹骑士卒的嚣张神态,个个心头是火,却也毫无办法。

第九章大战前夕相伐谋

一、大乔的痛苦

孙权额上冒汗,呆若木鸡。良久,他哭然跪在大乔床前,喃喃道:‘你能感激我就好。我很快就要出征合肥,你要相信,我不会比曹操做得差,我不会像我父亲和兄长一样漤杀无辜,曹操能做到的,我也一样能做到。我能照顾你们乔家,曹操没做到的,我也一样能。’说着他突然抓住了大乔的手。

※※※

赤壁的周瑜军营。一个东吴水军报告周瑜:“都督,北军水寨悬挂了两个首级,据说是蔡瑁、张允的首级。”

周瑜哈哈大笑:“太好了!我还担心计策不能成功,谁知曹贼轻易上当。我只烧燬了自家两条破船,就让他们自杀大将,而且势必影响荆州士卒的斗志,这个交易太合算了。”

身旁诸将都纷纷祝贺,周瑜又道:“都说曹贼善于用兵,看来徒有虚名,我所患者,只此二人,今已剿除,我无所顾忌了。”说着站起身来,对诸将道,“走,看看去。”

数人站在楼船上,遥望北边水寨,此刻天空湛蓝,一丝风也没有,太阳暖暖地挂在天际,江上也没那么寒冷了。空气非常纯净,能见度极好,乌林方向曹军营寨里,悬挂在桅杆上的两颗头颅,历历在望。鲁肃也不由得拍栏赞道:“都督用兵如此,何愁曹贼不破。”

周瑜道:“诸葛亮上次还跟我说蔡瑁、张允精通操练水兵,让我不可轻敌,今天如何?哈哈哈。”

鲁肃道:“他哪里知道都督用兵如神。”

周瑜又笑,接着又道:“子敬,你为我去刘备营中,告诉诸葛亮,看他什么反应,立刻回报。”

鲁肃答应一声,匆匆去了。周瑜又对属下道:“快命令邮传,将此捷报票告主公,并请主公立刻遣军进攻合肥,不日我亦要与曹贼决战。”

周瑜匆匆走下望楼,这时一个士卒察报:“报告都督,刚刚接到京师的消息,吴太夫人几天前病段,主公正在京城举丧。”说着递过一封书信。

周瑜很意外:“哦。”心情一下子变得沉重起来。周瑜知道孙权对自己一直不放心,担心自己的威望超过他,也担心自己以孙策的旧人自居,看不起他。加上张昭等人经常挑拨离间,造谣生事,这次出兵,自己又和张昭的意见相左,不知张昭等人在朝中会怎么对孙权进谗言。以前有吴太夫人在,还可以经常给孙权施加压力,现在太夫人突然薨逝,实在不是个好的征兆。这事也奇怪,太夫人虽然小病不断,但年纪也不太大,不至于说死就死啊。

他沉思了一下,对诸将道:“传我命令,全军挂白举丧。自古云,哀兵必胜,此天助我击破曹操。”

说完,周瑜拆开书信,匆匆看完,道:“主公信中说,太夫人的灵柩已经提前下葬,同时召集了三万兵马,不日将出兵征伐合肥,不会因此耽误军事。”

诸将轰然叫道:“万岁。”

此刻在京口,东吴的宫中到处挂着白色帷幔。孙权心中五味杂陈,母亲的死,虽然不能说是他害死的,但至少也是他促成的。对母亲,他不能说没有感情,但又讨厌她碍手碍脚。现在他已经长大了,没有她,将来或许会更好。虽然这也有遗憾,因为他再也不能在她面前证明,他的能力不比兄长孙策差,也不能让她为自己感到自豪了。同时,他也再不能在母亲膝下撒娇,那是他童年时经常做的,也是他对母亲最深的记忆。

鬼使神差地,在母亲下葬后,他又来到了大乔的宫中。他一动不动地凝视着坐在床上的大乔,一架琴放在她面前的几案上。大乔也望着他,然而还是一脸的漠然。

“你,怎么样,感觉好点了吗?”他艰难地说。

大乔的脸色还是那么苍白,她裹在被褥里,转首呆呆地看着身边的琴,她的手指是蜷曲的,体内残余的鸡毒,让她丧失了弹琴的能力。她道:“你该叫我嫂嫂。”

孙权道:“何必,你本也不愿做我嫂嫂。”

大乔低下头,泪水沾满了脸颊,她越哭越伤心,肩头微微耸动,但是没有哭泣的声音,只看见她的眼泪不断地涌出。孙权又道:“凡是见过我哥哥的女子,都会为他的俊美仪容着迷,你为何偏偏不喜?”

大乔仍旧只是哭。孙权道:“我知道,你们乔家和曹操很有渊源,你大概觉得我们孙氏家族的人个个粗鄙,不如曹操高贵。”

孙权继续道:“可是曹操不也正如陈琳所言,是一个阉赘遗丑而已吗?他比我们孙家好到哪里去了?我知道曹操从小出入你们乔家,你大父还曾托付他照顾你们,可是当你们流离皖城的时候,他却在中原争名逐利,忙得不亦乐乎。如果他心中真有你们,就会抽空去皖城营救你们,由此看来,他还是一个不守然诺的小人……”

大乔勐然抬起头来,擦拭自己的眼泪,打断了孙权:“够了,你说完了吗,你知道什么?当孟德在毫县精舍思考天下太平大计之时,你父亲孙坚却在长沙烧杀抢掠,谋害朝廷二千石长吏;当孟德在中原高举义师的时候,你父亲孙坚却俯身投靠乱臣贼子袁术,祸害荆襄;当孟德在许昌奉天子击破反贼袁绍的时候,你兄长孙策却在扬州高举屠刀,血流成河。我是恨你们孙家,也许我早该死去,每当想起在孙策手下所受的凌辱,每当想起我那些死在孙策刀下的亲人,我就痛不欲生。我只恨自己的软弱,乃至于连饮一杯鸽酒都不自由。如果说我要感激你,只能感激你这一点,你没有让我那样屈辱地死……”

孙权额上冒汗,呆若木鸡。良久,他突然跪在大乔床前,喃喃道:“你能感激我就好。我很快就要出征合肥,你要相信,我不会比曹操做得差,我不会像我父亲和兄长一样漤杀无辜,曹操能做到的,我也一样能做到。我能照顾你们乔家,曹操没做到的,我也一样能。”说着他突然抓住了大乔的手。大乔抽回了自己的手,摇摇头,冷冷地看着孙权。

二、算计诸葛亮

赤壁东面的刘备军营中,刘备和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一干人都站在望楼上,凝视着曹操的军营。他们也看到了曹军营寨桅杆上挂着的蔡瑁、张允的首级。刘备道:“军师真是料事如神啊,早上说周瑜将使反间计,让曹操杀了蔡瑁、张允,现在两人的首级果然挂出。”

诸葛亮脸上略无喜色:“唉,真是世事变幻,没想到当日在荆州叱咤风云的水军首领,今日首级却挂在桅杆上晃荡。”

刘备也有些伤感,道:“蔡瑁、张允当日若坚执不降,又怎会落到如此下场,可叹可悲。”

诸葛亮望了刘备一眼,道:“不知会不会牵连到蔡夫人。”

刘备不很肯定:“应该不会罢。”

张飞道:“怎么不会,如果确实是周瑜的反间计所致,那就是谋反罪,将株连九族,蔡夫人哪里逃得过?”

诸葛亮道:“呵呵,无妨,亮刚才已经听谍报说了,他们被杀的罪名是袒护荆州水军,沮败军事。曹操奸雄一世,没想到这次出征,却会迭出昏策啊。”

刘备道:“军师请道其详。”

诸葛亮道:“主公你想,从军法上讲,祖护荆州水军,何至于斩首?肯定别有隐情,让曹操不便明示,或许吃了哑巴亏,有苦说不出啊!这是失策一。而对外宣佈二人是袒护荆州水军,这是废弃军法,又会引起荆州水卒心怀怨恨,导致军心不稳,此乃失策二。岂非迭出昏策乎?曹操一向善于用兵,这次如此反常,看来上天要让他失败啊。”

刘备有些振奋:“军师分析的是,看来天将亡曹贼,我汉室复兴有望矣。”

几个人正在望楼上讨论,一个士卒过来票告道:“江东赞军校尉鲁子敬先生来了,说要求见诸葛军师。”

诸葛亮笑道:“打探消息的来了,请他到议事厅见面。”

鲁肃等了没多久,诸葛亮走了进来,笑道:“校尉君光临,失敬失敬。”

鲁肃道:“许久未见,渴念殊深,今日有闲,特来聆听尊教。”

诸葛亮道:“岂敢岂敢,亮今日军务忙碌,都无暇给周都督贺喜。”

鲁肃假装愕然:“何喜可贺?”

诸葛亮道:“公瑾派君来探问亮的口风,亮难道不知吗?”

鲁肃惊道:“先生何以知之。”

诸葛亮假装不屑:“这等拙劣小计,只能欺骗蒋干,曹操虽被瞒过一时,旋即便会省悟,只是不肯认错罢了。听说他换了于禁和毛玠为水军都督,这两人率领水军,不过是让水军送死。”

鲁肃惊奇道:“先生真神人也。我还奇怪,曹操为何不以勾结东吴的罪名杀蔡瑁、张允,先生这么一说,让肃恍然大悟。”

两人又聊了几句,鲁肃道:“军中事务繁多,告辞了。”

诸葛亮道:“刚才不是说今日有闲,特来聆听教诲吗,怎么又事务繁多。”

鲁肃张口结舌,急忙辩解,说突然想起有要事未办,仍是起身要走。

诸葛亮也不挽留,送他到门口,故意叮嘱道:“望子敬在公瑾面前休言亮知晓此事,恐公瑾心怀妒忌,将寻事害亮。”

鲁肃应诺而去。但一见到周瑜,立刻把事情原原本本告诉周瑜。这对他来说也没什么道德负担,虽然和诸葛亮私交不错,但国事为重,私交为轻,这是他一向信奉的准则。

听罢鲁肃的话,周瑜大惊失色:“此人聪明绝顶,又不肯辅佐我们主公,绝不可留,必须斩之。”当日诸葛亮在江东时,周瑜曾让诸葛瑾前去劝诸葛亮投靠东吴,被诸葛亮严词拒绝,是以周瑜觉得,除了杀了诸葛亮,没有别的办法。

鲁肃到底心地忠厚,劝谏道:“不行啊,我们和左将军刘备只是联盟关系,他们并不受都督约束,如何能斩他?如果举兵相攻,或者能够如愿,只是大敌当前,我们先自相残杀,岂不是让曹操坐收渔翁之利?那时我们不但覆军亡邦,还会被天下人耻笑。”

周瑜道:“子敬放心,我有办法,教他死而无怨,而且刘备也无话可说,只能自认晦气。”

鲁肃不解:“刘备将诸葛亮视为股肪,都督能有什么办法?”

周瑜道:“子敬休问,来日便知。”吩咐侍从,“去,给左将军军营送信,请诸葛先生明日来此商量军事。”

乌林那边自从于禁、毛玠接任水军都督后,也操练得热火朝天。但荆州士卒个个没精打采,曹操带来的北方士卒又不擅长行舟,每日在舟中晃荡,也经常摔得横七竖八,所以进展缓慢。另外军中饮水,都是从长江中汲取,由于缺乏肉蛋,也经常从江中捞捕鱼虾烹食解馋。北方士卒水土不服,以前也少吃鱼虾,不惯荤腥,是以多有疾疫。这日曹操巡视营寨,于禁向他察报:“丞相,近日又有一些北方士兵患上腹泻。”

曹操道:“大概仍是水土不服,传令下去,江中鱼虾,北方士卒一概不可食用。已患病者,皆到岸上乌林驻扎,免去操练,干些厮养洒扫的轻活。”于禁整眉道:“丞相,臣虽然日日尽心督导,士卒们仍旧不惯舟中击刺,为之奈何?”

曹操一向信任于禁,当他是心腹爱将,对他的评价是“质忠性一,守执节义”,而且知道他打仗一向不畏险难,轻易不会说沮丧的话。现在既然这么说,肯定有十足的困难。曹操想了想,只好说:“既然这样,目前又难以速战速决,那么就长期相持下去也罢。立刻传孤命令,让留守襄阳的徐晃率剩余水军顺汉水南下,先扫清夏口刘琦残敌,再向西包抄赤壁敌军。”

※※※

周瑜向诸葛亮发出邀请的第二天,正在升帐理事,诸葛亮前来拜见了。两人行礼坐定,周瑜道:“曹军正在加紧操练,很快将与我们进行决战,先生认为水路交兵,当以何兵器为先?”

诸葛亮笑道:“大江之上,士卒难以近身肉搏,自然以弓箭为先。”

周瑜道:“先生之言,正合我意。但今军中缺少箭矢,敢烦先生监造十万支箭,以为应敌之具。我东吴现在和左将军结为联盟,这件公事,我想先生不会推却罢。”

诸葛亮装出惭愧的样子:“都督见委,自当效劳。况且都督的军队和曹操一碰面就发生激战,斩将寨旗,挫了曹军的锐气,才能使双方相持这么久,为我方赢得取胜的机会。倘若曹军打败,而我们左将军毫无功劳,到时怎么好意思收复荆州呢?”

周瑜不悦道:“先生前面的话不错,后面就让人不懂了?什么叫收复荆州?荆州本来就不是左将军的地盘,将来击破曹操,荆州应当是归我东吴所有。”

“如果东吴独力击破曹兵,将曹操赶出荆州,那荆州当然全归东吴。如果要靠我们左将军并立作战,那荆州就不能说是东吴一家的了。”

周瑜见诸葛亮的话有理有据,确实也不好反驳,不如干脆答应他。到时他交不出箭,就可将他斩首。就算他能交出,荆州的所有权也不是靠嘴皮子就能有的。赶走曹操,少不得再和刘备打一仗,斩了刘备,拼了他的军队。等到长江以南皆归江东,地域广阔,物产富饶,那时又何俱曹操。于是也就点头答应:“也好,荆州的事,可以缓一步再谈。造箭的事却很急切,诸葛先生愿意承担,实在再好不过。”

诸葛亮道:“十万支箭,何时要用?”

周瑜假装出无奈的样子,道:“十天之内,可能办齐?”

“十天,都督,十天怎么可能?”在一旁的鲁肃惊呼起来。他本来一直坐在旁边,刚才讲到荆州问题,他本来就觉得周瑜过分。如果赶走曹操,荆州全部归东吴所有,那人家刘备又去哪里呢,人家又为什么和你拼力作战呢?不过他是江东方面的人,虽有异议,却不好出口。现在听周瑜要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觉得过于荒唐,终于忍不住嚷了起来。

周瑜狠狠瞪了鲁肃一眼,语气中颇带严厉:“子敬。”鲁肃一凛,不敢说话了。

诸葛亮道:“十天……”面上显出迷惑之色。

周瑜看见诸葛亮脸色,道:“如果先生觉得过于仓促,也可稍加延长。周瑜心想,十万支箭,以刘备那点兵力,只怕两个月也不能藏事,但我说十天,他总不好要求延长到两个月罢,要是这样,我也不能答应。他望着诸葛亮的脸色,不料诸葛亮摇头道:”曹军随时可能进攻,若等十日,必误大事。“此话一出,大出周瑜所料,他惊讶道:”那先生认为应该几日?”

诸葛亮道:“三日足矣。”

鲁肃大吃一惊:“先生莫非疯了?”周瑜却大喜过望:“军中无戏言。”

诸葛亮道:“怎敢为戏。愿纳军令状:三日不办,甘当重罚。”

周瑜道:“好,来人,取文书笔墨来。”

诸葛亮毫不犹豫,挥笔当场写了军令状。周瑜抚慰道:“有劳先生,这件事成功,先生算是立了大功。将来赶走曹操,我们两家当瓜分荆州。”他虽然自小跟随孙策带兵打仗,杀人如麻,冷酷无情,但见诸葛亮竟然答应这种完全办不到的事,心中也不免有些歉疚,所以一顺口,说出这样让步的话。

诸葛亮也喜道:“那好,军中无戏言,一言为定。”他虽然知道周瑜的话未必当真,但既然说过,就算将来反悔,也免不了气焰大消,那时自己这边在道义上就占了主动。

周瑜点点头:“一言为定。”诸葛亮道:“都督当真爽快。今日已来不及,明日开始造箭,至第三日,都督可以派遣五百士兵去江边搬箭。”

两人又说了些不冷不热的淡话,诸葛亮起身告辞。鲁肃望着他的背影消失,对周瑜道:“十天之内造十万支箭,绝无可能,他却只要三天,莫非有诈?”

周瑜冷笑道:“他愿意送死,非我相逼。军令状白纸黑字,他便想耍赖,也是枉然。我吩咐工匠,凡应用物件,都不给他齐备,他必然会误日期。到时将他斩首,看他有何话说。君现在且去刘备营中,探听虚实。”

鲁肃道:“都督,此事使不得啊。”

周瑜收起了笑容:“子敬,我知你与孔明私交甚好。但国家和友情,难以两全。自古五伦,君上居首,朋友居末,你好自为之罢。”

鲁肃默然,重重叹了口气。

三、将计就计

诸葛亮回到自己的营寨,刘备等人一直在等着他,见他回来,脱口就问:“今天周瑜找军师去,有何计划?”

诸葛亮道:“要我十天之内造十万支箭给他。”

刘备大怒:“周瑜欺人太甚,十万支箭,十天怎能造齐,军师不要理他。况且我要是能造齐这么多箭,留给自己用岂不更好,何必给他?”

诸葛亮道:“我知道他是故意刁难,但想到两国联盟不易,若这次拒绝,必然会生嫌隙,大敌当前,以和为上,于是慨然应允,答应三天内把箭造齐。”

刘备由怒转惊:“啊,军师你答应了?还只要求三天?”

诸葛亮点头道:“因怕他觉得我方没有诚意,又立了军令状。”

刘备差点哭出来:“军中无戏言,军师怎么如此煳涂?”

关羽冷冷道:“料想军师必有高策应付。”

张飞道:“除非变成神仙,把别家的箭都挪到我们这里。”

关羽哼了一声,卷起手上的书本,道:“这世上谁又见过神仙?”

张飞道:“那只有断头变鬼。”

关羽冷笑道:“量那周郎小儿,也不敢把我们军师怎样,否则我关羽的刀绝不答应。”

诸葛亮见关羽这么说,心中感到一阵温暖,他一直觉得关羽为人高傲,对自己也一向语带讥刺,没想到这回对自己这么维护。他感激地对关羽笑了笑。

张飞哈哈大笑道:“二哥说得是,谁将变鬼,还未可知呢。”

刘备道:“你们不要闲扯了,快想点良策。军师,你一向聪明,今天怎的如此煳涂。要不去数数我们军中还剩下多少箭,如果能凑齐十万支,一发给他们就是了。”

诸葛亮笑道:“把我们的箭都给他,那我们怎么打仗。主公勿忧,亮自有良策。”

张飞惊讶道:“就这还有良策?”

诸葛亮拍拍张飞的肩膀:“多亏将军刚才提醒啊。”

张飞一脸迷惑:“啊,我,刚才提醒了你什么?”

诸葛亮道:“把别家的箭搬到我们这来。”

张飞仍是不解:“哪家有箭肯让我们搬?岂有此理。”刘备也道:“岂有此理。”关羽也捋捋长髯,笑道:“岂有此理。”

诸葛亮笑道:“主公,二将军,三将军,你们附耳过来。”

三个人惊疑地把耳朵靠近,诸葛亮叽叽咕咕说了几句,三人面露惊疑。刘备疑惑地说:“这能行吗?”

诸葛亮道:“主公放心,绝无差错。”

他们还没有谈得十分妥当,又有人来报:“东吴鲁子敬先生又来了。”

刘备跺脚骂道:“这个鲁子敬,平常看他憨厚,没想到和周瑜一起设圈套骗我军师,今天我要当面质问他。叫他进来。”

诸葛亮道:“他也是各为其主,主公不要怪他。这次肯定是周瑜派他来探听风声的。主公,你们先进去回避一下,让臣独自来对付他。”

刘备、关羽、张飞侠快退入后室。不一会,鲁肃走了进来。诸葛亮见了他,立刻面现怒容:“子敬,你可害死我了。我曾告诉你,千万不要把我们之间的谈话告诉公瑾,免得他设计害我,你却不听。如今叫我三天之内去哪儿弄十万支箭?”

鲁肃也有些烦躁:“你我的谈话,我家都督问起,我自然不敢隐瞒。至于造箭的事,我当初告诉你不要答应,你却不但答应,还自己要求把期限减为三天,这是你自取其祸,怎能怪我?”他的烦躁也是真心的,对诸葛亮他一向比较敬佩,雅不愿他冤死在周瑜刀下。

诸葛亮道:“也罢,子敬,看在我们朋友一场的份儿上,君借我船二十只,每船有士卒三十人,船上都以青布为幔,各束草千余个,分佈两边,我自有妙用。不过此次千万不可让公瑾知晓,否则我计败矣,你们既收不到箭,我也会丢脑袋。朋友丢了脑袋事小,国家缺了箭用却事大啊,于公于私,君都不能轻忽。”

鲁肃有些脸红,国家和私交的确不能两全,这是他在诸葛亮问题上一向苦恼的事,他感觉此刻自己好像被诸葛亮看穿了心事,只是他还有些不解,疑惑道:“这些却容易,你要来干什么?何时需要?”

“到时便知,越快越好,请君立刻回去置办。”诸葛亮道。

鲁肃道:“那肃就此告辞。”说着来到渡口,乘船匆匆回到军营面见周瑜。

周瑜见鲁肃回来得这么快,奇怪道:“见到诸葛亮了吗,他说什么?”

鲁肃点头道:“见了,不过他只是和我寒暄了几句,没有一字提到造箭的事,也没有向我要求箭竹、羽毛、胶漆等造箭材料,实在不知道他怎么想的。”往常鲁肃从来没隐瞒过周瑜任何事,但这次一则关涉诸葛亮的身家性命,实在于心不忍;一则关系军队用箭的公事,若没办到,影响打仗,自己在周瑜面前也有理由辩解。而且,他心里也自我安慰,就算诸葛亮到时交不出箭,刘备也不会眼睁睁看着周瑜加害诸葛亮,否则,孙、刘两家联盟势必破裂,而且有可能互相残杀,抗曹战争也势必失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