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逆明1644-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了让百姓更快的接受中央银行所发行的纸币,朱慈踉直接下令今后官员和士兵的俸禄和军饷将以纸币结算。

正月月末,各级官员和士兵收到了朝廷第一次使用大明中央银行纸币结算的俸禄和军饷。

大明中央银行有朱慈踉这个皇帝亲自出面作保,又背靠国库,信誉方面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这日,一名五十多岁的老妇拿着在第五军当排长的儿子寄回来八张一百元纸币来到位于南京的大明中央银行兑换银两实物。

银行的装修极为大气,老妇从第一步走进来开始就一脸惊奇。

“老太太,您有什么业务需要办理?”一名二十多岁的银行工作人员微笑着向老妇问道。

“哦,我来兑换银子。”老妇说着,手有些发颤的从怀中取出八张崭新的百元面额精美纸币。

见此老妇是来办理业务的,不管是什么业务,银行的工作人员都笑着更加温和了。

“老太太,您这边请!”这名银行工作人员立刻将老妇引领到柜台处。

柜台处是从大块厚实的透明玻璃格挡,中间开有洞口,能够进出业务的单据。

由于大块投明玻璃早就研发出来了,玻璃厂也在去年建了起来,市面上已经有各种玻璃制品贩卖,所以出于一定的需要,银行方面的建设,许多地方都用上了这种大块的玻璃。

柜台内,有另外的银行工作人员在工作。

当老妇略微有些颤抖的将八张百元纸币从玻璃开口处伸进去的时候,里面的银行职员笑着接了过来,接下来一番仔细辨认之后,八两真金白银兑换到了老妇的手中。

当老妇拿着从银行兑换出来的真金白银走出银行的时候,脸上还有些茫然,不过随后脸上却露出了安心和轻松。

原本她还担心会出什么问题呢,没想到真的兑换到了真金白银。

有一就有二,大明百万大军加上数十万领着朝廷俸禄的官员和差役,他们背后都有自己的家庭,大多都会或多或少的将发放的俸禄给家里面用,如此,几乎一日只见,各省省府十九处银行的的业务就繁忙了起来。

当然,最开始的时候,大多集中在真金白银的兑换,当发现银行真的没有任何信誉问题的时候,开始有人不急着兑换了。

生活中,总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意外。

江西的一名老汉同样是收到当兵儿子寄回来的军饷,不过此刻银行的兑换业务信誉已经极为好了,所以老汉倒也不急着将手中的银币兑换成真金白银。

银币是纸币发行后,因为可以兑换银子,所以百姓自发的给它取了个名字‘银币’。

这日,老汉突然忘记了将银元纸币从换洗的衣物当中取出来。

“不好,好像我把几张银元忘在衣服里了!”老汉的双眼瞬间睁大,老婆子似乎已经拿着衣服去河边洗去了。

老汉血冲大脑,差点没被刺激得一口老血喷出来,不顾一切的扔下一切朝河边跑去,只希望还来得及挽救。

一边跑,老汉一边在心理面懊悔,自己怎么就能将纸币一直放在衣服里忘记拿出来呢,早知道还是应该尽早拿去银行兑换城真金白银,如此就没有现在的损失了。

…………………………………………………………………………………………………………………………………………………………

537。第537章 大明中央银行(三)

老汉已经下意识的觉得衣服里的纸币碰到水之后就会毁掉了。

“老婆子,我的衣服呢,你渗水了没有?”老汉急忙跑到河边,见到洗衣服的老婆子的时候,他第一时间喊出了这句话,语气中充满了急切和紧张。

“怎么了?衣服里莫不是有什么东西,让你这么着急?”老婆子一脸疑问,这种情况他还是第一次碰到,根本想不明白老汉在着急什么。

虽然不明白,不过老婆子动作也没有慢,很快就从木盆子里找到了老汉的那件麻布衣服。

看着已经渗湿的麻布衣服,老汉立刻面如死灰,完了,真的毁了,那可是相当于三两银子啊,能够买好多东西的,就这么毁了。

老汉双手发颤,老婆子也意识到了不对劲。

突然,老婆子也想到了数日前刚收到的儿子寄回来的银元纸币,当时她还仔细看了好一会,不断赞叹纸币上的花纹是如何的精美漂亮。

“老头子,莫不是……………………………”老婆子紧张的问道。

老汉叹了口气,任命的在衣服里翻找。

意识到真的如自己想的一般,老婆子的脸色也瞬间苍白了起来,真想抽自己一嘴巴,自己怎么就那么溅呢,早早的将衣服渗了水,那纸哪里能够见水,一见了水,上面的文字和图案还不都散了。

而当老汉从衣服里取出那几张百元大钞的时候,打开一看,老汉和老婆子不由得同时惊呆了。

“老头子,这银元纸币上面的字和图案似乎都没有变化,没有因为渗了水而坏掉。”老婆子说出这句话的同时,显得极为激动,毕竟是三两银子的损失啊,能挽回来当然值得激动。

老汉也激动了,原来大明日报上所说的竟然是真的,这大明银元纸币竟然真的能够防水,岂不是水火不侵?

当然,只是防水也不能够说是水火不侵,至少老汉是不敢真拿火来试的。

当老汉小心翼翼的将纸币晾干,而后又立刻拿去银行换了银子,老汉彻底对银元纸币放心了。

发现银元纸币防水的当然不止是老汉一人,事实上,大明这么大,总有那么些人不小心将纸币渗了水。原本大明日报上虽然有介绍,说纸币能够防水,百姓们是持怀疑态度的,如今百姓们彻底相信了。

随着银行的信誉和纸币的魅力渐渐完全展现,各种面额的银元纸币开始流通。

特别是各地商贾开始用纸币结算,纸币才真正稳定流通。

以往,商贾们时常外出走商,不管是进货开始买卖,都伴随着大量的金银,由于真金白银重量不轻,而且不好看管,商贾们也时常需要将真金白银存入钱庄,换成钱庄银票便于携带,而钱庄则收取一定的保管费和运输费,价格往往是银价的百分之五以上,可谓昂贵,不过相对于商贾带着巨额且笨重的真金白银四处走商而言,那点保管费还是值得的。

而今,世道变了,大明中央银行的银元纸币不需要收取任何费用便可换成等价的真金白银,一时之间,各地商贾分分将自己的银钱从钱庄取出,转而存入大明中央银行里面,换成等值的银元纸币在各地进行商贸,如此可比用钱庄的银票省下百分之五的银钱。

银元纸币的大规模流通加上银行信誉逐渐提高,也开始有百姓拿着真金白银前来咨询存储业务。

所谓存储业务,朱慈踉根据后世银行存储的规则加以改进,适应当前所需。

不同于钱庄存钱还需要扣除一定的费用,在大明中央银行存钱,不需要收取任何费用,存一年以上者中央银行甚至会付出百分之二的利息。

清楚这样的规则后,百姓们惊讶了,这岂不是说若是他们将一两银子存在银行内第二年再取出来,便可多得二十文钱,竟有这样的好事。

百姓们有些不敢相信,照理说存钱让银行保管,银行不收取保管费也就罢了,竟然还给利息,这样的好事,实在显得有些不太真实。

想来想去,百姓们又觉得银行有当今皇上亲自担保,又跟国库挂钩,再怎么当今皇上和大明这么大一个朝廷不至于骗自己的几两银子。

世间总有一些胆子比较大的人,在了解了银行的存储业务之后,拿着家里的一部分真金白银开始储存。

他们得到了银行热情周到的服务,很快,前来存储的人拿到了一本印有‘大明中央银行字样’的存折。

打开存折,只见存折内明明白白的写着存款人的姓名,籍贯,存储时间,存储金额,存折编号等等,通过银行的说明,他们知道只要凭着这本存折,那么他们便能够随时回到这里重新将银钱取出来。

当然,存在哪个银行便只能在哪个银行取款,毕竟大明当前的技术所限,不可能实现异地取款的。

不过,虽然不能够实现异地取款,但百姓们也满足了,毕竟不能异地取款,还能取出纸币带在身上也是一样的,同样比钱庄方便。

随着时间的推移,银行业务渐渐成熟,各项业务均有大量的人在办理。

同样的,随着大量百姓将银钱存入银行内,银行发行的银元纸币也越来越多,渐渐的,市面上的各种买卖都出现了大量直接用纸币交易的现象。

纸币成了常识,前来银行贷款的人也有不少。

对于贷款,银行规定,要有等价抵押,经过银行工作人员的审核,只要审核过关,银行便会立刻放贷,而后收取每年百分之八的利息。

别看这百分之八的利息以为很高,事实上若是去钱庄贷款,或者去借高利贷,需要的利息至少是每年百分之十五以上,那才叫真正无法承受。

由于贷款业务的开放,十九处银行渐渐开始有了些许盈利。

当然,盈利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对大明发展的贡献。

一般来说,银行业务成熟了之后,百姓将真金白银存入银行或者换成银元纸币,大明朝廷便可以根据真金白银的量的多少加印纸币,纸币的数量至少可以是真金白银的两倍以上,大明朝廷就跟空手套白狼一般,原本大明国库就还有四亿多两银子的盈余,加上百姓陆续存了近亿两银子进来,大明可以发行的纸币超过十亿两白银的价值,今后还会越来越多。

朝廷有钱了,便会在朱慈踉的带领下不断投资公共业务,如修桥,修路,兴修水利等等,这些不仅有利与百姓,有利于大明的发展,更因为做这些都需要聘请百姓进来参与,所以也是变个法子的将百姓存到银行里的钱再回到百姓手中,而百姓在拿这些钱来消费,或者再存入银行里面,那么这些钱又相当于慢慢流回朝廷手中,如此不断循环下来,经济想不繁荣都难,大明的经济总量便会在经济不断繁荣的过程当中不断扩大,最终达到国富民富的终极目标,大明也会因此越来越强大,最终稳稳屹立于世界之巅。

………………………………………………………………………………………………………………………………………………………………………………………

538。第538章 钱庄的反扑

由于十九处大明中央银行的业务渐渐稳定纯熟,百姓商贾更相信有国库支撑的大明中央银行过于钱庄。

毕竟钱庄只是私人的,多点的也就几百万两银子支撑,少点的甚至只有二三十万两,并且也时常出现一些假票,钱庄倒闭而让百姓蒙受损失的事情。

而大明中央银行就不同了,有当今皇上和朝廷作保,只要朝廷没有倒下,中央银行就不会倒下。

因为中央银行的强大利好,钱庄在中央银行面前几乎没有任何比拼的力量,大量百姓和商贾将原先存在钱庄里的钱从钱庄里取出来,转存中央银行,因此钱庄纷纷被挤压,他们背后掌舵的钱商更是几乎被逼到了绝境。

原本百姓和商贾只是取回自己原先存进去的钱,钱庄吐出来就是,本来就不是钱庄自己的。不过,这些钱庄以前吸纳真金白银换成银票的时候,他们同样会超发银票,将更多的钱投往别处,钱庄银票的面额往往更多于他实际拥有的客户资金。这要是在平时那没什么,可现在百姓纷纷从他们的钱庄将原先的钱取出来问题就大了,钱庄现有的真金白银不够了。

大明境内最大的钱庄集团是汇通钱庄和大通钱庄,汇通钱庄背后的掌控者是唐家,大通钱庄背后的掌控着则是宋家,两家发展超过百年,靠着两大钱庄吸纳真金白银又转而不断投资,为两家赚取了巨量的金银,两家是豪商中的豪商,几乎是富可敌国的存在。

然而,此时此刻,这两大豪商中的豪商纷纷被大明中央银行逼得焦头烂额。

宋家的一间茶楼内。

“唐兄,为了应付不断前来兑换真金白银的客商百姓,我宋家已经开始变卖一部分产业了,在这样下去,用不了十天,我宋家就算不直接倒下,也会元气大伤,从此沦落为二流商户。据我所知,你们唐家恐怕也好不到哪去吧?”宋家家主对唐家家主说道。

两家原本是竞争关系,在商场上整个你死我活,不过此刻面临生死存亡,两家都摒弃前嫌,隐隐有联合在一起之势。

“不错,我唐家的情况跟你们宋家差不多,也就能撑十天了。”唐家家主也不隐瞒,两家既然有意联合,那便必须坦诚相对,这是他们做为商人的原则问题。

“这数十年来,我两家便是靠着钱庄汇聚的隐性金银而崛起的,也为了扩展更多的产业,成为现在豪商中的豪商,我两家得罪的人都不在少数,一旦我两家的钱庄经营不下去了,家族也因此元气大伤,以前畏惧我们两家的财力不敢轻举妄动的敌人定会趁机群起而攻之,到时……………………”唐家家主没有继续说下去,不过他和宋家家主都明白,一旦出现那种情况,两家都不会有好下场,不比死差多少。

两家家主说到这,相互对视了一眼。

“总之,再没有应对的措施,我两家都得死!”宋家家主一脸阴沉的说道。

“不错,我两家绝不能坐以待毙,大明中央银行便是我两家的命门,只要大明中央银行还在,我两家必死无疑!朝廷不仁,要逼死我两家,那么我两家也不能仁义,必须要做点什么,挽回当前不利的局面!”唐家家主也一脸狠色的说道,话语中透着要和大明中央银行开战的意味,狂妄如斯。

宋家家主点了点头,两家算是达成了共识。

“你我两家经营钱庄过百年,印钞技术虽然不比有朝廷支持的大明中央银行厉害,但仿个七成还是没有问题的,银行或许会认得出来,可普通百姓第一次接触中央银行的银元纸币,却不一定能够认出来,只要假币在市面上泛滥,就必然能够引起百姓的恐慌,中央银行遭遇到的境况就会比我们钱庄还惨,到时候,中央银行就算有朝廷的支持,失去了信誉也只有倒下一条路。”唐家家主笑着说道。

两家都知道,让大明中央银行倒下是唯一能保住他们两家的办法。只不过朝廷曾严令任何胆敢制造中央银行假币者一旦抓到便杀无赦,他们两家一旦真的那样做了,几乎就相当于跟朝廷直接对抗,所谓民不与官斗,更何况是跟整个朝廷斗,危险重重,就跟拿着全家老小的命来搏似的,一旦事发,怕是得满门抄斩,后果严重。

想到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宋家家主有些犹豫了起来。

“宋兄还有什么可犹豫的,难不成你们宋家另有什么妙策?”唐家家主问道。

宋家家主摇了摇头,除了这个办法,哪里还有什么别的妙策。

“宋兄莫不是怕朝廷追究,查出我两家出来,我两家照样免不了一死?”唐家家主有问道。

宋家家主看了一眼唐家家主,无奈反问道:“唐兄既然知道可能的后果,难道就没有半点担心?”

当前的大明朝可不是崇祯年间的大明朝内忧外患,如今的大明刚刚重新一统天下,还连带着征服了蒙古,可见当今朝廷的强势,还有当今皇上,那可是杀出来的威严,他们唐宋两家虽是豪商中的豪商,可敢去抚虎须也需要很大的决心的,并且要拿命去赌。

唐家家主冷笑道:“知道又有什么用?难不成不用我两家出手大明中央银行就会自己倒下?刚才宋兄也说了,坐以待毙,我两家同样没有好下场,不比死差多少,与其如此,为什么不敢放手一搏!”

“终归朝廷也是需要证据的,没有证据,就算朝廷怀疑我两家,在众目睽睽之下也必不会拿我两家怎么样,坐以待毙是死,主动出击才有一线生机!”

两家崛起百年,手下都有一定的实力,只要操作得当,就不会轻易被抓住证据,没有证据,朝廷就无法堵住悠悠之口,也就不会动他们,唐家家主是这样想的。

“好吧,朝廷不仁,要逼死我两家,我两家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宋家家主顿了顿,一脸狠色的道,算是坚定的赞同了唐家家主的想法。

至此,两家彻底达成共识,准备靠着己方钱庄的技术,大量模仿中央银行的银元纸币,使之大规模流到市面上引起百姓的恐慌,最终毁灭中央银行的信誉。

………………………………………………………………………………………………………………………………………………………………………………

539。第539章 血腥的震慑(四更)

皇宫,锦衣卫指挥使彭程紧急前来汇报。

“皇上,今日一早,市面上突然出现大量银元假币,扰乱市场!”彭程说着,一边将一张发现之时收缴上来的假银元币呈给朱慈踉。

朱慈踉接过之后,细细查看了一番,而后冷笑。

“哼,仿制得倒有五成相似,看来有些人是坐不住了,打算拼死一搏!”朱慈踉并不吃惊假币的出现,甚至可以说都在他的意料之内,从中央银行开业哪天起,他知道,靠着中央银行强大的竞争力,原先市面上的钱庄必然会遭到挤压,被逼到绝境,越来越多的钱庄会倒闭,最终所有钱庄都无法继续经营。

朱慈踉很清楚,面临生死存亡,一些钱庄可能会畏惧朝廷的势力,不敢有动作,只能默默承受钱庄的倒闭,可也会有的钱庄选择拼死一搏。

商人逐利,为了利益可以连命都不要,更何况是生死存亡关头,他们一定会拼命。

为了应对这几乎是必然的反扑,朱慈踉老早就派了大量锦衣卫密探时时刻刻监视市面上的动向,也因此,市面上的假银元币才刚刚出现,锦衣卫就得到了消息,而后又迅速将消息传到了朱慈踉耳中。

“此事交给你们锦衣卫处理,务必三日之内将胆敢仿制银元币的人全部揪出来,杀无赦!”朱慈踉严肃的说道。

“臣遵旨!”彭程心头一凛,立刻领旨走了出去。

三天是一个重要的关头,一般从假币出世,到真正泛滥,最少需要三天以上的时间,只要能在三天内解决,那么就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同样的,唐宋两家也紧需这三天的时间。

同样是那间茶楼,唐宋两家的家主再次聚集。

“唐兄,我宋家仿制的假币已经开始散发出去了,你们唐家呢?”宋家家主说道。

“我们唐家的也散发出去了,另有几家钱庄可能也在暗地散发假币,不过仿制程度不如我两家,不过和我两家加在一起,最多三日便能让市面上的假银元币泛滥,到时候我们就成功一半了。”唐家家主笑道。

“如此,保密方面不可出现任何差错,只要熬过这三天,便能迎来我们的转机!”宋家家主点了点头道。

两家家主又是一番商议细节后,先后离开这座茶楼。

在茶楼东面百米外的一处地方,一名看上去大约三十几岁的算命先生在这里打盹,当唐家家主离开茶楼的时候,这名算命先生,有意无意的看了一眼,不一会后,当宋家家主也离开茶楼的时候,这名算命先生同样有意无意的看了一眼,不过眼睛同时微微一眯,闪过一丝寒光。

一炷香时间后,没有人发现这名算命先生是何时离去的。

这名算命先生毫无疑问是锦衣卫密探之一,此刻他正在一处锦衣卫的秘密卫所向锦衣卫指挥使彭程禀报宋家和唐家会面之事。

“哼,两家最大的钱庄背后的宋家和唐家果真搅在了一起!”彭程寒声道,他敢断定,这唐宋两家必然跟假币流通时间有所牵连,甚至可能就是两家主导的。

彭程之所以敢这么断定,不仅是因为两家掌控着市面上最大的两家钱庄,更因为彭程查过两家当前所遭遇到的境况,两家几乎被逼到了绝路,狗急跳墙是常有之事,所以两家会有动作并没有半点奇怪。

“来人,加派人手,严密监视两家的所有产业和人员进出,特别是两家原本印刷两大钱庄银票之地!”彭程一声令下,立刻便有锦衣卫密探去办。

彭程就不相信,两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弄出了假币,会没有留下半点破绽。

不仅是两家,时间上还有另外击中假币,彭程同样派锦衣卫严密监视。

一时之间,十九处银行所在的南京城和个省府之间,暗战不断,四处都有锦衣卫密探活动的迹象,探知任何可疑的消息和人员。

一日后,一名锦衣卫顺藤摸瓜跟随着一名宋家的奴仆来到的南京城外的一处秘密地点。

两日后,有锦衣卫密探查到了唐家印刷假币之处。

当日,多出其他各家的印刷假币之处被找到,连宋家也一同在内,甚至其中还有一部分普通百姓被利益所诱惑,也加入到贩卖假币当中去。

事情查到这样的程度,几乎到了收网之时。

第三日,数千锦衣卫全数出动,联合一部分警察署的警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奔向牵连在内的各家。

一日之间,唐宋两家被抄家,一家老小全部被抓入大牢,与唐宋两家一同的还有另外几家仿制假币的钱庄,一个都没有漏网,同时,大约数十名普通百姓也因为参与到贩卖假币当中去被也被抓入大牢。

这些所谓的钱商,财力虽然不弱,也有一定的实力,可惜他们对抗的是无孔不入的锦衣卫情报组织和整个大明朝廷,所以他们的所作所为跟以卵击石没有两样。

就在唐宋两家以及各个胆敢仿制假币的钱庄被一网打尽的同时,大明日报相继报道了几家仿制假币一事,同时在大明明日报上列举了几种假币和中央银行真币的区别。

事实上,因为技术和时间匆忙的关系,假币最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