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逆明1644-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山东前线的战报陆续传来。
多铎率领二十万清军在泰安与多尔衮的主力分开后,迅速以极快的速度横扫山东东部各县,莱芜,诸城,烟台,胶州等三十余县在短短数天时间内全部落入满清之手,此刻,多铎正率军往临沂方向进攻,一旦临沂也陷落,整个山东便只剩下济宁城和临近徐州的几个县了。
“如今驻守临沂的是什么谁?有多少兵马?”朱慈烺问道。
“回皇上,驻守临沂的乃是新任淮安总兵姜维,有两万四千人马。”彭程回答道。
锦衣卫密探遍布天下各地,为了时时了解到最新的情报,朱慈烺把锦衣卫指挥使彭程带在身边,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考验,朱慈烺发现彭程此人在搞情报方面很有一手。
“命令姜维至少守住临沂三天。”朱慈烺不希望临沂很快沦陷,但也知道在多铎二十万大军的强大攻势下,临沂能守三天已经不错了,在久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了。
就在朱慈烺率军到达徐州的前一天,朱慈烺的命令传到镇守临沂的姜维手中。
“三天!不容易守啊!”姜维手有些发抖,满嘴发苦。
他早就得知了将要攻打临沂的是满清赫赫有名的豫亲王多铎和二十万清军。对于多铎,姜维打心低里惧怕,要知道,这可是满清堪比多尔衮的名将啊。
“报…………”
“大人,清军先头铁骑已经抵达城下!”一名士兵突然跑了进来禀报道。
“这么快!”姜维心中有些惧怕。
“来人,召集众将,随本总兵上城楼防守!”姜维咬了咬牙,下令道。
虽然惧怕,但姜维还不敢违抗朱慈烺的圣旨,无论如何他都必须要守三天时间,否则他的身家性命和一家老小可就危险了。
这场决战太重要了,朱慈烺从一开始准备的时候就不敢有任何大意,为了避免有将领敢违抗命令,或是战时反戈,投靠满清,朱慈烺曾下旨,将所有高层将领的一家老小全部暂时迁移到南京城居住,意思很明确,谁要是敢违抗将领,或者与满清勾结,便让其一家老小拿命来偿。
为了大战的胜利,朱慈烺不得不狠下心肠,残忍一点。
当日,多铎率军抵达临沂城下,派人劝降无果后,挥军攻城!
一时之间,城内城外箭雨漫天,清军攻势凌厉,当日便有人攻上城墙,虽然很快就被打了下去,但这并不是一个好兆头。
仅仅第一日,临沂城内的守军便伤亡超过六千,城墙上都被染成了红色。
姜维脸色有些发白,这样惨重的伤亡,士气会越来越低落,一旦伤亡过半,底下的将士便很可能会崩溃,到时候就算勉强撑上三天的时间,也很难突围出去。
“如何是好啊!”姜维忧心重重。
“总兵大人,小人有一个建议!”一名千总突然对着姜维说道。
“什么建议?”姜维立刻问道。
这名千总看了看左右,并不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凑到姜维耳根旁用只有姜维和他能听见的声音悄悄的说出那个建议。
姜维原本还很感兴趣,但听到后面,陡然一脸铁青,气得一脚就将这名千总踹翻在地。
“混蛋,你竟然想让老子开城投降,让老子去当汉奸!你这不仅是想害老子,你更想要老子一门九族的性命!”姜维指着这名千总破口大骂。
“我看你定是清虏的奸细!来人啊,将这个清虏奸细拖出去斩首!”
当即这名千总便无比惊恐的被拖了下去。
“传令下去!任何人胆敢扰乱军心,杀无赦!”姜维下了严令!无论如何他也不会拿一家老小的性命开玩笑,哪怕他战死在这里!
清军攻势猛烈,但临沂守军在姜维的亲自带领下,顽强抵抗,付出了超过七千将士死伤的惨重代价,姜维便守住了临沂第二天,只差最后一天了。
这第二天的伤亡比第一天还要惨重,姜维一脸铁青,神情当中带着些许绝望!
仅仅两天时间而已啊,就让他麾下的将士伤亡了一万三千余人,这样的伤亡太重了,将士们的士气明显一天比一天低落,而清军的攻势绝不止于此,明日清军很可能会发动更加猛烈的攻势,而如今他的手下,算上轻伤没有失去战斗力的,他最多还有一万两千人可用。
从人数上看似撑过明日不成问题,可剩下的这万余人的士气根本不允许,姜维隐隐有预感,不用清军发动更猛烈的攻势,明日只要在死伤三四千人,全部伤亡达到七成,剩下的将士便会崩溃。
怎么办!姜维无比丧气,若不尽快想出一个办法出来,明日他很可能便要交代在这里了。
………………………………………………………
197。第197章 多铎的恐慌(一)
士气啊!该怎么样提升剩余将士们的士气。
姜维有些绝望的看着乌云遍布的天空,上一场大雨虽然在两天前就下停了,但天空依然阴暗,并没有阳光出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再下下来。
很快,天色便彻底漆黑了下来,由于夜晚攻城多有不便,多铎并没有命令将士冒着漆黑的夜色攻城。
双方将士都抓紧时间休息,准备明日的大战。
清军大营灯火通明,从城墙上看去,可以看到一队队士气高昂的清军士兵在来回巡营,二十万大军的军营,延绵近十里,在城墙上差点一眼看不到边,令人心生恐惧!
带领士兵大战了一天,姜维疲惫不堪,趁着夜晚清军不攻城,回到府内休息。
虽然疲惫,但姜维忧心明日的战局,并没有半点睡意!
这时,一名参将突然紧急的前来找姜维。
“总兵大人,情况不妙!刚才有十几名士兵私自离营逃跑,被抓到的时候,他们身上的兵服竟然变成了普通百姓的衣服,经过审问,他们是想当逃兵!”
“竟有此事!”姜维气得一拳打在案台上,同时心里无比绝望,明日还没有到来,剩余将士们的士气就低落到了这个程度,连逃兵都出现了。
“总兵大人!这该怎么办才好?”这名参将问道。照他的意思,自然是杀无赦!用他们的人头震慑其他人,毕竟逃兵的影响太严重了,若是不加以制止,很可能明日不用清军攻城,城内的士兵便自己崩溃了。
“难道我姜维就没有活路了吗!”姜维瘫坐在椅子上,无比绝望,对明日在守住一天根本不抱任何希望,就算让他现在带领着这些没有半点士气的残兵连夜弃城突围,他也没有信心能带着他们,逃过满清铁骑的追击。
突然,姜维的眼睛定格在案台上的一份大明日报上,上面有一个大大的标题,‘驱除鞑虏,还我河山……………’是关于朱慈烺带军亲征那日,在皇宫对着十万应龙军将士的演讲,在清军到达临沂城下的前一刻才送到这里,总共只有一百份。
姜维记得,好像还专门有一个命令,要把皇上的演讲宣传给底下的将士。
由于清军的抵达,姜维当时并没有来得及观看。
姜维心情绝望之下,皱着眉头将那份大明日报拿了起来观看,越看姜维便越是震惊,最后演变成振奋,双手颤抖,神情如炬,似乎看到了希望一般。
“哈哈哈哈,有希望!有希望了!”姜维大笑。
“总兵大人,您这是………………”那名参将奇怪的问道。
本来他正等着姜维下令处斩那十几名士兵,却见姜维突然拿起一份大明日报就着灯光观看了起来,甚是纳闷,此刻看到姜维这个表情,当即好奇不已。
“你也看看便知!”姜维激动的将手中的大明日报递给这名参将。
这名参将非常奇怪,好在他也是识字的,当即细细观看了起来。
同姜维刚才一方,这名参将越看越震惊,最后无比激动道:“皇上竟然亲率数十万大军亲征了,对清虏的一番斥责和言语,更是振奋人心啊,让我汉人血性大起!若我等亿万汉人同心协力,鞑虏何足惧哉!”
“不错,若是能将这些宣传给将士们,必然能激起将士们的血性!让将士们士气大振!明日再守住临沂一天有望,突围彻底同样有望了!”能不死没有人想死,姜维更不想死,任何一个能活命的机会他都不会放弃。
当晚,姜维下令找来百名识字的将领,把这份大明日报上的内容,特别是皇帝的那番讲话宣传给剩余的守城将士们听,果然引起了一片震动,将士们心潮澎湃!许多人热血沸腾!
次日清晨,天色还在朦胧之际,姜维赶在清军攻城之前老在城楼上,对着所有守城的将士们呐喊。
“将士们,数日前,皇上已经带领我大明虎狼之师北上来与清虏决战了!皇上说得不错,鞑虏虽然凶残,但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全体将士团结一致,必能在皇上的带领下击败清虏,收复河山!我们的妻女家人不容清虏践踏!本总兵相信,任何人都不想做清虏的奴隶,都不想自己的家人被清虏奴役!大家团结一致,誓死不做亡国奴!”
想到对于满清的传言,想到大明日报上所说的在满清统治下被满人奴役的百姓,想到自己的家人很可能也会被满人奴役,所有将士心中愤怒难平!血性大起!是啊,不过一死罢了,总好过一家人成为鞑虏异族的奴役要好。
“大人说得对!我等誓死不做亡国奴!”有士兵带头呐喊,顿时无数将士跟随呐喊。
‘誓死不做亡国奴’这句话好似有着无穷的魔力一般,不管是现在还是后世,都能激起民族的血性!后世,便有无数中华儿女在这一句话下,毫不犹豫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与敌人血战到底,最终成功摆脱奴役,打败了所有的敌人!打出了骨气,打出了全世界的敬意,打出了一个谁也不敢轻易对其言战的人民共和国!
临沂城内一时之间响起了震天的呐喊,‘誓死不做亡国奴’!甚至许多城内的百姓也被感染,跟随呐喊!
“爹!儿子想去参战!誓死不做鞑虏统治下的奴隶!”城内,一个普通百姓家中,一名青年无比坚定的对着年迈的父亲说道。
这名父亲沉默了,曾经前朝昏庸无能之时,李自成等义军肆虐,他想过让投靠义军,跟随他们一起推翻腐朽的大明朝,但却从未想过投靠满清异族,这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更何况,如今的大明朝自新皇登基以来,改善良多,不似以前那般昏庸无能屡战屡败,几次大胜让他看到了希望,大明朝还是好的,至少无论如何也比清虏值得拥护。
“去吧!”这名父亲挥了挥手道。
青年跪下来对着父亲磕了几个头后,依然走出了屋门,这是一个血性逐渐被激起的时刻,汉人的血性将越来越盛,最终会和秦皇汉武,唐宗和本朝太祖那样,开创一个新的时代!
“怎么回事!发生了什么事情!”清军大营,多铎清楚的听到临沂城内的呐喊,一时之间猛地一吸,竟然差点被这股气势压得喘不过气来,汉人不是软弱无能的吗,原本临沂城的守军在他二十万大军的攻势下能撑得住两天就已经让他感到极其意外了,明明士气已经降落到了最低点,怎么一下子又冒出如此强烈的战意,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多铎一脸阴沉!不该如此才对!
……………………………………………………………………………
198。第198章 多铎的恐慌(二)
“发生了什么?”多铎阴沉着脸走出大帐。
清晨的天空刚刚开始有些亮光,天色还很朦胧,头顶上乌云密布,似乎随时都有可能在下起一场大雨,一股无形的压力压得多铎有些喘不过气来。
多铎看到几万汉旗军士兵,一个个看着临沂方向,神情呆泄,甚至有人嘴唇蠕动,似乎在跟随临沂城内的明军一同呼喊。
其实许多汉旗军将士并不是对满人忠诚,充当满人的马前卒帮助满人在战场上拼死搏杀,这是一种自发的堕落的表现,这是被大明和李自成以及满清生生逼迫出来的茫然。
这是一种很奇怪的心里,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为了什么而战,是一种纯粹的发泄,对绝望的发泄,也是自甘堕落当中的一丝期待。
自崇祯初年,陕西,山西,河南等地连年天灾大旱开始,已经立国近三百的大明朝本就到了一个王朝**的末期,根本没有任何能力赈济灾民,几乎是放任自流,任由百姓自生自灭。而后,北方满人经过了努尔哈赤三十几年的发展,势力日益强大,当皇太极即位后,更是年年南下,逼得大明不得不屡派重兵抵御,这就需要巨量的军费开支,但国库却没有半点银子,为了筹集抵御满清的军饷,让百姓苦不堪言的‘辽饷’出现了。
贪官趁机横征暴敛,特别是陕西等天灾连连的地方,本就颗粒无收,百姓食不果腹,辽饷的出现便是压垮受灾百姓的最后一根稻草。官逼民反,为了活命!流寇四起!朝廷要剿灭四方流寇,又是一大笔开支,比‘辽饷’更加毁灭大明根基的‘剿饷’出现了!
两项重饷相加,同时贪官污吏趁机横征暴敛搜刮钱财,这下,不止受灾地区的百姓没有活路,就连一些富庶之地的百姓也没有了活路,加上大明朝确实昏庸无能,加了这么多饷还是连战连败,后面更是让满清数次入关肆虐后,劫掠而去,天下百姓终于对大明失望透顶了,大明民心尽失,推翻大明朝建立另一个新的王朝几乎成了百姓的共识,百姓们把所有的期盼和希望都放在了李自成身上!
李自成几乎是带着众望所归的气势,一路势如破竹,如愿的占据了大明的中心北京城,逼死了崇祯皇帝,这时候的李自成如日中天,一统天下在望,但老天却又在这个时候给天下百姓开了一个玩笑,搜刮财物逼迫百姓比之大明朝还要狠,百姓们失望了!这次是彻底的茫然!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该怎么样做才对!
百姓们想要一个太平的天下,可他们不知道该相信谁!李自成?大明朝?这两个都是被他们先后抛弃的,他们已经没有了选择。
满清的出现,以及连战连捷,和以往数十年积累的战绩,加上李自成败退之迅速,让茫然而无可选择的百姓一下子似乎有了寄托一般,把对天下太平的期待和希望寄托到了满清身上,这是一种无奈之下极其堕落的表现。
因为在他们的心里,异族终是异族,把希望寄托在满清异族身上,让他们难以接受,又不得不接受,这是一种折磨人心灵的耻辱,这也是堕落的开始!
因为满人是他们心里的寄托,所以他们下意识的对满人恐惧,下意识的听从满人的命令,期待满人统一天下,还他们一个太平的天下,不少汉旗军在战场上悍不畏死,甚至比之满人自己都不逊色,这是一种茫然之下,无可选择之下的堕落,以及无奈!
当然,也不是全天下的百姓都把希望寄托在满人身上,从内心深处,百姓们其实还是希望有一个自己的政权来领导他们的。
这也是为什么,朱慈烺登基以后,一些惠民的政策出台,加上几场大战的胜利,便让还在大明统治下的百姓,民心汇聚,军心凝聚,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只不过,这仅仅只限于此刻还在大明统治下的南方百姓们,北方那些处于满人统治下的百姓们依然处于茫然无措之下,堕落的跟随满清,期待满清能带领他们建立一个没有战乱的太平盛世,哪怕从此统治他们的是异族!
这一点,多尔衮隐隐有些意识,这也是为什么多尔衮听闻大明在朱慈烺登基之后渐渐恢复勃勃生机之后,那么着急灭亡大明的原因了,他不能让大明朝重新成为天下汉人的的寄托,否则他们满人区区数十万人口,就算在能战,也不可能得到汉人的天下!
多铎同样隐隐有所感,但还没有多尔衮看得清楚。
此刻,看见汉旗军神情当中的茫然,似乎内心深处有什么东西松动了,多铎下意识的心中猛然一紧!
多铎感觉到,绝不能这么放任下去了,心中微微一动,便突然猛地大笑!
“哈哈哈哈!城内明军是在垂死挣扎,本王今日就取他们脑袋!”多铎神情睥睨,充满霸气,似乎毫不将城内的明军放在眼里,想杀就杀!
多铎不得不如此,此刻临沂城内明军的呼喊太诡异了,让他心里隐隐生出些许恐慌,就连手下的汉旗军也被蛊惑,士气低落,这绝对是不能容忍的。
多铎认为,要想打破这样的诡异,只要杀戮,血腥的杀戮,八旗这些年便是用杀戮牢牢震慑汉人,这些手下的汉旗军马前卒更是如此,正是因为在八旗的血腥杀戮的震慑之下,生生营造出了一个他们满人不可战胜的谬论,令汉人心生恐惧,在给予点口头上的利益笼络,便能驱使汉人充当马前卒。
只要八旗保持着不可战胜的情形,把城内的明军杀他个血流成河,汉人便不敢反抗。
果然,多铎霸气外露,浑身煞气,让许多汉旗军士兵再次回忆起了满人的凶残,刚刚生出的一丝茫然无措,猛然间坠落,在他们心里,大明还是那个令人失望的大明,内心深处在这一瞬间便重新堕落了下去,一个个看向多铎的神情有着惧怕,下意识的不敢违抗多铎的命令,准备舍命拼杀!
“传令,立刻攻城!本王今日就要血洗临沂!”多铎杀机毕露,立刻下令道。
…………………………………………………………………………………………………………
199。第199章 多铎的恐慌(三)
“杀啊…………”在多铎的震慑下,汉旗军士兵亦如往常一样舍命拼杀!
为了心中的寄托,他们的士气不弱。
多铎见此,终于笑了笑,汉人永远是他们八旗之下的马前卒!
“镶白旗的儿郎们!你们表现得机会到了!出击!”为了以最快的速度拿下临沂,打破刚才的诡异,多铎旗下最精锐的镶白旗铁骑。
“轰隆…………”战马嘶鸣,数千镶白旗铁骑向着临沂城下冲去。
在满人八旗当中,多铎的镶白旗的战力只比多尔衮的正白旗战力稍弱,排在八旗中的第二位,旗下勇猛能战之士众多,箭技高超!
“咻咻咻……………”数千镶白旗满人冲杀到临沂城下后,便骑在战马上搭弓射箭,满人不愧是在马背上长大的,一个个箭技高超,城墙上的明军几乎只要露面就被射杀下来!
箭雨密集!城墙上的明军士兵几乎不敢路面,攀爬城墙的汉旗军一下子压力大减,攀爬的速度更快!
“抛射!”一名镶白旗的将领冷冷的下令道。
数千支箭支组成箭雨,向着天空抛射,箭支在数十米的高空失去了力道之后,如同下雨般直线朝城墙上的明军‘下’了下来!
“嗤嗤嗤…………”鲜血横流!城墙上的明军士兵被无数‘下’下来的箭雨射成刺猬,一时之间损失惨重。
不止镶白旗,上万蒙古铁骑同样骑着战马游弋在临沂城下,向着城墙上抛射箭支!为汉旗军登城扫清城墙上障碍顺利登上城墙。
这样的攻势,比之前两日还要凶猛一倍有余。
“总兵大人,不好了!有清虏开始登上城墙了!”一名明军百总紧急前来向姜维汇报。
“立刻增派将兵,将他们杀下去!”姜维大喊,让一名千总带领数百明军将士朝那段被突破的城墙增援。
由于大量镶白旗和蒙古人的加入,城外射进来的箭雨密集,守城的将士们伤亡惨重,不过短短一个时辰的时间,就伤亡了千余将士!
“命令所有弓箭手全部登上城墙还击!”姜维不敢在有所保留了,必须将城外的箭雨压制下去,否则别说守到天黑,能守到下午就不错了。
伤亡到现在,临沂城内大约还有一万两千明军士兵,加上陆续赶来的一千多青壮,大约一万三千多人,若是每个时辰都伤亡千余人的话,要守到天黑,起码伤亡近万!
虽然经过清晨的那番激励,将士们血性大振,但姜维依然不跟肯定,这剩余的将士们是否还能承受近万伤亡而不崩溃!
“惧也无用了!唯有听天由命!杀……………”姜维猛然避过一支朝他射来的箭支,亲自带领亲兵拼杀!无论如何,他们也必须要守到天黑,否则就算想现在弃城撤离也绝难逃过清军铁骑的追杀!
三个时辰后,临沂城依然没有破!
多铎一脸阴沉!想到清晨临沂城内传来的那些令人惊心的呐喊,多铎心里有些恐慌!城内的汉人似乎改变不少,血性大增!
“传令!攻下临沂,全军大索半日!”多铎神色冰冷。
原本为了收买民心,清军入关之初,多尔衮便下达了严令,不许旗下大军劫掠百姓,但多铎顾不得这些了,若不能尽快攻下,血洗临沂,不能消减他心里的恐慌,反正汉人多的是,大不了杀尽临沂的所有汉人!
清军气势如虹,攻势更甚!
就算这断时间接连攻下三十几个县,以及攻打临沂这两天的损失,多铎手下的清军还有十八万大军,虽然以临沂的地势,清军一次最多三万人同时进攻,但清军源源不断,而城内的大明守军却在不断减少,此时此刻,只余七千余人了,而距离天黑却还有两个多时辰。
姜维手持利剑,再次亲自带军将一波冲上城墙的清军打下去,身上数道伤口在流血,让他深感疲惫。本身姜维的武艺就不是很强,大战了大半天时间,要不是身旁有亲兵守护,他绝对撑不到现在。
姜维满嘴发苦,虽然很想退下去休息,但他是临沂主将,若是还在大战当中无故离开城楼,剩余将士们的士气必定大落,清军很可能趁机破城!他不能休息!
“大明万岁!誓死不做亡国奴!”姜维咬了咬牙,仗剑高呼!
此时此刻,他只能以此来激励自己和激励士气了!无论如何也要撑到天黑,只要天色一黑,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