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逆明1644-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近半个时辰后,虽然给眼前的托岳大军又造成了至少三千人的死伤,但纪锋和阎应元却没有半点高兴,因为他们刚才那半个时辰,只推进了数百米,离薛城南门至少还有一千米以上,可这个时候,一些应龙军士兵的弹药已经见底了,并且消耗完弹药的应龙军士兵越来越多,已经有将近一半的应龙军用完弹药了。

“糟糕!应龙军没有弹药了!”阎应元惊惧的和纪锋对视了一眼。

应龙军一旦没有了弹药,又不能从薛城南门突围出去,面对二十几万清军的围攻,他们只有全军覆没一条路。

“无法,死战吧!”纪锋叹息了一声,本来在北门之外的山坡他就已经做好了战死的准备,现在只是多晚了一些罢了。

“这一战杀死的清军也有数万了吧,我等也不亏了,战死就战死吧!”阎应元也叹息了一口气,随即豪迈一笑。

“应龙军将士们,杀清虏,誓死不做亡国奴!”阎应元对着身旁的无数应龙军士兵大声吼道。

“杀清虏!杀清虏!”无数应龙军士兵紧紧的端着手中的刺刀,弹药虽然打完了,但他们还有刺刀,应龙军没有贪生怕死之徒。

“哈哈哈哈,王爷!明狗终于用完弹药,轮到我们大清铁骑屠杀他们了!”一名清军将领兴奋的对着多铎说道。

应龙军的火枪限制了大清铁骑的机动性,憋得所有清军士兵心里都憋着一股气,这时候看到可恶的大明应龙军手中的火枪终于哑了,一个个无不激动的欢呼,脸上均露出无比狰狞的表情,似乎看到了他们马上屠杀明军的场景了。

“大清铁骑冲锋,杀光所有明军!”多铎立刻下令。

托岳那边同样下令,无数清军士兵欢呼着喊杀声震天,策马向着包括应龙军在内还剩下四万余人马的明军杀去。

这时,明军虽然还有着四万人,但有将近一半是至今还饿着肚子已经力竭的济宁军,真正还有力气和清军面对面白刃战者,只有阎应元的应龙军第四军一万四千余人和常顺後的岭南军八千余人,加在一起两万余人。

“奶奶的,难不成老子今日就要交代在这里了?”常顺後狠狠的朝地上吐了口唾沫。

“死就死吧!能跟清虏这般大战一场,值了!”常顺後骂骂咧咧,但也做好了战死的准备。

“死战!”

……………………………………

就在纪锋和阎应元等人面临绝境,准备死战的时候。

突然,前方的托岳大军不知何故,发生了一片混乱,震天的喊杀声传来,原来是有人从南门杀了进来,偷袭托岳大军的后方。

“援军!”纪锋和阎应元等人双双瞪大了眼睛,简直大喜过望,这个时候竟然有一支援军到来了,不用多想,他们也想得到,定是皇上从徐州派来的援军。

“兄弟们,皇上派援军来了!杀啊!”援兵的到来,让绝望之中的士兵爆发出惊天的求生**,人人拼命,士气大振,就连那些早已力竭无力的济宁军也再次如同原本在北门外山坡那般,身体内无形中又冒出一股力量。

当即,挡在南门方向的托岳大军还剩下三万人马被两面夹击,很快便节节败退,被郑森连同纪锋阎应元等人打通的通往南门的路途,大军全面从南门撤了出去。

“又功亏一篑了不成!”又在这最后的关头有明军援军到达,多铎只觉得喉咙一甜,差点喷出一口鲜血出来。

…………………………………………………………………………………………………………

221。第221章 成功突围

纪锋和阎应元等人率领残兵冲出南门后,依托城门口阻击,只在这小小的一片地方,清军就算数量再多,也难以展开,只能被堵在这小小的城门口出不去。

“哪位是纪军长?”郑森挎着战马来到纪锋和阎应元两人身旁。

“我是纪锋,你是………”纪锋回答道。

“在下郑森,久仰纪军长大名!”郑森笑着对纪锋拱了拱手道。

对于纪锋这位应龙军第一军军长,郑森心里非常敬佩,泰安一战,纪锋名扬天下,后来又一直在山东前线和清军对峙,如今更是一路抗击清军数十万大军,杀伤清军无数,是许多将领的楷模。

纪锋回礼,看了眼郑森后面只有万余人马,当即皱了皱眉头奇怪道:“为何只有万余人马到来,后面可还另有援军。”

“有,在下只是前锋,因为集中了援军大部分的战马代步,所以能先一步到达,后方还另有十二万援军,估计两个时辰后才能到达。”郑森回答道。

“两位军长,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你们的大军疲惫,不宜再战,应立刻往徐州方向撤离,这里交给我就行了。”郑森一脸正色道。

清军数匹战马被射死,堵在城门口内,清军铁骑暂时冲不出来,应该很快就会弃马登上城墙来攻击他们,不可能长时间将清军铁骑堵在城内。

“好吧。”纪锋和阎应元对视了一眼,没有犹豫。

郑森全军都有战马,但他们不同,四万残军不仅是步卒,而且大战多时,早已疲惫不堪,根本难以在跟清军激战,留在这里才是累赘。

“撤!”纪锋和阎应元带着四万残军快速往徐州方向撤离,只有与后面赶来的援军主力汇合,他们才能真正不惧清军追击。

十余名清军士兵打算拖走堵住城门口的战马和士兵的尸体,让后面的铁骑能冲出去。

“清军士兵要清理堵住城门的战马尸体了,给我射。”

“咻!”郑森率先弯弓搭箭,一箭就将其中一名清军士兵射死。

仅仅相隔一个呼吸的时间,上百支箭支射向城门口将十余名清军士兵射死。

此时,宽度仅仅为三米的城门口,至少七匹战马和二十余名清军的尸体倒在那里,将城门口足足堵了一米高,加上泉州军士兵时刻准备射死出现在城门的清军,导致清军的铁骑一时之间根本无法跨过这么高的尸体冲出城外。

“弃马登城,射死城外的明军!”多铎阴沉着脸,怒吼道。

上万名清军士兵放弃战马,带着弓箭和箭支登上城墙,打算朝堵在城外的泉州军士兵射箭,同时,另外有一些清军从民房当中找来木板充当盾牌,再次去清理堵在城门口的尸体。

“清军登城了,射箭!”在郑森的命令下,万余泉州军士兵率先朝城墙上射箭。

泉州军是富可敌国的南洋霸主郑家一手组建的,装备精良,人人都配有强弓,而且箭术比之从小生活在马背上的满人和蒙古人也不差多少。

“咻咻咻……………”超过一万两千支箭支抛射上天空后,组成箭雨笼罩整片城墙,甚至不少箭支直接越过城墙,覆盖城内临近城墙的十余米方圆。

“啊………”一名清军士兵直接被一支如雨点般从天空中下下来的箭支插中胸口。

由于城内无数清军太过靠近城墙,在泉州军这一波密密麻麻的箭雨打击下,清军总计伤亡了四百余人。

“咻咻咻………”又是一轮箭雨落下,清军再次伤亡死百余人。

“退后!”多铎命令太过靠近城墙的士兵退后。

这个时候,上万清军冲上城墙之后,终于得以射箭还击。

同样是上万支箭支组成箭雨覆盖泉州军,清军占据城墙高处,箭支的威力更大,泉州军上下虽然都有铠甲,但在清军的这一轮箭雨下,同样伤亡了三百余人。

并且,城门口处,清军士兵在木板的掩护下,清理了堵在城门口的尸体。

“大清铁骑冲锋,杀出城外全歼明军!”托岳刚才在城内被郑森突然夹击,三万大军被打败,心头充满耻辱,城门口已被清理,便率先号令所部大军冲杀。

“绝不能让清军这么快冲出来,上!”郑森手一挥,数十名泉州军冲杀向前。

纪锋和阎应元才刚刚带着残军往后撤离,若这个时候放清军出来,必然很快追上,后果不堪设想,郑森打算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死死的把清军铁骑堵在薛城之内至少半个时辰。

仅仅三米宽的城门口处,清军和泉州军士兵在这里激战,不过片刻,这里再次堆满了一大堆战马和双方士兵的尸体,清军铁骑再次受阻。

“可恶!传令,下马步战!”托岳怒不可遏,不等多铎的命令,便直接下令麾下的士兵弃马步战。

城门口堵了超过半人高的尸体,虽然堵住了战马,但士兵若放弃战马,还是能跨过这些尸体杀出城去的。

“哼,清虏找死!”郑森冷笑一声,一拉弓箭便射死一个正在翻越城门口尸体的清军士兵,为那堆堵住城门口的尸体再添一具。

泉州军当中的十几个神箭手与郑森一同,对着正在翻越城门口尸体的清军士兵一个一个的点射,很快便又让那堆尸体增加了半米高。

城内,托岳死死的盯着几乎已经堵到了一半的城门洞,脸色铁青,但也只能无奈命令士兵停止这种无畏的举动。

“全部朝城外射箭,不信明军能一直堵在外面。”托岳铁青着脸。

城内,靠近城墙的清军士兵全部朝城外射箭。

连同城墙上的上万清军一起,这一次,足足近四万支箭支越过城墙射到城外,天空如同被乌云遮蔽,黑压压的一片。

“妈呀,快撤!”郑森头皮发麻。

清军彻底发狠了,恐怖的箭雨足足覆盖了城外距离城墙方圆百米的距离。

“噗噗………”

“啊……啊…………”无数泉州军士兵中箭。

郑森猛地挥刀格挡,但箭雨实在是太密集了,郑森被一箭射中左肩。

“少主!”一名泉州军将领大喊。

“撤!快撤出百米外!”郑森大吼着下令,生怕清军的箭雨在一波下来。

城内清军射出来的箭雨要越过十余米高的城墙,最多只能覆盖距离城墙最远七十米的距离,郑森带着泉州军士兵撤到百米外,城内的清军便不足为惧了。

此时,泉州军已经死伤了三千,只剩下一万人马了,并且正在与城墙上的上万清军对射,还在不断死伤。

清军士兵再次开始清理城门口堆集的尸体。

郑森估计了一下时间,大约已经过去一炷香的时间了,只要他们在阻击一炷香,便够半个时辰了。有半个时辰的时间,纪锋等人应该能跑十余里的距离,基本上能接近黄得功率领的援军主力,到时候清军就算在追击,面对十数万援军,也无能为力。

“神箭手,尽量射死清理城门口尸体的清军!”郑森一脸冷静。

泉州军士兵在距离城墙百米外与城墙上的清军对射,堪堪能够勾得上射程,掩护神箭手点射清理城门口尸体的清军。

清军士兵搬走了近一半尸体后,终于有人露出身体。

“咻!”一名神射手一箭射去。

“嗤!”那名清军士兵被一箭射中右胸,倒了下去生死不知。

一连三名清军士兵被射死后,剩下的清军士兵被吓住了,依托着尸体堆的阻拦,不敢在轻易将身体暴露出来,堵在城门口的尸体很快被清理了大半。

十数名清军士兵抱着木板跨过还剩下半米高的尸体掩护。

“哼,这就想出来,没那么容易。”郑森对着身边的一名泉州军将领下令道:“阿继,你带数百将士等会在冲去城门口与清军争夺一次,务必将在清军堵在城内一炷香时间。”

“是,少主!”

估摸着清军已经清理完毕,那名叫做阿继的泉州军将领立刻率数百泉州军士兵冲过清军层层箭雨再次在城门口与想出来的清军激战。

“明狗还来这一套!”城墙上的一名八旗将领怒极,指挥着城墙上的清军士兵全部朝堵在城门口外的泉州军射箭。

数百泉州军士兵几乎全军覆没在了城门口处,包括那名叫阿继的将领。

郑森心在滴血,这些可都是泉州的子弟兵啊,但他竟不得不痛下狠心让他们拿命去堵清军。

“时间差不多了,撤吧!”郑森不在跟清军多做纠缠,带着还剩下的八千人马撤退。

泉州军撤走之后,清军很快清理了道路,超过二十万大军蜂拥而出。

济宁城,多尔衮行营。

久久不见薛城方面传来歼灭明军的消息,多尔衮紧蹙着没有。

多铎的能力他是清楚的,在整个大清之中仅次于他,二十几万大军交到他的手上,又有托岳的五万大军配合,理应能势如破竹的歼灭济宁城南逃的八万明军,快速横扫山东全境才是。

“传令大军,即刻南下!”想来大军也休息够了,多尔衮便准备率领四十万清军主力继续南下。

“喳!”清军传令兵立刻去传令。

当郑森率领八千泉州大军追上纪锋和阎应元等人的时候,已经离薛城大约二十余里的距离,黄得功率领的十二万援军主力也看到了人影。

大军会师!纪锋等人的四万残军,许多人热泪盈眶,像是看到了自己的亲人一般。

“轰隆隆…………”这时,二十万清军铁骑也杀到了。

“大家不用慌,应龙军上前列阵!”黄得功沉着应对,应龙军第二军,第三军四万人马全部上前列阵。

双方在相隔不到五百米的地方对峙。

清军虽然有二十万铁骑,但明军也有十几万,就算硬战一场,也根本不用怕清军。

“王爷为何不下令冲锋,就算明军援兵到达,但我二十万大清铁骑必能全歼他们。”一名满脸胡渣子的清军八旗将领对着多铎不解道。

“明军数万应龙军严阵以待,还有超过十万普通大军协助,不宜硬战,放他们回徐州又如何,总有机会全歼他们的。”提到徐州,多铎眼中闪过一丝莫名的意味。

徐州才是接下来的决战之地,大清不仅要在徐州全歼明军主力,活捉大明皇帝,更要以徐州为起点,一统天下!

“退回薛城!”多铎没有选择硬战,带领二十万大军折返回薛城。

见清军不战而退,不管是纪锋等人还是黄得功,心里都暗暗松了一口气,虽然他们不怕清军,但刚突围出来的数万大军大战了一天一夜没有休息了,乃力竭之军,难以继续激战,有这数万人拖累,太不利了。

“回师徐州!”

随着十数万大军撤回徐州,山东全境彻底沦入满清之手,徐州城变成了最前线。

山东一战,大明前后一共损失了超过十五万大军。清军也好不到哪里去,一共损失了不下二十万。

如今徐州城极其周围,一共汇聚了三十六万大明军队,这是大明现如今所能抽调的所有人马了。

薛城,当多尔衮带着四十万清军主力到达薛城的时候,同多铎的大军汇合,六十万清军云集。

多尔衮一脸阴沉:“十五弟,你太让我失望了,为何没能歼灭那支明军,反而让大清蒙受如此大的损失。”

多尔衮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多铎二十几万在手,还几乎都是铁骑,突袭人数远远少于自身的明军,竟然大战了近一天都没能歼灭,还让明军顺利突围,而自身的损失更是比明军还多,这根本是不可想象的。

“臣弟有罪!”多铎一脸惭愧,自南下以来,各路明军表现出来的战斗力让他措手不及。

临沂一战,明军明明只有不到三万人,但硬是在他近十九万大军的围攻下死守了三天,并且让他损失了三万余人马,若是大明最精锐的应龙军也就罢了,但临沂的大军不过是大明一支很普通的大军罢了,将领也很普通,却能发挥出如此战力。再加上这一次的薛城之战,明明是被一支从济宁城逃出来的败军,被他突袭之后又团团围住,同样爆发出了令他意想不到的战斗力。

不管是临沂还是那山坡上,明军数万人同时大吼的哪一句‘杀清虏,宁死不做亡国奴’,至今回忆起来还让他控制不住眼角直跳,心中惊恐。

一直以来都只会内斗,软弱无能的明军变化竟然这般大了。

多铎对着多尔衮告罪了一句后,沉默了许久,才对多尔衮说出了临沂和薛城两战的具体细节,特别是明军诡异的战斗力。

“难道明军真的变化如此之大?”多尔衮没有怀疑多铎会夸大其词,事实上,大明自当今小皇帝登基以来,大明的变化确实令人惊恐,只是多尔衮一直不甘心,不想也不愿意说出这一点出来。

“大明或许真的不同了,这一次可能是我们大清最后一次一统天下的机会了。”事到如今,多铎不得不承认,大明确实是不同的。

多尔衮心里一紧,再怎么不甘心,他也不得不承认多铎说得对,如今的大明朝确实不同了,要不然他也不会从去年年底就开始无时无刻的想着亲自率军南下与如今的大明决战,因为他总有一种感觉,不能在放任大明发展下去了,否则将来有一天,灭的很可能是他们大清。

多尔衮的直觉一直很灵验,他不敢冒险,所以不惜一切代价他也要打破这样的局面。

“无论如何,这一次大明朝必定要灭,天下事我们大清的!”多尔衮狰狞着脸,为了大清能坐享这万里的锦绣山河,汉人只能是大清的奴隶,任何阻挡都必须毁灭。

大明中兴元年六月,满清摄政王多尔衮率领六十万清军云集徐州城下,徐州决战即将爆发。

……………………………………………………………

222。第222章 徐州城下(一)

徐州城下,战旗飘飘六十万清军黑压压的一片,似无边无际,声势惊人。

“成国公,这一战就靠你了,待得大胜之日,本王便履行承诺封你为徐州王!”多尔衮盯着前方城高河深的徐州城说道。

“请摄政王放心,奴才一定不负使命!”李化熙在一旁点头哈腰,一脸恭维,其实心里极为激动,王爵啊,这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这要是还在大明朝,别说是他,就连他后面的历代子孙都没有半点可能,因为大明朝根本不允许异姓王存在。

满人就是会用一些这样的爵位笼络人心,偏偏还就有人吃这一套,比如李化熙,只不过他们他不想想,说得好听是王爷,其实还不是满人的奴才,跟满人之中的王爷是天差地别,这样的王爵在一个满人章京面前都连屁都不是,面对满人的王爷更是只能点头哈腰的奴才。

要说李家,在降清之前本是徐州大族,在徐州城经营了近两百年,不仅人脉极广,更留有一些后手,其中便有一条祖上挖掘的秘密通道连通城外,这条密道不小,可以让三人同步通行不在话下,当年李家先祖足足挖了二十年才成功,整个李家知道的人也不超过三人。多尔衮正是想利用这条密道以及徐州城的内应,里应外合一举攻进徐州。

徐州城内。

昨日,朱慈烺派十四万援军前去救援,终于把纪锋和阎应元等人救了出来。

只不过原本他们加起来足足十数万的大军,回到徐州的只有四万多人了,折损了大半,好在到底是回来了,只要没有全军覆没,凭着在近三十万清军的围攻下突围成功这一点,就足以激励士气,朱慈烺倒还是很满意的。

四万三千多人,其中纪锋的应龙军第一军只剩下三千人,阎应元的第四军剩下一万四千人,常顺後的岭南军剩下六千余,以及一万七千的济宁军。

应龙军第一军几乎被打散,为了接下来的大战,朱慈烺决定把那一万七千的济宁军全部编入第一军当中,让第一军恢复两万人的编制。

虽然这一万七千济宁军没有经过应龙军的系统训练,甚至没有摸过燧发枪,但这些人到底是经历了一路的大战回来的,稍差点的都死了,剩下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并不会辱没了应龙军。

朱慈烺这次亲征,除了麾下应龙军将士人手一支燧发枪外,还另外带来了三万支,这是为了预防大战中损坏而更换的,不过既然新编了一万七千人补足纪锋的第一军,朱慈烺便调也拨了足额的燧发枪过去。

只经过了一夜的休息,第二日纪锋便紧急操练手下的第一军将士,就算大战在即,不可能让他们熟悉应龙军的战阵战法,但至少教会他们上弹开枪。

朱慈烺正与一众将领在商量军务,一名士兵突然跑了进来。

“启禀皇上,清虏摄政王多尔衮在城外想见陛下!”这名士兵单膝跪在地上禀报道。

“多尔衮想见皇上,不会有诈吧?”张魁山在一旁皱着眉头说道。

“能有什么诈,走,随朕去会一会那位鞑虏的摄政王。”朱慈烺摆了摆手,并不觉得能有什么诈,他又不出城,多尔衮能对他干什么。

要说朱慈烺还真想见一见那位叱诧风云的满清摄政王,看看他是不是真有什么三头六臂,竟然在历史上做出了那么多让汉人沉沦的事情,若有机会,他真想千刀万剐了多尔衮。

朱慈烺带着一众将领登上徐州城楼。

城下,多尔衮停留在距离城墙大约一百七十余米处,一身白色镶明黄的八旗铠甲代表着满清正白旗旗主和摄政王的身份。

多尔衮不似一般满人那般粗大魁梧一脸胡渣,反而面目白净,只是身材比一般汉人高大了些,倒是浑身上下充满着一股不怒自威的霸气符合他的身份。

“彭程,这样的距离你可有把握一箭射死多尔衮。”朱慈烺估摸着多尔衮的距离,已经在弓箭和燧发枪的射程之外,倒是一些特种强弓有可能够得着,只不过这类强弓就算整个大明也没有多少人能拉得开,朱慈烺见识过彭程的武艺,比张魁山和黄得功还厉害,所以才有这一问。

第一次知道彭程有这样的武艺的时候,朱慈烺是非常吃惊的,要知道张魁山的黄得功的武艺已经是大明少有了,但彭程却更加厉害,上百个普通士兵都不是他的对手,朱慈烺感叹之余暗暗庆幸自己捡到宝了,如今彭程这位现任锦衣卫指挥使经过了一番考验之后,已经得到了朱慈烺全方位的信任。

其实朱慈烺不知道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