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放牧大唐-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允疽幌伦约业某弦饩秃昧耍饕故怯美纯春⒆恿恕

小石珝小时候石磊都没能很好的陪伴在身边,现在更是分隔两地,现在有这个条件了,石磊就想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老婆孩子们身上,也算是暂时的享受一下他最向往的小日子。

而且像是拉拢人这类的活计,本来也不是他所擅长的,他说话做事太直来直去的,对这些文人出身的广州官员们,不一定很管用啊,说不定还要适得其反。

毕竟你一个武官,跑去给一个跟你级别差不了太多的文官说,你来跟我混吧,保你吃香的喝辣的,这意思确实是这个意思,人家说不定原本也是千肯万肯的,可你这么一说人,家搞不好就觉得收到了侮辱,然后这事就告吹了。

毕竟当文官的多少都有那么点矫情,不像大部分武将一样,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做事都给人扭扭捏捏的感觉,像刺史老哥这么直白的还是少数啊。

可委婉的话石磊又不太会说,人家说不定把投靠的意思都表达到了,他还没明白呢,所以这事让他去干,也确实不靠谱,他还不如去躲个清静呢。

他的工作倒是也不会耽误了,都是用惯了的人手,不说如臂指使吧,毕竟没经过一起上战场的检验,石磊是不敢说这话的,但是说调度得力还是没问题的。

这些手下对石磊的命令,已经可以做到不打折扣的执行到位了,应对广州城目前这个局面就已经够用了。所以石磊才能安心的把这一摊暂时放到一边。

而他的顶头上司,那位逐步在广州折腾出了不小动静的刺史老哥,此时却没在广州城里呆着,而是按照石磊随口给说的法子,拉着几船咸鱼跑去长安了。

他不是想让广州这边的民生和经济都有所发展吗,经济方面有了石磊他们这些勋贵的强势入驻,想要发展起来只是时间问题罢了,所以他更多的还是在民生方面动脑筋了。

而石磊随口出的主意却让他给当了真,因为确实如同石磊说的那样,广州城的民生无非两种出路,要么多开垦种地,要么就得问大海要收成了。

那么多的海产品资源,怎么也得利用起来啊,这些东西在内地可都是难得一见的鲜物,没道理就扔那里不管的。

第四百七十四章 智多星石磊

众所周知海中珍品是很多,各种珍贵的食材,一直都是饱受推崇的烹饪原料。所谓山珍海味,还有海八珍的说法,海参,鱼翅,鲍鱼和鱼肚这样的东西,在广州这边真心想找的话,都不算是特别困难的事情,可刺史老哥偏偏选择了最为便宜,最为常见的咸鱼。

这东西单论味道,连普通的海鱼都多有不如,和那些珍品的差距,更是没法以道里计,可也绝对是有数的人精的刺史老哥,偏偏就选了这种色香味都不怎么样的家伙,装了几船跑去了长安到处兜售,里面自然有深意在。

绝对不是他脑子抽了,去给人找不痛快的,在终于看到回到长安的希望的关口,他不会做这种不靠谱的事情的。尤其是他兜售的对象,大都是长安城里的那些勋贵们,用的借口还挺光明正大的,打着给广州安定居民找条活路的旗号。

再有程咬金他们带头响应,一个人认购了几百斤,估计够他们一大家子吃上好一阵子的咸鱼后,刺史老哥这为国为民的名头,反而算是打了出去,其他的勋贵们就只好跟风,也都认购了少则百八十斤,多则千八百斤的咸鱼。

这玩意就跟有钱人的慈善拍卖一样,也是有潜规则的。要说这点咸鱼钱,大家肯定都不缺,买个万儿八千斤的都算不得什么,但是得考虑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啊,你不能比你的顶头上司买的还多吧。

然后这些多多少少的都买了些咸鱼的勋贵们,也不知道是为了不至于让自己这种跟风的活动看起来太傻,还是让自己的行为显得高尚起来,总之大概是为了撇清和美化自己吧,也都跟着开始夸赞刺史老哥的这种行为。

什么高风亮节啊,为民请命啊这类的名头,不要钱的往他身上安着,仿佛一时之间大唐天底下,就这么一号一心为民的好官了。

至于这些咸鱼的去处吗,勋贵家里总是要留一些,显示下自己与民同乐的心态,不会把这些咸鱼都弄走的。而且确实有那么几个爱好特殊,或者从小家里条件很差,真正的草根出身的勋贵,确实就好这一口的。

但是大部分的咸鱼,都是送到了长安周边的,那些有名的贫民窟一般的地方。只要是大城市周围,总是少不了有这样的穷人聚居地,也算是个给这些人一个生活压力没有那么大的地方可以活命。

哪怕这个改变过的大唐,盐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物事,供应也足够充足,但总有那么些真正的贫民,还是连盐都吃不起的。

这送来的咸鱼,就成了他们的救命菜了,不仅满足他们对于盐的需求,还有肉可以吃,绝对是无上的美味啊。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卖咸鱼的行动,倒是真的很有慈善意义的。

这之后成功开辟了一条商路,也为广州的各种海产品找到了市场的刺史老哥,带着满满的成就,和一身的好名声回到了广州城,广州上下的这些人,尤其是那些官员们,听刺史老哥说完此行的偌大收获以后,那绝对是与有荣焉啊。

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一样,被安利的干劲特别足,差不多拿出玩命的架势在努力调动着,就想着都出了成果后,能够让他们也跟着天下闻名一回,也就算是不负世间走一遭了。

为这事,刺史老哥还专门带足了礼物,以温房和看新生小宝宝的名义,跑到了石磊家的土楼里,详细的说了下过程。这话中不乏表忠心的意思,大意是会坚定的站在石磊他们的这个阵营一边,以后有事大家齐心协力之类的。

顺便又跟石磊讨教了半天如何发展民生的事情,之前石磊随口说道的这个点子,可是个给了他不少的助力啊。就他这会的官声,都没用程咬金他们费太大的劲去运作,就有应该把他调回长安大用的唿声出来了。

这要是再有点什么突出的成绩,把这名头做到了长安去,他回去岂不是就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吗。

石磊在他眼里,俨然已经变成了幸运星,和救世主一般的存在,所以他这才找了个完全说得过去的由头,屁颠屁颠的就跑来,想从石磊这里得到点启示。愚者千虑还必有一得呢,说不定石磊就有了不得的好想法啊。

石磊想了想,能说的,能想到的,貌似上次过去拜访,就已经交代的差不多了,现在让他临时想到什么好主意,有点强人所难啊,所以干脆的就把有用没用的,全都给刺史老哥说了一通。

比如说种植高产的占城稻啊,甚至考虑引入土豆啊,还有石磊自家算是已经半公开的那些种植技术,都是和土豆一并拿出来,跟李世民换了好处的。

像是堆肥技术,还有蚯蚓的应用,以及简单的生态循环农业这些东西,都是自家用的已经比较娴熟的东西,也是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检验过,确实有效而且适用性很广的技术。

以后估计李世民这个当皇帝的,肯定也要用各种方式,陆续的把这些好东西推广开来的,也算是为大唐天下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而在开发新的田地方面,石磊倒是也想到了一个点子。让他正儿八经的去鼓励农民生产,他是想不到什么主意的。

他家的庄户恨不能把所有能种粮食的土地,全都给开发出来,不合适的也要想着法的弄点有用的东西出来,他还真的没见过农户不乐意种地的情况。

可广州这边的实际情况很复杂啊,瘴气横生,毒虫密布,还有鳄鱼这样的勐兽环伺其间,算得上是危机重重。想要开发新的田地,没有一定的武力保证还真不一定行得通。

直接去解决这些问题,对石磊来说是不现实的,哪怕他把手底下的武力,全都拉出去给农户们站场,保证他们的安全,这个能够护的过来的范围还有时间,都是非常有限的。

到时候你说保护哪些人为好啊?不患寡而患不均哪,搞不好他们还要出力不讨好的。

所以这种笨办法,肯定是不可取的,石磊唯一能够想到的,就是更大的鼓励当地已经渐渐兴起的那些鳄鱼的相关产业。

猎杀鳄鱼的人多了,都知道鳄鱼这玩意值钱了,敢于玩命的去祸害这些家伙了,自然给那些种地的农民造成的危害就小了啊。这时候就别提什么动物保护的观念了,能够抓光杀光某块区域的鳄鱼,绝对是值得鼓励的事情。

虽然石磊一开始就已经说明了,他的这一番说辞,纯粹是信马由缰的随口胡扯,但听完他这一席话,刺史老哥还是如获至宝的再三表示了感谢,也不知道到底都从石磊这里,得到了什么靠谱或者不靠谱的启示。

送走了千恩万谢的刺史老哥,石磊还是决定出个门去到处看一眼,做了这么久的宅男,闻惯了尿布的酸爽味道,总要换个环境换个心情吧。(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五章 进进出出

骑上已经有日子没骑过的战马,石磊信马由缰的在广州城周围逛了起来,体会下广州上下最近各方面的变化,同时也好好看一下自家产业的发展情况到底如何了。他这段时间可是基本一点外界的事务都没有过问的,除了有重大的事情直接给他禀告以外,大部分时候他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管看孩子。

他的这番做派,倒是让玉玲珑姐妹俩都高兴坏了,尤其是原本因为生了个女孩,多少还是有点不太放心的玉玲儿,看到石磊那发自内心的喜爱也安心的很,这段日子也成了她们感觉最为幸福的时刻。

不过这样肯定也造成一个问题,就是他甚至对自家的产业都不太熟悉了。还好这几位大掌柜都是精明能干之人,也都是绝对可以信任的角色,没有石磊的督促,也绝对出不了什么纰漏。

况且石磊原本一直就是做的甩手掌柜,压根就很少去操心具体的事务,有没有他真心区别不大,他的作用更像是个精神核心,是大家心里的倚靠,更多的还是做好大家的主心骨就行了。

最近的几个发展重心石磊还是知道的,因此逛起来还算比较有目标。简单的在广州城里看了一圈,看到自家货站和独一味比以前更加火爆了就可以了。

按照石磊的吩咐,自家已经开始加大了对各种鳄鱼原料的采购力度,不单单是为了支持刺史老哥的民生发展计划,也是为了自家产业发展的需求。

长安那边对这些原材料的需求,还在进一步加大呢,鳄鱼的皮具,已经取得了越来越多权贵们的认可,定单又一次排出了好久以后了,其实不是什么限量款,结果却硬是卖出了限量款的稀罕程度。既然这边的货源,完全可以进一步扩大,肯定不能把这么多的银子扔在一边不去挣啊。

鳄鱼干和牛肉干一样,也差不多成了勋贵家里必备的小食,不过看这火爆程度,这鳄鱼干估计很快就要超过牛肉干的保有量了,因为牛肉的来源,放大唐这会反而还要少些,不是你想杀就能杀的。

哪怕有了突厥草原这个庞大的来源,牛依然是深受保护的重要劳动力,也就是像石磊手头的那些牦牛,因为不属于耕牛的行列,还能被宰杀了面世。

鳄鱼这东西可不在法律保护范围内,只要舍得下本,使劲买就是了,这个供应量很可能反而要超过牛肉的。甚至石磊都考虑以后家里的奢侈品,很可能要主打鳄鱼皮产品,牛皮的反而要成为限量款了。

当然这肯定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所以暂时石磊只是交代了这么一个设想,让大掌柜们有点准备就成。

独一味的火爆也是更胜往昔,知名度越来越大,味道却一如既往的好。甚至因为厨师们磨合的越来越好,干活更默契了,味道还有所提升,在网络回头客方面,还是一如既往的给力啊,这生意不好才怪呢。

而且有石磊这个大吃货在,肯定经常会有新菜式出来,很多还都是结合了当地特色的,比如爆炒田鸡,水煮石蛤这样的,一出现就成了招牌必点菜品,其他的要家常有家常,要高大上的有高大上的,绝对能满足各种宴请的需要。

看过这两处主要的产业以后,广州城的变化也欣赏的差不多了,石磊调转马头,朝着海边就跑了过去,还有老大一份产业都在海边呢。

石磊近期比较上心的水上乐园,在慎行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攻克了一个个的技术难点,终于赶在盛夏真正来临前面世了。选址和设计以及监工工作,当然还都是慎行带领他的团队完成的。

这次参与施工的,都是之前在土楼建设中找回的那些自家老人。石磊想要给他们更好的生活,就从给他们更多的赚钱机会开始吧。而且这些人手把也过硬,还能帮自家保密,肯定是不二人选。

这个水上乐园主要面对的消费群体,肯定还是广州城里那帮中产阶层的市民们,所以选择的位置,不会离广州城的距离太远,只是宣传依然要做到位,才能真正吸引人前来。

石磊干脆的把长安用的很熘的那一套广告办法都弄了过来,找些乞丐发发传单,表演表演节目之类的,那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啊。

开业当天,刺史老哥和广州上下近乎所有的官员都跑来给石磊站场,就冲他们的面子,也不愁那些真正有消费能力的人不来啊。

况且石磊给这水上乐园的定价策略,还是比较亲民的。真正比较贵的,也是石磊真正用来赚钱的项目,都是像花式滑水这种体验式的互动游乐节目。

普通的那些项目,都是包含在通票里面的,更多的还是起到一个宣传,和聚拢人气的功效,甚至石磊把那些表演项目,都算在了通票里面,绝对是诚意满满的良心之作了。

有了非常吸引人的优惠定价,还有那么多吸引人的项目在,又有足够强力的宣传效果,这水上乐园一经开放,就立马变成了广州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热门游玩项目。

而且选的开业日期又比较讨巧,正是天气最热的夏季到来之时,这种休闲娱乐与纳凉功能兼具的好地方,自然就成了广州城里那些中产们必去的所在了。

连那些又一次到访广州城的番商,和他们手下的水手船员们,都被这里深深的吸引了,没事的时候倒是大部分时间都泡在了这里。

这些家伙,或者说大概是大部分船员的通病了,他们虽然其实不少赚,但往往都存不住什么钱,就因为这活太危险了,工资高但是有点朝不保夕的感觉,他们往往就选择了及时行乐,赚多少接着就全败光了。

船长们多半也比较喜欢这样的手下,因为以船员的收入水平,真的安下心来存钱的话,用不了几年功夫,就能在他们的家乡过上不错的小日子了。真的安定了下来,还有几个水手会冒着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丢掉性命的危险,去跟着船长到处去冒险呢。

大概也就是因为这种习惯,喜欢刺激和冒险的他们,都成为了像是花式滑水这种比较激烈的项目的首批尝试者,并且很快就爱上了这玩意,每次过来基本必定是要站到滑水板上去浪上几圈的。

听说他们已经在建议,给自己的商船上配上点滑水板这样的玩意,闲时也能跟着自家的船只玩玩这个。

其他的大象按摩这类的节目,对这些不太怕死,或者说有点乐于作死的家伙来说,肯定也是必须要全都体验一遍的了。

而这些项目有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以后,很快就成了颇受欢迎的娱兴节目,相应的也就变成了水上乐园里最重要的印钞机。(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六章 启动新计划

石磊随便找了几个游玩过的游客,问询了一下他们的意见,得到的结果都比较满意,他们对着水上乐园可是颇多赞誉的,看起来一家人玩的都挺开心的。而且这里的火爆,只要看园内如织的人流就可以想象了,石磊就没有再跑进去晃悠。

至于这样一处火爆的买卖,会不会有人模仿的问题,自然是不用担心的。就冲着来给站场的那一帮人的身份,就知道在广州城这地面上,是别想再开一家了,先不说能不能干的过石磊这边,就官方那一关都怕过不去啊。

况且这个东西的建设,还是有很多技术门槛的,这些都掌握在石磊最为信任的那些老家人手里,其他人想要达到自家这个程度,可有不少难关需要攻克的。而投资又这么大,绝对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起的。所以可以肯定的说,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一块都是石磊一家的天下。

从水上乐园这边走过,石磊去看了下他种下的那些珍珠的情况,然后就满意的跑去船厂那边了。这些珍珠应当用不了几天就可以收获了,到时候少不了又是了不得的进项。

之前带回去的那些大章鱼贡献出的珍珠,就给家里带来了很大一笔收益。只不过那些鲍鱼珍珠,都被做成了限量销售的珍品首饰,一直处于惜售的状态,所以卖掉的很少,带来的收益确实要少一点。

而这批自己培养的,品质肯定要比大章鱼贡献的那些还要好得多,出现顶级珍品的可能性也要高得多,所以石磊对它们抱有很高的期望啊,绝对是家里的又一大摇钱树。

石家现在的进项绝对不少,除了那几处越加红火的商铺以外,特种丝绸的批发生意,也为自家带了了很多的收入。但是这段时间的投入也大的很啊。

只是不断买入的那些鳄鱼原料,就占用了家里不少的资金,收购象牙犀角这些商队需要用到的原材料,花费也不在少数,年后商队回来以后,这些方面就在不断的朝里面砸钱了。

建设水上乐园,也不是什么小工程,给自家建造的那个土楼同样花费不菲,还有之前船队的先期投入,不仅是船本身,还有那么多的货品呢,这都是要钱的,所以石磊的花销可是不小。

而且之前还有一笔最大的开销,不过也是让石磊花的颇为心安理得的,就是买下了之前给自家生产了那几艘远洋大船的船厂。

至于说为什么一个刚刚完成一笔不小的订单,也算是过了个肥年的船厂,竟然会在这时候卖出,这个就不好详细的说了,反正当一帮子权贵都看上了这么个船厂的时候,它总是会被卖出来的。而且原本的那个厂主,还很乐意的继续干着老本行,帮忙管理着这个规模也是不小的船厂。

石磊他们之所以看重这个船厂,有那么几重的意思,不过总结起来一句话,肥水不流外人田啊,肉还是烂在自家锅里比较好。

石磊家里的船队经过几个月的来回航行,加上考察和做生意的时间,头两天就已经回到广州这边了,如今正忙活着朝下卸货呢,其中可是有不少银两,直接存入了石磊的土楼仓库里。其中的几间被腾了出来,改造成了坚不可摧的银库,各种毒虫和生物防盗措施自然还是标配。

其他的各种货品也是不少的。跟随他们一起过去的那些权贵家的考察员们,也跟着一起见证了其中的庞大利润,顺便也把石见银山的情况差不多搞清楚了,对于石磊发起的那个计划,那绝对是举双手双脚的赞成啊。

哪怕没有银山那庞大到让所有人都要忍不住眼红的利益,只是这远洋贸易的利润,那几十甚至几百倍的差价,也足够让这些见惯了大买卖的各家精干手下们心动不已了。

所以对于打造大船出海发展这回事,他们就变成了最积极的支持者。而那些权贵家其实开年以后,就已经给这家船厂砸下了堪称海量的订单,足足几十艘和石家现在正在服役的商船差不多的远洋货轮。

这些勋贵家中没有几个能够称得上大匠的人物,而他们都知道石磊家是最不缺各种顶尖工匠的,既然石磊家的技术高手都说这些海船很有可取之处,可以说是目前市面上能够见到的,量产大船之中难得的技术先进的好东西了。

而且又经过了实践的检验,不仅仅是两趟走商,更有一次战斗的洗礼,整个船队都经受住了考验,近乎无损的走了两个来回,这就容不得他们不心动了。起码证明了这确实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方案了。

而且还有很关键的一点在于,这个船厂的工人们,制作这种形制的大船已经非常的熟练了,从后面几艘船的情况来看,技艺也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这种情况下,更加先进也更加成熟的这种远洋货船,自然就成了他们的最佳选择。

而石磊看中的就是这大批量的订单,这船厂接手过来,马上就要有一笔很大的订单,以及可观的利润,绝对是有利无害的好买卖。

除了充分的追逐利益这么一个出发点以外,石磊也想把这个船厂当做一个试验场,他会拿出自己后世看到和听说的那些,关于造船的小知识和新突破给自家工匠。

顺便的也要集合起石家在工艺方面的优势,综合多位大匠的能力,还有他们之前欲言又止的那些尖端技术,真正的打造一艘完全属于石家自己的顶尖远洋大船,也就是未来真正的石家旗舰。

而这样牵扯到了很多机密技术的新船,显然不适合放到别人的船厂里去制作完成,所以收购了这个经过一番合作后,不论是工人的工作态度还是技术水平,都比较得到认可的船厂,同样有着多重考虑在内,也是石家的必然选择。

这样一来石家有了试验场,挣到了不菲的船资,还能兼顾保密的需求,这船厂里上到原厂主,下到普通工人的命运,可以说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