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放牧大唐-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越想越后怕的石磊,再一次加大了探查的力度,把面积也进一步扩大了出去。好在飞鹰的数量足够多,如果真的有这样的伏兵,人数肯定少不了,在飞鹰的眼中肯定无所遁形。
在首拨敌军真正进入视线之前,飞鹰们带回来的消息,再一次的证实了石磊的想法。
也不知道是他们相互之间不太对付,还是各有各负责的区域,反正确实是在另一处足有近一天路程的地方,发现了另一股几万人马组成的部族联军,而且看样子成分还比较复杂,很可能包含了投靠吐谷浑一方的那些羌人和党项人。
他们完全不急着靠过来,吃掉石磊他们这点人,也不知道是不是在等着看好戏呢。或者更像是打算来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目标不是对准的李靖他们所在的主力,就是打算吃掉前来救援的偏师。
只不过战场现在算是对大唐一方单向透明了,不论他们打的什么主意,自然都有李靖这个大元帅去对付,石磊只要按照军令,完成好自己的职责就可以了。
大概李靖也知道不能指望三位猛将自己拿主意,所以等到最新战报到手以后,随同信使回来的还有他的军令。
军令明确要求石磊他们,等到汇合了赶来支援的契苾何力本族骑兵以后,一起去攻打正面的那几千号吐谷浑骑兵,扯动这边的所谓埋伏圈。李靖会亲自统帅大军随后赶来,尽可能的把这几万人全都给他包圆了。
至于另一路的部族联军,自然有李大亮统领着他麾下的那一路人马负责摆平。这样双管齐下,完全可以一次性解决掉吐谷浑大部分的抵抗力量了。
当然这看似简单的作战计划,对石磊和薛氏哥俩,以及契苾何力这几位的要求可是不低,还牵扯到他们和主力之间的前后衔接问题,如果李靖不能及时赶到,石磊他们几个就会被人家真个包了饺子,很难说能不能逃得性命。
而李大亮那一路,也必须能够战而胜之,才能为这一路减轻压力,要不然李靖手下的军队,同样要面临前后夹击的困境。
所以说这一战,绝对是对几路大军的共同考验,哪一环都不能出错,要不然很可能就是个满盘皆输的局面。
当然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这一战的战果,肯定也会非常的辉煌,石磊他们自然也是首功没跑了。
在这样的地界打仗就是这样,根本就玩不出太多的花活来,归根结底还是要硬碰硬的靠实力说话。
在契苾何力的队伍到来之前,石磊和薛氏兄弟的手下,都在静静的等待着这场提前到来的大决战真正开打。
他们大都比较沉默,正在不停朝嘴里塞些高热量的食物,用来补充体力。同时就那么坐在战马上闭目养神,尽可能的将自己的状态提高到最强的状态。
个别在那吆喝着的,基本都是队正这类的基层军官,正在给手下人们重复各种注意事项。
像先锋队伍之中的这些骁骑,都是打老了仗的悍卒,不会像新兵一样,每逢大战必定紧张万分,又或者兴奋异常。更没有哪些人会不停的在那找人聊天的,因为说多了以后必定会疲惫,身体的兴奋期过去了,临战时状态就要差得多。
这样的小经验不是老兵是很难掌握的,也不是别人随便给说说,他们就一定能明白的,都是拿命换回来的宝贵经验,学不会的很可能就用自己的性命,交了这昂贵的学费。精挑细选的精锐队伍中,自然就很少出现这种情况。
石磊的脑子同样在转个不停,他在不断的根据手下人和飞鹰回报的,三路敌人的动向,来确定一个更理想的接敌方向,以及大体的突击方向。
既要让另外两路的伏击队伍尽快现身,又不能真个把自己陷入到包围圈中,还得考虑那规模庞大的畜生群可能带来的阻碍呢,有一条提早规划好的冲击路线,就显得很有必要了,还好在这方面石磊好像还有点天赋,他的战场直觉比较强烈,往往都能带领手下找准敌人的薄弱环节,一击即中。
等到契苾何力带领手下的本族骑兵,和石磊他们成功汇合的时候,正面硬抗石磊的那伙子吐谷浑骑兵,也已经出现在了视线之中。他们身后那滚滚烟尘,看起来确实唬人的很,不过石磊更看重的,自然还是这些真正的对手。
不出石磊所料,慕容伏允这一趟可是下了重注的。大概也是知道石磊他们格外精悍,所以力抗他们的队伍,就没选其他部落出身的杂兵,而是他自己麾下的直属精锐,算是吐谷浑真正的顶尖强兵了。看来真的要打一场硬仗了。
就这样,这场原以为只是小规模接触战,结果却发展成了终极大决战的激烈战斗,算是真正的开打了。
手撕鲈鱼说
推荐好友的新书,《南晋闲人》精品作者过河妹妹马甲新作!2017日天诚意作品,文青笔锋,值得一读!嗯,就是陈家过河卒这货,老书《苏联1991》。
第五百零二章 猎人变猎物
第五百零二章 猎人变猎物
石磊把薛氏哥俩和契苾何力叫到一起,简单的开了个碰头会,主要就是统一下思想,就这么些人,面对的局面又挺复杂的,可千万不能再各怀心思了。 总之一句话,“跟着我冲!”
“大风!大风!大风!”石磊开始大声的喊起了战号,激励着手下人的斗志。“大风!大风!大风!”所有的大唐军士都跟着大声呼号了起来,充满了视死如归的神情。
敌我双方根本就没浪费那个口水去骂战或者劝降,语言不通多说无用,干脆的都在驱动着战马开始缓缓的加速。
唐军这边,石磊和他手下的护卫们,理所当然的跑到了整个队伍的正前方,他们将会作为己方的箭头人物去突破敌阵,承担起最重要的开路任务。
他们的表现如何,直接关系到这几千号同袍的推进速度,同样决定着这么多人的命运,是凿穿敌阵,在被围拢起来拖住脚步前,成功摆脱纠缠,突出重围,还是在敌人的人海攻势面前折戟沉沙,可以说都系于他们一身,端的是责任重大。
不过真正冲在最前面的,还是石磊特意安排过来,排排站的那些体型庞大的牦牛们。
论起冲击力,肯定还是这些每个都超过两千斤重的庞然大物来的更强悍,哪怕单纯用粗壮的身躯撞过去,也能弄死很多敌军的骑兵了,哪怕敌人再精锐,在这样摧枯拉朽的力量面前,也是徒呼奈何的。
石磊他们只要跟上去,继续扩大敌军的豁口就好了,这任务难度顿时降低了好几个档次。
能够阻挡这股洪流的队伍,也不是没有,大唐的精锐步兵方阵,靠着严谨的阵型,和密密麻麻伸展出来的长矛,再用上多层人墙叠加,总能硬挡下来的,只不过伤亡肯定也小不到哪去就是了。
或者大唐真正让人闻名丧胆的陌刀阵,挥刀而进的情况下,大概能以更小的伤亡,干掉石磊屡试不爽的奔牛阵。因为真正的陌刀阵运转起来以后,就如同庞大的绞肉机一般,能连骑兵带他们的战马一起劈断,对牦牛们的杀伤力,肯定也要比单纯的长矛来的强得多。
不过很可惜这些吐谷浑的精锐们,都不是以上兵种,而是骑兵。骑兵是不可能把队伍排成密密麻麻状的,他们又不是铁浮图。所以遗憾得很,他们只能靠着自己的**凡胎,去硬抗牦牛们的冲击了。
真的开始了战斗,石磊就很难继续分心去想,敌人的伏兵到底会从哪些方向出现了,他所能做的只是依靠多年来身体练武形成的本能,近乎机械的重复着杀伤的动作,简单的一剑或者一槊递出去,必定会有一个敌人非死即伤。、在石磊毫无顾忌的施展出全力的情况下,数遍整个站场,也很难找到几个能让石磊递出第二招的家伙,能有这个能力的高手,不是石磊的手下,就是石磊的同僚。
有那些强悍的牦牛,还有石磊这帮子锋利的箭头,敌人的队伍就如同刀过奶油一般,被近乎轻易的撕开了大口子,所谓的精锐骑兵,在石磊他们这帮非人类面前还是不够看啊。
薛氏兄弟他们几位拳头人物,那杀伤力也是不差,同样是战场上沾着即伤,碰着就亡的厉害角色,这时候毫不犹豫的跟在石磊他们身后,努力的扩大着战果。
原本人数占优,兵员素质也不算差的敌军,就这样被生生的切割成了好几个各自为战的小方块,反而变成了被压着打的局面。
石磊也不恋战,此一战他们的任务,也不仅是消灭眼前这几千号吐谷浑精锐而已,他可没忘了周围还有埋伏的对方其他两路大军呢。
真的和这些精锐纠缠起来,不可避免的就要慢下来,失去了骑兵赖以为生的速度,哪怕强悍如石磊,也不敢说带着几十号强悍的手下,就能砍翻几万敌军吧,人家排队过来送人头,也能让他们杀到手软了。
所以石磊从不回身继续补刀,当然也没这个必要,就这样一往无前的不停冲击着,一直到猛然间发觉眼前一片透亮,已经彻底的杀透了敌阵。
带着手下人们绕了一个弧线,石磊这才看到那些敌军的伏兵们,已经按捺不住的跑了出来。不过显然他们低估了石磊他们的强悍,行动的也太慢了点,这下子冲出来,没能把他们合围在中心,反而白白暴露了自己的身形。
“风紧,扯呼!哈哈哈……”石磊大笑着把黑话都喊出来了。看到自己这边的队伍都已经冲了出来,就赶紧带着大家朝自家的大帅所在的本阵跑了过去。
原本用来拖住他们脚步的诱饵,那些慕容伏允帐下的精锐骑兵们,也算是被石磊他们活吞了下去,如今死伤了大半,被彻底打残了,这会正红着眼睛,不死心的在石磊他们身后亡命的追赶着。
石磊他们不理会身后那些手下败将的叫嚣,拼命的打马前进,必须得在埋伏的几万骑兵合拢之前,从两队人马中间的缝隙中穿过去才行。
这次石磊和他手下的护卫们,自觉的落在了大部队的后面,这个位置也是最容易接敌的,因为合拢的敌军正好成一个漏斗形状,但凡石磊他们跑得慢点,就被夹到中间了。
石磊他们也得做好殿后工作,把自己这边的队伍,尽可能的囫囵个带回去啊,战力最强的他们万一被围住,还有望破阵而出,正是殿后的不二之选。
砍死了一些跑的最快的敌军勇士后,石磊他们顺利的完成了自己的殿后任务,在被敌军合围之前全都跑了出来。在敌人的痛骂声中,哈哈大笑着越跑越快,奔着李靖他们所在的方位就跑了过去。
现在这渔夫和鱼饵的角色整个调了个个,后边那怒火中烧的吐谷浑大军,看样子是不会轻易放过石磊他们了,正好领着他们朝大唐这边早就布好的口袋阵里钻一钻,也让他们感受下,什么才叫玩计谋,摆阵法的行家里手,体会下战阵的真实威力,到底能强悍到何种程度。
这帮原本吃定了石磊他们的敌军,显然已经无暇去顾忌被唐军埋伏的可能了,因为在他们的想法中,他们才是一直占据优势的一番,石磊他们也确实踏入了他们的预设战场,只不过运气太好,让他们给逃了出去而已,完全没想到自己一方,会有落到敌人的棋盘上的可能啊。
但事实就是从他们开始追击石磊那一刻起,他们就已经完全的落入了李靖布下的圈套中了。这一陷进来,赔上的很可能就是几万骑兵的性命!
手撕鲈鱼说
今天已经腊月二十九啦,不知道大家都放假了没有,到家了吗?祝福各位朋友都能够阖家团圆,幸福安康。虽然过年前后明显少了很多看书的朋友,应该是都在忙年,不过作者君还是会尽量坚持码字吧,只是这个年过的太充实了点,当然不使劲逼一下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对码字这事有多热爱啊。o(∩_∩)o谢谢那些过年期间依然在坚持给本书投推荐票,月票和订阅打赏的朋友们,真的非常感动!
第五百零三章 陌刀阵
第五百零三章 陌刀阵
石磊他们一边在催马加速,一边掏出了手弩来,对着后边的敌人大军射了过去。后面的骑兵是追着石磊在跑,很有点主动迎上了石磊他们的箭枝的意思,对敌人来说箭枝的速度更快了,飞行距离更短了,中上这么一家伙,造成的伤害自然也就变大了不少。
而他们射出的箭却是相反的,想追上石磊他们都不太容易。眼瞅着自己的同僚不时有人倒下,敌人却在前面优哉游哉的跑着,这就让他们更是恼火不已。因此几万大军依然在后边,边怒骂着边紧追不舍,很有点不杀石磊他们誓不罢休的样子。
来到前面一座小山上,石磊和薛氏哥俩的手下全都一分两半,在山头那成扇面打开,给后军送上一阵箭雨,放挺了不少敌人后,在下山的路上,也彻底的分到了两边,从原本正对的下山路两边绕了过去。
可后边的敌军,显然不知道石磊他们这么做的用意所在。眼瞅着和石磊他们的距离减少了一截,还以为经过一阵拼杀以后,石磊他们的战马体力先跟不上了。看到了围杀敌人的希望,这些吐谷浑骑兵更是加足马力飞奔而下。
然后就是好一阵的人仰马翻。仔细听的话,还能时不时听到“咔嚓,咔嚓”的声音,都是那些倒霉的骑兵飞出去以后,脊椎或者干脆就是脖子折断的声音。
这个速度飞出来摔都摔死了,更何况再这么折上一下,直接就死透气了。后边刹不住车的骑兵们,还在一个劲的提速呢,完全没搞明白前面的同袍都经历了什么,自然也都变成了滚地葫芦,铺满了一地。
这时候再去看那片半山腰上的草地,其实早早的就被安放了很多用特种丝线做成的坚韧绊马索,这些丝线的颜色太不显眼了,不近距离的仔细找,根本发现不了它们的存在。
而且放置在这个位置,简直是缺德冒烟的,半山坡上根本就停不下来啊,这些玩命加速的骑兵们,自然就华丽丽的扑街了。
而石磊他们肯定早就知道这片要命的陷阱带的位置,所以早早的就选择了绕开来,还顺便把后边的大军给坑了进去。
之前的射箭,更多的就是为了勾搭后边的敌军的,生怕他们追得慢了,扑的不够惨,结果他们的这番挑衅,果然很见效果,那些暴脾气的吐谷浑勇士们,这会基本都变成了空中飞人,然后一家伙就扑死了。
直到前面的骑兵靠着人马的尸体,把整块区域都铺满了,盖住了那些强悍的绊马索,后边的敌军也意识到了陷阱的存在,这才不至于继续上演马失前蹄的好戏。
不过这下他们更是恨死石磊他们了,哪怕已经看到了大唐的军阵,也不耽误他们砍死石磊那帮人的决心。反正唐军本来就是要一并砍死的,如今不过是变成了正面决战而已,用几万骑兵对付几万步兵,看上去还是比较有优势的。
正好靠着下坡的速度优势,把马速提高了不少,这时候干脆的直冲敌军的本阵,杀透大唐的中军好了,这可是泼天的功劳,竟然自己送上门了,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这仗必须打得。
在各部名王的呼喝下,在飞奔的过程中,吐谷浑骑兵们又重新结成了一个算不上严谨的阵势,冲着大唐军阵就冲了过去。
显然他们还是低估了唐军的准备,石磊曾经拿出来的,可不只是绊马索这么一点东西,看似广阔的唐军阵前,其实同样有不少专门给他们准备的小物件。
比如永远有一面朝上的铁蒺藜,用类似洛阳铲的东西,弄出的一大片密密麻麻的小型陷马坑,战马一个不慎踩进去,少不了就是个骨断筋折的下场,背上的骑兵,肯定也是要跟着倒霉的。
在又一次的人仰马翻中,吐谷浑骑兵的速度,不得不降了下来,然后迎接他们的,就是唐军步卒们成片成片,如乌云一般压过来的箭枝。
唐军的所有兵士,基本都有一手不错的箭术,尤其是在这种铺天盖地的覆盖射击之下,大唐在制弓技术上的优势,被充分的发挥了出来,射程比之吐谷浑骑兵,那几乎只能抵近射击的可怜骑弓强得多了。
好不容易顶着巨大的伤亡,和不断压下的箭雨,靠近了大唐军阵跟前,满以为终于可以大开杀戒了,结果迎接他们的,又是如林的枪阵。
几米长的加长大枪,被那些雄健的关中汉子牢牢的扶在手中,后边抵在了地上,摆成了最合适的角度,给予对手迎头痛击。
唐军虽然还不能做到全军骑兵化,但是一直重视战马培养的他们,保证所有的战兵都骑马赶赴战场还是问题不大的。
尤其是这些重步兵,都是到此地集结好以后,才慢条斯理的穿好盔甲,等到敌人临近了才举起长枪,以逸待劳之下,体力格外的充沛,就等着敌人抵近了,好方便他们的长枪进进出出的,给他们多开几个透明窟窿。
敌人那稀稀拉拉的弓箭,哪怕能够射到他们的身上,在他们防护严密的铠甲面前,基本很难造成有效的杀伤。
而且都是老卒了,基本都能做到在弓箭面前面不改色,专心的进行着重复了无数次,已经变成身体本能的刺杀动作,还尽是奔着敌人的要害去的。
虽然因为骑兵强悍的冲击力,枪兵阵营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不少的伤亡,但吐谷浑骑兵那看似无坚不摧的洪流,还是被生生的阻挡了下来,陷入了阵地战的泥潭之中。
看到敌人的势头已经不行了,枪兵的伤亡也到了一定界限,李靖果断下令,是时候出动大唐步卒之中真正的顶尖精锐,为唐军闯下了赫赫威名的陌刀兵。
这些经过千挑万选的关中壮汉,拥有着比普通重步兵更加强悍的身躯,一个个如同钢浇铁铸一般,哪一个拿出来,哪怕放到中原腹地,别人都要赞一声好一条汉子。
身板不比人熊哥仨差太多的铁塔大汉,都算不得少数,要不是有这样的身板,也没法负担起他们身上,连武器在内不下五十斤的装备重量啊,更别说像他们一样,边挥动着陌刀,边如墙而进了,普通人站那都要喊累的。
这陌刀长有七尺,也有**尺长的,主要是各府自己负责铸造,所以做出的形制上海略有差别,这玩意造价太高了,都由中央财政来负担的话,怕也扛不住。
另外也要适应不同身高的兵士使用啊,做不到完全统一的。但是刃长还是比较统一的,一般都是三尺,重量最少也有十五唐斤,绝对的重兵器。
这玩意可不是单纯举着刺的,而是和其他重兵器一样,要靠腰力把它运转起来。有些陌刀兵整个都会变成一个不停旋转的刀轮一般,绝对是彻彻底底的战场绞肉机。只要被刀光扫到,肯定是人马皆碎的下场,堪称挡者披靡。
连自家的步卒,都得麻溜的给他们腾出空来,免得被擦到,这才是真正的挨着即伤,碰着就亡,真真的战场利器。
陌刀阵一出,基本上就到了最后收官阶段了,要么就是唐军陷入重围,需要决死;要么就是唐军想要扩大战果,给对手最强一击,显然现在是唐军占据了上风,陌刀兵根本就是出来收割敌人的性命的。
另一边的石磊他们绕了一圈,也和本阵中的骑兵队伍汇合了,随时准备出击,去给敌人最后一击。或者干脆瞅准机会,干衔尾追杀的好活,出去抢人头抢军功。
手撕鲈鱼说
今个腊月二十九啦,作者君家里刚收拾完,打扫卫生忙活了好几天,重新变得窗明几净的很舒服,就是真心累啊,全身都散了架一样的,饭量都见长了,还好体重控制住了,o(∩_∩)o哈哈~
第五百零四章 名将的把控能力(除夕快乐!)
第五百零四章 名将的把控能力(除夕快乐!)
看到陌刀阵已经奏效,敌人在崩溃的边缘了,而陌刀手的伤亡也已经开始增大,说明他们的体力有点跟不上了,李靖果断的指挥着跳荡和奇兵出击。
此时的吐谷浑骑兵,已经没有了任何队形可言,速度也已经彻底降了下来,与骑马步兵无异了,正是适合这些身手矫健,武艺过人的轻步兵们,发挥灵活优势,击杀敌军的好时候。
骑兵陷入步兵阵中时,他们座下的战马反而会限制住他们的发挥,灵活性上比之这些武艺高强的敢死队员又要差上一截,因此反而容易被步卒干掉。
尤其是在步卒们团队协作的很好的时候,骑兵会陷入管头不顾腚的窘境之中,不是被这个刺上一枪,就是被那个砍上一刀,很快就悲剧了。
其实游牧民族的真正优势,应当是像一个人创造了一个民族的成吉思汗手下的蒙古骑兵那样,围着敌人兜圈子,就靠着骑射的优势,不停的骚扰和杀伤对方,直到对方的军阵都被冲零散以后才开始大杀四方。
可惜的是现在的吐谷浑骑兵,在射程上完全没有优势,唐军的弩兵在百五十步外就开动了,弓兵在六十步内杀伤力也是不差,而他们的骑弓想要发挥效果,只能顶着唐军的弓箭贴近了打。
唐军的箭术还都比他们差到哪去,反倒是他们因为马匹的颠簸,准头比站定了射击的步弓手还要差上一点,优势干脆变成劣势了,这和后世的蒙元骑兵面对的敌人还不太一样啊,所以他们就只能硬冲唐军本阵了。
可陷入严谨的重步兵阵营之中,还没有绝对的人数优势,对骑兵来说,绝对是最恐怖的噩梦,这些吐谷浑骑兵不出意外的就悲剧了。
战场上的情势,到现在就已经彻底的明朗了起来,敌军的骑兵队伍全方位的落入了下风,而敌军的名王们,显然也看出了局面对他们极端不利,所以还没被唐军砍死的那些名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