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风月-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哈哈哈!”他开心地大笑起来,“大伴儿!干得好!太棒了!”
冯保看到皇帝开心大笑,心里才略微放松了一些,仍然保持着刚刚的落地动作,继而双腿跪在地上,怯怯说道:“臣不敢贪功,这都是皇上洪福齐天!”
而皇帝此刻根本已经听不见冯保说什么了,注意力全在瓶子里这只漂亮的蝴蝶身上。只见蝴蝶扑打着翅膀,在瓶子里飞来飞去。
这只蝴蝶竟然和极像了昨天那只,扇动翅膀的时候,翅膀内外的颜色不一样,彩色纷呈看上去特别漂亮,一定和昨天那只是同一个品种。
他一下笑了,笑得特别开心。
看来这是老天在帮我,居然在这么情况下还捕到了蝴蝶,居然还和昨天那只几乎一模一样,如果身边这些人不主动提起,晴天肯定看不出来。
想到这,他一屁股坐在地上,双手捧着瓶子使劲地摇晃,像个孩子一样目不转睛的笑着,忽视着旁边一切的存在。
接下来干什么呢?既然还没有下雨,说明老天爷真的很给力,有可能晴天还会出来的,那还是在这儿等吧。
想到这,他回顾了一下四周,这才发现太监和卫生们都在旁边齐刷刷地站着,不由地笑了,向他们挥了挥手,然后对冯保说了一句:“大伴儿!你和他们都回去吧!抓到蝴蝶就已经完成任务啦!留下玄武或者白虎他们有一个人陪我,就行了!”
冯保略一沉思,向皇帝说道:“皇上!还是臣留下来陪您吧!”说完对卫士和太监们一挥手,他们都散开了去。
皇帝也不阻拦,让冯保在自己身边坐下,问他蝴蝶好不好看。
冯保有些无奈地点头,说好看。然后就一直看着皇帝眼巴巴地看着那天晴天跑出来的地方,有时累了就用肘撑起下巴,有时又低下头用手指弹一下瓶里的蝴蝶。
这就是真正的一见钟情吧,皇帝此次看来是真的动了真情了。
冯保几次欲言又止,可是始终说不出口。
就这么一直等着,天也一直阴着,一上午很快过去了,转眼就已经到了午时了。
“皇上!已经午时了,估计他们上午不会出来了,天气也不好,咱们还是先用午膳吧。”冯保适时的提出建议。
“再等等!”皇帝头也不抬的说了一句。
冯保没有办法,只能坐着再等。又过了许久,还是没来。
冯保着急把心里的秘密早点放出去,想到一个办法:“皇上!要不咱们去慈宁宫看看,正好也拜望一下李太后。”
“不好不好!”皇帝猛摆着手:“咱们还是在这儿等吧。母后现在正在清修,那天是因为抗洪大事成功才勉强出来看朕的,平时还是不要打扰她老人家为好,再等一会儿吧,如果他们再不来,我们就回去。”
他心里料定他们肯定还会来的,因为即便晴天不想来,朱翊镠和朱存孝这两个小家伙也肯定憋不住,会嚷嚷着跑出来玩的。
冯保见一计不成,又施一计:“皇上!已经过午时有一段时间了,您早膳用得早,中间间隔这么长时间,别饿坏了身子才好。要不您看这样行不行?先请皇上回宫用膳,臣安排两个人在慈宁宫外候着,一见他们出宫就速来报告皇上,然后咱们再出来,也正好能够碰上!”
“嗯!这个办法好!还是大伴儿聪明过人,就照你说的办法办!”皇帝说完,仍然有些恋恋不舍地转身走回乾清宫,边走还边回头看了几眼。
……
偏殿内,皇帝心不在焉地用着午膳,吃了什么他一个也没记住,但是太监一直没来报晴天他们出宫玩耍。
用完午膳,他又主动提出到御花园转了一圈,还是没有人。他看风大,举起一只大雁的风筝放了一会儿,却觉得没大意思,让太监收回来放好,然后又踱了回去。
简单午睡一会儿,下午在上书房看了会儿书,还是没有太监来报。他整整等了一天,仍然没有结果。
天一直阴着,大概是因为这个原因吧。心思不宁的他收敛了一下思绪,看看外面已经很黑了,也已经到了用晚膳的时间了。他们今天肯定是不会去御花园了,看来只有等明天了!
于是又到偏殿用晚膳,这整整一天,除了吃三顿饭,基本上都在等待中度过了!
坐着等了一天,也挺累的,他刚吃完晚膳就开始打哈欠。
冯保此时在旁边轻声问了一句:“皇上您累了!早点休息吧!明日,您看是上朝还是?”
第五十六章 望穿秋水无尽处
皇帝却继续打着那个长哈欠,好容易打完了,才对冯保说道:“明天还是不上朝了吧。朕在上书房看书吧,如果那几个家伙一出慈宁宫,立刻来报朕,朕还得好好教育教育他们!”
“是!”冯保领命。
用完晚膳,皇帝回到了寝宫,让阿珠和小倩简直漱洗了一下,就上床了,拿起那本《三十六计》只看了一会儿,就睡着了。
小倩和阿珠又象昨天那样,轻轻过来,扶他躺下,把薄被盖好,然后吹灭了灯,轻手轻脚地出来把门带上。
小倩这一次,却没有再一声叹息。她俩这次回到自己的屋内,虽然满腹心事,但再也没有象昨天那样交谈,而是紧紧闭着嘴,很久才沉沉睡去。
……
这天一早,朱翊钧又早早醒了,却是精神抖擞、志得意满的样子,迅速漱洗换衣完毕,和阿珠、小倩一起走出门外。
抬头看了看天,知道为什么,居然天还是阴的,看不到一点阳光。按照这个天气,很有可能母后担心被雨淋了,又不让他们出来了。
这老天爷怎么了,一直到前天都是大晴天,怎么从昨天开始,到了关键时期反而不给力了。
难道它在预示着什么?
不对啊,昨天还夸老天爷给力,顺利捕住了那只简直一模一样的蝴蝶,今天应该有一个好运气吧。
用完早膳,他本来准备再次亲自到御花园去等着,又怕太监和卫士们看自己的笑话,于是来到上书房,让冯保又加派了两个人手在慈宁宫门口盯着,一有消息迅速来报,可是等了许久,一本书都快翻完了,还是没来。
一晃眼就到了巳时,正等得百爪挠心的时候,门外有太监来报:“启禀皇上!两位殿下出了慈宁宫,正在往御花园而去!”
“知道了!”表面上不动声色的朱翊钧在屋里答应了一声,心里却早就乐开了花。我就知道,即便晴天能耐住性子不出来,这两个小魔鬼是绝对没有这个耐性的。
他把一直摆在书桌上的蝴蝶瓶子拿上,推开门,也不和下人们多说,迈开脚步就向御花园走去。
身后的太监和卫士们急忙跟了上来,冯保也快步跟在了身后:“皇上!咱们这是上哪儿去?”
他呵呵一乐:“上御花园吧!看书看得久了,有些乏了,上御花园里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去!正好那两个小家伙也去,原来一直求得朕给他们讲帝王之道,今日正好给他们讲讲。”
“是!皇上好兴致,臣等也跟着高兴!”冯保嘴上这么说,心里却一直在暗笑,眼睛一直盯着皇帝手里那个蝴蝶瓶子,还头一次听说给弟弟们上帝王之道的课程使用蝴蝶作为教具的。
皇帝走得飞快,身后的冯保和卫士们一直紧跟着,那些太监们几乎已经在一路小跑。
刚刚走进御花园,他就听到了两个弟弟的嘻闹声:“哥哥!你这风筝这样跑是肯定飞不起来的!你得这样,把手抬起来跑!”“你这个小笨蛋!你那样只会把风筝摔到湖里去,还是看我怎么跑吧!”
怎么好象没有晴天的声音,他心里有些发虚。只听见他俩的声音越来越近,终于到了那片宽阔的草坪,故意从大石头后面转身出来,想给晴天一个惊喜。
可是,眼前只有自己的两个弟弟,朱翊镠和朱存孝,两人在一边拉着风筝跑,一边大声叫喊着。
哪里有晴天的影子?四下看了个遍,已经望穿秋水,却未见伊人半影。
他张大了嘴,脸上是无限怅惘的表情,几乎一屁股呆坐在地上。看看两个小弟弟相互追逐奔跑,他还有一丝心存侥幸,回头问了一下刚才报信的太监:“刚才你们在慈宁宫前看到除了他们两个,还有谁么?”
那个太监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急忙跪倒在地:“回皇上的话!只有他们两个,并没有其他的人。”
他彻底失望了,本能地想强烈训斥这个太监一顿,这么重要之事为什么不早说,差点就大声喊叫出来:“晴天没来!为什么不早告诉我?”但想想他们并不知情,所以还是强行克制住了。
一旁的冯保早就看透了皇帝的心思,但他不能说破,他几次欲言又止,看到皇帝焦急难过他也不好受,但想起李太后的所托,还是让他强行忍住了。
晴天!你为什么不来了呢?是病了么?还是因为我惹你不高兴了呢?
这时候,两个无忧无虑的小殿下已经把风筝拉起来了,两个人不再互相埋怨了,纷纷比着谁的风筝更高,朝着皇帝这边一路小跑过来。
皇帝面无表情地站在原地,看来只能从他俩嘴里问出点晴天的情况了。
两个天真无邪的弟弟已经发现了他们的皇兄,倒也没有诚惶诚恐,仍然一边跑一边开心地叫着:“皇兄!你看看,我们两个哪个飞得更高一些。”
他不由得挤出了一丝笑容,把他们两个拉过来站在自己的身边,让他们拉住风筝的线盘,两手放平,然后抬头看了看天,又低下头对着朱翊镠眨了眨眼睛,然后笑着说:“别看我们的朱存孝岁数小,却是放风筝的能手,已经超过你哥哥啦!”
朱翊镠刚想出口争辩,看到皇兄不停地朝自己眨眼睛,才不得不换了一句话说出口来:“其实我们两个都差不多啦!”
朱存孝“咯咯咯”乐开了花,得到了皇兄的认可,他别提有多高兴了,手拼命地晃动着线盘,还不停地跺着脚,大声朝朱翊镠喊道:“我的就是飞得比你的高!因为这是晴天姐姐教我的,把手抬起来斜着跑,你那样不抬手,还直着跑,肯定飞不高哈!”
朱翊镠终于忍不住争辩起来:“才不是呢!晴天姐姐说过,要逆着风碎步跑,我这都是照晴天姐姐教的方法跑的!”
“才不是!我这个方法才对,你那个不是!”
“你才不是!晴天姐姐要是在,肯定不会让你那样跑的!”
皇帝笑着拉住了他俩,又对朱翊镠眨了眨眼睛,让他让着点儿弟弟,然后让旁边两个太监接过了他俩手里的线盘,拉着他们在草地的小石块上坐了下来,“来吧来吧!放了半天也累了吧,坐下来吃点东西吧!”
太监们急忙在草地上铺上了凉席,摆上了瓜果和点心。
“你们两个都很棒!我小的时候哪有学过这些,都是一个人在闷头拉着风筝一顿瞎跑,有的时候运气好呢,就能让风筝飘得高高的。有的时候运气不好呢,风筝一头栽在地上,把龙骨都摔碎了。还有的时候呢,放着放着一不小心,就这样,‘啪’,摔个狗吃屎!”
皇帝一边说,一边学着摔倒的样子,把两个弟弟逗得前仰后合,“哈哈哈”的笑个不停。
“不过,”他话峰一转,“不过,听你们刚才说话的意思,你们两个这么好的放风筝技术,都是你们那天那个晴天姐姐教的,是不是?”
皇帝终于点明他的心头之事了,一旁的冯保默默地听着他说了出来。也好!就让这两个小殿下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他,倒是一个最好的办法。
“对对对!都是晴天姐姐告诉我们的!晴天姐姐可厉害了,什么都会,什么都教给我们!”两个刚才还打得不可开交的小霸王一提起他们的晴天姐姐,倒是完全异口同声起来,迅速形成了统一战线。
“是么?那么你们两个告诉我,你们的晴天姐姐,今天怎么没有来呢?如果她在的话,你们俩是不是能把风筝放得更好啊?”
朱存孝一口将一块点心塞进嘴里,站起身来,举着手:“我先说我先说!皇帝哥哥!你还不知道,太后已经把晴天姐姐送出宫去了!”
朱翊镠把一小片西瓜快速吞到肚子里,也站起身来举着手,轻轻向旁边挤了朱存孝一下:“我也知道!我也知道!太后是想让晴天姐姐有一个名份,让她认了她的一个远房伯父张德闲作父亲,给他过继当女儿,以后每个月才能进宫一趟。”
“噢?”朱翊钧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出宫认张德闲作父亲?有一个名份?母后这么做,是为什么呢?
张德闲!这个人倒是知道,他是陈太后的表亲,是隆庆皇帝在位时极其倚重的大臣,后来告老赋闲,住在京城东郊。只是膝下无子女,老来感觉孤独寂寞,但是这个老臣拒绝了所有皇亲贵族要求过继子女的想法。这一次,他为什么答应了母后呢?
皇帝挥了挥手,把卫士和太监们都支开了去,让朱翊镠和朱存孝继续坐下,然后看了一眼冯保,指了一下这两个弟弟:“他们两个说的情况都属实么?你事先知道?”
冯保看到皇帝的眼神中有一丝疑虑,正好击中了他心里最担心的地方,不由得一惊,急忙跪下,低头掩饰自己的不安:“臣,臣对此还不知情!要不,臣这就派人去慈宁宫打听一下?”
“不用去慈宁宫了!哀家现在可以告诉你们为什么!”
第五十七章 后宫之秘而不宣
人还未到,声音先至,只见李太后不知什么时候走了过来,面带微笑,轻启莲步,很快来到了面前,“钧儿!今天天气不好,你还想着来这御花园放风筝啊!”
朱翊钧顿时就是一惊,急忙行礼:“孩儿给母后请安!”心里却在暗想:糟糕!母后怎么来了?她不会已经发现了自己心里的秘密吧。
“儿臣给太后请安!”朱翊镠和朱存孝看见李太后,纷纷跪倒,用着稚嫩的童音叫喊着参拜。
李太后莞尔而笑,把他俩和冯保都搀了起来,对冯保说道:“冯总管!你继续带他们放风筝去吧,记着别跑远了!他俩还小,别太累着他们!”
“是!”冯保刚才被皇帝用怀疑的眼神看出了一身冷汗。这下好,不用老是纠结向不向皇帝说出实情了。由李太后来说,是再好不过了!
于是他赶紧拉着朱翊镠和朱存孝向外走,接过两个太监手里的风筝线盘,一路小跑开去。
“钧儿!来坐下吧,咱们娘俩儿好久没有敞开心扉聊聊天,今日这个天气虽然阴沉,却很凉快,这儿现在就咱们俩,咱们好好聊聊吧!”
“是!”皇帝扶着母后一同坐下,然后向外挪了挪屁股,坐到了李太后的对面。
“钧儿!你已经长大了,照理说,你都已经亲政了,你的事情,哀家这当母亲的,不该多管。哀家也答应过你,以后国家的事情,你自己的事情,都是你自己说了算。包括你想娶媳妇儿,纳皇后,册嫔妃,想娶多少个,只要不耽误国家大事,我这当妈的都给你做主。钧儿,这些话我确实说过吧!”
他连连点头:“母后,您确实说过,你把密奏折子抽屉的钥匙交给我,所有国事都由我来处置,充分说明了您对孩儿的信任。您也确实说过孩儿娶亲的事情听由孩儿做主。这些话,孩儿铭记于心。”
“好!你记得就好!那为娘的问问你!钧儿!如果现在为你海选皇后,你愿意么?”
他摇了摇头:“黄河决口的事情还没完,还有很多后续事宜……”
“如果黄河决口的事情解决完了呢?”没等他说完,李太后就迅速插了一句话。
“这……”他一下不知道说什么好!
“如果你愿意,哀家马上诏告天下,从各省替你海选皇后,一定给你选出一个倾国倾城、秀外慧中的绝世女子来!”
“这……,孩儿还没有想好!”他根本没想到李太后给自己海选皇后的愿望这么迫切,大概是也到了皇帝该组建家庭的时候了,这也带关皇宫甚至整个大明的稳定。
李太后一下笑了:“钧儿!和娘说实话吧,你不是没有想好,你是心中已经有了人选了吧?”
“母后!你……”他突然急红了脸。
“我?我怎么了?”她呵呵笑了起来:“你是奇怪为娘是怎么知道的是吧。娘是怎么知道的,你就不用管了。既然刚才说了坦诚相见,你就告诉娘就行了,你心中的这个人,是不是晴天?”
一下被母后戳穿,皇帝的脸迅速红到了脖子根,沉默了好半天,才抬起头来。
看见母后一直注视着自己,刚想闪烁着眼神躲开。母后却凛然了眼神,一直在直视着自己,让人感觉无处遁逃,想了想,干脆坦诚承认算了。
于是,他看着母后的眼睛,直截了当地说了一句:“是!就是晴天!孩儿就这么点心思,也就是这几天的事情,有点一见钟情的意思。母后!您是怎么知道的?”
李太后一下笑了,“我儿虽然有些害羞,但是还是敢于承认,看来是个敢作敢当的大丈夫。这样好!也不枉费当妈的替你苦苦着想。”
他兀自不解,作出了一个难以置信的表情:“母后!您让晴天出宫,是为孩儿着想?这……孩儿还不太明白。”
李太后又笑了一下:“怎么?你以为母后让晴天出宫,是为了拆散你们俩是么?”
他摇晃着一下脑袋,借着摊开的双手表达了自己的不明就理:“母后,孩儿确实不知,还请母后明示。”
李太后站起身来,脸上是一种非常庄严的神色,看得出他有些心慌,李太后和善地示意他别担心,在草地上坐好,不用站起来。
“你们当男人的,还真是很少关注后宫的人来人往,还有各项法规礼仪,包括你父皇,对后宫也基本上完全撒手不管!为娘原来也还很少知道这些事,可是后来,你陈妈妈,娘的好姐姐陈太后,别看她柔弱不堪,其实她心里明白得很,她跟我说过,其实后宫管束是门大学问。后宫不稳如同后院起火,大殿之前再怎么风光都没有用,这就是祸起萧墙的暗含意义。”
他听到这,想起了当时在朝堂上诛杀戴才、囚禁张贵妃和朱存孝的惊险一幕,后来又在冷宫看到张贵妃和朱存孝的枯槁惨状,甚至最后张贵妃因为久饿而吃一顿饱饭就活活撑死的骇人场面,历历在目。母后说得对,后宫确实是整个皇廷统治之根基啊。
对母后双手一拱,他表示拜服:“母后圣明!孩儿受教了!”
李太后将他轻轻一搀,坐了下来:“其实为娘也是听陈太后这么说才真正有所感触,当然我跟着你父皇由王爷府进宫后,礼仪我多少也懂一些,但是真正做到执掌好后宫,是真的从你即位后才真正明了的。”
“所以,你别看为娘现在已经吃斋念佛,一心向善,但是为娘既然当了这个太后,必须替你管好这个最大的后院,不让它起火。而海选皇后,说起来简单,却整个大明最重要的一件事。从某种意义上说,你的顺利登基和自主图强只是国家兴盛的一半,而选好母仪天下的皇后,理好皇宫,是另一半!”
他忽然略带狡黠地笑了:“孩儿明白了!母后一定也和孩儿一样,看好了晴天,其实母后是不是已经在默默地为选晴天为皇后做好准备了!”
李太后轻轻在儿子的脑袋上拍了一下:“你这个鬼精鬼精的家伙,居然比晴天还要聪明!她其实原来也是老大不情愿,还是在哀家最后说出你之后才领悟过来的!”
“哈哈!”在听到母后不小心说出晴天这一段后,他心里乐开了花,不由得大笑起来:“母后!您刚才说什么?您这话里的意思是不是说晴天其实已经同意了?哈哈哈!我就知道,其实母后对孩儿是最好的哈!”
李太后笑着拍打了一下他的额头:“看看你那个浪荡样儿!还有点君临天下的样子不?现在其实心早飞了吧,恨不得马上见到你的心上人吧?不过,晴天这孩子,确实大气、懂事、知书、达礼,会体谅人。其实为娘也是喜欢她得紧,看着她就象亲女儿一样。”
“就是就是!母后您可是亲口说过孩儿选谁您答应的,这回您可真得替孩儿做主!”他适时拉住母后的袖子,故意撒开了娇。
“好好好!母后给你做主!不过,钧儿!你坐好来,今天为娘和你说几句话,把你真正需要明了的后宫纲规正式告诉你!”
听到母后这么说,一心想要励精图治的他挺直了身子,端正了神色,静静地听着母后的训话。
“我大明后宫依据准绳是太祖皇帝于洪武元年修纂的《女训》,也被我们私底下称为管束后妃的‘家法’。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根本的就是两条。”
“第一,来自民间,杜绝富贵。当年,太祖皇帝以贫苦之身起家,对前朝的贪污腐化深恶痛绝。所以,在后妃的遴选上,为防范朝中权臣与后宫勾结,规定‘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进者弗受,故妃、后多采之民间’。每逢皇帝选后选妃,都偏重于选择清贫之家的女子,以此辅佐皇帝节俭勤政。特别是海选皇后,对此要求更是严格!”
“第二,恪守本分,禁止干政。吸取历朝历代因为后宫干政产生的恶果,太祖皇帝对后宫不得干政作了非常严厉的规定,我朝历代的皇帝也一向对此严加防范。特别是皇后、贵妃等后族的爵位虽然高,却基本没有实权。太祖皇帝还特意在宫内挂了一块红牌,上面镌刻着警戒妃嫔不能乱政的话,以此警告后宫恪守本分!”
他听到这,不禁点了点头。不正家法,无以正国。不理家事,何以平天下。
李太后缓和了一下神色,用着语重心长的语调:“正是因为如此,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