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风月-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戚继光刚想下令还击,就听见身边的其它船几乎在同一时间发出了呼叫:“不好啦!船底漏了!”
戚继光和胡宗宪这次带出来的“虎贲军”,大多都是北方军士,不习惯水战,虽然平时训练有素,但哪里见过这样的阵势,听到船一漏,又四处颠簸,顿时乱了阵脚。
倒是俞大猷的矿工兄弟们,都是福建本土人氏,基本都会水,但是他们现在与原来的“虎贲军”是一比二混合编成,一个人如何救得了两个,只能先扶住一个,托上水面,再去救另一个。
而凶残的倭寇们却非常擅长水性,而且精于船只作战,只见他们用很多小船向明军大船靠拢,躲开“虎贲军”擅长的远距离弩箭,趁着明军大乱,用长杆钩铙把他们一个一个钩到水里,一刀一个。
戚继光傻眼了,就在转眼间,强悍的“虎贲军”已经折损了大半。
他一下急了,看了一眼青龙,青龙会意,高喊了一声:“红衣大炮还击!”
刚才,戚继光看朱士伦一直斜眼瞟自己部队里的重火器,知道他居心不良,于是多了一个心眼,把大木箱里的红衣大炮全装上了主船。
“轰轰轰”,一轮排炮过后,击沉了倭寇不少船只。
对方大概没有想到明军里居然会有红衣大炮,而且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就组织还击。迅速的,倭寇开始了变阵应对。
他们的几艘大船都斜转过船身,集中火炮向戚继光的主船轰来。所有的倭寇小船也都停止了对其他明军船只的攻击,开始密集向这艘明军主船靠拢过来,就象散开的马蜂一下子找到了攻击重心,瞬间形成了万箭穿心的态势!
戚继光正惊讶倭寇的反应速度为何如此之快,一抬眼,看见朱士伦居然和一个士兵正在船尾向敌方打旗语报信。
“奶奶的!朱士伦你这个王八蛋!青龙!制住他!”戚继光冲着朱士伦就是一通大骂。
青龙听到唤他,急忙一纵身,迅速来到朱士伦的身后,一手张开五指掐住他的喉咙,然后另一只手抓住他旁边那个帮手,直接把两个人拽了过来!
戚继光满脸狰狞地看着朱士伦,狠狠扇着他的耳光:“让你给倭贼报信!你这个狗东西!”青龙的手指也越勒越紧,朱士伦眼看自己小命快没了,憋足劲儿嘣出一句:“大将军饶命!”
“饶你的命!杀你一百遍都不够!”戚继光抬头看了看,其他十九艘大船已经都快沉了,漫天都是自己“虎贲军”官兵的惨叫声。这不只是惨败,简直是全军覆没。
看来这些船早就被朱士伦动过手脚,如果不是多个心眼让青龙他们提前检查了这艘主船,就真是尸骨无存了!
戚继光恨得咬牙切齿,拔起佩剑就要照着朱士伦的眉心劈下,胡宗宪却急忙拉住了他,迅速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这种情况下,幸亏有胡宗宪这样的冷静将领,才最是难得。
他刚才在戚继光耳边说的是:“利用这个朱士伦,让倭寇的匪首过来!先擒住他,争取反击!”
目前看,这着棋虽险,但可能是避免全军覆没最好的办法了。
戚继光用剑指的朱士伦的眉心,用着一种毋庸置疑的语气说道:“饶你一命可以!但是要看你怎么做?”
朱士伦面如死灰地回答:“大将军!您让我怎么做都可以!我都听您的!”
“那好!你赶快发旗语,就说主船已经全部被控制,请他们领头的速速前来!”
“这……”朱士伦语塞,明显犹豫了!
戚继光知道时间紧迫,没有多余时间和他废话,二话不说,直接把剑挥向了他旁边的那个帮手,一道血光飞出,利剑一下就割断了这个人的喉咙,他只挣扎了两下,就口吐鲜血而死。
所有的鲜血,都溅在了朱士伦的脸上。他吓了一大跳,心里的恐惧感让他彻底崩溃了,再也顾不了倭寇和他缔结的城下之盟。
这个戚继光!太狠了!如果再迟疑一会儿,他肯定说杀就杀!当前还是保住小命要紧。于是朱士伦瞪大了眼睛,上牙齿碰着下牙齿,抖抖索索地说:“我干!我这就干!”
戚继光一把拉起他,把剑顶在他的后心,稍一用力,剑已经扎进了他的肉里。
胡宗宪这时把从他手里抢过来的两面小旗子还给了他,朱士伦不得已,满脸痛苦地挥动起旗帜来。
这时候,戚继光猛地举起一个拳头,给了青龙一个暂停的动作。青龙低吼了一声:“所有大炮暂停进攻!”
主船上的炮手正在发了疯似的装药、填弹和发射之中,眼见倭寇的船只越来越多,轰都轰不过来。却在突然之间,听见青龙的这一声叫停,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领头的军官向外探出头去,见青龙张大了嘴,双手拼命下压,再一看戚大将军,正做着一个单手握拳的动作,确实是暂停的意思,急忙让炮手们全都停下。
第一百零二章 擒贼擒王挽危局
倭寇的主帅叫渡边淳一,是丰臣秀吉将军手下的爱将。他们刚刚得到浙江巡抚闵维义的密信,要求与他们停战讲和,并透露有一支大明皇帝亲派前来剿灭他们精锐之师的消息,请他们秘设伏兵,里应外合,一举除掉这支精锐部队。
倭寇们最乐意看到的,就是大明军队自相残杀!在他们的心里,大汉民族早在唐代以后就已经沦落,这还没怎么下狠招,巡抚、布政司们就已经主动缴械,看来他们眼里只有白花花的银子和作威作福的荣华富贵,都是欺软怕硬的主儿!现在有这样的好事,何乐而不为!
戚继光怎么也没有想到,堂堂的浙江巡抚居然私通倭寇,而且手段如此歹毒,竟然借倭寇之手,来除掉自己的“虎贲军”。
闵维义也没有想到,戚继光和胡宗宪的“虎贲军”竟然如此厉害,一下子就把派出去朱大方的五千兵马包了饺子,要不是被他们押往京城中的俘虏中有一个足够聪明的亲信,装作突发羊角疯猝死,骗过了戚继光的士兵,赶回来向他报信,他还什么都不知道。
听这个亲信一说完,闵维义就迅速布置与倭寇暗合,除掉戚继光和胡宗宪二人。这两个人,如果不除掉,后患无穷!
胡宗宪一直到后来才知道当时戚继光坚持要杀光这些明军败类俘虏的初衷,但此时大错已经铸成,就是这个逃跑的俘虏,最终引来了精密布置的倭寇,一下子把“虎贲军”打得毫无脾气。
渡边淳一坐在自己的主船上,发出了冷笑:“这些所谓皇帝新派的精锐之师,也不过如此!才简单的略施小计,就让他们全军覆没了!现在主船也已经得手,就没有什么再打下去的必要了!”
他一挥手臂,下令自己的主船靠近对方的主船,他想亲自看看,这些人数不多,但竟然装备了红衣大炮的明军精锐部队主帅,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其他十九艘“虎贲军”乘坐的大船,此刻已经全部被凿沉,不擅水性的“虎贲军”将士们,痛苦地在水里挣扎哀号。
渡边淳一铁青着脸,命令手下继续把他们一一杀死,准备用这些精锐的人头去闵维义那儿领赏,就在“虎贲军”官兵已经被斩杀大半的时候,他的主船已经和戚继光的主船连接上了!
渡边淳一万分得意地走出船舱,带着手下几员得力干将来到船头,接受着旁边几艘倭寇大船和众多小船上得胜贼寇们“哦哦”乱叫的欢呼!他用手捻了捻嘴边的小胡子,突然把自己船头的那门红衣大炮一下对准了对方的主船,一点引信,“轰”地就是一炮。
“咚”,如此近距离的发射,一下就把戚继光的主船舷给打出一个大洞,直接击中了船舷外侧的一门红衣大炮,那名“虎贲军”炮手和旁边的军官当即毙命!
“他们……”旁边的“虎贲军”炮手们都震惊了,正想调整炮口和他们拼命。可是,领头的军官看见戚大将军仍然紧紧握着拳头,知道现在还不是时候,死死地摁住了他们!
戚继光现在也是异常紧张,他也没有想到这个倭寇匪首竟然如此凶悍,这么近的距离还敢突然发炮,估计是想显示他的威风吧。就先让他威风,一会等他过来再设法擒住他。
现在只能忍!
他侧过身子看了一眼胡宗宪,胡宗宪也朝他点了点头。他再一次把手里的剑向前捅去,这一下完全扎进了朱士伦的肉里,“哎哟哟”,他发出了疼痛难忍的叫喊。
“不要叫!我问你!走在最前面的那个,是不是他们的匪首?”戚继光用左手捂住了朱士伦的嘴。
“是!是的!就是他!他叫渡边淳一!”
“好!”戚继光默默等待着,这时候,数不清的倭寇开始通过各个与明军主船相连的木板,吱呀乱叫地跳上了船。
飞扬跋扈的渡边淳一此时也踏上了一块连接两艘主船的木板,正在缓缓朝戚继光走来。就在他马上走下木板,即将到达自己船头的时候,戚继光轻轻叫了一声:“青龙!上!”
青龙答应一声,身形骤起,这一次他动用了平时很少使用的锋利匕首“龙鳞”。渡边淳一只是突然看见眼前晃过一个黑影,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人从身后制住,一把冰凉的尖刀已经抵在了他的脖子上。
渡边淳一大吃一惊,想喊却又喊不出来,只得乖乖地被这个人顶着向前走,来到了一个面色凝重的明军将领旁边,正是主帅戚继光。
戚继光将朱士伦猛地向前推了一把,正好撞上渡边淳一的脸,渡边淳一平时还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耻辱,忍不住“哇哇”乱叫起来。
戚继光几次都想拔刀把他杀了,但还是强忍着心中的愤怒,冷冷地看着他:“你叫渡边淳一,是吧?”
渡边淳一装作听不懂的样子,直挺挺地高扬着脖子,一副士可杀不可辱的英雄派头。
胡宗宪这时在后面狠踹了一脚朱士伦,一下就把他踢得跪在了地上。他急忙抱住胡宗宪的腿:“将军饶命啊!将军!”说完回过头来狠狠看了渡边淳一一眼:“你就别挺着啦!”然后又紧抱着胡宗宪的腿摇晃着:“将军饶命!这个倭贼,他听得懂汉语!”
“好!听得懂就好!”戚继光一边说,一边走到渡边淳一的面前:“你们很能打!不过,如果没有我们这些败类给你们作卧底,当内应,你们也不一定赢得这么漂亮!现在,让你手下的人停止杀戮我的士兵,把我们活着的士兵送到这艘大船上来!”
和渡边淳一一起走过来的两个副手,此时也被俞大猷擒住,抓到了大家近前。
渡边淳一还挺有骨气,把头扭过去,一副毫不理会的样子,那两个副手倒是沉不住气了,一直在旁边求饶,连声叫着:“将军,将军!”恳求他答应明军的要求。
青龙这时冷笑了一声,对付这样的假把式他最有经验,他右手仍然握着匕首没动,左手托住渡边淳一的左手肘部,猛地一卸,一下就把他的左手肘给弄脱臼了。
“哇!”渡边淳一疼得大叫起来,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制住自己的人会有这么厉害。
眼见青龙的左手又移到了他的右手肘部,准备再卸掉他这只手。这一下,他彻底害怕了,急忙用右手扶住自己的左手肘,大声地对这两个副手说:“照他们说的去做!”
两个副手得了将令,大声地向倭寇们喊话,倭寇们这才停止了对落水“虎贲军”士兵的屠杀,把活着的士兵用小船载着送到戚继光的主船上来。
看到活着的“虎贲军”已经没剩下多少,戚继光心疼得直哆嗦,他让俞大猷带几个水性好的士兵下船去水下看看,只要有活着的士兵,哪怕还剩一口气,都赶快救回到主船上来。
俞大猷领命去了,过了好大一会儿,才带着几十个已经是半死不活的士兵回来。
胡宗宪这时看到原来生龙活虎士兵们的惨状,也是忧心不已,眼泪都快流了下来,他猛地抬起头,与戚继光对视了一眼。
戚继光点了点头,指着渡边淳一的鼻子说了一句:“让你的士兵们后退!我们的主船现在要到西岸去。等我们到了那儿,自然把你们三个放回来!你放心,我戚继光说话算话!”
说完,没等渡边淳一回话,戚继光就直接命令俞大猷:“告诉主船舵手,现在开船,到西岸去!”
俞大猷应声而去,主船很快重新启动,向着西岸开去。胡宗宪这时伸手将剑拔出,围着船舷转了一圈,那些刚才搭着木板过来的那些倭寇们纷纷被他赶进了海里。
眼见戚继光和胡宗宪都是厉害角色,渡边淳一只得按照他们的吩咐,让倭寇们从原地统一后退,为明军的主船让出一条通道来。
大概开了一顿饭的功夫,大船终于到达了西岸。
戚继光吩咐青龙和俞大猷带领导士兵迅速下船登岸,清点伤亡,扎好营寨,把所有红衣大炮都从主船上搬下来,在西岸分为两面防御体系架设好!
营寨终于扎好了。回到陆地,“虎贲军”的士兵们立刻觉得从容了许多,但是刚才一下子痛失众多兄弟的仇恨让他们群情激昂,纷纷要求二位将军把这三个倭首斩首示众,重拾士气。
戚继光苦笑了一下,他何曾不想把这三个人杀掉,杀掉都不解恨,恨不得把他们千刀万剐!
但是打仗必须有打仗的规矩,要不是侥幸捉住他们三个,刚才也在大船上说好了送他们回去,他们被迫后退,才使主船得以逃脱。如果不是这样的话,这剩下的几百号人可能就真的精光不剩了!
不由得叹了口气,给他们三个松了绑,又从大船上移下一艘小船来,放他们回去。
所有剩下的士兵都悲愤地带着哭腔,嘴里拼命喊着:“戚将军!不能这样放过他们啊!兄弟们不能白死啊!”
第一百零三章 一针见血破迷局
戚继光摇了摇头,痛苦地朝士兵们一摆手:“是我们大意了!技不如人!让他们三个走吧!总有一天,再和他们对阵的时候,我们要用一场响当当的大胜来祭典阵亡的将士!”
渡边淳一和两个副手一直在拼命划船,生怕这个姓戚的将军会改变主意。终于划到了相对安全的地方,他回过头来看了这个将军一眼,不由得在心里产生了一丝惧意。
这个人果敢坚决,还信守承诺,和以前接触的大明所有将军都不一样。看来果然象浙江巡抚闵维义说的那样,这一定会是今后与大明对抗战争中最可怕的对手!
眼睁睁看着他们三个越走越远,青龙和俞大猷长叹了一口气,继而眼里都流下泪来,戚继光和胡宗宪看见了,急忙询问他们部队的伤亡情况。
两个大老爷们的眼泪就象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根本止不住:“将军!我们现在只剩下原有‘虎贲军’三百人和矿工兄弟三百人,一共只剩下不到六百人了!将军……”
两位将军听到这个数字,也犹如五雷轰顶一般,差点跌坐在地上。
一千六百人的队伍,不到一天,就损失了一千人,减员接近三分之二,这些可都是一等一经过层层选拔的精锐啊。这要是皇上知道了,肯定得天威振怒,臭骂他们一顿。
别说皇上会骂,这事连他们自己都过不去,刚刚到达这儿,脚跟都没站稳,屁股都没坐热,什么情况还都不了解,两眼一抹黑,就被打成了这样,真是奇耻大辱!
两人商量了一下,还是决定如实向皇帝汇报。知耻而后勇,如果只是一味的瞒报、漏报,只能说明自己都过不了自己这一关,还得继续吃败仗。
二人联合书写了一封密奏折子,因为考虑安全问题,不敢投递到浙江省内的官驿,派可靠之人直接快马投递到江苏的官驿去。
正准备把密折送走时,戚继光象是想起了什么,把被关押的朱士伦叫了过来,厉声向他问道:“你!赶紧说说!你们是如何得知我们到来?又是如何勾结倭寇围歼我们的?赶快说!如有一句假话,先割了你的舌头!”
“我说!我说!”朱士伦现在已经是惊弓之鸟,只想着能够多活一会儿是一会儿,早已没有了原来当总兵大人时的威风。
接下来,他把朱大方的俘虏兵装死逃出向闵维义汇报,然后迅速勾结倭寇联手围歼他们的全盘计划,和盘托出。
二人听得目瞪口呆,尤其是胡宗宪,听说俘虏兵装羊角疯猝死逃脱后懊悔不已,“唉呀呀!是我的妇人之仁害了大家!早知道这些俘虏兵还有这等险恶之徒,真应该全部杀光,一个不留!元敬!这件事情是我的主意,你就追究我的责任吧!我胡汝贞甘受军法处置!”说完一下跪倒在戚继光的面前,眼睛里流出了悔恨的泪水!
戚继光把他扶了起来:“汝贞!这事不全怪你!我俩都是皇上册封的军事主官,现在立足未稳,皇上命我统军,所以也是我大意了!咱们哥俩,现在不是追究谁责任的时候,只有兄弟齐心,同仇敌忾,才能对付这些比豺狼虎豹还要可怕的家贼和倭寇!”
说到动情处,他也哭了,两个好兄弟抱在一起嚎嚎大哭。
好一会儿,二人才平复下来,痛定思痛,二人合计了一下,决定坚决吸取这次惨败的教训,采取三条铁腕措施补救。
先是封锁整个西岸线,使对面的倭寇无法再与闵维义取得联系,对朱士伦、朱大方及他们带着的士兵严加看守,打入水牢。
然后派出快马,追上前面负责押送的那十多个兵士,让他们把所有朱大方的俘虏兵统统杀掉,就地掩埋,同时追回前面给皇帝起草的那封奏折。最后在此次密折中把这件事情写进去,如实向皇帝报告。
胡宗宪仍然执意要求在此次密折中承担主要责任,戚继光拗不过他,只得这么写了,但加上了他们二位已经全力吸取教训,准备另外召募贫苦出身的兵勇,重新组建并扩充“虎贲军”的计划。并请皇上放心,两个月之内,必将用新“虎贲军”一场痛快淋漓的胜仗向皇上做出最好的承诺兑现。
写完密奏折子,安排两匹快马迅速走了。戚继光命令青龙和俞大猷带领突击队向前打探消息。不一会儿,他俩就带着队伍回来了,说浙江巡抚闵维义就在前方十公里处的西岸大营内!
……
朱翊钧在接到戚继光和胡宗宪密奏折子的时候,已经是三天之后。
知道戚继光他们去东南的路途远,于是也没怎么催促他们,他现在心里最担心的,还是李成梁、阿珠和小倩他们。
照理说七八天就应该到辽东了,可都已经是第十天了,还是一点回音都没有。原来商定的利用一千“虎贲军”和辽东女真铁骑“会猎”一场,也不知道比试得怎么样了?
他现在有些担心,虽然在正阳门送亲的时候,着着实实地把几个女真使者给震慑了一番,但是回想起来,当时的一步、十步、五十步、一百步和一千步,步步相送,似乎有些太过了。最后还用“盒子炮”击中千步以外的目标,虽然一下子解了气,但是不免有些太张狂,太急于显露实力了。
也是自己太过于年轻好胜,让这些使者们成了惊弓之鸟,反过来让他们的首领加强防备,就是适得其反、过犹不及了。
他现在最后悔的是,当时没有多一个心眼,把这三门“盒子炮”让李成梁的“龙骧军”带走。这三千兵马的武器调配,只是考虑了东南抗倭需要海战,为戚继光他们装配了红衣大炮,派往辽东和山东的两营只装备了少量火枪。
展示了,却没有装备,李成梁这一营的战斗力到底如何,能不能打赢这一场以小博大的关键之仗,真是心里没底。
现在看来,需要大量装备新式火器才行。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才行。
已经在上书房坐等了好几天的他,已经快成热锅上的蚂蚁了。
当然他也没闲着,这些天让张居正、谭纶多多研究西洋的新式火器,先利用布匹、茶叶等贸易顺差加大火器的购入量,再扩充兵仗局的规模,加快仿制和自行改装的进度。这个期限,他只给了他们一年的时间。
终于在第十二天的时候,接到了李成梁的加急回报!这封急件还是张居正和谭纶亲自送过来的。
听到门外太监的通报,朱翊钧知道有紧急军情,急忙宣他俩进来,减免去二人行君臣之礼。谭纶急忙把手里的急件递给了皇帝,并简述了最新情况:“皇上!李成梁的送亲队伍昨日刚刚到达千山前站,在大沙河前扎营。”
皇帝看了急件一眼,抬起头来看着谭纶:“大沙河离他们约定举办和亲的地方——女真人的圣山千山西峰还有多远?”
“回皇上的话,还有三百里地左右。”
皇帝一下愣住了:“怎么还有这么远?只是七八天的路程,而今已经是第十二天了,即便是路途耽搁,也不可能耽搁这么长时间啊!”
谭纶急忙向皇帝拱手:“皇上!李成梁将军在急件里说,这些女真蛮子不知道怎么了,突然一下学精了,就象从蛮牛变成了狐狸一样。其实我军在进入辽东之前,在我大明仍然控制的领土内进展迅速,只用了七天就进军到了女真人控制的葫芦岛。但是进入葫芦岛后,这些狡猾的女真人在送行路上安排了五十里一小站,一百里一大站的接亲礼站。每站都还安排了大酒大肉,每日三餐,足吃足喝,而且常常是从中午一直喝到晚上。如此盛情,却之不恭。加上又是和亲,重在礼数。所以李成梁他们只能一步一停,耽误了好些日子!”
“不好!他们这是以步步相迎与我们的步步相送对接!采用的是疲劳战术!看来这次,碰上的是劲敌!”听到谭纶这一详细解释,皇帝急得背起了手,在屋里转起了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