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风月-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即便现在没有这个实力,但操着卖白粉的心的人总是有的,虽然现在只是老老实实赚着卖白菜的钱,但真的有机会到来了,真卖起了白粉,自己的皇位就不保了。

而且这个世界上,虽然是吃白菜的命,却操着九王夺嫡的心之人大有人在、层出不穷。

所以,还是变被动为主动,让他们主动为君更好些,不敢说一劳永逸,至少可以确保无虞。

后来的种种事件证明,他今夜的这场君臣关系对换发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是完完全全的一次思想创新。

当然这是后话!

……

谭纶确认前往辽东后,任务已经完成明确,大臣们也都跪安散去,书房里只剩下了皇帝和冯保。

他看了一眼冯保,知道他是担心自己还要不要吃夜宵什么的,笑着对他挥了挥手:“大伴儿,你也休息去吧!朕今夜不觉得饿,不需要用夜宵了。朕自己再看会儿书就回去了!”

“是!”冯保答应一声,走到了门边,却还是忍不住回过头来说了一句:“皇上……”

“哦?”皇帝皱起了眉:“大伴儿一定有事吧!有事就说吧!”

“是!皇上,明天应该是晴天姑娘进宫拜见太后的日子……”

“唉呀呀!瞧朕这记性,差点儿把这么重要的事情都忘了!”皇帝一拍脑袋,看着冯保正看着他笑,不由得也笑了,“呵呵!大伴儿,朕可是什么事情都没有瞒过你,包括这一件,你一定要替朕保守秘密才好!”

冯保急忙拱手表忠心:“皇上放心!此事太后有过交待,只有太后知,皇上知,老臣知,绝不敢泄出半点秘密!”

皇帝笑着招呼他过来:“朕绝对放心!来来来!大伴儿,咱俩商量商量吧。明天晴天来了,咱们是不是需要给她准备一份礼物啊。你说说,咱们准备什么礼物好?”

这个问题一下就把冯保给问住了:“皇上,这女孩儿的心思,老臣可把握不好,还真不知道送什么东西最好!”

你会不知道这个?我记得已经把那个和你激情肉搏的性感美女丽青赏赐给你对食了,你们平时也需要整点儿小浪漫的吧,不能天天肉搏吧。

当然这话只能在心里说说,要真说出来,这位大内总管的面子肯定就挂不住了。

朱翊钧自己想了想,突然有了主意:“对了,大伴儿,东郊应该风大,可以象在御花园里一样很痛快地放风筝吧。”

冯保迅速明白了他的心意:“皇上,您的意思是送她一个精致的风筝?”

“对!”皇上的脸上立刻浮起了无限遐想的陶醉表情:“朕记得我和晴天第一次见面时就是朕当时在御花园放飞了一个大风筝,她正和朕那两个臭弟弟在捉蝴蝶,撞上了朕,把朕的风筝给放跑了。所以,如果说结缘的话,不光蝴蝶算是见证物,这风筝应该也算吧。”

“算算算!当然算!皇上为了晴天如此动心思,女孩儿知道一定会感动的,一定能体会您的浪漫情怀!”冯保顿时觉得这个办法好,强烈表示赞同。

这个花花老太监,刚才还说不知道,这会儿又说觉得我这个办法好了,看来还是很懂行的,只是故意装傻而已。

他不由得一笑:“那好吧!那就送这个!辛苦大伴儿你去帮我准备吧!”

“是!”冯保痛快应允:“臣这去找制作风筝的工匠,让他们连夜赶工,一定赶制一个最精美的风筝出来!对了,皇上,风筝要做成什么样式呢?”

皇帝歪着头想了一会儿,下意识地去看远处窗台上那只装着漂亮蝴蝶的玻璃瓶子。

这个瓶子是晴天送给他的,原来的那只蝴蝶死了,这是后来和冯保他们第二天赶到御花园另捉的一只。

本想着用它能够再见到晴天,却没想到晴天当天就被太后安排出宫了,成为老臣张德闲的“女儿”,只能一个月进宫一次。碰巧上月张德闲病了,所以直到明天才能相见。

算上借着送戚继光和胡宗宪至东郊大营与她悄悄相会那次,也一隔就是两月了。

这两个月来,因为自己常在上书房呆着,这个蝴蝶瓶子就一直放在了书房的窗台上。每天都会有专人用一个大而密的网子把它放出来,让它放放风,品尝新鲜花朵,再把它放回去。

第一百八十四章 阅后即焚锦书传

转眼已是秋天,过了秋天蝴蝶就该下籽产卵,然后悄然死去了。一想到这儿他就有些悲凉,总想着等她来的时候,和她一起分享这美丽蝴蝶的最后时光。

如果把风筝做成蝴蝶的样子,那就不会死去了,能够存在一辈子!

对,就做成蝴蝶的样式!

想到这儿,他对冯保一笑,用手指了指蝴蝶瓶子!

冯保顿时明白了:“皇上!这个好!既有意义,还更方便保存!臣这就去安排工匠,连夜把蝴蝶风筝做出来!”

他说完转身就要走,皇帝却在后面叫住了他:“等等!”

冯保急忙转过身来,惊讶地看着皇帝:“皇上!你还有何吩咐?”

皇帝把窗台上的瓶子递给他:“把这个拿走,照着它的样子做!这只虽然是后面我们补抓的,但是长得和她最早送朕那只几乎一模一样!”

“是!皇上您就放心吧!老臣亲自监工,一定把这件事情办好!也确保这只蝴蝶完好无损!”冯保小心翼翼地双手接过了瓶子,然后准备往外走。

“站住!朕还有话说!”皇帝招手让他回来。

“皇上请讲!”冯保停住了脚步,看来皇上对晴天回来还真是上心,布置得非常仔细,考虑得比自己还缜密。

皇帝看了看窗外西沉的月亮:“天色已经晚了,你就不要再去麻烦那么多工匠连夜赶工了,重做一个新的,还得钉龙骨、糊纸面,费时费力,回头这些工匠们肯定得背地里骂朕……”

“他们敢?”冯保叫嚷起来:“借他们十个胆子……”

皇帝笑了笑:“你还是听朕的吧。现在还属于节约令有效期间呢吧?”

“是!现在还属于!”冯保点头称是,还是皇帝考虑问题周到,滴水不漏。

“那就不要劳民伤财了!好容易从朕做起,由上至下建立起来的节约氛围,不要一下子全毁了!”

“是!皇上!”

皇帝这时给了支了一个务实的招儿:“你这样,你让工匠在已经做好的风筝中,找一个小个一些的类似蝴蝶的龙骨就好,然后把这个纸面画得逼真一些就行!一糊上,就可以用了!”

“是!皇上!”冯保听完连连点头,“这个办法好,既省时省力,而且能够确保脱水粘贴的时间足够长,避免粘不牢的现象!”

“是这个意思,就辛苦一两位画纸面的工匠师傅就行,不要兴师动众的,你快去吧!”

“是!皇上!微臣先行告退!明天一早我来叫您!”冯保施了一礼,快速走了。

冯保一走,朱翊钧才把阿珠和小倩写的密信又拿了出来,细细读了一遍,不由得笑了,今天晚上的动静可不小!可是谁又知道,把辽东女真这一大患如此迅速铲除的真正原因,是为了这两个美眉呢。

其实也是,说太多的大道理都没有用,连自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那还是男人么?自己的女人正在外面受人欺负,作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必须有所动作!

而且这些女真蛮子也太猖狂了,不把他们灭了,他们总想骑在大明头上拉屎,始终是心腹大患。

即便不是为了阿珠和小倩,女真铁骑踏过的地方,多少大明百姓的妻儿也惨遭他们蹂躏,就算为了这个,也得把他们彻底铲除!

只不过,他现在心里隐隐有一些担心,就是如果真正铲灭了女真铁骑,有机会救出阿珠和小倩,她们能够安全回来的话,自己还会接受她们么?

这个问题他自己也不敢多想,把握不好。

封建礼教提倡的“女子不失身、不改嫁”的“贞操”观念,其严重程度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想。贞节牌坊、贞女、贞妇……种种带有强烈男权色彩的礼教规范,影响了几千年来的中国人的生活、命运。

太后给她俩的鸽子血袋就是最好的证明。

其实也就是汉人这样,蒙古族人和其他的少数民族并不是很在乎这个。

一代天娇成吉思汗的媳妇儿孛儿帖,刚与成吉思汗结婚没几天,就被蔑儿乞人掳走,惨遭侮辱。

成吉思汗当时羽翼未丰,请求克烈与札达兰两部落的援军进攻敌人,最后终于救回了孛儿帖。救回她时已有身孕,于是传说这时生下的大儿子术赤可能是蔑儿乞人的孩子,“术赤”二字是“客人”的意思。

但也有人说孛儿帖被篾儿乞人掳走的时间不超过九个月,术赤仍是成吉思汗的儿子。

不管怎么说,孛儿帖为人正直贤淑,深得成吉思汗的敬重。成吉思汗也始终没把此事当回事儿!

成吉思汗有数十位妻妾,分居在四个斡儿朵,其中每个斡儿朵又有数个皇后与妃子。孛儿帖居于第一斡儿朵,并且排行第一,地位最高。成吉思汗这一生,始终把孛儿帖尊为正妻(正室)。

“孛儿帖”的蒙古语意是“苍白色”,她也确实作出很多努力,帮助他与札木合分离,杀蒙力克的儿子阔阔出,为成吉思汗雄霸草原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且,孛儿帖一共为成吉思汗生了四个儿子、五个女儿。四个儿子分别是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个个骁勇善战、英明神武,其中窝阔台后来登基,是元朝的太宗皇帝,另外三人被追尊为皇帝,拖雷是睿宗皇帝,术赤是穆宗皇帝,察合台是圣宗皇帝。

拖雷的第四子忽必烈后来统一中国,也就是元世祖。

这些儿孙的教导,都离不开孛儿帖的功绩,一直到成吉思汗死后,她依然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着儿孙们,成为人人敬仰的“国母”。

不过,就算自己象成吉思汗一样毫不计较,把阿珠和小倩当作孛儿帖,那么身边的大臣和皇宫里的人呢,他们肯定还是不能接受阿珠和小倩!

特别是太后,她肯定不会同意迎接她们回来后,自己册她们为妃的。

几千年的封建礼教真是深入人心,如同不死的猛虎一般,吃人无数,血迹斑斑。纵然自己是至高无上的皇帝,也不能挑战它的权威,它才是真正的皇权根本。

“唉!”朱翊钧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先把她们救回来再说吧。

时间是不能倒流的,如果时间能够倒流,他一定早早做好辽东的防御,把阿珠和小倩留在自己身边。

但是又有谁能回到过去呢。自己已经属于穿越历史了,即便这样,仍然很难改变很多事件的进程。

没办法,只能顺其自然吧。

只要把她们救回来就好办!即使她们为世俗也不容,自己也会去太后面前力陈,把她们嫁出宫去,去一些王公贵族或者大户人家,一定要让她们有个好的归宿!只要不把她们留在宫内,相信母后还是会同意的。

而且,她们也是对大明也是有功之人!这紧接下来的必杀一战,就需要她们发挥重要作用!

想到这儿,他提笔给她们分别写了一封回信:“来信收讫,情真意切,朕深感之。将来信所抄《乐府》之诗译成白话文,与卿共享。另,近日务必促成这二位贼首前往宁远,不悉一切代价,切记切记!此件绝密,阅后即焚!”

写完这段话后,他把那两首译好的白话文分别装入了两个信封,仍然觉得意犹未尽,又从书架上找了一本《唐诗辑录》来,选了两首诗,抄好了放了进去。

给小倩的这首是李白的《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给阿珠的这首是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两首诗都和明月有关,这也印证了她们在和亲前夜对自己的思念。

此心可鉴,明月为证。

明月千里寄相思,最是离人记今时。

人生何苦叹分别,唯盼诚心成相知。

抄完以后,他抬头看了看窗外,那弯明月已经更远了些。夜已经深了,不知道那两位苦命的美人儿,此刻是不是也在千里的月下泪流满面。

对啊!她俩写这封来信的时候,还在李成梁他们的大明军帐内,而这一会儿,她们已经在女真首领的魔窟里了。

想到这儿,他突然想起来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这两封回信即使是以密旨的形式发出,也最多只能到达李成梁的军营,但现在二女已经在女真首领的帐内,如何送给她们还真是个问题。

怎么办?看来需要给李成梁和玄武他们单独写一道密旨才行!

他这时回顾一下四周,大臣们早走没影了,看来这道密旨只能自己亲自捉刀写了。不由得苦笑了一下,提起笔刚写了几个字,却听见门外有太监低声报告:“皇上,首辅大人求见!”

张居正?刚才不是都已经让他们回去了么?这么晚了,他怎么又折回来了。

“快传!”朱翊钧一边对外说了一句,一边把桌上的信件又都收在抽屉里。

“是!”

不一会儿,张居正迈着稳健的步伐迈进上书房。

“皇上!这么晚了,您还没有休息!真是忧国忧民!可为臣等勤政之楷模!”他一边说一边准备下跪,行君臣之礼。

皇帝笑着站起身来,扶住了他:“先生免礼!朕不是已经叫你们回去了么?不知先生折返回来,是不是有什么要紧事情?来来来!先生请坐!咱们师徒都坐着说话!”

张居正笑着坐下,从怀里掏出了几页纸放在了桌上:“皇上!刚才臣与谭纶、王崇古离开上书房后,臣等三人商量,觉得除了他俩二位明日即刻离京前往辽东之外,还应给李成梁他们写一道急件,让他们事先知晓,这几天加强准备,不要露出什么破绽才好……”

“哈哈哈哈!”张居正还没有说完,皇帝就大笑起来。

“皇上!”张居正露出了惊愕的表情,“老臣说得不对么?”

皇帝笑得直摆手:“不是不是!朕只是觉得有意思!”说完把抽屉里那份只写了几个字的密旨拿了出来,递到他的手上:“先生请看!”

张居正接过来看,只见上面写着:“成梁爱卿,近日务必退据宁远……”后面却没写完,不由得笑了:“原来皇上和老臣想到一块儿去了!真是太巧了!老臣和他们一商量,就代皇上拟了一道密旨,想着还是尽快发出,就回来看来皇上是不是还在,结果皇上也想到……”

这句话没说完,二人当即对视一眼,心有灵犀地大笑起来。

皇帝拿起他代拟的密旨就看。

写得很详实,用语也很到位,让李成梁他们最近不要露出破绽,从现在扎营的千山西峰全身而退,回到宁远备战,临退前要搞好与女真的关系,发出过几日在宁远以汉礼宴请他们的要约,然后到了宁远再正式发出邀请函,请君入瓮,瓮中捉鳖。

密旨的最后,还写明了兵部尚书谭纶、侍郎王崇古即日启程前往宁远、绥中等地,统筹安排此仗,“鸿门设宴”,“斩首行动”、“固守待援”,务求彻底解决辽东之患!

皇帝点了点头,密旨写得很到位,把自己想说的意思全都写出来了。

“没问题!写得很好!先生还真是急朕之所急,想朕之所想啊!如果天下百官都能象先生这样就好了!”他对张居正大加赞赏了一句,算是对刚才决策时始终没提到他的补充表扬。

张居正谦虚地摆了摆手:“皇上今天的教诲让臣等铭记于心,臣等绝不敢怠慢!”

皇帝笑了笑,提出了刚才自己担心的问题,“不过!现在他们仍在千山西峰,此件送达还必须机密才是!”

张居正听了连连点头:“还是皇上考虑得细致!老臣自愧不如!”

皇帝提起笔来在最后加了一句:“此等消息务必保密!保密做得好,此仗才能全胜!阅后即焚!”

写完后递给张居正看,张居正点头,“这句好!简明扼要!切中要害!”

皇帝点点头,“行!那就这样!先生,辛苦您去把外面的值守太监叫进来,一会儿就把这封急件交到密折处去哈!事不宜迟,马上发出!”

“是!”张居正起身,走到门外去叫太监。

趁着这一会儿的功夫,朱翊钧迅速又用了另一张纸在上面单独写了几个字:务必把此两封密信交给二位公主!

然后,他把两封信分装,封好,再统一和密旨装到一个外面的大信封里,盖上玉玺。

滴水不漏!

外面的值守太监这时正好和张居正同时进来,见皇帝正在密封,急忙过来帮忙,在外面贴好封条,然后小心揣进怀里,转身就要出门。

张居正这时在身后拉住了他:“等一等!”

第一百八十五章 天下大事作于细

值守太监迅速停下了,回过头来看着他和皇帝。

张居正对皇帝说了一句:“皇上!此急件事关重大,是不是安排一员得力将领去送?”

这一下,这个值守太监顿显尴尬,顿时呆在了原地。

朱翊钧现在已经很熟悉这个密折的流程了,微笑着向他解释了一下:“没事,你先去吧!做出立刻送发的准备!先生说的这个得力将领,不是指你不得力!你先去,安排好沿途事情,一会儿让先生和冯保确认人选以后,和你们的快马一同护送此件!”

“是!”值守太监得到了皇帝的理解,顿时多云转晴,乐呵呵地走了。

他一走,皇帝迅速和张居正开始了商议:“先生,您是担心此次加急密件,难以保证安全是么?”

张居正点了点头:“是这个意思!臣听说这几次李成梁和玄武送密折来都是煞费苦心,每回都是玄武亲自押送,将密件送到最近的宁远城后,再交由八百里加急快马送来。而此次机密程度,非比寻常,估计安全送达宁远没问题,但是由宁远到千山西峰……”

皇帝也点了点头:“朕明白!这个环节看似简单,但却是整盘计划中最重要的一个细节,一旦出现疏忽,就会把我们整个计划暴露给敌人,那就白费这么多功夫了,还会使李成梁和玄武他们完全陷入被动,搞不好就会全军覆没、血本无归!”

张居正又习惯性地捻起了下巴上的胡子:“确实如此!臣最担心的就是这个!老子有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咱们现在到了最要命的时候,可是一丝一毫都马虎不得!”

“嗯!”皇帝也彻底认真起来,“先生说得对!细节决定成败!您看这样行不行?据朕所知,现在宫里四大绝顶高手,青龙去了东南沿海,白虎去了山东德州,玄武现在就在辽东,唯一能够调动的只有上次在正阳门外一展身手的朱雀了!要不然,这次派朱雀去?朕的身边倒是没关系,有冯保在就行了!”

张居正略一沉思,“老臣主要还是担心皇上的安全,原来这四人是和冯总管一起护卫的,现在这一全走……”

“哈哈哈!”皇帝大笑起来,“朕的安全没有问题。而且实不相瞒,朕原来私底下问过他们,他们几个加起来都赶不上冯保……”

张居正有些惊讶地点了点头:“早就听说冯总管武功天下第一,原来果真如此!”

皇帝也顺着了他的话往下说:“对啊!这几次决策过程中,朕发现他不只会武功,文治方面也大有进展,而且朕无意中发现他喜欢书法,酷爱收藏,看来人的潜力确实是无穷的!”

张居正的脸上有了一丝尴尬的神色:“对啊!看来正如皇上所说,老臣需要象冯总管多多学习,正所谓文武兼备,确实很有必要啊!”

皇帝笑着暗捧了他一下:“先生,您就不要谦虚了啊!母后早就教导过朕,文学先生武学冯保,现在看来,朕是文武都需要向您二位学啊。朕有一次无意中听见宫中的卫士聊天才知道,你上次与高拱拼酒之前在他府前打的那套‘五禽戏’,可是有模有样,专业水准!”

张居正急忙摆了摆手:“臣可不敢当,皇上您还真是厉害,连这都被您知道了!看来以后臣可再也不敢随处放肆了,真是班门弄斧啦!”

皇帝这回已是开怀大笑:“哈哈哈!先生,你就不再谦虚了哈。我大明是中华正统,学文习武、文武双全是根本之道,这没有什么丢人的。你们两位是朕的左右手,一内一外,如果都是文武兼备,也给文武百官和所有大臣树立了榜样,朕也需要向你们学习才是!”

张居正还想谦让,皇帝一挥手作了定论:“好了!先生,事关紧急,就这么定了吧!朕的安全不用担心!您速去找冯保,说已经和朕商量过,请朱雀跑一趟辽东!要知道八百里急件到了驿站后,人马都换,急件却是不停的。朱雀的马可以换,但她的人不能换,也不知道受不受得了。你们和她商量一下吧,要不就稍微放慢些速度,确保此件送到是第一位的!”

“是!如此甚好!老臣这就找冯总管商量!皇上你早些休息,老臣告退!”张居正拜别皇上,推门走了。

皇帝站起身来目送他出去,伸了一个懒腰,缓步走到院外,发现月亮已完全西沉,已经是快三更天了。

又忙碌了一个晚上,想到明天起来就会见到晴天,不由得满心欢喜地笑了,嘴里哼起了小调,开心地走回了寝宫。

……

匠人坊外,张居正找到了冯保,知道冯保在这儿,他感觉有些意外,但他也没有多问,迅速和他商量了一下,表达了皇帝的意思。

冯保急忙点头,让小太监施放袖箭,发信号催朱雀速速到来。

今晚朱雀碰巧在皇宫值守,见到袖箭信号发出,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