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兵在1917-第6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列宁同志已经完全站在托洛茨基那边了,我们之间没有任何缓和的余地了!”

斯大林的话获得了相当一部分认得支持和认可,不过李晓峰却对此呲之以鼻:“您的目光太短浅了,我怎么可能是用军委主席的职务去缓和我们同列宁同志之间尖锐的分歧?我还没有那么天真。”

“那你到底是个什么意思?”日丹诺夫不耐烦地问道。

“我的意思很明确!”李晓峰很有自信地说道:“伏龙芝所代表的是一批依然愚忠于列宁同志的同志。这一批人并没有意识到现在的形势有多么险恶,更没有意识到我们是在代表所有拥护列宁同志政治主张的同志在跟托派战斗。他们还并不了解列宁同志糊涂了,这才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但这并不是说这一批同志是不可挽救的,我们不能就这么放弃他们,更不能傻乎乎的将他们推向托派那一边!我必须提醒在座的所有同志注意,这一次我们的胜利是十分侥幸的,优势也是极其微弱的。我们必须团结更多的同志,而不是将他们变成我们的敌人!”

李晓峰的这一番话还是很有道理的,虽然之前在军委、在苏维埃最高主席团取得了胜利,但胜利的优势确实非常小,支持托洛茨基和列宁的势力跟他们的力量对比是相当小的,甚至可以说就是五五开。

要知道,这还是他们在之前就占有优势的部门发动突然袭击采取的胜利,连在这些地方都几乎谈不上什么优势,在占劣势的政治局,那怎么弄?

而就如李晓峰刚才所言,之所以他们的优势不突出,关键的原因就是列宁在支持托洛茨基,因为列宁的支持,导致列宁派内部的力量被分散了。那么这些暂时支持列宁的人,真心是拥护列宁的主张,是喜欢托洛茨基吗?

可能有一小部分是这样的,但是绝大部分继续跟着列宁走的人,恐怕更多的是出于惯性,源于他们对列宁的盲目信任,源于列宁之前通过不断成功积累起来的威望。

也就是说,他们暂时是在盲从列宁,他们并不是托派的人。一旦列宁不在了,他们很有可能会立刻重新加入到斯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这边。

这种时候,对这些中间派需要的不是批评和打压,那只会将他们真的赶到托洛茨基那边去。正确的做法是说服拉拢,是让他们认可斯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政治联盟。

如果要这么做,最重要的就是释放善意,是让他们知道斯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的联盟才代表了列宁派的未来。那么任命伏龙芝当军委主席就很有意义了。

试想一下,连伏龙芝这种对列宁惟命是从的人,斯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都能够用,而且还是果断地重用,这说明了什么?不光说明斯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的政治开明,说明他们之前反对列宁同志不是出于维护小集团利益,而是真的为列宁派着想。

同列宁“自私自利”支持托洛茨基这个外人相比,斯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大公无私”的维护列宁派利益,谁好谁坏这不是一目了然吗?

更何况,如果斯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对伏龙芝这种铁杆反对派都能不计前嫌,那些一时糊涂搞不清方向的人自然是更加不用担心秋后算账了。

当斯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搞清楚了李晓峰的真实意图之后,也不得不承认某人确实更加高明,让伏龙芝当军委主席确实更加有利。

实际上当列宁获知伏龙芝被提名担任军委主席时都有些惊叹,因为按照他的认知,斯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还没有这么高明的政治手段。那两个人更擅长直来直去的手段,而不是这种拐弯抹角的手段。尤其是当他得知这个建议是李晓峰提出来的时,更是大吃一惊,他第一次开始意识到,他看轻了某人的政治智慧。

那么李晓峰就真的比斯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更高明吗?不见得,也不可能。之所以他能想到这种拐弯抹角的办法,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位是从天朝穿越过去的,东方的政治思维弯弯绕绕的更多,能想到拐弯抹角的法子自然就不足奇怪了。

那么李晓峰想出来的办法好用吗?应该说还是有一定作用的,确实让一部分原列宁派中的骑墙派开始向斯大林—斯维尔德洛夫联盟靠拢。哪怕是列宁不断地做说服和解释工作都没有意义。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1934年年底,在不断地交锋中,斯大林—斯维尔德洛夫集团和托洛茨基联盟的势力版图基本趋于稳定了。总体上看,在军委双斯联盟势力更大,而在人民委员会托洛茨基联盟更有优势,至于在党委尤其是政治局,双方到显得势均力敌。

当然,双方也不是没有试图打破平衡,可是试探性的互相攻击了几次之后,双方都发现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列宁的支持下,托洛茨基不太可能被双斯联盟击垮,而双斯联盟在接管了列宁派接近75%的势力之后,托洛茨基也拿其没辙。

于是乎双方就这么僵持了下去,下一次平衡被打破的时候,恐怕要等到1935年的2月份了,在新一届大会上,为了今后五年的政治利益,双方必然有一场血战。

不过暂时还有那么一两个月的时间,而在这段时间里,国际形势还在不断地发生深刻的令人忧虑的变化。

从1934年开始,纳粹基本上算彻底控制了德国的国家权力,从这一年开始,纳粹开始不断的用各种小动作试探英法两国的反应,与此同时一战后形成的苏德蜜月期也告一段落。可以预见,在未来极短的时间内,小胡子会很快带领德国突破《凡尔赛合约》的束缚,走上军事扩张的道路。

如果说纳粹德国的军事威胁还是将来时,那么日本在东北三省以及中国华北的扩张就显得咄咄逼人了。长城抗战失败,导致了国民政府实际上丧失了对长城以北国土的控制权。在这一区域,日本的势力快速的膨胀,再加上跟苏联中东路利益和外蒙利益产生巨大的摩擦。这么说吧,双方龃龉不断,一场武装冲突已经不可能避免了。

“从十月份开始,日本关东军对阿尔山抗日根据地和东北抗日联盟军进行了全面的围剿。关东军调集了一个师团和一个旅团的正规军直扑阿尔山,东北抗日同盟军与他们激战了十数次,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放弃了阿尔山……”

布柳赫尔发给军委的电报通篇都看不到一点儿令人高兴的地方,东北抗日同盟军丢失了根据地,主力部队在同关东军的正面交锋中也损失惨重,刚刚发展到5万人的规模就迅速地减员到了两万左右。而且还如丧家之犬一样被赶到了外蒙古。

不过,东北抗日同盟军的状态并不是军委最关心的话题,真正让军委感到忧虑的是布柳赫尔还说:“根据空中侦察,以及中共地下党获取的情报显示,日本关东军有越过边境继续追击的意图。以蒙古国的兵力单独应付日军的侵略恐怕有力不逮……

布柳赫尔的意思很明确,光靠蒙古国和东北抗日联盟军的兵力恐怕会被关东军爆翔,他这是请示军委能不能继续向远东增兵,以及授予他临机处置的权力。

这个话题就很敏感了,继续向远东增兵军委没有意见,但是授予布柳赫尔临机处置的权力却很有争议。在这个时间点上,没有人希望一场战争搅和进来。不管是托派还是双斯联盟,现在都希望先搞定开大会的事,等权力结构稳定下来再谈对外的事儿。而此时,日本人不请自来,让双方都很犹豫,都害怕在这个问题上投入过多吃了对方的亏。

“能不能先尽量缓和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呢?”伏罗希洛夫代表斯大林系发言了,“此时远东红旗方面军还没有做好准备,仓促开战问题太多阿!”

其实这就是屁话,远东红旗方面军一直在做准备,都准备了一年多,根本就不存在什么仓促的事儿。实际上布柳赫尔在给军委的电报中也提都没提这一茬,实际上布柳赫尔担心的是一个问题——那就是遭到日本关东军的突袭之后他不能马上组织部队还击。他现在想要的就是这个临机决断权。说白了布柳赫尔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完全可以干日本人一家伙。

而伏罗希洛夫担心的是,如果布柳赫尔这一仗没有打好,甚至反而吃了日本人的亏,那么在开大会的时候就有得让双斯联盟好看的了,毕竟军委现在可是他们的天下,出了问题板子绝对要打在他们的屁股上。

所以,伏罗希洛夫或者说斯大林更趋向于求稳,只想先糊弄过这个事儿,等大会开完尘埃落定了再做计较。

如果军委里全都是斯大林的人,那么这个事儿还真就这么办了。问题是,军委里还有托洛茨基当搅屎棍,而且李晓峰也不支持这么做。

原因很简单,当关东军在边境线上虎视眈眈的时候,通过外交渠道,双方已经打了一波嘴仗。关东军说是剿匪,还说蒙古国故意纵容和支援土匪袭击伪满洲国地方政府,要求蒙古国将逃到境内的东北抗日同盟军交出去。甚至还要求重新划定哈拉哈地区有争议的“历史遗留”国境问题。

这么说吧,日本人的气焰是比较嚣张的,反正李晓峰是绝对不答应将东北抗日同盟军交出去的。相反,他认为完全可以干一家伙,让关东军老实一点。

至于托洛茨基,此时在军委势单力薄的他,已经完全变成了搅屎棍子,总是想方设法的添乱。比如这一次,伏罗希洛夫代表斯大林说要外交解决问题,而他就偏偏要唱反调:

“政治局和军委之前已经在相关问题上做出了决定,必要的时候进行一场自卫反击战,借此来打消日本人不切实际的野心。我看现在条件就成熟了,为什么不打?”

甚至这位不光说要打,还提出了必须要打一个漂亮的大胜仗,否则那就是军委负责这个问题的领导失职!

托洛茨基不光在军委上喊打喊杀,还发动了舆论的力量给斯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添堵,一连几天,不管是《真理报》还是《共青团员真理报》都大喊日本威胁论,号召全体公民拿起武器保卫苏联以及盟友的每一寸土地。

反正这几乎是给斯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逼进了墙角,可以说只要在这个问题上稍微有那么一丁点儿闪失,那就是万劫不复!(未完待续。)

42下决心

“我的意见是,在这个敏感的时刻,能不打仗还是不打为好,一切以稳定为优!”伏罗希洛夫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道。

不管是李晓峰还是斯维尔德洛夫都明白,与其说伏罗希洛夫的态度是不容置疑的,还不如说斯大林的态度是不容置疑的。因为伏罗希洛夫长期担任的就是斯大林御用传声筒的作用。斯大林想要说但是却又不太方便说的话,一律由伏罗希洛夫来说。这使得假使说错了,斯大林也方便更改,从而避免了说出去的话收不回来的窘境。

说白了,伏罗希洛夫就是斯大林丢出去试探李晓峰和斯维尔德洛夫态度的棋子而已,实际上大家伙都知道“大个子”只能做这点儿用了。

实际上不光是伏罗希洛夫有这样的功能,包括李晓峰在内的其他人一样有这种功能。总不能一开始就将幕后老大冲锋陷阵,暴露在别有用心的敌对势力的直接火力打击之下吧?

不过些微有点区别的是,伏罗希洛夫真心就只能当当传声筒,其他的方面这货就是个废物,而李晓峰他们还有别的“功能”和用处。

“我们现在不能求稳!”李晓峰立刻就摆明了自己的态度,“现在政治局、中央委员会和军委,甚至是全国人民都在看着我们的表现。如果我们表现得太过于软弱,那是会失分的。我们好不容易才控制了军委,一旦失分,托派就会立刻反击!”

伏罗希洛夫阴阳怪气地挖苦了一句:“难道我们跟日本人开战就不会失分?”

米高扬也表示附和:“只要战争打响,不管我们表现得好还是不好,托派都会故意在鸡蛋里挑骨头,都会想方设法的攻击我们。跟保持克制相比,这失分会更加严重!”

斯大林重重地点点头,看得出他是十分认同这个结论的,甚至斯维尔德洛夫虽然没啥表示,但也觉得此言有理。但李晓峰却不这么看,他猛然提高了嗓门说道:“这种想法太简单太肤浅了!请大家注意,我们之所以能在军委中获得广泛的支持,原因是非常浅显的,那就是三军将领认为我们更关心军备建设,能为他们争取到更多的支持!”

稍微一顿,他继续说道:“那么,同志们,我问你们,我们的红军,尤其是那些将军们,是乐意开战,还是反对?”

斯大林、斯维尔德洛夫陷入了沉默,至于伏罗希洛夫更是一脸错愕,因为李晓峰说的是对的,不管是陆军、空军还是海军都是摩拳擦掌,都想好好的跟日本人干一场。休整了十几年后,红军高层对荣誉的渴望是越来越强烈了,而且要特别注意对手是日本人。对于俄国人,尤其是对于俄国的军人来说,日俄战争失败的耻辱始终像一根刺卡在他们喉咙里,如今有一个血洗耻辱的机会摆在他们面前,你觉得他们愿意放弃吗?

实际上不管是伏罗希洛夫还是李晓峰,已经不止一次的接到高级将领们的请战意愿了。之前伏罗希洛夫认为这是托洛茨基在搞鬼,是他在故意怂恿将领们给他们施加压力,可是经过李晓峰这么已提醒,他那点儿早已遗忘的差不多的军人荣誉和使命感才找回来了一点。

“军事指挥员的意见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李晓峰很凝重地说道,“他们代表了红军全体指战员的选择,如果我们背离了他们,那等于是自毁根基,等于是将他们送给了托派,这才是最危险的!”

“可是战争始终是有风险的,”斯大林终于亲自开口了,“如果打得不理想……”

“我认为这种忧虑大可不必!”李晓峰很有信心地回答道,“首先,从1930年开始,KGB就重点关注日本的军事动向,通过几年的观察分析,基本可以认为日本陆军只是一只一战水平的军队,军事思想极其陈旧,军事装备也谈不上先进。而我们的红军在这十几年来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有了全新的战术理念,也在全面开展机械化进程。两军相比,他们是日暮西山,而我们则是朝朝日上。所以我们完全不必要惧怕他们。”

李晓峰喘了口气继续说道:“其次,布柳赫尔同志是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员,整个二三十年代,在大多数红军将领都在休息的时候,他并没有停下来休整。在中国他带领一只装备极其落后的军队进行了成功的北伐。他熟悉中国的情况,而且从1933年开始,他就在远东工作,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我们完全应该对他有信心!”

应该说这两条就让斯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安心了不少,而李晓峰还有第三条:“最后,托派虽然不断的发动舆论攻势,有在大会开始之前给我们下绊子的想法。但我认为,虽然远东的形势很紧张,可是在五月份之前,日本人应该不会开启战端。1月份到3月份远东以及蒙古地区的气候是不利于大兵团作战的,以日本关东军的后勤保障能力根本就不可能进行大规模作战。我认为在这三个月,他们更多的是做准备,顶多就是进行小股的军事骚扰,进入四五月份之后,随着天气好转,大规模战斗才可能爆发!”

李晓峰这番话让斯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眼前一亮,之前他们担心的就是在大会开幕之前战斗爆发会让他们比较被动,而现在看来,大规模的战斗不太可能在大会开幕之前,甚至是在大会闭幕之前爆发。也就是说托派的舆论攻势基本上就是放空炮,这还有什么可怕的?

“不过请大家注意,”注意到了斯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的表情变化,李晓峰赶紧提醒道:“大规模的战斗不会爆发,但是小规模的袭扰恐怕会频繁爆发,这不代表我们可以高枕无忧,更不能轻敌大意!”

斯大林点了点头,很愉悦地说道:“安德烈同志的建议非常关键。我们必须提醒布柳赫尔同志注意这种情况,我的意见是,不光要被动的自卫还击,还要主动出击,一定不能让日本人占了便宜。”

钢铁抽了一口烟,继续说道:“我们要做好战斗的准备,要在军委通过一个惩戒日本人的作战计划,初步就定在五月份!一定要堵住托洛茨基那张臭嘴,不能让他继续借题发挥!”

斯维尔德洛夫也不甘于后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明确要打仗是必须的,但是我们也要麻痹日本人。我建议由军委通过一个决议,禁止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继续渲染这个事,要紧守好舆论关口,甚至必要时还要在外交上释放一些烟雾弹,麻痹日本人的神经!”

其实小斯的这个提议重点在前面半截,守好舆论关口就是堵托洛茨基的嘴,托洛茨基不是借此大造舆论给军委施加压力么,那么就通过正常手段让他闭嘴。下一个强制性的保密决议,如果某人再逼逼,那就抽丫的嘴巴子。

很快军委就通过了斯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的建议,当在五月份发动惩戒日本人的军事行动的提案摆在政治局的案头时,斯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的压力就全丢掉了。

甚至可以说,压力已经全在托洛茨基和列宁那边了,军委决定要打仗,那政治局的态度就很关键了。现在托洛茨基和列宁在政治局是占优势的,如果他们否定这个建议,那么“丧权辱国”之类的帽子绝对落不在斯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头上,相反那时候他们就能够发动舆论攻势让托洛茨基坐蜡了。

实际上托洛茨基此时就已经坐蜡了,因为之前他一直以为斯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会求稳,会倾向于和平解决。所以他才大造舆论,准备让钢铁和小斯大失人心。

谁想到那两位却破釜沉舟了,通过军委直接做了一个五月份惩戒日本人的军事提案。这个提案对托洛茨基太不利了,首先,究竟打还是不打,他和列宁也没有下定决心,之前确实就是唱高调给钢铁和小斯施压而已;其次,五月份开打这个提议让他觉得是那么的蛋疼,不到三月份大会就闭幕,原本他还指望借此在军委扳回一局呢,现在是全都泡汤了。相反那些主战的红军将领如今都眼巴巴的望着他和列宁,只要他们拒绝,那绝对是大失军心的。

“那咱们就同意打呗!”皮达可夫建议道,“就算五月份开战又何如,到时候只要他们犯了错,一样的收拾他们!”

托洛茨基在心里头呵呵了一声,皮达可夫说得太简单了,开大会之前鸡蛋里挑骨头和大会闭幕之后再挑骨头,这意义完全不一样好不好。大会开完了,一切都尘埃落定了,那时候随便他们挑骨头斯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都可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那还有什么意思?

“那就命令他们在二月份开战!”皮达可夫又道。

这下不光是托洛茨基听不下去了,连乌利茨基都忍不住了:“二月份的哈拉哈河地区气候恶劣,根本就不适合开战军事行动!”

皮达可夫想当然地回答道:“那不是更好吗?”

乌利茨基忍不住了:“更好什么?到时候下命令的我们就要被动了,所有的责任都要由我们扛!”

皮达可夫不说话了,抓耳挠腮的样子似乎很不好意思。对此托洛茨基也是很无语,瞧瞧他这些追随者都是什么智商阿!简直是说话不经过脑子,难怪列宁之前一直告诫他:“作为领导,尤其是核心领导,你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带头冲锋陷阵,不是一切事务亲力亲为,而是要最广泛的团结自己同志,让他们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这一点是你做得最糟糕的!”

刚听到这番评价的时候,托洛茨基是有点不服气的,但是现在看一看他身边的乌利茨基、皮达可夫、普列奥布拉任斯基、拉狄克。再看看斯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身边的那一批人,不得不说他在用人上是失败的。除了拉狄克和乌利茨基还管点用,其他的都是酱油党一样的存在,甚至连打酱油都不合格!

想到这儿,托洛茨基不禁有些沮丧,甚至有些不可思议,瞧瞧这些年他都干了什么?连合格的左膀右臂都找不到。而列宁呢?十月革命前有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十月革命之后有斯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不管是哪个组合都能甩他如今的小弟几条街。

甚至别说列宁,跟斯维尔德洛夫比,托洛茨基都觉得自己比不上。看看斯维尔德洛夫都有李晓峰和鲁祖塔克帮忙。这么比起来,他简直就是政坛孤家寡人,能一直混到今天,不得不说是运气太好以及列宁太仁慈了。

托洛茨基这边在唉声叹气以及自我反省,而让他羡慕嫉妒恨的斯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那边其实也不好过。既然决定要打,那么对于掌控着军委的他们来说,怎么打就是一个大问题了。

主要是红军将领们太兴奋太积极了,陆海空三军稍微有点资历和地位的将领都嚷嚷着要去刷日本副本,如果不是布柳赫尔的资历和战功摆在那里,想抢他位置的人都不在少数。比如布琼尼就强烈的要求亲自带着他的骑兵去荡平日本小矮人。

好在斯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都知道临阵换将是大忌,这才没有胡来。不过高级将领去不了,可不代表他们麾下的部队去不了。为了狠狠地教训日本人,军委这回是准备用牛刀杀鸡了,准备至少增援给布柳赫尔一到两个军,至于空军更是将最先进的战斗机、轰炸机一股脑的全派去了,甚至连海军航空兵都抽调了一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