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悍臣-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七七听完之后沉默了很久,大胆猜测道:“照你这么说,他还真有可能不是有人指使的,很有可能就是他自己想要诛杀你这个****。”

张儒道:“我也想过这种可能,但是他在福州府的户籍都被人做了手脚,这一点就有些奇怪了。所以他背后应该有人,至于具体是他背后的人刻意唆使还是他自己的想法,这个我一时半会还真没法说清楚。”

“好了好了,你就别想那么多了,大不了就是把人关起来呗!你曾经这么佩服他,他却一心想要杀你,这样的人何必留在身边。”苏七七有些不满的嘟囔道。

她对张儒将刘鹏留在身边感到有不小的意见,她害怕万一有一天刘鹏找到了机会,会对张儒不利。

张儒胸有成竹道:“媳妇,你放心,不会有那么多事发生的。他武功尽废,身边也没有可靠的人帮忙,还有很多双眼睛盯着他,就算给他机会,他也未必有那个本事。”

苏七七担心道:“凡事都要防范于未然才是,别人都恨不得把那些对自己有恨意的人杀了,你倒好,还偏偏要在身边留下一个火药桶。”

张儒伸手拍了拍苏七七的后背:“媳妇,你就不要杞人忧天了,你家相公的本事难道你还不相信啊!豫让那时候一心要刺杀赵襄子,赵襄子几次放了他,难道他就绝了刺杀赵襄子的想法?没有吧!他要杀我,而我舍不得杀了这样一个人才,放了他,只会让他找到更多机会,还不如放在身边。

我敢担保,如果他是因为自己的想法才会要杀我,那等他在我身边的时间长了之后,这种想法一定会打消。

如果他是受人指使,说不定每天相处之下,他就会露出蛛丝马迹。”

苏七七翻了个身:“我随便你啦!”

张儒讪笑着将手伸进了苏七七的小衣内,握住了她胸口一团圆润滑腻的软肉,轻轻**着:“媳妇,嘿嘿,那什么。。。”

苏七七不悦的耸肩:“别碰我。”

张儒不仅没有停止动作,反而更加肆无忌惮了,没一会,苏七七就被他弄得**连连。

一夜癫狂,第二天日上三竿,张儒和苏七七才从暖和的被窝中钻出来,而外面,早已是艳阳高照。

在福州府后衙吃了点简单的早餐,带着江采薇和苏七七一起出去踏青,身边跟随的人里面,暂时还没多什么人,毕竟刘鹏还在床上治疗。

不过一旬之后,福州府的人就发现,张儒身边多了一个戴着斗篷的人,而所有人都不知道这人到底是什么来历。

第420章 :起航

福州知府衙门后衙。

张儒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面前站着一个身着灰布衣裳的中年人。

他手中正拿着一份信件在看,薄薄的信纸被微风吹得沙沙作响。

放下信笺,叹了口气,张儒十分感动的道:“还请这位兄弟替我谢谢阁老,只是现在我真的脱不开身。”

中年人道:“大人还是听劝,早点回京吧!现在陛下跟前有不少宵小指摘大人的不是。还得多亏了怀恩和王大人他们,不然陛下的圣旨只怕早就到了福州了。”

张儒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你说的情况我也知道,只是现在我真的不能离开。这样,烦请兄台回去告诉阁老,给我三个月,三个月之后,我一定回京。”

中年人神情黯然:“只怕到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张儒轻轻将信件放在石桌上,喟叹道:“顾不了那么多了,一件事总要有始有终才行。孟傥,取二百两宝钞给这位兄弟,送客。”

“张大人。。。”中年汉子神情焦急的喊了一声,看到的却是张儒的背影。

五日后,依然是同样的位置,只是站在他面前的人不同了。

张儒依然和上一次一样,看完信件之后给了来人两百两银子,就将人打发走了。

如是几次,后面来的人,张儒都不愿意见了,只是让人把信件拿回来,然后给了来人银子打发了事。

浑身全部笼罩在斗篷里的刘鹏讥诮道:“看来,你的日子过得也不是那么舒心嘛!”

张儒摇头苦笑:“我也没跟你说过我的日子过得舒心。”

“我估摸着你心里现在想的肯定是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八个字。”刘鹏继续不知好歹的讥讽。

这次张儒没有理会,而是对刚送完客的孟傥道:“水师那边准备得怎么样了?”

孟傥拱手道:“回大人话,水师如今可出战士卒一万五千人,经历过海战的八千人,其他都是没见过血的新丁。”

“船只方面呢?”张儒又问道。

孟傥道:“三艘五千料福船装备二十门弗朗机炮,全部下水试炮,没有问题。其他的。。。末将不知。”

负责督造海船的人一直都是雷远,孟傥能知道福船的事,都是他自己对福船比较感兴趣。

“叫雷远过来。”张儒言简意赅。

没多久,一头雾水的雷远来了。

“老雷,船厂现在怎么样了?”张儒问道。

雷远道:“回大人话,船厂现在制造了三艘福船,鹰船三百艘,可装载于福船之上。

网梭船一千艘,装载于福船之上,可随时下海作战。

赤龙舟十艘、苍山船八艘、海沧船二十艘。

各船人员已经分配到位,如果水战,所配备火器可灭一小国。”

“这么说,可以下海了?”张儒不太确定的问了一句。

雷远胸有成竹道:“大人放心,完全可以下海实战。”

“好,马上调集江南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储存布匹,传令江苏承宣布政使司,调集足够瓷器茶叶来福州。

命神机营把司官刘琦率两千神机营火枪手随军出征。”

雷远问道:“大人,这是。。。”

张儒咬牙道:“耗费如此之多的人力、财力、物力,现在也到了该试试身手的时候了。朝中局势不稳,如果福州水师还不做些成绩出来,只怕这海禁,就开不了了。”

雷远默然点头:“大人放心,这次,我福州水师一定会让宵小瞠目结舌。”

张儒吩咐道:“告诉陈广,这次出海主要就是做生意,途中遇到海盗剿之,遇到小国,能动手就别吵。遇到难缠的对手的时候,用瓷器、茶叶、丝绸作为开门砖。记住,交易的话,交给那些商人去做,只要不违背福州水师的原则,不管那些商人怎么做都不用管。”

“是!”雷远兴奋的应和道。

这种决定,在某种意义上是给了福州水师极大的自主性。

只要福州水师安全护送舰队回来,那他们就都是有功之臣。不管那些商人赚到了多少银子,这次货物能够得到的利润,都少不了福州水师一份。

福州衙门的人,立马就忙碌开了,上到知府雷远,下到一个小小的帮闲杂役,全部忙得马不停蹄。

一直在张儒身边看着的刘鹏忍不住在所有人离开之后问了一句:“三个月的时间,够吗?”

张儒沉吟道:“应该够吧!东南沿海一带大力发展丝织业,瓷器都是现成的,只要漂亮,那些洋鬼子最是喜欢。茶叶洋人分不出好坏来,这次是第一次出海,尽量用差的茶叶。只有当他们喝惯了差的茶叶之后,偶尔给他们一点好的茶叶,他们才会如获至宝。”

“奸商。”刘鹏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

张儒不置可否的笑了笑,脸色渐渐变得凝重。

这一个月时间内,从京城来了十几封信,其中三封信是麾下的兄弟写的,其他的全部都是京城跟他有关的人写来的。

这些信件里面传递出一个让张儒感到危险的信号,那就是皇帝朱佑樘已经对他产生了信任危机。

也不怪朱佑樘会怀疑他张文轩想做一个没人管的东南王,毕竟大明开国至今,还没几个人敢无视皇帝三道圣旨,加上五封密信。

张儒做了,因为他现在不想回京,不想去面对那些政敌丑陋的嘴脸,也不想福州这边的事情出现任何偏差。

政治风向的转变让他步履维艰,只有快速将福州水师和商队撒出去,等到商队带回收益的时候,才能堵住天下悠悠众口。

弘治四年九月初七,厦门港旌旗招展,十几个死刑犯一字排开,一张长长的桌案上摆放着黄牛头、羊头、一只整鸡。

陈广身披战甲,身后是一排手握火枪的神机营将士,再往后便是大队水师军卒。

大部队到达张儒面前,陈广带领所有人朝张儒行军礼。

然后,大明的龙旗升起,所有人对高高飘扬的龙旗行注目礼。

厦门港本地百姓都在围观,很多人都期盼着这支部队能够带着大明的国威,带回无尽的金银财宝。

“杀贼!祭旗!”张儒严肃的道。

十几颗人头滚滚落地,鲜血洒满海港,马上就有士兵将那些鲜血接起来,然后爬上福船,用一种十分特殊的方法扬撒在龙旗之上。

“龙旗染血,所向披靡!”

“龙旗染血,所向披靡!”

“龙旗染血,所向披靡!”

震耳欲聋的呼和声随着张儒的带头响起,响彻了整个厦门港。

陈广率军上船,等到所有人就位之后,最高的福船上陈广抽出了腰间宝剑。将宝剑高高举起,这位水师提督从喉咙深处发出一声嘶吼:“!”

“!”

“转舵,东北三度!”

“,收锚!”

黑压压一片战舰离开厦门港,向着茫茫大海行去。

张儒声嘶力竭的声音从后面传来:“待尔凯旋之日,本将亲自相迎!”

陈广转过身,看着茫茫大海,仔细咂摸着刚刚入耳的这句话,猛然抬手一拳砸在自己胸口,用只有自己能够听见的声音道:“督帅放心,陈广定不辱使命!”

船队渐渐远去,很快就变成了海天相接那一线的一个小小的黑点。

岸上看热闹的百姓也渐渐散去,最后,只剩下张儒带着一帮扈从站在原地久久不曾离开。

“相公,风大了,咱们回去吧!”苏七七将皮氅披在对着大海整整出身的张儒身上,关心道。

张儒回过神来,心事重重道:“恩,回去吧!”

此去扬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归期,也不知道他们在路途中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说实话,一向都是胸有成竹的张文轩,此刻的心,是十分凌乱的。

躲在黑色斗篷内的刘鹏一直都在观察着张儒的表情,不知道为什么这段时间相处之后,他总觉得,张儒并不像那人说的那样,是一个有着狼子野心的人。

使劲晃了晃脑袋,将杂念抛诸脑后,刘鹏快步跟上了队伍。

伤势已经完全好了的范统顶替了孟傥的位置,默默跟随张儒左右。

一行人回到厦门临时官邸之后,张儒将范统叫到自己的房间,单独对这位跟随自己时间最长的亲卫说了一些私密话。

两人具体谈了些什么,没人知道,只有孟傥知道范统离开张儒的房间的时候,是一脸凝重。

又在厦门待了两天之后,张儒突然决定回京。

这一决定让很多人都感到不可思议,有人甚至想着你张大人都抗旨几回了,怎么这次又想着回京了?

京城是个龙潭虎**,张儒回到京城,难道能够再次搅动风雨?

对此很多人不看好,因为他们知道,在这个时代,皇帝的话代表了一切,不管张儒对大明做了多少贡献,不管张儒个人能力多强,他都比不过皇权。

然而,不管身边的人怎么劝说,张儒还是执意决定回京。

劝说的人有很多,但是唯一没有劝说的,偏偏是那个叫苏七七的女子。

她只是静静的坐在张儒身边,握着张儒的手,用眼神告诉他:“不管你去哪里,我都陪着你。”

第421章 :京都烟云1

回京,一个艰难的决定。

不到万不得已,张儒不会做这样的决定。

然而现在,已经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

京城,邱濬府。

几个跟张儒关系不错的文官都出现在了邱濬府上,这其中有内阁大学士邱濬、内阁大学士谢迁、吏部尚书王恕、兵部尚书马文升。

“文轩离京城不过二十里,明日估计就会进京。昨夜陛下雷霆大怒,所言之语大多数都是针对文轩。诸位都是跟文轩交好之辈,大家都说说,这事该如何办才好。”邱濬缓缓开口。

其他两人相互对视,除了谢迁。

这个刚直不阿的老头一向就看张儒的某些做法不顺眼,这次能来,完全是因为邱老夫子苦口婆心的劝说。

王恕和马文升就不用说了,一个是孙子是张儒的嫡系,另一个是儿子是张儒的兄弟。

“琼台先生多虑了,文轩在陛下心中地位,非常人能比,应该能够相安无事。”王恕不以为然道:“就算陛下一时生气,也不会置他于死地。”

马文升沉吟道:“这可未必,我们还是想些对策的好。”

“不若我等通知各自门生,明日早朝为文轩请命?”王恕思索道。

邱濬皱着眉头:“不妥不妥,现在文轩未曾回京,我等若是此时便为他请命,陛下只怕会不高兴。”

马文升略显急躁的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该怎么办?”

王恕笑道:“你别急嘛,大家这不都是在商量嘛!”

“依我看,不如就等张文轩回来之后自己解决。咱们这么帮忙,他反而会乱了分寸。”马文升摸着胡须道。

邱濬一只手抚摸着茶杯,浓眉紧皱:“不做点什么的话,只怕到时候他根本来不及招架。圣心难测,陛下如果决议要拿下张文轩,就算再多的人劝,只怕也是徒劳。”

“不管怎么说,内阁和六部如有一半站在张文轩那边,陛下就算真心要处置他,也得问问群臣的意见。再说了,张文轩跟那帮勋贵的关系,貌似也不差。”王恕淡淡道。

一直听着没有发表任何言论的谢迁忍不住冷哼了一声。

邱濬马上就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样,语气急切的道:“于乔可有什么高见?”

他比谢迁大了二十岁,是长辈又是前辈,所以才能让谢迁勉为其难的出现在这次聚会之中。

谢迁冷冷的看了邱濬一样,转过头去不肯说话。

马文升也不是个怕得罪人的人,他跟谢迁本来就有些不对付,见他如此态度,忍不住酸道:“琼台公本不该叫这老木头过来的,省得不省心。”

谢迁没好气道:“也好,我这老木头走就是。不过到时候要是你们把张文轩给害死了,可别怪我这老木头看你们笑话。”

邱濬一把拉住谢迁:“于乔此话何解?”

谢迁不屑的扫了马文升一眼,淡淡道:“你们也知道圣心难测,难道你们就没打听过现在攻讦张文轩的人是用什么名目在攻讦他?

接档**,意图不轨,有谋逆之前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你们的亲人都跟张文轩脱不开关系,你们关心,我可以理解,但是关心则乱,你们难道不懂?

一个个都是部堂级别的人物,怎的就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想不通。

现在这个时候,越是有朝臣替张文轩说话,陛下越是会不高兴。陛下不高兴,张文轩被拿下的几率就越高。

你们如果真的想帮张文轩一把,最好的选择就是三缄其口。甚至在某些心怀不轨的人攻讦张文轩的时候,还可以选择附议。

当今圣上并非多疑之人,可这不代表他不起疑心。一旦陛下起疑心,那比任何多疑的君王都要严重。

前段时间张文轩和陛下的关系甜得蜜里调油,怎的张文轩再次来了个大同之捷之后,陛下反而对他起了疑?”

经他这么一解释,马文升恍然大悟:“定是有人在陛下跟前进了谗言。”

谢迁重重道:“不仅是有人进了谗言,而且这个进谗言的人还是陛下十分信任的人。李敏之流攻讦张文轩,陛下当做没听见,但是某些跟张文轩没有任何冲突的人攻讦,你们说,张文轩可还有活路?”

邱濬倒吸了一口凉气:“听于乔这么一说,倒还真是这么回事。我们也算是关心则乱了,还好今天叫了于乔过来,不然还真是帮了倒忙了。”

王恕站起来道:“得赶紧派人去通知保国公他们,免得这些粗鄙武夫做些让张文轩难做的事。”

马文升站起来道:“此事交给我去办便是。”

几人敲定主意后,马文升和王恕先离开了邱府,谢迁则被留了下来。

“于乔,你说这朝堂之上的风风雨雨,什么时候才能够停歇?这要置文轩于死地的人,究竟又是何人?”邱濬喝着茶不紧不慢道。

谢迁端起茶喝了一口:“琼台公应该清楚才对,这种事,问学生,学生也说不好。”

邱濬看着门外,目光深邃:“真要拿下张文轩,除了那位,其他人没本事。”

谢迁叹了口气:“是啊,我们这些做臣子的,何时又真正左右过君王的思想呢!大明废宰相,开内阁,明面上臣子的话语权是变强了,实际上那么多臣子,不过都是君王的工具而已。我等满腹才学,卖与帝王之家,博一个青史留名的机会。读书人的一辈子,无非就是如此而已。”

“于乔也不要这么悲观,终归今上还算是明君,如果换成先帝,只怕你我的日子会更不好过。”邱濬不无感慨的道。

谢迁不满嘟囔:“也不知那刘棉花到底给陛下灌了什么药,竟然让陛下有了如此之大的改观。”

邱濬讳莫如深的道:“莫非于乔真的觉得,这事是一个刘棉花能够左右得了的?陛下从未信任过刘棉花,缘何忽然之间对刘棉花言听计从?这其中蹊跷,可不是一星半点呐!”

谢迁蹙眉道:“莫非这其中还有什么其他隐情?”

邱濬捋着胡子:“有无隐情,这老夫倒是无从知晓。只是老夫就是觉得,张文轩的表现,未免有些太过淡定了。”

谢迁站起来道:“这次张文轩如果又跟陛下设套,老夫非揍他一顿不可。”

邱濬哈哈大笑:“老崔头怎么说也是跟老夫师出同门,老夫的师侄,哪里轮得到你来教训。再说了,你这老木头说的话,那小子也未必肯听。”

谢迁没好气道:“亏我还想这么多,感情你老人家拿我谢于乔当猴耍。”

邱濬赶忙拉住谢迁:“好了好了,于乔,别生气,一把年纪了,还这么大气。”

二人重新坐下之后,一直在聊关于朝堂上纷争的问题,聊到很晚,最后谢迁干脆就在邱府住下了。

而另外一边,一众勋贵也在为张儒回来之后将要面对的事而着急上火。就算是马文升亲自造访,将谢迁的猜测说了,他们依然十分担心。

他们跟几个纯粹跟张儒相交的文人不同,他们或多或少都是往海运上面投了钱的。朱永倒是还好,他没有投钱,可他儿子朱晖却是将二十万两的家底全给了张儒。

他们都在等着海运带来收获,如果张儒就这么落马,那他们的银子可就全都打了水漂了。

武将们商量的方式跟文官商量的方式完全不同,好几次几个勋贵都差点因为意见不合打起来了。

要不是还有保国公在压阵,估计这计策没商量出来,这群勋贵就得自己打死几个侯爷。

勋贵最后商议的结果,还是借鉴了文官们商议的结果,他们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只好选择观望。

这一夜,京城九成的官员晚上睡得不踏实。想要张儒下马的就绞尽脑汁想着明日早朝该怎么攻讦,想要保住张儒的则一心想着看有什么办法能够让张儒躲过劫难。

倒是在城外的张儒和在皇宫内的朱佑樘睡了个好觉。

第二天,一大早张儒的车队就进了城门,早朝正在进行中,张儒命孟傥领着苏七七和江采薇先回定边侯府,然后自己穿着常服去了太和门。

朝堂上唾沫星子飞扬,知道张儒今日回京的文官们大肆攻讦,龙案上的奏折堆积如山,下面的声音更是吵吵嚷嚷。

覃吉一声不吭的站在帷幕之后,汪直站在朱佑樘身边。

几个阁老不约而同的保持沉默,任由一帮官阶不高却想要表现的年轻人咋咋呼呼。

让人奇怪的是,这次勋贵们也出奇的保持了缄默,似乎不想再跟这些文官玩什么全武行。

诡异的气氛让朱佑樘大感意外,他不怕文官武将不和,他怕的就是文官武将沆瀣一气,欺上瞒下。

他是皇帝,他天生就是要掌控一切的。

“三边总制张儒张大人觐见。”一个小太监尖锐的声音将所有人都拉回了现实。

张儒身着白色袍服,头戴玉冠,脑袋微垂,缓步前行。

走到最前列,他单膝跪地:“臣张儒,参见陛下!”

第422章 :京都烟云2

龙椅上的朱佑樘没有半点反应,似乎在失神之中。~,x。

张儒加重语气再次大声道:“臣张儒,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佑樘回过神来,神色复杂:“你不觉得,你在臣这个字前面,再加一个罪,更合适么?”

张儒浑身一震,强忍着声音的震颤道:“臣不知何罪之有。”

朱佑樘幽幽叹息:“是啊,你不知道你何罪之有,朕知道。”

“臣洗耳恭听。”不等皇帝发话,张儒已经自行站了起来。

不少大臣心中一凛:这张文轩莫非真的不怕死不成,陛下不曾恩准,竟敢自己站起来。

也有不少人在为张儒担心:我的张大人呐,你怎么能这般言行无状呢!陛下正好是心情不好的时候,您这不是往枪口上撞嘛!

张儒神色坦然,眼睛紧紧盯着龙椅上双目失神的朱佑樘。

忽然,朱佑樘抓起龙案上的奏折,一股脑砸向张儒,砸过去力道不小的奏折中有一封直接砸在了他额头上。

一个血口子出现,鲜血涌出。

“你自己看,你自己看你到底何罪之有!”朱佑樘怒道。

张儒捡起奏折看了看,发现每一封奏折似乎都是弹劾自己意图谋反的罪证。这其中有很多子虚乌有的人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