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幻想三国志之龙皇霸业-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来也有趣得很,就算是神明也是有内讧的,和我们根本没什么区别。”敖冲笑了笑,又四面拜了拜,说道,“请众位神仙莫要怪我大不敬才好。”
看到齐舜也笑了,他才接着道:“散仙们之间也有门户之分,原本也在暗中争斗。金族敢如此嚣张,也是得到了部分散仙的首肯。等到我们这方的仙人占据优势的时候,金族已经占据了极大的优势。”
“可怜的魔族、木族和土族,竟是散仙斗争的牺牲品。”齐舜道,“不过这也怪不得别人,谁让他们自己实力就不足?”
“散仙们一出手,形势立刻大有改观。水火二族在散仙的监视下再也不敢窝里斗,我龙族也正好赶到,大家终于同仇敌忾起来。那金族神剑对付我们还可以,可在散仙眼里还算不上什么。但由于前期金族的势力壮大太快,而且散仙间的斗争也逐渐明朗化白热化,我们还是用了近十年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齐舜皱眉道:“有了散仙的帮助,还用了这么长的时间?”
“只因那些散仙都自持身份,一般的战斗决不出面,只有金族动用神剑又或对方散仙动手之时才出手相抗,因此战斗就越拖越长,旷日持久。后来若不是有一位真正的天神下凡,可能还要更长的时间。”
“还好邪不胜正,没让金族得逞。”齐舜随口说道。
听了这话,敖冲的表情忽然变得很奇怪,笑道:“部族之间的争斗又哪有正邪之分,无非是利益冲突而已。伯禹在大汉攻城略地,难道就真的以为自己的正义的么?”
齐舜也没想到敖冲竟然能说出这样甚至有些离经叛道的话来,呆了一呆,才苦笑道:“子羽兄能不能不要说的这么直接啊?也许,我一直都认为,能为百姓带来美好生活的,就是正义之师吧。就算在这过程中有所伤亡,也是不能避免。关键是能结束战乱,让大汉子民都能够安居乐业才好。”
敖冲点头道:“伯禹能这样想,就已比那些自诩清高的人要好得许多了。”他话题一转,又道,“结束了那场战争之后,神明立刻让我们各族写下契约,不允许我们再出现在寻常人的面前,就算要保存自己的势力也只能选择在世间的代言人。而那时神明因为土族反抗最为积极,特允许土族选中一人建立国家,而另外部族即刻隐居起来。为了在人间形成制衡,避免一家独大,神明虽然惩罚了金族,却没有赶尽杀绝,给了他们休养生息的机会,就连失败的魔族、木族也是如此。后来的情况你应该在史书中读到了,土族选中的人建立的国家号称大周,然后又被水族的嬴政所灭。嬴政的大秦也没有坚持多长时间,就被你的祖先火族的刘邦取代。而我们这些部族,只能隐藏起来,幕后操纵局势的变化了。”
“这样看来,现在应该是最乱的时候,因为除龙族和木族外,其他各族都已有了支持的对象。”齐舜终于理清了这段头绪。
“这就是我想把伯禹留下的原因。因为我知道,方才这六家诸侯中,只有伯禹和那袁术没有人支持。袁术此人我也有所耳闻,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难以与之合作;伯禹又是否有兴趣接受我龙族的支持呢?”敖冲面上似笑非笑,望着齐舜,等着他的回答。
第五章 诸族之战(三)
“传说中神明曾经说过,他从左手拿走我们一件东西的时候,必定会用右手送给我们另一件东西。”齐舜笑道,“看来还真的是有道理。”
“伯禹的意思是同意了?”
“子羽兄请不要怪我说话直接,我想确定的是,子羽兄能代表龙族做出这样的承诺么?”
“我虽然是龙族的三太子,可我上面只有两个姐姐,也就是说我是龙族唯一的继承人。”敖冲道,“父王闭关之前,就已把龙族的事务都交到了我的手上,要不然我也不会敢对你说这样的话。”
“子羽兄又希望我能为龙族做些什么?”齐舜知道,没有谁会无缘无故给别人好处的。
“伯禹果然是个痛快人,和你谈话会省了很多力气。”敖冲大笑道,“我们希望伯禹做的,和敖启一样。”
“难道那龙族至宝龙之权杖当真对龙族如此重要?”齐舜也没想到敖冲竟是这个要求。
“那敖启抢夺辟邪珠失败之后,若还想对我们不利,就只有打龙之权杖的主意。”敖冲道,“现在龙之权杖正失落在你们大汉,他一定会动用手上的力量去寻找。”
他神秘地笑了笑:“伯禹知不知道他在大汉的力量是什么?”
齐舜摇了摇头。
“伯禹有没有听说过大汉这些年兴起了一个组织叫‘天罚’?”
齐舜这才吃了一惊,失声道:“难道大汉眼下排名第一的杀手组织‘天罚’竟是敖启一手组织起来的?”
他曾从王雄那里听到了这个名字,又曾经遭遇过“天罚”的刺杀,但除了只知道前来刺杀他的人是来自倭国,其中不乏高手之外,其他几乎一无所知。可没想到这“天罚”竟与敖启还有密切的关系。
“我们的情报显示,敖启就是倭国背后的支持者,他们有这个胆子派出大批高手到大汉兴风作浪,就是得到了敖启的秘密训练。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他们在大汉已经有了极深的根基,想要找件神器并非绝无可能。”敖冲又道,“这次他让你们来为他开路,其实还有更为恶毒的后手。伯禹以为他还会让你们活着离开这东海?”
“子羽兄的意思是,不管事情成不成功,他都会置我们于死地?”齐舜皱起了眉头,不过他也承认敖冲说的有道理。如果敖启成功了,他即将就会威胁到整个龙族,甚至拥有龙王的权力,到那个时候,自己这些人就已没有什么利用价值。
“不错!敖启野心极大,他想要的并不光只是东海,而是整个大汉。‘天罚’只是他的第一步,一旦你们命丧此处,众多势力群龙无首之下他就更加有机可趁。倭国虽然国力较弱,但野心极大。他们有了敖启的支持,更是对临近的大汉垂涎三尺。因此,他们定然也是想杀你们而后快。”敖冲看来对他这个叛逃的叔父还是挺看重的,“而且他想杀你们很简单,只要不给你们在水中维持生命的丹药,你们又能坚持多久?”
齐舜苦笑。他方才已经又吃了一颗。这丹药敖启有敖冲又怎会没有?不过他已深切感受到自然在人面前的力量。就算他是剑圣又如何?再强的功力又能在水中坚持多久?
他知道自己已是在鬼门关门口走了一圈,若不是机缘巧合让他碰到了甘宁,现在的他可能已经成为东海中不知何处的尸体。
“为了不让敖启的阴谋得逞,我们必须也要请人来帮我们寻找龙之权杖。方才我看伯禹重情重义,就算身处劣势也不愿让我吃亏,我就知道伯禹是个可以信赖的人。因此我才把你留了下来,希望你能接下我们龙族这个重任。”敖冲难得表情严肃,凝视着齐舜,希望等待他肯定的回答。
“子羽兄虽然在东海,可消息却灵通得很。我大汉的一举一动都逃不开你的眼睛。”齐舜一直都很佩服情报工作很好的人。
“我们龙族几千年下来,根基又怎会不深?虽然我们在东海,可也不不能闭目塞听吧。大汉那里有不少我们的眼线,了解局势是必须要做的功课。”敖冲道,“以后如果伯禹用得到我们的情报,我也不会有丝毫吝啬。伯禹还没有说究竟同不同意我们的请求?”
“子羽兄既然开口,我又岂有不从之理?”齐舜倒没有太多的考虑。他此次来东海本就是这个目的,只不过托付之人变成了真正的龙族而已。事情都已经到了这个份上,敖冲也没什么再骗他的必要了吧。
“我刚才就说伯禹是个爽快人。既然你爽快,我也爽快。”敖冲又恢复了轻松的笑容,“我龙族虽然不比其他六族底子深厚,可也不会小家子气。”
他向甘宁招了招手,道:“兄弟,伯禹就要麻烦你协助了。”
甘宁起身走到齐舜面前,沉声道:“甘宁见过主公!”
齐舜微微一怔,道:“这是……”
“我这兄弟是我父王一次在大汉与甘姓女子所生,也算是他以往的风liu韵事,”敖冲有些尴尬地笑了笑,“他虽然贵为龙族嫡系子弟,可我那些叔伯兄弟们都认为他血统不纯,非但不允许他姓敖,还累得他受了不少委屈。不过他天生是个练功的材料,年纪轻轻就已经达到你们高阶大剑师的境界,很快便能突破到剑圣。而且他福缘深厚,又得到了我龙族传说中的兵器真武断浪刀,实力非同小可。我像他这么大的时候绝没有这么高的功力。既然他在龙族不开心,我就让他带着他麾下一万龙牙水军和三十艘龙牙巨舰来协助伯禹,助你尽快结束大汉这战乱的局面,也能尽早为我们找到龙之权杖。”
敖冲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而甘宁却始终表情冷峻,仿佛这些话都与他无关。
齐舜望着甘宁,心中感慨万千。甘宁的经历他身有体会,只因他也同样曾经拥有皇子的身份却依然让人看不起。所幸他和甘宁都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没有因此自暴自弃,反而更加刻苦,等待着终将会到来的出人头地。
不过,甘宁这孤僻冷漠的性子,也许就是在他饱尝人情冷暖的过程中养成的吧。
第五章 诸族之战(四)
只听敖冲也叹了口气,道:“伯禹莫要怪我这兄弟话不多,只因他确实受到了很多不公正的待遇。原本以他的身份,是不用认你作主公的,可为了掩人耳目,还是这样称呼比较好。”
他拍了拍甘宁的肩,道:“整个龙族之中就属我和他的感情最好,也最能谈得来。伯禹要代我好好照顾他才是。”
齐舜笑道:“子羽兄尽管放心,我与甘将军也有同样的经历,又怎会怠慢他。而且有了甘将军的协助,我军就等于如虎添翼,黄河大江之上,就能任我驰骋。我开心还来不及呢。”
敖冲道:“甘将军的叫法实在太过见外,你们大汉都是有个字的。我也来帮我这兄弟取一个字吧。”
他来回度步,又把手中的美酒一干而尽,才目光一亮,笑道:“想要使百姓安宁,就要结束这乱世。要想结束乱世,就要有人成就霸业。我这兄弟既然匡扶伯禹,那就叫兴霸吧。甘宁甘兴霸,多响亮的名字!”
甘宁虽然依然面无表情,可目中也似有一丝火焰在燃烧。
“你啊,什么都好,就是性子太孤僻。以后在伯禹那里要和同僚们处好关系,毕竟大家是要一起奋斗的。”敖冲露出一丝不舍,“也给我照顾好自己,我等着你功成名就回来的那一天!”
甘宁轻轻地咬着下唇,好似不想让自己的感情太过流露,良久才道:“我知道了!”
“你们两个大男人,又不是生离死别,干吗搞得这么悲悲切切的?难道跟了我就会下地狱啊?”齐舜调剂着他们的情绪,“时候不早,我也该走了。袁绍那些人比我走的早,可别趁我不在暗中给我一刀才好。”
甘宁深深望了敖冲一眼,道:“太子保重!”
敖冲挥手道:“去吧!你也保重!”
——————————————————————————————————————————————————————
再次见到蔡琰和倾城,她们的面上虽然有些憔悴,可目光还是非常坚定的。
她们虽然都曾经养尊处优,可跟着齐舜经过了这么多事情,性格也坚韧了许多。
蔡琰依然是淡淡的微笑和默默的关怀,而倾城也还是一样噘着嘴怪齐舜把她们丢在一边不理。
看着这如鲜花般盛放的两个美人,齐舜不禁有些后怕险些失去了她们。他不是第一次自责自己的大意,可每一次都会有新的教训在等待着他。
也许,这就是成长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吧。
所幸的是,命运始终眷顾着他,让他总能逢凶化吉,可他总不能单靠运气走得更远。
他虽然又遭受了一次小小的挫折,但他始终相信挫折必然会是走向成功的垫脚石。
敖冲在他临走前还送给了他一个龙行千里,让他们可以在水下航行。齐舜并不是多虑,袁绍与他有仇又先走一步,说不定会叫人在他回去的半路上堵他。而且黄河以南就是曹操的辖地,他虽然和袁绍已经不太和睦,可如果看到袁绍有把齐舜干掉的机会,也说不准不会在旁边踹上一脚。
而有了龙行千里就方便了许多,他们可以一直潜在水下,神不知鬼不觉,直到自己的地盘才浮出水面,安全得很。而且有了龙行千里,齐舜和龙族的联系也会方便许多,这法宝就像个千里传音的装置,只要默念法咒就能和敖冲直接通话。
甘宁的加入让赵云也有些兴奋。他们都是年轻人,虽然甘宁话不多,可既然共事一主,赵云也就对以前甘宁的怠慢既往不咎。应该说,平日里的赵云还是很会交朋友的,太史慈就跟他铁得很。而甘宁虽然对他客气了不少,可想要让这座冰山融化,赵云还要再多下点功夫。
不过这也是齐舜的授意,他知道甘宁由于成长过程中遭受冷眼太多,自尊心极强,而且过于自我保护,不愿轻易相信别人。他让年龄差不多的赵云来主动示好,就是想在甘宁身边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让他慢慢放下心中的提防,真正融入到他们这个大家庭中。
而龙牙水军和龙牙巨舰真是让齐舜开了眼界。
那龙牙巨舰和甘宁自己所乘坐的旗舰装备都差不多,只是小了一号,但在大汉人的眼中依然是庞然大物。尤其是巨舰上装备的龙牙神炮,连远古凶兽都忌惮三分。这神炮若是打到其他舰艇之上,那还不一炮一个啊!
他却不知道,龙王虽然碍于族内的反对,无法把甘宁作为自己儿子来安排,可他对甘宁还是宠爱有加。这龙牙巨舰整个龙族也不过近百艘,除了他自己的亲兵卫队以外,几乎有大半都配给了甘宁。还有那龙牙水军的成员,都是从各军中挑选的佼佼者,战力强大,在龙族中也是数一数二。加上甘宁自己也很争气,一直刻苦用功,他虽然沉默寡言,军令严明,可对部下却极好,也深受将士的爱戴。
由于还需要准备,所以龙牙舰队比齐舜晚出发三天,但那浩浩荡荡的威势早已震撼了大汉所有的势力,每个诸侯都不得不重新审视齐舜的实力。据说袁绍还因此郁闷了好多天。
————————————————————————————————————————————————————————
龙族的事情已变成了一场闹剧,但各个势力间该做的事情还是要继续做下去。
比如,袁术也不知道为什么对徐州这么热情,上次铩羽而归依然没有吸取教训,居然又集结了十万大军进攻刘备。
极度自卑的人往往表现得极度自大,这句话体现在袁术身上再贴切不过。
他在龙族丢了脸,虽然没人敢当面笑话他,但他几乎从没有受过这样的奇耻大辱,必须要找人发泄。
北边的曹操风头正劲,不来打他就已是谢天谢地,他又哪里敢去惹?东南的孙策怎么说也算半个自己人,脸皮还没有撕破,也不太好动手。西边的刘表把荆州搞的跟铁桶一样,再加上刘表政绩卓越,真想动他恐怕连荆州的百姓都会站起来反抗。
想来想去,也只有刘备这个软柿子可以捏。
刘备手下虽有关张二将,还有在上次反击中极为强悍的实力,但好汉也架不住人多。这次他发动了五倍于刘备的兵力,难道还怕了他不成?
第五章 诸族之战(五)
更重要的是,徐州与他控制的扬州豫州接壤,对他的扩张也是极为必要。不管怎么说,袁术也觉得自己既然已是皇帝,最少也要有三四个州的地盘才能配的上这个称号吧。孙策已经在不知不觉间蚕食了他在扬州的土地,如果还是一味守成,那恐怕连这两个州都难保。
他的这个想法倒是无可厚非,可他忽略了一件事,就是有谁跟着他继续胡闹下去。
他的兵马还没有集结完毕,就已接到战报,刘备派关、张二将已经突破了灵壁和泗县,离他所在的扬州治所寿春只有八十里之遥!
袁术呆住了,完完全全地呆住了。
他万万没有想到,刘备居然会预料到他会对徐州再次有所图谋,而且居然会胆大到会倾巢而出,一副你死我活的拼命架势。
要知道,刘备在徐州的势力虽然稳固,但他北有袁绍控制的青州,西有曹操控制的兖州,并不是绝无后顾之忧。
袁绍还好,他的重点不在刘备身上,一时之间也不会贸然对刘备用兵。可曹操不同,他和袁绍虽然因献帝的事情而有了罅隙,可毕竟表面上还是一团和气的。这种时候,如果徐州空虚,曹操又怎会不把握这个机会?
可刘备就是做了,他用兵一反其平日的谦和沉稳,反而锐利地像把尖刀。
即便是这样,袁术也对己方如此不堪一击而迷惑不解。自从上次进攻刘备失利以后,袁术特别加强了这两个县的防守,又为了能够把战线前移,还特别安排了手下第一号人物纪灵亲自驻守灵壁,以便能在第一时间推进到徐州。可他最为依仗的纪灵竟连一天都没有抵挡得住,直接就败下阵来。
难道刘备就强到这等恐怖的地步?
时间紧迫之下,袁术只能在寿春加快集结大军,就在这里与刘备军决一死战。
第二天,让他还算宽慰的是,纪灵已率军来到了城下。他虽然败了,但毕竟保留了主要战力。从他后来的战报中可以看出,刘备的白耳营确实凶悍,在寿春后续部队还没有到达,纪灵的兵力并不占太大的优势的情况下,想要抵抗确实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了保存实力,纪灵果然决定放弃灵壁和泗县,退到寿春,利用优势兵力把刘备一举击溃。
袁术虽然难以接受这个结果,但他可以理解。
因此,他没有过分责罚纪灵,毕竟现在最能打仗的还是他。他手下诸如张勋、李丰等人平日虽然高谈阔论,可他们毕竟没有真正上过战场,如今面对的是刘备的精兵,袁术还没有糊涂到把兵权交到这些没有多少经验的人之手上。
可就是纪灵,给了他最狠的一刀。
说到纪灵,他属于袁术根正苗红的老班底,从一个小小的军侯一直做到将军,中间只用了十年的时间。在战场上,他永远都是冲在第一个,手中的三尖两刃刀也不知胜过多少个叫的出名号的人物。他也是袁术手下唯一的一个拥有木德之身的将军,碧木真气也颇具火候。他一直以为,就凭着他取得的战功,一定可以得到袁术帐中一人之下众人之上的地位。可现实总是让他不断失望。
袁术在称帝之前,他一直都扮演着马前卒急先锋的角色,哪里有战乱,哪里就能出现他的身影。可他认了,他不断以相同的理由来说服自己,那就是袁术始终在考验他,终有一天会给他一个应有的名分。
但是,当袁术称帝以后,却把一个只会纸上谈兵、阿谀奉承的张勋封为大将军,让纪灵对袁术彻底失望。他终于明白,自己就算再努力,也不过是一个勇夫,在袁术这里始终是上不了台面的。
而龙族之行更是让纪灵看到了袁术和其他势力的差距。天骄一般的齐舜自不必说,就连曹操、刘备和孙策也是远胜袁术。再这样下去,他还有什么未来?还有什么发展?
因此,他必须尽早做出决定。
当袁术下达了对刘备的攻击令时,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回来以后,他对周边的势力都做了一次分析,以便确定谁的希望最大,如果投向谁会最有前途。齐舜是他第一个排除的。虽然齐舜本身几乎已是天下无敌,帐下也是高手众多,但终究不像其他势力那样有深厚的底子,虽然有问鼎天下的机会,但这机会还是太小。而且齐舜手下赵云、太史慈等人的功力个个都不在他之下,就连麴义的先登军他都很难讨到好去。在这样的人底下做事,和现在也没什么区别。
曹操也被他排除。理由同样简单——曹操的手下更是能人辈出,夏侯兄弟、曹氏兄弟不谈,于禁、李典、乐进、臧霸等人也都不是省油的灯,论资排辈也轮不到他。
孙策倒是还可以,手下谋士不少,武将不多。可孙策现在还太过弱小,能不能坚持下去还是为知之数。他可不想把自己的前途赌在一个不知道能否成功的人身上。
最后就只剩下了刘备。
刘备正处在需要人的时候。他虽然有关张二将,可再往下能拿的出手的人就寥寥无几。同时,刘备也需要兵,他虽有白耳营和丹阳兵两支精兵,但常规人马还是太少,难以应付大规模的战役。还有,刘备也缺少地盘。他虽已有了徐州,可若想发展,他就必须要争夺更多的地盘。北边的袁绍、西边的曹操都是刘备不能惹的,而袁术所在的扬州和豫州不正是纪灵能送给刘备的大礼?
因此,他暗中联系了刘备,并主动交出军权,来取得刘备的信任。而刘备虽然武力普通,可知人善任的能力确是高人一等,立刻对纪灵的投诚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和鼓励,并本着用人不疑的态度,把纪灵的部曲全都交还给他管理,并同意了纪灵率军返回寿春诈开城门,干掉袁术的建议。
刘备绝不是个这么草率的人,他信任纪灵当然也有前提。灵壁和泗县只要纪灵能乖乖献上,他就等于打通了进攻扬州的门户,对他也是大有好处。而且他确信袁术没这么大的本事想出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