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名侦探-第2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沧海!你睡了吗?我有事要和你谈。”狄晴敲了敲门,轻声说道。
几乎已经睡着的李沧海,听到狄晴的声音,立刻从床上爬了起来。
“晴儿,这么晚了,你还不去休息,有何事啊?”李沧海打着哈欠问道。
狄晴走进房间,李沧海倒了两杯热茶,将其中一杯递给狄晴。
狄晴接过茶盏,端在手中,忧心忡忡地道:“沧海,你有没有觉得,小妹有些奇怪?”
“恩,这倒没有。小妹她经历如此惨痛之事,难免会变得沉默寡言。将她接来长安,也是想让她同花花在一起生活,希望她可以早些从悲伤中走出来。你怎么会突然提起这个?”李沧海打着哈欠道。
狄晴喝了口茶水,秀眉微蹙地道:“方才我在给小妹上药,小妹竟向我问起了张闻远之事。而且,她所说之话语,让我觉得甚是奇怪。”
“哦?她都说了些什么?”李沧海转着茶盏问道。
“她说你既然抓到了张闻远,为何不杀了他?还有,是不是一个人若心有悔意,就能将己身所造罪业一笔勾销?”狄晴严肃地道。
李沧海咦了一声,他放下茶盏,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张闻远之事,我向来三令五申,不许任何人提及,特别是不能对小妹提起。可她又是从何得知,我没有杀掉张闻远的?”
狄晴捋了下额前刘海,道:“会不会是奔波儿灞两兄弟,不小心说漏了嘴?”
李沧海思忖道:“应该不会。奔波儿灞与灞波儿奔两人虽有些秀逗,但对我之命令向来极为遵守。我不让他们提及此事,他们应该不会随意乱说。何况,在此之前,小妹都还好端端的。”
狄晴揉了揉眉心,道:“如此说来,小妹很有可能是在与我们走散之时,听到了有关张闻远的消息?”
李沧海摇了摇头,道:“也许吧!不过,既然小妹已经知晓,那我也不再隐瞒她了。明日我便去和她说清此事,我不希望小妹在心里埋下仇恨的种子。”
狄晴低头沉思了一会,点头道:“好吧,事到如今,也只得如此了。小妹她这样,真是让人担心。”
“晴儿,时间不早了,你也早些休息去吧。小妹的事,明天就交给我便是。”李沧海温柔地道。
狄晴点了点头,叹了口气,又叮嘱李沧海几句之后,才转身离去。
却说,同一时间,杨国忠府邸。
“事情办的如何?”杨国忠边烤着炉火,边问道。
他面前站着一个黑影,那黑影拱手道:“回大人,事情虽出了点小意外,但总归达到了目的。”
“很好!接下来按计划行事。”
“是,大人!”
黑影离开之后,杨国忠嘴角上扬,发出一声冷笑:“李沧海,明日本官可有一份大礼送给你啊!只是不知,这份大礼你能否承受的起?我可是很期待的啊!哈哈哈!”
微红的火光映在杨国忠的老脸上,让他的笑容显得狰狞无比。
天宝十二年,腊月三十,大雪纷飞。
李沧海自寅时起床,沐浴更衣,卯时至大明宫等候皇帝召见。
大明宫,麟德殿。
文武百官集聚一堂,各个皆是精神抖擞,一派祥和之像。
可这祥和表面,却显得不是那么的和谐,百官之站位很明显的表明了不同的阵营分属。
左边是以杨国忠为首,右边则是以崔涣为首,而居于两者之间的则是中立派。
李沧海比其他官员较早的来到了大明宫,只不过他先去了趟三清殿,查看了一下三大神器,是以进入麟德殿较晚。
“李大人,这些日子,你可是名扬长安城啊!”
“是啊,是啊!听闻李大人用了七天时间,便断了百余桩要案!实在是令人佩服啊!”
“听闻李大人曾五案同审,这份心力,也只有当年的狄公能够比得上了吧!难怪民间现在都在盛传李大人为‘神断’!”
……
李沧海刚踏进含元殿,便有十余名官员朝他迎了上去,纷纷对他称赞道。
“诸位大人谬赞了,这些皆是市井传言,当不得真。”李沧海抱拳说道。
“都说李大人为人刚正不阿,颇有狄公之遗风,李大人又何必谦虚呢?依我所见,以后咱们这满朝文武都不用上朝了,只要李大人一人足矣啊!”宋鲲嘴角微微扬起,意有所指地道。
第六百五十二章 麟德设宴
李沧海看了宋鲲一眼,他虽与宋鲲接触不多,但在洛阳之时,就已知晓他是杨国忠的拥趸者。
“宋大人说笑了,我不过是个只会断案的粗人,可比不上宋大人管理日理万机,若没有宋大人经常光顾迎春楼,这整个青楼行业的收入只怕会跌至冰点啊!这般说来,宋大人为了大唐经济之发展,真可谓是鞠躬尽瘁啊!”李沧海似笑非笑地道。
宋鲲没听过什么经济发展之类的名词,但他也能听懂李沧海话中之意,特别是在听到‘迎春楼’三个字时,脸色更是瞬间起了变化。
“李大人,你这是何意?”宋鲲揣着明白装糊涂,盯着李沧海怒声问道。
李沧海耸了耸肩,随意地道:“本官只是在提醒大人,这青楼虽好,可不要太过贪恋,否则不仅会伤神,还会伤身啊!”
这朝中之人,哪个不是精明之人,他们立即就明白了过来,顿时发出一阵哄笑。
“你……哼!”
被李沧海揭了老底,宋鲲一张老脸顿时涨的通红起来。
可论起嘴皮子,他又自知不是李沧海的对手,只得气呼呼地甩了下衣袖,狠狠地瞪了一眼李沧海。
李沧海懒得看他,直接朝着崔涣等人走了过去。
“先生,真有你的!骂人居然都不带脏字的,我要是有先生这口才,非得说的他吐血三升不可!”李钰兴奋地道。
李沧海和李倓两人对视了一眼,各自点了点头。
经过许多事情之后,他和李倓之间已经有了一种默契。
这种默契无须多言,只要双方对视,便可心领神会,这点连李沧海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先生,你怎知宋鲲经常光顾‘迎春楼’的啊?”李钰好似一个好奇宝宝般,抓耳挠腮地问道。
李沧海瞥了一眼宋鲲,以及面无表情,自始至终都没有朝他看过一眼的杨国忠,微微一笑道:“我不过是随口一猜罢了。”
李钰不由得愣了下,就连崔涣等人都惊讶地看向李沧海。
“随口一猜?”李钰明显有些不太相信,这随口一猜都能猜中他人心思,这未免太过神奇了些。
李沧海淡然一笑,道:“昨晚,我路过‘迎春楼’时,隐约见到他从里面出来,是以才下此断言。”
“额……可是先生若是猜错了呢?”李钰翻了个白眼。
李沧海不以为然地道:“这满朝文武,十有**都去过青楼,即便是我猜错了也无妨,他们依旧会认为宋鲲会去过青楼,这番嘲笑他却是跳脱不掉的。”
“哈哈,我知道了,原来先生早已做出了打算,故意要让他出丑的啊!”李钰眉飞色舞地道。
李沧海没有说话,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杨国忠。
自始至终,杨国忠都没有看过他一眼,这让李沧海有些奇怪,也让他心中有些惴惴不安。
“圣上驾到!”随着一声清喝,李隆基在高力士的搀扶下,走上了龙椅。
“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李隆基似乎精神不错,微笑着道。
“谢陛下!”
“今日乃是除夕,过去一年,多亏了诸位爱卿,大唐江山才能如此稳固,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升平,这皆是诸位爱卿之功劳。今日,朕在含元殿设宴款待诸位爱卿,诸位爱卿可不必拘泥,尽情享受!”李隆基说道。
“臣等谢陛下隆恩!”
群臣对李隆基再三叩拜之后,纷纷走到了大殿两侧条桌后坐了下来。
很快,一些宫娥端着各种珍馐佳肴走了上来。
丈许长的条桌上,放着各种各样的珍馐佳肴,有些甚至连见都未曾见过。
麟德殿乃是皇帝招待外国时节,举行重要宴会之处,整个大殿甚为宏伟宽广,近百人同时在里面参加宴会,也丝毫不觉得拥挤。
皇帝先是说了一番客套话,之后便是君臣畅饮,举杯同乐。
李沧海虽参加过几次皇宴,但心中对这种场合依旧有些排斥。
倒不是他不喜欢热闹,而是看不惯分明对立的众人,却装作至亲好友,觥筹交错之际,更是针锋相对。
宴会自辰时开始,一直持续到夜幕降临,这期间安禄山派来特使,带着数十件的奇珍异宝来给李隆基请安,这让李隆基很是欢喜,当着群臣的面,大大的褒奖了一番安禄山。
而在李隆基宴请百官之际,后宫之中,杨玉环也在宴请百官夫人。
本来这宴请百官夫人,乃是当朝皇后之职,但李隆基自从纳了杨玉环为妃之后,整个人的心思便全都放在了她一人身上。
杨玉环虽不是皇后,但却更胜似皇后。
后宫贵妃苑,杨玉环设宴款待一众诰命夫人,护国夫人,以及各个重臣的千金小姐。
狄晴作为御赐郡主,自然也在此列。
与百官宴不同,这后宫宴席,更多的是在讨论琴棋书画,以及诗词歌舞。
当然,这大多数并非是处于自身乐趣,而是为了迎合贵妃之喜好。
天下谁人不知,贵妃娘娘擅舞喜乐,若能与贵妃攀上交情,那自己的夫君还不飞黄腾达?
众人之中,也就只有狄晴对这些没有丝毫兴趣。
她坐在暖床上,双手撑着下巴,几乎都打起了瞌睡,要不是李沧海在她进宫前千叮万嘱,让她务必要忍住性子,估计她早就回家去了。
在这后宫之中,她却是一刻也呆不下去,实在穷极无聊,便跑到屋檐下堆起了雪人。
杨玉环虽喜欢歌舞,但也知道眼前这些贵妇其实并不喜欢歌舞,只是为了迎合自己而竭力装作很喜欢的样子。
看惯了太多的阿谀奉承,杨玉环心中多少也有些失落,这世上除了皇帝,莫非就没有第二个人可以说话么?
有些失落的杨玉环,端着葡萄美酒,缓缓地走了出去,却不经意看到正在堆雪人的狄晴。
与一众贵妇小姐的互相恭维,阿谀奉承不同,狄晴就仿佛一朵绽放在沙漠之中的雪莲。
杨玉环盯着狄晴看了好一会儿,忽然很有兴致地道:“这位妹妹,为何我对你有些似曾相识之感?我们是不是在何处见过?”
第六百五十三章 后宫宠妃
狄晴用纤纤玉手揉出一个大雪球,对杨玉环嘻嘻笑道:“娘娘贵人多忘事,咱们在洛阳上阳宫还见过呢!”
杨玉环闻言,顿时有些诧异。
“啊!我想起来了,你是当时救驾的那名少女!我没有记错的话,你叫狄晴,是狄公后人?”杨贵妃走过去,上下打量着狄晴说道。
“娘娘好记性!我就是狄晴。”狄晴皱了皱小巧的瑶鼻,笑嘻嘻地道。
“你为何不进去同她们一起玩耍?”杨贵妃微微一笑道。
“她们?还是算了吧,她们表面上看起来好似姐妹一般,实则却是勾心斗角,各怀鬼胎。我还是喜欢堆雪人。”狄晴歪着脑袋,眨巴着眼睛道。
杨玉环闻言一愣,随即哑然失笑。
她没想到狄晴竟然会如此直白的说出这些话,这若是让屋内众人听到,说不得她定会成为众矢之的。
“小妹妹,你如此直言快语,就不怕她们听到?”杨玉环抿着嘴,轻声笑道。
狄晴回头看了一下屋子里的众人,嘻嘻一笑道:“听到又何妨?她们还能把我怎的?说起来,若不是沧海让我一定在这里坚持到结束,我早就离开皇宫了。”
杨玉环看的出狄晴心直口快,对她所说也不以为然,凑到她跟前轻声道:“其实,我也觉得无趣的紧,每年的年宴,其实就是给她们提供了一个可以互相拉拢的场所罢了。”
狄晴对她这话很是赞同,于是使劲点了点头道:“娘娘说的是,这皇宫之中虽是荣华富贵,但却是少了一些生趣。我还是喜欢和沧海一起行走江湖,惩奸除恶,破尽天下奇案!那才有趣呢!”
“我听圣上说过,李沧海大人心思缜密,头脑聪慧,解决了不少的疑难杂案。本宫对奇人异事也甚是有兴趣,不知你可愿意对我说一说李大人破案之事?”杨玉环好似一个单纯的小女生,兴奋地问道。
狄晴没有任何犹豫,极其爽快地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娘娘想听,那我就给娘娘说上一说。”
于是,在杨玉环的要求下,狄晴变成了说书先生,将李沧海所破案件,一五一十地对杨玉环讲了起来。
从金水疑案到洛阳谋反案,再到正阳吕家命案,一件件匪夷所思的案件,从狄晴的口中徐徐展开。
那些诰命夫人以及官家小姐,见杨玉环和一名从未见过的小女子在一起,心中纷纷嫉妒了起来。
可待到她们听到狄晴所说故事之后,竟全部陷入了狄晴所说的波谲云诡的故事之中。
她们皆是朝廷重臣的正室,千金,向来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何时听过如此精彩的故事?
就连狄晴都没有发现,自己只靠着一张嘴,便将针对她的古怪氛围轻易化解。
故事足足说了两个时辰,每一个故事都让众人觉得不可思议,感慨良多。
直到夜色深沉,狄晴才讲完了所有的故事。
“没想到李大人如此厉害,真是好帅啊!”
“是啊!我一直以为神断只是传说,没想到竟然真的有这般人存在啊!”
……
那些年轻的千金小姐,听完李沧海所说故事之后,纷纷心动不已。
杨玉环眼角含笑地看着狄晴,说道:“晴儿,你也听到了?这下李大人可成了长安城富家千金心中的心仪之人了,你可是给自己树下了不少的情敌呢!”
狄晴眨巴着眼睛,嘻嘻一笑道:“我相信沧海。”
杨玉环微微一愣,似乎想到了李隆基对她说过的话:“爱妃,无论何时何地,朕都会在你身边,这是朕给你的承诺。”
杨玉环眼中露出无限温柔,点头道:“世间难得有情郎,既然遇到,便是一生之幸。为了他,纵然身背骂名又如何?”
狄晴低头品味着杨玉环这句话,眼中浮现出惊讶之色。
“晴儿,今天是本宫近来最开心的一天,以后你可否常来宫中陪本宫说话?”杨玉环拉着狄晴的手,亲切地问道。
狄晴眨巴着眼睛,道:“娘娘有令,我又岂敢不从?只是晴儿是江湖中人,对宫中礼仪并不熟悉,怕惊吓到了娘娘。”
杨玉环莞尔一笑,道:“本宫就喜欢你这快人快语,即便是你顶撞本宫,本宫也不会怪罪于你。这是出入宫门的玉佩,你且收好。”
“嗯,既然如此,那晴儿就收下了。”狄晴接过玉佩看了看,随手放进了怀里。
此举,顿时又引起一众千金贵妃的嫉妒。
与贵妃共舞的机会,一年只有一次,为了这个机会,她们整日里练习各种舞步,强迫自己喜欢跳舞,可以说是受尽折磨。
可谁也没想到,此番年宴,最大的赢家竟然会是狄晴。
可事已至此,她们也无可奈何,也只能纷纷叹息。
众人都看的出来,今天的贵妃娘娘对奇闻轶事要比跳舞更感兴趣。
但同时,这也给众人提了个醒,所有人当即决定,回去之后无论如何也要让当家的多找一些奇闻轶事。
麟德殿内,群臣欢宴,一派祥和。
就在君臣同乐之时,一名内侍匆忙来到了殿外。
高力士看到那内侍神色匆匆,便走出了大殿。
那内侍凑到他耳边说了些什么,高力士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李沧海端着酒杯看着高力士的脸色,心中突然有些惴惴不安。
高力士走进大殿,让舞姬退下,随即走到李隆基跟前,行礼道:“陛下,长安府府尹韩渠有要事求见陛下!”
“他有何事?”李隆基晃着酒杯,有些醉醺醺地问道。
“回陛下,此事与李沧海大人有关。”高力士抬眼看了下李沧海,说道。
李沧海闻言,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哦?与李爱卿有关?让他上殿说话!”李隆基捋着胡须,饶有兴趣地看着李沧海道:“李爱卿,莫非你今日给朕带来了礼物不成?”
李沧海没有说话,他眉头紧皱的盯着殿门。
只见韩渠匆匆上殿,跪道:“微臣见过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韩爱卿平身!朕今日设宴款待群臣,却是忘记了韩爱卿,朕之过也!来人,赐酒!”李隆基双眼微熏地道。
韩渠闻言,顿时惊喜交加,没想到自己居然能够得到皇帝的赐酒。
第六百五十四章 无端祸事
韩渠忙跪了下去,激动不已地道:“臣,谢陛下隆恩!”
高力士端着酒杯,走到韩渠跟前,斟了一杯琼浆玉液。
韩渠跪在地上恭敬地接在手中一饮而尽。
“韩爱卿,你此番前来所为何事?听说与李爱卿有关?”李隆基捋着胡须问道。
“回陛下,就在不久之前,长安城发生了一起凶杀案,臣觉得此事干系重大,是以才入宫见驾,惊扰陛下,望陛下赐罪。”韩渠跪在地上,恭敬地道。
“韩爱卿言重了,如此普天同庆之佳节,怎会有凶案发生?这与李爱卿又有何关系?”李隆基好奇地问道。
“回陛下,行凶之人乃是一名女童,而那女童……正是李沧海李大人的义女。”韩渠犹豫着道。
此言一出,顿时好似在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了一颗石头,溅起阵阵涟漪。
李沧海心中一惊,蹭的一下站了起来。
他看着韩渠,吃惊地道:“韩大人,你说什么?凶手是我义女?”
李隆基眉头一皱,盯着李沧海诧异地道:“李爱卿,这是怎么回事?你何时有的女儿?”
李沧海忙走了出去,行礼道:“回陛下,臣确有两名女儿,她们是臣所认的义女。她们两人,一人七岁,一人九岁,又岂能行凶杀人?望陛下明察!”
李隆基捋着胡须,点头道:“一个七岁,一个九岁,确实不可能杀人。韩爱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韩渠看了下李沧海,说道:“回陛下,一个时辰之前,长安府捕头何涯带着衙役巡逻,在经过昇平坊时,听到一声惨叫,何涯立即带人寻叫声而去,在一处宅院之中,发现了手持匕首的女童。何涯当即命人通知微臣,微臣收到消息之后,立即带人赶往现场,可到了现场之后,却发现何涯正和人发生争执。而对方,正是李大人的两名贴身护卫,微臣怕产生误会,便向两人询问为何要保护行凶之人,那两人却说女童是李大人之女,他们奉命保护,不许任何近前。”
李沧海闻言,心中突然咯噔了一下。
“韩大人,你如何确定那两人是李大人的护卫?会不会是有人故意假扮的?”崔涣眉头紧皱,忙开口替李沧海问道。
“崔大人有所不知,那两名护卫,下官曾见过,他们身材不过五尺,且一个胖,一个瘦,下官绝对不会认错。”韩渠回道。
李沧海心中顿时知晓,这两人定是奔波儿灞和灞波儿奔。
在上朝之前,李沧海曾千叮万嘱的让两人保护好林小妹。
加上‘昇平坊’这个特殊的字眼,让李沧海额头上逐渐升起了一层细密的汗水。
因为,张闻远就被他安置在昇平坊!
而韩渠口中的凶手,只有可能是与张闻远有着不共戴天之仇的林小妹!
“小妹怎么会知道张闻远在昇平坊?”李沧海眉头几乎拧成了一团,脸色也变得前所未有的凝重。
李隆基似乎也极为惊讶,他捋了捋胡须,道:“如此说来,凶手果真是李爱卿的义女了?”
这时,一整天都甚少开口的杨国忠,突然道:“陛下,臣觉得此事绝非李大人义女所为。”
“哦?爱卿有何高见?”李隆基问道。
“回陛下,李大人为人刚正不阿,从不徇私枉法,此是众所皆知之事。正所谓‘上行下效’,李大人这般正直,他身边之人必是相同。”杨国忠正色道。
此言一出,就连崔涣等人都为之愕然。
他们似乎没想到,杨国忠居然会替李沧海说话。
李沧海看了一眼杨国忠,眉头微微皱了一下。
以他的了解,杨国忠断然不会替他解围。
李隆基沉思了片刻,不解地道:“若不是李爱卿的义女,为何韩爱卿会说那两人是李爱卿的护卫?难道有人故意陷害李爱卿不成?”
“陛下,依臣之见,此事既然颇有蹊跷,不如就让李大人亲自前去调查。一来,李大人擅长查案,有李大人在,想必真相很快就会水落石出。二来,也好让李大人亲自去看一看,凶手是否真是李大人的义女。即便凶手真是李大人的义女,依李大人刚正不阿的性格,想必也不会徇私枉法的吧?”人群之中,宋鲲走了出来,对着李隆基行礼之后,大声道。
李隆基捋着胡须,饶有兴致地点头道:“宋爱卿所言有理,李爱卿,你意下如何?”
此事既然关系到林小妹,他又岂会将事情交给其他人处理?
“陛下放心,此事臣一定彻查清楚!”李沧海郑重地道。
“依照大唐律例,李大人与凶手可能会有所交集,按理应当回避此案。不过,既然陛下同意李大人负责此案,为公正起见,臣以为应当派吏部官员共查此案,不知陛下意下如何?”宋鲲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大声道。
“嗯,便依宋爱卿之言,不知吏部哪位爱卿愿意担此重任呢?”李隆基眼神扫过众人,问道。
人群之中,吏部尚书高洛川没有任何犹豫的走了出来。
“臣愿与李大人同查此案!”
在宋鲲开口之际,崔涣等人就已知晓宋鲲心中在打着什么算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