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召唤无双-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个爷们都不会拒绝吧。

*********

李王也不去叫醒她,任由其枕着自己的大腿入睡。

夜深了,公孙静仍旧不见转醒,李王倦意再也忍受不住,就倚靠在床板上沉沉睡去,这一觉睡得很好,直至第二日日上三竿,才幽幽醒来。

但身旁的公孙静已经没了影踪,李王也不在意,就当是萍水相逢,各承欢快便是。

精神大振的李王穿戴好衣袍甲胄,推开房门伸了个懒腰,看到宇文成都已经等候在门口了,也没在意,抬脚向外走去。

行不到两三步,李王耳根一动,内院似乎有骂声,也不知怎么回事。

“成都,这公孙越兴致不错,大清早的倒是责骂起内院夫人。”

宇文成都讪讪的抬头,只见艳阳高挂,哪还是什么大清早啊,要把歪门邪道说的一本正经,还是你李王最牛鼻啊。

“之前怕公孙越吵闹到主公,我便差人去打听,听闻是其独女昨夜彻夜未归,今早发现其发髻高高盘起,恐怕是与人……也不知她是去了哪里,任由公孙越责骂也不说。”

李王一愣,转身道:“随我去看看。”

内院门前的两个丫鬟看到李王赶紧施礼,李王挥手示意她们噤声,自己迈步而入。

一个丫鬟想要追上去拦住李王,却被另外一人拉住:“你做什么。”

那丫鬟疑惑道:“当然是拦住东乡侯了,这内院可是公孙大人女眷所居的地方,东乡侯男儿身,怎能随意进出?”

早先说话的丫鬟无奈道:“你是真傻吗?连你都知道的道理东乡侯岂会不懂,既然东乡侯没有要通知,自然是冲着里面而去。”

“你是说…公孙小姐?”

……

公孙静此刻跪伏在地上,低着头面无表情,公孙越指着她愤慨道:“深闺女子,竟然彻夜不归,与野男人私通,还将发髻盘起,是要我的脸皮搁在那里?如此不守妇道,我要你作何?”

说着举起巴掌就要落下,公孙越也是武将出身,这一下打实了的话,公孙静的俏脸得好几天才能恢复。

公孙越高举的手掌却怎么也落不下,被李王右手紧紧扣住,就像铁钳一般难以撼动。

“公孙大人这大早上的怒气怎么这么大,得去去火啊。”

公孙越本来正要发怒,谁tm敢阻止我,但听到李王的声音顿时蔫了,赶紧拜倒道:“不知前将军亲至,未能远迎,小女昨夜之事实难启齿,还请前将军不要插手。”

李王呵呵一笑,转身将公孙静扶起,早在宇文成都说起公孙越的举动时,就猜到自己昨夜恐怕会错意了。

想来也是,公孙静作为其独女,深爱有加,早在年关袁谭欲娶她为妻便可见一斑,公孙静不愿意嫁给袁谭,公孙越和公孙瓒便冒着得罪袁绍的风险拒绝了这门亲事,如此溺爱,又怎会在昨夜将其推出来送给自己作践?

那公孙静临摹李清照的词就是预示,看来昨夜的疯狂是她自作主张。

李王叫过一旁的丫鬟,道:“将公孙小姐扶回房中歇息。”吩咐完便迈步离开,只是嘴里继续说道:“公孙越,为你女儿置办嫁妆,年底我会亲自派人前来迎接公孙小姐,到时候与我爱姬赵无双一并纳为妾室。”

公孙越这才脸色有些好转,但想到自己之前骂李王是野男人就是一阵心惊肉跳,不过此事算是过去了,又想到自己即将成为李王的老丈人,那么公孙一脉算是保存下来了,就算以后不能再手握军权,至少也能富贵一世。

李王走出内院,按着眉头一皱,将头绪理了理,年底需要迎娶的就有步练师、赵无双和公孙静,还真是麻烦,随后李王又想到了娇俏可爱的小乔,这小家伙来年四月就年满十六岁了,到时候要是自己不按照约定迎娶过门,指不定还要怎么跟自己闹。

李王自己把自己弄得郁闷,也没心情再巡视渤海,将众将士召集到大营中,安排接下来的一应事务。

第一百六十五章 兵马调动

李王一手支着脑袋,一手在桌案上轻轻扣着,众将士不知道李王的意思,心头跟随李王敲击的幅度而起伏。

“还是没有袁绍为何突然暴毙的消息传来?”

贾诩出列道:“我军收复被袁绍占领的郡县以来,蓟县刘虞仍旧被囚禁在深宫,连日来有势力的兵马调动频繁,不出意外是方腊贼军在行动,袁绍突然暴毙,想来与他有着必然的联系。”

贾诩是军师,有权利过问任何事情,但情报这一块都是沮授负责,这时候拱手道:“今日卯时,我接到一封密信,但其封皮上并没有落款,只是在上面标明前将军亲启,我没有拆开检查,请主公定夺。”

“拿上来。”

宇文成都小跑两步,接过信件交给李王。

李王嗅了嗅密信的味道,知道这密信不是出自周瑜之手,一把拆开,看了起来。

“前将军亲启…主公洪福,末将与公瑾暗中取得联系,从四月底直至今日,亲率步卒三百,领张清张顺两兄弟,扮作流寇,先后洗劫了公孙瓒治下右北平郡三个县城的县府,缴获马匹粮草不少,如今规模壮大到五百余人,深受各大县城官僚诟病,如今公孙瓒在公瑾的撺掇下,退守右北平郡治土垠,蓟县以东的无终等县城已经没有守备,主公需速速遣大军占领,防止乌桓四王钻了空子,荼毒我中原大地。”

“呼…”

李王长出一口气,仅仅三百人就能将公孙瓒布防在右北平郡的三万人玩的团团转,只有被动防守的机会,却无反抗之心,还是你李靖够牛鼻。

李王兴奋的一拍桌案,起身道:“张郃,你亲自率领一万步卒为先锋军,向无终行军。”

“末将领命。”

李王又转向马超:“孟起,你与异族有交手的经验,便让你领张郃本部骑兵,直奔徐无山以北的长城范围,路遇公孙瓒大军不用理会。”

“是。”

“侯君集何在。”

沮授赶忙道:“右中郎将还留在济北国驻军,并未跟随大军而来。”

李王点头,扫视了一周,最后停在张燕身上:“张燕,由你统率一万步卒前往广阳郡驻扎,敌军不动你则不动,敌军若来犯,则避其锋芒,务必为我大军牵制住他们。”

“末将领命。”

李王又转向赵云:“子龙,你与沮授领两万大军,向巨鹿郡行军,务必将其收复。”

话音落下,还不待赵云回话,公孙越拱手道:“如今巨鹿郡太守与我一样,都是瓒兄的从弟,其名公孙范,原为渤海太守,前将军可否让我随军出征,我定当于大军前劝谏他献城投降。”

李王欣然允诺,能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一郡,何乐不为。

“宗望,你即刻返回常山,大军直接开赴广阳郡,将蓟县封锁,与张燕东西相望。”

“诺。”

“子义,你继续统领大军,由我坐镇中军,大军开赴右北平郡。”

说完还呢喃道:“公孙瓒啊公孙瓒,墙倒猢狲散,不知你可有想过也会有今日光景。”

并州军的巨轮正在隆隆行进,蓟县中却一副哀嚎。

袁谭披麻戴孝,跪在袁绍的灵柩前,泪水布满了脸,但只要有细心的人,定然会察觉到他嘴角微微勾起,分明是在兴奋。

“袁公子…”

“恩?”袁谭眉头一皱,不满意这个称呼。

那兵卒赶紧改口道:“丞…丞相。”

袁谭这才满意的点头,道:“何事?”

那兵卒赶紧道:“三日来已有三位将军追随丞相去了,就在不久前,郭图郭公则也在自己府邸悬梁自杀。”

袁谭沉默了下,挥手道:“死了就死了吧,将剩余将领谋士全部召集起来,我倒要看看,有几人不满。”

高干、逢纪、审配等好几个将领谋士围在一起,似乎在合计着什么。

高干凝眉道:“袁谭如今已经疯了,竟然听信方腊的逆言。”

逢纪道:“袁谭早就看不惯我,如今公则也追随丞相而去,想必他更是肆无忌惮,恐怕不久后便会拿我开刀。”

审配叹息道:“袁谭心狠手辣,却少谋,妄自尊大,根本不配为人主,如今丞相尸骨未寒,他却妄想黄袍加身,我等还是早谋出路为好。”

高干道:“要不,我们今日便诈开城门,投奔别处。”

逢纪沉默不语,审配说道:“李王眼里容不下我等,投降他的话只有死路一条,我等何不投效安定太守朱元璋,其手下徐晃、徐荣等人都是降将,我等前去必然会受到重用。”

高干有心自立,但无奈麾下缺兵少将:“也只能如此了。”

一个兵卒闯进来道:“袁公子请诸位到府邸一叙。”

众人面面相觑,高干让他自行下去,这才道:“看来袁谭已经要对我等出手了,何不就此离去?”

“虽然我们处于李王的势力包围下,但只要扮作流民,应该不难逃出去。”

众人一咬牙,也不收拾钱财细软,跟随高干直奔城门。

……

方腊带了数十骑,直奔扶余而去,路上碰到大队异族牧民,都谨慎的避开。

“叔父,我们为何将大军留给袁谭?”

方腊抹了把脸上的灰尘,眼神深邃的看向后方:“我军本就是流寇,如果还率领大军离开,先不说袁谭会怎么想,至少李王不会放任不管,到时候袁谭无兵据守,三五天便会被拿下,我等也难逃被李王剿灭的事实。”

王寅接话道:“袁谭有了大军,李王必然会先行与他交锋,就算他袁谭再蠢,也能拖个十天半个月,到时候我们已经进入了扶余的范围,李王也只能望尘莫及。”

方杰似懂非懂的点头,道:“那为何叔父又让袁谭诛杀其父袁绍?”

王寅笑道:“有一句话叫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袁绍只要存活于世,那么袁军就是被拧在一起的麻绳,李王想要嗑起来也不简单,只有让他李王一统北地,打破平衡,那汉室朝廷才会忌惮他,进而兵戎相向,届时你说他李王会面对几方势力的征伐?”

方腊大笑道:“朱元璋应该极有野心,从他出身便能看出端倪,豫州牧曹操虽然交好李王,但朝廷牵头,也不得不全力出兵,再有刘岱、孔融、陶谦这些汉室忠臣,他李王也只能疲于应付,我们在扶余才有利可图。”

第一百六十六章 困守土垠

李王的大军,就像是一艘巨轮,在中原广阔大地,横推而过,掀起无数浪潮,让人为之震惊。

谁也想不通,为何拥兵三十万,坐拥幽、冀两州的庞然大物会一朝倾覆。

不管外界怎么看待李王,他的步伐却并未停下,直至中兴元年六月二十日,张燕统率一万步卒,兵临广阳郡,完颜宗望也在常山发兵,仅仅不到七日,便与张燕的大营隔城相望。

而李王本军,直接兵临土垠,大营连成一片,可谓壮观。

幽州的城镇也有几个比较繁华,多数是一些在异域行商的商人带动起来,这土垠县也在其列,它朝东是辽西,向北是长城,落脚的商人往来频繁。

但今时今日却不同了,李王亲率数万大军,早在前日就在倚靠徐无山的南方安营扎寨,谁也拿不定李王的想法,所以连日来土垠城中鲜有人敢出门晃荡,包括那些天不怕地不怕的混子都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将自己隐藏起来。

公孙瓒焦急的在县府中来回踱步,愁容写满了脸上。

公孙度与公孙瓒同姓,虽然并无血亲关系,但自从韩馥被囚禁,便投效了公孙瓒。

这时候公孙度匆忙走进大厅道:“大将军,两日来我派遣了五名传信的兵卒,但李王却关闭大营,闭而不见。”

公孙瓒凝眉道:“我虽然与李王曾经有旧,但局势发展不是感情所能左右,如今袁绍一朝崩塌,发生的太快,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加上近两月贼寇凶悍,我军此时恐怕难逃升天了。”

公孙度继续道:“公孙越降了李王,算是将公孙一脉保留下来,凭借主公与李王的交情,只要打开城门,他定然不会为难,我们何不…”

公孙瓒大手一挥,沉声道:“我公孙瓒征战近十年,从不败降,先有黄巾贼寇杀得我只剩数百骑,后有异族蛮夷将我逼入绝境,哪次不是死战才得以脱困,公孙度切勿让别人小瞧了我。”

公孙度平时也是沉着镇定的人,但如此局面不得不将一颗心悬在空中,闻听公孙瓒之言,只能在心底沉沉叹息。

公孙瓒突然道:“公瑾,你自任我军师一来,每战料敌于先,此时何不畅所欲言?”

周瑜泯了口茶水,半晌后才低声道:“我观前将军如此举动,恐怕并无其他深意,主公何不就表面现象来看待此事?”

公孙瓒眉头紧锁,不确定道:“公瑾的意思,是说李王心里并不想与我交战?”

周瑜点头道:“前将军治下民声极好,与袁绍交战也不乘胜追击,乃为大义,如今前将军统率大军兵临城下,哪怕只是强攻,我军不出半月也会城毁人亡,但他没有这样做,我猜想,恐怕他一方面为了兵卒性命,一方面也是为了还大将军的往日恩情。”

公孙瓒仍旧有些不解,问询道:“如此说来,公瑾也赞成我投降李王?”

周瑜微微摇头:“并非公瑾想劝大将军投降,而是前将军表现出来的意思就是如此,大将军现在有两条路可以选择,是否听取我的意见,请前将军决断。”

公孙瓒低下头,转身坐于堂上,整整一盏茶的时间不说话,公孙度在一旁都火烧眉毛了。

像是心有不甘,公孙瓒犹豫道:“公瑾,这两条路都该怎么走。”

周瑜心底也是一叹,不过还是回答道:“第一条路,大将军单骑出城,向李王负荆请罪,他必定会顾及往日旧情,放大将军一马,这第二条路嘛……”说着周瑜起身一揖到地,沉重道:“这第二条路便是死守土垠,公瑾定然为大将军出谋划策,谋求生路。”

公孙瓒一手按着眉头,一手在桌案上轻轻叩起来,节奏不快不慢,让公孙度一阵烦躁。

苦闷的时间总是过得很慢,公孙度在等待中以为过去了很久,但实际上不过半柱香的时间,最后终于等来了公孙瓒的决定。

“公瑾,我土垠城中还有多少兵马?”

周瑜心中一阵酸涩,拱手道:“土垠城中驻军原有三万,但大将军分调给公孙康和关靖一万五千的人马镇压流寇,如今城内大军不足一万五。”

公孙瓒脸色平静下来,沉着道:“公孙度,你即刻张榜,征召乡勇守城,凡独子之家,皆可凭调令到我县府领取粮草,有功者,事后可视军功升任伍长、什长。”

周瑜不等公孙度应是,摇头道:“土垠城半数人口都是行商游民,剩下的百姓大多都是老弱,壮年男子多有参军,大将军张榜征召乡勇,效果必然不好。”

公孙瓒也知道目前的局势就是如此,但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周瑜接着道:“大将军何不征召一些任侠,许以重利,暗中潜伏在前将军帐下,伺机而为,必有惊喜。”

公孙瓒眼中精芒一闪,不过最后还是犹豫道:“任侠者,虽然都是热血之士,但他们大多桀骜不驯,好勇斗狠,怎会听命于我。”

周瑜罢手道:“主公自去安排便是,这些任侠出现在土垠,皆是为了斩杀蛮夷而来,大将军也说了,他们都是热血之人,只要我们动之以情,凭他们的满腔热血,届时定然趋之若赴,给并州军带来麻烦。”

公孙瓒沉吟了一句,旋即便答应了周瑜的提议,各自下去安排。

周瑜也缓缓起身,呢喃道:“主公,你是瑜的伯乐,大将军却是瑜的知己,穷途末路,这最后的时刻,我便与主公好生斗上一斗。”

天公作美,连日放晴,北地气温不高,与并州恶劣善变的天气相较甚远,李王驻军不动,一方面自然是有心放公孙瓒一马,但另一方面也有别的考虑,连连征战以来,在冀州的时候还好,鲜有兵卒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但自打进入幽州地区,便有不少人出现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已经有了蔓延的趋势。

还好李王早有准备,大量购入生姜,这时候正好派上用场,虽然暂时抑制住了症状,但毕竟好些将士都是因为心理上的影响,才诱发的水土不服,所以这两天李王都不曾休息,在大营中四处奔走,一面慰问病情,一面鼓舞士气……

第一百六十七章 伯乐和知己

李王坐于帅帐中,问道:“子义,医匠请到了吗?”

太史慈拱手道:“周边郡县我也派人前去征召,但一县近万人,真正的医匠也不过才两三人,其余都是江湖郎中,治疗一些发烧头疼还算有效,真要他们攻克疑难杂症,比登天还难。”

李王眉头一皱,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汉朝从医者本来就少,更何况正逢乱世的东汉末年,此时能拿出扎堆的医匠,恐怕就只有少府门下的太医令能拿出来了。

但乱世出奇才,文臣武将就不多说了,医生也有全史首屈一指的华佗和被尊为医圣的张仲景,但此时华佗不知道还在哪旮旯当赤脚医生,张仲景也不知道被举孝廉后,在哪里从官,虽然他196年升任长沙太守,但此时才192点六月,天下如此大,从何找起。

“人少总比没有好,既然医匠人数不多,那就将水土不服的兵卒分明别类,做不到挨个探查,也要对症下药。”

无奈之举,李王心中暗自决定,等战事一了,就要扩招医匠,开设独立的民间医药组织,否则人口经过战乱、瘟疫、疾病,大战初定后十不存一,莫非再次经历那胡人蛮夷的侵略的惨剧?

李王在前世曾看到过一篇报道,中国建国前人口平均年龄仅仅32岁,而三国后期人口平均年龄只有二十出头不到三十的样子,要知道,东汉后期人口一度超过五千万,三国结束,一归晋朝,余者只有一千万人,其中老弱病残更是占据绝大多数,所以李王有心改变这个局面,但乱世的屠刀何其残忍,想要一朝一夕改变无异于痴人说梦,所以李王才尽量避免战争伤亡,聊胜于无。

贾诩见李王沉默,拱手道:“主公,土垠传来一道密信,我拆开看过,是周公瑾亲笔。”

李王接过来一看,字迹简洁,仅有几行:“伯乐与知己,与我便是骨肉无分,全大义不轻小义,瑜谨以此表。”

李王双目一合,将绢纸点在桌案上,陷入了沉思,半晌后双目睁开,道:“看来公瑾是要与我拔刀相向了,既然他要全知己情分,我便成全于他,太史慈听令。”

“末将在。”

“水土不服者,分入后军调养,你明日一早亲率三万大军,在西城门叫阵。”

“尊令。”

李王一脸肃穆,接着道:“马超,子井。”

“末将在。”

“孟起你提五千兵马,与你堂弟马岱一道,在东门骚扰,务必将声势弄大,让敌军首位不能相顾;子井,你统率一万大军,在南门埋伏,如果敌军敢偷开城门,对我军设伏,直接拿下,不用通报。”

“是!”

马超一脸郁郁,低声道:“又是这种无聊的战事,何不让我与太史将军一道攻城,骚扰任务凭伯瞻的本事,完全能够胜任。”

马岱无奈苦笑,敢当着文武的面和李王这样说话的,恐怕就你马孟起一个了。

还好李王不在意,反而哈哈笑道:“孟起你别不知足,你骚扰东门的这一路大军,才是重中之重。”

马超双眼一亮,忙问道:“此话怎讲。”

“呵呵。”李王一笑,也没有吊胃口:“土垠墙厚可比南皮城,易守难攻,他北靠徐无山,更是有天险依赖,太史慈大军攻城,不过是虚张声势,凭借公瑾的才智,必然轻装遣一军突围我军兵力薄弱处,你名声在外,但周瑜和公孙瓒都是心高气傲之辈,没有亲眼见识你的本事,必然不甚在意,所以你那里才是至关重要。”

经过李王的解释,马超就像得到了重视一般,心满意足的退了回去。

相比于之前马超的郁闷,李进就兴奋多了,按说李进要名声没名声,唯一的战绩就是为李王断后,既然此时李王让他统率一万兵马,那事后至少会有个将军的称谓安在身上,哪有不满的道理。

其实李进想多了,早先不用真名投效李王,是怕李王知道自己与袁氏的仇怨,不得重用,要是他知道李王有金手指查询数值,还不得郁闷到黄河去。

李王安排好一些细节后,转身却看到贾诩一阵风轻云淡的浅笑,疑惑道:“文和莫非觉得我的安排有纰漏?”

贾诩挥手道:“主公的安排井井有条,恕诩愚钝,看不出破绽。”

李王老脸一黑,总觉得贾诩的笑容别有深意,心底暗中贯穿了一下排兵布阵,发现都是求稳的布置,并无不可,毕竟己方兵力占据上风,想不通就不想了,毕竟如果真有纰漏,贾诩也不会坐视不理。

次日一早,各部将领点齐兵卒,向各自的地点行军,李王亲自领一万兵马坐镇中军,占据高处观摩太史慈用兵。

太史慈领兵虽然没有阵法布置,但极具章法,各类兵种相互穿插,行云流水毫不拖沓,这也是李王一直让太史慈统领大军的原因。

贾诩赞道:“太史将军领合大军,调度颇具章法,若不遇暗含变化之道的军阵,当世鲜有人能出其左右。”

虽然贾诩有些夸大,但事实也相较不远,太史慈的统率近年来稳步上升,今时今日更是达到了89点,几乎一只脚踏入了一流帅才的门槛,唯一的缺憾是他的武力还是93点,毕竟先天值满了后,想要提高后天值难如登天。

兵马布置完成后,太史慈驱马到城下,喝道:“公孙瓒,何不出来答话。”

话音落下,城头一个十七八的儒生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