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赤色黎明-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这些都无关了,在真正的大事面前……此刻的孙坚府邸之中,就来了个客人。
下人拿着名刺前来通报,孙坚在看到名刺上的名字之后,居然亲自出面相迎,看到来者,欣喜的行礼说道:“威彦先生,能有劳你来一趟长沙,孙某不胜荣幸!”
来者便是如今的交州别驾从事,仅次于刘璋的存在,更是在交州有着很大影响力的士燮。他本身就是交州苍梧郡治所广信县人,士家在交州经营时日已久,交州又地处偏远,所以世家抱团情况比益州更加严重,是故在这里士燮的话事权,某些情况下只怕比刘璋还要高得多。
“看了孙将军(孙坚去年被刘辩封为镇南将军)的书信,老夫也没办法继续沉默下去。”士燮今年已经六十五岁,在这个时代自称老夫也并不奇怪。
早些时候,孙坚就曾经去了一封信,告诉他如今刘璋年纪还太小,对经济把控并不到位。关键还不断重用外地的士人,压制本地士人,长久下去交州本地的士人,除了少数人才哪里还有出头之日?
好吧,实际上那封信的确是这个意思,但字里行间还真没有半点这个意思。真要拿去刘璋那里告发,且不说他随时可以否定;就算刘璋真打算要追究,以孙坚如今半独。立的状态,还真不怕他发难。
实在不行,直接封锁交州往北的所有出路,组织南来北往的商队,让其困死在交州也不是不行。别的不说,只需要封锁三年,交州的世家绝对会起来把他给推翻。
除非,交州继续回到那粮本位的时代,依靠着出售粮食,就能够过得非常滋润的时代。可问题又来了,就算有粮食,卖不出去该怎么办?其实大家都明白,已经是回不去了!
“威彦公此言差矣,说得好像孙某在挑拨离间似的?”孙坚似笑非笑的回道,士燮的反应早在他的预料之中,张昭已经为他安排好了一切应对的方法。
甚至于那份书信,其实都是张昭描述,孙坚抄写。若没有张昭这个文人,要写出如此纯净,但却充满了暗示性的书信,可不容易。放眼望去,整篇文章几乎都是在歌功颂德,赞扬刘璋,后者若看到,说不得还要向孙坚亲近一番。
“此处没有别人,孙将军有话直说无妨!”士燮无语了,这个武夫什么时候也会玩内涵了?心里也清楚必然是有高人相助,说不得别人就在那里看着,索性也懒得废话下去。
“交州是交州人的交州,威彦公以为然否?”孙坚笑吟吟的问了句。
“然!”士燮必须要承认,交州人尤其是交州世家,在当地辛苦开拓了好几代,花费了不知道多少心血,才驱逐了当地的蛮夷,打下了这份家底。
刘焉和刘璋两父子上位之后,却是招募了不少的山民,又通过提拔外地的士人来制衡他们当地的士人,官府的职位就那么多,别人多拿了一个,那么本地的士人就少拿一个。交州的士子的确不多,但也容不得被这样区别待遇!
更别说近几年,他们已经努力进行启蒙和开设私立学院,致力培养能为他们所用的士人储备。只是刘焉他开设了好几个学院,培养忠诚于他的士子,仗着自己是刺史,有着交州的税赋作为便利,若非有一支完全忠于他的军队,只怕士燮他们早就要推翻他了。
“我霸交州,交州将是交州人的交州!且威彦公之才,担任交州刺史,其实绰绰有余!”孙坚给出了交易的条件。
“哪里哪里,威彦不过一酸腐文人,还要多多仰仗孙将军才对!”士燮显然是上钩了。
一场黑暗的交易就这样出现,士燮掌握着交州的民间舆论权,而孙坚手中却有兵权。两者狼狈为奸,交州改朝换代自然也不是什么问题。
公元193年5月,孙坚发动对交州的战争,士燮引动交州兵变,呼应孙坚的南下。刘璋麾下老臣邹靖无力弹压,最后只能带着刘璋,及其子嗣乔装改扮,离开交州。最终在两个月后才狼狈逃到了长安,以汉室宗亲的身份,接受刘辩的安置。
士燮本来以为,孙坚上位后会让他成为交州刺史,却不想孙坚却是以他身为刘璋麾下,却公然挑动兵变为借口,直接就将其斩杀。好在也没有为难他的几个儿子,没有收走士燮的家产和田产。
这根本不需要他动手,实际上孙坚接待的交州世家,从一开始就并不只有士家。
士家在交州作威作福也有些年月,却不想本来别的世家多少对其也有点怨念,于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他的田产家产就被其他世家联合侵吞完毕,不少人因此上位,士家人男子几乎都死去,女子也几乎沦为歌女舞姬。
两家的商会资源被瓜分,孙坚自然是最大的获利者,但其他世家也得到了不少是毛利。大家都成了丑陋的分赃者,但也因此消除了所有的隔阂,成为了真正的‘自己人’。
孙坚因此,彻底坐稳了交州这片区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股势力。居然也是学着吕布,建立了交州军政府,但走的却是资本主义的道路。
第138章 战祸又重启
看着手中的情报,李煜有时候真的觉得天意弄人。
曹操已经远征西域,当他的征西将军去了,他的人生巅峰理想已经完成,似乎新的理想是为大汉开疆扩土,同时去更西边的地方看看,见识更多不一样的风景。
如今曹家在大汉帝国里面,也是如同中流砥柱一般的存在,与其联盟的夏侯家,同样是不可小瞧的一股势力。曹仁和曹洪,甚至是曹操的长子曹昂都在军中服役,后辈之中更有曹休、曹德、曹安民、曹纯等进入军政两界任职,曹操也不必再独力扛起曹家的旗帜。
枭雄变成了良臣,这算不算本世纪最大的讽刺?
孙坚原本应该算是要被埋没的存在,但却不想在这几年迅速崛起,如今已经坐稳了交州,又占据了南四郡。膝下儿子孙策、孙权和孙翊三子都是难得的将才帅才,孙权更是允文允武;四子孙匡体弱不善武艺,但在治国之道上颇有见地;唯有孙朗资质平平,孙坚评价其是混吃等死,反正也是丁氏小妾所出,似乎也没有被太看重。
刘备更不必说,原本他的崛起应该变得更加困难,毕竟关羽都被自己挖走了。但却依然凭借着钻营,先是成为了汉室宗亲,更是直接成了袁阀的女婿,于是逐渐成为袁阀扶持起来的代表人物,在兖州的威望越来越大,甚至已经在青州和豫州也开始有一定的影响力。
如今是他和军队已经彻底没有关系,放弃了全部的兵权,全部投身在行政上面;但是他的义弟张飞,却也是突飞猛进,坐稳了征南将军的职位,两人本身没有血缘关系,两人的兄弟情义却是谁也无法撼动,如此一文一武按说互不统属,却也是互相配合着把三州的军政大权牢牢掌握在手中。
在其治下,刘备也适当选拔了一些家世清白的寒门士子,是故是民间他的声望也很高。提拔起来的寒门士子,自然也成为了他的嫡系。哪怕现阶段只是占据了地方官府的小职位,以后未必不能更进一步。
三人都有各自的际遇,李煜也只能感慨金子果然是金子,人才到底是人才,在人才匮乏的时代里面,他们崭露头角其实并不奇怪。甚至就算自己统一华夏,他们难道就不能远遁异域去继续重头再来了?要么用他们,要么彻底消灭他们,似乎只有那么两个选择……
孙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整顿好了交州的军队,整体已经扩充到了二十万大军。军备方面技术方面或许不足,刘璋即位之后,就努力发展技术,不管是军用还是民用。孙坚得到交州之后,也加大了这方面的投入,使得军备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唯一的问题是交州的人口并不多,再加上也的确是处于蛮荒之地,孙坚对交州并没有给予太大的期待。不过依靠刘璋留下来的技术,他的确具有了和大汉帝国作战的实力。
在略作休整之后,孙坚开始集结了六万大军在武陵郡孱陵县,做好了北上的准备。
这个举动自然没有瞒过大汉帝国,夏侯兄弟在抓紧时间备战的同时,给长安去了一封信,禀明此事。不过对孙坚那边也没有太紧张,毕竟两者之间还隔了一条长江。
荆州的江陵水军,大汉帝国一直都有投入人力物力去建设,统御者便是荆州原本的大将蔡瑁和张允。在江夏郡,更是有黄祖率领的江夏水军,随时可以南下支援。
只要孙坚过不了长江,那么就算能调动再多的士卒,其实也根本不足为惧。
大汉帝国和以前已经不同,烽火系统进一步开始普及,使得战讯的传递能够进一步提升。按照这个系统,边境有敌人入侵,烽火会第一时间点燃,然后一路传递到长安。沿途所有的城镇开始进入三级戒备状态,至少也要准备好作战要用的物资。
烽火比快马要快得多,前线有人入侵往往一两天内后方就能知道,比起以前往往需要几天才能知道,并加以应对这点,已经好了不少。
前线传来烽火,那么长安城会立刻调动大量的兵力,至少也会做好战争动员。做好了前线的报告和求援信也差不多会抵达,这样就能立刻开始奔赴前线。
不过这次只是预警,所以烽火没有点燃,几天后随着夏侯惇的信件抵达,这才开始讨论要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众爱卿以为,此事应该如何处理?”刘辩很头痛,总有些宵小看不清自己的实力。
真要对付孙坚,其实不过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南四郡经过两年的自我修复,原本的损害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填补,换言之此刻再打下来,修复的成本就能减少许多。
再加上从汉中通往上庸,经房陵最终进入荆州的国道也开始贯通,使得大汉帝国对荆州的控制进一步加强。更别说,他们也学习华夏共和国,修造了一条木质的铁路,加快了物资的运输,若发生战争,三天内完全可以在汉中迅速奔赴前线,后续物资会陆续抵达。
唯一的问题是,就在前两天,南匈奴也是悍然对西北的羌胡,甚至是鲜卑部落发动袭击。强大的连发强弩,凶悍的铁骑兵,甚至还有木壳或者石壳手榴弹的投入,把那些野蛮落后的草原民族打得狼狈逃窜。这次进攻收获了大量的俘虏,直接作为劳动力在当地建设城池和道路,使得南匈奴、大汉共和国和鲜卑草原彻底链接了起来。
商队大量收购牲畜、毛皮甚至是羊毛,甚至安排了官员前往地方治理民政,安排了士卒驻守边疆,使得大汉共和国对草原的控制进一步提升。
草原的底层百姓,本身也只是为了生活所迫,才不得不拿起马刀,随着大部落南下打草谷,只要能活得下去,一般也不会随便发动进攻,毕竟部民本来就不多,他们消耗不起。
通过南匈奴的对外扩张,大汉共和国和大汉帝国之间的接壤范围进一步扩大,但对方并未停止马步,而是继续朝着西方发动进攻。这个情况下谁都看得出来,其最终的目的,只怕是直接朝着乌孙国而去!
不能直接走传统西域丝绸之路,所以打算另外开拓一条丝路?哪怕这条路或许更远一些,但问题是却是独占的存在,根本不在需要和本国商量,甚至说不得还能南下劫掠本国的商队,对后续的贸易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昨天,大家已经商量过,是否要北上截击,不要让他们继续这样疯狂的扩张下去。却不想今天却收到了孙坚吞并在孱陵县的消息。
多线作战一直是兵家大忌,尤其还是天南地北两个不同的方向,物资的运输就是一个巨大的问题,说难听点若是同时两线开战,那么运输消耗掉的物资,说不得都足够开启第三线战场了!
刘辩如今要问的,就是‘要怎么处理这件事情,谁才是真正的敌人’。臣子们自然也清楚这一点,在简单的沉默之后,就纷纷上奏。
最先站出来的,当然还是刘辩的大总管荀彧,周围不亚于张良萧何之才的存在,一直没有辜负刘辩对他的信任。
“陛下,孙坚过不了长江!西域乃是重中之重,关系到我国税收的重要来源,不可不察!”荀彧缓缓道来。
“长江之上有江陵水军驻守,可保无庾,只需要安排好军备和物资,不让孙坚有过河的能力,那么南方战线无需多虑。反之北方隐患不除,则日后凉州和西域必然将不烦其扰,丝路从此永无宁日!”张鲁也是站了出来,算是为荀彧的发言作补充。
事情差不多就这样定了下来,物资的倾斜主要朝着北方的战场倾斜,南方主要以防守为主。毕竟就算打下南四郡甚至是交州,得到的也不过是一块蛮荒之地,本身的价值就并不高。开疆扩土固然不错,但比如说把撒哈拉大沙漠给打下来作为国土……谁tmd想去那里生活……于是开疆扩土的意义,也就没那么大了。
与此同时,经过了两年的休整,吕布也逐渐恢复了过来,军队又有了五万。整个政权几乎被他建设成为了军。国主义,再加上宣传部队不断的宣传,百姓热情虽然不高,但开疆扩土的呼声同样很高,最为热烈就是收回青州。
吕布也不是个豁达的存在,昔日一箭之仇自然是要报的。于是也是磨刀霍霍,打算和刘备好好清算清算。
至于华夏共和国更不必说,五郡之地已经初步完成了控制,继续开疆扩土的呼声在民间也非常高。李煜真的没有进行宣传动员,完全是民间自发的请愿。
八大集团军也已经训练太久,他们也希望能够有出战的机会。武者最不希望的,就是锻炼出一身的武艺和能力,结果却没有用武之地。更可怕的是,自治区还有残酷的四十五岁退役制度,已经有几百士卒因为年纪达到,黯然退役。
面对其呼声,李煜也把目标看向了华夏地图。华夏那么大,我该从哪里下手……
第139章 血染的风采
军队集结,扣除驻守寻阳县的水军部队,以及豫章郡艾县的李傕部队和赣县的彭开部队外,所有部队开始在枞阳集结。
经过几年的发展,这里俨然成为了一个繁华的都市,也是华夏共和国北渡的重要口岸;另外一座口岸则是在江乘县,只是北岸负责驻守的却是吕布那边的部队。
这次出战,李煜已经以元首的名义,直接与吕布进行谈话,并交换了意见。其实当时两人当然不能约定一个地方见面会谈,而是直接用对讲机,在相隔两地的情况下进行对谈。
吕布第一次见识到这种,深处千里之外,依然能够对话的东西。一开始他在里面听到李煜的声音时,还真的是被吓了一跳。同时对这个机器也非常感兴趣,希望能够进口。
只可惜,这玩意在华夏共和国都是秘密,完全的黑科技,以目前的技术根本造不出来。李煜表示爱莫能助,毕竟这玩意生产升本太高,而且也不好随便送人。
吕布也明白,这玩意若是到了别人手里,那么李煜那边的布局,只怕将毫无秘密可言。
于是他自然而然的‘借用’这个对讲机,也不说直接扣留,只求研究出这玩意是什么构造,仿造出类似的东西就还回去。过后不久就召集了十几个工匠,想办法去研究这玩意。
却不想半个时辰之后,随着一声轰鸣声,就有士卒前来汇报,那对讲机发生了爆炸,直接把周围十几个工匠炸死炸伤,只有几人伤势无碍,其他不死也快死了。
当时作为中介人的陈斯,在其扣留这个对讲机的时候并未阻拦,原因就是这玩意有三个设定。任何人胆敢拆开机壳的话,对讲机就会直接爆炸;按住一个隐藏按钮三秒钟,也会进入倒计时五秒爆炸状态;到凌晨十二点时,若没有按一下那个隐藏的按钮,那么对讲机同样会对话;正常情况而言,放着不管没有电的话,当然也没办法继续使用。
这十几个工匠,可是军政府最顶级的匠人,结果还没有能够名垂青史,却早早陨落。对于对讲机这种黑科技,吕布和陈宫也意识到,难怪陈斯会那么轻易就把东西借出去。然后就郁闷了,这下子该怎么还回去好些……
至于白天的对话,吕布在惊吓之余,到也是顺利和李煜达成了协议。九江郡和庐江郡的边防军各自后退五十里,中间不允许任何驻军,只允许有警察这种存在,人数也要受到限制。
两军的主要进攻方向,分别是豫州和青州。在这里李煜和吕布也商量好了,军政府如今已经占据下来的豫州沛郡,则依然归其所有。若吕布能够把鲁国打下来,那也归其所有。
华夏共和国的目标,是汝南郡、陈郡、颍川郡、梁郡,以及南阳郡!是的,不仅仅是豫州的几个郡,还包括了荆州的南阳郡!只要把南阳郡打下来,那么江夏郡和南郡,甚至北方的雒阳和长安,说不得都在华夏共和国的进攻范围内。
哪怕是隔着秦岭,以八大集团军的行军能力,配合绝对的后勤能力,要翻山越岭直接攻打两个国家的国都。若是两个国家的皇帝被直接俘虏,甚至直接把他们的高层一网打尽……有时候甚至不需要李煜去做,就能逼得两个国家的皇帝和政要胡思乱想。
若非担心后勤补给问题,甚至负责这次主攻的黄忠和关羽二人,已经打算立刻实施。
先不管吕布,为了那个毁掉的对讲机,打算怎么赔偿的问题。只说李煜在和吕布谈妥之后,立刻开始进入备战状态。
关羽军团和黄忠军团开始集结,作为辅助军团存在的祖茂和陈韬军团也已经待命。前者负责直接冲锋,横冲直撞把华夏共和国的疆域扩张出去;后者负责维护地方治安,防御敌人的反扑,确保后勤路线的通畅和安全。
共和国的军队不是消耗品,如今也不是粮本位的时代,士卒们已经习惯了优厚的待遇,这和他们的努力和付出是成正比的。在孙坚那里,华夏共和国普通士卒一个月的军饷,已经足够他招募十多个士卒入伍。一个士卒的抚恤,甚至足够征召一百多个士卒入伍了。
正因为那么丰厚,所以华夏共和国不仅秉承精兵政策,也绝对不希望出现非战争和非不可抗力因素阵亡的情况出现。若的因为不值钱的粮食,或者医疗卫生情况,出现不必要的减员,那么一定程度之后,甚至会影响到军官的升迁。
“这次的目标是闪击战!”李煜亲自来到了前线,本来以他的身份,只需要在大喇叭里面通话就好。但是为了表示对这次战争的重视,他还是亲自来到了枞阳。
为此亲卫队和内务部可是安排了不少的人手,在讲台周围戒备,免得出现刺杀者。好在这年头还没有狙击枪,否则的话只怕附近所有的高处也要在监控范围内。
“你们的目标很艰巨,必须要在十天的时间内,把目标都给打下来!为了这次行动顺利成功,这次并没有给你们重炮,只有一批迫击炮。炮弹的成本已经下降到了正常水平,换言之你们可以随便挥霍!”李煜并没有和他们啰嗦,直接进入重点。
最后一句话,直接让这些军人们沸腾起来,不限炮弹数量的轰炸,那可太爽了!
“辅助军团,祖茂和陈韬,你们的任务同样非常艰巨。你们可能要面对大汉共和国征南将军张飞,或者大汉帝国镇东将军夏侯惇的部队,甚至还有可能吕布也会调转矛头对我们发动进攻。好在中原地区主要都是以平原为主,运输便利,也不必担心辎重问题!”李煜又看向了其他两路大军,郑重的说道。
“誓死捍卫国土!”祖茂和陈韬相视一笑,振臂高呼。
“誓死捍卫国土!”两大军团的士卒闻言,也是纷纷高呼起来,呼声震耳欲聋。
“你们都是好样的!”李煜对这扩音器高呼,好在把这个黑科技给弄了出来,否则还真的没办法在这样的呼声之中说话。当然这个时候,祖茂和陈韬已经示意士卒们安静下来。
“你们都是我华夏共和国的精锐,这些年经过了多少训练,打了多少实战演习,流了多少汗,流了多少血我都一清二楚。只是目前为止,其实外面的人,还不知道我们到底经历了多么残酷的训练,又有多么可怕的战斗力!
出战吧,我的战士们!让天下战栗,让其他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统治者们见识见识,人民军队的力量是多么的可怕!
大汉共和国的百姓,受到世家门阀的压榨已经太久了。他们也是我们的同胞,我们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继续受苦!去吧,去解放他们,让我们帮助他们脱离苦海,迎接美好的新生活吧!”李煜振臂高呼。
明明是侵略战争,直接说成了解放战争。但偏偏他说得也没有错,大汉共和国主要是以有产者作为主体,换言之越有钱的人越有话事权,最后所有的话事权都掌握是世家门阀手里,这样的政权和贯彻了《九品中正制》的东西晋很像,正因为这样,阶级矛盾其实更为明显,以寒门和无产者为主,与有产者甚至是世家门阀之间的矛盾最为尖锐。
李煜说是解放战争,本质上还真的是这样。
“喏!”士卒们在将领们的带领下,顿时齐声回应道。
“你们之中或许会出现牺牲者,不要伤心,也不要顾虑什么。我以元首的身份承诺,你们的家人,华夏共和国将会供养,你们的儿女,会供养到其开始工作为止。同时我也希望你们,活着回家!”李煜最后说了一句。
“元首,我们想要唱一首军歌!”黄忠突然高呼一声。
“那就唱吧,唱着军歌出战吧!”李煜想了想,右手猛地一挥,指着前方高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