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伪钞帝国-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没打,就开始考虑怎么分赃了,孤拔实在是太嚣张了。

不过,克劳斯也是信心满满,认为这一次必然胜利,亚投行金库内的金山银山他是知道的,也想据为己有,所以笑道:“谁先占了就是谁的?”

孤拔一愣,旋即冷笑道:“也好,反正我们两国的军队一样多,就看看谁更厉害了。”

二人相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贪婪和霸道。

亲兄弟明算账,分赃的不行,谁有本事谁拿去。

北美洲五大湖以北,加拿大境内,残余的美利坚合众**队退到了这里,组建了流亡政府,继续跟美利坚联盟国对抗。

这也是英国人的阴谋,别看英国人扶植的美国南军赢得了胜利,但英国不希望美国统一,那样早晚都会超过英国,毕竟美国的资源和人口优势摆在那,绝不是英国可比的。因此,尽管美国已经是南方奴隶主的天下了,但林肯流亡政府却得到了英国的秘密庇护,英国人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美国人天天打仗,自相残杀,没时间发展经济。

一座大山内,山洞之中,一脸胡子拉碴的林肯拿着一份战报愁眉苦脸。

这是三天前的战报了,潜伏在华盛顿区的北军游击队被南军剿灭了,令原本就兵力不足的北军实力大减。

哎,林肯叹口气,北军占据人口优势和工业优势竟然还是被南军打败了,这种苦闷是说不出的悲哀。

“该死的李卫国,如果不是他给了南蛮子那么多先进的步枪和火炮,我们也不会如此惨败。”

林肯把仇恨都算到了李卫国的身上。

这时,格兰特和谢尔曼两人兴高采烈的走了进来。

“看看我拿到了什么?”格兰特兴奋的喊道。

一瓶威士忌而已,已经穷到这个份上了吗?得到瓶威士忌都兴奋成这样了?林肯有些无语了。

不过他还是咂咂嘴,上一次喝威士忌是啥时候来着,好像是一年前了。

谢尔曼笑道:“酒是待会庆祝用的,我这里的情报才是值得咱们高兴的东西,总统阁下,你看看吧!”

林肯无精打采的接过谢尔曼手中的情报,看了一遍,旋即瞪圆了眼睛又看了一遍,猛然间跳了起来。

“哈哈,好,太好了,总算是恶有恶报!想不到李卫国也有今天,真是活该啊!”

谢尔曼和格兰特也是一脸高兴,他们已经提前看了情报,知道了内容。

原来情报是关于李卫国的,清政府要求李卫国派兵南征柬埔寨和缅甸,而英法两国自然而然的有借口对华宣战了。

谢尔曼笑道:“英法两国对中国宣战,听说实际上只打李卫国的军队,英法联军是站在中国政府军一边的,这下子中国内战爆发了,李卫国惨了。”

“活该!”林肯气呼呼的道:“如果不是李卫国,南蛮子们怎么可能打得过我们?”

“的确活该!”格兰特也赞同道:“现在李卫国朝不保夕,据说英法联军投入三十万,加上中国政府军一百万,而李卫国也有一百万大军,这必将是一场惨烈的大战,失败的肯定是李卫国无疑了。”

林肯虽然恨李卫国,但是他还是很有头脑的,很快叹道:“今天李卫国的遭遇就是曾经的我们的遭遇,都是我们太大意了,该死的英国人和法国人,他们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谢尔曼道:“可是英国人给我们提供了游击队根据地啊!他们是在帮我们!”

“狗屁!”林肯道:“英国人和法国人巴不得我们天天打内战,只是他们没想到南军那么快就把我们北军打败了,一个统一的美国不是英法两国乐意看到的,所以英国人才会帮我们,是要我们继续跟南军打下去,让美国不得安宁,那样就永远威胁不了英法两国了。”

格兰特点头道:“这么一说,的确是这样。英法两国搞完我们美国,接着就去搞中国,如今中国内战,还真是重蹈我们的覆辙啊!”

谢尔曼明白了,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办?”

林肯来回踱步,突然有了个大胆的想法,说道:“南军兵力少,全靠先进武器压制,如今李卫国自顾不暇,不可能再给南军供应武器。这是我们的机会,南方兵力空虚,几百万黑人奴隶,如果我们好好利用起来,说不定还可以反败为胜。”

谢尔曼道:“可是,我们在北方,去不了南方啊!”

林肯想了想,说道:“有一个办法,不知道你们敢不敢?”

“什么办法?”谢尔曼和格兰特同时问道。

“我们放弃北部根据地,绕路安第斯山脉,穿过科罗拉多沙漠,渡过密西西比河,然后进入南方腹地,来一次二万五千里长征如何?”(未完待续。)

第0231章 繁荣的大上海舍不得打

上海,经过李卫国十几年的苦心经营,如今人口已经突破五百万,成为十九世纪中叶的世界第一座超级大都市。

十几年前,上海还是一座人口不过三万,方圆五公里的小县城。一场太平天国战争,造就了这座小县城的人口突破五百万大关的奇迹,成为全球唯一一座人口超过五百万的大都市。

当然,如果只是那座方圆五公里的小县城是绝对装不下五百万人口的。如今上海县已经升级为上海府,是江南巡抚、两江总督、南洋大臣的综合治所所在地,也是南方十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

正因为这种特殊性,使得上海连续经历了三次大扩建,原来的上海县城方圆不过五公里,如今方圆已达五十公里,将原来的英法美三国租界纳入,更是横跨黄浦江,浦东、川沙也成了市区。

而除了内城,外城已经看不到任何平房建筑了,全部被高楼大厦取代,以缓解巨大的人口压力。

从军事角度看,五百万的人口大都市不可取,因为一旦爆发战争,人口密度太大,容易造成更大的平民伤亡,尤其是热兵器的高速发展,杀伤力比冷兵器大得多。

对于上海而言,地处华东平原区,两面环海一面临长江,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变成人口密集区,等于增加了巨大的军事负担。

但凡是有利有弊,一开始李卫国对于建设大上海还心存疑虑,不过很快他想开了,如今又不是旧中国,大上海也不可能再重演被日军毁灭的覆辙了,李卫国自己应该有信心保护住上海,若连个上海都保不住,那就别谈王途霸业了。

李卫国没有了心结,便放手让傅学贤等人修建大上海。

当然,派出军事上的不利因素。李卫国却收到了政治和经济上的巨大回报。

政治上,大上海计划实施后,接纳了江南的大量难民,使得老百姓安居乐业。免受战火摧残。数百万老百姓从全国各地迁入上海,就是因为他们听说李卫国仁义,治下安定,生活富足,所以都是冲着李卫国的名声才来的上海。李卫国如果不扩建大上海,那么就无法安置数百万难民,那么李卫国的仁义名声就毁了。因此,大上海计划最终取得成功,数百万难民得到妥善安置,造就了大上海的五百万人口世界纪录,同时也造就了李卫国的仁义名声,百姓拥戴,声望如日中天。

经济上,大上海计划实施后。一开始每年平均五六十万的老百姓涌入上海,衣食住行全面告急,面对这种情况,负责实施大上海计划的傅学贤差点吓死,因为光赈济难民的花费就是数百万元计。

好在李卫国的金库内资金充足,每年光印制违钞就能从海外获得数千万人民币的巨额利润,亚投行垄断全国金融,江湾工业区的蓬勃发展,每年的利润也是非常可观,使得安置难民的资金充裕。不至于造成难民哗变。

以工代赈,这是李卫国在崇明当县令时就制定的民生策略,既可以集中劳动力进行各项建设,又可以解决老百姓的生活问题。安定社会治安,提高民望,一举多得。数百万难民为大上海工程建设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而江湾工业区的六次大扩建后,产能巨大,钢铁、水泥、纺织品等大宗工业品产能过剩。海外市场竞争激烈,正好可以扩大内需,拉动上海经济增长。

于是便有了三次城市大规模扩建,修建新的外城城墙,市区内修建宽阔的大马路、防洪排水地下通道,供数百万难民居住的数万栋楼房,城市地铁等各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即消耗了工业区过剩的产能,又完成了城市大扩建,成功安置了数百万人口。

可以说,前期的投入是巨额的,十几年间累计花费亿人民币,但最近几年投入越来越少,反过来数百万上海市民开始反哺上海市财政,令上海市的财政赤字消失了,而且每年光征税就高达两千万人民币,不出五年时间,当年李卫国投资的巨额资金将全部收回。

这就是巨大的人口带来的优势,因为五百万人口居住的城市,衣食住行都需要消费,生活用的油盐米面家具用度等都需要购买,这促进了城市商业发展,政府可以征收大量的商业所得税,而自来水、煤气、煤气灯、地铁等基础设施投入使用,老百姓都离不开,还得向政府交钱。

别看自来水一毛钱一吨,煤气三毛钱一立方米,地铁票只需要五分钱硬币,这些都是小钱,但如果乘以五百万人口,那就是一大笔资金了,再乘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就便是巨额资金了。

而这些,就是人口巨大的优势,可以反哺城市建设投入,这样不断循环下去,城市的发展就变成了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最终变成了上海经济的腾飞。

如今,上海的地标建筑已经不是亚投行总部大楼了,八层的银行大楼已经不稀奇了,在最繁华的商业地段,已经有了三十层高楼,成为上海的新地标,相比较而言,同时期的美国纽约,其最繁华的第五大街最高楼不过只有十八层洛克菲勒中心而已,跟上海一比,简直弱爆了。

站在佘山最高处,李卫国眺望着脚下的大上海,心中感慨万千。

这是他一手创造出来的大上海,那种感觉比玩模拟城市来得更过瘾,更自豪,更有成就感。

然而,上海越是繁荣,李卫国就越是担心,一旦爆发战争,怕被敌人破坏了。

越有钱的人越抠门,越有成就的事业就越怕失去,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亘古不变。

“王爷,刚刚接到消息,英法两国议会已经通过了宣战书。”

神盾局情报处副处长程坤前来向李卫国报告,如今神盾局海外情报李卫国已经交给程坤了,至于国内的情报工作,则依然归李靖打理。

表面上看只是分工不同,实际上李卫国已经开始着手分开中华神盾局的权利部门了。一个对内,一个对外,是一种权衡之术。

“消息来的好快啊!这才几天时间?英法两国议会就做出了决定!这不像他们的作风啊!”

说话的是李鸿藻,他从两广总督调任两江总督。回到上海了。

这是李卫国的安排,因为战争马上就要爆发了,上海和两江需要一个有能力的总督主持政务,而李鸿藻无疑是最符合条件的。

对此,李鸿藻也是非常高兴。因为在李卫国的圈子里,两江总督就是最大、地位最高的总督,就好比总督直隶是大清国地位最高的总督一样。

“李大人有所不知,英国人已经将电报线铺设到了新加坡,所以消息才会传递的这么快!”程坤立刻解释道。

李鸿藻恍然大悟,并不惊讶,因为在他打理两广的这一年半时间里,修铁路、铺设电报线都是头等重要的大事,对电报的通讯速度还是非常清楚的。

“电讯时代降临了!”

李卫国笑了笑,说道:“上一次英法两国对我们选择足足墨迹了一年时间。如今有了电报通讯手段,仅仅三天时间他们就做出了反应,看起来这一次,英法两国是有备而来啊!”

“有备而来,我看是准备来挨揍还差不多!”

张小六撇撇嘴说道,一脸的不屑,如果说十年前的张小六还害怕洋人,那么现在的张小六已经把洋人当成出气筒,想怎么虐就怎么虐了。

张小六身为南洋军第一方面军司令,自然信心十足。同样。自从淞沪会战上爆虐英法联军之后,整个南洋军的官兵们也都不怕洋人了,甚至老百姓也把腰杆挺直了,不再对洋人点头哈腰了。

这是心境的变化。代表着强大的实力和自信心。

不过李卫国却要说说张小六了,骄傲是可以的,但不可以自大,轻视敌人。

他说道:“我们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但在战术上却要重视敌人,否则就是骄兵必败了。”

“是!”张小六顿时应道。这些年他多数时间都在学习当中,去年刚拿到了旦复大学的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这对于张小六一个李府的奴才出身的小人物而言,可谓是大造化了,他整个人的气质也发生了大变化,从平凡人正式进入精英行列。

对于张小六的虚心态度,李卫国还是非常满意的。

“你觉得这一次英法联军会从什么地方来攻?”

张小六想了想,回答道:“在战争爆发初期,东南沿海各省均有可能,随着战争进程发展,将会以进攻上海为主。”

“哦,何以见得?”李卫国微笑着问。

一旁的李鸿藻、傅学贤和程坤也都竖起了耳朵,想要看看这位吴王身边最亲信的人有多少才学,毕竟张小六一个李府奴才出身,如今坐到了第一方面军司令的位置,掌管着李卫国手下最精锐的四个军八镇二十万大军,可谓是军方巨头了,并不是所有人都服他。

张小六说道:“按照王上的全局计划,奕欣代表的朝廷大军、李鸿章的燕军,以及英法联军,这三方势力都是我们的敌人,但奕欣是想让李鸿章和英法联军先跟我们死磕,他好坐收渔翁之利,那么朝廷的满蒙八旗军就不会先出手。李鸿章肯定知道奕欣的算盘,但他不出兵不行,为了不让奕欣捡便宜,李鸿章会铤而走险,打算速战速决,在奕欣没有反应过来前,利用吴志强的第四军为内应,妄图一战而下上海。同样,英法两国也不会傻得被奕欣当枪使,所以英法联军不会在一开始就对我们发起决战,他们最大的可能就是牵制我军兵力,坐看中国内战,到关键时刻,英法联军才会出手,以亡我中华为目的。”

顿了顿,张小六总结道:“所以,我认为英法联军开始的时候会袭扰东南沿海各省,发挥他们舰队的优势。一旦这边王爷跟奕欣和李鸿章决战过后,不论谁胜谁负,英法联军都会席卷而来,以占领上海,报昔日之仇。”

李卫国笑了笑,却问向其他人:“诸位以为如何?”

李鸿藻佩服道:“张司令分析的十分有道理,佩服佩服!”

“臣等附议!”傅学贤和程坤也纷纷附和点头,都一脸惊讶,没想到这个李府的奴才经过这些年的学习后,已经大翻身了。

“不错!不错!”李卫国点点头,垮了张小六一番,也是很高兴。

傅学贤突然皱眉,说道:“万一在上海开战,对上海的经济影响甚大!”

李鸿藻也说道:“上一次川沙和浦东地区是一片荒草地,跟英法联军在那里决战倒是不影响什么经济。可如今川沙和浦东也有大部分地区规划进了上海城区之内,再在这里开战,破坏甚大,经济损失甚大。”

张小六不在乎道:“上海的三道城墙都修建的十分高大坚固,英法联军的火炮依然都是直射火炮,根本打不进市区之内。至于工业区,浦东并没有,都在黄浦江南岸,应该损失不大。”

当年李卫国开始建设大上海时,因为当时的实力弱小,是以防御反击为出发点的,就是把上海的城墙修建的高大坚固,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灌,作为抵御外敌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同时,城市内不再允许修建木质房屋,新建的房屋必须是钢筋混凝土建筑,这也是当时李卫国的信心不足,以为一旦城墙守不住时,军队退入市区内,依托钢筋混凝土的房屋进行城市巷战,把上海打造成东方的斯大林格勒。

当时的计划是保守的,没有想到轻松取得了淞沪会战的胜利。如今若再来一次,李卫国可真不舍得了,毕竟就算能取得斯大林格勒那样的保卫战胜利,一座繁华的大都市也毁了。对于李卫国而言,他会很心疼的。

李卫国于是道:“这一次,不会再让英法联军轻易登陆了,战场摆在海岸线附近,确保城市不受影响。”

李鸿藻担忧道:“可是,在海岸线附近交战,英法两国的海军太过强大,我们的军队是不是太吃亏了?”

这是硬伤,没有制海权,在海岸线附近交战必然吃亏的。

不过,李卫国不惧,他有信心,因为东海舰队有大杀器。

“无妨,这一次东海舰队会参战,配合岸防部队、浅海和海岸线雷场,英法联军就算登陆成功,也得付出惨痛的代价。”

按照李卫国的计划,英法联军为了登陆将消耗掉大量的兵力,剩下的兵力登陆后,也将遭到南洋军优势兵力合围,迅速结束战争,将战争的破坏性和影响降至最低线。

越是经济繁荣,越是打不起战争,因为损失太大了,心疼啊!

所以李卫国的战略方针就是尽可能的快速结束战争。

正在这时,吴王府亲兵紧急求见。

“报——启禀王爷,朝廷送亲队抵达了,王妃请王爷速回!”

李卫国顿时苦笑,这一天还是到了,又是一个头疼的问题。(未完待续。)

第0232章 给你三条路选择

朝廷的送亲队伍很庞大,上千人,几百辆车马,绵延数里地,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制造声势,想要让李卫国治下的百姓都知道,朝廷对待李卫国是多么的皇恩浩荡。

面对这种厚恩,如果李卫国再造反,那么就会给老百姓一个不忠不义的印象,李卫国的声望必然会遭到重创。

这是阳谋,无法破解,却可以降低影响力。

这不,当朝廷的送亲队刚到长江时,东海舰队就派出了大量战舰,美其名曰护送过江,实际上却是将送亲队的人扔进了船舱软禁了起来,不让他们露头。

同时,上海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祭天仪式,李卫国亲自出席祭天仪式,为万民祈福,这令整个上海万民空巷,注意力全都转移到祭天上面去了。

当朝廷的送亲队进入上海时,只有很少的人看到了,只以为是普通大户人家嫁娶,根本不会想到是朝廷的赐婚队伍到了,因为所有能表明身份的牌匾都被“弄丢了”,随行宣旨太监也意外“坏肚子”,没法站在大街上宣扬了。

就这样,朝廷赐婚队伍稀里糊涂的进了吴王府,消息被封锁了,老百姓根本不知道。

李卫国接了旨意后,打发了宣旨太监,送亲队伍一路被军队“护送”离开了上海,一千送亲队伍当中,只留下一个新娘子和四个陪驾丫鬟,以及两百陪嫁奴才,还有一大堆赐婚嫁妆。

新娘子好歹也是皇太后的妹妹,威名赫赫的钮枯禄氏,可惜娘家没有来一个人。

不用猜也明白,这就是政治牺牲品,是被用来稳住李卫国,如果朝廷顺利灭了李卫国,这桩婚事将不被承认,否则如果没能灭了李卫国,那么慈安皇太后就会以娘家人作为借口来缓和关系。

偌大的婚房内。新娘子头戴盖头,一个人静静的坐在床边。大红喜烛发出的光芒,将整个婚房照的红彤彤一片。

孤独,这是宜兰这一路南下的整体感受。

尤其进入上海。这一天都没人来搭理她,更没有宾客祝贺,就连带来的四个贴身丫鬟和两百陪嫁奴才也不知踪影,仿佛世界一下子被隔绝开了,就剩她一人人孤零零的守在婚房内。

头顶着凤冠霞帔在床头坐了一天。宜兰已经有些撑不住了,正想着倒在床上躺一会,却不料外面传来了王爷回府的喊声,这证明吴王李卫国已经回来了。

宜兰顿时紧张了起来,尽管她对做小妾非常不满,但木已成舟,容不得她反对,一想到自己今夜就要伺候一个陌生的男人,她顿时心狂跳,似小鹿乱撞。

然而。等了很久,门外依然静悄悄的,没有人过来。

宜兰顿时自嘲,被姐姐坑了,被父母抛弃了,如今名分上的丈夫也要抛弃她了。

眼泪在打转儿,却没有掉下来,因为坚强。

李卫国的确没心思来碰新娘子,尽管情报部门早已经将宜兰的画像送给他过目,容貌姣好。超过她的姐姐慈安皇太后,但在李卫国眼中,十六岁的宜兰还是个稚嫩的小姑娘,李卫国更喜欢丰满熟透了的三个俏老婆。

只是。李卫国本想在三老婆苏三娘那过夜,却扑了空。然后又到二老婆沈紫嫣的房间,同样没人。

搞什么飞机?大晚上的夜不归宿,奶奶的,这是红杏出墙的节奏啊!

当然李卫国只是说笑,三个老婆都是有情有义的。尤其苏三娘有军权,八成又去训练她的女军了,沈紫嫣掌管财政,估计是正忙着亚投行的事情,于是李卫国转道去了大老婆傅善祥那,结果三个老婆都在。

“开会呢?说什么呢,我也想听听!”

傅善祥、沈紫嫣和苏三娘三女相互对视,都是一脸惊讶。

“你不去陪你的新娘子,跑我们这干什么?”

李卫国一乐,虽然三女早就开导过了,但真到了这一天,还是明显吃醋啊!

“都跟你们说了,这桩赐婚是朝廷故意麻痹我的,名面上是喜事,暗地里却是准备对我动手了。陪嫁的四个丫鬟有两个会功夫,两百陪嫁奴才全都是扛过枪摸过刀的,这是准备打入王府内部,关键时刻对我们突然发难的。”

三女一听顿时吓了一跳,花容失色。

尤其苏三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