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风云机械-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能够聊一会的客人,他不愿意放弃。

渐渐地,洋行内的其他人也发现了这边的情况,几个资深的帮办也过来帮着回答一些问题,而本来在谈生意的华人老板也围在一旁饶有兴趣地关注着他们。

这下,太古洋行的高层也被惊动了,连续走出来几个洋人客气地邀请祝楷到一旁的椅子上坐下来说话,咖啡和茶端了上来,请几位客人坐下慢慢品尝。华人老板可从来没有见过太古这么客气对待自己,看来是沾了这位小兄弟的光了,他们不禁更好奇了,这是怎样一个年轻人。

“祝先生,你怎么在这里?”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背后传来,祝楷回头一看,是周馥。

“你好,周先生,我刚逛到这里,看见太古洋行在这里,就进来看看。”祝楷满心喜悦,今天也就这里让他心情愉快了点,那种陌生、惊恐、无所适从的感觉渐渐平息了些,看见周馥让他更是心安。

“哦!”周馥环视了一下,不理解这么些人围着喝茶喝咖啡是个什么情况,不是时间宝贵吗?

“周帮办,你认识?”太古洋行的一个高层约翰疑惑地问周馥。

周馥还真是难介绍祝楷,他想到了早上了解的那个麻烦事,决定了下来。

“祝先生是我的一个晚辈,昨天刚到上海,就住在我家里,他是高级机械工程师,主要从事机械设计。”周馥对约翰介绍着,声音不大,可每个人都能听到。

周馥在里面已经大致了解刚才的情形,祝楷的机械知识绝对是专业的,没有人能够挑战他,而设计能力不是交谈可以体现的,这样就不怕穿帮,他需要祝楷压着阵,这次他被坑也是需要找个场合要回面子,否则以后上海滩难混。

“约翰,今天要不就到这,到下班时间了,我还安排了今天晚饭给祝先生接风。”周馥知道不能一直在这里谈了,有些事不可能短时间解决,他下定决心要留祝楷在家里住一段时间,笼络这个年轻人,终究还有一个恩人的名义在啊。

“哦,是这样,那不耽误祝先生,”约翰有些理解周馥的心情,今天他受到了某种打击,查理的行为过分了点,但也帮不上忙。

祝楷回头望了周馥一眼,那眼神说明了一切。

“周先生、祝先生,不介意的话,我们一起到和平饭店吃个饭,为祝先生接风。”两位华人老板一姓洪,一姓李,刚才两人在旁边嘀咕,想找个机会认识祝楷,他们和周馥还是比较熟悉,想来应该不会被拒绝。

“周帮办,不介意我也参加吧!”约翰心里一动,是个机会。

“您能赏脸是太荣幸了,欢迎。”周馥对约翰能来一同吃饭还是挺开心的,约翰可是相当傲,他还是太古的股东之一,洋行的事他是说一不二。

约翰很想在上海打开纺织机的市场,亨利据说是专业的,可汉语不行,今天在专业人士面前也露陷了。这段时间,借着棉布行情向好,纺织厂规模扩大的时机卖了几百台机子,可周馥和另一位洋帮办之间搞出个抢货的事,还连带两台机床的买卖黄了。本来上海的纺织厂老板就不看好太古的机械买卖,现在这么一弄,有了点衰退的迹象,不得不使约翰警觉。今天这两位纺织厂老板也可能是个突破口。

第三节接风宴

和平饭店是上海最高档的饭店,约翰在这里也能订到包房。来的几位没有太多叽叽喳喳的闲言碎语,落座后谈得最多的也就是最近的棉纺行情。

洪老板是只专注于棉纺织,而李老板则染色上也多有侧重,和太古的染料生意挺大。洪老板关注的是纺织机,首先就和祝楷聊起来:“现在棉纺织是好做,各家都在扩大机子,问题就很多,机子拿不到,工人不熟练,维修跟不上,头痛啊。”

“棉纺行业太容易上手,有点资本都可以上,国内的消费支撑了行业的火爆,它的持续发展无非是新设备、新工艺、新产品的投入。”祝楷这还是懂一点的。

“哦,”有点意思,大家现在还在关注设备买不买得到,他已经开始考虑创新。

“那国内的纺织机不行,你认为是什么问题?”李老板接上了话。

约翰和周馥相互看了一眼,有眼光的商人还是有的。进口机械总有个船期,国内纺织机起来的话,普通纺织机的市场肯定无法做。

“我不了解情况,但机械生产就是关乎设计、材料、加工精度的问题,有效处理三者关系,其它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这是祝楷在工厂里听的最多的说法,他也是现炒现卖。

几个人陷入了思考,很快,大家又热烈地开始了谈话,觥筹交错,酒席间,洪老板和李老板提出了纺织厂碰到的各种各样有关机械的技术问题,甚至工艺方面的问题也层出不穷,祝楷倒是有一说一,不懂的也能虚心请教,不禁让每个人都对他有好感。

随着交流的深入,周馥震惊于祝楷的领悟能力,有些问题只是片面的机械故障,而他却能提出改进意见。两位纺织厂老板几乎要拉着祝楷的臂膀,邀请他去厂里指导工作了。

约翰没有过多地纠结于谈话,他在考虑祝楷的发展前景,或是合作,或是参股,一定不能错过这个机会,他静静地看着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

约翰转过头,低声和周馥说:“周帮办,不知祝先生有没有在上海创业的想法?”

“哦,他刚来上海,我还没有问过。您有什么建议吗?”周馥相当惊讶,这有些超出了他的认识范畴。

“你不觉得现在是机械行业最黄金的发展时期嘛!”约翰相当了解英国那种工业爆炸式发展带来的机会,机械行业是首当其冲。

两人兴奋地谈论起来,渐渐地,洪老板和李老板被吸引过来,加入了讨论,最后,约翰理了理头绪,对祝楷说:“祝先生,你到上海有什么计划吗?”

“本来是打算来上海看同学,可他人不在。”祝楷回答。

“祝先生,是这样,你也了解些纺织工业的状况,我是想问你,对机械行业怎么看?”约翰单刀直入地问,他迫切需要了解祝楷的想法或是规划。

“在上海,现在是机械行业的黄金时期,几乎是零风险,前提是技术要过关。”

“好,”约翰和周馥异口同声地叫好,洪老板和李老板也意识到约翰想干嘛,心里不禁热切万分,眼巴巴地望着三位。

“这样,我打算办一家机械厂,需要你的技术入股,周帮办有兴趣也可以参一股,”约翰向周馥微微点头,然后眼光直盯着祝楷,“你意下如何。”

“我能不能参股,”

“我可不可以加入,”洪老板和李老板这时顾不得矜持,好机会啊,乘着祝楷还没有定主意,主动点出击。

祝楷没有想到,会是这么个局面,他不了解这个时代的机械水平、工人的素质,不禁低头沉吟,约翰看着他,自信不会看错眼,只是机械厂没有祝楷绝对办不起来,他沉思应该怎样打动祝楷,想了会,约翰开口:“机械厂计划投资一百万银元,你以技术入股,占百分之二十,你总管机械厂的事物,我们派一名经理进行日常管理,派财务经理管理财务。”

“我们不参与具体生产计划、决策,你享有百分之七十的决定权。”约翰咬牙放出最大的诱惑,周馥还没有大反应,而洪老板和李老板则是惊呆了。这个风险挺大的,也就是说股东几乎没有办法左右管理层的决策,只能影响、建议管理层做出的各种决定,有时甚至这也做不到。他们这下确实有些犹豫,在厂里都是当家作主,这里好听点是协调。但一个设计师是那么好找,加工呢?难度不见得小吧!太古洋行的约翰有信心,我们怕什么,跟了。

洪老板和李老板私下商量了会,对约翰说:“约翰,我们决定投资,你立个章程吧!”

“呵呵,别急,得祝先生首肯,这事才有操作机会。”约翰面露微笑,转过头看着祝楷。

“好,我原则同意,不过还要等我拿出具体方案,我们再讨论。”祝楷对于要不要做不再纠结,他倒是对繁体字头痛,就认不了几个,“我会在接下去的这个星期里拿出计划书,因为是英文资料,所以我希望把亨利调给我,你们有这样的人也可以参加先期的准备工作。”

几个人这下都松了口气,准备英文计划书,这是一般人做得了的,谁也没有想到祝楷竟然纠结繁体字。

他们走出和平饭店已经是十点了,分手后祝楷跟着周馥回去。约翰和几位老板为余下的百分之八十的股份激烈地争夺着,最后,约翰拿到了百分之四十八,洪老板和理老板各百分之十五,周馥只得了百分之二,不过他挺开心,他手头金钱不多,有这么个机会就不容易。

周馥一路上谈得最多的还是机械厂的事,不是他不想问祝楷的情况,可溺水就太过怪异,可能涉及到家族的矛盾,外人怎么说。

到家后,周夫人和馨儿都睡了,这一天折腾,他俩也累坏了,赶紧洗洗睡下,一夜无话。

清晨,祝楷醒来后没有马上起来,他躺着想了会,准备和周馥说下这段用他的书房。

这次出房门,一家三口都在餐桌上了,祝楷麻利地打了声招呼,径直对周馥说话:“周先生,这两天我用下你的书房。”

“你尽管用,有什么要买的东西叫下人。”周馥知道筹备今天起就开始了,许多前期工作要开展,办公地点和人员必须首先要配备了。

周夫人昨晚知道了内情,更是对祝楷热情有加,馨儿则一脸不懂的神情,那么古怪的人,为什么父母还对他那么好!

一个上午祝楷就没有出过书房的门,中饭也是匆匆吃过,随即投入了工作,到下午四点多,一份近二十页纸的计划书出台了。

快晚饭的时间,祝楷被一辆汽车接走,还是到和平饭店,今天是洪老板请客,顺便把要来的人员带来,第二天可以开展工作。

走进包房,里面除了约翰他们四个以外,又多了三个新面孔,亨利是认识的,约翰也就带了他。洪老板带了一个近三十岁的人,叫徐德勤,带着一副眼镜,斯斯文文的,据说是早年留学英国,学的是船舶制造。而李老板身边则是一个看着比祝楷还年轻的人,介绍是他儿子,叫李嗣晨,刚从德国回来,学的是枪械制造,英文没有问题。

祝楷把计划书递给约翰,约翰有点吃惊,翻了翻,递给了亨利。亨利翻看着,不时还问祝楷,徐德勤和李嗣晨聚拢来,三个人一边看一边讨论,并不时地发出感慨。

约翰也开始说他的计划,资金会在一个星期后全部到位,前期开办资金已经落实,办公地点暂时放在洪老板工厂旁边的一幢两层楼房里,计划建厂房的地点也在这里,有十亩地,以后看情况在买土地。

祝楷按照各个时期的任务安排了计划书内容,只要他们抠细节就可以了。周馥和约翰说起了这次未交货的两台机床,因为有违约金的缘故,再出售就便宜多了,祝楷也是同意接收两台机床,一个是用得到,另一个也是帮周馥消除了隐患。

洪老板说起了近段时间,工人罢工事件是风起云涌,人心惶惶的。祝楷知会他们留意各个厂的熟练机床工人,或是到江南机器厂、江南造船厂挖些工人过来,这也是他们有办法。

江南机器厂、江南造船厂这两年境遇是天差地别,前者因为一次大战淘汰的武器倾销到中国,使得本来就造价偏高的武器更没有市场,虽然现在还是维持着,技术工人流失也是挺严重的。后者得益于进出口贸易的兴旺,船只的出口市场打开,活得相当滋润,但它的工人待遇却一直没有提上去,这可以做做文章。

晚餐吃得很慢,讨论的话题越来越多,细节考虑的更完善,最后,祝楷提了个吸引技术工人的新方案,对高级技术工人试行股权分配,从他的份额中支出,暂定上限是百分之五,约翰他们都不淡定了。同时祝楷也要求对他拥有独立专利权的产品在国外申请专利提供协助。至此,一系列的文件、资料将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进行完备,祝楷特意要求提供一位文员进行打字、抄录等工作。

纷纷扰扰的筹备工作正式展开,每天小楼里进进出出的人不断,祝楷把工作细分下去后,把人员配备起来,他就空下来。

现在应该是考虑设备的事了,接下来两天他进入洪老板的车间,开始了解机器的情况。车间里也专门空出一台纺织机供他参考。真是没有想到,事情是越了解越复杂,他把李嗣晨也拉来,日常事务找几个经理做就可以了,专业人才还是要投入到机械里。问题越扩越大,加工机械要改进,机床精度不够,嗣晨动手能力不错,看来在德国底子打得好,祝楷不停地在画图纸,图板都架到机床边上了,图纸竟然是边画边加工边改进,可见他动作有多快。第三天起,洪老板把厂里年轻的几个机床操作工都赶了过来帮忙,而随着挖人的进行,不断有人加入改进机器的进程中。队伍的扩大,使得能做的事也更多了。洪老板提出按照技改后的样机全面改进厂里的纺织机,并愿意支付技改费用。

祝楷没有想到这还没有开起厂子,就开始挣钱了,至少员工的工资是没有问题了。祝楷还在不停地画图,他得准备足够的设备资料,还得让师傅们熟悉起来,大家忙忙碌碌,倒使李嗣晨相对空了下来,他一个人操作机床在加工不知什么零件,大家都没有管他。

约翰终于把工厂用地拿了下来,早有准备的建筑队伍立马进场,到处是尘土飞扬,到处是材料,熙熙攘攘,让每个股东都是欣喜不已。

设备还是要等,厂房建设有条不紊,祝楷的储备真是让人无语,各类的加工机械都有,估计整个厂要能形成产能也得不短的时间,主要困难还是在设备改进上,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你要在生产时停下来改进更会让你感觉吐血。

日子就在等设备、等厂房建设的过程中忙碌地度过。一天,祝楷还在图板上绘图,李嗣晨鬼鬼祟祟地拎了一包东西进来。

“楷哥,我搞了点东西,你帮我看看,首先申明,你不能骂我。”

“你不务正业的,弄了什么?不能用了才拿出来。”祝楷也有了解他在加工什么,没有多注意,反正空余练练手也不错。

“拿来看看。”接过布袋,倒在桌上,祝楷心里一跳,步枪零件,枪管短了些。

“你做的!”他把门关上,以防他人进来。

“嗯,我组装起来好像有点问题,你看看。”李嗣晨在桌上开始组装这支枪,当全貌显现时,两人还是有点激动。

“你打过嘛?”祝楷也看出来粗超了点,“是德国的枪吧,最新型的吗?”

“不是的,我照着旧型号改的,枪管也不好弄,就是替代品。”李嗣晨还是觉得相当不好意思,搞了个次品。

“你把图纸拿来,我们接下来几天改改,材料我去弄。厂子开起来需要厂卫,我们自己弄批枪出来,也就不必买了。”祝楷其实没有说的是,也可以做做军火生意。

第四节步枪

李嗣晨的图纸画得是中规中矩,因为是仿制的一款旧式德械枪系,让祝楷没有成就感。在修改的过程就不断地挑刺,改到后来形成了两套图纸,一套是类似98k型的步枪,装上瞄准镜可以改成狙击枪,另一套则是类似德国以后出现的g43半自动步枪,就是这套设计毛病多多,两人被折磨得要死。

加工零件倒是挺快,分散加工,师傅的加工精度还是可以保证。第一支枪的样品就不错,两人还是抠细节抠到了第十支枪,才把98k定型下来。而g43半自动步枪的加工过程却是问题层出不穷,一会儿是加工问题,一会是材料问题,枪能用,可没有一支是完美的,做到第二十支时,两人发现这个问题一时半会解决不了,也没有那么多时间耗在这里,试制的钱都是从李老板的工厂那边走的帐,不小的数目,再做下去还不知道要多少呢?没法交代。

祝楷的造枪之旅只好告一段落,李嗣晨的造枪让祝楷有了新的想法。在另一个车间的建设中,他增加了地下室的建设,这也大大延缓了工厂的进程,而改造现有的纺织机的合同,使得这几个月里操作工人得到了锻炼,甚至组装机器的水平也有了提高。

祝楷的额外建设看来是不必要的,他也是首次向董事会解释缘由,有些秘密是不能被外人知晓的,以后肯定要有高尖端设备要生产,地下室不是建不建了,而是建少了。祝楷决定现在已经建造的厂房不再有地下室,而接下来的厂房建设将停下来,空余的土地将等生产上规模后,扩大生产规模时按照新的标准建设。

几位董事也看出了他的长远规划,也放下心,纷纷表示愿意增加投入金额,祝楷表示了婉拒,再投资一倍也不顶什么事,只是分薄了他的股份。

再有一个星期机器就能到港,现在一切按部就班,预演也有多次,祝楷想着放松两天,把事情交代给手下,他回到周馥的家。他这还是第一次走出厂区,几个月来像机器一样工作,让他感觉到了过去的时光,那个无忧无虑画图晒图的日子。

周馥夫妇俩今天精心准备了一桌菜,就像是孩子要回家的期盼。

馨儿她的心情这段很好,丫鬟小倩早两个月就回来了,天天陪着她,要不是父母提起今天祝楷回家,她都快忘了还有这个人。这左等不到右等不到,还是嘟起了嘴,“怎么还不来啊!”

祝楷还是出现了,一进门就一个劲地赔罪,“刚出门就被堵上了,小问题还来问我,亨利能解决的,他还是怕担责任。对不起,周夫人,馨儿,我迟到了。”

周夫人可是怎么看祝楷都怎么喜欢,“快来坐下,可以吃了,馨儿,给楷哥倒酒。”

“我不会喝酒啊!”祝楷满脸红了,还真没有喝过酒呢!厂里大家忙,吃饭都像打仗样的,一放下碗就开始工作,没人会浪费时间在喝酒上。

“今天大家高兴,少喝点,馨儿,倒上酒。”周馥也是温言道,馨儿则是给他倒了一杯绍兴女儿红。

祝楷饶有兴趣地看着古色古香的瓶子里流出来的酒,一股醇香的酒味扑鼻而来。端起酒碗,祝楷说起了祝酒词,“祝周先生、周夫人身体健康!祝馨儿永远年轻漂亮!干杯!”

大家的脸上红扑扑的,酒意也越来越浓了,周夫人和馨儿已经离席,就周馥和祝楷还在一边聊着一边喝酒。

“周先生,一直没有正式和你说声谢谢,谢谢你们救了我,给了我一个安定的落脚之地。”

“别那么客气,你来到我家,也帮了我很多了,不要那么见外。”周馥这三个多月来眼见祝楷一点点做起来偌大的事业,感慨良多。

“我明天想去找寻一下王晓翰兄弟三个,救命之恩无以回报,我得去说声感谢。”祝楷已经醉眼朦胧,眼里含着泪,迷迷糊糊的神情让周馥不禁摇头,就三五杯黄酒,呵。

第二天早上祝楷醒来,发现自己第一次睡过了头,已经九点了,他都不好意思走出房门,周夫人在客厅里一眼就瞧见了祝楷,“快来吃早餐,昨晚喝多了吧。”周夫人眯着嘴在笑,祝楷可能搞不清楚自己喝了多少酒,可周夫人打听了,他是真不会喝酒,还是孩子啊。

“馨儿上学了?”祝楷没话找话。

“嗯,你早上要出去走走,带上点钱。”周夫人拿出一些钱递给祝楷,祝楷确实身上没钱,在厂区是不要用钱的,他就没有带钱的习惯。

“我去厂里拿钱还你。”祝楷红着脸低声说着。

到了快十点钟,祝楷才出了门,周夫人是叮嘱了又叮嘱,才放他出门,搞得他是一头汗。

周馥是知道那兄弟三个工作的工厂,祝楷就一路打听过去了。到了厂子门口,保安不让进,要等十一点半吃饭时间才能见到,好在已经是十一点多了,一会儿就到点了。

“当当,”敲钟的声音响起,一会儿,一大群女人从里面涌出来,间或有几个男人,保安就在那里叫了,“进才,你大哥和三弟呢?有人找你们。”

王进才疑惑地走过来,看着祝楷,不认识啊,

“进才,我是祝楷啊,我们一起来上海的?晓翰和晓来大哥呢?”祝楷连忙走上前。

“进才,刚听说有人找,谁啊?”这是晓来大哥的声音,祝楷听见他走过来有点激动了。

“我祝楷啊,大哥。”

“是祝楷?还没吃饭吧?走先吃饭去,”大哥还是热情得多,三个人边走边聊。

“大哥,那天晚上黑灯瞎火的,我都没顾上和你道别呢!应该早点来看你们的,晓翰呢?”祝楷看后面没有人了,连忙问道。

“他一会才能过来,有点事,我们先去吃饭,”大哥说着话,一路走在前头。

大哥领他们到一家很小的饭店,本来他们中午也就食堂蒸个饭,简单菜蔬对付一下,看祝楷过来特意请他吃饭,祝楷也不是讲究的人,坐下来四处打量了下。

“你现在咋样?找到工作了?”大哥叫了三个菜,中午不敢喝酒,下午要上班,坐下来问道。

“嗯,周先生帮了我大忙,在一家机械厂上班,”祝楷应道。

进才很是羡慕,接了句话。“那不是可以学技术?”

“过几天有一批机床到厂,现在空。”

说话间,第一个菜应该上了,“吃菜,老板,饭打三碗来。”

门口又进来一个小伙,“大哥、二哥,今天谁来了?”

“晓翰,祝楷了。”祝楷迎了上去,拍着他的肩。

“楷哥,稀客,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