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靖康雪-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摇摇头,李纲觉得自己错了,不是这样的,大家没有为自己而感到高兴,因为这一刻的胜利,是大家一起得到的,不是属于任何一个人的,而是属于所有人的,大家都在为自己所付出的而感到高兴,感到激动。

对的,就是这样,因为老夫也高兴,老夫也激动……

大宋,胜了……

三百零一欢呼吧,大宋(三)

满脸泪水的赵桓看到了颤颤巍巍向他跑来,却一样满脸泪水的李纲,赵桓做皇帝不久,没有那么浓重的帝王之威,李纲做宰相也不久,也没有那么浓浓的官威,两人或许是大宋朝最没有经验的皇帝和宰相,却在这个时候,撑起了一片天空,赵桓的朝政班底,在清洗一遍之后,百分之八十不是身居高位的人,但是,他们也撑起了一片天空。

“陛下……我们……大宋……胜了……”李纲的手不停的颤抖,被赵桓紧紧地握住,赵桓看着眼前头发苍白面色通红的老人,心中的感动和激动也是无以复加,两年前,他抛弃了这位在危急关头拯救过大宋一次的老人,接着他遇到了人生中最残酷的折磨,然后,他浴火重生,大宋浴火重生,再接着他召回了这位被他抛弃的老人。

他以为这位老人会很生气,会拒绝他,会瞧不起被敌人俘虏之后的他,但是他惊讶地发现,这位老人的眼里只有对金贼的仇恨和对国家的关注,他甚至没有和赵桓说过他被抛弃之后的痛苦,他只是关切地询问赵桓是否身体有恙,痛恨自己不能在那个时候保护赵桓,但是赵桓知道,那是他自找的,和这位老人没有关系。

为什么,他要相信这位老人会威胁他的统治?到底是谁让他这样相信?赵桓不想再去想这些,因为那些人都死了,留下来的人,都是铁心抗金的抵抗派,他的政府是大宋最坚决抵抗外敌的政府,是从毁灭的痛苦中浴火重生的政府,这里所有的人,都和金人有切齿的仇恨。

他们很年轻,甚至于李纲的年龄也并不大,但是繁重的公务和千头万绪的重建计划让李纲的头发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部都白了,毫无预兆的白了,成了一个货真价实的“老人”。赵桓忍不住伸出手,放在了李纲的鬓角边,满怀感激地说道:“是啊,胜了。爱卿为国白头,朕,朕实在不知该如何感谢爱卿,此战之胜,不仅有西军死战之功。也有爱卿夙兴夜寐为国操劳之功,爱卿虽未上战场杀敌,但是爱卿之功,朕永远铭记于心。”

李纲老泪纵横,看着这个曾经被自己寄予无限希望的却又让自己无限失望的皇帝,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心中压抑的痛苦和委屈,仿佛在这一刻得到了抒发,他突然觉得心中很轻松,很舒服。

赵桓是被李纲的坚决推上皇位的。这一点,赵桓记得,李纲是那个时候的岳翻,第一次金兵南下,是李纲一个人面朝北方,坚决的抗击着金兵,但是,但是为什么,自己却会把这样的忠心臣子驱逐呢?那个时候的自己,为何如此混蛋?祖宗成法。帝王心术,真的配用在这样的臣子身上吗?

经历了这么多事情,赵桓一点都不认为帝王心术适合用在这样的臣子身上,这样的臣子。是多么难得,一个皇帝能拥有一个就是幸运的事情,心里没有自己,只有国家,赵桓不仅有李纲,还有宗泽。甚至是岳翻,他有三个!

他们不是一般的臣子,帝王心术绝对不能用在他们的身上!

“老臣……老臣不值得陛下如此夸赞,这……这只是老臣该做的……老臣只是高兴,高兴啊,大宋终于赢了,斩首十万……陛下,此战我们胜了,我们胜了啊!”李纲哽咽着如此说道,赵桓使劲儿的点头,不停的点头:“朕知道,朕知道,大宋赢了,大宋赢了……哈哈哈哈,大宋赢了!!!”

赵桓忍不住大吼,要把自己心里所有的愤怒和痛苦和委屈全部都吼出来,一扫心中的阴霾,他要用一个崭新的姿态来领导大胜之后的大宋。

他不再是一个耻辱的皇帝,他是一个雪耻之后堪比越王勾践的皇帝,自己的耻辱,自己洗刷,他不再担心自己会被后人耻笑,会遗臭万年,他可以相信,自己一定是一个优秀的皇帝,一个知耻而后勇,创下不世出的业绩的皇帝!

这一次的大胜,是那样的珍贵,那样的及时,那样的振奋人心。

深宫之中的赵佶听到了这欢呼之声,不由得奇怪道:“西军又打了胜仗吗?还是宗泽?一两万人值得如此欢呼?到底是什么事情?”

宫人跑了出去,不一会儿,跌跌撞撞的跑了进来,满脸泪水道:“太上皇!咱们胜了!咱们胜了!咱们胜了啊!”

赵佶放下手中正在作画的笔,惊讶道:“什么胜了?一场小胜而已。”

宫人大喊道:“不是小胜!不是小胜!是大胜啊太上皇!富平大捷,斩首十万!斩首十万啊太上皇!斩首十万啊!”

赵佶一愣,手中的笔应声落下,毁掉了即将完成的山水写意图,但是他丝毫没有在意,好一会儿,他反应过来,缓缓地坐了下来,看着周围欢庆不已的宫人和宫娥,面带苦涩的笑了出来,整个人就这样坐在椅子上,头朝后仰着,喃喃自语道:“大宋赢了,桓儿也赢了,大宋是他的了,我,再也没有机会了,但是,这好歹也是胜利啊……”

赵佶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兴奋,也有安心,更有不甘心和郁闷,赵桓一扫耻辱,成了勾践式知耻而后勇的帝王,必然被史书大书特书,而他呢?

将就此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就此再也没有任何声息,这对于他而言,并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或者说,他的内心深处,甚至不太希望赵桓可以打胜仗。

至少有人帮他分担耻辱,而不用弄得他一个人承担千古笑柄。

我究竟是该笑,还是该哭呢?

看见了自己的妻子带着妃子和孩子们一脸激动开心的冲过来向自己报喜,向自己恭贺庆祝胜利,赵佶却觉得这种话和他们的笑脸在此时是如此的刺眼刺耳,仿佛是在责骂他一样,他心中涌现出浓重的不甘心,但是却在一瞬间之后,看到了住所周围持刀的精锐士兵之后,他心中的不甘心消失得无踪无影。

哈哈哈哈哈哈……

赵佶流下了泪水,和大家一样,笑着,哭着,欢庆着胜利,欢庆着他们的好日子即将回来,欢庆着他们的幸福生活有望归来,欢庆着属于赵家皇室风花雪月的传奇还能继续下去,只是,这笑容,这泪水,怎么看,都显得特别的苦涩。

到底是欢庆,还是哀悼,对于赵佶来说,都不再有任何人会去在意了,从今天开始,大宋只有一个皇帝,只有一个主人,只有一种声音,赵佶,已经成为了彻彻底底的太上皇,再也不会有任何改变。

罢了,罢了……

妻子儿女们的欢声笑语中,赵佶的时代缓缓落幕,而属于赵桓的明天,正在展开。

欢呼的人群还在增加,欢声笑语没有丝毫停止的迹象,大宋的陪都应天府陷入了欢乐的海洋中,大家都在欢庆胜利,而赵桓已经恢复了一个帝王的姿态和身份,作为一个人的欢呼和庆祝结束了,作为一个皇帝的威严自然会回到他的身上,他不会忘记自己是一个皇帝,更不会忘记自己接下来还要做什么。

对于他来说,欢庆已经结束,恢复了理智的他,要开始思考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了。

他带着属于他的核心班底,进入了深宫之内,商量一些重要的不能让其他人知道的事情。

“诸卿,此番西北大胜,对于大宋而言,是一件天大的好事,西北战局接近定局,但是要说此战我们胜了,还是有些不太妥当,毕竟东京宗爱卿那里还在血战之中,我们必须要确保宗爱卿可以打胜,那么此战才算是真正的胜利,此时百姓们可以欢庆,而我们不可以,诸卿,你们明白吗?”赵桓坐在上首,颇具威严的说道,此时此刻的他,似乎有了一些变化。

无论是李纲还是公孙胜还是吴用还是阮小五或者是张叔夜林冲和鲁达,都感觉到了赵桓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是他们最希望看到的。

大宋的皇帝,终于不再是阴柔类型的皇帝,而变得……似乎……有些铁血的味道了。

大宋的皇帝长于深宫,基本上都是偏柔和型的,以至于处事犹豫不决,赵桓初登帝位更是如此,几乎是哭着被逼着做了皇帝,而这一切,对于他来说,都是过去式了,他现在已经开始思考该如何取得完全的胜利了。

只有完全的胜利,才能确保他一雪前耻,如果西边胜了东边却败了,并不能算是绝对的胜利,赵桓也绝不接受。

“吴卿,阮卿,应天府之兵,还有多少可以增援宗爱卿?”赵桓如此问道。

作为枢密使,大宋军事首脑的吴用对此非常清楚,而作为枢密副使的阮小五自然也不傻,都知道皇帝想要做什么,对视一眼,吴用开口道:“可用之兵大约五万余,算上皇城守备军,大约在七万之数,臣建议皇城守备军不要动,只动用五万改组完成的军队即可。”

阮小五点头:“末将附议。”

赵桓深思了一下,以坚决的语气开口道:“皇城守备军只留三千,改组军队全面出击,以六万七千之兵增援宗爱卿,林卿,令你为主将,率此六万七千兵马,增援宗卿,誓要击破金贼,扬我国威!”

三百零二欢呼吧,大宋(四)

“无论如何!都要给本帅守住大寨!失了大寨,统制官以下全体军官!悉数处斩!”宗泽红着眼睛下达了自己上任以来最残酷的一道命令,接到这个命令,统制官刘洪再也没有一丝侥幸心理,大吼一声:“弟兄们!跟我上!战死沙场也是个壮士!不要丢了祖宗的脸面!宗帅!照看好末将的家人!”

望着刘洪远去的身影,宗泽的视线有些模糊,这个年轻将官是自己非常欣赏的年轻人,年纪不大,但是心思非常缜密,武力也很强,更关键的是,识字,读过兵书,据说是小时候拜过名师学习,本不想参军,觉得很耻辱,但是之前皇帝赵桓取消了歧视军人的一系列的政策,加上对金人给大宋带来的耻辱非常痛恨,所以下定决心,一咬牙一瞪眼报名参加了禁军。

随后成为第一批改组结束的军队中的一员小队长,第三次宋金战争爆发之后,跟随宗泽北上东京城为应天府和皇帝作屏障去了。

数月的死战鏖战,终于使得他进入了宗泽的眼里,一番交谈之后,宗泽惊喜地发现这是个不错的有培养价值的年轻人,这才将他缓缓的提升职位,一直到了一军统制官的地位,率领一万兵马立下很多功勋,是和宗泽的儿子宗欣齐名的宗泽麾下两员猛将之一,深为金兵所忌惮,值此黄河防线基本告破的情况下,他被宗泽委以重任,死守中心大寨。

数月以来,抗击金兵,死守大寨,功不可没,后来兵力不济,战力不济,大寨五次被金兵夺走,却又在他的拼死反击下以极大的代价五次夺回,名震金军。第六次,他实在是撑不住了,一万弟兄只剩下八百多人还能站着,剩下的基本上都战死了。对于他而言,这也是极为残酷而无法接受的。

但是那又能怎样呢?为了经营东京防线,把金兵的兵锋遏制在东京一线以北,宗泽煞费苦心,而此时东京防线还却一点点才能完成。怎能在这个最关键的时刻失去黄河防线?这是宗泽所不能接受的,自然,失去了中心大寨造成防线彻底告破的刘洪也被宗泽以死命令下令夺回大寨,坚守至他下令撤退为止。

调拨给他的兵马除了自己的八百弟兄之外,只有一千两百人。

刘洪恳求道:“麾下兵马损失惨重,还请宗帅多调拨一些人马才好。”

宗泽铁青着脸,斥责道:“昔日岳帅以三万兵对抗金贼十五万,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绝不投降认输,那还是在野外,是野战!你还有两千人。还有大寨,进攻你的金兵仅仅一万!你还有什么可说的?刘洪,你给本帅记住,除非你自己认输了,否则,没人可以打败你!”

刘洪红着眼睛带着兵马冲了上去,刀枪剑戟的交战之声不绝于耳,日落之时,刘洪派人传来了消息——大寨夺回,击杀金兵二千有余。自己还剩能战之兵马一百七十六人,预计会在明日午时之前全军覆没,还请大帅早做准备。

宗泽看着那浑身带血的传令兵,心里在不停的滴血。刘洪是一个多么难得的年轻人,成长于战场,却有兵法基础,理论结合实际,他的未来绝对比自己要强很多,只要他可以得到足够的成长时间。那么一切都不是梦,而是切实可以触摸到的现实,但是,但是……

宗泽看向了身后的世界,他深深爱着的土地和人们。

为了他们,他宁愿放弃这位未来之星,他要做的,是死死守住东京城,不让金兵一兵一卒越过这里去践踏还没有做好准备的他深爱的世界。

为了这份深深的爱,他宁愿失去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性命,和比自己性命更重要的后辈的生命。

宗泽的心中从来都没有想到过自己,他从来没有为自己考虑过,他不停的在为大宋考虑,为了他深爱的大宋!

“欣儿,明日刘洪战死之后,就要你去接替他了,你怕吗?”宗泽看着自己最喜爱的小儿子,如此开口道。

宗欣摇了摇头,带着一些不解问道:“父亲,孩儿并不怕,孩儿只是不明白,为何父亲不撤下刘洪呢?刘洪是难得的人才,父亲不也这样说过吗?”

宗泽看着远处,那飘扬着宋军战旗的大寨,语气前所未有的悲伤:“只有他了,只有他了,只有他才能争取时间了,欣儿,为父手里没有人才了,连你都要送上死路,你不要怪罪父亲,欣儿,为父很快就会随你而来的。”

宗欣猛然一惊,单膝跪下,开口道:“宗帅!宗帅身系大宋半壁江山之安危,末将一人之命不足怜惜,还请宗帅为国家百姓考虑,保全有用之身,切莫轻言战死!”

宗泽看着自己的小儿子,泪水再次模糊了双眼,伸出颤抖的手,按在了宗欣的脑袋上:“好孩子,好孩子,真不愧是我宗家的儿郎,真不愧是我宗泽的儿子,欣儿,不要担心,不要害怕,做好你该做的,为父,为你感到骄傲!”

宗欣的身体一直在颤抖,从宗泽的语气中,宗欣听出了些什么,他知道自己的父亲,甚至太了解自己的父亲,一旦真的到了那个时候,自己的父亲会不惜一切代价的,包括父亲自己的性命!

可是,为人子女者,怎能如此?

宗欣把目光投向南方,林冲,鲁达,你二人愧为西军名将,胆小如鼠,让我父亲这一花甲之人承担半壁江山之安危,你等在父亲羽翼之下得以保全,可曾有过一丝丝愧疚之意?陛下如此信任你二人,你二人却如此怯战?担得起西军的名头吗?

他当然知道宗泽数次向赵桓请求调派林冲鲁达二人中的一人来为自己掠阵,做军中主力使用,但是此二人没有一个抵达的,宗欣很不理解,自己的父亲快要七十岁了,是名副其实的半截身子入土的老人,但是为什么国家的安危还要父亲一力承担?父亲的经历已经快要耗尽了,连身体都快要崩溃了,数次在夜间处理公务的时候昏迷过去,若不是宗欣提早发现,随军军医拼命救治,宗泽早已作古。

林冲,鲁达,号称西军第一猛将组合,被皇帝陛下信赖,成为禁军正副统帅,执掌兵权,是陛下给武将松绑,提高武将地位的第一批受益者,也是第一批典型,难道说是权力和名位让他们被腐蚀了,失去了曾经的热血和勇气吗?

父亲拼着性命保护的,到底是一群什么人?父亲,你这样拼命,真的值得吗?

第二天的太阳如约升起,金兵的攻击也展开了,视死如归的宋军一百七十六勇士丝毫没有退却之意,凝视着飘扬的战旗,在统帅刘洪的率领下,坚定的驻守在大寨里,以战友的尸体作为障碍,以金兵的尸体作为垫脚石,硬生生搭建起了一座人肉城墙,拼命的和数十倍于己的敌人战斗不止。

宗欣已经整装待发,做好了准备,准备冲击大寨,在刘洪彻底失败之前,接替他的位置,能救下刘洪最好,如果不能,也要保证自己战死之前,大寨不失。

大寨一旦失去,黄河防线就彻底崩溃了,五六万人的牺牲所争取来的时间也就毫无意义了,所以,这座大寨坚决不能失去,还没有完成的第二道防线也绝对不能被金兵所破坏,这是宗欣的使命。

宗泽亲手为宗欣系上了战袍,把自己的战旗交给了宗欣:“要么拿着回来,要么盖着回来,我宗泽的儿子,必须是英雄!”

宗欣单膝下跪接过战旗:“父亲,恕儿不孝,不能为父亲养老送终!”

宗泽一挥手:“你若战死沙场,为父当含笑九泉!”

宗欣身体一颤,随即明白了父亲的意思,转过身子,宗欣骑上了战马,带着很少的兵马,冲向了正在做最后抵抗的大寨。

最喜欢的儿子,最合格的继承人,就要失去了,宗泽并没有觉得多么悲伤,只是觉得自己的心,被夺走了一块,很难受很难受,低下头,用手背擦了擦眼睛,然后重新抬起头,紧紧握住了手中剑,对身旁的张亮说道:“张兄弟,真是对不起了,没给你荣华富贵,却要你一起陪着老夫战死,真是对不起了。”

张亮笑着摇摇头:“能和宗帅这样的盖世英豪一起战死,是在下的荣幸,在下虽不是宋人,但也是汉人,身体里流着炎黄二帝的血,能为华夏而死,在下死得其所,何其快哉!”

宗泽笑了,紧紧握住了张亮的手:“昔日岳帅死战东京城,为大宋守住了一片希望,如今,该到老夫了。”

话音刚落,宗泽就听闻背后一片嘈杂声,甚至感觉到了大地在不断地颤动,宗泽回头,远远的,看见了天边一片黑压压的人群,正在快速奔驰而来,定睛一看,却是一大群骑兵奔驰而来,一面鲜艳的战旗当先飞扬,宗泽认得那个字,非常熟悉的那个字。

到底还是来了……

宗泽的脸上再度露出了笑容,而这一次,是真心实意的。

三百零三欢呼吧,大宋(五)

说实话,当宗泽听到了那石破天惊的消息的时候,其实是不相信的。

“平之,老夫知道大宋非常需要一场胜利,也需要鼓舞人心,也知道目前而言老夫负责的防线并不是非常牢靠,但是,平之你也并不需要如此说法来刺激老夫吧?老夫已经一把年纪了,眼看着就要入土了,哪里还有这种心思?平之,莫要再如此了,你既然来了,便助老夫一臂之力,守住这里吧!我军坚壁清野,金贼得不到粮秣补给,定然难以长久,这才是最大的胜算。”中心大寨里,宗泽扶着死里逃生的刘洪和宗欣,一脸的感慨和无奈。

林冲更是无奈,但是面对这位倔强的老人,他始终心怀歉疚,因为他一时之间的动摇,使得这位本该颐养天年的老人承担起了帝国的东方防线,而如今这位老人枯黄的面容和消瘦的脸旁无一不让林冲羞愧难当,连林冲自己都刚刚注意到,来之不易的名位和权力,差一点腐蚀了他的敢战之心,看着如此多的文官武将向自己行礼,表示顺从,那样大的房屋,那样大的权力,他甚至一度迷失。

宗泽的做法,一拳敲碎了他脆弱的心理防线,宗泽无论是年龄还是资历还是品德,都远在林冲之上,林冲自己也明白,所以赵桓询问谁可以北上抵抗金军的时候,林冲本该站出来,却在那一瞬间,他犹豫了,下一秒,宗泽挺身而出,以老迈之躯扛起了帝国东部战线,成为东部的擎天之柱。

但是他这次既然来了,就自然是已经醒悟了,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岳飞在西北的大胜狠狠的刺激了他,岳飞是他一手带出来的西北骁将,之前的岁月里,都是岳飞跟在他的身后学习。岳飞的用兵之术和战场经验多是来自于他的传承,甚至可以说他是岳飞的战场老师也不为过,但是学生取得了巨大胜利,留名青史。老师却沉迷在荣华富贵之中!

梦见了老师周侗对自己失望的眼神,林冲夜半惊醒,抹了一把虚汗,下床站起身子,看向了自己已经一个多月都没有穿过的曾经的战甲。以及一个多月没有拔出的战剑,他一巴掌甩在了自己的脸上。

林冲,你还是那个林冲吗?

犯错不可怕,只要能改正,就还是能弥补,而知错就改这种美好的品德,只有少数人具备,更多的人明知道这是错的,却没有那样的意志力可以坚持改正,林冲最不缺的就是意志力。甚至可以说,除了岁月的流逝带来的感悟,在其他的精神方面,林冲并不弱于宗泽,更不用说用兵之术和自身的战斗力,十个宗泽也不是一个林冲的对手。

他训练出来的应天骑兵脱胎于自愿跟随林冲离开西军共赴国难的八百个兄弟,他们在应天府广泛募集身材高大身体强壮的勇士,集合全国可以用的马匹打造了一支三千人的精锐铁骑,重振大宋最强武将林冲的威名。

林家军复苏之后的第一战,就是此战。林冲以一往无前之势,参悟了人生之道的大彻大悟,一举击溃了宗望和宗翰的疲兵,顺势反攻。一举击破了金兵刚刚建立起来的防线,逼得金兵大量逃过黄河冰冻层狼狈败逃,一举收复了金兵花了几个月攻下的大部分黄河防线的连珠寨,一举把战局稳定住。

连着好多个一举之后,林冲才停下来,吩咐士兵大量击凿黄河冰封层。即使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