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唐之激情神枪-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下。
秦琼被董康买手下的四员大将缠住,正杀得难解难分时,程咬金从左侧冲了上来,二比四那就容易多了,二人三下五除二将那四将杀死后向董康买冲来,此时的董康买哪敢应战,拨马继续跑,秦琼和程咬金在后面追着不放。主将一直败退,他的人马也开始后退。秦琼和程咬金领着他的人马紧追不舍,五万人马,追杀十万敌军,那种场面绝对劲爆震撼。
窦建德一看,左翼上前就败了,大为恼火,把大刀往右一举,命令右翼部队冲锋。一声令下,大将高雅贤摧马抡刀带着十万人马吼叫着,如决堤的洪水般涌出,铺天盖地般冲杀过来。
这边李靖早就准备好了,带着裴行俨和伍天锡,五万人马就顶上去了。
瞬间,这十五万人马也混战到了一起。李靖的兵马虽少,敌人是他们的两倍,但是裴行俨和伍天锡这两员悍将都是名符其实的万人敌,裴行俨的一对八棱梅花亮银锤,舞动开来,一锤下去,血肉迸溅,刀枪乱飞,连人带马就飞出去五六个。再一锤下去,就是一条血胡同,敌兵敌将骇得纷纷让路。伍天锡的混金镗上下翻飞,所过之处也是无一合之将。再加上李靖刀马娴熟,武艺精通,因此,窦建德的这路人马也被冲得七零八落。
窦建德一看,右翼一时也不占上风,只有靠自己这中军主力来挽回局面了。遂把大刀往空中一举代替军令,十五万人马全部押上了去,像一架巨型战车,对着杨勇中间的方阵碾压过来。
杨勇一看,这老家伙终于沉不住气了,亲自带着中军主力出动了,不由得心花怒放,来吧,今天老子让你尝尝杨某的厉害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358章洺水战役(5)
看到窦建德的中军主力杀过来,杨勇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弧度,吩咐前面的两万名将士往旁边一闪,把铁甲骑兵战队露出来了,玉镜公主指挥着,可怕的鼓点又响了起来。
再看这三万铁甲骑士,摧动战马缓缓前进的同时,把弓箭取出来了,对着蜂涌而来的敌兵敌将就是一顿乱射,一时间天空被箭雨所笼罩,窦建德的中军主力冲在最前面的兵马成批成排地往下倒。有的将士反应快,赶紧用盾牌遮挡,但随着一阵噼里啪啦骤响,盾牌大都被射成了刺猬,中箭落马者难以计数。
窦建德一看赶紧把那一万名火箭手调上来,一声令下,万箭齐发,这些箭全都是经过特殊处理的火箭,射出去见风就着火,因此天空中布满了无数的小火蛇,这此小火蛇冒烟喷火,向铁甲骑兵战队袭来。
铁甲骑士和战马有甲衣护身,火箭伤不了他们,但是这些火箭坠地之后,火并没有熄灭,尽管火势不大,但却伴有浓烟,战马跟人不同,见火烟就惊。一队铁甲骑士能有几匹马受惊,队形就保持不了。因此,受惊的战马嘶鸣,横冲直撞,铁甲士在马上也坐不稳了,鼓点指挥也不灵了,相互冲撞和踩压,死伤无数。
窦建德一看心中高兴,吩咐道:“不要停,射,给我狠狠地射”数不清的火蛇持续不断地飞向铁甲骑兵战队,骁勇无敌的铁甲骑兵战队此战遭遇了重创,很快处于瘫痪状态,失去了战力。
玉镜公主指挥不灵,急得她纵马舞动弯月双刀亲自杀了上去。杨勇一看,窦建德把自己的铁甲骑兵战队给破了,不禁怒火中烧,吩咐一声:“全军出击”言毕迸马而出,罗士英的一千女营紧随其后,杨玉凌引五万步卒战队也顶了上去。至此。杨勇的十万中军主力全都压上去了。
窦建德的一万名火箭手,火箭用尽也失去了作用,但是他的“巨型战车”并没有停下脚步,十三四万人马继续向杨勇的兵马碾压过来,双方交织在一起,拼杀起来,两大中军主力一时难分胜负。
五十五万人马洺水河畔厮杀。那场面相当壮观,这是一次实力的对决。也是一次毅力的极限挑战。双方从早上杀到中午,从中午又杀到下午,只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傍晚的时候,窦建德的人马终于顶不住了,先是左翼董康买的人马,因董康买受伤。部属护着他只是逃命,被秦琼和程咬金带着人马赶下洺水河,左翼彻底溃败;接着右翼的高雅贤,他在混战之中遭遇了大将裴行俨,被一锤震落马下,多亏手下将士舍救将他抢到马上,夺路而逃。主将一败。军心涣散,因此这一路兵马也溃退下来。
窦建德的圆阵两翼的兵马出大溃败,如鸟折两翼,车毁双轮,很快他的中军两侧遭到了李靖部和秦琼部的双面夹击,加上正面杨勇十万大军的冲锋。势不可挡,窦建德三面受敌,因此他的中军主力出现溃败。
他这一败不可收拾了,几十万大军被赶下洺水河,被淹死的,被杀死在河中的,难以计数。一时间不大的洺水河里、河滩上到处是死尸。由于血水和尸体加入,使得原来清澈的洺水河变成了红水河,水位还暴涨了几公分。
等窦建德带着残兵败将退回洺水北岸时,这场战斗远远没有结束,杨勇又得到了禀报,罗士信在洺州城下大败刘黑闼,杨勇心中万分高兴,这小弟兄真给力,他和魏征把历史给反过来了
杨勇兴致未减,带着兵马从浅水处涉水过河,又从两面包抄过来,因此双方在洺水河北岸又展开了一场厮杀。但这场厮杀没持续多长时间,窦建德一看败局已定,带着人马边战边退,到了黄昏时分,窦建德的人马只退不战了,被杀得只顾逃命了。
此时,窦建德身边的兵将不足十万,也就是说,经过一天的战斗,他的三十五万人马,有二十五万以上的人马在洺水河畔烟消云散了。当然这二十多万人马不是全都被杀死了,有被杀死的,有被淹死的,还有下落不明的,另外就是被俘虏的,因此用“歼灭”一词来形容比较恰当。
窦建德痛如割肉,但现在就是割他的肉他也顾不得疼了,逃命要紧,因为杨勇的人马并不打算善罢甘休,从后面追上来了。
窦建德和高雅贤以及身负重伤的董康康一商议,干脆到冀州去,实在不行了就退回山东,他的东路军还有军师范愿,大将曹湛和孙林普等人的十万人马,这支队伍足以让他们苟延残喘,东山再起。
二人议定之后,窦建德含痛忍悲带着万残兵败将在夜幕的掩护下,一路向北逃窜。
刚逃出三十多里的时候,一队人马突然间从树林里冲出,拦住了窦建德的去路,灯球火把照如白昼一般,火光中,数不清的兵将一个个弓上弦刀出鞘,对准了窦建德的人马。
为首的一员小将银盔素甲,精神抖擞,横刀立马,威风凛凛,冲这万残兵败将高声喝喊:“别走了,此路不通”
人群中的窦建德、高雅贤和董康买惊得真魂出窍,还认为这是李靖和杨勇在些设了伏兵。但仔细一看不是,这员小将他们认识,不是别人,正是被窦建德赞为军事奇才的苏定方
原来,洺州城打得不可开交,洺水河畔的决战惊心动魄,这两个主战场,双方投入的兵力达七十万,这场鏖战持续了五六个时辰,这样规模的战役世所罕见,苏定方当然时刻关注着。
窦建德全线溃败时,早有探马飞马报于了正在邢台附近山林中观察动静、等待时机的苏定方。
苏定方觉得时机成熟,是该自己出手的时候了,要能擒住窦建,献于杨勇面前作为自已投靠明主的见面礼,义勇逍遥王必然能够接收自己,自己脸上也有光彩。
打定注意后,苏定方就盯紧了窦建德的动向。
因为苏定方的老家就在冀州武邑,因此他对这一带的地理比较熟悉,根据探马所报,他从窦建德行军方向上就判断出窦建德此行的意图,因此苏定方才将这一万多人马埋伏在洺水通往冀州的一片密林中。苏定方将人马刚埋伏好,窦建德不负所望领着残兵败将就到了,苏定方这才率人拦住了去路。
当窦建德、高雅贤和董康买三将看到是苏定方的时候,心里反倒镇定下来了。窦建德气也上来了,让军兵往两旁一闪,窦建德马往前提,高声断喝:“呔,苏定方,本王待你不薄,因何叛我,做出此等人所不齿之事”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359章洺水战役(6)
苏定方闻言淡然一笑:“王爷,你对在下是不薄,就私人感情来说,你的确没有对不起苏某的地方。但是大将保明主,俊鸟登高枝。苏某不敢妄称称大将,但也出身将门。我们苏家世代忠贤,扶保的是有道明主,造福一方百姓。苏某不才,但也不能给祖宗抹黑,自小跟随父辈杀贼震盗,守护乡里,先登陷阵,精忠报国。苏某原以为王爷是个侠义明主,这才慕名来投,但是年关的那场大雪,让苏某发现自己错了,误把暴君当明主了。洺水小县,多少百姓无家可归,流落街头,最后论为雪中尸骨,王爷应该不会忘记吧,苏某不得不弃暗投明啊”
窦建德的脸一红,的确那件事他做得不怎么样,事后他也有些自责,要是在平常他决不会那样做。但一个人的本性往往是在关键时刻显现出来,正所谓患难见真情。为了稳定军心,为了保存实力,为了和杨勇一决雌雄,关键时刻,他舍弃了百姓,选择了自己的将士。他心里清清楚楚,其实他选择的是他自己的霸业,舍弃的是民心。今天,苏定方提到这件事,他也觉得脸短理亏。
董康买勃然大怒:“大胆苏定方,你算个什么东西,竟然对王爷的决策评头论足你不要忘了,数月之前,你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校,是高将军破格提拔你为大将,而这些,归根到底都是拜王爷所赐,你不知感恩戴德,反而以小反上,真是不识抬举,还不快快滚开,找死不成”
这时窦建德一摆手制止了董康买,对苏定方道:“苏将军,你说得太对了,那件事本王做得是太欠考虑了,事后本王深感愧疚和不安。人非圣闲。孰能无过本王向你保证,以后这样的事决计不会再发生了。快快随本王一块回冀州,我们卷土重来,再与杨勇决一死”
苏定方冷冷笑了两声:“王爷,恕苏某难以从命,苏某虽然年轻,但同样的当不会再上第二次。王爷的所作所为。已经昭示出王爷是个什么样的人,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过错就能解释得通的。否则当初王爷这样做的时候。苏某和军师刘雅都曾良言相劝。这要真是个过失的话,王爷当时就该警醒悔过,绝不会一意孤行,铸成大错,王爷现在说这话已经太迟了”
窦建德仍然对苏定方抱着一丝希望:“苏将军,你说本王不是明主,那才是谁才是明主呢将军打算投奔谁呢”
“实不相瞒,眼下大隋朝名存实亡,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各自拥兵自重,独霸一方,都在标榜自己是明主。但在苏某看来,真正能称得上明主的寥寥无几,义勇逍遥王杨勇算得上其中之一”
窦建德听了气得纵声大笑:“哈哈哈,那个前朝的废弃太子。风流放荡之徒,你竟然认为是明主一个连自己的太子之位都保不住,一个与昏君杨广一母同胞的人,在你眼中成了明主苏将军太年轻了,怕是受了什么人的蛊惑了吧”
苏定方冷笑道:“王爷言之差矣,当年的汉高祖刘邦。出身贫贱,品行不端,被污市井无赖,却能击败楚霸王项羽,打下汉朝四百年的大汉江山,何也再如三国时期的皇叔刘备,一个织鞋的也能称帝。还有张飞、关羽,屠猪卖酒之辈也不失为王候圣人。由此看来,一个人是不是明主,与他的出身贵贱和性格优劣没有必然联系。关键是看他如何对待江山社稷,如何对待黎民苍生
杨勇风流放荡也好,与昏君一母同胞也罢,关键是他爱民如子,仁侠好义,处处为百姓着想,减赋减税,经常赈济百姓,被拥推为义勇逍遥王。在他的治下,政通人和,官清吏明,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惜死。远的不说,他占据洺州之后,对百姓秋毫无犯,对灾民开仓赈济,就连王爷和众将士的家属,他都派人保护起来,一日三餐,丝毫没有为难他们。这样的人不是明主是什么”
窦建德无言以对,也难以置信,短短几天的时间,苏定方为什么思想转变这么大,为什么对杨勇了解那么多,为什么把曾经的仇敌夸成了圣人。
此时,窦建德手下的将士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窦建德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高雅贤受不了,大喝一声:“逆子,你吃错药了不成杨勇给了你什么好处,让你在这里为他歌功颂德,惑乱人心”
见高雅贤说话,苏定方挂好大刀,在马上一抱拳道:“义父,恕孩儿不能下马施礼了,也请恕孩儿前者不辞而别。情况特殊,今天咱们就先公后私。义父之言谬矣,到目前为止,孩儿连义勇逍遥王的金面也没见着,更没接受过他丁点好处。因此,还请义父不要误会孩儿。孩儿刚才所言,并自孩儿杜撰,这些话全是附近难民的肺腑之言,您要不信,请你们花些时间和心思仔细调查一下,就清楚孩儿是否在妄言了。”
董康买实在听不下去了,看向高雅贤,“高将军,这种大逆不道之徒,是你亲自动手大义灭亲呀,还是让本将军代劳哇”
“不敢烦劳董将军,请王爷和弟兄们稍等,逆子不孝,在这里胡说八道,乱我军心,待高某清理门户后再来领罪。”高雅贤以义父的身份,摧马抡刀冲到了苏定方的马前,高声断喝:“兔崽子,你真是我的好儿子,高某真是看错你了,把你当亲儿子看待,真没想到,你是个吃里扒外的白眼狼。来来来,把为父的脑袋一并拿去向你的新主子杨勇请功受赏去吧”说着,抡刀就劈。
苏定方连刀都没摘,一拨马闪身躲过:“义父且慢,您对孩儿有知遇之恩,孩儿今天不能跟您动手。但是,念在我们父子一场的份上,孩儿斗胆劝义父几句。孩儿选择走这条路,实属迫不得已,并非孩儿无义,您难道还没看出来,窦建德是个惨无人道的暴君,他为了自己的江山社稷,竟然置万千百姓的死活于不顾,这样的人与昏君杨广有什么区别义父扶保这样一个昏主,迟早没有好下场的,听孩儿良言相劝,现在悬崖勒马,弃暗投明,为时未晚,别再执迷不悟了”
“兔崽子,你给我住口你如此大逆不道,背主求荣,妄为人哉。你我的父子之情到此为止,休要再提”说着,他拉起自己的战袍,唰啦一刀,将战袍斩下一块来甩落尘埃,这叫割袍断义。
做完这些后,高雅贤摧马抡刀直取苏定方。苏定方左躲右闪,不敢还招,高雅贤刀刀进逼,就下了绝情。可是以高雅贤的本事怎么能伤得了苏定方高雅贤一连十几刀连苏定方的甲衣边也没挨上。
但高雅贤文武双全,此时头脑相当清醒,他用眼睛的余光向后一扫,窦建德、董康买等将士还愣在那里看热闹,高雅贤心中着急,暗道,好糊涂的王爷,此时不走更待何时一会儿这小子翻脸了,你还走得吗
想到这里,高雅贤对苏定方一边抡刀,一边冲身后大喊:“王爷,把这小兔崽子交给在下了,你们快走”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360章洺水战役(7)
窦建德一听如梦方醒,这苏定方现在是抹不开干父子的情面,小伙子最讲义气,别看高雅贤割袍断义,又是骂又是抡刀的,苏定方不忍心对高雅贤动手,一直处于容忍状态。否则要讲打,五个高雅贤也不是他的对手哇,而且董康买身负重伤,自己这两下子更不行,谁能打得了苏定方啊。另外别看自己手下还有万人马,先不说是败军将士,军心涣散,都鏖战了一天了,疲惫不堪,兵无斗志,因此这仗一打准败无疑。
想到此,窦建德和董康买一声令下,带着人马冲杀过来,准备乘机冲破这道封锁线,夺路继续北上。
苏定方别看不跟高雅贤打,但对窦建德和董康买等人可不留情面,一边应付着高雅贤,一边命令军兵开弓放箭,他这一万人马里面有两千都是弓箭手,一时射如雨发,窦建德的人马中箭者不计其数。
这下队伍可就乱了,窦建德和董康买了组织了三次冲锋,均以失败而告终,原因是苏定方的兵将占据有利地形,远的用箭射,近的就是刀枪拼杀,因此,根本冲不过去,还损兵折将,地上到处都是尸体。
窦建德和董康买只好带着人马后撤,哪知刚转过马头,有探马来报:“报王爷,大事不好,杨勇的追兵上来了”
窦建德一听差点吓趴下,往远处一看,果然远处火把晃动,如一条巨龙向这边飞来,甚至能听到人喊马嘶的声音。此时的窦建德有一种末日来临的感觉,赶紧命令队伍钻山林往南撤退。
来的果然是杨勇的人马。原来,杨勇在洺水河畔大获全胜之后,在窦建德的后面追杀了一阵就想收兵,一是天黑了怕中了窦建德的埋伏,这毕竟是在窦建德的地盘打仗,二是因为打了一天的仗,包括杨勇在内。将士们都累坏了,杨勇就准备见好就收。因为还要打扫战场,看押俘虏,这次俘虏很多,突破十万,不宜就地遣散,等打完这一仗再做处理。因此后续的事情很多。
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杨勇刚收住兵马不久。有人来报,窦建德的人马在前方不足三十里处遭到不明军队的伏击。
杨勇一听就是一愣,这是谁的人马难道军师李靖事先在那设伏了,没听说呀,这时李靖也来到杨勇近前,表示不知晓此事。仅二十多里地,杨勇想解开这个谜团,与李靖一商议,留下一万大军。包括他的女子亲卫营,由他的三个美女老婆负责,看好战俘营,至于清扫战场的事明天再说也不迟。
然后杨勇带着大将裴行俨、秦琼带着两万马队在前,李靖带着伍天锡、程咬金带着剩余的十一万步卒作为后援,一路向北继续追击。二十多里,哪驾得住战马跑呀。因此,杨勇两马人马很便追了上来。
到了现在,窦建德腹背受敌,他的兵将如惊弓之鸟,哪敢接战呀,就想钻山林逃跑。但是几万人马行动不便。尤其是黑天,还是一支疲惫之师,马队还好办,步卒可就惨了,结果被杨勇的人马追上来大杀一阵。
苏定方的人马往前冲,和杨勇的人马双方前后夹击又给吃掉了两万多人,其中八千余名又成了俘虏。这些人一看大势已去。扔了枪械跪倒投降,杨勇从来都是善待俘虏,因此这八千余人得以保全性命。
俘虏当中,包括没来及得撤退的高雅贤。高雅贤本是以大辈压人,缠住苏定方起掩护窦建德撤退的作用,但听说杨勇的人马杀上来了,也不敢了苏定方纠缠了,慌忙后撤,但混战之中遇上正遇上杨勇。
别看苏定方给他面子,杨勇可不管这个,抖枪就刺。高雅贤舞动大刀接架相还,但十个高雅贤也不是杨勇的对手哇,没出三合,高雅贤的刀就被磕飞了,杨勇正欲一枪结果他性命时,火光中有人高喊一声:“王爷,枪下留人”
杨勇便没刺过来,把手一偏,一枪杆子将高雅贤扫于马下,手下军卒冲上来将高雅贤头盔打落,捆了个结结实实。
高雅贤成了俘虏,小将苏定方纵马来到了杨勇马前,他并不识得杨勇,但手下将士有认识的早给作了指引,苏定方把大刀挂好,双手一抱拳道:“在下要没猜错的话,对面可是义勇逍遥王杨勇”
杨勇借着火光一看,这员小将长得太拉风了,高高的个头,周正的身板,往脸上看不超过二十岁,面如银盆,五官端正,眼角眉档透着英武之气,一身得体的银盔银甲,仿佛是银娃娃一般,往马上一坐,精神抖擞,威风凛凛。
其实杨勇早就注意到他这支人马了,既然都围杀窦建德的人马,是敌是友此时并不敢断言,但至少暂时目标一致,为了擒杀窦建德,没工夫理这些琐事,但现在人家施礼了,不能不说话了。
因此杨勇也不失礼貌地一抱拳道:“正是本王,敢问阁下是”
苏定方听完杨勇的话,滚鞍下马,纳首便拜:“王爷在上,在下苏定方投奔来迟,望乞恕罪。”
杨勇听了这话简直不敢相信,还以为自己听错了,我日,这就是历史上与李靖齐名的初唐时期杰出的军事家苏定方现在竟然来投奔老子了,这不是做梦吧
杨勇狠劲儿掐了把自己的大腿,呲牙咧嘴之后,乐得差点从马上掉下来,挂好大枪,战靴都跑掉一只,身后的护驾的裴行俨和秦琼紧随其后,杨勇来到苏定方面前双手把苏定方拉了起来:“定方兄弃暗投明,善莫大焉,何罪之有快快请起”
苏定方受宠若惊,杨勇竟然一点也没怀疑自己,还跑到自己面前亲手相扶,这是战场啊,又是夜间,他对自己一点也没设防,可见王爷为人坦荡。礼贤下士能如此者,“明主”称呼他当之无愧。
两个人相互客套了几句,杨勇给三将作了引荐,这时,李靖的人马也赶到了,这里的战斗早已结束,李靖和大将程咬金、伍天锡等大将纷纷下马围了过来,杨勇又挨个给介绍引荐,众将相互客套自不必说。
此战又歼灭了窦建德两万多人马。现在天已接近二更了,但又打胜仗又收名将,杨勇兴致很高,连一点困意都没有。
这时探马来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