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唐之激情神枪-第3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辙了。你们可访察父皇和世民的下落,如果老天有眼他们还在人世的话,你们一定要落叶归根,如果是相反,你们可联合罗艺父子,断不可投靠突厥蛮夷,因为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柴慎有些不以为然,仗着胆子道:“陛下,倘老主和秦王尚在人世,那当然是大唐之福,如若万一他们驾鹤西去,老臣愚见,罗松和罗艺也是父子,我们与罗松母子已经结下死怨,罗家父子为人暴戾,喜怒无常,眼下我们去找罗家父子,若不能为之所空,必为之所害,罗家父子手握重兵,并非池中之物啊。而突厥,虽然世之豺狼,却与杨勇有深仇大恨,从这方面说我们有共同的敌人,不失为我们可用之力量。望陛下三思。”

李建成听完柴慎的话,脸色愈发难看了,还咳嗽起来,好半天道,“相父差矣,罗家虽然与我大唐有些怨隙,但不管怎么说他还是汉人,还是大唐的臣民,而突厥人亡我汉人心不死,我们汉人在突厥人那里不是奴隶就是傀儡,绝对不会有第三种情况。”说着看向杨文干,“杨爱卿,你说朕分析得对吗?”

977。第977章槊州托孤(下)

杨文干本就善于察言观色,此时他早已经听出来了,李建成与柴慎意见相悖,他在心里讥笑柴慎,心说,你们柴家也是世代公卿,你当了这么多年的王公大臣,伺候过三代帝王,怎么还没悟透为臣之道呢?君为臣纲,皇帝的话你也敢抬杠?

这不议事,这是托孤。你身为臣子遵旨而行就是了,刚当上相父就要逆圣意而行吗?就是算议事,你也得为皇上的意思锦上添花吧?与皇上意见相佐能有好下场吗?

正想这些呢,一看李建成问自己,杨文干赶紧跪下了,他当然知道李建成喜欢听什么,就顺坡下驴道:“陛下圣明,突厥人贪婪暴虐,反复无常,多少年来,我大唐与突厥的征战就没有停止过,这是我们的死敌。现在我大唐受此重创,微臣以为,此去联合突厥人,无异于送肉入虎口。”

李建成听了这番话,脸上果然好看了许多。

原来,这位历史上与皇帝擦肩而过的皇太子在对突厥人的态度与秦王李世民不一样,认为只能是敌,不能是友。而柴慎则与李世民的策略相近,倒不是李建成目光短浅,这与他一生的政治生涯有关。

据历史记载和后世一些史学家推测,李建成的文治武功与李世民相比并不逊色,就建立大唐的功勋上来说,李建成还一度超过李世民。这并非妄言,有详实的史料可查。

李渊起兵之初,主要有两个根据地,一个就是并州,这是由李渊和李建成共同经营的;另一个就是河东,是由李建成单独领导的。

河东作为军事重镇,是通往关中的战略要地,李渊把它交给李建成,足见李建成在李渊心目中的地位。李建成不负父亲的重望,倾其所有,广招各路英才,只要有一技之长者,李建成都以礼相待,诚心相交,各路英豪纷纷来投,网络了一大批人才,为反隋立唐建下了不世之功。

反隋战争打响后,西河之战是李渊最看重的一战,也是第一次与隋军的大规模战争,这是由李建成和李世民共同指挥的。期间李建成表现出卓著的军政才能,他身先士率,亲临一线视察,大大鼓舞了士气,为这场大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在攻打长安时,第一个杀上城头的将领就是李建成的部属

大唐建立后,在消灭各地军阀的统一战争中,最后一个顽敌就是刘黑闼,这是河北王窦建德的部下。刘黑闼的文治武功没有人敢怀疑,而李世民、李元吉对刘黑闼的策略与李建成完全相反,事实证明,李建成完全正确的,他又是身先士率,走访民间,视察一线,然后制定安抚、招揽的政策,取得了战地广大民心的支持,经过数次大战,直至彻底剿灭了刘黑闼集团。

但是成王败冠,历史自古以来都是由获胜方编撰的,因此,玄武门之变惨败的李建成,在历史星辰之中就显得暗淡无光了。

眼前在对待突厥人的态度上,李建成虽然生命垂危,纵观点有些极端,但仍不失远见卓识之处。

然而政策,一旦落到忠臣与奸臣手中,其后果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与政策本身的优劣关系不大。

杨文干一番溜须拍马之说,颇令李建成满意,“杨爱卿听封。”

杨文干受宠若惊,赶紧跪倒在地。

“朕加封你为大司马之职,朕归天之后,你全力协助相父实现朕的遗愿,剿灭杨贼,一统天下。”

大司马仅次于大前疑,地位也类似于丞相。李建成之所以再封一个丞相,是对柴慎与自己大政方针意见相佐的一个顾虑,当然他对柴慎对自己的忠诚并不怀疑。

“微臣谢主隆恩,定当不付所托,不遗余力。”杨文干趴伏在地,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

这就等于李建成把这个烂摊子同时托付给了两个人,但是这两个人的处世哲学完全不同,这也直接导致了李建成的大唐(后来被杨勇称之为西唐,而李世民重建的大唐,被杨勇则称为东唐)落了个悲惨的结局。

李建成托孤的第二天,便与世长辞了。

柴慎和杨文干共同为李建成办理了丧事,当然得以君主之礼的规格葬之。一时间槊州城白嶓遍地,军民哀号。

此时,一支突厥铁骑已经游弋到了槊州城外。这是西突厥的军队,人数约有一万,这支突厥军的统领是统叶护可汗麾下的大都督金雷。

金雷原本是******人,是突厥名将金洪的同胞兄。数年前,杨勇三将出使吐谷浑,扶政祛邪,对抗突厥,枪桃金洪,大破铁甲战阵,那时就与突厥人结下了深仇大怨。

金洪死后,噩耗传到年仅十三岁的兄弟金雷那里,金雷痛不欲生,跪在哥哥的灵前折箭为誓,要亲手杀死杨勇为兄报仇。然而金雷有自知之明,哥哥金洪那么厉害都不是杨勇的对手,自己这两下子就更白给了,遇上杨勇,性命不保,何谈报仇?

金雷别看才十三岁,已经是一家之主,古人十三四岁就已经是成婚立家的年纪。自此金雷倾家荡产走访名师,苦练武艺,这一练就是十年,连媳妇都没娶。

艺成之后,他一心想找杨勇报仇,但此时******屡战屡败,新可汉继位后竟然与大唐和解了,金雷一怒之下,离开了处罗可汗,投奔了西突厥的统叶护可汗。

统叶护可汗非同寻常,武功为历代可汗之最,他继位后东征西讨,地域广阔的西北草原帮诸帮如铁勒、柔然等部尽皆归附,现在他控弦近百万,野心勃勃,不但要统一突厥,还要问鼎中原。

金雷来投奔他,开始时统叶护并没看上他,还要打算杀了他,可是凭单打独斗没有人是金雷的对手。统叶护不服,二人展开了一场公平的单挑,结果统叶护可汗大败,金雷本可杀死他自领王师,然而他没有那么做,而是拜伏在统叶护脚下,表达了要消灭杨勇替兄报仇的初衷。

统叶护大喜,委以重任,并赐以狼头大旗。不过,金雷这次来槊州是奉了可汗之命,联合大唐共同对付杨勇的。原来,统叶护可汗也看到了杨勇的实力,绝非一个西突厥可敌,联合大唐是他对敌的近期策略。

因此金雷带一万铁骑将牙帐安置在城外五十里处的草原上,仅带几十骑来到了槊州城下,命人叫城,并表达和解抗杨之诚意。

柴慎得报后和杨文干商议,二人意见发生分歧,柴慎主张让金雷进城和谈,而杨文干以遵奉李建成遗命为由,则主张把金雷拒之门外。大将公孙武达、张士贵都赞成杨文干,只由槊州原守将霍宵支持柴慎,柴慎顾及大局只得作罢。

金雷等人在城下了等一会儿,城门非但没开,军兵叫骂着还往下射箭。

金雷大怒,去而复返,很快引来一万人马在城外叫阵。柴慎主张坚守城池,杨文干不服,带着公孙武达和张士贵点兵两万出城迎敌。

双方在城外五里处摆开战场,公孙武达请令首战,结果一合没过,便命丧在金雷的马前。

杨文干和张士贵大骇,二马同时飞出,要双战金雷。

978。第978章城破将亡

公孙武达也是一员猛将,力猛刀沉,杀法骁勇,结果在金雷马前一合没过,竟然横尸疆场。

“不识抬举的东西,今天本都督要把你们打到服服帖帖为止,谁还过来?”金雷把掌中类似小桌面的东西一收,鲜血滴滴答答洒落尘埃,金雷立马向杨文干这边喝喊,嘴都撇到后脑勺上了,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

杨文干和张士贵吃惊之余,这才仔细打量起金雷来。就见这家伙生得人高马大,头大如斗,面如黑胶泥,朱砂眉毛环圆眼,两只蓝眼珠射出狂傲的光芒,秤砣鼻子,鼻孔里的鼻毛向外翻卷着,膀阔三亭,再配上那一身得体的乌金盔甲,如天神下界般威风。

坐下一匹乌锥马油光发亮的,一根杂毛都没有。

最特殊的是他手中的兵器,杨文干和张士贵打了半辈子仗,还是第一次见这种兵器。不是他们俩没见识,而是这种兵器根本不在十八般兵器之列。

这种兵器叫金棋盘,这杆大棋盘有小桌面大小,呈长方形。厚度能有一寸半,有一个三尺来长的手柄,手柄杆有鸭蛋粗细,整个兵器是混铁加凝钢打制,外面用银水走了多少遍,锃明瓦亮,看重量没有二百斤也差不多。

二人正吃惊之余,面对金雷的叫嚣,身后有两万将士看着呢,也不能装怂,二人一对眼神,双马飞出,两口刀直取金雷。

没出三合,两个人的手中大刀,一对飞上了天。

杨文干和张士贵还算机灵,拨马就跑,金雷根本没追,把金棋盘收好,摘下宝雕弓,从箭袋里抽出两支狼牙箭,引弓搭箭,两支箭就对准了两个人的后心。

但此时金雷的蓝眼珠转了转,稍一迟愣,左手把弓压低了,右手一松嗖嗖两声,这两支箭同时飞出,两匹马轰然倒地,漫天的烟尘中两个人应声落马。

原来金雷不止是力大无穷,武艺高强,箭术也不一般,这两箭同时射出,不过射的是马而不是人,金雷没要二人的命,但从飞驰的战马上摔下来,二人也受不了,差点把屎给摔出来,手中的大刀就出手了,五脏六腑如翻江倒海一般。

没等二人挣扎起来,突厥骑士早就飞马而出,冲到了二将近前,将二人围住,很快二人被绑了个结结实实,再看二将脸也破了,浑身上下如散架了一般。

金雷早就把弓箭收好,把金棋盘一举,代替军令,一万突厥铁骑就冲杀过来了。别看唐军有两万,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但主将被擒,群龙无首当时就乱了。就算唐军不乱,现在这支唐军是混编,有久经沙场的唐军,有御林军,还有府兵,后两种兵马基本上没上过战场,这样的军队战斗力可想而知。

而这一万突厥铁骑,是突厥的精锐之师,这样一对比,说两万唐军是乌合之众也不为过。

因此,唐军一触即溃。

结果一场混战,唐军大败,除了少数腿快的跑回去了,一部分被斩杀,大部分成了突厥兵的俘虏。

金雷大获全胜之后,没再追击,也没率队攻城,而是暂时收兵了。

回到牙帐,众将不解地问:“大都督,为何不乘胜追击,一举拿下这座关城?”

金雷冷笑一声,蓝眼睛里闪出灵异的光芒,“不要忘记了大汗让我们干什么来了,杀人攻城都不是目的,让他们跟我们合作才是本督的目标。”

“可是大都督,这些汉狗,净是些乌合之众,如此不堪一击,我们跟他合作,简直是一种耻辱。”

“你们懂什么,让汉人对付汉人,也许有用。当然了,如果他们真的没有一点价值了,本督自然不会手下留情。”

“大都督英明,大汗英明。”……

金雷在一片溜须拍马之声中,不无得意地大吼着把杨文干和张士贵带到了帐中。

二人五花大绑,金雷怒不可遏,“杨文干,本督一片至诚,带来了我们大汗的好意,与你们合作共同诛灭杨勇,可是你们不识好歹,刀剑相向,是何道理?”

二人扑通一下子就跪下了,杨文干道:“大都督冤枉,在下当然知晓大督的好意,怎奈柴慎那个老东西百般阻挠,他是托孤重臣,我们不敢抗令,这才拒绝了大都督的好意。”

金雷一看二人这样子,心中得意,“哦?如此说来,是那个姓柴的在与本督为敌,可恶!那你们俩现在打算怎么办?”

“我们愿意誓死效忠大都督,誓死效忠可汗。”两个人磕头如捣蒜。

“好,本督有好生之德,就饶了你们俩,不过,要效忠本督效忠大汗,你们须表一下忠心。”说着,充手下人递了个眼色,手下人会意,很快将唐军俘虏中的几名将士带到了牙帐这中,这些人也是五花大绑的。

这些唐将不知道要干什么,但知道落到突厥人手里肯定没有好下场,他们看到昔日的上司杨文干和张士贵也在,全都立而不跪。

“二位,知道怎么做吗?”金雷说着,把二人的绑绳解开了,有人递上两把牛耳尖刀。

杨文干和张士贵一咬牙,接过刀子,二话没说,来到这几名手下面前,扑扑几刀,几名唐军将士以不可思议的眼神倒了血泊之中,血溅牙帐。

这几个唐军将士临死才明白,他们的这两个上司,原来是个见风使舵贪生怕死的软骨头!

二人表完了忠心,跪倒在金雷面前,恭恭敬敬地把滴血的尖刀递了上去了。

金雷和帐中的突厥大将皆哈哈大笑,金雷道:“好,干得不错。二位带着他们的头颅,现在就去招呼你们的手下,传达本督的美意,有不识时务者,他们就是下场。”

二人唯唯诺诺。很快,那些唐军俘虏被突厥铁骑像放羊一样全被赶了出来,二人一看真不少,黑压压的,布满了草原,足足有一万多人。

在突厥铁骑的重压之下,在杨文干和张士贵的诱导之下,最后这些人大部分愿意为突厥人效命,仅有一少部分,做了刀头之鬼。

金雷重赏了杨文干和张士贵,并把这一万人仍然交给杨文干和张士贵统领,二人千恩万谢。

大军压城。金雷命杨文干和张士贵在城下劝降柴慎,柴慎大骂,誓死不降。

金雷没有办法,命杨、张二人带着这一万多人,配合突厥铁骑,对槊州城发动了猛攻。激战进了行了两天两夜,槊州城陷,大将霍霄战死,柴慎和手下的三千多将士成了突厥兵的俘虏。

突厥人进城后,对城中烧杀抢掠自不必说。

很快,柴慎被带到了金雷面前。金雷再劝,抛出高官厚禄,威逼利诱,柴慎仍骂不绝口。

金雷没了耐心,大怒,“不识时务的东西,拖出去斩了!”

很快柴慎人头落地。至此,李建成的西唐政权烟消云散。

金雷得下槊州之后,整顿军兵马,并差人向统叶护可汗汇报战况,请求派兵南下,问鼎中原……

979。第979章李世民勇闯定州(1)

时光逆转,让我们将视线再回到数天前并州城东北百里之外的一片深林中。。bsp;om

这一带沟壑纵横,林木芜杂,遮天蔽日的,就像进了原始森林差不多,人迹罕至。

天刚亮亮,这片安静的深林便迎来了一群不速之客,几十名唐军将士打破了这里的宁静。

这些唐军将士为首的正是叱咤风云的秦王李世民,此时他身上背着一个人,正是名扬天下的唐高祖李渊。另外,除了房谋杜断外,还有李孝恭、段志玄和刘弘基等人,再就是那些誓死追随李世民的几十名军卒了。

这些名动天下的大人物现在狼狈透了,战马也没了,这些人浑身是血,两个时辰前,他们还在跟李建成的人马在并州附近竭力拼杀,最后寡不敌众,被李建成的人马追着不放,窦皇后也死于乱军之中。

李世民一看大势已去,身边的将士越来越少,他只得背着奄奄一息的李渊和房谋杜断等人带着残兵败将钻了山林,后来马也不能骑了,只好背着人徒步奔跑。

他们歇一阵跑一阵,天亮时终于彻底甩了开李建成的追兵。

此时筋疲力尽的他们再也跑不动了,决定在这里临时休整。命人在附近警戒,在一斜坡处,有人帮着李世民把李渊轻轻放到地上,众将士围拢过来,李世民轻声呼唤,好半天,李渊才吃力地睁开了眼睛。

“父皇?陛下……”李世民等人含泪跪倒了一大片。

李渊抬起无眼的双眼看了看这片陌生的林子,又瞅瞅眼前一个个熟悉的面孔,好半天才用微弱的声音道:“世民……朕真的后悔呀……朕现在就……立你为大唐太子……”

说完这话,两眼一翻躺倒在地。

“父皇?……陛下……”李世民等人哭喊着,跪爬过来,可是无论这些人如何嘶喊,李渊也没了动静,李世民把颤抖的手伸到了李渊的鼻孔处一摸,已经没了呼吸。

“父皇——”李世民大放悲声,手下将士也都如丧考妣大哭起来。

“太子殿下,陛下已经仙逝了,请您节哀顺变……”房玄龄、杜如晦紧劝。

最后,李世民止住了悲声,用剑亲手抛了个大坑,在众将士的帮助下,让李渊入土为安。

在高高的坟头前,李世民等人跪倒在地,哽咽道:“父皇,您一世英名,没想到却孤苦伶仃葬身荒野,儿臣不孝,老天不公……您在天之灵别散,保右儿臣诛杀奸佞,平灭杨贼,为您报仇雪恨……到那时,儿臣一定为您老人家启灵修墓,重塑金身……”

简单处理完李渊的丧事后,他们已经得到尉迟恭和秦琼、张公瑾三路大军渡过黄河,杀往并州的消息。三路大军三十万,一路上攻州取县,势不可挡,快速逼近并州。

众人大惊,李世民赶紧把房谋杜断、李孝恭、段志玄和刘弘基等人召集在一起,商议下一步的打算。

房玄龄道:“殿下,我们都上了贼人杨勇的当,李建成肯定在劫难逃,并州完了。不过这已经不是我们所能管的事了,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立即赶往幽州,与罗家父子会合,等手里有了兵马,再作下一步的打算。”

李世民点头,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兵马,杨勇的三路大军杀过来了,势如破竹,离他们最近的一路就是张公瑾的人马,他很想赶到上党郡跟张公瑾开仗,但眼前连兵带将不足百人,晋中、晋南等地倒是有一部分唐军,但此时恐怕已经不听令于他了,指望眼前这点人马什么也干不了。而罗艺父子手握重兵,去幽州无疑是上策。

此时,杜如晦提醒道:“殿下,罗家父子并非池中之物,他们掌管着十几万兵马,并州之乱如果他们得到消息,很难说他们父子没有二心,殿下此去一要神速,二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免得为其所害。”

李世民道:“克明言之有理,但眼下到幽燕是不二的选择,就是龙潭虎穴,孤也要闯一闯。”

在林中休息之后,弄了些果子,喝了几口山泉,这就算饱餐战饭了,李世民带着这几十人沿山林小道就出发了。

不敢走大道,专钻山林小道,数日之后他们来到了定州地界。

别看并州、幽州一带唐军义军突厥军打得热火朝天,但定州一带却是一派国泰民安的景象,老百姓各安生业,村庄鸡犬相闻,官道上不时有商旅马队来往,夹杂着三两两的行人,一切跟往常并没有什么区别。

李世民现在已经弄到几匹战马,他和房谋杜断、李孝恭等人都有马骑了,只是那几十名将士是“步兵”打扮,不过还好,他们甲衣刀枪还都整齐。当然那一身血污的狼狈相没有了,只留下一路的风尘仆仆。

李世民为了稳妥起见,先把人马安排在山林之中休息,派出几个探子到并定州城附后打探情况。

到了傍晚,报事的回来了。从报事的口中得知,罗艺和罗成父子都在定州,包括十三万唐军。另外还有五万唐军驻守燕州,由罗艺麾下的心腹大将史大奈统领。现在的德州、沧州一带全被李靖攻取,双方正在幽州一带开战。突厥兵将抵挡不住李靖的进攻,曾请求罗艺出兵联合攻击李靖的人马。

罗艺以请旨定夺为名,开始时是按兵不动,后来不知道为什么,不但没出兵,而是撤出了幽州的兵马,到定州和儿子罗成会合。

得知这些消息后,李世民和房谋杜断一分析,认为罗艺现在肯定得到了并州之变的消息,但却不知道李渊和李世民的具体消息,罗艺和罗成内心作何打算不得而知,但他们让出幽州,却死守燕州和定州,说明他们父子现在还持观望态度。

要想把这十万唐军抓在手中,必须得先把这父子牢牢地抓手中。但李世民清楚,别看罗艺和罗成是自己昔日得力的部下,但此一时彼一时也,而且他们是降将,当年罗艺归顺杨坚就来了个几起几落,跟靠山王杨林没少交锋,最后还是来了个国中之国,罗艺镇守幽州听调不宣。

李世民降服这父子二人,很大程度上还是靠李元霸的武力,现在李元霸被杨勇挑了,大唐名存实亡,自己兵不满百,将不过李孝恭、段志玄、刘弘基等人,罗家父子还能乖乖地听自己的吗?

别看自己成了太子,就是此时登基为帝恐怕也不成,何况罗松母子在杨勇的义军中效力,罗艺要是带着儿子倒戈投降了杨勇那就全完了,总之去定州见罗家父子很危险,但不去又不成。

不过李世民终究是李世民,眼珠一转便有了注意。

980。第980章李世民勇闯定州(2)

李世民让所有人把值钱的东西全拿出来了,他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