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醉枕美人-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唉…”
廉颇叹了一口气,见过那充入他亲卫的两百虎贲,他突然发现自己麾下的士兵确实太差了点,即使那些伤残的骁骑营兵士,他们的气势和实力也是丝毫不落于常人,真不知道他当初为何会对如此大军感到自傲。虽然这上党大军其中大多数是新入伍的新兵,但廉颇知道,两者先天上就有着本质的区别。
整整持续了五rì,近十万大军才决出了最后的千余兵士,其中不乏骁勇之兵,甚者比之一般的骁骑营兵士也是不遑多让。见此,廉颇都是有点后悔之前对李御答应得太过爽快,这可都是军中翘楚,还好的是李御只是要走五百人,让廉颇的心里好受了一点,至少还有五百jīng锐留下不是。
而观看了第一rì演武之后,李御便称病不去了,只等着最后一rì的演武。反正他身上确实有伤,带着难言的‘伤痛’,他自个儿游山玩水起来,话说自来到这时代的两年时间,他都没有这么闲情逸致过,有一种jīng神上的放松。
由邯郸往南偏了数百里,高都地区的气温很是温和,虽然方才入chūn,但是太阳已经威力不小,跑了一阵马就是汗流满身。
欣赏着那些田园美景,心情舒畅的同时也不免有点小失望,没有佳人相伴,再好的风景在男人眼中也不过是一片花花草草。一闲下来,李御的脑海里便忍不住浮现出邯郸城中的佳人,饱暖思**,赏景念佳人,果然是千古至理。
“我们去那边看看。”跑到一座山脚,李御看着满山的竹子,立马想起了那冬rì邯郸城中贵如金铁的丝碳,心中不由一动。
跑近那座大山之后,李御用手在眼睛上方遮挡了一下,望着密密麻麻的竹林,那颗起伏不定的心猛然跳动起来,继而露出一股狂喜。
高都县原先乃是韩地,后经长平之战被秦国占据,现在又被韩王赠与赵国,还是廉颇大将军从秦军手中硬生生夺回来的。几经辗转,按照这个时代的惯例,高都县的资源便暂时是无主之地,好大的一片财富啊。
“老丈,不知这高都县内是否还有这样的竹林?”见到几位农夫刚刚从田间回来,李御下马恭敬地对着其中一位老人家行了一礼,眼神见透露出一股热切。
突然发现一个身着华服的贵族向他行礼,老农夫连忙跪伏在地回了一个大礼,有点惶恐地说道:“回将军的话,高都县内有好几片竹林,旁边的几座山上都是竹子。”
“多谢老丈。”听了老人家的话,李御眼中的喜意更甚。
“不敢不敢。”见到那位彬彬有礼的年轻贵族带着一众兵士离开,老农夫快速背起木杖,离开了这里。
激动转而平静又转激动,李御骑马跑了个几十里,不时地对着满山的竹林点点头,不知道是在和谁打招呼。
整整在山林里游荡了一个下午,感到肚子有点饿的李御方才带着亲卫赶回了高都县城。
“爷爷,御儿有一事相求。”用完晚膳,李御也不矫情,直接开口了。
“何事?”看着未来孙女婿有点扭捏的模样,廉颇有点好奇地问道。
“御儿想买下这高都县内的竹林。”虽说买下竹林去高都县衙便可办理,但是打下着高都县城的廉颇有着对境内所有资源的分配权,李御自然要知会一声,亲爷俩都要明算账啊。
“如此小事,御儿尽管去高都县衙备案一份便可。”听到是这么一个事,廉颇哑然失笑,没想到这孙女婿的眼光不错,一下子就看上了这高都县内最好的东西。不过以这孙女婿的身份,已然可以拥有这种财富了。
“多谢爷爷。”虽然早知道这个结果,李御心里还是一阵狂喜,要知道这片竹林在冬rì之时绝对是个不小的财富。
骤然得到这么一大笔财富,李御一个晚上都激动得睡不着觉。之前邯郸城内的几个豪富送他的财帛不在少数,但是他知道那只是一时收入,而那几座山的山林却是长久的产业,他的将军府一下子从贫困线升到了温饱线,怎能不让他高兴。
第二rì一大早,李御便带人去高都县衙内备了案,按照普通山林的价格买下了那数百亩竹林。
等看到具体记录的文书之后,李御看着那个一千五百亩的数字满意不已。
那位几经周转依然安坐在县衙内的高都县令还想把价格压低一点,让李御拒绝了,有了这一千五百亩的竹林,他可不会看中这么一点小钱。将军爱财,取之有道。
拿着高都县衙盖好的文书,李御马不停蹄地赶向属于他的竹林,去实地考察考察他的产业基地。
“让让,让让。”
还没出县城,李御便看到一群人抬着好几个人跑向了路边的医馆,想来又是什么民间纠纷了。这不是他该管的事情,李御自然不会多事,还是去看看他的竹林来得舒爽。
第一百一十九章九鼎归属
一连几rì,李御都去他的竹林游逛,看着那些千篇一律的的竹林没有丝毫的厌倦,有钱的rì子真好啊。直到演武的最后一rì,决出最后千名兵士进入选拔,李御才带着亲卫才回到军营。
“开始吧。”跪坐在主台的席案前,李御对着一旁的胥安说道。
“较武开始。”
一声令下,便有两百人走上百个临时演武台,一百上党兵士挑战者,一百骁骑营兵士。
在这最后一千兵士的选拔中,李御反倒是没有再规定具体的人数,战胜骁骑营兵士的挑战者得入骁骑营,败者拿走一金的赏钱。如此宽松的规则让兵士们疯狂,也让主将位上的廉颇有点纠结,上台的骁骑营兵士却是一同以往,不喜不悲,一金对于他们来说连一个月的月俸都不到,更遑论那些每月排名的赏钱了。
第一批对战很快结束,共有三十五位挑战者获胜,得入骁骑营,第二批对战的两百人很快就上场了。
经过一个多时辰的十批对战,共有四百零五位挑战者获胜,让一直密切关注的廉颇大吃一惊。这人数实在是太少了,那一千兵士可是他们上党十万守军选拔出来的,却依然有半数以上落败。以他老辣的目光,能轻易看出很多时候,骁骑营兵士都有一击必杀的能力,只是生生忍住了,方才落败。如果真是生死相搏,入骁骑营者可能不足两百人,廉颇这才真正认识到骁骑营的威力,对他刚刚得到的两百虎贲更加欣喜不已。
如骁骑入虎贲一样,李御亲自宣布了胜出者的入营:“尔等今rì便是骁骑营一员,望尔等莫要负骁骑之名。”
“我等誓死护卫骁骑之名。”得到李御宣布的那一刻,四百零五位兵士皆单膝跪地,大声喊出了属于他们的荣耀,脸上多了一种莫名的意味,不管是赵人还是外邦之民。
“御儿,好手段啊。”看着那四百余兵士陡然间变了气势,坐在主位的廉颇忍不住感慨了一声,他突然发现自己即使用了李御的练兵之法,训练出来的兵士也没有可比xìng。也许,这样的强兵举世罕有。
“让爷爷见笑了。”对廉颇的感慨,李御显得很是谦虚,他只是比别人多了点运气和机遇而已。
“爷爷老了,老了。”
老当益壮、一直不服老的廉颇蓦然察觉到他已经老了,一代新人胜旧人,赵国的未来也有了希望。
演武遴选出四百余骁骑的第二rì,驻留高都第八rì,李御终于等来了前来迎护的四万jīng兵,两万骑兵、两万布甲加上五千多骁骑虎贲的阵容可以不惧任何人的觊觎。
“爷爷,孙儿这便回邯郸了,爷爷多保重身体。”从马上下来,李御对着已送出十里的廉颇行了一礼。
“御儿放心,爷爷还想抱抱曾外孙呢。此去一路小心。”知道护送三鼎的重任,廉颇叮嘱了一声。
“孙儿知道。”
翻身上马,一夹马腹,李御带着亲卫追上前行的队伍。
赵王丹十年五月十五rì,整整花了六天的时间,李御一行人终于见到了邯郸城高耸巍峨的城墙,他一直jǐng惕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将军,毂川密报。”
打开探子新送来的情报,李御展开一看,里面的内容不出他所料。
经过数rì的争夺,毂川之中的三鼎各自有了归属,领军十万的齐楚魏三国没有太过伤和气,而是立约各国一鼎。为了得到周鼎,三国数十万兵士可是花费了数rì截断毂川之水,另开一段长达数里的河道,硬生生地给毂川加了一条支流。
至此,周之九鼎都有了归属,三鼎归秦,三鼎归赵,一鼎归齐,一鼎归楚,一鼎归魏,周之气运至此分割列国。天下也开始了纷乱的历程。
“将军,王上带领群臣出城相迎。”
刚刚看完手中的情报,李御就听到了胥战的回报,连忙快马赶上前去。
“末将拜见王上,愿王上千岁,千岁,千千岁。”见到站在群臣之首的赵王丹,李御连忙翻身下马,半跪在地。
“快快免礼,此行之胜,李卿劳苦功高。庆功宴上,寡人一定要好好和李卿喝几樽。”亲手扶起李御,赵王丹大笑着说道,他的心犹如天上的金乌,胸怀天下。
“恭贺李将军得禹之三鼎。”赵王丹话音刚落,跟在身后的群臣都俯身行礼,其庄重之态胜似拜天大典。
九鼎之重,不下千里江山。世人共知,自楚庄王称霸列国,问鼎之轻重以来,各国霸主每每称霸天下之时,皆曾问九鼎之重,楚齐韩魏赵秦燕七国之主觊觎九鼎更非一rì之心。
然则摄于周王室的余威和天下士人之心,各国霸主都无法得逞,更使得九鼎在各国君王和天下之士心中的份量越发贵重。以至于现今气运之说甚嚣其上,九鼎更是被赋予神圣的意义。
此刻,赵国得到周之三鼎,虽未尽全功,但已列于诸国之首,和秦国不相上下,赵国君臣自然为之欣喜若狂。
“来,李卿随寡人上车。”群臣恭贺之后,赵王丹拉着李御的手就要走上他的专用座驾。
“王上,此举不可。”面对这样的殊荣,一直本着低调原则的李御推辞了一下。
“李卿莫要推辞,得禹之三鼎,李卿之功不下于夺城百座。”说完,赵王丹加大手中的力道,拉着李御上了他的马车。
赵王丹如此盛情,作为臣子的李御自然不好拒绝,要不然就太不给赵王丹面子了。
随着赵王丹上了那五马并拉、四边敞开的宽大马车,李御跪坐下来之后忍不住打量了一番。
同sè同形的珍珠串成的珠帘散散地挂在四周,顶部皆是黄金打造,星星点点的碧玉圆珠点缀上方,编织成一只御风玄鸟的模样。马车正中摆放的席案是一块碧绿的玉石打造,坐垫都是上好的貂皮狐毛所制,跪坐在上面根本不会有什么难受的感觉。
随着那之前的习惯,李御初步估计了一下,就这辆马车就值得上他数十年的俸禄了,甚至更高,真个奢侈啊。
------------------------------------------------------
感谢悟xìng童鞋的慷慨打赏,同时也感谢一下寂寞的蜀黍,流氓龙马,0805466,真是老牛,桑海飞鱼,山河十将,吴星子,无言开口几位同学的打赏,长江再谢谢大家的支持,望收藏,点击,投投推荐票。
第一百二十章万人空巷
御驾马车的高度让坐在上面的李御看着底下的群臣都有一种深处高位、掌控万民的感觉,难怪那些上位者那么迷恋权位,原来这感觉是如此地让人痴迷。可惜,在李御心中,美人比啥都重要,大丈夫在世,争夺权位,打下江山,不就是为了博美人一笑。
在群臣和黑衣的簇拥下,赵王的车架缓缓驶入邯郸。
进入邯郸城门的时候,李御觉得邯郸城门比之前宽大了许多,定神一看才发现那厚重的铜制城门已经被卸下,边缘还有一些淡淡的摩擦痕迹,想来是为了迎进周鼎而准备的。
刚过城门,李御便被街道两旁的百姓下了一跳,一股无比喧闹的声音传入耳中。
只见一眼望去,街道两旁站满了围观的百姓,就连两边房屋二楼的栏杆和窗户边都挤满了好奇的百姓,其中不乏女xìng对着李御指指点点。护卫主道两旁的城卫军兵士都用一种崇拜的眼光看着他们的城尉,那是他们城卫军的骄傲,也是大赵的骄傲。
此情此景,坐在豪华马车上的李御没有那种万众瞩目的快感,反而觉得他自己就像是动物园中被围观的老虎。
不好意思面对那些目光炯炯的眼神,李御略微往回瞥了一眼,便看到那庞大无比的铜鼎竟然堪堪通过拆掉铜门的城门。细细一想,李御就猜到这邯郸城建造之初,当时的赵王便是按照周鼎的大小来建造城门的,可见赵王室的野心,问鼎之心昭然若揭。
马车行进了不过数十米,漫天的鲜花瓣从天空中飞舞而下,李御顺着花瓣看去,只见两旁房屋二楼的女子都拿着一个盛放鲜花的花篮,从中抓起鲜花瓣轻轻撒下,甚至有些女子还站到了屋顶之上撒着花瓣,口中不时叫喊着他的名字。
在这个礼制并不森严的时代,女子们的热情根本无需压抑,她们都能大胆地表达出她们的爱意,甚至一眼看对便可能步入婚姻的殿堂,改嫁自是寻常事,包括那些贵族之女。门当户对的联姻基本上是那些大贵族的专利,或是贵族中嫡系子女的硬xìng规定,为逝去夫君坚守贞洁是那些权贵人家的权利,对于普通人家来说,看对了眼便是缘分,不管是否鳏夫寡妇。总之,这是一个奔放的年代,也是一个感情可以无限迸发的年代。
“李卿,寡人还是托了你的福啊。”
如此的盛况,如此的待遇,赵王丹颇有感触地拍了拍李御的手,身为一国之君的他可从没享受过这样的待遇。
“此乃王上福之所至,方才让末将得此三鼎。”被赵王丹这句话说得,李御连忙拍了一个小小的马屁,居功自傲向来不是他的xìng格,闷声发大财才是他的愿望。
“哈哈,此乃我大赵之福。”李御的话总是让赵王丹听得那么舒服,心中的得意之情溢于言表,昔rì的颓废一扫而空。
禹鼎入赵如此盛事,从邯郸城南门一直到赵王宫南门的数里街道都围满了前来观看的人群,就连原本有守卫的王室贵族居住的区域都已取消戒严,只是每家贵族都让府中的护卫小心戒备,以免遭小贼光顾。此时的邯郸城成为了一个欢乐的海洋,其余外邦之人也都不由自主地身陷其中,被那无比的热情感染,忘记了国家的界限。
除了想看看那名传天下的周室之鼎,其中很多人更想看看那位以不过三千士兵击败十万秦军夺得周鼎的少年将军。见到英武的李御之后,不知道有多少女子芳心暗许,可惜神女有心,襄王有妻,注定是一场没有结果的单相思。
“玥姐姐,玥姐姐,那个坐在王上身边的就是李御呢。”见到马车缓缓过来,躲在人群中的廉馨连忙拉着赵玥的手臂摇晃了几下。
“馨儿,将军马上就是我们的夫君了,你怎么可以直呼将军名讳。”看着那个英武的少年将军,赵玥的脸sè微红着说了一下大大咧咧的廉馨。要是廉馨再这样的xìng子,到时候进了未来夫君的家门,被夫君所不喜就不好了。
“不叫就不叫嘛,那我们叫他什么啊?”嘟着小嘴嘀咕了一下,廉馨马上凑到赵玥的耳边娇笑着问道,丝毫没有任何的气恼。
“随便你,总之不要叫将军的名讳便是。”说起这个话题,赵玥微红着脸看向那缓缓路过的马车,眼神闪闪地盯着那张英武的脸。那是她们大赵最年轻的将军,那是她们大赵的英雄,那是她未来的夫君。
“哦。”对于赵玥的改变,廉馨还真是没有适应过来。要知道以前这种情况,她的玥姐姐一定跟她笑闹起来,现在却是如此的安静委婉,廉馨的心中也是有点羡慕,只是学不来而已。
静了一下,好动的廉馨又忍不住说道:“玥姐姐,你说李将军真的以三千兵士大破十万秦军吗?”
“大将军就在上党,难道你不知道?”对那个传闻,赵玥心中认为不太可能,但是内心深处却相信了。那可是她的夫君,自然是一位盖世英雄,何况邯郸之战时,李御便有冲阵秦军的胜利先例。
“爷爷又没告诉我,爷爷都去上党这么久了,都没给馨儿写家书呢。”说起这个,被勾起思绪的廉馨低头玩着裙角,声音小了不少。
“好了好了,大将军一定会记得馨儿的,也许夫…李将军此次回来就有带着大将军的家书呢。”对这个玩闹起来很疯、安静起来让人心疼的妹妹,赵玥可是发自内心的疼爱。
“一定是的,等明rì,哦,不,过两rì,馨儿就去将军府问问。”为自己打气了一下,廉馨握着小拳头说道。
“一定会的。”看着一脸期盼的廉馨,赵玥突然发现她自己有点弄巧成拙,若是不是,岂不是更加失望。
数里长街,豪华的马车随着漫天的花瓣进入了王宫,被花瓣迷花了双眼的李御不会知道,他的两个未婚妻正在一个角落里打量着他。
第一百二十一章落鼎
禹鼎自然要放置在王城之中,赵王宫的城墙虽不比邯郸城墙那么高达厚实,然则赵王宫的城门一点也不比邯郸城的城门来得小。在王城建立之初,当时的赵王便已经想到了这么一天,完全按照禹鼎的规格加上运车的高度来设立,人站在门口显得很是渺小,尤其雄伟壮观。
等三座铜鼎被运送入王宫之后,一直在等待着的工匠飞快地将原先拆掉的宫门重新装上,使得王城再次成为了一个城中之城,隔开两个不同的世界。
“起。”
随着太祝的一声大喊,数百粗壮之士用十数个仿若拉杆的器械抬起那庞大而且笨重无比的四角禹鼎,使其悬于空中,缓缓移向一层宫台的特殊角落。
“落。”
象征着青州的铜鼎的四个支角安安稳稳地和西南角落里特殊宫台的四角合上。
“起。”
“落。”
象征着兖州的铜鼎的三个支脚安安稳稳地和正南角落里特殊宫台的三角合上。
“起。”
“落。”
象征着雍州的铜鼎的三个支脚安安稳稳地和正东角落里特殊宫台的三角合上。
“哈哈哈…,三鼎归赵,天命所归,我大赵必兴。”望着一层宫台上三个角落里摆放着的三州之鼎,赵王丹双手伸展,以揽天之势大声向大赵列祖宣告着禹鼎的到来。
“王上千岁千岁千千岁,大赵千岁千岁千千岁。”
三鼎落位,数百朝臣全跪在地恭贺着即将兴盛的赵国,李御也跪在赵王丹下方三级的台阶上,嘴里喊着恭贺之词。豪迈的祝贺声响彻天际,在王城内回荡,传出邯郸城,继而萦绕在数百万赵国百姓的心中。
也就在同一rì,百病缠身的秦王稷硬撑着身体,主持了迎接三座禹鼎的大典,数十万秦**民参与了如此盛典,其辉煌壮观较之赵国犹有过之。至此,三鼎归秦让秦国低落的士气重新振作起来,也让处在风雨飘摇中的秦国稳定下来,大势所趋,有心者也只能按奈下那些想法,蛰伏着寻找更好的机会。
不知是否巧合,同样在这一rì,齐楚魏三国的迎鼎大典纷纷举行,其规格声势丝毫不下于夺得三鼎的秦赵两国。特别是夺得九州之中的豫州大鼎的楚国,那迎鼎大典的规模简直就是令人发指,举国欢庆,寿chūn还成为了一个不夜城,整整持续了三rì之久。后人所传,那一次大典便耗费了十万金以上,其奢侈程度冠绝列国。
“设宴。”
三鼎落下,心神大悦的赵王丹右手一抬,拉着李御转身向九层宫台的朝阳大殿走去。
微微偏过头看看那与禹鼎之角严丝合缝的宫台之位,李御终于知道了为何一层宫台之上会有九个奇怪的大型角落。现在疑惑终于解开,那完全是为了迎合九鼎落户所制的宫台,李御不禁有点咂舌,那建立王城的大赵先祖也想得太远了点。
大赵迁都邯郸百年来,赵王第一次在主政的朝阳大殿举办晚宴。
这是迁都邯郸的赵敬侯建造赵王宫之时为赵王继任之人定下的规矩,只有继位赵王的王室之人才知晓那祖训,非禹鼎归赵不得在朝阳大殿饮宴,其野心昭然若揭。
随着赵王丹步入朝阳大殿,李御便发现原先朝臣们的座位已然换成了白玉所制的席案,一眼望去数百个白玉席案显得异常耀眼。尤其是王座之上的那三个赤玉席案,犹如众星捧月一般,展露出王者的光芒。
“李卿,请上座。”来到那王座台阶前,赵王丹邀请李御坐上那王座右边的赤玉席案前。
“末将惶恐。”这朝阳大殿的王座之旁,只有王后可居其左,李御哪敢坐上右尊之位。
“凭李卿之功,哪里都可坐得。”得禹之三鼎,赵王丹心里觉得怎么赏赐李御都不过分。
“王上之言,末将不敢认同。末将之所以可以冲锋在前,皆因末将知道,背后有王上和我大赵支撑。如若不然,末将岂能建功。”坐上王撵已经是殊荣了,再坐上那王座之旁,那就是捧得太高了,若是以后再有功勋,让赵王以何奖赏,李御坚决不会坐上那个位置。
“既如此,李卿便坐于此席。”见李御态度坚决,赵王丹也不好太过勉强,便带着李御到了右席之首。对于李御的谦逊,赵王丹感到由衷的满意,不愧是李氏一门,xìng子都这么讨人喜。
“谢王上。”这下子倒没有推辞,知道身体不适的平原君不会出席,李御自然安心地坐在了右首。
当赵王丹和赵王后跪坐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