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醉枕美人-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燕国所弱,不过在财富而已。

“栗将军来了,请坐。”见栗成前来,景阳强撑身子跪坐而起,只是他心口依然隐隐作疼。

“赵军强横,我军实难突破,还望上卿见谅。”现在和赵军的作战基本上已经结束,栗成也不再称对方将军,而是以爵位相称。话说这爵位之称还要多亏了楚国的chūn申君,若不是chūn申君担任楚国令尹之后改革官制,楚国还没有这上卿和大夫之称,别国之人皆称呼楚官的官职,让其占尽了口头上的便宜。

“栗将军莫要自责,赵军之强,众所周知,况数千燕骑为我军分担大部压力。只怪本将今rì备战不足,以致招此之败,咳咳咳……”对于这次战斗的失利,景阳也没有推诿。他本就不寄望于燕魏两军,现在他们至少分担了上万赵军甲士之利。但他以四万楚军对两万赵军还是输了,只能说赵军太强了,难怪秦军甲士都要在其面前低头。

“成败得失乃人之常事,上卿保重身子方是。”看了看脸sè苍白的景阳,栗成也是心有戚戚。

“劳烦栗将军挂怀……”

“将军,莫敖率一万jīng骑来援。”

第二百二十五章莫敖(二)

“将军,莫敖率一万jīng骑来援。”

正要和栗成说些什么,景阳便看见自己的侄子景成冒冒失失地跑了进来,听到情报的他却顾不得责怪侄子的无礼,猛然站起来大声问道:“一万jīng骑?莫敖现在何处?”

“莫敖所部距赵军以南十里。”想着一万jīng骑来援,景成内心激动不已。此时的他也不再无视那个让他嫉妒的年轻屈氏子弟,第一次以莫敖相称,对方可是他们的救命灵药。

重甲骑兵被轻易击败对景成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打击,侥幸活得一命的他对赵军畏惧不已,却也恨到了骨子里。要知道他乃是景氏一族最出sè的后辈,统领景氏军中最强大的重甲骑兵,未来还是景氏一族族长最有力的继任者,不料竟失于乌江,可想而知他归国之后的待遇,让他怎能不恨。这回有一万jīng骑前来,只要能击败李御率领的赵军,那么他还是能扳回自己的声誉,在族中的地位也不会跌落太多。重甲骑兵,失败了还可以再建,声誉,失去了就难有了。

“赵军以南十里,十里,十里,噗……”念叨了两声,脑中迅速反应过来的景阳又一次喷出了血气,上两回是被气的,这回是恨的。

景阳恨啊,他不恨别人,恨的却是他自己。按照一万jīng骑所处的方位推想,只要他再坚持片刻,仅需片刻,局势便会逆转,赵军会成为他们楚军的瓮中之物,此时却一切都晚了。

“叔父。”看到景阳吐血,景成连忙跑上前去相扶。

“传令,撤兵归国。”一口鲜血喷出,景阳心里舒服了一点,立马便下达了撤兵的命令。

“叔父,有莫敖的一万jīng骑在,我军胜算颇大,为何……”

“撤兵,右领所部殿后以防赵军。”打断了景成的话,景阳看了看一败便失了方寸的侄子,心中失望不已。

“诺。”

想说什么,注意到栗成在帐中的景成忍了下去,应声退下,走出大帐的那一刻蓦然醒悟过来。

楚国王族三大姓屈、景、昭乃是楚国境内最强大的三个家族,自楚国建立之初便掌管国内军政,在近千年的演变中主持着楚国君王更替,势力遍及楚国的每一寸土地。直到楚怀王之乱才有颓废之势,因而也让面和心不和的三家开始了越发激烈的明争暗斗。

自楚武王自封为王,开启大楚盛世以来,令尹之位都被楚国国君授予他族之人,以平衡国内各大家之势,尤其是几乎凌驾于君王之上的三大家。尤其是在楚王槐即位,也就是楚怀王登基之后,为彻底掌控朝政大权,极力打压屈、景、昭三家之臣,甚至让心怀治国抱负的三闾大夫屈原都含恨而终。

近年来,楚国势衰,楚王完为整顿国内rì渐衰败之势,准备从各大家族中选出贤能之辈,任为左右两尹,同治楚国,引起国内轩然大波。要知道一旦升任左右两尹,那便有了竞争令尹之位的权力,即便是君王也无法强力阻止。如此良机,三大家自然不会放过,原先暗地里的争斗逐渐明朗化,只差撕破脸皮了。

如此情形,在景阳所部败退之后,身为屈氏一族嫡系的一万jīng骑自然不会相助,甚至可能对赵军的胜利乐见其成。在这个竞争左尹之位的关键时刻,屈氏不落进下石已经很不错了。当然,景阳知道若是他之前再坚持一段时间,那来自金沙江大营的一万jīng骑绝对不会坐视不理,再不济也能和赵军斗个旗鼓相当,怪只能怪赵军太强了。

“将军,听闻一万jīng骑来援,是否属实?”和景成交肩而过,刚刚步入帅帐的韩涸一脸狂喜地问道。

度过乌江之后,心有余悸的韩涸可是一直注意着对岸的动静,生怕赵军突然过河,让他们措不及防,来不及逃跑。没料到还未等到赵军渡河的消息,韩涸倒是先听到了一万楚国jīng骑来援的情报,让他一下子激动地跳了起来。

在韩涸看来,赵国的强盛有一半乃是骑兵,若是有楚国一万jīng骑的相助,加上现有的九万大军,绝对能将不过四万的赵军击败。这样的机会,韩涸怎么能不激动,不兴奋。

“韩大夫,本将已下令全军后撤归国。”心力交瘁的景阳没有心情和韩涸说什么,直接说出了他的决定。

“将军,如此大好良机,为何……”惊愕地看向景阳,韩涸激动得大声喊了起来。

“大夫,我等出去说。”

注意到景阳的疲惫,栗成拉着韩涸除了帅帐,细细解说了一番。

即便战败,景阳依旧保持着对麾下军队的绝对掌控力,在他的一声令下,数万楚军和魏燕两军迅速开拨,退出了乌江区域,返还楚国。当然,殿后防备赵军偷袭的自是身为地主的楚军,领军之人乃是军中右领屈和,莫敖屈绱的族兄。

与此同时,在公子闯和公主滢的央求下,韩王然以公叔婴为将,统领五万jīng兵驻守牛阑,引得楚国增兵鲁关,以备不测。

“公主,前面便是楚界,我等不可前行了。”都尉张韶来到马车旁,对着里面的公主滢说道。

“都尉,尔等可以回去了。”拉开车窗的珠帘,一张jīng致到毫无瑕疵的俏脸露一角,皓齿微启,俏生生地说了一句,犹如一道天籁消除了周围的冷风。

“公主,公子特地交代,让我等好生保护公主,我等岂可擅离。”听了公主滢的话,张韶郁闷不已,他怎能听不出来公主滢的目的。

从牛阑山出发时,张韶便得公子闯的吩咐,绝不能让公主滢和两位赵家贵族之女有任何的闪失,即便是他麾下的一千jīng骑全部阵亡。身为张氏族人,张韶也不可能让公主滢以身犯险,不然会连累整个家族,他可是知道马车里三位女子的未来身份。

“公主,我等在这里等将军便是。入了楚境,我等若是有了闪失,还会让将军分心。”拉了拉韩滢的衣袖,赵玥轻声劝了一句。她知道到这里已经是极限了,若是入了楚境,她们根本就保障不了自身的安全,迎接李御不成还可能会成为未来夫君的累赘。

“好吧,都尉,我等找个近一些的地方歇息。”被赵玥一劝,韩滢也熄了进入楚境的心思。说实话,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她兴奋的同时也有一些忐忑和不安,尤其是可能见到她未来的夫君。

“诺。”

见公主滢没有为难,张韶松了口气,低垂着脸不去看那让人难以忘怀的绝sè姿容。要是公主滢执意进入楚境,他也只能率兵过境,公子闯早已知会了鲁关的楚将。

第二百二十六章莫敖(三)

两军相持至天黑,各自扎下大营,一队骑兵数十人从楚军营中奔出,来到赵军大营前。

“屈绱?楚国莫敖?!”看着手中的金质拜帖,李御摸着下巴嘀咕了一句,他还真没想到堂堂楚国莫敖、身份尊贵不下王子的屈绱会涉险前来。

“夏鸿,你说我是见还是不见?”

“你怕?”斜眼看了一下李御,夏鸿淡淡问了一声。

“那随我去会会这号称楚国百年一出的奇才。”对于楚国莫敖的名头,李御这不太注意各国权贵的也是听到过多次。

数月能言,一岁歌诗,二岁能舞,三岁习剑,五岁辩才小成,十岁遍通法道儒三家,十一为将,十三晋莫敖,十四领三闾大夫,十五统金沙江大军……

脑中回忆着屈绱那让任何人都自惭形秽的成长经历,李御便远远见到一个白衣身影站在营门。

晚秋的冷风吹过,在火把的映shè下,衣袂飘飘,遗世而dúlì,颇有一代装逼犯的潜质,让人有一种揍人的冲动。

“莫敖前来,御未能远迎,还望见谅。”心里无语地诽谤着,李御的脸上露出一片真挚的笑容。

“将军客气,绱冒昧前来,方是不雅。”抱拳回了一礼,屈绱第二次见到李御,不由仔细地打量了一番,心里暗暗点了点头。之前在邯郸之时只是远远一望,此时一看果非不凡,就是对方的年龄让他心中小有波澜。

“外头风冷,莫敖请。”看着一身单薄白衣、要风度不要温度的风sāo人物,李御伸手一引,他被夜风一吹都有些刺肤。

“将军请。”

引入大帐,没有生火的帐内依然比外头暖和了不少,李御让人上了两壶茶水。

“善,不知此物乃是何处所有?”喝了一口那红紫sè的酒水,一股暖意涌上心头,全身的寒意尽被驱散,屈绱忍不住为这奇特的酒水叫了一声好。

“此乃滇国之物,名为雪芽,我称之为雪茶。”轻缅了一口,李御微笑着介绍了一下茶水的来历。

“雪茶,好名字。泡而生红紫,入腹暖心扉,想必这便是滇国传颂之圣药,生于千丈高山,非常人所能得。”屈绱对于各国的地理都有所了解,这滇国地处楚国之畔,他自然不会陌生,很快便想到了一种物什。

“莫敖果然见识广博。”

看着屈绱一口喝了一杯,再继续倒着,李御隐隐有些心疼。这可是滇国独有的雪芽,生于数千米的高山之上,珍贵异常,喜爱茶叶的李御搜刮了大半个滇国也才得了不过百斤,喝完了不知何时才能有。

“将军谬赞,你我年龄相仿,不若以寻常相称。”姿态优雅地挥了挥衣袖,屈绱悄无声息地拉近两人的关系,毫无一点做作。

“如此,屈兄请。”

“李兄请。”

近距离看到名传天下、让诸国贵女痴迷疯狂的偶像,李御不得不承认,这屈绱还真是够帅的,五官jīng致,皮肤白嫩细腻,女子见了都会羞愧,即便是邯郸城中的那个小白脸也不及他之三四,气度上更是不可同rì而语。要是换作二十一世纪,绝对是最牛叉的超级偶像级别的人物,没有之一。

随意地谈了一番,屈绱的知识渊博,谈古论今,无所不包,还好李御来自后世,站在数千年的巨人肩膀上,还算能应付,偶尔不知道的便用稀奇古怪的理论糊弄过去。

越谈越心惊,周游天下数年的屈绱怎么也没有想到他说出一个开头,李御便能顺当地接下去,有些事情甚至连他都未可知。如果他记得没错的话,李御可是自小于赵国北疆从军,年不过十七,却如此博闻广记,让自诩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屈绱惊讶不已。

而李御心中的惊讶同样不少,不过他更加惊讶的是,以屈绱如此之才,怎会在后世默默无闻,或是说为何没有在历史上留下任何的痕迹。以屈氏一族在楚国的权势,加上屈绱如今的地位,几乎可以说楚国未来的数十年都要受他的影响乃至控制,而李御的印象里根本就没有屈绱这么一号人。屈氏一族中,唯一让李御记忆深刻的只是那位数十年前跳入汨罗江留下千古佳话的屈原,貌似屈原还是屈绱的曾祖父。

“李兄,绱有一事相请,还望莫怪?”聊了半响,屈绱放下手中的玉杯,抱手正sè道。

“屈兄有何事,但讲无妨。”大方地挥了挥手,李御神情豪爽地说着,眼里却是露出一丝玩味。

“李兄也知,我屈氏一族所率之兵尽在南疆,我大楚所购石涅几被北疆和寿chūn所用,绱想另购一批石涅,以供我屈氏一族所用。”刚从赵国游历归来不久,屈绱自然知道李御在赵国的影响力,这种事情找赵国的一般权臣还真办不了。

“这……屈兄见谅,此事非御所能定。如此,待御归国之后,必禀报我王,石涅之价优惠几分。”早就猜到可能是关乎石涅之事,李御笑着回答道,能让眼前这位天之骄子发出请求也是一件让人小爽之事。不过对于这件事,李御有十足的把握让赵王丹同意。

“多谢李兄。”闻弦而知雅意,屈绱心头暗喜,他屈氏一族夺得左尹之位的把握又大了二分。

“屈兄,御也有一事。此次前往滇国,御也有些收获,途径贵国,想收购一些楚绸之物,不知有何门路?”对方都开出条件了,李御也不可客气。在滇国赚了一点,李御可不满足,买点楚国特产回去贩卖一番,也能赚点外快。何况此次乌江之战,损失不小,李御还要倒贴一点补贴,收买点人心,也好为归国之后挑选骁骑营兵士多点刺激。

“这又何难,李兄途径丹阳之时,必有收获。”见李御毫不客气,屈绱脸上笑容更盛,互惠互利本就是关系的基础。

这一场没有酒的饮宴使得宾主尽欢,两人一见如故,按李御的说法,那就是差一点便要斩鸡头,结拜兄弟了。

“今rì和李兄畅饮,着实痛快,望李兄经寿chūn之时,让绱一尽地主之谊。”屈绱拱手抱拳,露出真挚的笑容。同辈之中,确实少有人能与他言谈甚欢,这不是他自傲,而是事实。

“届时一定叨扰。”

“李兄,再会。”

翻身上马,屈绱带着数十亲卫疾驰而去,偶然间回头望见井然有序的赵军大营,脑中蓦然跳出邯郸城外竖立着的巨大石碑。

第二百二十七章莫敖(四)

楚王可是连续七道谕令下达金沙江大营,最后他们还没有挽救景阳的败局,如此行动,这可是会让君王猜忌的。

“楚王之令又如何?”眼中露出一丝不屑,屈绱望向东北方,他的曾祖父便是被先王逼入江中,以保全屈氏一族。这个仇恨与屈辱,屈绱永远都不会忘记,等他们屈氏一族获得左尹之位,重新以强势的姿态站在朝堂上,连楚王都奈何他们不得。

在接到楚王之令的时候,屈绱便定下了策略,那便是不宜和赵军交战,应付一下楚王的面子便可。

游历赵国之时,屈绱深深感受到赵人那渗透到骨子里的悍勇和无畏,特别是那种视死如归的气概。邯郸城外的八座石碑早已将赵人的军心、民心牢牢捆在一起,兵士以战胜为荣,百姓以身为赵人为傲,如斯之况,其战力远胜楚国。加之君明臣贤,名将辈出,屈绱可以看到未来数十年内赵军军势的强大,便是秦军也要避其锋芒。

再者,秦军犹在黔中屯兵,若是楚军损伤太大,尤其是金沙江大营的jīng兵有损,屈绱相信秦军绝对不会介意染指金矿,其余诸国甚至乐见其成。楚国目前最大的敌人依旧是直接接壤、虎视眈眈的秦国,而不是有韩魏阻隔的赵国,尤其是对于屈氏一族的根本地金沙江地区而言。

因而,原本可赶上乌江之战的一万jīng骑在屈绱保存战力的严令下,放缓了支援的脚步,堪堪在大战结束后赶至乌江。

对于寿chūn大营的损失,屈绱没有任何愧疚,那可都是景氏一族的兵马,关他何事。怪只怪景氏为求上位,急功近利,妄图以金矿之利诱惑诸国与秦赵交锋,来换取他们景氏一族的资本。景家的人也不好好想想,即使打败了李御,也只会激怒赵国,其余诸国怎么可能会和楚国与强秦争锋。既然已经进了秦国的嘴中,黔中哪里是那么好夺回来的,齐国那个盟主的空口许诺又有何用。

看着一脸坚毅的族弟,屈立张了张嘴,还是没有说出口。屈绱的决定便是屈氏本家的决定,也就是屈氏一族的决定,做为屈氏一族的族人,他只要忠实地履行便好了。

“渡河结营。”

次rì一早,李御便命部队度过乌江,在对岸驻扎,秦军可是快到了,还是在对岸休整歇息安全一点。

安下大营,看着此次乌江之战的伤亡报告,李御心里隐隐作痛。

步军甲士阵亡三千六百多,伤者过万,这还是与燕魏两军交战不大的缘故。骁骑营的伤亡也是不小,阵亡过百人,伤者多达两千余,虎贲损失倒是不大,阵亡二十二人,三百胡奴亡者五人。

虽然不知道楚军的伤亡,李御的心情依然有些抑郁,原本他只要借道秦之黔中,便可避免这次对战。然则为了赵国长远之计,李御又必须乖乖带着麾下数万兵士跳进四国联军的这个圈子,让数千袍泽留在了这乌江之畔。还好的是伤亡比原先预计的要小得多,尤其庆幸的是屈氏一族的一万jīng骑没有加入战斗,要不然以赵军的骁勇也难免两败俱伤之局,最后可能被等候在外的秦军摘了桃子。

“楚军如何?”低头看着案上的地图,李御低声说道。

“景阳所部已退回庞城一带,屈绱所部已过靖城。”脑中装着各类情报,夏鸿迅速调出回报着。

“秦军如何?”

“距我军五十里。”

“嗯,令陈劲率五百骁骑前去迎接先生。”

抬头舒了口气,李御想到只身入秦营的虞庆,那可是这次乌江之战的大功臣,要不然王龁还不定怎么给他使绊子。在邯郸之时,李御和虞庆、魏齐商量了许久才将入滇之策定下,利诱秦军乃是重中之重。

原先赵王丹和平原君都想派那位说因服信陵君而名噪天下的上卿毛遂前往秦营,李御却推荐了向他自荐的虞庆。在李御心里,不管毛遂有多大的名头,还是知根知底的虞庆最为稳妥,他可不想将自己的身家xìng命寄托在不熟悉的人身上。

处于对李御的看重和信赖,赵王丹和平原君都没有反对,委以虞庆上卿之爵,出使秦营。而虞庆果然没有让李御失望,乌江之战自始至终都没有见到一个秦军的影子。

“是。”淡淡应了一声,夏鸿转身出了大营,不去打扰装模作样陷入沉思的李御。

夜sè萧萧,乌江之畔的赵军大营陷入安静之中,被鲜血染红的乌江水向南方流去,缓缓消除着这一场大战的痕迹。

乌江之战,注定不会被外人知晓。诸国不宜宣传,以免让天下之士耻笑;赵国不想宣传,乃是顾及诸国的情面,为以后的合作铺路,毕竟强秦依旧是横亘在诸国头上的一把利剑。在击败强秦之前,山东诸国也只能保持表面上的和睦,为下次合纵抗秦留有余地。

“大将军,楚军败退,已撤回楚地。”禀报着刚刚得到的军情,王贲的眼中闪过一丝敬佩,更多的却是不屈和战意。

“不出本将所料,去请虞上卿前来。”放下手中的刻刀,王龁看着rì渐成熟的族侄,眼里露出欣赏之sè。

“诺。”抱手应诺,王贲走出大帐,亲自去旁边的营帐中请那位上卿。

“哈哈哈,恭喜上卿,赵国大军大败楚军。”一见虞庆进来,王龁便豪爽地大笑起来。

“庆也同贺将军,滇国千里之地尽成秦国之臣。”听到预期中的结果,镇定的虞庆依然难掩心中喜意。毕竟以两万余赵军对阵十万联军,可不是一般的战力能拉平的,战场之事,稍瞬即变,谁也料不到结果如何。

“同贺同贺。”

想到可以染指滇南金矿,王龁的心里也是极为高兴,这对缺金的秦国来说无异于及时雨,也会在他的功绩添上重重的一笔。那咸阳城中的几个老家伙应该都料不到,被秦王发配到黔中的他还有如此立功的机会,想来他进爵之rì不远了,王氏一族的压力也会小上很多。

至于楚国会不会让出金矿之利,王龁丝毫不担心。对方不同意,那就打到他同意,这就是秦军的作风。

第二百二十八章失落(一)

“辛苦先生了。”

在乌江东岸驻扎了两rì,李御终于等到了从秦营归来的虞庆,远远看到马队便快速迎了上去,对着风尘仆仆的虞庆感慨万分地说道。

“为将军驱使,乃庆之幸。”见到安然无恙的李御,虞庆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满身的疲累也仿佛一扫而空。

“先生一路劳累,先回营中好好歇息。”看着一脸疲惫的虞庆,李御连忙让人将他请上准备好的马车,他可是专门从楚国购买了一辆上好的车架。

“将军,这位千夫长一路护送,应好生招待。”临上马车,虞庆对着李御说道。

“自然。”

转身看向秦军领队的那位年轻小将,李御眼中不免有一丝惊讶,看对方的年纪,估计比他还小,却已经身居千夫长之位。李御可是知道秦军升职的难度,那可都是用一颗颗敌人的首级做为战功,先升爵后升职。然而秦军获爵之人不胜枚数,升爵容易,可升职没有强大的背景也是很难的。

“不知千夫长何名?”来到秦军领队的面前,李御笑着问道。

“大将军帐下王贲见过李将军。”第一次近距离地看着曾打败他的李御,王贲的心里没有任何的忿恨,他甚至还要谢谢李御让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王贲?”

听到对方的名字,见过诸多名人的李御依然有些惊讶,忍不住细细打量了一下眼前的千夫长。

坚毅的眼神,寻常的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