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醉枕美人-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卿请起,来,宫中新进一批齐女,李卿与寡人一同欣赏。”看到李御前来,赵王丹笑着说了一句,顺便示意以为站在一旁的美貌女婢前去伺候李御。

“王上恕罪,臣有伤在身。恐扰了王上雅兴。”眼神一瞥,阻止了那位美貌婢女的靠近,李御眉头微微一皱,低着头回道。对这种场合,他虽然不排斥,却很难融入其中,尤其是小白脸在场的情况下。他可是听到了不少关于赵王丹和小白脸一同秽乱宫闱的传闻。一想到便恶心不已,搞基从来都是正常男人呕吐的对象。

“李卿有伤在身,寡人险些忘了,乃寡人之过。不知李卿今rì进宫。有何政事?”听到李御的回答,赵王丹愣了一下,抱歉地说了一句,挥手让殿中的舞女退下。

“荀况先生已应下太子傅之责,臣特来恭贺王上。”抬头看了看赵王丹,李御发现赵王丹眼中余留的清明之sè,心中松了口气。他还真怕赵王丹被美sè所迷,看来事情还不算糟,只是原本三rì一朝会的惯例改成了五rì一朝会,大臣们对此已颇有微词。李御却不准备谏言,那是朝中事官的职责,他目前最重要的是保持赵王丹对他的信任,而不是去做什么耿直之臣。

“哦,此事确是我赵国之幸,寡人这便下谕,奉请荀先生为我赵国太子傅,领上卿之爵。”听到荀况愿意出任太子傅,赵王丹心情大好,直接吩咐宦者令拟好谕令。

对先王的那件错案,赵王丹还是有印象的,不可否认也不能磨灭的是,那确实他们赵国难以抹去的污点,尤其是对求才若渴的赵国而言。若不是赵国严密封锁这个消息加上荀况自身并没有宣传开来,那件错案对赵国影响必然不小。

身为齐国稷下学宫的两任祭酒,数辞齐王委以上卿之爵的荀况在天下士人中的声望卓著,在儒门之中更是无人可比,一旦荀况出任赵国太子傅,对赵国的好处显而易见。要知道,秦王稷可是曾以君侯之位相迎荀况,却被其怒斥而回,此举被天下士人极为推崇。士者虽不以风骨涨名气,然有风骨的名士必然为士人推崇。

在这百家争鸣、万术争先的年代,荀况便是儒家的旗帜。

而荀况出任太子傅,对于太子启而言犹如一道闪亮的光环,可想而知,此后投奔赵国的士人必倾向于太子启,这便是名士的代表力量。

“臣恭贺王上,喜得名士,天下士人必群起而至,赵国称霸之rì可期。”见赵王丹下了谕令,李御俯身道贺。

“恭贺王上,喜得名士。”

这个时候,赵穆和鹂夫人以及殿中诸人也俯身行礼,只是鹂夫人低着的脸上难掩一丝嫉恨之sè,赵穆的神sè却略显复杂。

“哈哈哈,好,重重有赏。”面对众人的道贺,赵王丹大笑起来,一改之前的颓废,王者之度尽显无虞。再沉迷于美sè,赵王丹依然是赵国的君王。

“谢王上。”

“起来吧,李卿,随寡人走走。”

一时的兴奋吹散了赵王丹迷恋美sè的心思,站起身来走下高台,亲热地拉着李御的手走向殿外,宦者令应吉适时送上大氅披在赵王丹的身上。

“哼。”

看着赵王丹消失于殿门的背影,愤怒的鹂夫人将面前席案上的酒樽扫到地上,眼中闪过yīn冷的光芒。

“夫人息怒。”挥手让殿中的女婢和内侍退下,赵穆走近高台,柔声说了一句。

“侯爷,王上任命他人为太子傅,显然仍看重那个赵启,本夫人岂能不怒。”想起之前太子启对她的怒骂,黄鹂的心中便有一股怒火熊熊燃烧。她不清楚荀况乃是何人,但是她却知道,之前太子启只有李御一个可有可无的太子师,如今却任命他人为太子傅,明显是看重太子启,那些流言并没有影响赵王丹的偏向。

“韩晶之势在宫中积蓄多年,赵启又颇得朝中大臣看重,我等要让王上改立太子,非一rì之功,不宜过急。”做为暗中的策划者,赵穆对于未来的走向看得很清楚。要想在短时间内撼动王后韩晶和太子赵启的地位,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唯有一步一步地来。千里之河,溃于一缺,假以时rì,赵穆绝对有信心让赵王丹改变初衷。

“侯爷,要不我等……”黄鹂说着往脖子上一划,眼中杀过狰狞的杀意。

第二百七十七章鹂夫人的杀意(二)

()“侯爷,要不我等……”黄鹂说着往脖子上一划,眼中杀过狰狞的杀意,那妖媚的面容犹如刚刚从地狱之中爬出来的恶魔。

“不可,赵启身边皆是黑衣护卫,我等若是莽撞行事,反而不美。”赵穆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女人这么蠢,竟然会想到刺杀太子启,真是当了几天夫人就不知所谓了。不过正因为这个女人见识少,赵穆才有十足的信心控制她为己所用。

“如此,我要等到何时?”想到赵启对她的仇恨,还有上次在赵王面前直斥她的耻辱,黄鹂心中便一刻都等不了,恨不得王后和赵启立马消失,她的儿子赵偃便可顺势登上太子之位,她也能成为王后,权倾王宫。

从一个卑贱的楚女成为掌管一殿生死的夫人,黄鹂的心猛然间膨胀起来。体会过挣扎在底层的悲哀,黄鹂绝对不愿回到那样的rì子里,她不惜一切甚至作践自己方才爬到如今的地位,对任何可能威胁她地位的人都不会放过。为此,黄鹂为免同时进来的楚女得到赵王丹的宠爱,她已然送她们去了该去的地方,她可保证不了那些女子什么时候也突然怀孕在身,宁可错杀一切,不可放过一个。尝过权力带来的好处,黄鹂更不舍得放手,挡在她前面的人都要抹去,不管是谁。

“怕什么,有本侯在,王后之位迟早都是夫人的。”走上高台揽过黄鹂娇媚的身子,赵穆揉捏那让他爱不释手的山峰。眼中闪过一丝yín光。

说实话,黄鹂的姿sè不过中等之资,然则那饱满的山峰却是无比的诱人,虽比不得那位高贵的王后,但也是少见之材。每次赵穆蹂躏黄鹂的时候,他的脑海里都会闪现出赵王后的影子,让他的战斗力无限攀升,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必须将宫卫中的阻碍除去才行。想起上一次遇到公主妮的情形,赵穆的眼里燃烧器熊熊的怒火。一个贱妇竟然敢反抗他,,早晚有一rì,他要让那高贵端庄的贱人在他身下苦苦求饶。

“那本夫人可都靠侯爷了。”整个人软软地靠在赵穆的怀里,忍受着胸口传来的疼痛,黄鹂的娇艳红唇凑到对方的耳边轻声说着,红舌还在不经意间划过赵穆的耳际。相对于那位赵王,黄鹂更加迷恋赵穆对她的蹂躏。

“本侯一定让夫人如愿以偿。”被黄鹂勾起心中的怒火,赵穆直接吻上了那娇艳的红唇。手更是轻易地伸进对方宽松的裙纱中,狠狠地揉捏着那一手掌控不了的丰满。

走出殿门。一阵寒冷袭来,赵王丹不由拉了拉身上的大氅,看着大雪纷飞的天空,感叹一声:“寡人两rì未出大殿,不成想这雪已大至如斯。邯郸城中,百姓之安,还要劳烦李卿了。”

“王上安心,臣已下令城卫府十二个时辰轮值,绝不让城中百姓受难。”在下雪之时。李御便让人捎信给司城令公孙茂,从那记忆深处,他可是知晓大雪对平民百姓的危害。

虽有瑞雪兆丰年一说,但是大雪直接带来的是那些穷苦百姓的灾难,每年大雪压垮房屋的事例不在少数,总是有一些百姓熬不过冬rì。尤其是一些醉酒的百姓,很多都会迷迷糊糊地冻死街头。李御为此还下了一道城卫令,要各家酒楼客栈绝不可让醉酒之人单独回家,一经发现直接取缔。

“嗯,李卿。此次出征滇国,寡人有愧于你。”雪花落在脸上,让赵王丹的头脑清醒了不少,他刚刚只是随口一说,真正关心的还是影响赵国命运的大事。

“王上之言,臣不敢受。臣身为赵臣,为王上、为赵国鞠躬尽瘁,乃是臣之本份,也是臣之幸。”不知是第几次听到赵王丹说出愧疚的话,李御都有点习以为常了,应对起来的也是自如得多。

“李卿之言,寡人甚愧。雍城之战,李卿以一人之力,力保上党未失,此功甚大,寡人之赐,莫要推辞了。”最近疏于政事,但是关乎李御的事情,赵王丹还是记在心里的。雍城之战,李御让赵国免受了一次大的损失,赵王丹觉着,再不赏赐一下,自己的心都过意不去。

“还请王上恕罪,臣败于雍城,致使数万兵士埋骨南疆,望王上下罪于臣,以慰数万兵士在天之灵。”在赵王丹说出赏赐之前,李御反倒俯身认罪。雍城之战,李御虽然尽力,但是他却没有想过秦军直接介入战场,还选择那样的时机。虽说是秦军主将太过老辣的缘故,加上赵军已被发挥到极致,但是李御也无法原谅自己,那些同袍可都是在他的指挥下阵亡疆场的。

李御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一个指令便能决定数万将士的生死,这和他之前冲阵完全不同,将帅之别,一至如斯。

赵王丹所说的赏赐,李御不用想也知道,已然位列上卿之爵的他除了君侯之位,赵王丹已是无可赏赐。关乎这个问题,李御和虞庆、魏齐都讨论过,一门两君侯,尤其是领军之君侯,若君王一忌,便是覆亡之局。而且李牧手握北疆三郡大权,十五万大军任其调动,已相当于国中之王,若是李御再接受君侯之位,按照赵国的先例,必然会独自接掌一军,他们父子便相当于直接掌控了赵国半数大军,加上大将军廉颇统率的十五万上党大军,简直就是君王的噩梦。即便赵王丹再信任李牧父子,也会被逼得举起手中的屠刀,捍卫他的王权,前车之鉴未远,未雨绸缪才是王道。

因而在李牧升任大将军之位、掌控赵国大权之前,李御绝对不可接下君侯之位,反正李御已位列上卿,手中又有虎贲、骁骑二营,加上城卫府的两万城卫,其权已不下君侯,相差的不过是一个名分罢了。只要李牧接任大将军,手掌赵国朝政,即便赵王猜忌,也不可能会有过分之举。像廉颇这样的大将军,赵国史上也就这么一位,谁让平原君这位相国的威望太高了,加上廉颇不喜政事的xìng子,这样的大将军与普通将军无异。

“李卿何罪之有,若是有罪,一切皆在寡人之身。”对于赵国的变化,赵王丹可是一清二楚。

赵国如今的窘境,一切都缘于他对长平之战的错误判断,原本赵秦两国国势相当,只是他任用了锐意进取的赵括,才让秦国有机可趁,数十万赵军jīng锐战死长平,埋没了赵国的半数国柞。而李御对于赵国的贡献,可以说是无可比拟的,光是夺取周鼎一事,便让赵国的士气大涨,让长平之败的yīn影消除不少,更让赵国在诸国之中的声望上升几何。凭此,李御的功劳便足以封君。

雍城之战,那是必然的败局,以赵国如今的国力,想要独自对付数国联军,无异于以卵击石。赵王丹和平原君等人讨论之时,皆已准备上党之地的失手,已在设想最大限度地挽救高都石涅的损失,而李御却改变了这一切。不仅击溃了三国联军,还让数万秦军失去了再战之力,可以说完全出乎赵王丹的意料之外。

虽说石涅之价大降是必然的,但高都石涅依然掌握在赵国手中,那便是赵国最大的发展动力。

“王上之言,臣惶恐。”听得赵王丹归罪自身,李御郁闷得半跪在地,这种事情可是受不得的。

“李卿无需在意,寡人不过实言而已。”扶起李御,赵王丹拍了拍他肩膀上的积雪,看着那年轻的面孔,心里感慨万分。对这位少年将军,赵王丹有着一种难言的感情,他把对赵括的失望都转化为希望寄托在李御的身上,而李御也没有让他再次失望,一次又一次用惊艳的表现证明了他的眼光。

“王上,臣有一请,还望王上允准。”打断了赵王丹的赏赐,李御也准备开出自己的条件,那些君侯虚位还是换点实在的东西来得好。

“李卿但言无妨,寡人无不允准。”听到李御请求,赵王丹笑着说道。

“雍城之战,臣所领骁骑一军损失惨重,还望王上允准臣在各部军中挑选jīng锐,充足骁骑,臣还请王上允准臣将骁骑扩军至万人。”之前赵王丹便已经允许李御将骁骑营扩至万人,李御旧事重提,不过是让赵王丹觉得他的要求大一点罢了,省得一直纠结于君侯之位。赵王丹现在可能没有那种感觉,然则事后被有心人一提醒,想不忌惮都难,哪个君王会容许手中的兵权掌控在臣属的手中。

“李卿所请,寡人应准。”对李御的这两个要求,赵王丹想也没想便同意了。在毂水之战和雍城之战中,李御所部的骁骑营居功至伟,即便李御不说,赵王丹也会将其补足,这可是一支强大的战力,让赵王丹真正认识到了骑兵营的威力。只可惜赵国的战马也只能供给这万余骑兵,不然赵王丹真想打造个十万甲骑,纵横天下。

“谢王上。”李御并没有提什么家中抚恤阵亡士兵的要求,那是赵王丹的权力,这种收拢人心的事,他还是少做为妙。

“李卿,寡人yù赐……”

第二百七十八章王后之情(一)

()“李卿,寡人yù赐……”

对于李御如此简单的要求,赵王丹觉得实在是太少了点,若是传出去,还会让天下人以为赵国吝啬呢。

“王上,臣有一个过分之请,还望王上莫怪。”毫不客气地打断了赵王丹的话,李御提出了又一个要求。

“李卿请讲。”被李御打断话语,赵王丹没有任何的恼怒,这样才显得他们君臣之间并无太大的距离,这是赵王丹从未体验过的感觉,弥足珍贵。

“王上也知,虎贲、骁骑二营消耗甚大,臣府中财物拮据,还望王上赏赐点财物,莫让臣府中断粮。”放弃了君侯之位,李御自然开始要钱要粮,上一次拒绝换来了不下两万金的财物,不知这次能有多少。

“哈哈哈,寡人差点忘了,李卿业已成婚,府中必然多了开支。如此,寡人便将李卿的食邑再添八百户,特准不用上缴国税,另赐金两万,良田千亩,锦绣千纯。”听李御哭穷,赵王丹这才想起李御府中增加的开销,他也曾听闻李御对虎贲、骁骑二营的贴补,赵穆为此在他耳边鼓动了好几次,赵王丹并没有在意。唯有如此,骑兵营才有如斯战力。

“谢王上。”暗自算了一下,李御发现这一次收入不下三万金,尤其是那食邑不用上缴国税,简直让他食邑的收入提高了一倍。要知道如今各个贵族大臣的食邑都是要上缴一半给国税,君侯的封地也要上缴三成。赵王这么一减免,李御现在的一千六百户食邑能年入万金,而且以后只会有增无减。

“李卿。。。。。。”

在赵王丹想继续说出来的时候,李御再次说了一句:“王上,臣还有一事禀告。韩国诸大臣yù立公子安为王储,公子闯前来臣府中,望我赵国助其一力,臣不敢擅专,还望王上决断?”

“公子闯?这有何难,公子闯有功于我大赵。寡人yù拜其为高平君,以报其恩。”听李御一说,生于王室的赵王丹瞬间便想通了其中的利害,沉思片刻便直接定下了对策。

一个亲近赵国的公子闯对于赵国而言,无疑是一个值得投资的对象。

韩国虽小,四周皆是强国,难以成为真正的大国强国,然则韩国毕竟也是山东六大国之一,拥兵三十万。地处险要,不容小觑。

自三家分晋。群雄争霸以来,韩国一直作为游走在诸国中间的墙头草,哪边势大便偏向哪边。因其地理乃诸国正中,每一次的连横合纵都少不了韩国的身影,合纵大军要从韩国借道,以攻强秦,而秦国大军也要借道韩国,以纵横山东之地。

可以说,韩国乃是诸国用兵的必经之地。然而却从未有强国打着消灭韩国的心思。一者,诸国各自平衡,谁也不敢率先打破;二者,韩国虽弱,然拥兵三十万,任何一个强国啃下他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三者,若是有强国攻下韩国。那么会直面四邻,面对诸国大军的进攻。

因而,韩国便成为了诸国默契下的存在,灭亡不了却也发展不起来。申不害变法虽让韩国崛起一时,然限于诸国大势和韩国本身的国力,不过是昙花一现。

对秦赵魏楚诸国而言,韩国虽不是威胁,确也是举足轻重的力量。一旦韩国投向哪边,那么哪边便会占有巨大的优势,每一次的连横合纵,韩国往往站在胜利的一边。

“王上英明。”

听到赵王丹封公子闯为君,李御愣了一下,继而拍了怕赵王丹的马屁。对于赵王丹的决断,李御也不禁有些佩服,不愧是执掌赵国多年的君王,若不是长平之战的失败,赵国必然会在这位君王的手中焕发出新的光芒。

外臣封君,君王虽有赏赐,但是象征意义更多与实际意义,和本国将臣封君完全不同。外臣之君,不领军,不理封地,无亲卫,不事朝政,君王仅仅付出了一个君位的虚衔和一点封地的收入便能将对方拉入亲近己国的一方,甚至让其为自己的国家效力,绝对是一个合算的买卖。

在外臣有大功于自己国家之时,君王赏赐下君侯之位,以表示泱泱大国的气度和对恩人的敬重。另外,君侯之位也可以作为拉拢降将的一种手段。

赵国如今有三位外臣封君,灵丘君黄歇,部城君魏无忌,武阳君郑安平,前两者基本上不会用到赵王赐封的君位,世人熟知的仍然是他们本国的君位。而郑安平那是秦国降将,赵王为安抚随他一同降赵的数万秦兵,方才封其为君,然则并无实职,地位颇为尴尬,现在秦国降军皆已被李牧收编,武阳君更是成为了一个可有可无的闲人。往上推,近的还有一位武城君田文,那便是同列战国四君子的孟尝君。

总之,外臣封君,不过是一个名号而已,在赵王的眼中,可能还不如一位上卿来得重要。内臣封君,可能影响甚大,要经过朝中大臣的认同,而外臣封君,君王基本可一言而决,反正也没有多少大臣会在意那挂着君位的外臣。

“李卿,随寡人走走。”知道李御不想接受他的赏赐,赵王丹也没有继续坚持,毕竟李御还年轻,不是真正的王族嫡脉,太早封君反而不美,大不了以后多赏赐一些财物就是。

“是。”

难得走出大殿,赵王丹兴致一来,便和李御两人在雪中漫步,连手持华盖的内侍都被赶到了一旁,包括那位宦者令。

“李卿,王后是否找人与你相谈,言寡人有改立王储之心。”虽说赵王丹沉迷于美sè之中,然则他并不糊涂,对于朝堂内外的事情知之甚详。迁都上百年,赵国君王的耳目早已渗透到邯郸城的每一个角落。

“那些皆是谣言,臣未曾信之。”听到赵王丹如此直白的问话,李御心惊了一下,很快便镇定下来,平淡地回了一句。做为赵国最高的掌控者,赵王丹知晓一些事情很正常,李御也没必要隐瞒,他身上毕竟还有一个太子师的职务,为自己的学生奔走乃是人之常情。这可不是后世的那些唐宋元明清,在这个不知道何时便会遭遇不测的乱世,君王对于王储拥有自己的班底乃是默认的,还会对王储的班底加以大力支持,以保证国祚的延续。

“呵呵,还是李卿知我心意。启儿自小聪慧,乃是我赵国不二之选,寡人岂会随意改立。李卿与王后好好说说,有些事,寡人不便言明。”对于自己的王后,赵王丹说不愧疚是不可能的,毕竟他们也曾是那么恩爱。

在即位之初,意气风发的赵王丹和温柔不失主见的王后韩晶一见倾心,成婚之后更是举案齐眉,琴瑟和谐,为国人所艳羡。赵王丹更是在王后韩晶的支持和策划下,从太后和平原君的手中夺回了军政大权,一展雄心。

可惜,长平之败彻底打破了这一切。无比失落的赵王丹rìrì以酒消愁,对于昔rì无条件支持自己的王后韩晶不假辞sè,渐渐疏离。在赵穆趁虚而入之后,赵王丹更是对王后晶没有了任何兴趣,平rì大典之时不过是做给外人看的。

长平之败后,赵王丹未曾与王后晶有一rì同房,如今更是rìrì居于天丽殿,与王后晶会面之数寥寥可数,也难怪赵王丹心怀愧疚。

第二百七十九章王后之情(二)

()“臣必劝解王后,只是还望王上保重身子,酒sè过度,对身子可不好。”听了赵王丹的要求,李御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意味,改口劝解了一下赵王丹。以他和赵王丹的关系,说一些无伤大雅的劝诫还是没问题的,并不会引起赵王丹的恶感,反而更能加近两人之间的关系。

“寡人之身,寡人自己清楚。子仪先生时常入宫,李卿不必担心寡人。倒是有一事,不知李卿伤势如何,那三位贵女莫非尚独守空房?”听着李御贴心的劝解,赵王丹的心里泛起几丝感动,笑着打趣了一句。和李御在一起,赵王丹总是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放松,因为在这个朝堂之上,唯有李御才是真正懂他的人。

“咳咳,王上之言,臣可否无需回答?”被赵王丹这么一问,李御脸sè立马红了起来。和君王讨论这种事情,臣子怎么好意思回答,而且李御想着赵王丹和那小白脸的关系,更是不会谈论这种话题。

“哈哈哈,难得看到李卿脸红,寡人准你无需回答。走,寡人好些rì子没去查看黑衣演武,李卿陪寡人一道。”看着李御尴尬的模样,赵王丹大笑起来,却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