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理想年代-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您就说说如何?”
汤化龙也觉自己失态,当着众人发这些牢骚颇**份,关键是众人几乎都是和他一样失意中人,但是众人竟然没有附和,使他感觉到了怪异,这种怪异像是吃过哑巴亏,而想看他也去吃个哑巴亏似的。
汤化龙为自己这个想法感到不可思议,笑道:“就是,我今天不知怎么了,尽说这些不高兴的话!来来来,大家饮酒!”
众客听他们含骨头带刺地你一言我一语,早都捏着一把冷汗,这段时间他们可是被李想人整得很惨,已经没有勇气再去锊李想的虎威,巴不得有汤化龙这一声儿,忙都起身把盏,从中插科打诨,一时气氛方缓和了。
汤化龙三杯酒下肚,脸上泛起红光,南北和议期间,奇闻怪事,层出不穷,正要细说,忽见金鹰卫队长宋缺进来,便问道:“你来做什么?”
汤化龙的女儿可是为了主母人选,宋缺见是他,忙敛容收笑,回道:“原来汤议长也在这,正打电话找您老不到呢。李帅召开紧急会议,各部长官都去。我是特意来请黎督也过去!”
38牢骚
38牢骚
—://。。
卷二京华烟云39亮剑
更新时间:2012…12…1116:13:05本章字数:4338
白玉为堂金做马,李想在落袈山别墅的大客厅如中国传统的庙堂般壮观雄伟,奢华中又不失典雅含蓄。雪亮的灯光下,都督黎元洪,十二部部长汤化龙、吴兆麟、张振武、蒋翊武、熊秉坤、刘公等人,还有李想那些掌握实权的文武高级班底冯小戥、铁龚奇、曾高、李西屏,还有从南京新收的小弟丁文江和李四光,总共三十余名鄂州政府各部门和各地区座官长的位子泾渭分明。
冯小戥在会上,向刚回来的李想,以及三十余名国务院各部门和各地区的官员作长篇报告。鄂州政府在李想离开的时间,取得喜人的成绩,可以说超额完成李想布下的任务。
穿着简朴军装的李想在沙发上懒洋洋的斜靠着,正咬着雪茄吞云吐雾。在李想的带动下,会场上凡会吸烟的人都毫无顾忌地点上一支烟,任由烟雾笼罩室内。怕烟的人架不住众多烟枪的喷吐,只好在窗前或靠近门口的地方就座。
李想听完冯小戥的报告,接过管家小妹送来的热牛奶饮了,偏过头问铁龚奇道:“老铁,如今是你总管着革命军后勤,汉口现在到底有多少存粮?”
铁龚奇忙道:“我现在主管工商实业,只因原来管过总参后勤,如今已经不管总参后勤的差事。如今军政完全分开,我可不敢沾这个手,所以军需的事并不十分清楚。如果问民间商家存粮,我是知道的,大约存有一千五百万石,散存汉口八大商帮各大家族手里。”
铁龚奇是个十分机敏的人,见曾高、李西屏这些将领今夜来见,料是李想要在西部用兵。不过李想手下文武班底分得非常清楚,所以他克制的非常好,从不过问军务部的事情。
曾高轻轻弹着烟灰,笑道:“汉口最大的粮商赵家现在是鄂州革命军的军需供应商。大帅可以放心,军队的粮食供应非常稳定。”
在经历辛亥战火的汉口,还能堆积一千五百万石的粮食,也不是个小数儿了,也足以看出汉口八大商帮辐射中国中部九省广阔的商业渠道,不如怎能有如此强大的回血能力。
李想心里踏实了许多,盯着众人,良久,突兀说道:“我看有一千多万石粮也就差不多够用。想当年左中棠平西,东借西借只有七百万石粮,满清朝廷的银钱也指望不上,照样把事办了。现在咱们一千万元的西征公债全部销售一空,军费也够了。”
吴兆麟朗声说道:“西征一旦兵败,一千万的公债你还得起?”
李想沉静地说道:“如果每个人都如你一样畏惧失败,武昌革命也不可能成功了。西征公债能买得这么红火,正代表民众对我鄂州革命军的信任。”
“李帅不可再兴军。”吴兆麟猛的站起身,“武昌举义是不得已,与北洋军的恶战已弄得财源竭阙,如今南北停战,和平谈判解决国体问题,鄂州约法统治地域刚刚恢复一点太平景象,百姓正是安居乐业的时候,不知何故又要兴军,不能叫百姓过个安稳年?”
“我为的是中华神圣不容侵犯的领土主权的完整西征!”李想冷冷说道,“我们不能以鄂州大治,就不顾西域百姓处于水深火热!我回来就听说你四处造谣,反对西征,说我这次必定出师不利,可是有的?”
“是!”吴兆麟昂然答道:“我不能容忍你的刚愎自负,穷兵渎武,把中国人拖落万劫不复之地。”
“吴兆麟之言可谓偏颇!”曾高插口说道,“当今的世界局势你看的不够透彻,欧洲列强各国互相之间矛盾重重,如果为了西北边疆与中国开战,他们的自家后院就得起火。这也是中国革命轰轰烈烈,列强没有如太平天国时期那样出兵干涉,而是宣布什么“严守中立”的最根本原因。李帅正是看出列强的弱点,才能在与列强的碰撞中次次占据上风。”
李想被吴兆麟一番话说得脸色难看,经曾高一番辟解,讲得精当,脸上又回过颜色来,冷笑道:“新华社出版的《人民日报》你一定没有好好看过,不然怎么会说出这么幼稚可笑的话?实话对你们讲,我为民族统一大业西征,原本就不在乎什么列强,就是和列强在大西北干架,我也不怕!西北边疆动荡,分裂之势力蠢蠢欲动,南京和北京无力去管,那就我们来管。你吴兆麟是怎么了,连这也不懂?”
“我不懂国内外的局势。”军容整齐的李西屏听了半日,缓缓说道,“我只知道身为一个军人,面对再强大的敌人也要有亮剑的勇气!鄂州革命军没有亮剑精神,武汉三镇早被北洋军占领了。没有亮剑精神,洋鬼子会怕咱们,会换我们租界?咱们这次西征,就是要亮剑给列强看!”
李想听着心中不由暗笑,这个李西屏真不含糊,他这一句话不知道骂了多少人。
“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见吴兆麟尴尬,此时也不便说,遂起身打了个呵欠道:“无论主战不主战我都不罪,天不早了,散会吧。冯小戥、铁龚奇、曾高和李西屏,还有丁文江和李四光留下,还有事情要和你们商议一下,其他人都散了吧。”
~_~@~_~@~_~@~_~@~_~@~_~@~_~@
紫禁城,养心殿的东暖阁里,隆裕太后坐在靠南窗的炕上,用手绢擦眼,年幼的皇帝溥仪坐在隆裕太后的右边,好奇的看着面前地上的红毡子垫上跪着一个陌生粗胖的老头子,也是满脸的泪痕。小皇帝一脸非常的纳闷,不明白两个大人为什么哭。
这时殿里除了他们三个,别无他人,安静得很。胖老头子很响地一边抽着鼻子一边说话,说着小皇帝完全不懂的话。
袁世凯以全体国务员名义密奏太后,说是除了实行共和,别无出路。密奏中让太后最感到恐怖的,莫过于这几句:“海军尽叛,天险已无,何能悉以六镇诸军,防卫京津?虽效周室之播迁,已无相容之地。”;“东西友邦,有从事调停者,以我只政治改革而已,若等久事争持,则难免无不干涉。而民军亦必因此对于朝廷,感情益恶。读法兰西革命之史,如能早顺舆情,何至路易之子孙,靡有孑遗也。”
“路易十六被以叛国罪推上了断头台!”袁世凯充当了一回说书人,擦擦眼泪,说起法国大革命的故事:“那是西历一月二十一日,也就再过几天的时间就是这位法国皇帝的忌日。法国巴黎的天气也和北京一样,下着鹅毛大雪,奇寒无比!但是革命广场的人潮汹涌,气氛是那么的欢腾、激昂。国王路易十六被押上断头台。路易十六当年曾亲自参与了断头台的设计,为加速断头台的杀人效率,他还命人将铡刀改成三角形。想不到的是,路易十六自己最后也被送上了自己设计的断头台!路易十六被刽子手摁在那断头台上,那巨大的铡刀上面还挂着手指粗的冰溜子,就这样在法国民众的欢呼中,咔嚓的一声砍了下来!”
袁世凯嘎然而止,隆裕太后被他这么“咔嚓!”一声,吓得哭不出声来。
可怜年幼无知的小皇帝还在拍手叫好,天真烂漫地道:“说得好!后来呢?快说呀,快说呀!”
隆裕太后搂着小皇帝哭得更加伤心了。
“老臣遵旨!”袁世凯狞笑一声:“路易十六就这么人头落地!可怜,路易王直到临死前,仍坚称自己无辜。他是在早上十时被公社押来这里的,手臂被反绑在背后,走上断头台。这时,他高喊起来:“我清白死去。我原谅我的敌人,但愿我的血能平息上帝的怒火。”路易十六明知危殆,始终没有大刀阔斧的改革魄力,甚至还要矢上加尖。终至“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隆裕太后听袁世凯的吓唬后泪落不止。
袁世凯最后竭力申说:“以现有兵力财力,无法作战,常此牵延,必有内溃之一日,而且彼众若狂,醉心民主人心涣散,如决江河,莫之能御。”
太后隆裕哭道:“汝看着应如何办,即如何办。无论大局如何,我断不怨汝,亦不能怨汝。”
胖老头子袁世凯哭道:“臣等国务大臣,担任行政事宜。至皇室安危大计,应请垂询皇族近交王公,论政体本应君主立宪,今即不能办到,革命党不肯承认如开战,战败后,悉不能保全皇室。此事关系皇室安危,仍皇太后皇上召集皇族近支王公,密开果决会议,速定方案,以息兵祸而顺民心。”
袁世凯带吓带劝,絮奏了好多时,最后闻得太后呜咽道:“我母子二人,悬诸卿手,卿须好好办理,总教我母子得全,皇族无恙,我也不能顾及列祖列宗了。”凄惨语,不忍卒读。
袁世凯乃退出来东暖阁,把隆裕吓唬成这个样子,不禁有些洋洋得意,走出养心殿的时候脚步轻飘飘的。
袁世凯再次回头看了一眼养心殿,立刻乘舆出东华门,卫队前拥后护,警备甚严;两旁站着兵警,持枪鹄立,一些儿不敢出声。
39亮剑
39亮剑
—://。。
卷二京华烟云40我们的追求
更新时间:2012…12…1116:13:06本章字数:4775
“真的要将鄂州政府牵扯进一场战争吗?”。丁文江看看剩下的几个人,摇了摇头叹息道,“也许南北和谈成功,藏蒙也就不会独立了,这场战争或许是可以避免的。”
“只是也许?”李西屏立刻说道,“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咱们不西征,外蒙教主会放弃独立?西藏達赖会放弃独立?”
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大家都明白,但只有李想把它说成了哲理。这话一出,大家也立刻点头表示支持。
“打仗不是请客吃饭,袁世凯要的是大总统的位置,外蒙教主要的是外蒙土皇帝的位置,西藏達赖要是西藏土皇帝的位置,南方某些响应这次举义的人要的是都督的位置。”李想又冷笑道,“我们追求的是一个伟大的理想。”
听了这话,才来武汉不久的丁文江和李四光的眉毛皱了起来,一脸的若有所思。他们是明白人,他们也是追寻理想来的武汉,他们知道李想这话是指什么意思。
“的确是这样的。”曾高苦笑了一下。他本来是个厌恶战争的人,但是面对这样的时代,他不得不拿起武器战斗。
“我的鄂州政府有革命军战士的枪杆子和橄榄枝。”李想眯缝着眼,目光虽然只是望着天花板,但是看的很遥远,“谁也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滑落。有我在,凡事搞分裂的和想侵略的蠢猪们就是在找死。”
李想不知道自己在说这话的时候是多么的霸气。
“我们的胜算有多大?”李四光突然问道。
“这一次布局在先,而且在全国光复的大潮流中,西征单纯就是一场席卷大西北的扫荡战,不需要策略,胜算很大。”一提到战争局势,曾高的脸上又现出了运筹帷幄的神采,“鄂州革命军的战斗意志非常高昂,以及装备要比西北地区的杂牌军先进太多,补给充足,硬件软件,比起左中棠西征时候好太多,我们的胜面很高!”
“就是大军团野战又如何。”李想豪气万千地说道,“一个铁甲战车和一个运输汽车,已经可以抵御千军万马!”
“大帅,”李四光扭扭捏捏的说道,“这两个新式武器现在还只是生产了两个样品”
“啥?”李想太高估汉口的科学技术水平了,他的这个创意如果在欧美,也许一个月可以造出一条生产线来,但是中国不行。
丁文江看着李四光被李想目光逼迫而受伤的样子,赶紧出来解释道:“这两样新式武器都是闻所未闻,西方国家也没有现成的生产线购买,我们也只能购买两条拖拉机地盘生产线,生产汽车和装甲战车的地盘,其他的都有自主设计,自主生产,能在一个月造出两个样品,已经是累的吐血才完成的。”
“辛苦你们了。”李想也知道自己急功近利了,笑笑说道,“样品性能测试怎么样了?”
“铁甲战车全重吨,装甲厚度为6毫米,配有四挺毫米“马克沁”机枪,发动机功率千瓦,最大时速千米,越壕米,能通过米高的障碍物。另外还有一个旋转式炮塔,装有75毫米小口径的短身管榴弹炮,简直就是移动碉堡,如果说大炮是战争皇后,那铁甲战车就是战争之王。”说起这两件跨时代的产品,沉默寡言的李西屏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说话了,各项数据简直如数家珍。
不过,李西屏夸完之后立刻又开始吐槽:“只是这种火炮初速太低,有待改进。坦克转向,靠离合器和制动器系统,不够灵活,单位功率太小不说,最大行程只有35千米,不适合长途奔袭,装甲应该还可以增加一定厚度。总之,由于汉口现在技术水平的限制和生产设备简陋,铁甲战车的性能根本远远没有达到大帅描述的程度,其火力主要只能用于歼灭敌人有生力量,装甲只能防御枪弹和炮弹破片,也没有安装最新的美国无线电通信设备和英国潜艇的光学观察瞄准仪器,行驶颠簸、速度缓慢,机械故障频繁,乘员士兵的工作条件恶劣,里面就像一个蒸笼(看来这个严谨的军人亲自操作过铁甲战车)。铁甲战车只能用于引导步兵完成战术突破,不能向纵深扩张战果。”
“不要不知足,铁甲战车有这样的水平已经足够,足以纵横大西北!”李想笑呵呵道,“技术可以慢慢改进的嘛。”
“在大西北作战,一旦低估了对手,失败或许就在眼前。”曾高给他泼了一盆凉水,“永远不能藐视你的敌人,尤其是和列强有瓜葛的敌人。”
“这话在理。”李想楞了一楞,脸色凝重地点点头,想起伟人的一句话:“战略上要蔑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想不到李想又迸出这么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几乎引得所有人都进入沉思。
曾高露出了一个微笑:“只是和一个大西北的杂牌军作战,也许是我多心了。”
当国内外,甚至整个世界都在关注南京与北京上演南北和谈之际,李想已经超越了小小的南京和北京,他的眼光正飞越时空,注视着久远,南京和北京在李想的胸襟里不过是巨幅棋盘上的一个小小的棋子。他谈到了西征,语气平静的犹如手中香烟的缕缕青烟:“西征的目的,一方面在于光复大西北,又一方面在于争取扩大鄂州革命根据地,便于我全国革命工作之进步,而不是死守据点,或者真的寄希望与南北和议。到了南北和议确实证明袁世凯拥护共和,孙中山让位,我们这时候更加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袁世凯是真共和还是假共和,所以我们在南北和议成功之后,表示拥护共和的同时,应以不放弃鄂州约法统治下的地方治权,保存鄂州革命军军力为原则。于必要时机与一定条件下,积极扩大鄂州约法统治地域,作为革命根据地,不但是被迫的不得已的,而且是革命方针内所许可的,并无为之震惊的必要。”
这么**裸表达自己战略意图的人,也的确少见。
袁世凯乘舆出东华门,卫队前拥后护,警备甚严;两旁站着兵警,持枪鹄立,一些儿不敢出声。
刚刚把隆裕太后吓唬的哭爹喊妈的袁世凯得意洋洋的出宫,怡然不知京津同盟会已经探知他每日入清宫议事,守卫兵将及一镇,行人往来亦甚注意,经过要道如克林德碑、东单牌楼、东长安街、王府井大街、金鱼胡同、西堂子胡同等路,其中以丁字街形势最要,而祥宜坊酒楼又可匿迹,由高掷下,最为要害之地。
同盟会党人杨禹昌、严岐峰在东安市场口,张先培、黄之萌据祥宜坊酒楼上,李超、税绍圣、李献文、傅恩逊、李质生、熊润泉等,分布王府井大街,及金鱼胡同,各路游行又分男女同志数队,四路巡视侦察报告。
辛亥武昌首义后,在北京、天津和保定一带的同盟会会员秘密成立京津同盟会,直属于南京同盟会本部。举汪精卫为会长,李煜瀛为副会长,分部办事,部各有长,同时设暗杀部,以为诛锄元凶巨憝之计,共有男女同志二十余人,以其行动与他部异,每人都有直接行动任务,并负担一部分事务性的工作,相戒严守秘密,舍汪、李、及本部同志外,多无知其内容者。
成立一月,已将各事准备就绪。所需武器由上海运来,并由各同志到京西门头沟、十三陵等处荒山演习。谋刺对象、方法、道路均一一讨论决定,只等候南京的命令。当时研究谋刺的对象有三人:(一)袁世凯(清内阁总理),(二)良弼(军咨府副大臣),(三)载泽(度支部大臣)。后二人是清朝中枢较有能力的满族大员。但他们认为是最主要的、要首先对付的则是袁世凯,这不但由于他是清朝政府的主脑人物,而且为人阴险无信,必须首先加以诛锄。
这其实是汪精卫在京津同盟会宣言上说的:“北方事不易为,惟暗杀较有把握。其反对民党,阻碍共和者,如袁世凯、荫昌、冯国璋、载泽、载洵、载涛、良弼等,皆在所必锄。然清廷诸人多无学识,障力尚小;惟袁在北方年深名盛,声威势力无出其右,若与清廷合力抗我,北事无可为也,北方根本不解决,演成南北局,致全国流血,祸无已时,外人乘此瓜分,是我国不亡于满清,而亡于革命也,故吾党目的尤以袁为最要。”
但是汪精卫后来态度极巨转变,反对刺袁,当北方同盟会党员知道孙答应让袁之后,他们义愤填膺,认为袁世凯是共和之梗,立刻甩开汪精卫的遥控,自主的组织暗杀。
袁世凯乘双马车出东华门,耀武扬威的过东华门大街,急速的奔向外务部新衙门前进。张先培自三义茶叶店楼上看到袁的马车到了面前,乃扔下一个炸弹,非常准确的落在马车下面,怎知袁的马车走得快,炸弹落后在马车后爆发。
这时袁的马车已到跑到了祥宜坊酒楼前,黄之萌和李献文见到接着冲出,各掷一弹,其中之一终于炸中了马车,“轰!”掀起的爆炸掀翻急速奔跑的马车,当场死马车夫一人、护卫管带袁金镖、护卫排长一、亲兵二、马巡二、路人二、骑马兵三。第三组在东安市场徘徊的钱铁如和第四组乘马车的吴若龙、罗明典、郑毓秀闻炸弹声,遂以手枪和炸弹威胁沿街夹立的军警。
一个人不能不说是有命运,袁世凯这一时期实在黄金时代,遇事逢凶化吉。他的马车虽被击中,他却只是被扔出车外,未受丝毫伤害,卫兵们立刻扶袁改骑马脱出炸弹的浓烟,袁并于马上下令还击和搜捕。
在丁字街酒楼上的黄、张两同志闻第一弹声,即开窗持弹等候,但因袁车已改道,未得一击,反被街上军警察觉,上楼捕去。在东安市场门口的杨禹昌同志,在场内休息时闻得弹声,持弹奔出,也因形迹败露被捕。惟投弹的严同志乘人声鼎沸、军警慌乱之际,暗退入茶叶店内,将手枪插入茶叶桶中,从容出门逸去。黄芝萌为贵州贵筑人,北京陆军测量学堂学生。张先培为贵州贵阳人,北京客籍学堂学生。杨禹昌为四川资阳人,北京清河陆军中学教师。三同志被捕后,为袁之军警执法处所杀害,为了自己追求的理想,临死不屈,大节凛然。
40我们的追求
40我们的追求
—://。。
卷二京华烟云41燃烧青春
更新时间:2012…12…1116:13:06本章字数:4766
李想把嘴里的雪茄来回咬着,一脸的灿烂,不时爆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气氛融洽而愉悦。
“大帅”悄悄走近会场的管家小妹低着头,听到李想因为兴奋过头,开始用带着浓重的湖南乡音,旁征博引,纵论宇内古今,把个辛亥革命的起因、现状以及未来的走向分析得丝丝入扣,她手指局促地捏着军装的衣角,吞吞吐吐地说道:“北京来的消息。”
“呃”李想忽然知道梅迪想说什么了,刹住指点江山的意气风发,说道:“是关于袁世凯的吗?”。
所有人的目光全盯住了李想的私人管家小妹梅迪。
梅迪有点受不了这群男人如狼似虎的凶狠目光,低垂着脸,点了点头。
“受到孙丈夫退位保证书,袁世凯应该已经有决断了吧?”李想把嘴里的雪茄丢到了地上,脸色严峻了起来。
“当袁世凯确实弄清楚了南京政府不可能独立地有所作为的时候,他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