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理想年代-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想的心像奔马一样翻腾,一阵阵惊恐袭来,回回西军一路上掀起了不知道多少腥风血雨,前面的小镇不知道会遭到什么不幸?这种不幸,算不算因他而起?他的心在拚命驱除这可怕的想象,但是心一翻腾又想到他所最不愿想的情景创造历史的伟人,也同时是历史的罪人想到这里,他感到十分可怕但他一转念,昨天还教训张凤翙说:“为了祖国的领土完整,为了祖国的长治久安,我们不去介意背负屠夫的历史罪名,这才是国民革命之精神这才是革命军人应该肩负起的责任”这样一想,他的心翻腾的激烈,便急催座下马

战马嘶叫,六百余骑,风一般的驰上西山,扼住了入山的要道

李想猛的一勒不安的战马,可是呈现在他眼前的西北小镇,已是一片熊熊大火,浓烟冲天,李想迅判定敌人可能正要逃窜或已经逃窜

“前进”李想狂吼一声,不能再等后续步军,一声号令,战士们纵马扬刀,从宽大的正面压下山来,奔过雪原小山包,向小镇猛袭刹那间,骑兵钻入了火海,埋入浓烟之中

晚了匪徒已经逃窜,扑了一个空

小镇一片惨景,令人胆寒

火势有的地方奄奄将熄,有几处熊熊正旺,全村一片火海,草垛、房屋都在燃烧牛啊,猪啊,烧的一截一块,冒着油泡发出吱吱的响声,发出刺鼻的苦涩和腥臭难闻的气味

哗哗啦啦被大火烧通透的茅草房子一个个塌了架,伸出一股股带星星的火舌,夹在浓烟里,一旋一旋升到高空

烧伤没死的猪狗怪声地在惨叫

全镇没有一个人救火,也没有一个人嚎哭,他们全身绷得像石头,紧握双拳,直瞪两眼,麻木的看着眼前无情的烈火吞噬了他们艰难维持的家园

李想牙齿咬的噶蹦直响,猛的翻身下马,手一挥,命令一声道:“救火快救火”

六百多战士纷纷拴好马,一起向这无情的熊熊大火搏斗

李想冒着浓烟烈火,各处查看着被害的情况

村中央许家车马店门前广场上,摆着一口鲜血染红的大铡刀,血块凝结在刀床上,几个人的尸体血淋淋,一段一段支离破碎,乱杂杂地垛在铡刀旁有的是腿,有的是腰,有的是胸部,而每个尸体却都没有了头

在这垛被铡的尸体周围,狼藉地倒着二十多具被害者的遗体,有老头,有小孩,绝大多数是妇女看得很明显,这些死难者是想扑向铡刀去救自己的亲人,或替亲人去死,或是去拚打而被乱枪狂射杀害的

内中有一个年轻的妇女,剥的只穿一条裤衩,被破开肚子,内脏拖出十几步远,披头散发,两手紧握着拳,像是在厮打拚命时被残害的

在离三十步远的井台旁,躺着一个未满周岁的婴儿的尸体,没有枪伤,也没有刀伤显然是被残酷的匪徒活活摔死的他这样悲惨的离开了可怜的母亲母亲哪里去了?她的命运又怎么样?

李想又向前走了几步,转过墙角,一眼看到的是为触目惊心的惨状

是在饮马井旁的大柳树上,用铁丝穿着耳朵,吊着血淋淋的九颗人头这些被害的人头,个个咬牙瞪目,怒气冲天,标志着他生前的仇恨这仇恨虽死犹未息

人头旁边,悬一块大木板,上写了九个字:“李半截子娃娃的下场”

李想气愤得全身像铁块一样,他转回身走到铡刀旁

在这些惨遭屠杀的尸体旁,一大堆火炭,一个老太太的尸体,半截倒在火里,肚子以下,已和火炭一起烧尽了,只剩半截的胸膛和染满了黑血块的白发苍苍的头了,好像是被活活丢在火里烧死的仔细看旁边还有一个幼儿,被烧焦了的骨灰,在冒着最后的一缕青烟,一条半截小腿伸在火堆外面从脚的大小看来,这孩子也不过五六岁

火灰旁有二十多条扁担,上面染红了鲜血,被火烤干后,迸裂成一片片鳞状血块这也不知匪徒们用它做了什么奇异的恶刑

火被扑灭了,全村已是一片灰烬碎砖乱瓦,被罩在苦烟和臭气里

满村的人,有的妇女昏倒了,有的呆了,有的疯了他们咬着牙,直瞪着眼,吐射着无穷的怒火

张凤翙率领的民兵步军终于赶到了,战士们整理着受难群众的尸体,他们不用村里人,因为这情景太可怕,他们不忍让群众再看他们的亲人、他们的邻舍好友这惨死的情景

李想常教导他们,革命军是人民的子弟兵,被害的人像他们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兄弟姐妹,哥哥嫂嫂,侄儿侄女他们是那样小心谨慎整理着尸首,深怕不小心弄痛了死难者的伤口他们解下了自己的军毯,严严实实地把尸体裹起来

战士们对者这些死难者,整齐地站了一个圆圈,肃立默哀那些女孩子,一个个哭的稀里哗啦

他们举起了手,握着铁一般的拳头,激动着,愤怒着,二百余人发出了一个声音:“安息父老们我们一定讨还这笔血债,我们誓死报这场血海深仇”

天地之间,凄厉的寒风亦随着战士们的怒吼,在嘶叫咆哮

西街上,李想一面用手揉着红红的眼睛,一面走着他前面踉踉跄跄地走着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那位老人弯腰顿足喊着:“西军屠夫……”他悲愤得再也说不下去了,只是用手连连地指着西山

李想面色苍白,心像一块重重的冷铅

“魔鬼杀人的强盗洗光了,洗光了唉天哪天哪”

全村的老百姓已经向战士们围拢来

“亲人亲人我们要控诉,控诉……”

李想也只是指挥战士们扑火,掩埋受难民众的尸体,民众已经从这里把他们当成亲人群众的上千只眼睛里,涌出了热泪,开始向他们倾吐着受难时的情景

李想看着这些受难的群众,万分努力地克制着自己的愤怒,特别是一幕幕血腥的画卷,总在袭击着他的理智,神情显然是有些恍惚

李想抬头环视了一下,在悲痛愤怒的人群中,人群中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穿着一身单薄的破衣衫,两眼直瞪着,两手张开着,像疯了一样地叨念着:“儿子没了没了……媳妇也没了,没了……天哪谁养老?谁养老……你们说说……”

一个中年妇女,两眼流着泪,怀里抱着一个大约两岁的小孩孩子的小脸紧紧依偎在妈妈的脖子旁,瞪着惊恐不懂事的两只大眼睛,看着妈妈的脸,妈妈的眼泪掉在孩子冻红了的小脸腮上她的腿旁还有三个大一点的孩子,跪在她的腿边,紧搂着妈妈的腿一会儿抬起头来,用已经懂事的眼睛望望妈妈;一会儿用小手搓着自己的小脸,拭擦着眼泪,低声地抽咽着,没敢放声嚎哭

李想一转眼,又看见自己身旁站着一位年轻的姑娘,她满目凄凉,头发散乱,像是凝住了一样呆望着地上,眼珠一转也不转有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偎在她的身前,她用自己的衣襟,围着他小孩不时地哭着望着她的脸,低声地哭叫着:“姐姐姐姐爸爸妈妈没……”小孩哭的再说不下去了这位姐姐连忙低头给弟弟擦眼泪,可是她自己的眼泪已成串地滴在弟弟的头上、脸上

看到这凄惨的情景,李想在愤怒中沉默,战士们也在愤怒中沉默,酝酿爆发的危险情绪,只脆弱的女孩们是哭的最伤心的

李想无比惆怅地扫视着面前凄凉的一幕

张凤翙站在小镇外的风口上,双手拄着插在地上的指挥刀,眼神呆滞而无焦距地凝视着远处他的神情非常让人心碎,萧瑟的寒风,吹得着他的头发在一片凌乱中飞舞

“为什么会这样呢?李帅?为什么会这样?”张凤翙转过身,幽幽地看住了李想,漆黑的眼眸中止不住滚滚落下地泪水

“……”李想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这位陕西大都督了,说实话,现在他还需要别人安慰呢

“没想到……没想到……”张凤翙哽咽着仰天又是一声悲叹:“马家军竟然这样残忍,残杀这么多无辜的平民”

李想的心忽然象被什么东西塞满了

留洋高才生张凤翙的身子剧烈地哆嗦着,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嚎啕大哭起来

李想仰起头看着天空,豆大的眼泪从他的眼眶里悄然滑落,一股神圣,一种使命,在他已经快要窒息的喉咙中爆发,高唱起了《义勇军进行曲》

战士们自觉的同声合唱澎湃浩瀚的歌声,在整个小镇的上空回响,这首雄壮的国歌,今天变成安抚逝去灵魂的哀歌,在广袤的西北上空,牵引出了一个又一个若有若无的叹息

小镇内外,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咆哮我们,都不愿做任人宰割的奴隶

“立即出发”李想对张凤翙说道:“追击敌人”

张凤翙从地上缓缓起身,满脸肃穆地向李想敬了一个军礼

勇气又在张凤翙地脸上恢复了,一个用力的颔首之后,这位留洋的高才生大步走向了自己属下地民兵战士,呼喝声立刻响成了一片

—://。。

卷一辛亥风雨58最终幻想

更新时间:2012…12…1116:13:21本章字数:5213

北京城中的大雪在纷纷扬扬地下着,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寒流暗暗的涌动着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辜名学霸王”袁世凯目光闪烁地望着外头白雪皑皑的宫院,款款说道,“李疯子的诗纵横摆阖,大气磅礴这样的雄才伟略,大有汉高祖的《大风歌》和魏武帝的《短歌行》之风”他长吁了一口气,接着又道,“李疯子离开南京,转战西征,一路连战连捷如今宁夏已经光复,甘肃光复也就是时间的问题……”袁世凯摇摇头,没再说下去

“看着李疯子攻城略地,心急了?”徐世昌手指弹着茶碗盖,乜斜了袁世凯一眼,说道,“那咱们就使把劲,叫小皇帝早点退位”

“我怎么不急,李疯子的势力膨胀的太快”袁世凯想起这事就来气:“攫取共和国总统,过去一直是半公开的秘密孙大炮的声明发表后,由秘密默契,变为公开讨论,我是再也无法故弄玄虚了”

现在,袁世凯是既不甘心与革命党人翻脸,也不愿在清廷面前公开承认,陷入十分尴尬的窘境宗社党人因袁世凯用清朝皇位去换自己的总统,而对他越加仇恨有人盗用“直豫鲁晋奉吉黑七省文武官员绅商兵民”的名义指责他“欺负孤寡,卖国求荣”,“甘为曹、莽之后裔”有人写信给他说:“欲将我朝天下断送汉人,我辈决不容忍,愿与阁下同归澌灭”

“孙大炮所提的条件有失审慎,无疑是背弃了他的许诺,提出了不可实施的建议唐绍仪也在向南方施压,说孙大炮正在把事情弄糟,他致电孙中山说,再提什么条件,简直是发疯伍廷芳、温宗尧急于同咱们达成协议,对孙大炮公布的清帝退位条件为恼火,温宗尧说:如果我有一只****,我就亲手杀死孙中山”徐世昌说道

“看来咱们在最近几个星期所做的工作,由于孙大炮发出了一纸最后通牒,在很大程度上是白费气力了这一通牒正当就要宣布退位的时刻送达北京,清廷宗室只能把它视为一件非常拙劣的恫吓,再无其他看法”袁世凯叹息一声

那些满蒙王公亲贵,尤其是以良弼、溥伟等为首的宗社党,在孙中山公布清帝退位,即让位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的条件后,加紧了反袁活动他们准备袁世凯一辞职,便照准,由毓朗、载泽等出面组阁,以铁良任清军司令,作最后的斗争

而且铁良已回到北京,他和良弼等人策划反袁,在北京城组织近两万名满族士兵北京恐怖行动正在蔓延,很多人设法购买武器,价格只有四十五法郎的勃朗宁左轮****,竟卖到一百两银子一支

袁世凯见少壮亲贵情绪激愤,单凭口舌难以令其就范,于是以“维持北京治安”为幌子,调曹锡率领的北洋军第三镇一部分进京,驻扎在东城及天坛一带,用以威慑亲贵同时,为了麻痹政敌,他又厚着脸皮一本正经地对中外记者宣布:“现在外间多疑本大臣有谋充共和总统之志愿,揣测之词,殊属可笑虽北方人民及各军队不免有此思想,而孙逸仙及一般民党亦屡次以皇上逊位即以大总统推戴为言,然本大臣断不肯担此责任:一若任总统,似目下之请皇上逊位,纯为自私自利起见,天下后世将视我为何如人;二第一任总统经营创造,甚属不易……我年近六十,病体支离,数月以来,国事操劳,益觉颓唐,自问实无此才力我此次之力疾拜命,实恐北方糜烂……但使大局敉平,可以始终保全北方之秩序,则我之责任已尽,即我之志愿已达,其他实非我所愿闻”

袁世凯公然否认与革命党达成的口头协议但孙中山也不是省油的灯,闻讯十分气愤,再次通电说:“此次议和,屡次展期,愿欲以和平之手段达到共和之目的,不意袁世凯始则取消唐绍仪之全权代表,继又不承认唐绍仪于正式会议时所签允之选举国民会议以议决国体之法,复于清帝退位问题,业经彼此往返电商多日,忽然电称并未与伍代表商及等语似此种种失信,为全**民所共愤……则袁世凯不特为国民之蠹,且实为清帝之仇此次停战之期届满,民国万不克再行展期,若因而再起兵衅,全唯袁世凯是咎举**民,均欲灭袁氏而后朝食”孙中山宣布了袁世凯的罪状,揭穿了他的诡计,使他无法躲闪

忽然,袁克定匆匆进来,喘了口粗气,一屁股坐在袁世凯对面的椅子上,心神不宁地向外望望,转脸对袁世凯说道:“靳君翼卿回来了――同志靳君翼卿由孝感第一军来京,言二四两镇,已退至广水信阳一带,经余多方运动,赞成共和者,将校已达二百余人,此次代表第一军来京,联合各军,要求共和,拟订三种办法:一运动亲贵,由内廷降旨,自行宣布共和二由各军队联名要求宣布共和三用武力胁迫要求宣布共和以上三种,自以第一种,最为和平,最为允当特时机万变,究竟主用何策,尚未可定”袁克定说着,从袖子里掏出一封书函,说道,“这是他们几个书生上父亲书”

“靳云鹏”袁世凯突然想起来了,接过上书展开,徐徐念道:“时机日急,迫于燃眉,中国存亡,决于和战,宫保躬操政柄,身系安危,舆望所归,群生托命,正宜力维大局,幸勿为左右所惑,致蹈危机盖中外古今,断无独背民心,而可以幸然成事者神机默运,端在此时侧闻京师暗杀党人,日增月盛,诚恐一旦暴動,致令宫寝受惊。谁非人臣,讵能逃责拟请派禁卫军,保护两宫,暂幸热河驻跸,其大内留守事宜,即交世、徐两太保,会同管理庶几有备无患,巨变可弭,倘荷施行,中国幸甚”

“他人呢?”徐世昌问道

袁克定回道:“就在门外”

“你引他进来”袁世凯见靳云鹏写得深得吾心,忽然觉得这个人也许打破僵局的关键

“是”袁克定应了一声,又退出去

袁克定招呼着靳云鹏在回廊转着走着,叹息道:“我在北京运动数日,效果甚微,惟赖君力,继续进行”

靳云鹏在旁笑道:“一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懈,君其勿虑”

袁克定勉强笑道:“亦须审慎,究不可轻于冒险”他做了一个请的动作,“先生请进”

“靳先生请进”袁世凯在里屋郎声笑道“请坐”

“不敢当,”靳云鹏走进去,一眼看到袁世凯和徐世昌两位全在,赶紧向二人一揖,也不客气的坐下

靳云鹏谒见袁世凯,也不废话,力陈大局利害,说道:“不能再启争端,况宫保一身,关系国家安危,尤宜俯从民望”

袁世凯、徐世昌都没言声,靳云鹏来前,他们二人已经议过这事了,而且不止一次两次袁世凯沉思半晌,道:“某为大清总理大臣,焉能赞成共和,以负付托”

靳云鹏绷着的脸浮现一丝笑意,说道:“人心为大势潮流所趋,非共和不能维系群情,必致瓦解土崩,存亡莫卜,宫保负旋乾转坤之任,自当好恶同民”

袁世凯一脸喟然地说道:“南人希望共和则有之,北人恐未必然”

靳云鹏冷笑道:“宫保误矣,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南北程度,容有不齐,而其图谋幸福好安恶危则一也”

袁世凯脸色又变成忧心忡忡,问道:“段军统之意若何?”

靳云鹏猛然道:“第一军全体一致,主张共和,并议推举宫保为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先是忍不住的大喜,接着装着大惊失色的样子,沉着脸说道:“军心胡一变至此,将置余于何地,若欲使余欺侮孤儿寡妇,为万世所唾骂,余不为也”

靳云鹏知道,袁世凯不过是做个样子,知道从龙之臣这时候正是表现的时候,遂欠身说道:“宫保为四百兆人民代表,现在大局已危急万分,共和尚可图存,倘绝对主张君主,必致国亡种绝而后已,宫保试思保全中国为重乎?抑保全一姓为重乎?且民军倡言共和告成,皇室必加优待,正系两全之计倘听其糜烂,外侮纷乘,国且沦亡,虽优待亦不可得,奴隶牛马,同听诸人,谁秉国钧,实阶之厉,宫保扪心自问,咎何可辞”

袁世凯皱着眉头,深沉地说道:“冯军统、张军门均极力主战,军队宗旨,断难一致”

这是实话,冯国章在北京后,心有点动摇蒙古博尔济吉特培等,组织义务勤王敢死队,君主立宪党亦宣告成立,宗室竟然公举冯国璋为会长虽然一开始都是袁世凯受意的,但是到了这个地步,难免冯国章会有其他的心思外间传闻,冯国璋向内廷要求军饷六百万,并声明已派妥员前往河间招募精壮二十营,以备战斗

靳云鹏咬牙沉思着道:“宫保勿忧,某当凭三寸舌,以游说之,必令联为一气”说罢,竟毅然而退去

袁世凯无言的看向徐世昌,徐世昌正看着靳云鹏离去的背影,缓缓点头:“能成华甫是聪明人,知道怎么选择靳云鹏只不过是把你的意思,委婉的传递给他”他一边起身,一边向袁世凯说道:“近来洋人的报纸频频传来清军在‘西北大捷’的报道,各亲贵协同宗社党首领良弼深受鼓舞,运动第一镇禁卫军合力反对共和王金绶等和之,遍发传单,以冀耸动众心”

袁世凯冷淡地说道:“明明是败丈,洋人偏偏要说成胜仗,这不是指鹿为马,颠倒黑白?偏偏宗室的这次蠢猪都相信”

“清廷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他们当然愿意相信这是真的”徐世昌端起了架子,提足了精神,身子一仰说道,“就像湖北一战的结果,北洋其实输了,但是他们就愿意相信我们说的胜利可是西北战场,洋人再怎么能吹,等李疯子拿下皋兰,洋人吹的泡泡,宗室的最终的幻想,也终将破灭”

袁世凯即不愿看着李想势力膨胀,又不知道怎么对方这些宗社党,扣着茶杯,叹道:“宗社党那几个死硬的家伙,上书于我,其词旨极为严厉,略谓欲将我朝天下断送汉人,我辈决不容忍,愿与阁下同归澌灭”

徐世昌冷笑道:“对付宗社党那几个死硬的家伙,依我之见,除之为上”

袁世凯点头,他也想过杀掉宗社党以良弼为首的亲贵,但是,他考虑到,一则良弼任禁卫军第1协统兼禁卫军训练大臣,仍有操纵禁卫军的实权,要除掉他,不是那么容易再则杀掉皇族,尤其是像良弼这样的皇族,很可能会惊动整个清室,这不但使他永远洗不清“曹操”之恶名,也不利于他稳妥地从清室手里接过权力

徐世昌见袁世凯沉默不语,便不露声色地道:“老弟,你不便下手,可用三十六计中的借刀杀人一计”

袁世凯禁不住敞怀大笑起来

徐世昌忽然道:“听闻恭邸、泽公主借外兵,以抗共和蒙古王公则纷纷出京,各回本旗组织独立”

“不过是一个日本浪人在那里上窜下跳,不足为虑着赵尔巽关注既可”袁世凯不屑道:“要知道,大鼻子洋人们可是站在我这边”

—://。。

卷一辛亥风雨59仇恨燃烧我心

更新时间:2012…12…1116:13:22本章字数:5694

六盘山属龙山山脉,南北走向,连绵起伏数百里其主峰六盘山,是这道山脉的第一峻岭,地势险要,山峰陡峭,拔地而起,耸立云中,海拔二千八百多米

三关口位于六盘山东侧,是西去兰州、北至银川的咽喉瓦亭又是三关口的推一门户,是极为险要的关口两面石峰突兀,悬崖绝壁如刀削斧砍,一条公路被两山夹在当中,向下一道水,向上一线天,异常险要

在三关口一直流传一个故事:北宋年间,威名赫赫的杨家将曾在三关口与崛起于贺兰山的西夏发生过一场血战杨家将虽然能征善战,兵精将良,人强马壮,但由于长途奔劳,粮草不足,加上三关口一带地势复杂险要,连战不利,鏖战数十比不仅无法取胜,反而伤亡惨重,一筹莫展最后,朝廷派来援兵,杨家将也摸清了三关口一带的地形,才一举击退了对方的进攻,大胜回师三关口北峰突兀的一尊巨石,据说就是当年杨家将发起反攻前的点将台

如今,在当年杨家将大战三关口的地方,革命军安西大军与马麟、马麒兄弟的回民军队又要发起一场血战了

三关口不仅是兰州府和宁夏府的一道险隘,也是清军与清廷惟一的联络生命线如果三关口失守,西北清军与清廷之间的联络即彻底被斩断,兰州府被彻底隔离在西北,光复的宁夏府将正式纳入鄂州约法的统治地区对此,西北清军顽固的首脑人物当然心知肚明

为确保三关口,马麟以骑兵扼守三关口南山,步军扼守北面太白山,并将穿三关口而过的一条官道全部破坏,遍地埋设着地雷马麟幻想在这里严密设防,阻止革命军安西大军乘胜前进

安西军光复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