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理想年代-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斯时清廷已无兵无饷,势难再战,明白人都知道升允有多么的不靠谱但是清廷不靠谱的旗人也不止升允和长庚,还有一个良弼,这个不靠谱的旗人三人组还有一个赫赫有名的响头:“满廷三大柱石”

由隆裕太后出场,再开御前会议段祺瑞两封电报,搞得皇族等统已垂头丧气,前段时间叫嚣最凶悍的二百五恭亲王溥伟也沉默了,隆裕太后还是垂着两行酸泪,毫无主见,宣统小皇帝依旧没心没肺地在龙椅上耍把戏

独军谘使良弼还在抗声道:“太后万不能俯允民军,愚见决计主战”

“只你一人主战,如何成事?”太后道:“兵不效力,饷无从出,奈何?”

良弼府奏道:“宁可一战而亡,免受汉人荼毒”

皇族见良弼非常决裂,恰也胆大起来,随声附和

天黑后,内阁会议的结果传到袁世凯这里,袁世凯眉头一皱,要儿子袁克定把刚刚来到北京的汪精卫叫来

汪精卫自从随唐绍仪到上海议和,至临时政府成立后,他的职务,是以同盟会会员的身份,充当南方议和总代表伍廷芳的参赞,但是,他在暗中,却又是北方议和总代表唐绍仪的秘密参赞他平常下榻于伍廷芳在上海的住宅[观渡庐],但又常有密电向袁世凯报告议和动态尤为甚者,他竟攻击孙中山道:“你不赞成和议,难道是舍不得总统吗?”骂孙中山想做洪秀全第二汪精卫还拒绝广东都督的提名,和一部分人发表宣言,提出“wu不主义”,即:不做官,不做议员,不纳妾,不吸烟,不饮酒以此用来促使孙中山放弃政权

因为京津同盟会暴走刺袁事件,加上南北议和基本上陷于停顿状态后,汪精卫见呆在上海无事可做,便独自一人跑到北方但是由于他暗中投靠袁世凯,倒孙举袁;又以同盟会京津分会会长身份,阻挠、破坏北方革命党人武装起义和暗杀活动,同盟会京津分会内,没有人理睬他

看到风神如玉的汪精卫进来,袁世凯以干爷的口气对他道:“兆铭,座这里来……从前我曾听说过,孙逸仙博士是个高风亮节之人,为国为民奔走十几年,如今初任民国临时大总统,也是众望所归但是,如果为了当总统,就以兵戎相见,同室操戈,大举北进,那也未免有损于孙文先生的声誉”

汪精卫修眉微挑,隐隐的有些不屑,笑道:“我们革命党人的目标就是要推翻清廷,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不惜使用任何革命手段”

“好”袁世凯一拍大腿:“百川归大海嘛,我们的目标乃是一致的,就是要尽快结束满清**不过,为国为民着想,还是不动干戈为上策”

汪精卫一脸沉痛的说道:“清廷这些年来,已把国家糟蹋成千疮百孔,国贫民穷,若再进行一场内战,怕只有招致亡国了”

袁世凯也故作姿态地叹了口气道:“清帝退位的事,目下已成僵局,其实也就是那么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皇族亲贵,在死撑着,其台柱人物就是良弼了,他有禁卫军做实力后盾据说他们还要另组皇族内阁,以取代我这责任内阁,随后良弼便要亲率大军征伐南方照此下去,内战不休,兵连祸结,国将不国”

汪精卫见袁世凯一副悲天忧国的样子,沉思了一会,问道:“干爷,对于时局,您难道左右不了吗?”

袁世凯一脸烦恼的摇摇头道:“你要议和,可南方不买帐,清廷又不接受开战吗?我又不忍生灵涂炭,国家破碎目下之清廷,虽可比作一座古老残破的大房子,不过,要推倒它,即使千百人一起使劲,也还不一定能达到目的,话又说回来,若抽掉其中一根顶梁柱,它便会自己倾倒下来”

汪精卫明白了袁世凯要他刺杀良弼的意图,他自己再也不敢搞暗杀活动,但他马上想起在天津的同盟会京津分会的同志正在准备暗杀的名单,袁世凯排在第一,良弼就排在第二汪精卫便拍着胸脯答道:“除掉良弼,我当尽力而为”

袁世凯喜出望外:“好那就看你的了”他边说边从抽屉里拿出一张支票递给汪精卫:“先拿两万元花去,日后缺钱,跟你兄弟克定说一声就行了”

—://。。

卷一辛亥风雨66真天真

更新时间:2012…12…1116:13:27本章字数:4844

李想和黄兴夫人徐宗汉女士,还有沈佩贞,梅迪,严珊珊几个女孩子回到司令部,一路上还在聊战场上的那个小生命

司令部其实就是征用的一个店面儿这是三间门面的店铺,前边卖饭,后边住店李想带着的参谋和侍从有三十多人,他们一来就包了全店房间

李想进来就闻到一股浓香,一个胖胖的厨子正在一口大锅里翻搅肉块,再撇牛肉汤上浮着的血沫子,这股香味勾得李想的肚子一阵咕噜咕噜

“太香了”李想皱起鼻头猛吸了一口气,问道:“今天晚饭吃什么?”

“兰州拉面”

宋缺说完,又看着膀圆力大的马鸿逵在那里将大团软面反复捣、揉、抻、摔,然后又将面团放在面板上,用两手握住条的两端,抬起在案板上用力摔打条拉长后,两端对折,继续握住两端摔打,如此反复

“小马,看不出还有这一手啊?”李想兴致勃勃的看着马鸿逵这是顺筋,其目的是调整面团内面筋蛋白质的排列顺序,使杂乱无章的蛋白质分子排列成一条长链

“我有一个做厨师的梦想”马鸿逵不好意思的笑笑,他又把面搓成长条,揪成二十毫米粗、筷子长的一条条面节,或搓成圆条他将溜好的面条放在案板上,撒上清油以防止面条粘连,然后问道:“大帅是喜食圆面还是遍面?”

“给我一个荞麦楞”李想嘿嘿一笑道

“好荞麦楞”马鸿逵眨巴一下眼睛,想不到李大帅还是个吃兰州拉面的行家

“什么是荞麦楞?”严珊珊一脸迷糊的问

“荞麦楞,”李想笑道:“即不是圆的也不是扁的,是棱角分明的”

马鸿逵手握两端,两臂均匀用力加向外抻拉,然后两头对折,两头同时放在一只手的指缝内,另一只手的中指朝下勾住另一端,手心上翻,使面条形成绞索状,同时两手往两边抻拉面条拉长后,再把右手勾住的一端套在左手指上,右手继续勾住另一端抻拉马鸿逵不但拉面度快,且拉出的面条粗细均匀,且不断裂,每拉一下,要在手腕上回折一次,拉到最后,双手上下抖动几次,则面条柔韧绵长,粗细均匀十一扣之后,面条细如发丝,且不断裂,一个个叹为观止

面条光滑筋道,在锅里稍煮一下即捞出,柔韧不粘

马鸿逵享受着崇拜的目光,得意洋洋的说道:“兰州有句顺口留形容往锅里下面:拉面好似一盘线,下到锅里悠悠转,捞到碗里菊花瓣”

观看拉面好象是欣赏杂技表演,这就是中国烹饪之精华

捞起拉面,泼上浓汤,淋上油泼辣子

李想端起碗,汤清亮,肉酥香,面韧长,口水一下子泛滥成灾

呼噜呼噜,一碗轻松吃完,一天寒气驱散干净,脸上泛出红光,呵呵笑道:“好吃”

“李帅,再来一碗?”马鸿逵问道

“不用啦?”李想猛摇头,望着这个就比脸盆小一号的大海碗,心生畏惧

李想放下饭碗,大家伙也陆陆续续吃完了

李想坐在暖暖的热炕上,听听外边人声已静,只有呼呼的风卷着大雪落地的沙沙声,方慢吞吞说道,“南京和北京有什么消息?”

汤约宛给李想递上一根手巾,说道:“孙中山大总统今天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发表谈话说:我一直以来都坚信这次革命运动是正义的,它必将成功中国所有各省都从道义上、物质上和财政上予以支持……大总统介绍了民国与清廷的谈判,并坦率谈到中国现状他言语中透出坚定的信心对于西方各国驻北京使团不了解中国南方政权的真实情况,鼓励清廷顽固抵抗民国政府的行径,大总统表示忧虑,他坚信,清廷交出政权是大势所趋”

李想接过手巾擦了一把脸,支唔着说道:“谁都看得出,清帝退位是大势所趋但是西方各国驻北京使团不是不了解中国南方政权的真实情况,而是太了解啦,早看出来中国所有各省都从道义上、物质上和财政上根本没有予以南京临时政府支持,早看出来南京临时政府财政的窘迫”

“大总统这是为了应付美联社的采访,能不把话说得漂亮点吗?”水仙儿啜着茶,悠悠说道

李想点点头,用火筷子拨着炭盆,听汤约宛继续说道:“孙大总统对美联社的记者说,如果中华民国无法建立稳定政权并重建国内和平,责任在北京的清廷清廷的袁世凯总理向我们确认,最近清廷接受了我们的条件南北最终将实现停战为了确保和平,我要求民国各省省长同意,一旦清帝宣布退位,他们就选举袁世凯为民国总统各省在经过一番犹豫后,最终表示同意袁世凯完全清楚此事”

“和议有结果了?”李想问道,“清帝什么时候退位?”

“大总统表示同意去北京与袁世凯商谈最终协议大总统已经收到北京方面的电报,袁世凯要求民国政府在清帝宣布退位后两天内解散”汤约宛喟然说道,“袁世凯显然下定决心要在北京建立自己的政府,并且得到了外国政府的支持他准备无视民国政府,并撕毁原来达成的协议……”

“袁世凯想得到美”李想反而兴奋得有点喘不过气,瞪着眼问道:“这样的条件,我想大总统不会答应,是不是又要准备北伐了?”

“其他各省都督、南京参议院和革命军将领也都坚决反对大总统改变方案,但不是北伐,只是要求袁世凯放弃追求皇权,而且外国政府必须在袁世凯当选为总统前承认中华民国”汤约宛道

“如果袁世凯不愿等到列强承认中华民国后再当选呢?”李想冷笑道:“太天真了即使袁世凯等到列强承认中华民国再当选,中国就能实现共和民主了?袁世凯不死,中国不可能有民主”

汤约宛一点儿也不愿和李想争议后面的这个问题,只急急说道:“如果袁世凯不愿等到列强承认中华民国后再当选,孙中山大总统表示可以前往北京与他探讨解决方案,或者袁世凯也可以来南京孙中山大总统并不害怕北京方面的干扰,我们也欢迎袁世凯来南京,并保证他的安全”

“去北京就是羊入虎口”李想哼了一声,“袁世凯就不会这么天真,他不会来南京,即使当选大总统也不会答应定都南京的”

汤约宛无语

黄兴夫人徐宗汉女士静静听了平晌,此时才说道:“这是一个自由开放的协议,目的完全是为了中国未来的和平和福祉推迟南北和议的协议意味着多牺牲和痛苦,国家将持续动荡”

“哈哈哈哈……”李想仰天人笑,脸色铁青,说道:“让位袁世凯,才是意味着多牺牲和痛苦,不彻底的革命必定会二次革命,到时候国家将持续加长久的动荡”

“让位也是有条件的,除非清廷接受南京的条款,否则我们绝不可能再提出类似条件现在我们绝不会解除武装,中国也决不可能再回到清廷**时代了”徐宗汉说完,长长舒了一口气

“恐怕未必,袁世凯今天可以推翻帝制,明天就可以复辟帝制”李想目中寒光闪烁,“我们绝不会屈从于清廷或是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必须将革命进行到底全国十五个省都掀起了共和运动,有三千五百万中国民众坚定支持共和,反对满清统治湖南、山东和直隶三省也是革命的支持者原来效忠袁世凯的清军现在实际上都是共和党人,只有这个风潮继续,他们都将适时加入我们的队伍”

不知是因为冷,还是心里着急生气,徐宗汉女士脸色青白,十分难看,下着气解释道:“我们控制了除天津和营口之外的所有条约口岸事实上,民国政府保护了绝大多数外国人和外国财产中国人民每天都在问,为什么各国不及时承认我们呢?中国人民担心,北京一些外国使节要挑动外国干涉,这一阴影笼罩全国,中外人民都为此感到忧虑”

李想便“啪”地将拳头砸在坑头,阴沉沉说道:“只有怯懦的国家才会害怕外国的干涉,才会跪求外国的承认”

徐宗汉见李想说得有理,一时想不出反驳的话,怔怔地道:“列强各国,尤其是美国不断重申对中国的友谊我们应该以善意待之,保证遵守清廷与各国签署的所有协议,并履行门户开放义务”

“门户开放?”李想听了格格一笑,说道:“这只是列强侵华手法的变换,并不意味着它们改变了侵略本性相反,在“门户开放”的名义下,列强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对中国进行为阴险诡谲的掠夺和奴役,中华民族仍然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这是列强托门户开放之名,行灭国之实”李想又说,“恐怕现在中国人民不得不认为,西方列强是清廷的朋友和支持者北京的现状并不是全中国的现状,但我却觉得,欧美各国政府认同北京”

“孙中山大总统显然期望得到欧美列强中某国的率先承认”汤约宛目光一闪,又道:“南京政府正在制定国家发展计划教育部已拟出计划草案,临时宪法也即将完成”

“这些都是浮云,至少在这个乱世就是浮云”李想说着,看了看外头上房的灯光,又低声道,“与此同时,革命军仍应该继续在向长江以北推进,而不是什么停战”

徐宗汉听了冷笑一声,说道:“拼着大家来一场热闹的,也不想想袁世凯的北洋军,他们是吃素的?真开打,安西军首先就要两面受敌,只怕你还后悔不及呢”

李想一愣,豪情万丈地说道:“谁怕就怕他不来”

徐宗汉见他说话轻狂,坐直了身子想顶回去,还是算了,李想现在的实力有这个说狂话的资格

—://。。

卷一辛亥风雨67正义之师

更新时间:2012…12…1116:13:28本章字数:4430

看徐宗汉女士嘴上不说,却一脸的不服,李想突然失声大笑,说道:“我在西北打的越好,就越有利于袁世凯在北京唱逼宫大戏,袁世凯会在这个时候跟我翻脸?他现在不知道多么希望我一举粉碎清廷偏安西北的幻想袁世凯即使恨死了我,在清帝退位之前,他也不敢咬我”说着得意忘形的哈哈大笑,众人都陪着大笑不止

水仙儿横了李想一眼,他总是一眼把天下大势看透,总是一眼把人心阴暗看穿徐宗汉和张凤翙等人看着李想,不免还有吃惊和疑惑,可是转念想想,又觉得这话很有道理

“说到在西北与清军的战斗,大帅一直强调必须在辛亥年底有个了结,应该是想在清帝退位之前了结原来早在安西军出击之前,大帅早就预料到了南北谈判会有这样的结果”林铁长在炕上把屈久了的腿伸直了说道

这让张凤翙和徐宗汉等人一阵张口节舌,纷纷投去仰望的目光,李想特别享受这种目光

“既然如此,怎么安西军在安定裹足不前?”沈佩贞细长的凤目流转,问道:“袁世凯已经指使北洋第一军总统官连拍两封逼宫电报,文的武的双管齐下,加紧逼宫的步伐,可我们西征的步伐却停在安定,为了兰州决战,也不需要修整这么久”

“你也知道,我们要在兰州决战,一战而定西北只有这样,才能赶在清帝退位之前,粗定西北局势”李想坐在烧得热腾腾的大炕上挪动一下屁股,随手拈着盘中花生米慢慢嚼着,一边沉思着问道:“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清军不愿与我在兰州决战呢?”

林铁长眉心一瞬间皱起:“大帅是担心我们进军太猛,清军闻风丧胆,放弃兰州决战,撤到黄河西岸或北岸去?”

张云山就坐在林铁长身旁,听林铁长这么一说,也担心战事不利,因道:“清军撤到黄河西岸或北岸还不算什么,特别是若退到青海草原上同我军打游击周旋,那里人烟稀少,我军供应困难,虽然最终也能解决清军,但势必大费周折,且要拖延甘青光复时日,肯定不可能赶在清帝退位之前了结”

“这全是我最担心的”李想点点头,一笑说道:“应该说,无论在平凉还是在定西决战,都是我求之不得的,这样战线短,后勤供应充分,清军无坚可守;而在兰州决战,虽不如平凉、定西,但只要清军敢决战也还行最让我担心的就是清军撤到黄河西岸或北岸,特别是若退到青海草原上同我军打游击周旋,那么咱们势必面临云山说的困境……若清军经过河西走廊退往疆,也同是让人头疼的事届时,长庚和升允的甘肃清军与疆巡府袁大化、伊犁将军锐志会合起来,解决问题肯定不比当年左宗棠收复疆容易多少”

众人这时候才发现李想站得有多高,看得有多远他们关注的只是眼前的战场,而李想的目光早穿透战场,俯视着整个辛亥风云变幻

张凤翙算是对李想佩服的五体投地,忙笑道:“升允不是派出一支军队逆袭秦州吗?清廷的报纸不是长篇大论的说西军准备反击吗?我看,按清军此时的心气,不可能退一步说,清军放弃兰州决战,有没有决心放弃正规战?不可能放弃决战而不放弃正规战,最终还是要决战退到青海、河西、疆,在那些地方决战比在兰州决战有利?至少在兰州叫嚣着反攻的升允很难这么想”

黄钺也接到秦州送来的警报,便道:“咱们害怕清军退到青海疆主要是害怕拖延时间,并不担心最终解决问题清廷却要考虑最终的根本出路退到青海、河西、疆,无论打正规战打游击战,长庚、升允和北京的朝廷都觉得前途可怕说来说去,在兰州决战是一个行之必然的事情……”

李想边听边摇头,几个人话中还没有说到最接近李想所担心的情形,或最容易向李想所担心的情形发展的方案,其实清军如坚守兰州,胜,限于兰州地形,反击无战果,败,背水只有一座兰州黄河铁桥作退路,弄不好有灭顶之灾,清军只有将主力撤到黄河北岸,南岸兰州只做一下牵制消耗性的抵抗便放弃,主力在黄河北岸沿河机动,安西军在哪里渡河,就在哪里“半渡而击”虽然在漫长的黄河沿岸阻止优势兵力的安西军渡河不大可能,但清军可攻可守可退,与安西军周旋方式的选择空间相当大……想着,李想不禁微微一皱眉,说道:“咱们示弱,也是为了坚定清军的反攻决心,兰州决战的决心另外,咱们说准备鄂州政府的西征,准备兰州的决战,咱们在安定不仅是做军事的准备,要在西征路线必经之处预备民众奋起的接应,就像宁夏和秦州之独立,这才使我们在陇东追击势如破竹”李想说完,想想又补充一句,“特别要注意农民的运动”

水仙儿微笑道:“放心,出师以来,政治部的工作也特别活跃每到一地,便派出宣传队上街贴标语,组织演讲,宣传民众师政治部与地方联合召开规模较大的军民lian欢会,安西马王滩举办的军民lian欢会十多万参加,盛况空前政治部一路上大造革命舆论,向人民群众宣传革命西征的意义,宣传组织起来加入革命的道理改组当地的会党,成立群众团体,斗争土豪劣绅,扶助工农群众沿途均留下部分政工人员指导工作,组织民众,有的则参加当地的政府的工作”

“对于革命的政治工作,部队中大多数官兵是乐于接受的,但也有一些人说怪话,如说政治工作人员是[卖狗皮膏药的]”李想一跃而起,大声强调道,“对此,我们除进行教育外,广大政治工作人员以身作则,战斗中身先士卒,用本身的模范表率作用,影响广大官兵,逐步改变许多人的看法”

“陕西军挥师西征,第一次做为革命军汇合于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从中受到的鼓舞和教育,是非常之大的从出师以来,我们每天都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积极的支持人民相望于道,箪食壶浆以迎,送信带路,倾力相助特别是在经过的那个被清军血洗的村寨,给部队教育至深因为这支部队当年作为陕西军时,就曾在此地驻防那时由于军队纪律不好,打家劫舍,无恶不作,就跟一路上犯下血债累累的西军没有什么区别,老百姓闻风避之,侧目而视,深遭民众痛恶在陕西独立时,已是孤立无援,红薯煮饭,风餐露宿,生活十分困苦了而此次作为革命军旧地重返,官兵还是当初的那些人,但由于政治工作的作用,纪律严明,扶助农工,受到民众的欢迎和礼遇官兵们第一次感受到唤起民众的力量,感受到正义之师的光荣,无不感慨万分”张凤翙想起这事,眼眶立刻湿润了,一边擦着眼角的泪光,一边说道:“我们此次出发由西安到安定,沿途可见这种欢迎并不是因为我们初到或官大或害怕我们,不得不出来应酬一下确是有意义的,确是认识我们是真正保护他们,为他们谋利益谋解放的,是很诚恳而出于自愿的……这是何等荣幸的事”

这是真情实感,李想由不得心里一热,一腔高兴化作了感慨,盯着张凤翙,良久才道:“是啊,这些人民群众出来欢迎、支持、援助革命军,正是由于部队作为正义之师士气高昂,遵守叁大ji律八项注意我们除了行军打仗之外,按照军里的宣传大纲,继续不断对官兵进行政治教育,激励他们认识自己肩负的光荣使命革命军是为救民于水火之中而出征的要求不扰民、真爱民,搞好军民关系还有政治部在各地的组织领导和发动群众的宣传也功不可没”

从样是从陕西军走过来的张云山也忙拭泪笑道:“民心,有这样的民心,革命能不成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