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理想年代-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jie四起,疆已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自南北议和达成,清帝宣布“退位”广福已经两次致电袁大化等人,要他们遵从清帝诏书,赞成共和广福虽是满人,但很识时务

如今袁世凯已经就职大总统,安西军进军疆就在眼前,时机已经面临到了最后阶段,识时务的广福不能不表示态度和决心,只有打升窗户说真话了:

“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不应干涉他人自由但必须洞察利害深明是非,不能感情用事如有人不赞同起义,也就是不需要和平,那么,和平的反面,就是战争谈到战争,必须在作战上能操胜券,后勤上有把握,才能应战我们疆的军队虽号称十万,但只能应用到点上,彼此不能支持何况从军事上看,兰州、西宁相继不守,外援断绝,退路不通,运输困难,在这种情势之下,我们能不能作战呢?再从基本上说,疆的问题,由于地理环境的关系,由于杂居民族的关系,由于宗教信仰的关系,决不是单纯的军事问题所以在我们的基本政策上,一切都需要运用和平方式,也就是要用政治方式来解决的否则对国家、对人民、对我们自己都有百害而无一利如果我们不争取主动,求得和平,将使十万官兵盲目牺牲,地方秩序混乱,人民流离失所,引起民族仇杀,这是必然的结果如果坚持战争,放弃和平,一定会弄得欲战不能,又无法谈和的地步,进退两难,又何苦乃尔呢?至于我个人的生死荣辱,早已置之度外请大家选择”

载澜淌下眼泪来,哇哇大哭,也不知道广福的那一句话触动他的神经

袁大化似乎有所动摇,但也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志锐说你近来态度变了,我原来还不相信,现在我相信了你一定是受了革命党人包围受刘先俊蛊惑的符西垣、张嗣业、熊鹤年等向自首了,交出了起义骨干人员名单,很多人都是你的属下”

袁大化问得尖锐,广福却毫不在意,他是旗人,根本不惧怕这样的质问他撇了一眼擦干眼泪直勾勾看着他的载澜,笑道:“袁世凯的北洋军也有吴禄贞和蓝天蔚,他也差点阴沟里翻船如今,还有那支军队没有革命党人?”

载澜吓得眼泪又在匡里打转

“今夜,你派人按名单把主张起义的刘先俊、陈守堂等人都拘捕起来”袁大化不容置疑的断然道

“你们要捕人?”广福吓了一大跳,瑞澄不就是因为在武昌搞大搜捕,最后逼出了一个“武昌首义”,大清朝也因此玩完袁大化这不是玩火**?“第二步怎么办?疆情形特殊,如果一声枪响,能保地方不致糜烂?这样子你们有甚么便宜?你们不要忘了武昌首义是怎么爆发的?”

广福一连串的发问,问得他们相顾无言,只见载澜又淌下泪来久之,他才嗫嚅而说道:“我们内心有痛苦,你似无动于衷讲道理又每为你所屈……”

听载澜之言,可以想见他的矛盾痛苦大都是基于个人打算,广福觉得应即因势而利导之,毕竟大家都是旗人在这种时刻,旗人如何还顽抗到底,最后只有死路一条

广福说道:“大家知道,一个人基于个人感情用事,而忘却了利害与是非,那是非常危险的如果你们还相信我的话,就应以冷静头脑考虑这个问题,而不应该遇到困难长吁短叹,甚至相对而泣目前整个局势,你们知道很清楚应不再设想部队内调那样无济于事的烦恼问题了你们带部队走也好,个人离开也好,望再细想之我要把一颗**裸的心摆在你们面前,我决不离开疆,要与全省老百姓和全军将士及其家属共生存我有这样责任,尽到责任,虽死不辞”

“广帅,”袁大化说道,“不要忘了你自己的身份”

光复无奈的说道:“各人有各人对问题的看法,我不干涉各位的自由,但望大家洞察利害得失,不要感情用事拿目前疆的局势来说,如果我们不考虑周详,不顾一切,挺而走险,走战争的道路,那么,后勤上无准备,战斗上不能稳操胜券我还是那句老话,我们的部队虽号称十万,但只能应用到点上,彼此不能支援兰州、西宁相继不守,外援断绝,退路不通,一个严酷的现实已经摆在我们的眼前如果我们一定要放弃和平,点燃战火,则十万官兵盲目牺牲,人民流离失所,地方秩序大乱,还要引起民族仇杀,这些都是可能预料到的”

广福这些话,袁大化和载澜两人一直认真地听着,一言不发广福知道他们内心已有所松动,就进一步强调道:“你们想抗拒也好,想把部队带走也好,都阻挡不了革命的洪流如果坚持战争放弃和平,一定会弄到既不能战又不能谈和的地步,其结果是徒然牺牲众多官兵,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这样的话,人民不会原谅我们,历史不会饶恕我们何去何从,请大家选择”

对于广福的话,载澜虽然不完全同意,但又驳不倒他说的道理,所以就要开了无赖:“你是不是想拿我们作政治资本呢?”

广福当即反驳道:“关于个人生死,我早已置之度外我所想的是近十万官兵及其家属的安全,是各族民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广福寓舌剑于苦口婆心之中,但是他们对广福还是完全不服气,与此同时,袁大化还和皇室亲贵载澜还是坚持迎接宣统帝西迁,在库伦或阿勒泰建都,外借沙俄的保护,内联甘等各族封建王公,割据西北,与革命军对抗为此他们还是下了拘捕令

于是,宣布迪化全城戒严,命令马队管带刘雨沛大肆搜捕,刘雨沛奔走三天,一无所获眼看着风声越来越紧,为躲避袁大化的追捕,刘先俊又秘密移居到曾任县知事的胡清源家中迪化城内风声鹤唳,大街小巷挤满了人群

两路统领陈守堂、唐晓云当天午时被捕,两人都是湖南宁乡人,在严刑拷打之时,始终未牵连任何人,慷慨自认,当晚在巡抚衙署东辕门外殉难

刘先俊见已泄密,决定当晚9时起义刘先俊率100余人,模仿武昌起义左臂缠白布,假扮作巡夜兵丁,进入城内巡防营,计划夺取枪支弹药,与巡防营内部的革命分子会合,直攻抚署东营但刘先俊没有想到,原来答应做内应的袁大化的卫队长王学斌临阵叛变,原定在东营做内应的士兵已遭到逮捕,只有巡防营起兵响应,就在势单力薄的情况下,起义军依然英勇出击,攻打陆军炮营,此时的袁大化因叛徒告密,早有严密防备

几路进攻失利后,刘先俊等人只好退回巡防营固守,商议对策,重部署袁大化派重兵包围巡防营

刘先俊见大势已去,决定杀身成仁,对金兆龙说道:“今日被叛徒出卖,堕人诡计,事已至此,惟有继续担负革命功成之重任者难,为革命赴死者易,兆龙兄当从难,我得就易……天尚未明,兆龙兄同刘福田、俞少良两同志出城,潜奔伊犁或者南疆活动,再图恢复,我当作黄花岗之七十二人”

听着刘先俊如此轻松的许下为革命者赴死之志,自愿带几个人留下来做掩护年轻的同志们鼻子一酸,眼泪流下来

刘先俊喝道:“哭什么革命本是流血之事军人以流血为荣,以流泪为耻只要革命成功,何惜一死”

金兆龙叹息道:“兄弟非畏死幸生,你我共患难,今日事败,义同死成仁,而谢革命”

刘先俊道:“杀身成仁,何分先后?兆龙兄弟今日同我一死,无济于事只要居之志坚,从难负重,争取革命成功,胜于今日同死伊犁陆军官兵,多与兄弟同军,南疆陆军军官,多是哥老会兄弟,皆易于联络故劝兆龙兄弟从难负重,联络革命……不再多言,若待天明,尚难脱逃”

同志们洒泪作别

“把所有的炸弹都拿上来”刘先俊吩咐一声,把炸弹全部放在一个筐内,挂在脖子上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浴血奋战,在清军轰轰烈烈的炮轰声中,刘先俊等战斗到天明,终因寡不敌众而退守刘猛将军祠后院被捕

少不了一顿严刑拷打后,由袁大化亲自审问起义原由,刘先俊慷慨回答:“革命的理由还需要我说一遍吗?我早先劝你反正,该说的道理我已经都说了,不料你奴心太重今日被抓,杀而已,夫复何言”

袁大化狞笑一声,揭过又问:“革命党还有何人?”

刘先俊道:“你要杀的人是我此外并无一人,要杀我就杀,何必株连他人”

“你跪下求我”袁大化不断狞笑道

刘先俊怒道:“我堂堂炎黄子孙,岂能跪你一个汉族贼子,虏廷走狗事成我杀你,事不成你杀我”

袁大化恼羞成怒:“快拖出去杀”

—://。。

卷一辛亥风雨100暴发户

更新时间:2012…12…1116:14:41本章字数:4489

李想满是酒气的从汉口长江商务总会返回武昌落迦山,已是午夜时分这一夜又是喝酒应酬,又是在酒桌上谈生意他鼓足如簧之舌推销他的第一个五年经济发展计划,最后的结果令他十分满意

李想虽喝得脑袋晕乎乎,却是异常兴奋,没有半点睡意,光想找个人说说话儿,看到水仙儿送茶过来,满面春风地笑道:“坐下陪我说说话今夜得了头彩,不找个人说说话儿急得慌”

“我也有事情要跟你汇报,”水仙儿在李想身边的沙发上坐下,将自己端来的茶杯递给李想,说道,“疆发生的事情”

“疆?”李想袖子一挽,端起茶杯呷了一口,“唔?这是什么东西,味道真怪?”

“参汤”

“我怕我喝了,晚上睡不着”

“不要打岔”水仙儿鼓着脸,拍掉身过来的咸猪手,“疆出事了”

听她的口气,李想感觉事态严重,收起一脸贱笑,问道:“什么事?”

疆的事情,已经确定以和平的方式解决,秘密派遣金兆龙和刘先俊入疆活动他们两个,一个在疆清军底层的哥老会影响极大,一个在疆清军高层老湘军系统面有很深的人脉,可以说是入疆活动的绝嘉人选他们出事了?

“刘先俊运动的事情泄露,袁大化顽固至极,拘捕革命党,他们只能仓促举义”水仙儿又把迪化起义失败的经过绘声绘色的说了一遍

李想听了却半响没有方语,静静地听水仙儿说完,沉吟了一会儿才道:“刘先俊杀身成仁,这是我们的巨大损失他是老湘军的将门之后,湘籍将领门生故吏满天山,他本来是疆都督的不二人选”

水仙儿看李想参汤喝完,起身沏了一盏普洱茶给他,坐下说道:“金兆龙潜奔南疆,万象春潜奔伊犁,刘先俊英勇就义,迪化起义殉难烈士一百四十三人,两百余人被发遣南疆接下来,要怎么办?”

“南疆?伊犁?”李想立起身来想着,目光炯炯盯着窗外漆黑的天空,说道:“迪化的革命力量很薄弱,反动势力比较强大,因此,必须改变既定方针可以先取伊犁,再图全疆万象春去伊犁是对的”

水仙儿起身笑道:“金兆龙潜往的南疆呢?”

“南疆……”李想想也不想的说道,“南疆一带,为疆全省富庶之区,饷源所出,关系重要如果我们在南疆起事,等于断了袁大化的财源,将会彻底动摇他在疆的统治基础”

南疆面积占疆一半,远离迪化,情况复杂,是袁大化企图在疆作最后挣扎的基地,也是疆主战派策划反对和平起义的基地

“来人”李想突然叫道,他想到就要去做,一刻也耽搁不了,“打电话叫曾高和李西屏来”

“是”在门外的值班的警卫答应一声便派人去了

“我的李帅,”水仙儿笑嗔道:“今儿还不累?已过半夜了,还要叫他们过来议事?你不睡,他们就不要睡了?”

“他们就是睡了,也要把他们从被窝里拖出来”李想吁了一口气,把来茶盏递给水仙儿,“换杯热的来――这种事处置得愈早愈好疆发生这样变故,我估计他们也睡不着,说不定也在想对策呢?”

“我知道”水仙儿点头笑道:“只是夜深了,不要累坏了”

李想叹道:“我这个鄂州革命大元帅是不好当的,照那些大人物们的说法,我就是个暴发户,虎视眈眈的人很多,心里不服的人很多,不能不格外用心,不能不格外小心要知道,我这个没跟底的暴发户,输不起别人一分力能办的事,我要拿出五分十分的力才办得到呀”

“你说的是实情”水仙儿黯然的点头叹道

“现在正适鄂州政府发展壮大之时,我还不能垂拱而治――做甩手掌柜,都叫下头去办,便易生弊端”李想说着,由不得长叹一声,叹自己穿越前,穿越后都是苦逼命“……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李想想起伟人这句真理与文学的完美组合的诗句

李想正长篇大论地抒发感慨,抄袭伟人诗词,曾高和李西屏跑得气喘吁吁地进来了,一前一后进来

“大帅又在填词?”曾高的文学素养是家传的,只听了这没头没脑的一截能推测个**不离十,他打着哈欠说道,“是不是填的《满江红》词牌?……依然是气势磅礴,还隐含至理”

李西屏僵硬敬礼,方才问道:“大帅传我们来,不知有何事?”

“你们先座下来”李想吹着盏中茶沫,转脸对水仙儿道:“你先把我们之前说的给他们讲讲,我真有点累了,想歇息一下”

“是”水仙儿答应一声,把刚刚的事情说了一遍,又问道:“袁大化冥顽不灵,迪化反动势力太强大,想要完全和平解决疆问题,不可能只有从伊犁和南疆入手,通过两个地区的暴力武装举义,以逼迫袁大化接受我们的和平诚意你们认为呢?”

李西屏忙回道:“接到疆变故的情报,我也在这个事情这样不失为一个最好的办法完全的和平根本不可能嘛”

曾高说道:“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全国的革命已经接近尾声人心思定,百废待兴同时,武昌革命爆发后,沙俄加紧了对疆的侵略,疆外患空前严重沙俄先后以护侨为名,派遣大批侵略军入侵了伊犁和喀什另外,沙俄还鼓动外蒙之独立,并且派兵围攻科布多,严重威胁疆北部门户阿尔泰的安全……”

李想听着不得要领,从旁插嘴问道:“俄国老毛子正在为巴尔干的升温头疼,咱们只要摆出不惜一战的架势,老毛子是不敢迎战的我叫你们来,就是想问问伊犁举义有没有成功的可能?还有南疆举义的事,该怎么策划?”

“伊犁一直是同盟会在疆活动的中心”听至此,曾高已弄清李想的用意,“当年鄂军进入疆,带去了大批民主革命的仁人志士杨缵绪等人抵达伊犁后,便分别到军队、机关、学校和各族民众中进行革命宣传和组织活动冯特民等人创办了《伊犁白话报》,革命党人通过白话报大力宣传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思想,传播民主共和思想当时,伊犁各族民众一方面不满意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对于沙俄在这里的入侵强烈反对,内心里可能仇视,同时走什么样的路,今后该怎么办,茫然无措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不过,革命党人在伊犁期间,经过联络和引导各族各界人士,已经为起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李西屏也说道:“武昌起义成功后通电全国,也曾电约伊犁响应冯特民向杨缵绪苦劝三日,促杨率军起义,杨主张以静观变时值清廷调杭州将军志锐为伊犁将军,接替原伊犁将军广福”

志锐这个人,他的两个堂妹是光绪帝的瑾妃和珍妃,他和光绪帝在感情上接近,一直受到慈禧太后的压抑,光绪帝和慈禧太后死后,光绪之弟醇亲王载沣执政,志锐才得到重用其家庭和身世,决定了志锐必然是反对革命的他沿途路过西安和迪化,分别与陕甘总督长庚、疆巡抚袁大化及流放的已革辅国公载澜等人密谋,拥立宣统帝西迁,割据西北偏安11月15日,志锐抵伊犁任,此时辛亥革命之火已燃遍全国

“志锐到任后,感觉到伊犁的形势也是暗流涌动,深感局势不稳,革命随时有可能爆发为了破坏伊犁的革命力量,志锐下令封闭《伊犁白话报》,以钳制舆论因军在长江沿岸响应革命,志锐遂对杨缵绪所率的鄂军心怀疑忌,借军和武备学堂学生斗殴为由,下令解散军,收缴军弹药当志锐获知鄂州大元帅府参谋部副部长杨开甲是杨缵绪的胞兄后,就迫杨辞职,并将杨统辖的军官兵全部遣散,遭遣回关内的官兵,迟迟领不到遣散费而坐困惠远,贫怨交集,纷纷投靠革命党人志锐自负是皇亲国舅,对同僚和下属极为跋扈他借口jiao接手续不清,不准广福赴任志锐来伊犁时,曾带有仅值一、二钱纹银的毡帽,分派各地勒销,每顶索银一两,逾期无银偿还,要作价一只羊,过原价几十倍此举可能是为了紧急筹措军饷,但这种高利盘剥和敲诈勒索,无异于白日抢jie,群众遭此残酷压榨,无不怨声载道由于志锐既骄且吝,以致旧官僚、商民共愤,旗营亦复离心而志锐自认为惠远城内外驻有满、蒙、锡伯兵达万余人,可确保安然”曾高最后说道,“伊犁起义至此已酝酿成熟”

李想吐出口气说道:“那还等什么?干”

“伊犁情况已经弄清楚――”水仙儿又问道,“南疆呢?”

“南疆……”李西屏稍稍思量一下,答道,“哥老会是随着左宗棠的西征军流入疆的,到今天,哥老会在疆已是遍地开花哥老会也一直是我们重要团结对象和依靠力量武昌革命的发生乃至发展,都是与哥老会的巨大作用分不开的你们也知道,迪化起义失败后,袁大化将军中的哥老会员赶出了迪化他们中的一部分被发往南疆巡防营效力,戴“罪”立功金兆龙到南疆各地联络哥老会,准备起事虽然不像伊犁那样可以成,但是对袁大化的打击是致命的”

“好”李想不禁笑道:“就叫金兆龙联络哥老会在阿克苏、焉耆、轮台、库车、巴楚、喀什等地起事”

—://。。

卷一辛亥风雨101伊犁举义

更新时间:2012…12…1116:14:44本章字数:4823

天山笼罩在浓云下,朔风夹带着雪粉狂啸守在伊犁将军公署的清军官兵没有口袋,只好搓着手抱着枪

“志锐将军,”水桶一样的马扎洛夫斯基上校穿着一身笔挺的军装,脚下马刺在木板地上叽叮叽叮地响着,白皙的面孔上一撮哥萨克小髭神气地一翘一翘,灰眼珠放着幽幽的光,“我再次提醒您机会,唔,机会对于任何人都是公正和残酷无情的安西军军已经到了玉门关,革命党人已经渗入你的军队现在只有伟大的俄罗斯可以帮助清廷守住最后一片栖息地大清如果在俄罗斯的保护之下偏安西北,终有挥兵南进,将你们今天的耻辱都烟消云散的一天这是惟一的机会――惟一的,懂吗?”他的汉语、蒙语都说得极漂亮,根本不用翻译

日俄战争后,沙俄在东北的侵略遇到阻力,遂加紧了向疆的侵略扩张,俄国修筑了从塔什干至疆边境的铁路,在疆各地遍设领事馆,建立起庞大的商业网辛亥年初,借口修订《中俄陆路通商章程》,扬言要出兵伊犁,连续通牒清政府在限定时间内答复扩大沙俄权益的条款三月二十七日,清政府被迫答应沙俄全部要求,后因辛亥革命爆发而未予正式签订眼见安西军入疆在即,俄国见时机成熟,便趁火打劫,以“代清国守土”的名义,劝诱志锐投靠沙俄,在协议上签字

志锐看上去只有三十多岁,皮帽子下是一张爱觉罗家特有的驴脸他静静地听着,半晌方字斟句酌地说道:“感谢上校再次提醒您这样聪明睿智,我相信沙皇陛下定有荣耀的勋章赏赐给阁下但我不能理解的是,贵军出动步、骑兵近千人,进军南疆喀什噶尔,为什么在遭革命党人抵抗后退却?为什么竟接受了南京临时政府孙大炮的要挟,把本来答应供应给我的七百枝快枪又截了回去?实言相告,我相信贵国朝廷并不相信您我也无意南下与革命党人逐鹿中原,只想恢复我旗人故土迪化之乱虽然平定,但我们的实力也大受损失;安西军步步紧逼,革命党人已经渗入全疆,偏安西北都是奢望,向中原进兵便只能是幻想”

马扎诺夫斯基平静地等他说完,瞪着眼想了想,忽然“噗哧”一笑,说道:“将军,真人面前不说假话既然你不想征服中原,为什么会与长庚,升允,袁大化秘密定下‘偏安西北,缓图中原’的大计?恢复故土怕倒是实话,中原本来就是你们爱觉罗家的花园吗?至于火枪的事,在外交上我们不得不敷衍一下,而且您知道,那也是德意志私售枪械案的牵累,都是去年底的老黄历了……”说着,他端起奶茶一气喝干了,清清嗓子说道,“你只要在这里签下字,快枪,火炮,粮食……全都有”

志锐笑道:“上校,在汉人有句古话说‘欲则不达’,我揣摩着和‘过犹不及’是一回事――何必性急呢?在我这里住下,慢慢商量”

“慢慢商量?”马扎诺夫斯基双手一摊,耸肩笑道:“将军真是沉得住气话说的也在理但我要说,你现在的敌人,武昌现在这个年轻的大帅倒真是个伟大人物他轻而易举地就干成了孙博士带领无数中国精英也无法做到的伟业,袁世凯的北洋军也被他击败,鄂州战火未息,便开始向西北进军,兰州只用了一天就攻下来了目前袁世凯虽然顺利登上大总统宝座,但我敢肯定,他照样敢派兵来打你如此拖延下去,安西军向疆发起进攻,你的失败会阿古柏还要快”

他说得又快又重,嗓音中带着刺耳的嘶嘶声,大厅上几个人禁不住打了个寒颤

此时,伊犁惠远城钟鼓楼上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