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理想年代-第2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左右墙壁上挂满了祭幛落款都是有名有姓的大人物
过一会儿,一位年迈的僧人领着二十三个和尚鱼贯进入灵堂他们先站成两排,向张振武的遗像合十鞠躬,然后各自分开,缓步进入幔帐,在黑漆棺材的周围坐下来只听见一下沉重的木鱼声响后,二十四个和尚便同时哼了起来二十四个声音——清脆的、浑浊的、低沉的、激越的、苍老的、细嫩的混合在一起,时高时低,时长时短,保持着大体一致谁也听不清他们究竟在哼些什么:既像在背诵经文,又像在唱歌
这时,一大捆一大捆檀香木开始在铁炉里燃烧香烟在黄金堂里弥漫着,又被挤出屋外,扩散到坪里,如同春雾似地笼罩四周的一切整个灵堂变得灰蒙蒙的,只有一些质地较好的浅色绸缎,在附近的烛光照耀下,鬼火般地闪烁着冷幽幽的光换香火、剪烛头、焚钱纸、倒茶水的人川流不息,一概浑身缟素,蹑手蹑脚灵堂里充满着凝重而神秘的气氛
灵堂东边一间厢房里,挤满了张振武大大小小一群老婆和孩子,哭哭啼啼的闹腾
“这钱你拿着”李想抽出一叠钱塞给张振武的长子,又向身后的人交代道:“今后军务司每月给张家属恤金30元,至张子能自立时为止”
张家长子把钱推了回去,睁着布满血丝的双眼,对李想有不加掩饰的恨意,硬棒棒的说道:“不要”
李想的脸色一凝
“你这娃,怎么这么不懂事,收下”说话的是张振武的弟弟张振亚他双眼红肿,面孔清瘦,头上包着一块又长又大的白布,正在房中一角清理哥哥留下来的衣服他怕因此抓破了李想的脸,赶紧的出来转寰
李想知道他们的心思,都在怀疑他是杀张振武的幕后主谋,不禁摇摇头说道:“袁世凯说是我指使他杀的张振武,袁世凯是大总统,不是我儿子,我能指使得了他?谁都知道,现在鄂州是我的天下,我还需要杀人吗?真相如何,总有一天会水落石出的”
……
北京参议院开会,由张伯烈领衔,共和党参议员20人署名,向参议院提出《质问政府枪杀武昌起义首领张振武案》讨论相当热烈
刘成禺首先起来对《质问书》作了简单说明,议长制止道:“质问不必说明”
“今日之事不比寻常质问”刘成禺立刻反驳,竟然径自走上台去,大声的演说道:“查约法第6条明戴,人民之身体非依法律不得逮捕、拘禁、审问、处罚张振武既为中华民国之人民,即应受有中华民国人民之权利而张振武之被杀也,并未捕送审判厅公开审问即云罪有应得,亦不宜星夜邀袭,旋捕旋杀……观政府杀人之手续,直等于强盗之行为以冠冕堂皇之民国,而有此以强盗行为戕杀人民之政府,违背约法,破坏共和,吾人亦何不幸而睹此且推此义也,则凡民国起义之功首,造成共和之巨子,皆可一一捕杀之,任凭其为帝为王矣”
刘成禺痛快淋漓地来一篇激烈的演说张伯烈继之以嚎啕大哭,全院震动,议院内外方知张案的严重,非旦夕可了
“李大帅以非罪要求杀人,大总统以命令擅改法律,均是违背约法”参议员彭允彝观点鲜明,要求维护法律尊严“从张振武案可以看出,参议院不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对人民的生杀予夺可以依据总统命令,而不必依据法律,因此此时可以谓之无政府,无参议院、无法律、无政治;破坏约法,推翻共和,实属令人痛恨,提出质问书,不仅为振武一人言也,为民国前途起见耳!”
“民国初建政府藐视参议院之事,已不止一次,而以杀张振武之事为最甚”搭腔的是参议员陈家鼎,他跷起二郎腿在细细地品茶,略带思索的道:“所以,张振武之事非常紧要,关系国本应在法律上着想,提出弹劾案,以尽参议院职责;提出弹劾案,弹劾陆军总长”
参议员刘彦扬眉道:“此事不仅在弹劾段总长,并在弹劾李大帅李大帅以空空一电,毫无一句确证之语,徒有倡谋不轨,愈接愈厉之空话,以此种空话可杀张振武,将来即可以此种空话杀百姓”
在参议院还有二十余参议员,认为此案办理之法,亦多暖昧难明,须联名向政府提出质问案,要求袁世凯与李想给予答复
在参议院的压力下,袁世凯就想让李想承担责任,保全自己根据参议院的质问书,袁世凯在复参议院咨文中很含糊地说:此事关系重大,系根据黎副总统密电处理,其所牵涉的人和所牵涉的事都极重大,非仅关系湖北治乱,而且关系全国的安危,还有军事秘密……
参议院对政府的第一份答辩极为不满,其愤慨程度比先一天尤甚,最后由议会作一决定,催促陆军总长出席参议院报告张案经过
由陆军总长段祺瑞在参议院答复的会议加激烈
段祺瑞登台答辩,开口就道:“张振武是一军人,不能捕送审判厅,犯罪的事实均在其任军务部时所为,无一事不关系军务,所以军法从事早已经在武昌开过军法会议,证据齐集,至于判决手续,也已经在军法处备案经过,不过是由我执行而已”随后还说,“此次出席贵院,如以为尚不满意,则李大帅日后当有电来,一候得有李大帅详电后,再行详细报告”
段祺瑞的答复显然不能让参议员们满意,参议员刘彦反问:“在北京行刑而在武昌开军法会议,军法会议固如此开乎?现在贵总长所报告,实不成为理由为张振武事武昌已开过军法会议,然何以李大帅所来之电报并未言及,大总统答复之公文亦并未言及,可见政府违背约法”他要求请道:“请陆军总长再行答复”
陆军总长段祺瑞便再行答复:“张振武罪状,实有碍难宣布之处张振武此次来京,所带之人极伙,而北京为民国都城,关系重要,秩序岂可再经扰乱政府一再衡量利害轻重,为大局起见,而不得不在北京行刑”
参议员李肇莆的追问迭至:“本席只就简单事实质问请问杀张振武之先,曾开军法会议否?”
段祺瑞摆出军人的威严道:“方才曾经报告,集合高等军官讨论数次”
李肇莆问道:“是否开军法会议?”
段祺瑞立刻对他道:“军法会议亦系由高等军官研究罪状”
李肇莆又问道:“请问开会议之时,究系何日?”
段祺瑞答道:“本月13日曾经开会讨论,14日亦开会讨沦且总统亦曾经在座”
李肇莆间不容发的追问道:“请问开军法会议,大总统应否在座?”
段祺瑞稍稍顿了一下,才道:“系在大总统府开议,府中房屋皆系毗连,故大总统亦在座”
李肇甫步步紧逼的问道:“杀张振武之证据,除此湖北两电报之外,尚有何项证据否?”
段祺瑞毫不迟疑的答道:“所谓证据,不过即系他所犯之罪状,除此电报之外尚有公文”
最后段祺瑞又补充道:“总之,现在政府以国家为前提,自不能不以临时之办法不然,于国家大有危险至此危险之时,将若何维持耶?手续虽有错误,祺瑞身当其咎,亦未为不可”
—://。。
卷一辛亥风雨165行不得也
更新时间:2012…12…1116:18:08本章字数:5273
武昌谣言四起,戒严益甚
李想与黎元洪在红楼喝下午茶
李想摆弄着杯具,问道:“老黎啊,最近你有没有听到什么动静啊?”
黎元洪一听,惊疑片刻,却装糊涂道:“没什么动静啊”
李想挑了一下眉尖,道:“乱讲,怎么可能没动静?这是什么地方?武昌啊那么多的热血青年挤在这里,吃没得吃喝没得喝,南京北京,又都不给咱们打款,这糟糕的情形,怎么可能没动静?”
黎元洪见他这样说,赶忙改口道:“……可能有动静,不过我没听到”
李想喝了几口茶后,道:“那你没听到的,都是些啥动静呢?”
黎元洪显出一副惭愧的神情,道:“李帅啊,我听都没听到,又怎么知道都是什么动静呢?”
李想平淡而缓慢的说道:“是啊,我问的就是,你怎么知道你有些动静没听到呢?”
黎元洪苦笑一下,冷汗都流下来了,道:“我没听……李帅啊,他们以前组织群英会,现在组织振武学社,从来都不带我玩,你说我怎么能听到动静呢?”
“哦?”李想放下杯具,道:“果然又有人组织振武学社了,这分明是想借风潮夺权湖北发展需要平稳,他们起事,我能装着看不见,老百姓也不会答应……老黎呀,这个振武学社,是张振武的那个老婆组织起来的?”
“好像是张振武的发妻全额出资赞助的,”黎元洪想了想,压低声音道:“听说是从南京那边聘请来了改良派党人顾斌、罗子达负责运营,地点设在城内札珠街13号这个地址可是秘密机关,李帅,千万别告诉别人是我告诉你的”
李想这些比黎元洪知道的加清楚,相信黎元洪也知道,只是李想是在逼着他把这些说出来
“不告诉别人,我保证不告诉别人对了,”李想笑道:“老黎,要不你带一彪兵马,去把振武学社抄了,把秘密起事的党人名册、印信文书什么的给我拿来,好不好?”
黎元洪赶紧的摇头:“李帅,我好歹和他们都是朋友啊,你叫我怎么下手?”
李想轻笑道:“说的是啊,孙武跟他们不是朋友吗?可他们就怎么狠下心来杀孙武全家呢?张廷辅跟他们不是朋友吗?可杀张廷辅全家时,他们手软了吗?”
黎元洪听后,心中猛地一震:“……我明白了,那我这就去了”
“不都是为了湖北的和平和稳定嘛”李想走过去拍拍黎胖子的肩膀“我军人务宜和衷,同御外侮,不可再存党见”
“最近报纸上连篇累牍发表文章,向李帅发起猛烈攻势,听说参议院也要通过弹劾李帅的议案不知道李帅……”
李想笑了笑,他早有后手,出来红楼,立即对外宣布辞职
……
李想这一手实在是太厉害了,现在看起来对他的攻势猛烈,多的人只是站在一边看热闹此时李想突然宣布辞职,所有看热闹的人全都慌了神,急忙表态,生恐李想真的撒手不管,大武昌失去这枚定海神针,届时必然是乱兵四起,杀戮无常为求身家性命安全所计,纷纷表示支持李想,痛斥袁世凯、参议院并张振武两江两湖商界头面人物也纷纷冒出头来,联名发电,大骂袁世凯栽赃,参议院乱来,替李想说情
“湖北自起义以来,无日不在惊涛骇浪之中,赖李大帅镇摄得宜,得以秩序晏安,市廛不扰……”
北京参议院里,湖北议员慷慨激昂的演说:
“……参议员如必欲弹劾,请将梗电所驳各款限于电到24点钟内逐一答复,同人中若有一字之误,刀锯斧铖,悉加同人贵议员如有一字之诬,刀锯斧铖亦必当有受之者……”
这个意思是说:李大帅是湖北安危的关键,倘若弹劾李大帅,李大帅辞职,则湖北必乱既然如此,那我们湖北佬干脆和你们政府决裂,直接打到北京去,想乱湖北,那就大家一起乱,谁也甭想有好日子过
参议院的议员们被湖北如此强烈的反应惊呆了
在李想及其亲信的煽动下,又有湖北教育总会、商会,武昌、夏口、汉阳议会,以及“湖北保安社绅耆暨全体士民”、“旅沪鄂人”等,也纷纷致电北京,斥责参议员,挽留李想稍后,鄂省议会也致电北京
这些电文,袁世凯看了,也是一阵心惊胆战,他还没有做好开战的准备呢
袁世凯又礼请民社派参议员时功玖、张伯烈、刘成禺、郑万瞻到铁狮子胡同大总统府面谈
“李疯子太猖狂,他是在威胁议会”时功玖道
“他那里把议会放在眼里”张伯烈道
袁世凯也没把软弱的议会放在眼里,脸上却笑盈盈的说道:“李大帅也来电解释,军界通电,措词激烈,往阻无及,索稿未获,深为惶歉”
“怂恿军界攻击参议院,又自请“失察之罪”,可见其已捉襟见肘,黔驴技穷”刘成禺道
袁世凯冷笑:“你们是一定要坚持弹劾李大帅,弹劾政府?”
客厅的空气忽然降温,看了袁世凯这个冰冷的脸孔,所有人都是心里一颤
袁世凯又轻轻说道:“不要再坚持弹劾政府,一旦弹劾无效,则参议院必出于解散之途,而大局为之动摇”
一席话,本来就支持袁世凯维持秩序的民社派开始退缩软化
等他们退去,袁克定走进来
“父亲,”袁克定说道:“您要求办的事情已经办好,请您过目”
袁克定拿出一封信,是张振武写给黄兴的一封未发的信信上有这样一句话:“承嘱杀李想事,已布置周密”
袁世凯看完之后,说道:“模拟的还行,不愧是世昌兄的手笔,完美无瑕一定要把报纸和舆论调动起来,搞臭了李想,再把黄兴搞臭,再让他们互相怀疑……”
由于黄兴一再为张案向袁世凯抗议,袁世凯很感不安,因此他便想出一条毒计打击黄,伪造张振武被杀前写给黄兴的这一封未发的信他用这个伪证打击黄,使黄处于嫌疑地位,失去为张案发言的力量
上海黄兴临时寓所
戴季陶说道:“以武力破坏法律者,仍以武力治之”
宋大小姐责问说道:“今日之时局,怎么也不能再生莫大之扰乱了?再生莫大之扰乱,中国能不亡国?国民对于此案,当完全诉之法律,求解决于法律问题之内”
“张振武事件的极端恶劣性在于不受法律约束而杀人这在帝制**时代不是什么异常之事,但现在已是号称共和政体的民国了——对共和精神的恣意破坏,此例一开后患无穷”
令人意外的是,即将北上的孙中山并不认为张振武事件多么严重孙中山虽然没有参与这场辩论,但他的行动表明,他也不支持激烈派的主张,他说道:“看来,北京之行要提前了”
张、方被杀前,袁世凯已多次邀请孙中山、黄兴北上,面商国是,调停党争
“此等现象,一若并非真共和,殊形危险”立刻就有人力劝孙中山、黄兴
“先生不要轻入虎穴”
“只身进京,无异于自入圈套”
但是,孙中山力排众议,道:“无论如何不失信于袁总统,且别人都说袁世凯不可靠,我则以为袁可靠,我倒也试试自己的眼光”
孙中山又说道“以我之所见,项城实陷于可悲之境遇,绝无可疑之余地张振武一案,实迫于李想之急电,不能不照办中央处于危疑之境,非将顺无以副李想之望,则南北难统一,致一时不察,竟以至此”
孙中山甚至认为,不能说张振武无罪,只是杀他的方法似有不当:“据我观之,张、方不得谓无罪但在鄂都督,似当就地捕拿,诛之于武昌,即不生此问题假手于中央,未免自无肩膀而民国草创时代,法律不完,这样政府既接电报,若无依据,以致惹起反对吾谓中央政府当日应将张、方拿获,解去武昌为上策;否则,亦当依法审判而中央政府又不在行,故吾谓鄂、京两方皆有不当处”
孙中山最后还是发表了一通“独到”的见解
对于进京与否,黄兴也有所犹豫,于是,作为当时的权宜之计,大家伙经商议后决定让孙中山先行而让黄兴继续去西湖养病,视情况而后定,以防袁世凯将两大革命领袖一网打尽
孙中山从上海同孚路黄兴的寓所起程,在袁世凯的迎孙专使张昉、程克陪同下,登上商局的“平安”号轮船
与孙中山同行的有其夫人卢慕贞、秘书宋霭龄,还有魏宸组、居正、王君复等10余人
在码头上,欢送孙中山的中外记者、各界人士,人山人海,他们团团将孙中山围住,并一再劝他不要贸然进京:“公世界伟人,历经险阻,岂怯于民国成立之后,惟此行以有益无益为断观北方情形,似即行亦无大裨益”
《民权报》还刊登了一副非常有意思的漫画,名字叫《行不得也,哥哥》,只见画中的北京城头张开大网,正要捕捉北上的轮船
但孙中山早已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仍然决意北上
孙先生以诚待人固然不错,但碰到袁世凯这样的权术老手,自然要受他愚弄不过,不肯以诚待人而只顾玩弄权术,到最后也是要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谁又比谁聪明呢?
送行的人有人神情黯然,有人痛泣孙中山一再向人们解释,让人们相信袁大总统,并声明他这次进京,主要是想帮助袁世凯当好民国总统,解决好迁都、治政、建军等一系列大事,并能一心一意搞些实业,改造中国
—://。。
卷一辛亥风雨166超然内阁
更新时间:2012…12…1116:18:10本章字数:5746
红楼
水仙儿风姿绰绰的出现在李想的办公室
水仙儿把一叠印着绝密的资料放在李想眼前桌上,道:“近日有传言,张振武被杀前写给黄兴的一封未发的信信上有这样一句话:“承嘱杀李想事,已布置周密”北方的袁系报纸也推波助澜,绘声绘影地说黄曾在您去泗水交涉的时候,派人来武汉部署杀您”
李想抬起头,笑道:“很拙劣的离间计”
水仙儿默默地摇了摇头,叹道:“他们可是有过把你赶出汉口的前例而且,刚刚被黎元洪端掉的振武会不就是改良派为杀你成立的?”
李想呆了一会儿,道:“不过是某些小人物的暴走小打小闹而已跟黄兴没什么关系”
水仙儿摇摇头,道:“你就这么坑定跟黄兴没有关系?”
李想考虑了一会儿,点点头,笑道:“如果黄兴真有这个心机,真有这种阴狠,在汉口就该去黎元洪而代之,在上海就该抢下革命军大元帅的位置,在南京就该把留守府军备牢牢把持……他真要有这个枭雄能力,我该高兴,这是革命之幸”
水仙儿无奈的又叹息一声,道:“我先走了蔡济民还在外面等着你呢”
水仙儿走了后,蔡济民进了办公室里上了门
李想郑重看着他道:“你们跟着改良派乱闯,也得不到什么东西,干脆跟着我好了,反正我也需要人我还是很怀念武昌首义时并肩作战的时光”
“那太好了,”蔡济民欠欠身子武昌首义的时候,两人的差距就越来越大,到今天,一个是天上一个是地上,李想还能想起当初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他也不能拿大,多的是对改良派失望了想到这里,不禁微笑道:“我找你好几次,苦于没有机会,这一次可找到门径”
“你还得替我多找几个人,”李想望望窗外:“可是要能干,光吃饭的我不要”
“你放心,”蔡济民拍胸脯道:“我们在军队里待得很久,对于各地风土人情,人事上的来龙去脉咏,大都看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如何做法,当然悉听吩咐,赴汤蹈火,我们这些兄弟们在所不辞”
边蔡济民说边掏出烟卷,递一支给他
“我不抽了,”李想犹豫挣扎,还是谢道:“以前我抽得太多,一天要抽两堆”
“你真有办法,”蔡济民夸奖道:“烟也能戒了”
……
杭州
一勺西湖水百年歌舞,百年酣醉湖上笙簧竞奏仕女混杂寻欢作乐景象面对这种场面,在西湖养病的黄兴禁不住想起西晋末年祖逖中流击楫、矢志北伐的故事祖逖“北伐,北伐”的誓言犹萦绕在耳边,可眼前满载“簇乐红妆”的西湖画舫中,却不能找到他的身影,一边是沦陷荒芜的国土,一边是纸醉全迷的生活,因此黄兴禁不住要迸发出“千古恨,几时洗”这样悲愤填膺的呼声
黄兴道:“当初真该咬牙坚持,无论付出什么代价,也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徐宗汉看到夫君这样的悲愤苦闷,心中叹息,却只道:“现在局势反转,袁世凯掌握了主动而且民国成立,民心厌战,李烈钧在江西招兵买马,民众对其就非常反感”
黄兴叹息一声,不语
徐宗汉道:“近来流言四起,传说张振武被执时在张处搜得一书系与你,内容有说托杀李想事已布置周妥等语今日又阅《沪报》译载《文汇报》北京电说,此间谣传张振武之谋第二次革命,你实与同谋,故不来京什么的我阅此两电不胜骇异,张案鄂、京尚未尽情宣布,读漾电亦云案情重大,牵涉尤多,今京、沪忽拟议及你,若不将张案所牵涉者明白宣布,则此案终属暗昧,无以释中外之疑”
黄兴跳脚道:“我如果与张案有涉,甘受法庭裁判”
黄兴气得不轻
“瞧你,没个静气”徐宗汉道:“这事,不用说是由小人从中诬捏入罪,以挑拨离间你与李想之前说,张振武之死是李想主谋,我看,也是阴谋,而且出自同一人之手”
“希望李帅不要上了小人的当,与我们疏远了”
“这你放心,他是个有智慧的人”
……
北京
四国饭店同盟会、共和党、统一共和党三党党员乃在此举行联合会,以交换唐去后对阁组织的意见
“袁世凯越来越跋扈,唐总理在时也不至于这么肆无忌惮,无所顾忌,为所欲为”
“必须赶快再选一个总理来维持局面”
一时各党派纷纷发言
“唐组阁时,原是以混合各党派的内阁相号召,结果闹得如此纷歧,”宋教仁声音一响起,会场一下就安静下来,“我认为混合多党派的内阁不是好办法,应该组织政党内阁,如英国式”
宋教仁说完,下面又炸开了锅
“谁都知道同盟会一党独大,你要搞政党内阁,咱们这些小党派,就只能回家抱孩子了”
下面立刻纷纷应和起来
同盟会坚持要求组织一个政党内阁,共和党则主张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