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理想年代-第2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曾高和李西屏默默听着

“我们暂时不宣布独立——我不会在袁世凯面前像个精神病人那样发抖,我也不会拱手放弃我们的权利和革命的果实——继续备战如果北洋军惹上来,坚决予以反击”

“不经鄂区议会批准就有权派军队去开战吗?”李西屏问道

鄂区搞的民主建设已经初具形势,所以李西屏才有这么一问

这位铁腕李大帅回答说道:“如果强盗闯进了你的家中,你不必跑到警察局去获得批准就可以开枪打死他你可能会陷进国会冗长的辩论之中而束缚住你的双手完全不能动弹作为总司令并根据鄂州约法的章程,你可以有权这么干”

李西屏微微一笑,曾高却微微皱了一下眉头

李想感慨道:“过去一年中,我已尽一切可能去防止这种危机现在,他们不得不为这个国家去干一切我们能够干的事情正在发生的二次革命在我看来,就像辛亥危机在大规模上的重演袁世凯北洋反动分子正在试探我们武力的薄弱环节我们必须迎击他们的威胁,又不卷入一场全国范围的战争”

“这可能吗?”曾高咧嘴苦笑道

“试试看”李想诚挚地对他们说道:“我当了一年多点时间的鄂区元首,我还花了一年时间去准备,去避免,做出像我今晚不得不做出的那样的决定我想叫你们知道的是,这个决定并非只是为了鄂区这个决定也是为了中国”

李想这个决定就是袖手旁观李烈钧等改良派掌握的武力被袁世凯消灭,孙中山在没有武力依靠的时候就只能依靠他他是借袁世凯之手消灭政敌反正那些家伙留着什么事也做不了,反而处处碍事

李想与他的哼哈二将磋商后,就在正午前发表了他关于“二次革命”的第一个正式声明:

“蓄意无视维持国家和平的责任,是支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省份所不能容忍之事”

同时在鄂区议会正在上演一出闹剧,国民党改良派人正在攻击国民党修正派人的犹豫不决

詹大悲一厢情愿的说道:“这是绥靖主义的道路李帅应当诱逼袁世凯摊牌,我认为袁世凯太狡猾了,不会冒险与南方各省发生全面规模的武装冲突”

蒋翊武从军事方面出发:“时间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必须牢记不忘北洋军在辛亥革命时五天之内就压垮了孝感,两天中就席卷了阳夏”

……

当袁大举向南方用兵时,虽然已对国民党撕破了脸,满口乱党叛徒,可是独对孙中山先生还很客气

不过孙中山却不能不表示严正的态度,乃发电致袁,

原电云:“北京袁大总统鉴:文于去年北上,与公握手言欢,闻公谆谆以人民国家为念,以一日在职为苦文谓国民属望于公,不仅在临时政府而已,十年以内,大总统非公莫属此言非仅对公言之,且对国民言之自是以来,虽激昂之士,于公时有责言,文之初衷未尝少易何图宋案发生以来,证据宣布,愕然出诸意外,不料公言与行违至于如此,既愤且懑;而公违法借款,以作战费,无故调兵,以战祸,异己既去,兵衅仍挑,以致东南民军,荷戈而起,众口一辞,集于公之一身意公此时,必以平乱为言,故无论东南军民,未叛国家,未扰秩序,不得云乱;即使曰乱,而酿乱者谁?公于天下后世亦无以自解公之左右陷公于不义,致有今日,此时必且劝公乘此一逞,树威雪愤此但自为计,固未为国民计,为公计也清帝辞位,公举其谋,清帝不忍人民涂炭,公宁忍之?公果欲一战成事,宜用于效忠清帝之时,不宜用于此时也说者谓公虽欲引退,而部下牵掣,终不能决,然人各有所难,文当日辞职,推荐公于国民,固有人责言,谓文知徇北军之意,而不知顾十七省人民之付托,文于彼时,屹不为动人之进退,绰有余裕,若谓为人牵掣,不能自由,苟非托辞,即为自表无能,公必不尔也为公仆者,受国民反对,犹当引退,况于国民以死相拚杀一无辜以得天下,犹不可为,况流天下之血以从一己之欲公今日舍辞职外,决无他策;昔日为任天下之重而来,今日为息天下之祸而去,出处光明,于公何憾公能行此,文必力劝东南军民,易恶感为善意,不使公怀骑虎之虑;若公必欲残民以逞,善言不入,文不忍东南人民久困兵革,必以前此反对君主**之决心,反对公之一人,义无反顾谨为最后之忠告,惟裁鉴之”

孙中山同时发出通电一道,略云:

“北京参议院、众议院、国务院、各省都督、民政长、各军、师、旅长鉴:江西事起,南京各处以次响应,一致以讨袁为标帜……大势至此,全国流血之祸系于袁氏之一身,闻袁氏决以兵力对待,是无论胜败,而生民涂炭,必不可免……使袁氏果而出此,非惟贻民国之祸,亦且腾各国之笑……袁不宜借口部下之拥戴,而拒东南人民之要求,可断言矣诸公维持民国,为人民所攸赖,当此人民绝续之际,望以民命为重,以国危为急,同向袁氏劝以早日辞职,以息战祸倘袁氏执拗不听,必欲牺牲国家人民,以成一己之业,想诸公亦必不容此祸魁文于此时,亦惟有从国民之后,义不返顾”

……

北京

中南海,海宴堂袁世凯在这里依常例召开军事会议

袁世凯把孙大炮的两封几千字的长长的电报丢在废纸篓,却对李想短短三十五个字的电报反复研读

此时,北洋将领们侃侃而谈,表现对南方战争前景的乐观估计令袁世凯感到吃惊

陆军总长段祺瑞得意的道:“目前发生在江西,安徽的战争,所剩下的仅仅是一些必须加以钳制的游散目标而已,战争实际上已经获胜在整个南方的匪军,大规模的抵抗都会在入冬以前内结束”

“关于李疯子介入的可能性,有什么看法吗?”袁世凯放下李想的那封电报,若无其事的询问道

之前已经有李纯以及雷震春判断介入可能性为零的报告

段祺瑞觉得他们的报告和自己意见一致,就说道:“可能性很小如果李疯子和李烈钧联合举兵,或者他在南方举办之初就进行干涉的话,那将是决定性的我们已不再担心他们参战我们已不再卑躬屈膝鄂军号称有三十万部队,其中部署在潼关和武胜关的大概不会过四万人他们刚刚结束疆和青藏的战争,多部队还留在荒漠边关,最多只有两至三万人可以出关,这点人马出关,还不是找死?现在我们的海军在长江有基地,如果鄂军南下到江西,那一定会遭受极为惨重的伤亡

对于鄂军军队战斗力的评价,段祺瑞惯用带着一点血腥味儿的话说道:“面对北洋军的强大攻势,他们会血流成河,如果他们干涉的话”

“不要忘了,李疯子也有海军”

段祺瑞语气中充满了对鄂军海军力量的蔑视:“那些刚刚在什么深蓝海军学校学习一年的雏鸟,他们之间的配合会十分差劲儿我相信他们海军轰炸他们陆军的机会不会少于轰炸我们的机会”

袁世凯在将信将疑中脸上有了点笑容

段祺瑞接下来的发言就有些跑调了

段祺瑞对鄂区军队参战的可能性的判断,并不完全是凭空的傲慢,作为一个具有长期作战经验的高级指挥官,他的结论是建立在对大量情报分析的基础上的可惜的是,北洋情报机构,特别是鄂区情报几个,在李想是否会参战这件事上犯了历史性的错误

李想或许太会演戏了,连孙中山和黄兴都不认为他会参战,他和改良派之间的矛盾很深,而且还有袁世凯作为幕后推手

而且雷震情报部门主要分散在沪、宁,没办法,国民党在长三角的活动太猖獗,太引人注意了虽然他们做的是秘密的事情,但是这些从同盟会走过来的人做事一向高调造反都造得唯恐天下不知

同时,随着战争局势的发展和李想在李纯面前的“反动”表现,李想直接参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最近,李想在其鄂区北边与北洋势力接壤的地区大规模集结兵力令北洋军紧张了起来,风声鹤唳的情报对象转移到了李想方面来了李想部队的大规模的铁路运输开始、鄂区政府正在向外国大量购买麻醉品和药品、鄂军在黄河上修渡口等等但是,来自情报部门关于鄂军动向的情报常常互相矛盾,很可能在一份声称鄂军的介入迫在眉睫的情报之后,立即会有另一份鄂军介入的迹象不明显的情报送到段祺瑞的案头

段祺瑞看到的是一份得到密探大老板雷震春赞赏的结论性报告,报告说:虽然应该认为李想仍然有可能在南北战争中进行大规模干涉,但考虑到所有的已知因素,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李想大概不可能在今年进行干预在这一时期,干预行动大概会局限于继续对叛军进行秘密支援

虽然这份报告中使用了情报文件绝对应该禁止的例如可能大概这类词汇,但类似报告无疑会对段祺瑞产生严重的判断误导

而雷震春在为袁世凯准备的分析材料中的结论是:尽管李想讲过那样的话,鄂军在向北前进,但没有令人信服的迹象表明李想的确打算全面参加战争

李想毫无疑问地害怕与北洋军交战的后果他们的鄂区计划规模如此之大,以致该政权的整个计划和经济将由于战争的巨大消耗而受到危害

这支这写满可能大概这类词汇的情报最有力的证据是,李想到现在还没有宣布“独立”这一点至关重要

当然,北洋情报机关京师军政执法处内部并不是人人都这么乐观他们确实收到过有相当可信程度的情报比如,一个在陕西光复后潜伏下来的原清朝官员在向北洋提供的情报中,不但把鄂区军队在陕西潼关的详尽部署在地图上标出,还明确地指出,鄂区军队即将出关作战这个原清朝官员有不少同事在鄂军的军队中服役,这使他得以知道哪支部队现在哪里

另外,北洋情报机关京师军政执法处还收到过鄂区领导层在武昌的会议上关于参战问题激烈辩论的情报但这份情报却被北洋情报机关京师军政执法处京师军政执法处判定为丁-3级北洋情报部门根据情报的来源和可靠性将情报分为甲、乙、丙、丁不同的等级,每一个等级内又有四个级别,表示情报的准确程度那么,丁-3级别的情报基本上就等于是一张废纸了

—://。。

卷一辛亥风雨208迷雾(中)

更新时间:2012…12…1116:19:37本章字数:5289

208迷雾中

火车昼夜不停地行驶在京汉线上,很有节奏地发出“哐当、哐当”的重复响声

每驶进一个车站,其他的客车和货车都给鄂军乘坐的军用列车让路这是有鄂区军事委员会对铁路系统做出的安排

连队干部战士坐在闷罐车里从连长、指导员、排长到各班的正副班长,还有全连的党员,都向战士做政治思想工作,最主要的就是做好巩固部队的工作西北战士和南方战士,相互之间提出了挑战应战,条件有好几项内容,其中有一项就是:“不离开连队,不离开车厢……”

在一七师三四九团二营四连的闷罐车厢里,谁都知道连部特种侦查员刘震撼的家在大悟县,有的战士就对他半开玩笑地说:“老刘,车快过大悟了,你得自觉点”

“放心车过大悟时,我趴在小窗户上看一眼就满足了”刘震撼说完,又去找身边一个胸前口袋插着一支钢笔的精悍军人说道:“指导员,我家就在大悟铁路边上车过大悟我要是睡觉了,到时候你叫醒我,让我看看家房顶上的烟筒……”

……

军部乘坐的混合列车到达武胜关

各师部队到达武胜关集结后,赵又诚把工作安排好了,便驱车前往武胜关大本营

赵又诚走进了张政的办公室,一见面,他就来了这样一番开场白:“小赵,辛亥革命的时候,这里是你们打仗最多的老地方你们过去在这里打了不少漂亮仗,这里有很多你们的老朋友哟……”

“老张,有几件事情向你请示,希望能够尽快解决”赵又诚毫无拘束开门见山地提出来

“不必客气,你说”

于是,赵又诚一口气把几件事一古脑儿地全都端了出来:“1。我们在孝感休整时复员老、弱、病、残3000多人军区答应拨给我们一个独立师的兵员班以下人员编入我军,排以下干部留地方继续扩军2。去年打完襄阳守卫战时,一六师参谋长张仁留在襄阳军区警卫师当师长我们在孝感搞城市恢复建设时这个师的师长刘经又调到四川入藏征战,现在在西藏当军委主席现在师长缺员,我们要求将张仁调回一六师任师长3。请尽快解决我军补充装备、马匹、大车、弹药”

张政很注意听了赵又诚的陈述,一边听一边用笔记在本子上等赵又诚讲完,他说:“小赵,你提的这些问题都应该解决也可以解决不过,火炮、弹药补充由军区炮兵直接管我给你写一封信,你去找炮兵司令员何逊”

赵又诚吁了一口气,问道:“各路部队集结怎么样了?”

“都来了”

“那就召集各部将领开会”

赵又诚说着,张政答应着

因见张政还不走,赵又诚又道:“你怎么还不去?”

“我说小赵,这么晚了,会可以明天开”张政说道:“李帅并没有下达战斗号令,你就偷点懒,歇歇累了一天,你不乏?”

赵又诚淡淡一笑,说道:“不把事情做完,我睡不着”

张政苦笑着出去

已是深夜,暗黄的电灯下,在这个司令部小楼召开部队到达武胜关集结的第一次军党委扩大会议

赵又诚目光扫视一眼在座正襟危座的将领们,略一沉吟,如实地把敌情告诉了大家:“袁世凯任命段芝贵为江西宣抚使兼第一军军长,督率二、六两师攻击湖口和南昌任命冯国璋为江淮宣抚使兼第二军军长,督率四、五两师中杨善德、施从滨两旅以及雷震春、倪嗣冲各部,沿津浦路南下,攻占徐州、蚌埠后,分兵掠安庆、浦口任命张勋为江北镇抚使,率辫子兵由兖州沿运河南犯,经清江南逼扬州,而后会合冯国璋军围攻南京又派海军总长刘冠雄率领海军舰队南下,攻击吴淞口,北洋海军在列强海军帮助下已经进入长江,攻击湖口、九江等地

南军情况怎样呢?起义一开始,李烈钧便存在兵力不足和兵力分散问题江西有陆军两个师和1个混成旅,共10个团的兵力李烈钧在军队中有较高的威信但由于袁世凯收买分化,第1师师长欧阳武倒向袁世凯;第2师师长刘世钧在九江与袁世凯、黎元洪暗中通气,政治上已动摇不定完全服从李烈钧领导的只有林虎的第1师第1旅两个团,李明扬的第10团,周璧阶的第9团,卓仁机的机关枪大队,方声涛的编旅只有两个连兵力,营长陈铭枢、连长蒋光鼎

再说,独立各省的军队还没来得及集中,六万余北洋军所面对的仅是江西、江苏、安徽三省境内的四万余讨袁军,而这三省的军队又是分散的,没有统一的指挥双方军事力量的对比,袁世凯显然占了上风,而且他又有帝国zhu义的支持,以及滇、黔、桂各省都督的输诚如:云南都督蔡锷派遣军队入四川,压迫熊克武陆荣廷不仅镇压了广西境内响应讨袁的柳州起义,而且支援龙济光攻击广东

根据现在和今后战局的发展,对南军极为不利

李烈钧的赣军虽与北洋军在九江处于相持状态,北洋军继续增兵,加上他们强大的海军,赣军难以挡住北洋军的进攻因此,在即将开始的决战中,北洋军会迅击败对方,把局面扭转过来的……”

所有将领的心都沉沉的

赵又诚凝重的说道:“基于上述估计,军委和李大帅决定:八师、九师、十一师、十二师计4个师和3个炮兵团,加上后勤支援部队共计5万兵力,集结在武胜关边境进行备战,随时准备出关参战,支援独立各省革命军抗击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

最后,我军在集结中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做好准备打仗的思想动员工作我们军从武昌举义开始,南征北战,打仗就没停过,每个指战员都希望战争结束过和平生活过去,我们对部队说,推翻满清,走向gong和,从此过好日子;后来,我们又说,保卫祖国边疆,保卫国家,就是保卫我们的小家,保卫我们的亲人现在,和平生活不过半年,又要重走上战场去打北洋军反动派由战争转入和平不需要做多少工作,由和平转入战争,这是180度的大转弯,难度相当大,非要把大道理和小道理都讲得很明白不可

第二,加组织准备武胜关军区拨一个独立师兵员给我们军,迅编入部队;加维修补充装备,尚缺的车辆、马匹上报补充全军所缺干部迅提升补充;组建军、师、团后勤民工担架部队,排以上干部从部队抽调解决第三,加强临战训练团以上干部由军办集训班研究北洋军作战特点及我们的对策;大力加强部队夜间师、团、营、连战术训练;重点是团以下的训练,技术训练着重射击、投弹、刺杀、土工作业,特别注意防炮训练;为适应外省作战需要,增强部队中的侦察训练

第四,加强后勤保障准备工作充实后勤部队和干部,军司令部迅制定部队本身携带弹药数量,师、团各级后勤携带基数、药品、战场抢救材料,军、师、团应携带数量,粮油盐除连队带足外,师、团后勤也应规定携带数量,由于处于国外作战,交通运输困难,难以及时得到补给,必须加强自身携带数量与此相应增加师、团大车编制,将所需增加的车辆、马匹数量报军区,请从解决”

赵又语说完看大家都在笔记本上记好了,准备散会,又想起一个事,因说道:“部队刚到武胜关集结,出兵问题还没有公开但部队中干部战士关于是否出兵的议论多起来了因此,我们对保密的要求也加严格不管是谁,在给家人或好友写信时,都不准谈及出兵的问题,如有违犯就要受军纪制裁”

……

上海黄兴寓

夜已深,屋内依然灯火通明

孙中山坐在斜对面,深不见底的瞳仁里闪着阴郁的光,盯视赵正平孙大炮是输红眼了吗?

赵正平是黄兴派去南京联络起义事宜的人

赵正平说道:“我到南京后,立刻致电在徐州的冷瑮到南京,同章梓、洪承点几人密商冷、章认为苏军的枪械弹药全靠上海制造局供给,袁世凯已派兵1团驻扎制造局,如果上海不供给枪械弹药,江苏军队实在危险,若先将上海拿在手中,南京通电响应就有办法所以我回上海向先生报告”

孙中山像一只突然发现老鼠的猫,看着陈其美、钮永建、黄郛等人

黄兴问道:“你们认为呢?”

“上海方面没有军事力量起事,只得请南京方面先发动”陈其美说道:“只要南京方面有动静,我立刻发动上海青红帮攻制造局”

陈其美说得是实话

赵正平低声说道:“那第8师师长陈之骥和旅长王孝缜、黄恺元等,都认为第8师缺额尚多,不赞成马上出兵讨袁……”

孙中山腾地起身,咬牙说道:“各方如此推拖,讨袁大事何时才成我要亲自去南京,策动第8师士兵和下级军官杀死师长陈之骥,主持讨袁”孙中山对第8师师长陈之骥和旅长王孝缜、黄恺元他们极为不满,已经起了杀心,他继续说道:“为了起兵讨袁,我也只能下霹雳手段了朱卓文”

“在”

非常书生气的朱卓文站了起来,小白脸都涨红了

“你从上海携款2万元,到南京运动8师几个营、连长,叫他们杀了师长、旅长后宣布独立”

“是”

“我随后就到”

孙中山牙关咬得格格的,“唿”地起身便走

黄兴却道:“慢”

孙中山倏地转身,说道:“克强是要阻我?”

“先生,南京目前十分混乱,你不能去”黄兴语气平静得像刚刚睡醒的孩子

“时局危急啊”孙中山望着面前的战友,深知他是出自爱护之意,说道,“南京乃是袁贼必争之地,如果不能拿下南京,‘二次革命’就等于失败,我们的一切努力也将全部付诸东流所以,南京的能否拿下,关系全局,我务必亲自去”

“先生”黄兴被孙中山的一片赤诚之心所感动,他紧紧握往孙中山的手,说道,“你不能去我去我去”

—://。。

卷一辛亥风雨209迷雾(下)

更新时间:2012…12…1116:19:39本章字数:5955

夜幕下的南京仿佛一只卧眠的洪荒猛兽,龙盘虎据,漆黑的轮廓散发着一丝丝的威胁,不远处,两个迅移动的身影此刻却迅的向这危险的野兽接近着,看起来象极了面对威胁仍然勇敢前冲的兵蚁

天空中,月亮再次将自己藏进乌云里,将整个世界让给了无穷无尽的黑暗

进入西城区,街道两旁的民居里,没有一丝丝光亮透出,南京在经历了数天的动乱后,街道上已经积满了垃圾,只有时不时走过的巡逻军队,才显示眼前的城市还有人的踪迹

而此刻在这肮脏,死寂的街道上,两个敏捷的身影正依托建筑的掩护,迅向不远处的江苏都督府前进着

再次确定一下方向,徐一凡一把将雨辰拽进附近的巷子

“还是不要从大道走了,从这里翻过去,直接从房顶过去”徐一凡压抑的急喘了口气,对身边的雨辰说道

“老大怎么了,你怕拉?别担心,大老板不是有那句话吗,“越危险的地方越安全”,大道上虽然时不时的人来人往,但是只要我们小心点,估计绝对没事,可是小胡同就不行了,说不定从哪……诶,老大,你咋走了?等等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