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理想年代-第2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曾高道:“李烈钧是看不到局势的凶险吗?这不是自毁长城吗?还有林动,也忒大意了的,如今江西全是在统筹领导,办事还是这样不细密,在江西经营这么久了,还会给人抢班夺权”
“这值不得大惊小怪”李想吁了一口气,望着外边的浓绿世界,像是对众人,又像对自己,口中喃喃道:“李烈钧在江西毕竟是根深蒂固,很有影响,势力还是有的但是,我们怕怎的,不是一根枪杆子没丢,林动还是4军的总司令么?”
他好像想得很远又收回神来,格格一笑说道:“握紧枪杆子,先不要和李烈钧明着对抗,把这次危机渡过再说……欧战就要爆发了,国内马上就会起波澜的……”
李想喝了口茶,又道:“要破敌人的围剿,还是老法子:诱敌深入,依靠军民团结取胜我现在抽不出人手去江西战场,这一战只能靠他们自己”
……
“下午茶时间到”
宋二小姐手端茶点笑盈盈地走了进来,提醒在座几人要适当放松
“谢谢夫人”
陈其美和黄兴接过来
“先生,你喜欢的红豆糕”宋二小姐不好意思地一笑,“川口婆婆教了我很久,不知道做的好不好吃”
“谢谢”
孙中山含情脉脉的与宋二小姐期待的目光缠绵在一起
“咳”陈其美咳嗽一声,拿出一封信,兴高采烈地展开对众人说道,“志清老弟来信,他与范鸿仙在上海已经打开了局面,正在谋划上海暴dong,这次一定要夺取上海镇守使公署和制造局他还说,李烈钧在江西召集旧部,整顿为国民革命军4军团,准备向南昌发起进攻,配合上海,乃至全国的暴dong”
“革命经费筹集的怎样了?”宋二小姐忽然问道
“这……?”
一文钱难倒三位当世英雄
“你们既然没有,那就让我去上海募集”宋二小姐平静的说道:“我已经定了下午回上海的船票我得去收拾一下,失陪了”
黄兴看着宋二小姐背影走远,孙中山也不阻止,忍不住开口,说道:“一定要这样?”
“我已经同庆龄商议让她回上海筹集经费,下午我就会去送庆龄上船”孙中山低下头记录着笔记答道
黄兴啪地合上孙中山正在写的笔记,说道:“还是我先去上海,查理可是还生你们的气,登报和庆龄脱离父女关系庆龄去上海,革命不成,还得闹家务何况……”
孙中山夺过陈其美正在吃的糕点放回盘子,板着脸说,“继续开会”
“我可什么都没说,”陈其美不情愿地拍拍手上的碎屑看了眼黄兴,“丑媳妇终要见姑婆反正早晚都得面对”
黄兴拿起文件,望着貌合神离的孙中山顾自摇了摇头
“自李想在武昌宣布独立之后,在全国范围内出现革命走向复兴的局面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情况来说,上半年,不仅赣南、闽西和林动领导的革命军有了迅发展,鄂豫皖、闽浙赣、广西的左右江、广东的东江和琼崖等苏区和红军也有相当的发展全国已建立起十几块根据地,独立省份占据一半,革命军发展到十万人左右,共十三个军,整个革命形势蒸蒸日上我们得承认,这确实是李想的功劳”陈其美说道
“李想确实有本事,但是越有本事的,将来做起坏事来越不得了”黄兴忍不住接道
“不管怎么说,李想至少现在是革命的”孙中山说话了:“这年五月间爆发中原大混战,不论从规模上,还是从持续时间上说,都是空前的这次中原大战,给全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这次大战,一方面激起广大人民群众对北洋军残暴的政府的强烈不满;另一方面也使袁世凯不得不把不少原来用以进攻南方革命根据地的军队抽调到北方前线作战,拿江西来说,只留下第十八师、编第十二师和独立第十五旅大部这对革命力量的发展是很有利的”
李想在中原战场战无不胜,这在外人看来,北洋军真的就像李想说的是“纸老虎”
李想的胜利,在他们看来,简直就像喝汤一样轻松他们已经被有利的革命形势冲昏了头脑他们错误地估计形势,认为全国的革命**已经到来,不承认全国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没有看到整个力量对比仍然是敌强我弱,过高地估计革命力量原来在党内就已存在着的“左”倾冒险主义倾向迅地发展起来了在李想与北洋进入相持阶段的时候,他们却盲目的搞起全国“暴dong”
这次会议在讨论国民革命军的行动问题时,陈其美兴奋的说道:“在革命军中不仅是深入土地革命的任务,革命军应集中地向中心城市发展,便于全国政治有影响如只束缚在深入土地革命上,必然限制在农村中,李想就是如此他在讨袁宣言中就是这样说的,他在河南和江西就是这样做的”
陈其美并强调道:“我们现在应集中革命军攻坚这才是全国革命的大反攻”
黄兴说得加明确:“李烈钧向江西发展的正确的,我们要夺取江西的政权,以便配合上海的暴dong辛亥革命就是因为夺取了上海南京这样的中心城市,才取得的成功二次革命就是因为没有能够守住上海南京这样的中心城市,才失败的所以,夺取中心城市的基本方针不能变”
“李想领导的游击战争就是兜圈子主义,李烈钧在江西,一定要狠狠的批评他们的兜圈子主义”陈其美讥讽道:“在山上兜圈子,那不是国民革命军,那是土匪山大王白狼的失败已经告诉我们,这条陆,走不通”
“目前的全国形势,就全国范围言,都无疑的走向革命**”孙中山慢悠悠的说道:“革命力量的强大,显示了一省或数省先胜利前途,当然先胜利前途之实现,无疑的即是全国的直接革命形势,全国胜利的开始我们应该以中央的名义给李想写封信告诉他,我党现阶段的总任务是准备实现全国的总暴dong要求国民革命军猛烈的扩大,坚决的向中心城市发展并强调说,这是国民革命军当前最主要的任务”
“哪些地区和中心城市有首先取得革命胜利的前途呢?”黄兴忍不住问道
“以武汉为中心的鄂区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胜利”孙中山肯定地说道:“目前首先胜利的前途,最显著的区域,下一个将是赣浙闽等省,而以上海为中心”
陈其美抢着说道:“李烈钧和林动领导的4军应该成为争取赣浙闽下一个胜利的主要力量4军的任务,是加紧配合这三省的工作,与这三省革命的力量,谋得共同的发展,在协同动作之下汇合起来,以争取这三省的下一个胜利,也就是争取全国胜利的第1步”
此时,林动正率领4军在闽粤赣边境同敌人作战,开辟闽粤赣革命根据地孙中山和黄兴,陈其美对林动这一行动很不满意认为李想在这里打了一个小算盘,其实李想也确实打了小算盘
黄兴说道:“‘造成闽粤赣三省边境的革命政权割据’或者是‘争取江西一省的政权’,这是他们历来的观念,在目前这是极端错误的了前者是割据政策,是保守观念,是没有以全国胜利为前提,在目前革命形势之下,自然是极端与党的总任务相冲突的,而且割据保守是失败主义的表现要李烈钧注意,指示4军,坚决执行向赣江下游发展,配合整个革命的形势与上海下一个胜利的前途,取得九江以保障上海的胜利”
“还要迅猛的扩大革命军”孙中山说道
这个问题上,他们也很不满意李想现在鄂区坐拥1万万人口,却只有30万正规军,实在是气人
孙中山批评说:“革命军扩大的程度是极其微弱的,扩大的行程是非常迟缓其主要原因是不自觉的受了保守观念的支配,没有猛烈扩大革命军的决心李想在武昌,咱们暂时指挥不了,但是可以提出要李烈钧在江西首先执行,改变分散武装农民的策略而为集中武装农民建立红军的策略”
—://。。
卷一辛亥风雨257疑云(下)
更新时间:2012…12…1116:21:24本章字数:4517
257疑云下
略略偏西的太阳晒得大地焦干串烟,街衢上绝少行人,连狗都热得荫地四脚扑着吐舌头,家家户户门洞大开,男人赤膊,女人只穿着贴身汗衣,或冲凉或打扇唱茶消暑偶尔只几个光屁股小儿,晒得黑不溜秋,在池塘杨柳下摸鱼打水仗
在破草棚子里,热气腾腾,一群军汉敞开了风纪扣,抹着汗,扇着风
这么大热的天气,李烈钧却穿着一丝不苟的军装在台上做报告对于台下这些骄横的将领这副做派微微皱眉
“这次,东京总部又制定了《军事工作计划大纲》提出,目前我们对革命军的策略是坚决的进攻,冲破保守观念,纠正右倾危险,积极的向中心城市交通区域发展大纲对全国红军的行动都作了具体部署其中要求4军转变路线,猛烈的扩大,急进的向外发展,扩大全国的政治影响,使其成为全国革命军的模范,现在应领导江西革命,协同动作,向着赣江下游,夺取吉安、南昌”
显而易见,李烈钧这里所说的“转变路线”,就是要4军由过去实行的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正确路线,转向直接夺取中心城市的“左”倾冒险主义路线
“国民革命军革命的战争只有进攻,无所谓退守”李烈钧越说越激动,“你们之前那个‘十六字决’,这些经验,一般不适用”
这就是完全否定李想从实践中总结出来并行之有效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迫”的游击战争十六字诀
李烈钧歇了一口气,并提出:“我来这里,就是要纠正上山主义、边境割据的残余过去的游击战争完全是农民错误意识的反映”
李烈钧挥挥手,强调指出:“目前国民革命军的战略,是坚决进攻,以消灭敌人的主力,向着主要城市与交通要道发展过去的不打硬仗,避免与敌人主力冲突,分散游击等的游击战术,已经与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不相合了,必须坚决地纠正过来”
“你们认真学习中央下发的这个决议,再认真分析形势”李烈钧拿出东京发过来的《的革命**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的决议案,并武断地说道:“中国的革命**已经逼近到我们的前面了在这种形势下,准备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建立全国革命政权,己成为党目前战略的总方针在这里,要点名批评李想、林动所坚持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
“我们要猛烈地扩大国民革命军国民革命军要坚决进攻打击敌人的主力,向主要城市与交通要道发展,根本改变过去的游击战术而且要同主要城市的武装暴dong相配合,夺取政权,建立全国革命政权”李烈钧挥着手喊道:“过去的游击战术已经与这一路线绝对不相容,必须根本的改变过来”
李烈钧挥了一把汗水,最后强调说:“执行这一总路线的最大的障碍,便是与这一总路线绝不相容的右倾观念党必须坚决的与各方面的一切动摇的右倾观念,特别是尾巴主义的倾向斗争,是执行这一总路线的前提”
李烈钧已经为自己热情洋溢的演讲汗湿重背,可是底下认真听讲的没有几个人
此时,北洋军调兵遣将,第二次围剿即将开始
由于有前次“围剿”失败的教训,第二次“围剿”在许多方面都有改变因为“围剿”兵力的增加和袁世凯的自信,在战略方针上把“步步为营”又改为“长驱直入”,在进攻部署上,把“围剿”军分为“进剿”部队和“驻剿”部队两部分“进剿”部队担任“长驱直入”的任务,寻找革命军主力作战;“驻剿”部队担任在己占领的地区修筑工事,作为“进剿”部队的依托,并就地“清剿”,巩固已占领地区在行动上,把以一个师为一路独立行动,改为以两、三个师为一路,互相策应,避免被红军各个击破在经济上,除在外对根据地实行严密封锁外,对根据地,实行杀光、烧光、抢光,企图使革命军失去生存的条件在政治上,每占一地,即召地主豪绅,组织善后委员会和守望队,进行恐怖统治和反革命宣传企图造成根据地经济困难和人民恐慌
在这种危急关头,李烈钧召开会议,首先是按部就班地传达东京本部的三巨头会议精神,把迫在眉睫的战事撇在一边
林动等将领耐着性子听了半天,议题还没有转到军事上
“还是说说我们要怎么打接下来的这一仗”
不知道谁在下面说了一句
李烈钧看了台下一眼,没找到打断他说话的人
“我说的难道还不清楚?”李烈钧反问道:“我之前就说了,革命要实现在一省数省的首先胜利,必须分离作战,在两个战略方向上同时取胜以达到‘御敌于国门之外’的目的”
“我不同意”林动立马站起来反对道:“在这个正需要集中兵力对付北洋军队规模空前的第二次“围剿”的严峻时刻,4军目前绝对不应分开作战做这种消极的防御战略”
“那你说,要做怎么战略部署?”李烈钧死死盯着林动他在这里做事不顺,展不开手脚,最大的阻力就是这个林动
“从当前敌人的态势来看,这一次“围剿”不大可能只集中一路进攻,很可能分成几路从不同的方向齐头并进,夹攻革命军但不管他们分几路进攻,革命军仍应该“诱敌深入”,把他们引到赣南根据地腹地来打”林动说道:“我们知道这一次比第一次反‘围剿’困难了,硬打阵地战是不行的因此,李大帅已经发来指示,4军把未来的第二次反“围剿”的战场预定在赣南的兴国、雩都、宁都、瑞金地区……”
“荒谬,你这才是消极防御”李烈钧不等林动说道,立刻大声反驳:“中央过去曾经屡次把的路线传递给你们,写了几次信,同时又委托林虎同志口头传递可是这一个路线,直到现在你们还完全没有懂得,还是在固执你们过去的路线你们固执过去的路线,主要的原因是你们没有了解整个革命形势的转变”
李烈钧又说:“现在革命军的任务,不是隐于农村中作游击战争,它应当积极进攻,争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并且应当准备大规模的国内战争以及与帝国zhu义的战争你们在今天还固执过去的路线,完全是错误了因为革命形势已经转变你们现在完全反映着农民意识,在政治上表现出来机会主义的错误你们应当深刻的了解自己的错误,按照中央的指示转变你们今后的路线中央的路线到达4军后,前委须坚决按照这个的路线转变”
李烈钧最后发出警告:“如果前委有谁不同意的,应即来中央解决”
他又强调道:“对于命令的执行,不容任何迟疑或改,请注意”
“分兵御敌而不是再集中兵力,”林动慢悠悠的说道:“和敌人扭在一起,则必败无疑”
“少在这里危言耸听”李烈钧气得直哆嗦,林动话声刚落,他就拍起桌子武昌修正派的人个个都是这样目中无人的跋扈他在这里都被欺负死了,孙中山要是去了武昌,那这种委屈怎么受得了?李烈钧指着林动的鼻子说道:“你这是经验主义没有尝试过,怎么能未卜先知呢?”
林虎咳嗽一下,觉得该说句公道话,缓和一下僵硬的气氛:“我支持林动同志的观点,建议东京总部听听方面军的意见”
李烈钧差点没气晕,他带来的人怎么也胳膊肘往外拐?
林虎比李烈钧先回江西,情况了解的多一些,所以,对实际情况有点认识
林动说道:“李大帅多次强调:革命军在根据地作战,一有人民支持,二有熟悉的地形这两大优势加上集中兵力,才可能打胜仗”
林动一说话,底下将领就眉飞色舞起来特别是提到“李大帅”三个子的时候,好像有一直魔力,指引他们百战百胜,一个个那叫一个兴奋
李烈钧算是看出来了,这次召开扩大会议,专门讨论作战问题会上传达了孙中山的指示,革命军将领们反应平淡,远非登高一呼,应者云集
李烈钧根本就不熟悉将领们的心理在过去的这些年里,孙中山和黄兴的指示,哪一次把革命引入过凯旋门?孙中山就是一个流亡海外的失败政客,黄兴就是一个“四条腿”常败将军他李烈钧也强不了多少,湖口起义,两个月不到就失败了,今天江西的基业可不是他们领导创建的
“这次反围剿作战,革命军必胜”林动振臂一呼:“参加二次围剿的敌军虽多,但他们地形不熟悉,供给困难,因为第一次“围剿”失败和中原大战的失败,官兵恐惧同我国民革命军作战而我国民革命军则打了胜仗,士气旺盛,官兵一致,准备充分,地形熟悉根据地群众仇恨敌人,拥护革命军,能积极配合革命军消灭敌军有这三大条件,我们就有打破敌人第二次围剿的大把握同第一次反围剿作战时,我们占天时、地利、人和这样的仗,我们难道打不赢吗?”
林动的这番话,立即引起了一片掌声
接着,李烈钧惊恐的看着国民革命军将领踊跃发言,都坚持主张在李大帅的领导下,打破敌人的第二次围剿
—://。。
卷一辛亥风雨258千里大迂回(上)
更新时间:2012…12…1116:21:26本章字数:4647
华灯初上,忙碌一整天的李想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落迦山别墅
大厅里,水仙儿、汤约宛与别墅里的女职员在玩斗地主自从中原大战的落幕之后,落迦山别墅里的氛围也变得轻松了起来但是李想心一点也没有轻松,他现在又操起了江西的二次“围剿”的烦心
“回来了”水仙儿抬眼媚他一个
“唔,回来了”李想有点招架不住
“吃饭了吗?”汤约宛粉脸如醉的头也不抬的问道她全神贯注着手里的牌,在她前面已经赢了一堆筹码
“吃过了”
李想匆匆往楼上走去
书房里,梅迪正在灯下整理着成堆的文件
“你怎么不同她们去玩?”李想笑着问道
“没有钱”梅迪头也不抬的说道
“我记得你刚领了工资,还不够你输的?”李想走到书桌后椅子坐下
梅迪撇了他一眼:“都去玩了,这里交给谁呢?她们都是忙了一天了,这会子还不叫她们玩完去所以让她们都去,我在这里”
“还真个‘货真价实’的管家小妹”李想笑道:“我在这里坐着,你放心去”
梅迪把一叠分好类的文件放在桌面上砌齐了,摆在李想面前,说道:“你在这里,我不能去了有事,我也能在这里打个下手”
“我有篇大文章要做,不知道要熬到什么时候呢”李想拿出纸和笔,说道:“你也就不要陪在我这里熬了”
“好的,我把这一点分好类,我就去休息”梅迪说完,默默的埋头整理起来
李想看着敬业的管家小妹,摇摇头,也埋头开始做文章迅的就在纸上写下“怎样创造铁的国民革命军”几个字……
这次反“围剿”,仅有三万多人的江西国民革命军4军,在没有得到必要休整的情况下,要打破过自己十倍的三十万敌军的大规模“围剿”,这是一个多么艰巨的任务
李想十分清楚,要胜利地完成这一艰巨任务,除了确定正确的作战方针之外,还必须加强武昌对4军的绝对领导,提高军队的素质,强调集中指挥和统一训练,以增强4军的战斗能力
作战方针有参谋部的专业人士操这个心,李想准备撰写《怎样创造铁的国民革命军》的大文章,以达到统一4军因为李烈钧等人的到来而有些混乱的思想
李想在文章中写到,在当前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创造铁的国民革命军是目前党的最迫切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怎样创造铁的国民革命军呢?李想总结了六个基本条件:
第一,“确定国民革命军的阶级性”文章中写道:“国民革命军是工农的军队,也可以说是一切劳苦群众的军队”
第二,“无条件地在三民zhu义领导之下”文章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和国民革命军成长的过程来论述:“鄂区国民革命军是中国革命的先锋队,4军只有在三民zhu义正确领导之下才能够完成它的历史的伟大任务”并且指出:“中国革命的先锋队经过国民革命军中的政治委员与政治机关实行它的领导作用”
第三,“政治训练的重要”文章中说:“国民革命军的政治训练是启发和提高指挥员战斗员的三民zhu义的觉悟使他们认清本阶级的利益,努力于本阶级的政治任务,与敌人作决死的斗争,去达到消灭敌人、解放本阶级的目的”
当然,三民zhu义的解释要以武昌的修正派为准绳
第四,“军事技术的提高”李想一向重视不断提高国民革命军的军事技术他在文章中说:“中国的式武器来自各国,类型也日益复杂化因此,国民革命军在战术方面必须过敌人,在技术方面必须努力学习使用式武器的知识,以便我们从敌人中间得到式武器时,一到手就知道如何使用”
第五,“自觉地遵守铁的纪律”文章中说:“自觉地遵守纪律的精神的养成和提高,就是使各个指挥员战斗员的忠实勇敢,服从纪律,汇合成为全军的忠实勇敢,服从纪律有了这样自觉地遵守纪律的国民革命军,就是铁的国民革命军”
第六,“要有集中的指挥和统一的训练”李想指出:“要使国民革命军的行动,在任何情况之下,有最大限度的集中性,去消灭它的阶级敌人的武装”
正当国民党军队向江西的革命根据地发动规模空前的进攻的时候,李想发表这篇论文,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