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理想年代-第2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看你这位同志啊,有问题,问题还不小”李想点起香烟问道,“除了鸦片之外云南就什么值钱的东西吗?云南的白药可是天下弛名,听我说法国人对云南的锡矿很有兴趣,不过我给你介绍的项目是这个”
李想掏出了一根香烟
“香烟?”蔡锷“啪”地拍案而起,立时激动的浑身发抖,许久才定住了神
“正是,香烟,这可是个大有前途的行业贩烟土是违法的,所以我们要把工厂搬迁到外省市去干吸烟是不违法的,所以可以放心大胆地做大、做强……”
其实在云南办卷烟厂蔡锷可以自己单干,但有了李想大笔资金的注入,中间发展过程就能被省去,而且也不愁销路的问题,毕竟李想的香烟都卖到亚、非、拉、美去了
扶贫救困是小,发财才是大计,越贫穷的地方越有商机,越能做到官商勾结这年头政治利益都是与经济利益挂钩
对于李想突然慷慨的帮助,蔡锷变的警觉起来
西南地区,好像只剩下云南没有纳入鄂区了
控制一个国家和控制一个省一样,首先要将经济命脉握在手中办香烟厂只是第一步,然后办食口厂、罐头厂,接着办银行向金融界渗透,搞房地产……一路攻克,嘿嘿
……
李想在北京的一举一动,都在袁世凯的监控之中
李想每见一个人,每参加一个宴会,袁世凯都会思索李想有什么意图?袁世凯一直不愿将李想调至北京就是这样,这家伙与孙中山不同,他的腰板很硬,还很会搞tong战
袁世凯当然知道,他要在他的管辖区中杀一个人,那简直如同压死一只蚂蚁
“可是,人家不是蚂蚁”
袁世凯的亲信们,以及朱而典他们,发现一些迹象后便纷纷劝道:“万一出了事,我们便很难交代,普天之下,都会笑话我们”
“这着棋千万不能下,否则英国的调解将功败垂成袁大总统知道,去掉一个人容易,但去掉中国的国民党难,你把这个人在北京解决了,事实上却糟这种道理,我们谈过不止一次了”
袁世凯默默地点头,表示同意
“报告先生,”雷震春道:“卑职已经通知他们,暂时放弃这个主意不过李想他们似乎也感到一些什么,据报,他们的出入也十分留意尤其是汤约宛小姐,简直不顾一切地在保护李想,几个宴会上,她一个女孩子代李想喝了多少杯?这不光是个好酒量的问题再看他们出出进进,汤约宛小姐的位置,显然在保护李想似的我们的人说,他们曾经好多次在不同的角度计算向李想下手,可是一眨眼,李想又在不知不觉,非常自然地掩护了李想,把他们看呆了,按住****的手心直泛汗还有,我们派了很多人,有的化装,有的不化装,守候在李想的必经之路和大门口但是,汤约宛小姐不管是谁,都出来和我们的人打招呼,说道理,连巷口的补鞋佬也不放过,弄得我们的人大受影响那个补鞋佬就对我说过:‘唉,人家就真有一手’我发觉他不可靠了,已经把他调走还有,守候在李想住处的人报告,一到半夜三,李想真的要睡了,汤约宛小姐如果不在一起,再晚也会回来,折腾半天,观察结果,肯定是在检查李想当夜睡觉的安全”
“都有什么人去看了李想?”袁世凯苦涩地说:“刚才你说的事,且慢动手”
“是的很多人去”雷震春道:“有些人们知道这不是开玩笑的,所以都从邮局寄信慰问,告诉他为什么不能亲自拜访的缘故这些信,都没收了”
“寄信人的地址总有?”
雷震春赔笑道:“报告大总统,这些人好象也学乖了,一他们在给李想的信上,只具了一个假名,没有地址,无从调查”
“不管是谁,”袁世凯狞笑道:“凡是同李想见过面、说过话,多少有点儿关系的,你都给我记下来”袁世凯大声叫道:“秋后再算账”
“是是是”
—://。。
卷一辛亥风雨303影响(上)
更新时间:2012…12…1116:22:30本章字数:4665
303影响上
在京的社交中,李想交往最多的还是那些著名的民主人士和科技界产业界人士,以及国际友人梁启、林长民、蔡锷、章太炎、辜鸿鸣、熊希龄等等,与李想交往最密李想在他们中间无话不谈,经常一谈就是几个钟头李想向他们介绍国民党的和平民主方针和鄂区的各项建设,揭露北洋当局的内战独裁政策李想的渊博学识、精辟见解和风趣幽默使他们叹息不止
当然,李想嘴里经常会冒出一些奇的词语,也让大家见识了这个“疯子”的语言特色
同时“疯子”的章太炎承认自己是个疯子,但他说革命需要神经病:“大凡非常的议论,不是神经病的人断不能想,就能想亦不敢说遇着艰难困苦的时候,不是精神病的人断不能百折不回,孤行己意所以古来有大学问者成大事业的,必得有神经病才能做到……为这缘故,兄弟承认自己有精神病也愿诸位同志人人个个都有一两分的精神病近来传说某某是有精神病,某某也是有精神病兄弟看来,不怕有精神病只怕富贵利禄当面现前的时候,那精神病立刻好了,这才是要不得呢”
这位罕见之人的罕见之处在于:很多在革命前有“精神病”的人,在革命后的荣华富贵中很快“痊愈”,而他依旧在病中,且越病越重
……
李想没有忘记听取党内长期战斗在北洋统区的政治、文化活动家们献计献策
“代表团的和谈活动是卓有成效的”李想款款说道:“下次我准备向袁世凯提出*条意见:一在和平民主、团结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中国,彻底实现三民zhu义
二拥护袁世凯,承认袁世凯在全国的领导地位
三承认包括国民党在内的民主各党派的平等合法地位,确立南北之间的长期合作、和平建国方针
四承认鄂区部队及地方政权在维护边疆统一中的功绩和合法地位
五停止一切武装冲突,各部暂留原地待命
六实现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党派平等合法
七政治民主化的必要方法:由北京zheng府召集各党派及无党派代表人物的政治会议,各党派参加政府,重选国民大会;由中央推荐鄂区及热河、察哈尔、河北、山东、山西五省省府主席,绥远、河南、江苏、安徽、湖北、浙江、广东及东北十省副主席,北平、天津、开封、上海四特别市副市长;推行地方自治,实行普选
八军队国家化的必要办法:公平合理的整编全**队,确定分期实施计划;鄂区部队编成16个军48个师,驻地集中于淮河流域及陇海路以北地区;国民党及地方军事人员,参加陆军部及其他各部的工作;设立武汉行营及南方政治委员会,任国民党人员为主任
九党派平等的必须办法:释放政治犯,取消一切不合理禁令,取消特务等
……”
大家揣摸着这李想的话
这是一份极为重要的和平文件,实际上是北洋与国民党开展和谈的基础性文件
这一文件与李想赴京之前武汉所有公开发表的文件相比,作出了许多明显的让步而其中最主要的让步是,李想不但放弃了要求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整个方案有两大特点:一是政治上坚持了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二是作出了巨大的让步
只是在军队和鄂区问题上,李想开价较高,但并未脱离实际去漫天要价之所以开价较高,是为了尽可能地保存李想在革命中所取得的成果,同时也为同袁世凯讨价还价留有一定余地
为什么李想作了如此大的让步呢?固然由于北洋是国内第一大军政势力,又处在执政地位,其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比武汉要强大得多,李想必须承认这一基本事实但是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李想向往和平和对于和谈具有很大的诚意
当然,面对一个强大的对手,为了国民党自身的利益以及人民的根本利益计,李想、汤化龙等在这九条意见中也堂堂正正地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其主要内容是:确定和平民主的建国方针;承认**领导的解放区和军队;承认各党派的合法平等地位;停止一切武装冲突;迅结束党治,采取必要的措施,实现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和党派平等合作等
总之,这一方案将在整个北京谈判中的影响不可估量,它使李想、汤化龙始终在和谈中处于主导地位
历史进至一战这个路口,随着北京南北之间最高级别的谈判的实现,给予了袁世凯再好不过的机会,只要其放弃旧有的封建**主义,一改以往的错误政策,顺应的历史潮流,采纳李想的正确意见,不仅中国的和平统一有望真正实现,他本人也可能成为各党各派和国内民众所共同的领袖其何去何从,李想等人拭目以待
在这次的交谈中,李想一直谈到夜深仍不肯休息当汤约宛等劝李想休息时,他却说道:“不要紧,不要紧,我房里有多的被头呢,就摆地铺,谈下去谈下去”
李想这种忘我工作的风范,使大家十分感动
遍访北洋政军各界显要也是李想的一项重要活动
为此,国民党内许多人自然感到难以理解他们抱怨说,这样的反革命专家,有什么好见的呢?可李想的看法却不同,他耐心地解释说道:“不错,这些人是反革命的但我到北京来还不是跟反动头子袁世凯谈判吗?北京现在是北洋反动派当权,要解决问题,光找梁启这些民主人士不行,他们是赞同与我们合作的,但他们不掌权”
李想的政治眼光确实远大尽管同段祺瑞这样的反革命强硬派会面,免不了唇枪舌战一番,但李想准备十分充分
在段祺瑞的家里,寒暄之后,段祺瑞便流露出一种傲慢的神气他对李想说道:“李大帅亲自到京来,我们很欢迎不过,谈判要成功,关键在于国民党要放弃孙大炮的思想观念,放弃一党的武力和政权,与政府共图中国之建设不然,政府即使想和,也没有办法”
李想却满不在乎,面带微笑地接过段祺瑞的话题:“段将军差矣和平不是国民党一家的事,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辛亥革命时期,南北之间就有了第一次的合作,你我都是过来的人,都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很顺利的逼清帝退位,免除内战分裂之苦果后来呢,若不是袁大总统一脚将国民党踢开,怎会有二次革命的内战发生?”
说到这里,见段祺瑞沉默不语,李想略略提高了声调,继续说道:“二次革命的内战,结果又怎么样呢?国民党不但没有被消灭,反而发展壮大了而北洋军‘剿匪’的结果,险些招致财政破产,这一教训难道还不发人深省吗?”
李想越说越起劲,用词也愈加尖锐:“你们说我们争地盘,争军队,要知道,都是你们‘剿匪’逼出来的,是逼上梁山就像孙悟空大闹天宫,玉皇大帝封他为弼马温,孙悟空不服气,自己认定是齐天大圣可你们却连弼马温也不给我们,我们只好扛枪上山了看起来,逼和打都解决不了问题,还是和的好”
这一席话,软中带硬,人情人理,使段祺瑞窘迫异常,无言以对他只好连连点头:“对对还是和的好兄弟愿为这次和谈尽心效力”
段祺瑞的反国民党政治观点是极端顽固的,但面对李想既不屈从,又不挑衅的谈论,无言可以对答,只得找句“好话”结束争论算了
此后,李想由北京返往武汉,在一次政治局会议上曾说过:“有许多人说皖系破坏谈判,我看很多皖系人物包括段祺瑞在内是动摇的”
无论李想以上对段祺瑞的判断是否正确,有一点可以肯定,李想对北洋进行tong战工作的决心是很大的,不论你对**的政治态度如何,只要有机会,我就要开展工作
不料,这次拜访归来时,正巧与袁世凯狭路相逢
一见面,袁世凯很客气地问道:“李帅到哪里去了?”
李想也很坦率地告诉他:“刚去看了段祺瑞”
袁世凯听罢一怔看得出,他很愕然,也不大高兴不过,他没有流露出来,只是干笑着连声说道:“好,见见好,见见好”
在北京,有人指责李想说道,你们国民党“不要另起炉灶”李想针锋相对地对答:“不要另起炉灶的话我很赞成,但是袁世凯得要管饭,他不管我们的饭,我们不另起炉灶怎么办?”
李想在北京同各界人士的广泛接触中,一是交流了政治见解;二是介绍了国民党的主张;三是了解到了大后方以及国外的实际情况在此后回武汉时所作的《关于北京谈判》的报告中,他谈到了这方面的感受李想说:我这次来北京,就深深地感到广大人民热烈地支持我们他们不满意北洋政府,把希望寄托在我们方面我又看到许多外国人,其中也有美国人,对我们很热情……我们在全国、全世界有很多朋友,我们不是孤立的
总之,李想亲赴北京的谈判,对于一战初期中国社会起到了极大的政治震撼力和影响力,其所发挥的作用是任何斗争手段和经济手段所难以达到的
—://。。
卷一辛亥风雨304影响(中)
更新时间:2012…12…1116:22:30本章字数:4554
304影响中
李想亲自出马,约“太子爷”袁克定到湖广会馆商谈
袁克定还是头一次到湖广会馆,才进胡同,就看到几个国民革命军士兵在打扫胡同的落叶,又看到门口站的国民革命军像标枪一样,身上彪悍的味道比大总统精挑细选的侍卫还有彪悍,随一个金鹰卫的身后踏着卵石甬道迤逦进来,见里边正房雕甍插天,飞檐突兀十分壮观,室内却并不侈华,中央大炕下图书琳琅,琴剑瓶炉枕簟屏帷
自从进湖广会馆所在的这条胡同开始,处处井井有条纤尘不染袁克定心下暗自掂掇,人说国民革命军最讲纪律,果然收拾得齐整,纪律严明的变态
因见李想和段祺瑞正专心致志地对弈,便示意宋缺不要说话,只站在一旁观战
这盘棋已经弈至中盘,段祺瑞是北洋里出名的臭棋篓子,偏偏又嗜好下棋李想也是一手屎棋,不过看起来比段祺瑞要好一点,段祺瑞的棋已经落了下风,他一手抓着棋子沉吟,笑道:“李大帅,看来你是一步也不肯让我了……”
李想也笑道:“该让的事就让,不该让的让了,就是瞧不起人”
说着,一抬头看见袁克定,不禁吃了一惊:“呀,大公子几时来了?”
段祺瑞便也站起身来,趁机乱了局见礼安座
李想亲自捧了两杯茶奉给袁克定和段祺瑞,说道:“不知大总统对和谈有什么原则意见?”
“还不就是那几点,”袁克定不禁一呆,笑道:“我来就是想听听李大帅的意见”
李想也不客气,对谈判提出了八点原则意见:一在南北之间的谈判对话有结果时,应召开有各党各派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参加的政治会议;二在国民大会问题上,如北洋坚持旧代表有效,国民党将不能与北洋成立协议;三应给人民以一般民主国家人民在平时所享有之自由,现行法令当依此原则予以废止或修正;四应予各党派以合法地位;五应释放一切政治犯,并列人共同声明中;六应承认鄂区及一切收复区内的民选政权;七国民革命军队须改编为48个师,并在武汉成立行营和政治委员会,由国民党将领主持,负责指挥冀、察等地方之军队;八恢复临时约法
李想的上述8点原则性意见与其之前所拟定的11条意见的基本精神是完全一致的实际上是国民党将提出的和谈方案的主要内容,预先向北洋袁世凯方面作一通报
袁克定听了,呆着脸沉思良久,方冷笑道:“我会转告父亲”
晚上,袁世凯在大总统府举行晚宴
宴毕,袁世凯与李想就鄂区国民党领导下的军队编组数目和驻地、鄂区、政治会议、国民大会代表等问题举行了第二次直接商谈而李想方面的11条意见这一重要和谈文件是经李想等略加修改后由汤化龙、黎元洪面交袁克定、段祺瑞转袁世凯的当袁世凯得知李想的11条意见后,即在当日的私人日记上写下了“脑筋深受刺激”六个大字其后,他将其自拟的《对国民党谈判要点》交袁克定、段祺瑞二人,要他们对李想等所提11条方案拟出复案
袁世凯的《要点》一开始便指出:“国民党代表们昨日提出之方案,实无一驳之价值倘该方案之第一、二条尚有诚意,则其以下各条在内容上与精神上与此完全相矛盾,即不应提出”
袁世凯自拟的要点是:
一国民党军队之编组,以12个师为最高限度
二承认鄂区,绝对行不通
三拟将原国防委员会改组为政治会议,由各党派人士参加
四原当选之国民大会代表,仍然有效,可酌量增加名额
袁世凯年龄和资历长李想一辈,从其根深蒂固的封建等级和尊卑观念上讲,根本是看不起这个后进国民党人的但是他又不敢小视李想的实力所以当李想的方案第一、第二条表示要拥护袁世凯的领导地位时,袁世凯当然心里舒坦感到满意然而,除此之外,所有民主要求一概拒绝,不予国民党任何商讨问题和平等地位的余地他只允许国民党有服从其领导的自由,而不允许有争取正当民主权利的自由,这是其顽固的**主义本质特性的又一次充分暴露
在袁世凯这个“要点”‘中,袁世凯还对如何答复李想及国民党所提出的几个具体要点定了调子
李想望着窗格子,眸子晶莹生光,据理力争的说道:“国民革命军在革命中已生长起来的80多万军队,至少应改编为16个军48个师”
袁世凯一听便火了,想想他毕竟是80多万大军,虽然其中有水分,但确实硬的起来,忍着气笑道:“最多只能编为12个师”他不放心的还声称:“这是对国民党所能允许之最高限度”
坐在袁世凯对面的李想不置可否国民党方面已经得到关于袁世凯谈判底线的情报,这份由国民党北方局提供的情报相当准确:袁世凯在军队问题上最后可能让步到二十六个师,国民大会的代表名额可以让步到百分之三十七至于袁世凯说的省主席一职可以考虑邀请国民党人士担任,情报援引北洋军内部人士的说法是:到非让步不可的时候,袁世凯准备让李想出任疆或者西藏的省政府主席
无法得知,当李大帅听说袁大总统准备让他出任中国一个偏远省份的“主席”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
除了对国民党提出的“承认袁世凯在全国的领导地位”这一条表示“不胜赞佩”之外,北洋袁世凯方面对其他问题没有任何让步的迹象
尽管袁世凯压着火,和颜悦色地说话,李想还是觉得这老胖子对自己太无礼,冷冷说道:“北洋政府应承认鄂区政权组织”
“不可能,”袁世凯一口拒绝,指出:“国民党方面所提鄂区,为事实所绝对行不通”
袁世凯根本不愿考虑
不料话音刚落,李想抚掌笑道:“事实就是,鄂区已经存在”
“你?”袁世凯觉得今儿不顺心的事太多了
李想旁若无人地喋喋不休,说道:“应由各党派派出代表参加中央zheng府,并立即对政府进行改组,使之民主化,这才是国内和平的真正保证”
袁世凯见李想处处顶茬儿兀自满不在乎,旁若无人地喋喋不休不由拉长了脸,嘴唇哆嗦了半日,立起身来道:“不可能民国中央zheng府之组织和人事,暂不动,必须待国会开过之后,才可“依法接纳”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进入政府”
李想见袁世凯变了脸,先是一怔,接着也起身来,盯着袁世凯的脸,“嘻”地一笑,说道:“和谈,和谈,总要有得谈才叫和谈,我说什么意见都被否定,那大总统请我来北京是谈什么?”
李想说着给愣在当地的袁世凯抱拳一拱,起身胎脚便走
袁世凯急得一拍桌子,厉声喝道:“站住”
一时屋里变得一片死寂,连侍候在廊下的警卫都愣住了良久,袁世凯丧气地长叹一声,颓然落座,蹙额说道:“国民党方面如现在即参加中央zheng府,中央亦可予以考虑”
此时的袁世凯变换了策略,给李想留下了一个诱饵
李想又座了回来,说道:“为确保政治民主,我提议,国民大会的代表应根据民主原则重选举”
李想言外之意是二次革命后袁世凯操纵国会,一手包办“选出”的代表宣布无效
袁世凯看了一眼李想,心情十分矛盾,坚持说道:“现有代表继续有效,但国民党方面可考虑酌量增加代表名额”
事实证明,时代进步了,但袁世凯那落后的、顽固的封建政治思想观念没有多少变化
对于袁世凯这个人,李想是研究得再透彻不过了因此在思想和性格方面都作了十分充分的准备
无论谈判多么尖锐、争执多么激烈,李想的表情是平静的,举止是从容的,讲话时语调也都是温和的李想是在尽自己最大努力来争取走可能的和平之路的袁世凯在整个谈判中,始终是以居高临下的“一国之君”的姿态出现的
袁世凯与李想进行了直接商谈,并继续施加其“领袖”的“压力”然而,“据理力争”则是李想为代表的国民党代表团的既定策略,原则是一定要坚持的绝不能屈服于袁世凯的压力;但要顾全大局,甚至不惜作出一定程度的让步,以换取和平的成功
李想走后,屋子里只留下了袁世凯袁克定两父子,都紧皱着眉头想心事
外面不知什么时候起了风,愁云漠漠压得很低,给天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