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明大黄袍-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的手,捏在呆若木鸡的福王脸上,“你自以为很聪明地操控着这一切,却不知道被人玩弄于鼓掌之间。结果,就在没几日之后,龙虎山因为几个大宗师阵亡,无人操控龙虎大阵,那晚天师府,赵真人死在了雷电之下。至此,龙虎山一夜之间,由一个道教南派执牛耳的位置,沦落到了一个三流的宗门。本宗二十多年付出心血,准备南北合流的计划付诸东流不说,原本应该效忠朝廷的几位大真人,也死伤殆尽,这一切,都是拜你所赐!”
朱启放开了那张猪油脸,已经没有了任何的笑容。这一切,他也是知道了这一切前因后果之后,才联系到了一起,理顺了。
这根本就不是什么一口悬棺的问题。悬棺不过就是一根导火线罢了,真正的目的,就是要灭了龙虎山,也就打破他一手策划的南北合流。
所有事情,看似毫无关联,然而一连串的事情串起来,听完前因后果的朱常洵,才脸色惨白的坐在地上。他以为足不出户,靠着有梅书雨的出谋划策,能够掌控一切,却不知道自己就是一个跳梁小丑的角色,偏偏还正中他人下怀,帮着别人牵线搭桥,坑了自己人。
江湖,或许如同苏青说的那样,很简单。恩怨刀剑语,一笑泯恩仇。然而真要玩起阴谋来,如同这次的大手笔,一口棺,两座山。一代高手的陨落,老和尚、德阳真人、紫阳真人、虎长空、轩辕尘以及最后的龙虎大真人。
龙虎山落寞了。
无疑,天师府是最亏的输家,当然作为股东的朱启,也是血本无归。
万年寺赢了吗?
并没有。老和尚死了,僧一竹生死未卜。
朱常洵如同失了灵魂一般,坐着发呆。“传师……?是传师!”他忽然意识到,这一切,参与这一切的始终有那么一个人——传师。
“看来你还不是蠢得无可救药。”
朱常洵抱着朱启的腿,惊慌道:“二哥,给我的机会。告诉我,我该怎么做!我一定听你的!”
桌上的酒喝完了,故事到此也终于了结。朱启看着那竖起来的靠山石,道:“怎么做,杨帆不是已经告诉你了吗?记住,朝廷就是你的靠山石。若是靠山石倒了,你,什么都不是!”
轰!
才刚刚立起来的巨石,由于吊绳的突然断裂,直接倒了下来,砸在青石砖上。周围工匠一哄而散,那个王府的总管在一边跳脚骂娘,朱启已经出了王府。只留下呆滞的朱常洵,呢喃自语道:“什么……都……不是……”
梅先生合拢书,叹了一句,“山垮了。”()
ps:呼。终于是把一百多章前铺下的暗坑给填上了,一直揣着个包袱,一下子写出来,很爽。各位看官老爷们,最近更新是不给力,比较忙,还望见谅。
第431章磋商(上)
宁国侯府,今日来得人更多了。
除了从金陵赶来的行商之外,不少京师的,能抬得上场面的商人,都收到了王府的请帖。杨帆当初想着,是掌控了京师的商业,然后逐步影响金陵乃至江南的商业圈,结果没想到,马胖子先把金陵那一块大地方给搞定了。
杨帆想着这帮子江南商贩既然是来这边“逼宫”来了,那么索性就敲打敲打,外加京师这边的,一南一北两大商业中心,杨帆是能把可以挖出来的商界大家族都提溜出来了。
一帮子人都围坐在屋内,有些坐不开的,就只能站在一边了。当中最有钱的,那当初盐商和茶商了。这个金融圈要建立起来,统一使用杨帆的那套规则,当然也是这两个行当,成了杨帆最大的阻碍。
杨帆在要开这个大商汇的时候,就已经提前和朱由检打过招呼,要彻底整饬一下这个新兴的资本主义苗头。
这里头坐的,少说家产都有万两银子。多的,像沈重这样的盐商头子,家里的银子,几十万估计都是不成问题。南北两边十分鲜明地分在左右两边。杨帆刚刚走进来,扫了一眼这里头坐着的人,道:“诸位来得挺齐啊。”
沈重坐在北派最前头,与天字八号几个东家,也算是北派当中最富有的几个了。当然,除了这京都、留都两处,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都是有潜龙存在。杨帆要搞这个大商汇。说到底,还是想着将这些银子再刮出来。然而,这一切。这些花花票子,都是杨帆强行在金陵那边流通开来的。
那些跟着赚钱的人,最后赚着赚着,发现自己手头多的钱,就是这花花绿绿的票子,银子却没有多起来,所以才纠集在一起。到京师来“逼宫”,想要将这些票子换成银子。
“侯爷这帖子都递到在下府中了,哪里敢不来赴约?”沈重喝着香茗。道:“不知道侯爷这次是要怎么玩?”他斜了一眼身边的天桥八家,陈记早就朝奇物斋看齐,隐隐似乎有合作的意思。至于齐老头,那破酱铺也就这么个样子。没什么起伏。毕竟卖得是些生活必需品。
至于矿行,也用不着杨帆来拘束,这新的税法执行之后,里头的利润早就被割走了大部分,收入国库。那种万斤裸铁,税银五两的时代早就不复存在。
杨帆笑了笑,道:“今日将诸位找过来,是有几点事宜要商量敲定下来。商量敲定下来。只要我们商量下来了。那接下来,就会在整个大明的商行施行。”
南派的一个卖皮袄的商人按捺不住了。站起来道:“侯爷,咱今儿个过来,也不怕您笑话。咱们当初和侯爷您干,就是信任您这口碑。可是这银子本钱都砸下去了,除了到年关的红利是见着白花花的银子了,咋还多了一大堆花花绿绿的票子呢?我可是要将这银子放在床下才安稳踏实啊。”
杨帆笑道:“马会长,介绍一下,这位是谁?”
马文磊喝着茶,笑道:“这位,就是提供给我们皮货的李老板。喏,和这陈老板估计认识。”
对面的陈如花是当中唯一的女性,也算是彪悍之极了,但是在这宁国侯府,也只有微微一笑,点头的份。
“哦,那是不是像这位李老板所说,马会长骗银子呢?”
“呵呵,侯爷真是说笑了。这哪里敢的事情。我可是明明白白和李老板说明白的,当初签下的合同中可是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这股份若是想退出,那就必须卖股份。可是李老板又不想卖股份,还想拿这票子来套银子,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这个站起来的李记皮货的老板,有些气急败坏地道:“当初这条款里可没有这么些的。你们奇物斋每次那咱们这店里的皮货,都是那你们的成衣抵押,还要收走加工的费用,说好的到年底,卖了行货,可以拿到红利,可结果呢,给我这些废票子不说,还将当初的货款强行说做是股份的额值,这兜来兜去的,钱变到你们口袋里,我这店铺反倒也不是我的了,这不是欺负人嘛!”
这个老头子,啰哩啰嗦说了一堆,其实说简单点,就是马胖子又来了招空手套白狼,圈了他的银子。本来说好,年底分红。结果拿到了些够过年的银子外,说好的红利就是些红红绿绿的票子,这就算了,连本钱都变成了票子。
马沛文的话,意思很明白。这你给的银子,都算是股份,这一年赚的钱,利润也给你了。你要那手头的红票子换银子也很简单,从此这店面就有一半不是你的了。这当然是李记这些货商所不能接受的。年三十就堵在金陵的庄园口儿,想要讨个公道。
结果马胖子手头偏偏还握着当初签下的条约,里头明确写着股份和红利的细则,这仔细一琢磨,还真说不出这马沛文有什么过错来。加上这马沛文后台是杨帆,更加没有那些小官小吏敢去惹他。这事情挨过了年三十,等过完了春节,又开始闹腾起来了。
这一回,连马沛文都烦了,恰好王絮儿、罗一飞刚刚回金陵,这让马沛文找到了一个背黑锅的人,赶紧将这帮闹心的商贩一口气都给叫到了京师,名义上是给杨帆送贺礼,实际上是想让杨帆来解决这桩事情。
“我明白了。这样,我要说的第一件事也就是这桩事。李老板你先坐下来。”杨帆咳了咳嗓子,问道:“李老板,你的皮货行前年一年收了多少的银子?”
“七百两。”
“那去年入股奇物斋以后呢?”
“还是七百两!”他将手中的盒子丢在桌子上,“外加这堆没有用的废票子!”他现在一刻都不想看见这堆花票子,一见到就刺眼,让他想到那白花花的几千两白银,就这么一步步地被套了过去,原本想着年底来了大抄底大丰收,结果倒好,就剩了这么七百两银子,用来过年。()
第432章磋商(下)
“也就是说,您这一年,收入依旧颇丰,不是吗?”杨帆揶揄道。他心里自然明白,这些上京来的商贩们,就是看不惯这马胖子在金陵一家独大,赚个盆体满钵的,给他们的钱,还是那么一丁点,眼红而已。
李记的东家脸这叫一个黑,碍于杨帆那侯爷的头衔,也不敢太放肆,“你和马会长是吃饱了,可咱都还饿着呢。这辛苦一年下来,赚得还和以往一样,但这本钱还被您这大商汇给收了去,这还怎么过日子?”
杨帆摇了摇头,道:“李老板,你是误会马会长、石副会长的意思了。你们的意思我明白,就是想那这些红票换回银子没错吧?”
“是的。”
“是啊,侯爷。您家大业大,就把我们这些红票给收回去吧。”在坐的一些南派的商人,纷纷要求将自己手头的红票都给换成银子。杨帆明白,中华民族的商人都有一个特点,从古至今都是这样,有了点小钱,就是买房买地。
杨帆眯着眼,笑道:“没问题。如果没记错的话,李老板这四十张红票是四千两银子没有错吧。等回了金陵,你们这些票子当初多少钱拿来的,就多少钱拿回去,可以吧?”他转过头,问道:“你们都没有意见吧?”
原先还吵吵嚷嚷的南派一群人,都不说话了。
“怎么了?李老板,您怎么不说话了?”
那个李老板磕巴道:“其实是这样的,那个马会长之前说了,这一年。我这李记的估值、红利中,这每张红票的估值。已经到了一百一十两,这……”
“我明白了。李老板这是既想拿回本钱。又舍不得这多出来的四百两,没错吧?”
“这……本来……本来就是去年咱李记一共……一共的盈利。”他自个儿一对账,自然就知道去年赚了一千一百两的样子,只不过除了原先的七百两之外,自己剩下的那些银子,却被划入了每张红票中。
啪!
杨帆突然的发狠,令在座的人都为之一震。
“李老板这是赚完钱想抽身是吧。那么对不起,要么拿着四千两走人,要么。就拿着红票,跟着大商汇一起发财。本侯今日把话撂在这里,这话也是圣上的意思,要赚钱的就按照我们大商汇的规矩来,亏不了你们。你知道这多赚的四百两,是如何来的?这当中,大商汇要付出多少心血才建立起来的一条生产线?”
“那侯爷你说,怎么才可以将这票子脱手?”
杨帆笑道:“很简单的道理。比如说卖给我。打个比方,本侯看上了这大商汇的利润。很想接手你与大商汇的利润。那么,当我接手之后,刨去你与大商汇交易往来的正常利润,也就是你这七百两银子不动之外。等到今年年底发红利的时候。就没您什么事情了。这个意思您明白吗?”
奇物斋,也就是的大商汇的前身,已经分散成了多个机构。这琉璃瓶、香水、镜子、服饰、还有最近刚刚兴起的朝廷专门负责采购的地膜。马胖子一并都交给了这几家商铺,也算作是技术入股了。虽然都是石子君的好友。但是也都是为了钱可以干出卖朋友的事情来,所以马胖子也多留了一手。就是把他们这银子圈起来,免得得了技术,立马就过河拆桥,想要另起炉灶。
杨帆看到底下渐渐没了声音,便道:“我就这么跟你们说吧。现在想撤资换钱的,无非就两种人。这第一种,就是担心本钱放在我们大商汇,或者说放在我杨帆的口袋了,不安全,这个你绝对的放心,只要我杨帆还在这侯府,哪一天银子没了,你来找我要便是,不过前提,还是像刚才所说的,这额外红利一分钱别想拿走,要的,就是这一百两一张红票的价格。还有一种人,就是那些得了技术,想吃独食的!这种人,哼哼,我就这么说,只要是干另起炉灶,玩猫腻的,那就是和我们大商汇作对,天下做生意的多,想搞垮几家,我杨帆有的是办法。”
底下已经虚若寒蝉,杨帆瞥了一眼,道:“我这是先把丑话将在前头,你们一个个心里在想什么,我都清楚,告诉你们,银子赚好了,给你们红利,那是福分。生意该怎么做,赚多少,拿好自己的一份,那是本分。大商汇不但要在金陵,还要在京师以及江南、中原各个地方拓展开来,到时候,不要说什么再想加入,那样子已经晚了。”
杨帆这样敲山震虎的一通话说完,哪里还有人敢嚷嚷,这不是找死吗。马沛文单眉一挑,道:“行了。既然侯爷说完了他的意思,接下来我就说说咱们大商汇接下来几年着重要怎么发展。”
马沛文也算是个商业奇葩了,圈钱能力,当初在福州的时候,杨帆就看得出来,这小子有一手。
“我们大商汇,从金陵兴起一来,本着规规矩矩做生意,和和气气共发财的原则,仅仅上一年,就带动了整个金陵、无锡,乃至余杭的商业链条,下一步,就是开拓湖广、京都以及中原的商业,让我们的商品,可以到每一个大明的角落,这就是我们大商汇未来几年要做的。”
之前一直不敢打断杨帆说话的沈重终于抬起头来,道:“我想问一问马会长,像我们这样的盐商、铁矿、茶叶这样的传统行业,可不是卖几只杯子,几瓶香水的能比,加入大商汇又有什么好处?”
“这个问题,我能够回答沈老板。如今新税法施行,想必沈老板这个一方面要缴纳税,一方面还拿那所谓的‘官引’,中间消耗的银子,已经是赚不了多少银子了,没错吧?”他的手指打在桌面上,道:“有句话,圣上要我带给你们。只要加入大商汇的茶、铁、盐行会,这中间的官引,从此就不再需要了,完全由我们大商汇独立掌控,只要交足了税,剩下的银子,相信能让你们商行过得很滋润。”()
第433章向钱看
杨帆这句话真的说进了沈重的心坎里边。盐商也好、茶商也罢,遇到了新税法之后,生意要做下去,那必然就要损失自己的利益。
家族的兴衰,往往就是一两代人的事情,沈重也想找个稳点的靠山,那么无疑,这个大商汇对他的吸引是无限大的。尤其是杨帆提出的这个条件,对于他们这些传统行业来说,官离不开商,商离不开官的日子也就到头了。
杨帆曾经形容过大明朝这个体系下,朝廷穷,百姓穷,富得流油的就是地主阶级的富商以及中饱私囊的官员。朝廷穷,就没军饷,百姓穷,逼得要死了,只能造反,也就内忧外患,战事不断了。
朱由检也清楚,新税可能还是榨不出茶、盐、矿的利润来,主要这些玩意儿成本不高,但是却是军队、生活、外贸的必需品,所以中间的利润很是可观。当杨帆和朱由检说了半天,这中间的操作之后,朱由检当即决定,利用大商汇,来避开这官场的这条层层剥削的利益链条。
反正朱由检也想明白了,这钱怎么交他不管,由杨帆去搞,但必须是要见银子。第一季度大商汇金陵的总税务已经报到他的桌上了,这数目,很可观。
这条政令颁布下来,加上之前南北课税的整体下调,西北地方官就可以真的喝上西北风了。杨帆这一招釜底抽薪,就是利索地将这块肉直接分了出来。杨帆只想用事实说话,没了这帮子吃朝廷饭,干畜生事的狗官。这税银收得更多,国库更充裕。这叫做用银子说话。
如今各地的民调员也都就位,就像是中央朝廷的鹰隼。拿的确实大商汇出来的钱,只要利益不同,就不会滋生**。杨帆也不怕那些官员去贿赂这些人,一方面民调员都是流动的,今天在这地儿,明天就走了,这还贿赂个屁。
“侯爷这个条件确实很丰厚,那么,最后一个问题。您图什么呢?”这便是沈重刚刚一直想的。按理说。这样的大商汇,即使赚钱,那赚的钱也是在皇帝的监视下,真正得利的是朝廷,而得罪的却是幕后的一大群官僚。
“沈老板,我在京师混迹的时候,你也看在眼里。我做的事情,图的是什么,你心里不清楚?”
沈重脸上的刀疤蠕动了一下。站了起来,“请问,到哪里签契约?”
马沛文那肉褶子笑得像朵花儿,道:“侧厢。有人会接待沈老板的。”他的身子重新最回到那把加宽的木椅上,这把,稳了。
堂内的气氛变了。
沈重拱了拱手。道:“侯爷您今日抬举咱们,我也就实话给您说了。之前和您作对。也是无奈,毕竟我这身后还有一帮弟兄要跟着吃饭。希望杨侯今日说的都是真话。我沈重也跟着您干上一干。”
“哎,老沈,你慎重啊。”后边那茶商连忙过去拉沈重,这时候第一个表态,是很不明智的选择。
“我赞成沈老板的选择。杨侯,契约是侧厢签是吗?我齐记虽然没什么大利润,但也算是表个态,说到底,我们齐家也算是半个农民,杨侯做的事情,从施粥那天起,我老齐打心眼里佩服。”
杨帆笑道:“齐老板,您做了个最明智的选择。”在那温暖的大棚中,老农正在培育的新品中辣椒,到了年底,就会走上这北方的饭桌上。杨帆印象里北方就不太吃辣,这主要还是历史的原因,这辣椒最早便是在闽南、湖广地方吃,后来传到巴蜀,所以最能吃辣的也就在河的南边。
但是杨帆相信,这味调味品,一定能够推广开来。
北派的渐渐有人进侧厢的,也有人掉头就走的,杨帆也不多做评论。时间会证明一切,大商汇的崛起,是不可阻止的,因为它已经崛起了。
南派的一帮人看着刚刚进了侧厢的人,似乎也在犹豫着什么。杨帆喝了口茶,道:“你们应该庆幸,是最早,金陵大商汇的骨干,将来你们手头的票子会越来越值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卖你们这些红票。到时候,一百两变成二百两,总比买田买金器涨得快吧。
我们的目光应该更加长远,这世上的银子,若是用来圈地,你们想一想,一旦地变得不值钱了,那银子还能去哪里?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你们若是还想卖掉手中红票的,到右侧的厢房登记,一百两银子,这是价码。各位请便吧。”
杨帆站起来,往后院走去。话已经说得不能再透了,玩不拢的,那他妈就迟早滚蛋。马沛文屁颠屁颠地跟上去,“爷,您说着能留下多少银子来?”
杨帆的脚步停住了,道:“胖子,你也算是跟我出生入死过,也清楚我想要做什么。起码,咱们自己不能钻进钱眼里。人要向前看,不是向钱看齐。所以留多留少的,无所谓。有一点你记住了,取之于于民用之,是真的用,不是假用,不是去演。你懂我意思吗?”
马沛文一滞,诘问道:“想不到侯爷还是个圣人呐。”
“我不是什么圣人。我说过,人嘛,市侩的也好,超然的也罢,总有一个价码。过了那个价码,再坏的人也可以变好,再好的人也可以变坏。圣人也是人,也要吃饭,即便我是圣人,也不可能将大宅子让出来,给那些乞丐住,将银子统统掏出来,给那些没钱买米的人花。”
后边的徐蓉挑逗着户芊芊手中的娃儿,杨帆和马胖子就这么慢慢走过去。早春的暖树上,早有黄莺啼鸣,杨帆的眉头稍稍松了一分,“你在金陵,撑着大商汇,做什么都不过分,哪怕用点阴招,绊倒些石头,我也能保住你,但唯一有几点要办好了,办妥了。一是书院,二是口碑。银子花了还能赚,这两样倒了,起不来了。”
“明白,明白。”
“真明白?”杨帆问道。
马胖子一滞,然后缓缓点了点头。
“回来啦。”
杨帆笑着看着徐蓉,转身间,轻声道:“娃儿可爱吗?”
“挺讨喜的。”
“想要,我们也造一个。”
徐蓉脸羞红,道:“你当是物件啊,说造就造的。”
“那我们要努力,你说对吧。”
“……”()
第434章读书人,向权看
大商汇的事情,终于是告一段落,马胖子在王府小住了几日,在京师简单做了一个大商汇的分红模式之后,耐不住性子,也回了金陵。京师这边签了大商汇条约的成员,也在众人的推举下,选出了两个会长。一个自然是葛聂,另外一个自然就是沈重了。
在京师,这大商汇想要特立独行,借某人一句话,在大明朝,官与商想要分开,还是不是桩简单的事情。杨帆刚刚消停几日,努力地在房中造小人,宫中传唤又到了。
早春的天气,已经可以让人脱下那厚重的夹袄。杨帆换了件轻衫,也不是正式的早朝,所以前一日传旨意的总管就过来告知了,辰时入宫便可,杨帆也不必太过早起打瞌睡。马车驶至正阳门前,杨帆便看到一早在这里等候的王瑞了。如今贵为内宫管事的王瑞,当初还不过就是周氏身边的一个服侍起居的太监,如今,除了高潜之外,宦官之中,也没有几人能和他的地位比肩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