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明大黄袍-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蚴峭饕宦纷费啊>」苎罘魅サ目赡芗负跷悖勤的ψ钪饕氖亲飞戏段某蹋髌奖さ氖虑楦嫠咚
黑夜笼罩在苍茫的旷野上,这座六百米见方的西平堡透露着阴森,可能是当初血战,死去的亡魂太多,连不远处的旷野上,都时不时有潾潾的鬼火。
范文程的脸色很难看。他没想到自己才出西平堡没多久,杨帆就这么给跑了,而且是在万众瞩目之下,飞走的。
“你不是说……他没有这个本事吗?为什么……”范文程的话中不再带谦语,这次让杨帆跑了,多半要怪这诘摩的错误判断。
“小僧也不知道,这杨帆为何会突然破境。先天境与后天圆满,隔纸如隔山。一个天一个地,当初小僧破境用了五年功夫,这杨帆……根据当初您的情报,应该不可能这么快啊。”
“事实就是这样!他这样的就飞了!在几百双眼睛面前,飞走了!”范文程一掌打在城墙之上,忽然目光一凝,似乎想起了什么。
“飞相……过河……糟了!”
西平堡一阵骚动,紧接着,三千兵马兵分三路,一方往正东,一方往东南。一方往正南,分别朝着沈阳、辽阳以及辽南奔袭过去。夜幕之中。范文程有一种很不好的感觉。一直被大清掌控的局面,这一次。似乎变得被动起来。
……
……
盛京城
距离盛京城三十里开外,自西北而来的大军铁骑滚滚。这条道,正是当初崇祯二年,皇太极绕过山海关,偷袭京师的旧道。然而这一次,格局变了。
“林丹汗,这次汉蒙联手,我等可就别藏拙了。杨柱国事先交代孙某人,无条件相信察哈尔部盟军。但为了大明社稷,还是得再三谨慎为是。”
在山海关之中已经修正了半个月的蒙古大军,精神面貌好了不少,再也不用过那种风餐露宿的日子。带着顶蒙古帽的林丹巴图尔雄心勃勃道:“大明倾尽全力,我察哈尔部早就无立锥之地,自当全力奉陪。”
刚刚飞夺长城,大军折损了不少,但这都还在孙传庭的掌控范围。
月光下,大军似一块巨大的幕布。原本破长城的一万精锐步兵改成后置军。随行蒙古骑兵,两翼各有两万关宁军。骑兵不是善于攻城的兵种,然而机动性强,这次偷袭。就是要打一个措手不及,若是完全以步兵为主,这行军速度太慢。容易给盛京城足够的准备。
寒光映照着铁衣,关宁军大抵都是轻甲上阵。这蒙古军更是皮衣皮帽,这样能减轻负重。来加快行军的步伐。孙传庭呼了一口气,道:“那便好。按原来计划,五日之内,不管付出多少代价,势必拿下盛京城,擒贼先擒王!”
“好。我们负责西南四门,这东北五门就交给孙督师您了!”
“不。”孙传庭眉头一皱,道:“杨柱国的意思不是这样。”
“什么?”原本都已经商量好的计划,突然又变了。
“四万攻城,佯攻。”
林丹汗不解地问道:“兵贵神速,这不及早拿下沈阳,还佯攻什么?”
“你信杨柱国吗?”
“信。我察哈尔部,都靠他拯救过来的。”不管是真心也好,假意也罢,林丹巴图尔是真想拿下沈阳,这样蒙古诸部落才能群龙无首,他日重返草原指日可待。
“信,那就请可汗执行吧。”
从宁远越过长城,穿过察哈尔旧部,途中以雷霆之势开拔过去。有蒙古军的掩护,直接从距离沈阳最近的长城口子跨过了辽河,兵临城下。
“攻城!”
孙传庭眉目冷重,将令传出。四万关宁军呼啸侧移包围而去。作为主力的蒙古骑兵护送着一万携带着攻城器械的步兵快速地朝盛京城攻打过去。即使明月当空,盛京城已经是被大军缓缓形成一个巨大的包围圈了。包围圈的外围,一万蒙古兵伺机埋伏在南面,以抵御来自辽阳的增援,另外三万关宁骑兵,则是驻扎在东北,抵御着抚顺、清河方面的支援。
大明的军队,多少年了,多少年没有主动出击了。安逸的盛京城,此刻长城被破的消息传至,一时间,战乱四起,烽火狼烟,半城烟沙。
在盛京城安睡的皇太极,被惊扰醒来,披着裘皮,静静地在窗口听着山呼海啸的动静,夺门而出,问道:“出了什么事?”
“皇上!大事不好了,大明的军队半个时辰前攻破长城,已经到了盛京城外三十里的地方了!”
“不可能!谁给他们的胆子,怎么可能?”皇太极冷喝道。他的心里一坠,这事情来得太蹊跷,“为何辽阳那边没有动静?”
守军都尉道:“线报传来,这股明军直接是从宁远直线奔袭过来,不计损失的直接攻破长城,翻越过来的。”
“我们城中还有多少军队?”
“不到两万的八旗子弟。”
皇太极喝道:“给朕拿盔甲来!外城守军架红夷大炮!吩咐下去,全城所有八旗子弟,出内城,准备迎敌!放哨兵,火速通知辽阳、建州,派兵支援!”
“遵命!”
皇太极瞳孔微缩,冷冷道:“杨帆,朕真是小觑你了!”这时候的大清,确实如日中天,然而这时候的盛京城,恰恰是最空虚的时候。
八万卒过河,杨帆的第二步棋,这个时候已经要喊“将军”了。
……
……
从西平堡往西几十里,一处破败无人的村子之中,杨帆接过赌九之前两次踩点埋下的黑匣子,牵过马,道:“九儿,就此别过。你现在也知道爷的本事,你跟着也只能拖后腿,赶紧回凌河城,通知那个曹公公,就说赴沈阳督战。”他最怕的就是朱启说的,盛京城内有高手坐镇,这样曹化淳过去,至少能减少意外的损失。
杨帆心情有些激动,因为他即将见到一支来自海上的大军,这必将是一股决胜的关键。
“那好,杨爷,就此别过。您可要当心。”
驾!
驾!
两个分道扬镳,有着各自的任务。
第493章传奇炮
分布在盖州沿海的十艘巨船,俨然等候在海面之上。明末的水师,没有了当初南洋盛行时的地位,深谙这边水性的山东水师提督率领着一众人,强势在盖州登陆了。船上的人纷纷下船,四处张望着。
“爵爷人呢?”
“二娃子,你还记得爵爷长什么样啊。”一个背着杆步枪的少年穿着在山东休整时候换上的软甲,这海上的天气,已经很冷了。刚刚上岸,海风呼呼地倒灌进衣服之中,冷飕飕的,让他不觉加紧了咯吱窝。
“那咋不记得。这才几年,当初杨爷和咱们在那暖和地儿种田的时候,天天看得到。”二娃子小心得数了数领到的十来发子弹,眼睛都直了。“唉,三胖子,你瞅瞅,这爵爷发的子弹,可比孙大人那土方法搞出来的精致多了嘿。”
一边的人推搡到,堵着里干什么,还不快些往前走点。一个壮汉瞥了眼身板瘦小的二娃,嬉笑道:“别研究子弹了。子弹再好,这打枪的人水平差,打不准有什么用。”他推了推枪膛,将一发子弹塞了进去。
二娃和那壮汉也熟识。他们这五千人,都是在澳洲打猎的能手,用这木托膛线枪,打猎也有俩三年了。不过这壮汉摸枪的时间,比二娃可多了一年,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五十支分队的小队长。
壮汉的话,让二娃脸一红,憋着口气,耸着肩就溜开了。五千人陆陆续续的上岸之后,天色便已经亮了。盖州以北的荒野。历来就是战场,所以忽然空降了一支大军。也没有任何的消息流传出去,按照原定的计划。缓缓入了一处以及隐秘开发好的山丘之中。
再次接应的五百屯卫,分发着粮食。这装粮食的袋子都是杨帆设计的,可以挂在身上,里边的土豆如同一个个地雷似的,粮食分散到每个人身上,这样便不必再分出更多的人负责运粮了。更加可以增加小分队的机动性。
一骑飞至,杨帆望了望青山之中隐隐藏匿的大军,直接飞至山腰之上。
刚刚集合的五千青壮,看到这个从天而降的人。先是一愣,然后赶紧举起手中的枪,直直地瞄准着杨帆。
“放下!是爵爷!爵爷来了!”最前端的人首先认出了杨帆的面容,将枪放下来。人群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互相传告着,“是爵爷来了。”
“唔,爵爷。真的是唉。”
杨帆看着这五千青壮,一个个都背着枪,有些激动地问道:“枪。好使吗?”
“好使!打鸟。一打一个准儿。”
“对,澳洲那块的野猪,打得都嗷嗷叫!”
杨帆笑道:“好使,那打野猪皮好使吗?”
这些人竖举着枪。应和道:“好使!咱们的命都是爵爷给的,指哪打哪!对不对,兄弟吗?”他们在最困惑无助的时候。是杨帆帮助的他们,带着他们远赴南洋。在大明王朝都抛弃他们的时候。杨帆没有抛弃他们。这份恩,一直铭记在心里。这些人。肯因为杨帆的一封信,再度远洋回到故土,不是想着建功立业,而是想着帮助杨帆。
“对!爵爷让打哪,子弹就往哪里飞!”
一声声高亢的应和声,在秋日下,格外的暖人心。杨帆点头道:“那便好。当初我们离开故土,是无奈。那么这次,当我们,重新踏上这片热忱的土地时,任何敌人,都将倒伏在我们的子弹下!”杨帆抬手一挥,“我们,不惧任何人!”
“没错!誓死效忠杨爵爷!”
“誓死效忠!”
一声声高喊,不为大明,不为百姓,他们曾经是流民,如今,还是。但是只要杨帆在,只要杨帆还需要他们,就算没有枪,没有炮,那颗炽热的心,还是会不远万里过来。这便是恩情。
这一战,必将书写下壮丽辉煌的篇章!杨帆登临高处,喝道:“听我军令!全军,出击!”
这一场战前动员,听起来,就像是许久未见的老友们,一声声的问候,不必用太多的语言去修饰,因为他们手中的枪,便是他们的资本。山上大军开拔,缓缓朝辽阳挺进。八万骑兵围城沈阳,那么,这五千传奇枪手,就会攻打辽阳。
至于辽南,这里的汉人居多,正在从登州海上驱兵赶来的川浙大军,将会从旅顺口,一步一步拔下这颗虎牙。这个辽东,战事一瞬间达到了巅峰。
还赶在前往辽阳的范文程此时已经心乱如麻。他没想到,杨帆的胆子竟然如此之大。这么多年,从来都只有他们攻打大明的份,哪有反过来抵御的时候。过河卒,他不清楚如今沈阳到底遭受到了什么。但是他的预感很准,杨帆确实动手了,所以才会星夜赶回辽阳。
辽东有多少大清的八旗精兵,或许大明和大清的执政者心里都有数。八万铁骑,这还是没有算上汉八旗以及蒙古八旗军的。但是如今这个权力中心剩下多少精兵,范文程心里有数,他以为杨帆等人不知道,因为一支派往了蒙西,还有一支,征战在朝鲜。
两边的一共八万大军撇去之后,沈阳剩了不到两万,辽阳还有两万,想必如今应该派去增援盛京了。范文程只能暗自祈祷,这回盛京城能够安然无恙。远水救不了近火,这蒙西和朝鲜的大军,已经来不及了。他能够做的,便是让耿仲明回辽南集结大军,然后自己先行回辽阳督战,一定要破开大明的包围圈。
他回想起那天有些可笑的象棋,脸上蒙上了一层死灰。飞天相,过河卒……貌似最后将军的是杨帆那手隔三将军的当头炮,想到这里,他不觉感到一阵阴寒。这么多年谋划远见,却在这次,被人戏弄于股掌之间,到底,那炮,指的是什么……他猜不透。
一时间,风起云涌,一场民族与民族的斗争,一场国运兴衰的大战,点燃了!新生的大清朝,不好过,来自杨帆的施加,大明的危机,却是刚刚安定的朝局,在东北大战刚启,也是一触即发!
第494章洛阳大顺
洛阳城刚刚经历了一场浩劫。荒唐事,自然是有荒唐的人来做,要么无心插柳,要么蓄谋已久。洛阳都城,在一夜之间,就被原本已经偃旗息鼓的起义大军攻破了。城内守军被俘虏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的响动,连朝东的城门,都是好好的,窟窿眼都没有。
这一日,就在福王那价格不菲的行宫之中,起义军山呼海啸,大摆庆功宴,祝贺大顺王朝的建立。大顺的建立,奉已经被废的太子朱慈烺为帝,敕封了一干诸侯王。李自成封为闯王,统领大军。最可笑的便是原本被鸠占鹊巢的福王,依旧拥戴成福王,至于能不能只用行动,那就不得而知了。
传国玉玺,诰命圣旨,大国师卜算子亲自眷写圣旨,昭告天下,大明荒淫无道,上柱国杨帆不体恤民生,大动干戈,大明气数将尽,大顺当立!奉朱明大皇子朱氏慈烺号召,建国大顺,定都洛阳,四方朝拜。
还在河南剿匪的洪承畴急忙率兵赶往洛阳,督师剿匪。然而由于粮饷、军饷一应用在了对辽的军事之上,这陕地的战事,也只能让他控制住,不再蔓延,攻城还是难事。无疑,卜算子当初给杨帆埋的一手暗棋,就是等着杨帆在东北摆开阵仗的时候,趁乱举大旗,达到一呼百应之效。
洛阳行宫之内,一处宽阔地上,两边数十个将领互相嚷嚷着,好不热闹。“张麻子,反了你了!敢让你手下的崽子抢老子的东西,怎么着啊?是不是封了王。就以为你和老子平起平坐了?”
“嘿。我说,王三。我张天斗什么时候怕过你还是咋地?敢这么样的口气和我说话?什么你的东西。这洛阳城前不久刚拿下来,怎么就跟你姓王了?我呸!”麻子脸一口浓痰吐在地上。
“老子先占下的片地儿。就是归老子的。”
麻子脸不屑地啐了一口,笑道:“谁先占归谁?你这话牙齿都要笑掉了,也难怪,你那伙儿弟兄一入城就个个跟狼崽子似的,青楼都让你手下的给占了,你叫老子手底下这帮憋坏了的弟兄朝哪里发泄去?就抢你的咋了?不服你找闯王说理去,跟我在这里装什么大尾巴狼?”
“呵。我看你这是一封王,鼻子翘上天了,不打压打压你。看来你都不知道死字怎么写了!”王三连刀带鞘,朝麻子的脸上拍去。身后的一帮弟兄也是一拥而上。
麻子脸一横,怒道:“兄弟们给我上!反了天了!”
两方人马就这么说干就干上了,和痞子无二。
“都给我停下!”一声冷喝让两方动手之人都循声望去。身披软甲的李自成,他们倒是没有如此忌惮,关键是那声音是从一旁的国师卜老道发出来的,所以才让他们为之一惊。这个神秘的黑袍老道,能够不凭一兵一卒,就攻下一座洛阳城。不仅如此,据那些和李自成走得近的人说,这个老道腾云驾雾,好生厉害。
“闯王。国师。”
“参见闯王,国师。”
两方人马都分开来,拍了拍衣服。不敢再造次。
李自成眉头一皱,问道:“都怎么回事?好歹也是三十六路王。和地痞流氓似的掐架,成何体统?”
“闯王说的是。这王三我看啊。就是入了洛阳城,膨胀了。”
“你还恶人先告状了?烧饼张,你这人怎那不要脸,是不是以前烧饼卖多了,这脸皮和烧饼一样厚?你放任你手下抢老子的女人,还反咬一口?”张麻子有个霸气的绰号,叫百目将军,不过私下里,大家伙就是喊他烧饼麻子。
“行了!”李自成喝道。他叹了一口气,说道:“进城的时候,我怎么交代的?不能都按着原来的性子来,手下管束的严一些,更不可胡作非为,烧杀抢掠。我们如今是大顺朝了,不是以前的起义反贼,这一点,你们最好记得牢一些!”
“是是是。”
“闯王说的是!”
李自成摇了摇头,和卜老道一同前往行宫。“军师,看来你说的是对的。我即刻就下令,大顺军不得扰民,敢烧杀抢掠者,一律就地处斩。”
“鸿基啊,打江山难,坐江山更难,虽然我们现在能够安于一隅,总算是有了自己的落脚之地,但若是自己守不住,不用等大明的军队来,咱们自己就开始窝里斗了。这三十六路诸王,老道看得出来,只能共苦,不能同甘。这城里边,近几日发生了什么,你也看到了。也该杀鸡儆猴一番了。这些该怎么做,贫道就不必教你了,只是想给你提个醒,安稳日子不多了。无论辽东谁胜谁负,两方腾出手来,最后我们大顺,还是要面对的,不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恩,军师此言甚是。那我们眼下最重要的是做什么?”
卜老道捋须道:“安民心,广积粮。等到洛阳局势一定,再分兵南下,取川蜀、湖广。这样大顺才有厚积薄发之力。”卜老道虽然手眼通天,但毕竟是一个人,也不可能守下一座城,他看得到起义军虽说人马强盛,但是这股绳能不能拧到一起,是个问题。拉山头,结伙叫板,勾心斗角,样样都有,还有不少人想着终于能过上舒坦日子,终日大吃大喝的。弊端,在入城的那一刻,统统暴露了出来,说到底,他们还是一群泥腿子。
李自成点了点头,道:“那就依军师所言,先整军,后治国。”李自成有这个魄力,只是卜老道不知道,这各路的头领又是什么个意思,阻力究竟有多大,他不清楚。他是一个人,那么就不可能时刻盯着十万号人,整日在城里干什么。
奔波赶路的杨帆,还没有抵达辽阳,就遇上了一批赶往辽阳的援军。他们收到消息的时间,要比范文程多上半天,一队五千的轻骑,从辽南旋城驻地抽调出来之后,紧急赶往辽阳,却被提前一日抵达鞍山的杨帆截了胡。
有些事情要讲一下
临近年末,书也到了尾声,明日有事请假一天,如果没有预计错,本书在月底也会结尾。汉明的头没有开好,这尾总得好好结了,就这样,希望各位谅解一下。
第495章看不见的死亡
鞍山茂密的森林里,埋伏在这里的五千枪手,分散在山林之中。杨帆站在山顶,用着那单筒望远镜瞭望着辽南方向的情势。终于是将这五千轻骑给盼来了。
辽南说实话,军队已经是不多了。孔有德带了两万征战朝鲜去了,剩余的守军,总不能一股脑儿都赶往辽阳,不然这辽南就真的白送给大明了。这五千轻骑,在尚可喜的带领下匆匆赴沈阳。本来,身为汉军镶蓝旗总兵官的智顺王尚可喜,也要随军征战朝鲜,后因诸多原因,留在辽南镇守。这一回收到皇城被围的消息,他也大吃一惊,匆匆集结五千轻骑,拍马赶赴沈阳支援。
军情紧急,也来不得多做歇息,一路奔波,人累马乏力,也只能到辽阳之后,稍作休整,这也是范文程所交代的。
五千轻骑缓缓踏入鞍山的山道上,若是以往,抄这样的山道,尚可喜定会派哨兵先在前边探上一探,以确保大军的安危,不过现在,军情紧急,也顾不得这些了,迅速通过才是关键。
马队长方队形,入了山,明显的速度有了减缓。尚可喜摁了摁帽檐,道:“不要逗留,迅速赶往辽阳!”
杨帆打这样的山地阵型,也有了些经验,当初在十三山的时候就这样干过。这个时候,更加是不在话下。两边约定好,等大军大部分都进山了,再闷上盖儿狠狠地打,但杨帆规定,每人只有两梭子的机会试试手。打完之后,哪怕你是大了马也好还是大了人也好。都给我收手。杨帆这也是为了节省子弹,毕竟后方支援的子弹不多。现在若是浪费了可没有多的子弹补给,到时候,这枪杆可发挥不出什么作用来了。
五十支小分队也提前顿好了点,杨帆站在山顶上,毕竟自己手里那家伙可比底下那些枪要更先进一个时代。他缓缓地推上了膛,瞄准在了那个特殊衣服的将领身上,因为这身衣裳,他见到耿仲明也穿过,若是没有猜错。不是尚可喜就是孔有德了。
如今杨帆的射击水平,若是给他参加奥运会的机会,射击项目的比赛,估计得被他包揽所有的金牌了。瞳焰的燃起,让视野更加的清晰,缓慢。
红外线闪过,别人看不到,在他的眼里,便是一道红色的激光。直直地投射到了尚可喜的脑袋上,杨帆没有任何停顿,直接就是扣动了扳机,一枪打在了尚可喜的脑袋上。
似乎是征战多年留下的一丝机警。尚可喜侧过头,道:“尔显,我觉得……”然而还没有说完这句话。子弹映入他的瞳孔,然而就连眼皮都还来不及闭合。便穿入了他的脑袋。
噗!
坚硬的头颅骨,没有能够挡住这颗飞来的子弹。尚可喜啪嗒落地。副将许尔显心头一缩。大喝道:“敌袭!”
“敌袭!”
吁!马嘶鸣起来,缰绳一勒,就当所有人东张西望的时候,半山腰上啪啪啪的枪声响起来,仅仅是五千颗子弹下去,这五千人马就消失了一半多,将近三千人,被穿膛的穿膛,被打倒马下踩死的踩死,一下子,这指挥官就蒙了。这是什么鬼,为什么这一下子就倒下了这么多弟兄?
他已经没有功夫去理会到底是什么情况,尚可喜死不瞑目,倒在地上,那么许尔显就是这支军伍的最高指挥官。
“撤!有埋伏!撤!”
一时间,原本就已经慌不择路的大军,更加是变得无头苍蝇一般,你退我进,撞来撞去成了一团,四散而去。
这第二发子弹还没有打,也就差不多了。杨帆看着这五千强队,效果很是不错。
许尔显一看后边已经乱成一锅粥,喝道:“冲!快到辽阳了。”
“驾!”
他也管不了这么多了,能往前边跑的往前跑,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