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枭风-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户部侍郎一皱眉,吏部侍郎又向唐皇礼道:“陛下,张氏能够策反中吴军,占据了苏州,那应该是多年策反的结果,之前的常州大战,事实上若不是宁**东击造成了越军大败,只怕张氏的兵力会更胜今时了。”
唐皇听的一怔,神情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萧知礼又道:“陛下,既然张氏借用了吴城公主府的封地大义,臣建议,让公主府顺势而为,令公主府的人进入苏州。”
“不可,公主府若是真的入主苏州争势,只怕会引起了张氏的不臣之举。”兵部侍郎立刻反驳。
“荣大人,入主苏州并非要明目张胆的夺势,公主府入苏州,是一种大义的入主,在不与张氏冲突的前提下,用通商手段影响了苏州民心归唐,公主府的人只需要在苏州立足,那就表明了苏州是唐国的疆土,张氏是唐国之臣。”吏部侍郎驳释道。
兵部侍郎默然,萧知礼又向唐皇道:“陛下,朝廷不能一味的迁就了张氏,张氏既然奉吴城公主为主上的据有苏州,臣建议,陛下将吴县的信王府赐为吴城公主府,使得朝廷的大义正统在苏州建立起来,张氏若是连一个府宅也不肯让出,那就是自扇嘴脸,惹人诟病。”
唐皇听了默然,过了一会儿点头道:“就依卿之所奏。”
“陛下,臣有一建议,既然张洪波献俘讨功,那不如就封其侯爵,臣闻张氏之内颇有不和,张洪波虽然是江yīn侯亲孙,但其父却是庶子,如果张洪波获封了侯爵,必然会引起了嫡系和旁系的嫉恨。”兵部侍郎起礼奏言。
唐皇点头,道:“卿言之有理,张洪波献俘越国亲王,也当得侯爵之封赐,卿认为应封何名为妥?”
“陛下,臣记得昆山县之东是有华亭县,不如陛下改为东海县,封张洪波为东海侯。”兵部侍郎回答道。
唐皇点头,忽礼部尚书起礼道:“陛下,若是封张洪波为东海侯,却是不能寒了江yīn节度使将士的军心,应该平等赐之。”
唐皇一怔,想了一下点头,道:“好,赐封江yīn军节度使顾炎武,为昆山侯,与东海侯一起,驻守戎边。”
“陛下,既然苏州在大义上为吴城公主府封地,若是在封地内赐封了侯爵,却是易生了非议,臣觉得,不如用它州之县名封之。”萧知礼却是提出了异议,他说的也在理,不应该封地重叠。
“萧大人之言谬论了,张洪波既然奉吴城公主殿下为主上,他的封侯当然要在了苏州,给与它州之县为封名,岂不是纵容了他。”户部侍郎立刻反驳道,有些做对的意思。
萧知礼神情厌恶的一皱眉,不言语了。
右相起礼道:“陛下,为防生变,尽量往常州增军为妥,常州之中府勇军,易生了变故。”
唐皇点头,想了一下道:“已然在京外的一万镇海军,可移驻金坛县,去了宁**的一万康化军,在战事平息后,也去金坛县驻扎,两万军合并为一军,名。。。。。。。。吴城虎旗军,朕据常州刺史回报,常州的无锡和宜兴两县,稻米的收获甚丰,就让吴城公主府供给吴城虎旗军的粮草。”
很多大臣听了下意识眼皮一垂,心道皇帝陛下真的是能够厚颜剥皮,两万大军改个军号,就让了吴城公主府供给粮草,分明是让公主府成为了无偿付出的财源,只怕公主府在常州的所有,早晚会一步步的变成了皇帝所有。
苏州的风波,在自认为有利的情形下,决策出了怀柔的结果,众臣紧张而聚,心情松愉的离开,只要张氏不造唐国的反,他们的rì子就会是歌舞升平。
众臣退去后,唐皇轻吁了口气,夏大人忙取茶奉上,唐皇喝了一口,轻声道:“真是不得安宁。”
夏大人点头,细声道:“陛下,奴婢觉得,张氏应该是图谋苏州很久了,可能是常州之败,打乱了张氏的原本谋划。”
唐皇听了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轻声道:“难道江yīn侯,原本想进袭了江宁。”
“有那个可能的,可能被杨将军突然的一击,让本来能够归属了江yīn侯的三万越军,变成了吴城中府勇。”夏大人细声说道。
唐皇怔了一会儿,才温和道:“传旨,赐封杨鲲为晋陵侯,食邑两千户,赐卫尉寺一千勋卫。”
“传旨,封侯者,皆加恩至食邑两千户,赐卫尉寺一千勋卫。”唐皇补说道。
“陆天风在做什么?”唐皇又问道,
“一直在茅山呢,偶尔去金坛县,。。。。。。。。。。。。。。。”夏大人详细回答了,唐皇有rì子没有提起陆天风了。
“这个陆天风,真是多事之人,传谕告诉他,若是大好了,就回京城公主府吧。”唐皇有些无奈的吩咐道,夏大人恭应了。
唐皇又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道:“吴城的势力不小了,只怕会为了雍王所利用,大班,罗士诚的事情,你想想办法。”
“是,奴婢会做好的。”夏大人恭应。
第104章世家
大臣们离开皇宫,分散坐轿回府,吏部侍郎萧知礼坐在轿中,脸sè却是yīn沉的,仿佛有什么事情,让他生了恼。
回到了侍郎府,入正厅坐下,吩咐人之后,尽量的缓和了一下表情,片刻后,一位美妇与小馥亲密的,伴行进了厅中。
“拜见公主殿下。”萧知礼起身拜见。
“叔父免礼。”小馥柔声回应。
“夫人,我与公主商量事情。”萧知礼直腰后,温和说道,美妇点头,默然离开了正厅。
“殿下请坐。”萧知礼客气道。
小馥在客位坐了,美目期待的看了萧知礼,萧知礼也没有废话,直接说了朝议的过程。
“谢叔父帮了本宫。”小馥愉悦的柔声道谢。
萧知礼却是神情一肃,说道:“我圆了殿下所请,不过我很不解,那个中府使为什么一定要入主了信王府,而且我怀疑,苏州之变,未必是江yīn侯主导的,如果是,那就轮不到张洪波出头上书,我怀疑,苏州之变,是你的中府使与张洪波勾结的结果。”
小馥一惊,她当然知道苏州之变的真相,而张洪波之所以上书,是因为瞒不下去了,是越国终于发现了苏州的变天,所以,只能依计划的向唐国先摊牌,如果唐国没有被唬住,那就只能用武力灭吞了无锡县的唐军,然后悍然准备与越国和唐国开战。
当然,开战前,小馥会带了公主府的人逃离京城,石埭县那里也会及时的逃亡到常州,之后的开战,一旦战败,就只能乘一艘海船逃亡异国,这就是辛琴儿写给小馥的密信中一段,小馥得信后没有惊惶,而是镇定的依了辛琴儿所请,急求了萧知礼在庙堂上说话和求得所需。
“叔父已然帮助了本宫,本宫不该瞒了叔父,事实上,苏州之变,是本宫的驸马与张洪波联合,率了五千大军奇袭了吴县城;。。。。。。。。。。。。。。。。。”
小馥实言告诉了萧知礼,因为萧知礼事实上已经上了贼船,而且小馥还需要萧知礼,rì后能够主动的,继续影响着庙堂的决策,朝里有人好做官,有萧知礼在庙堂上的驳阻,会让很多不利于公主府的决策无法实行。
萧知礼震惊了,竟然失礼的起身走思,他是通过了不合理细节发现了异常,但是他没有想到,竟然会是陆天风的胆大妄为,他以为是中府使与江yīn军勾结了,可事实上,却是陆天风用五千降卒占据了苏州,逆天呀,太难让人置信了。
萧知礼终于冷静了,他坐了回去,看着小馥,平静道:“如果殿下说的是真,那后患可就大了,苏州真相早晚会为了朝廷所知,最少有三个人能够很快的告知了朝廷,一是江yīn侯,但可能xìng不大,二是万斌,那是皇帝的近卫心腹,三是江yīn军节度使顾将军,尤其是顾将军,会身在了苏州驻扎,能够很快的知道了奇袭之事。”
小馥点头,道:“还有一位程焱将军。”
萧知礼一怔,眼睛不解的看着小馥,问道:“殿下可是有了解决之法?”
小馥柔声道:“我的中府使来信说,那些人都会沉默的。”
“哦,难道他们投靠了陆天风?”萧知礼讶道。
“没有,中府使说,程焱与驸马在句容县一战,有了很深的情谊,虽然不会背叛皇帝,但也不愿害了驸马。万斌和顾将军,应该是不愿承担了战败的责任,而且万斌有一半是本宫属将,本宫一直是很支持他带兵的,而顾将军在宁**时,与驸马也是很友好,如果他们上书了真相,那结果不但本身危机,还会成为引发了战乱的源头。”小馥回答道。
萧知礼听了默然,小馥又道:“叔父也是知道,老祖宗说过唐国的气数将尽了,我虽然是公主,可我一直自认是老祖宗的孙女,如今苏州的事情,需要的就是时间扎根,只要能够平安半载,苏州和常州的根势就扎下了,以后一旦唐国衰亡,萧氏也不会沦为了任人宰割的家族。”
萧知礼一皱眉,继而吁了口气,道:“殿下,我服气陆天风的勇心,可是立势不是那么简单的,如今不但要承受朝廷究罪的凶危,更可怕的,是苏州能不能够真正的归于掌控,陆天风既然夺了苏州,他就根本不应该离开,他应该留在苏州,亲自统帅了苏州大军,而不是交给了张洪波或是降将,他的离开,后果只怕会即失了苏州,又丢了身家xìng命。”
“苏州还有我的中府使掌控,我的中府使是位奇女子,她有能力掌控了苏州军力,而苏州七万大军的骨干将官,全是中府使拔任的,张洪波无权调换将官,他只是名义上的统帅。”小馥正容道。
萧知礼一怔,继而点点头,小馥又道:“中府使说,因为都是降卒,经不住大战的考验,一旦陷入了唐国与越国的夹攻境地,很容易崩溃,所以驸马果断的回了茅山。”
萧知礼点点头,小馥又柔声道:“驸马是守信之士,叔父已然帮了他,他会记恩的。”
萧知礼淡然笑了笑,道:“我是为了萧氏,才出力的。”
“我也是在为萧氏出力,我是萧氏的女儿。”小馥柔声回应。
萧知礼默然,过了一会儿,温和道:“殿下该回去了。”
小馥点头起身,柔声问道:“叔父以后,想得到什么?”
萧知礼扭头看了小馥,浅笑道:“怎么?想许诺什么吗?”
“我想问问驸马,能够给了萧氏什么?”小馥柔声道。
萧知礼摇头,道:“不要做那种傻事,索要而得的,对萧氏未必是福。”
“婵儿明白了。”小馥柔声回应,
萧知礼迟疑一下,问道:“你,不怕陆天风会变心吗?”
“不怕,我相信驸马,能够一生的善对了我,江山易改,本xìng难移,就算驸马有登高之时,只要我不触及他的忌讳,就无人能够替代了我,而且据我所知,驸马从未失信过人。”小馥柔声自信的回答道。
萧知礼一笑点头,道:“陆天风在京城的名声,确实是守信之士。”
“叔父,婵儿告辞了。”小馥女礼辞行,萧知礼送到了厅口,自有夫人继续送客。
回了厅中,萧知礼伫立发怔,好一会儿才自语:“陆天风如果真的能够牢握了十万大军,却也值得萧氏侧重押宝,只是苏州的不确定,太多了。”
*****
“爹,张洪波竟然被封了东海侯。”
江yīn张氏的府宅内,一个中年人愤恨恼说,他将一张信交给了大椅上的银须老者,江yīn侯。
江yīn侯神情淡然的接过信看了一下,竟然浅笑道:“封侯是好事,你急什么?”
中年人一呆,意外道:“爹,洪波这是做了大逆之事了。”
“他做什么大逆之事了,他杀了长者吗?他兵变谋逆了吗?”江yīn侯淡然问道。
“爹,他可是私自出了军。”中年人愕然急道。
“那是他的营军,他是自己去博取了前途,成或败都是他一个人的事情,他没有损害了江yīn张氏,我这个做祖父的,还没糊涂的会生了什么怨恨,倒是你,苏州的得到,于你的利益可有损害,没有损害你乱加什么罪名?”江yīn侯冷声回应。
中年人立时无语,江yīn侯又淡然道:“洪波是庶出,他离开了,去开枝散叶是张氏之福,他若是只愿在了这里扑腾,对你是非常不利的,等封侯的圣旨到了,你亲去道贺。”
“什么?让孩儿亲自去给他道贺?”中年人立时抵触道。
“笨蛋,你去给洪波道贺,那只会增了你的威望,洪波毕竟是你的亲侄儿,rì后我闭了眼,洪波就是你的外势,会让旁支的族亲有了顾忌,不敢轻视了你。”江yīn侯气的瞪眼教导。
“孩儿明白了。”中年人忙知趣恭应。
“去吧,不要嫉恨洪波了,洪波成了东海侯,对你是最有利的,以后没人敢与你争了江yīn侯位。”江yīn侯摆手说道,中年人恭应离开了。
看着嫡子的背影,江yīn侯无奈摇头,其实他不愿进取太多,一半是为了这个无能的继承人,因为这个继承人,守不住太大的家业,家业一旦大了,等他一闭眼,只怕是免不了子孙相残。
江yīn侯也知道,等他一死,张氏八成会解体了,那些旁支根本不服自己的嫡子,他一死,旁支要么造反夺位,要么离开另立门户,而家业不大的情形下,旁支会倾向离开江yīn县,去另立了门户。
“臭小子,我这个祖父为你摇摇旗,也算对的起你了,你死去的爹,应该不会怨我啦。”江yīn侯仰靠在大椅上,喃喃自语,一双眼睛,竟然有了泪光在闪。
第105章将封侯
三天后,一支大军浩浩荡荡的离开了无锡县,进入了常熟县,踏足了苏州之地。
军中,帅旗的前面,是一位身穿了金sè帅甲的老将,胯下一匹黄骠马,颇为神骏,只是老将的神情却是有些yīn沉,仿佛有着心事。
忽后面有一骑赶前,进入了老将的护军,护军纷纷拨马让路,使得来骑很快到了老将右侧,与老将并骑而行,来人是一位身穿都尉将甲的英武人物。
“拜见节度使大人。”都尉将官军礼道。
老将扭头点首,微笑道:“程虞侯,有事情吗?”
“没有,只是想与大人说说话。”程焱微笑回应。
“哦,好呀,老夫与程虞侯,一直是无暇说话的。”顾将军笑说道,这支大军,正是奉了圣旨,去移驻昆山县。
“属下还没有恭贺大人,被赐封了侯爷。”程焱诚挚道。
“现在也不晚,老夫也是意外的,或许是借了张氏小子的荣光。”顾将军淡然回应。
“大人这话不妥,大人在常州的功勋,是绝对当得封侯的。”程焱正容道。
顾将军看着前方,淡笑未应,程焱迟疑一下,又道:“大人,常州大胜不易,苏州能够归唐也有大人之功,若是失去,实是人生憾事了。”
顾将军一怔看了程焱,道:“程虞侯,有话最好直言,老夫不习惯打哑谜。”
“大人,属下是觉得我们此生能够踏足了苏州,也是一种不易,就觉得为了无稽之谈的挑拨,而造成自相残杀的后果,应该是一种愚蠢。”程焱还是隐晦的透话道。
顾将军看着程焱不语,程焱只好道:“属下听行军司马言,苏州事实上是陆天风奇袭而得的,属下听了,却是觉得,是听到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顾将军的神情有了古怪,淡然道:“程虞侯与陆天风亲近了。”
面对了**裸的直问,程焱摇头,道:“没有,我与陆兄弟是有了友好,但我是忠于陛下的,不过苏州本就是越国之地,能够归唐实属不易,若是为了无稽之谈而使常州和苏州再失,那却是唐国的祸事了。”
顾将军点头,淡然道:“就算是无稽之谈,老夫也无权干涉了行军司马的口舌,不好办呀。”
程焱迟疑一下,道:“属下觉得,为了大局,可以让人闭嘴,只是那个人的身边,有很多人信了无稽之谈。”
“程虞侯能够让那个人闭嘴,就可以了。”顾将军淡然回应。
“属下明白了,告退。”程焱军礼后,拨马后去了。
一个中年人将官驭马靠近了顾将军,低声问道:“爹,这姓程的,有什么事情吗?”
“是个知趣的人,也是个眼光宽广的人,等他杀了行军司马之后,万不可让行军司马的人走离。”顾将军低声回应。
“是,孩儿明白。”中年人将官回应,语气竟然有着兴奋喜意。
顾将军抬头望向了远方,他的眼睛似乎已然看见了昆山县,对于他这种压抑了很多年的老将,常州之战是他的人生辉煌,苏州会是他的后人尊崇之地。
不是他想背叛了唐皇,投效了陆天风,而是将封侯,名千古,对于他这个老将的诱惑太大了,他老了,他需要留给子孙辉煌和尊贵,他恐惧失去了已然获得的一切,他是昆山侯。
当晚,江yīn军行军司马死于军中,经节度使大人亲自‘验看’,是为急病猝死,不久之后,在抵御越国的昆山战线,原本驻扎在晋陵县的五千江yīn牙军将官,半数为国而亡,虽然有各种流言发生,但不久就无人再言,一月后圣旨到,程焱升任江yīn军行军司马,在掌管原本的基础上,实握了三营的亲军,威权仅次于江yīn军节度使。
*****
丰收了,就在程焱升任之时,常州和苏州之地,大半人是一片欢颜,常州之地的军户,获得了四成的田地收获,六成被公主府收为了军粮,而且公主府会负责交税,也就是说,军户依田的收获得了四成后,就没有别的付出了,没有了再次的盘剥。
而苏州的变天,发生了让人恐惧的血腥杀戮,很多威慑一方的大官僚和大户,被莫名的抓捕抄家,接着的抄没之田又成了军户的赏功。
如今,凡是军户都可得了赏功田,使得苏州和常州的民众,由犹疑变向了主动的争做军户,可是成为军户也是不易了,身体考验合格才能入军,出现了难入,反而使得更多的人愿意去入军,使得苏州军力很快达到了九万,那还是主动淘汰了一万多的弱兵,否则就是十万大军。
九万加上顾将军的两万大军,十一万大军的存在,按理说负担是很重的,但辛琴儿也不是乱来,一是急需要军力保护获得的一切,二是苏州和常州本就是产粮地。
而信王统治期间,对苏常二州的盘剥是很重的,常州出产的粮食,大半必须运至吴县的粮仓,说是运给朝廷的赋税,但一半都被信王势力私吞了,如今就是吴县的存粮,就足够十一万大军两年的供给。
再加上苏州的大规模杀大户,所获的粮食和财物,甚至能够支撑了十一万大军五年的整体军耗,当兵的能够得田和得到足额的军饷,那就会军心稳定,有异心的将官很难策起反水,底层士兵最看重,已然实实在在的得到了手。
辛琴儿得了合法的入主信王府公文,立刻由暗里的统治,转为了半明半暗,吴县城内的信王府改成了吴城公主府,一千的羽林卫开驻了吴县城,换上了原本是信王虎贲卫的军甲,标志只能一步步的改造。
原信王府的两千多粗使奴婢,全部给予了外军将官做家奴,一千多的丽婢和宫人,加上各地抄家送来的丽女,一共五千多,竟然被辛琴儿别出心裁的组成了绣女军。
绣女军成立后,辛琴儿发文公告各军,愿意用赏功聘娶绣女为妻的将士,可以申请相亲,而且只能聘娶绣女为妻或平妻,一旦相亲成功,公主府会做主的为绣女送嫁。
公文一到各军,立刻引发了稀奇议论,以前都是往下赏赐美人做妾侍,如今竟然只能出赏功或银子聘娶为妻,于是有很多的好奇将官回馈了申请,结果被调去了吴县相亲。
绣女军是由青雯负责的,相亲的过程与将官的所想大为的不同,竟然是让绣女在暗中先相看将官,相中了将官的,才由了将官与绣女们见面,就是见了面,若是将官和绣女都没有互相看中的,则失败,将官只能空劳回去了。
第一次相亲,成了三十七组,其中有十一组是将官抱得双美归,公主府真的做主如同嫁女那般,给绣女备了新衣和一些嫁妆,以及给予了绣女令。
凭了绣女令,嫁出去的绣女,一生都能够获得了官兵的一半军饷,以及公主府在婚姻方面的支持,也就是说,绣女不但有了固定的工资拿,就是丈夫想要休妻另娶,则必须得通过了公主府的同意。
将官真的娶回了美人绣女,使得吴城绣女之名成了一种苏州趣事,不过将士们虽然是觉得很好,却非人人都愿意去聘娶绣女,绣女毕竟是亡家的女人,而且聘娶绣女的代价也是让人不舍,所以绣女姻缘一事,没有引起抢聘cháo,很多将士如今有田有财,根本不愁娶不到良家女为妻。
第106章苏常治
绣女之事,只是辛琴儿对于自身罪孽的一种补还,也是低调处置了囚女的方法,她不喜欢,也不可能用赐予的方法给予了将官们,她认为一旦赐予,不但会暴露了公主府统军的事实,而且还会引发了不公的怨气,而陆七告诉过她,治军要尽量公平,那样能够抑制了将官权威的坐大,更要严禁将官克扣军饷,以及压夺下属的财物。
辛琴儿一面给将官们提高了军饷和赏功,一面也发布了严厉的治军令,所以苏州的大军除了顾将军的军队,其余九万军的贪扣恶习很是少见,张洪波完全支持辛琴儿的治军,为了压夺之事,杀了所属十六个将官,狠狠震慑了敢于贪扣压夺的风气。
如今张洪波的两万大军也开到了东海县,就是以前的华亭县,而越国也急调了四万大军赶到了嘉兴以东,但采取的是防御态势,主要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