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枭风-第2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七不让进取汉中的真正原因,是不想给周国造成了巨大外患压力,另外晋军据守剑阁,能够占得地利优势,无需付出太多军力,而守汉中,却是会牵制了晋国很多的军力,也容易与周国发生胶着的大规模战事。

晋军进取了汉中,很可能破坏了陆七所期望的结果,没有巨大外患压力的情形下,周国内讧的可能性很大,如今晋国给周国造成了灭国的威胁,周国内部分裂的可能性大减,也就是想篡位的军臣,为了避免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会压仰了野心。

气闷归气闷,陆七也得面对了现实,他感觉了晋军的主帅,或许不是关冲,也不可能是顾太尉,主事之人明显的霸气,也可以说是冲动,关冲和顾太尉知道他不欲早取汉中,会是谁呢?

方杰一身平民衣裤,有些紧张的进入了阶州地域,他万万想不到,大帅会让他进入阶州寻见陛下,陛下竟然没有在晋国的福州皇宫,这是方杰非常难以置信的事情。

深入了十几里,方杰成为了俘虏,他自言是陆天风,陆大将军的乡亲,有重要军情跑来禀报,逮住方杰的将士二话不说,就带方杰去见了陆七,那些将士本就是陆七吩咐等候的。

进入了军营帅帐,陆七就坐在一张桌子旁处理文书,陇右归属了他之后,河西外各州的刺史,都将本州一些不宜决策的事情,向陆七具文请示,说白了,就是在向陆七表达尊重和服从,陆七当然也明白,所以很认真的给予批复。

方杰一眼就认出了陆七,惊的呼吸一滞,继而忙上前单膝跪地,军礼恭敬道:“臣属巴陵军将虞侯,叩见陛下,吾皇万岁。”

陆七已然扭头看着,微笑道:“方杰,怎么是你来了,起来。”

方杰恭敬起身,陆七伸手一指桌旁凳子,道:“在军中无需拘束,坐吧。”

方杰起礼一下才坐在了陆七斜对,陆七看着他,平和道:“我记得你是随着杜勇的,莫非是杜勇领军来了汉中?”

“是,臣是随着杜大帅的,此次进取巴蜀,是巴陵军,宋老青军,关冲军,一共七十万,如今宋大帅镇守成都,杜大帅会合了关大帅,合兵五十万进取了汉中。”方杰回答道。

陆七点头,道:“宋老青率军来了,他没有剿匪。”

“是的,是内廷发出的军令,令宋大帅和杜大帅先进取了巴蜀,进取巴蜀之后,宋大帅说,内廷的娘娘们让进取了汉中,所以杜大帅就率军与关大帅进取了汉中。”方杰解说道,眼睛有些紧张的看着陆七。

陆七听了皱眉,继而好气道:“胡来。”

方杰听了微惊,却是保持了沉默,陆七吁了口气,问道:“进取巴蜀的战事顺利吗?”

“很顺利的,。。。。。。。。”方杰细致的说了一通,包括宋老青的收编降卒和没有劝降就攻城,汉国皇帝被杀死在了皇宫。

“陛下,杜大帅为了巴陵军的稳定,所以没有扩编接纳了降卒。”方杰说道。

陆七听了平静,点头道:“顺利就好。”

方杰点头,陆七又看了方杰,平和道:“不要以为我会怪罪了宋老青和杜勇,宋老青是我当年在兴化军的生死兄弟,他的做为,我不会有任何的猜忌,杜勇和你,也是我的老兄弟,关冲为人忠义,所以他们三个统帅,对我根本不会有了背离。”

方杰轻哦点头,道:“不瞒陛下,臣是觉得宋大帅的做法,有了逾越,让人看了担心。”

陆七微笑摇头,道:“有什么可担心的,不说宋老青与我的生死情谊,就是在巴蜀的几十万军力,降卒不说,其他的二十万来自晋国的军力,根本就不会背叛了晋国,离开了晋国就没有了根,背叛后如何在巴蜀立足,如今的巴蜀,你说过是很穷的。”

方杰点头,但又摇头道:“陛下误解了臣的担心,臣是担心宋大帅的逾越会惹祸,如今的晋**中,都是非常的尊崇陛下,宋大帅领军不久,没人会随他乱来的。”

陆七听了微笑,道:“杜勇有什么话吗?”

“杜大帅和关大帅想来叩见了陛下。”方杰恭敬道。

“他们还是别来了,等入夜,我与你过去。”陆七随意道。

方杰点头,迟疑一下,又问道:“陛下,臣觉得,陛下似乎不喜进取了汉中。”

陆七点头,阐述了缘由和战略所想,方杰听了点头,道:“陛下所言,是那个道理,一窝贼若是内讧争山大王,忽然来了官兵,那有七成会放下争执的先对付官兵,有三成会意见不一的散伙跑一部分。”

陆七听的笑了,温和道:“取汉中之事怪不得宋老青,事实上是我造成的,是内廷担心了我的安危,所以想让陇右与晋国疆域完全的合成一体。”

方杰点头,道:“臣也觉得,陛下孤身在外,是不妥的。”

陆七感动点头,道:“如今的兵勇军兄弟,都是官员了吧?”

“大部分都做了实职武官,属下也是实职的,是中军虞侯,少部分能力不行的,都在福州做了翊卫,属下们能够得了富贵实属幸事,是我们命好,能够成为了陛下的元从老兵。”方杰诚挚感慨道。

陆七微怔,随即明白点头,元从之意,就是最亲近的老部下,唐朝太祖李渊自太原起兵的部下,就是成为了元从禁军,子孙继任,意为皇帝亲军。

陆七与方杰聊了往事,也通过方杰更细致的了解了晋国的事情,方杰是中军虞侯,经常参与朝廷军秘往来,其在巴陵军的作用很是要紧。

第170章良臣

黄昏之后,陆七换了一身袍衣,与方杰各骑一马离开了军营,向东奔行了二十几里,看见了一座马匹数百的军营,那是随方杰来的五百将士。

一看方杰回来了,营将放了心,但一看与方杰同归的陆七,不由脸色一变的有了迟疑。

“熊都尉。”陆七下马后,微笑唤道。

营将一惊醒悟,忙单膝跪地,恭敬军礼道:“臣拜见陛下,吾皇万岁。”

营将一跪,所有将士忙纷纷跪地,陆七平和道:“诸位请起,拔营。”

“诺!”熊都尉恭应,起身下令开拔,一营将士护着陆七赶去了嘉陵江畔。

阶州之东毗邻的是兴州,兴州境内有东西流向的嘉陵江,晋国五十万军力进取汉中,只是驻扎就覆盖了很多的所在,兴州嘉陵江畔驻扎了十万巴陵军。

七十万军力进取了巴蜀和汉中,最难的是后期的给养和民生救济,方杰说有战船运输军需,能够给养了大军和救济民生,只是陆七却知道,晋国的粮食并非取之不竭,支援巴蜀的粮食,必然动用了储备仓,储备的粮食若是用的多了,那明年若是老天爷不开眼,会造成了粮荒的后果。

奔了半夜,在子时前抵达了嘉陵江畔的大营,陆七在大营休息,次日一早军训后,各军主帅和高级将官秘密来见,陆七应酬了一番,午后,关冲和杜勇赶了过来。

三人见面,行过君臣礼节后,在帅帐里亲近说话,交流一下对军事的看法,以当前的形势看,巴陵军必须得返回湖州一带,加强对赵匡胤军的防御,巴陵军是晋国最强的军力,武备最犀利。

杜勇言,宋老青建议进行军力置换,将巴蜀降卒的大半弄去潭州和池州,让池州和潭州的军力来到巴蜀,最少也得置换一半,否则巴蜀很容易发生叛乱,目前宋老青就是在肃清汉国的残余军力。

陆七准允了军力置换,但在汉中的军力必须保持在五十万以上,以求能够震慑周国不敢轻易进夺汉中,陆七书了谕令,令青雯去巴蜀主政辅军,提拔伍海为成都留守。

伍海曾经在夺取江陵城时出使建功,陆七本想在军中重用,但伍海却是求为了县令,伍海做澧县令一年后,被朝廷升任了澧州刺史,陆七特意的问过,知道伍海确实是位勤政的能吏,伍海本是关冲的老部下,陆七不顾忌的重用伍海,让关冲很是感动欣悦,杜勇离开汉中之后,关冲就会成为了汉中军力的最高统帅。

与关冲和杜勇交流后,陆七就离开军营回去了阶州,陆七对陇右确实是很不放心,主要是吐蕃在青海一带屯驻了三个大部落,有吐蕃人十几万,他已然使人去与吐蕃部落谈判,以求重现茶马互市,用通商谋求和平互利。

另外陆七也不放心河西与北庭,担心辽国,夏国和黑汗回鹘的进袭,周国方面也不能不防,如今曹彬在凤州节制了二十多万周军,还有后续周军被征发集结,万一周国有了御外必先安内的决策,那很可能兵袭陇右。

对于晋国进取了汉中的事实,陆七很清楚是有利也有弊,弊端前言已明,利字就是能够获得了晋国对陇右的支持,支持是双方面的,一是军力能够及时支援,二是能够打通了江南对河西的商路,通商不但能够使得晋国出产获得价值,也能够缓解了晋国财政的压力。

陆七回到阶州军营,时刻关注各方面信息,让他最担忧的就是曹彬节制的军力在不断增多,原本驻扎在原州的两万平凉都督府军力,被抽调一万去了凤州,驻扎延州的两万五千军力,有两万军力调归了凤州,加上其他集结的周军,曹彬所属已然过了三十万军力。

陆七隐然觉得,周皇帝是在利用汉中的失去,晋国威胁的契机,在用正常的手段削夺了很多地方将领的军权,他已然接到了周国朝廷的军文,周皇帝任命纪王为了关陇大都督,总管西部所有军力,曹彬为关陇大都督府左军元帅,潘美为右军元帅,周皇帝终于不顾了兄弟相残后果,扶植‘幼子’接管大周重兵。

十几日后,宋老青忽然来到了阶州军营,兄弟见面,宋老青先恭敬的跪见了陆七,之后兄弟微笑的互相轻擂了一下,愉悦的一起去坐了。

落了座,陆七微笑道:“老青,巴蜀的官吏被清洗了很多吧?”

宋老青点头,道:“是,杀了两千多,我不喜欢留下那些聚敛了巨财的官吏,大肆抄没了一通,不过你放心,我事先查过的,只要是稍有善名的,或者颇有文名的,我都放过了。”

陆七点头,宋老青又道:“我听杜勇说了进取汉中的弊端,也听说周国因此出现了集结军力的后果,看来是我错了,我的想法,帮助周国内部形成了拳头。”

“进取汉中,只是让周皇帝有了借口的早些集结兵权,而且我知道,是内廷让你进取汉中的。”陆七温和说道。

“内廷只是建议进取汉中,我不知道周国内部有了分裂隐患,另外我觉得,进取了汉中,就能够迫使周国不敢了对付陇右,能够形成一种三足之势的互相牵制,周国若是没有外压,很难长久容忍陛下割据陇右。”宋老青说了自己的见解。

陆七微笑点头,道:“我也担心周国会突然发难的进袭陇右,任何事情都有利弊两面,晋国进取了汉中,还有一利就是打通了河西的丝绸之路,江南的丝绸,瓷器,茶叶,河西的药材,玉器,宝石,可以了互利。”

宋老青一笑,道:“已然进取了汉中,也只能是往好的方面想,若是周国真的进袭陇右,或者发动对汉中的大战,那就直接干他娘的,晋国的军力足够进灭了周国。”

“莫要胡言,周国若是好拿捏,我早就发动了进取中原的战事,周国是个尚武的国家,只是中原一带的潜在军力,就能够征发了数百万武勇男丁,一场逐鹿中原的战事完结,就算是晋国获胜,也是打残了中原,拖垮了晋国。”陆七好气驳说。

宋老青微笑点头,道:“我也只是说说,说到底,我还是一个兵匪,就是喜欢了痛快。”

陆七微笑,宋老青又道:“天风,我说下自己的事情,在成都有个费贵妃,号花蕊夫人,我看上了。”

“花蕊夫人?嗯,听说过,据说是个倾国倾城的美人才女,你喜欢就收了吧。”陆七微笑回答,他曾经探查过汉国皇帝的信息,信息里就有花蕊夫人。

“确实是个美人,不过年龄大了些,我这辈子能够出了头,就想有几个才情女人。”宋老青温和道。

陆七点头,道:“我知道,以前我们在一起避祸时,你说过的,我也说过的,如今,我已然妻妾成群。”

宋老青神情有了古怪笑意,忽而点点头,轻语:“那时真好。”

陆七浅笑,顿了一下,温和道:“老青,你留在成都做蜀王。”

宋老青听了平静摇头,道:“我若是想做蜀王,就不会了大肆杀戮,而且我不想离开家乡太远,我会在成都传言,说你恼了我在巴蜀的所为,之后我就回去,我喜欢信州,你先封我信国公,以后再封我信王,我以后会在信州起造一座大宅,让子孙在信州扎根。”

陆七想了一下,点头道:“也好,你回去继续剿匪,用别人节制地方军力剿匪,我不放心,而且你也适合剿匪。”

宋老青眯眼笑了,道:“再告诉你一件事,我聘了宇文氏的一个旁支小姐,我盯那小美人很久了。”

陆七微愕,随即好气道:“难怪你要去了信州。”

第171章北方战略

宋老青微笑摇头,道:“我想去信州扎根,是因为我在饶州是庶出,我在信州多年,所以想过去了开枝散叶。”

陆七点头,宋老青又道:“我看上的那个宇文氏小姐,我曾经护卫过,有十六岁,性情很善良,本来是许配了人的,宇文氏一倒,男家就毁了婚,我就要了她。”

陆七微笑点头,宋老青又浅笑道:“我在成都挑了四个美人,两个给费夫人做侍女,两个悄送给宇文小姐做陪嫁婢女,应该不会让人抓了尾巴乱咬。”

陆七一听好笑,道:“还有嘛?”

“以后还会有的,不过都会给了浑家房里管着。”宋老青温和说道。

陆七点头,温和道:“我这就给你书信,你让内廷看一下。”

宋老青点头,陆七取了批文用笔,书写:“封宋老青信国公,允许宋老青在信州择地起造信王府邸,请太后下旨,封宋老青之发妻为一品诰命,同贵妃仪礼。”

书完递给了宋老青,宋老青看了点头,道:“谢谢兄弟,我这也是位极人臣了。”

宋老青说完,起身跪伏叩拜,恭敬道:“臣宋老青谢恩,吾皇万岁。”

陆七起身扶起了宋老青,扶他坐回原位,坐下微笑道:“可惜是战时军中,我们不能喝一口。”

“以后有的是机会,兄弟在了陇右,却是不能大意了。”宋老青关心道。

陆七微笑点头,转言道:“老青,你回去后,告诉内廷,将朱武的水军情况传告于我。”

宋老青一怔,随即点头,道:“听说朱武是在准备海战,你莫非想自海路进袭了周国?”

陆七摇头,道:“不是进袭周国,而是要先拿下了高丽岛国,之后以高丽岛国为屯兵跳板,伺机进取燕国的燕京(北京),我要利用周国的牵制,直捣燕国的命门。”

宋老青听了神情一凝,道:“先灭燕国?”

陆七点头,道:“周国的存在,会使得燕国放松了海防,燕国一面应对周国,一面应对辽国,京城的军力应该不会太多,晋国二十万军力进入渤海登陆,能够出其不意的奇袭燕京,若是可能,我或许会亲率了四万西凉骑兵,沿长城去远征燕国。”

宋老青一怔,摇头道:“不妥的,太远了,而且四万骑兵去往北方,周国未必能够让了你去。”

“我与府州折氏是姻盟,可以让折氏虚称辽国进袭,向我求援。”陆七回答道。

“府州折氏?”宋老青道。

陆七解释了一下府州折氏,也说了晋国公,宋老青听了,讶道:“这么说,周国的内患可真够多的,我一直以为周国强大的不可撼动。”

陆七点头,道:“我以前也是觉得周国强大,所以冒危去入周国探听军情,想知己知彼的做出战略应对,但到了周国,才知道威武不凡的周国,内里却是病的很重。”

宋老青点头,道:“周国,其实应该尽早解决了那个晋国公,解决那个晋国公,对周国而言,应该是不难的。”

“是不难,但一直的不解决,事实上是周皇帝想牵制了其它军臣,另外发动内战,对周国朝廷在威望和国力上都会遭受损失,因为晋国公是开国老臣,本身对周国将官就有一定的影响,晋国公若是造反,周国的很多人心会观望,中原在唐朝以来,武将造反的朝代更迭,已然成了一种习惯,就是我造反的进攻到了开封府,也会有很多势力观望,但若是晋国出兵进取中原,周国上下只会了同仇敌忾。”陆七解说道。

宋老青点头,道:“内斗是势力之争,外战是护国不亡,汉中之误,就是我不知道周国的情形,出于有利于晋国的战略考虑,应该进取了汉中,使得陛下脱离孤悬。”

陆七一笑点头,道:“我说了,进取汉中利弊皆有。”

宋老青点头,又道:“天风,我也参与了进袭燕国可好,我认为,进袭燕国用二十万军力,有些不足,燕国是生地,战后的归治很难,而且疆域很大,最少应该是四十万军力。”

陆七想了一下,点头道:“明年你可以去,今年的战略,是争取拿下了高丽,明年才能进袭燕国,多一年的准备,能够让北征军力多一些的犀利武器。”

宋老青点头,道:“北方的冬天很冷,也应该做好了准备。”

陆七微笑点头,道:“我会将河西的羊皮,尽量运去的。”

宋老青点头,道:“我却是多虑了。”

“提醒是应该的,很多的细节,我未必能够尽知,都是与别人说话,才能触类旁通。”陆七平和道。

宋老青微笑,道:“陛下还有事情吗?若是没有,臣就回去成都,继续做事。”

“没有了,你日后回去剿匪,要采取剿匪和招抚并重的策略,不要轻易牵连了通匪者,很容易引起了恐慌。”陆七嘱咐道。

“陛下放心,臣知道分寸,不过臣认为,凡是通匪确证者,不能姑息,可以只诛通匪者,不抄家牵连。”宋老青说了自己的看法。

陆七点头,道:“可以,若是抄家,一是容易引起恐慌,二是会让很多的官兵将士起了歹心的故意陷害。”

宋老青笑了,道:“那是以前咱们做过的勾当,如今当然不能让别**害了自家,陛下放心吧,臣明白其中的利害,臣若是缺钱,可以直接去向中府使要一些,就说是兄弟赏的。”

陆七笑了,道:“你在巴蜀没有顺手牵羊。”

“臣只是牵了白羊,财物不会拿的,都当众上了明帐,若说拿了,也就是费夫人的私房和用品。”宋老青回答道。

陆七点头,道:“你起大宅,让中府使出了用度。”

宋老青笑了,道:“不用了,臣以前剿匪,就存了三万银子的珠宝。”

陆七摇头,道:“起造一座王府,三万银子只怕是不够的,你可以自己买地,然后由工部按规制和你自己的喜欢起造,你自己起造,大了易让人非议,小了你吃亏,朝廷会发给你定额的起造银子,不足的你可以向朝廷支借。”

宋老青微笑点头,陆七又道:“起造之前,带上你喜欢的女人,去苏州的行宫看一下,你就知道有限的地方,也能够巧夺天工的有如仙境。”

宋老青一怔,道:“只怕是无暇去的。”

“你无暇去,你的女人可以去的,我会让人接了嫂嫂们,去苏州行宫住些时日。”陆七微笑说道。

宋老青摇头,道:“还是别去了,容易惹了非议,而且看了之后反而乱心。”

陆七摇头,道:“老青,你若想获得了女人的真心,却是应该给了女人想要的家园,否则弄一群同床异梦的美人,却是未必是福。”

宋老青看了陆七,微笑道:“天风,你却是变的太多,与你说话,我感觉不到了匪性,就是气度也温文雍和,你从里到外确实是皇帝了。”

陆七浅笑摇头,道:“与你说些家常,你却是说上了奉承话,你也是变了,应该是很多人奉承过你。”

宋老青微怔,随即点头道:“是那么回事,自从我在江宁做了都尉,耳朵就没断过好话,开始听了有些厌恶,甚至起鸡皮,感觉说话的好生虚伪,日子长了,就习惯了。”

陆七微笑点头,宋老青又道:“不过我还是尊重有真本事的人,话说的再好,本事不成,也得扔出去。”

陆七庄容点头,宋老青起身礼道:“陛下,臣告辞。”

陆七浅笑点头,送宋老青离开了军营。

第172章掀开一角

宋老青走后三日,有三十万来自楚地的将士,替换了巴陵军驻守汉中,随后成都又有十万军力开赴汉中,共六十万军力归属了关冲统帅。

又十日,在巴蜀成都的宋老青与伍海和青雯做了交接,之后率领混杂了六万巴蜀降卒的二十万军力,开拔回去了大江以南,开始了剿匪的征程。

而归属关陇大都督府的周军,也达到了四十万军力,但没有进攻汉中的迹象,依旧是驻扎防御的态势,陆七猜度,周军短期内不会有了主动起战,除非江南的赵匡胤发动了进攻。

转眼进入了六月中旬,陆七接到了有关朱武出兵的信折,朱武率领二十万军力出海远征高丽,几乎动用了晋国所有能够远航的海船,陆七看了信折有些担心,古人没少征伐过高丽(新罗),失败却是居多,但愿朱武能够获得了名垂史册的丰功伟绩。

其实若没有江**军熟悉高丽的情形和气候,陆七是不会冒险进取高丽的,进取高丽的战略意义,就是为了奇袭燕国,陆七心里很清楚,与周国战争了很多年的燕国,日后对他而言也会是纠缠不休的噩梦。

与朱武信折同来的还有关于亲人的信息,青雯言皇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