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称雄-第3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有着极合理的规模,一条宽阔的石板街道,可以并行六车。

而且在街道的两侧,还会有一行常青的香樟、梧桐或者白杨。绿色美丽的行道树隔开喧嚣的马路,使另一侧的青石板人行道显得格外的优雅。

粗砖石路走马车,紧密的小砖块行人,行道树在中间把马路和人行道隔开。尤其让唐诺德他们惊叹的还是路边没有敞开的沟渠,也没有那臭味。这些汉帝国城市居然都有着极为先进的下水道系统,路两旁的水沟完全都是埋在地下,不会有丝毫臭味泛起弥漫空中。

每隔一段距离,还会有一根灯柱,到了黄昏时,就会有专门的人过来挂上灯笼点亮路灯。还有一个非常值得唐诺德称道,被他在日记里多次赞扬的则是这些宽阔而又美观的街道上。每隔不远还会有一个垃圾桶,甚至还都有着不收费的公共厕所,这让行人极其方便。而且里面还有专人打扫清洁,卫生很好。

这跟街道边上的公车站台一样。都是欧洲各国城市远远不及的。大汉的那些大城市,都有城市内的公共马车系统,有不少公共马车还是使用轨道马车,有固定的路线和固定的行经时间,要坐车的百姓只要在那些路边的站台等候就行。

公共马车,特别是采用轨道的公共马车,载力很大,只需要两匹马就能拉动很大的车厢。一次可以拉几十个人,却很轻松。坐在那公共马车上,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颠簸,坐在上层,在晴朗的天气时,甚至能够观赏城市的街景风光。

在站台等车的时候,还能在旁边的报亭买份报纸或者买份杂志,这个帝国的印刷业的报业似乎无比发达,报纸十分便宜,两文钱的买份报纸有时有七八张甚至十几张内容。不过里面商业广告很多,唐诺德听说,大汉的这些报纸都是靠广告业赚钱。因此他们的报纸售价才那么低,各大报纸都靠低价来争夺订阅量,而有了订阅量广告费自然就上来了。

在南方的一些城市里,还有丰富的城中运河,两旁房屋之间,一条运河往来行船,让人恍如到了威尼斯。

不过给唐诺德最大震憾的还是这个帝国的那些大城市,广州、杭州、南京、扬州、天津、北京,这些城市人口都是超过五十万的大城。尤其是广州、南京和北京,都是超百万人口的大城。一座城市,人口甚至比欧洲一个国家人口还多。

北京城很大。非常大,连城门都有几十座。

拥有无数的街道、里坊,商业区繁华无比,各种商品应有尽有,而且这个城市干净整洁的令人惊叹,更让人难以相信的是,这么大的城市,几乎看不到乞丐。

这里的房子很高,特别是商业区,四五层的楼房多不胜数,房屋鳞次栉比,城中的大钟塔,更是恍如已经突破天际。

仅看着这些,就足以让人震惊于这个帝国的富庶。

而那位陪着自己来的传教士安德斯曾经是生活在澳门多年,他也曾经来过北方,进过这座都城。但那已经是十年前了,十年前,这里同样很庞大,人口众多,但却完全是另一个样子。

一路上来的时候,唐诺德听安德斯说过许多他当年来大明京师时的见闻,比如北京城其实就是一个乱糟糟的巨大城市,里面有无数的乞丐等,城市脏乱差,百姓直接把垃圾倒在街上,甚至当街便溺,街道上到处都是牛马粪便

可十年后,安德斯再进北京城的时候,差点以为自己到的是另一座城市。这里已经完全变了样,当年的贫民窟外南城,现在成了北京最繁华的商业区。内城也完全大变了样,笔直的街道,美丽的行道树,一排排的居民住宅,井然有序的街道,尤其是那份整洁与干净,让安德斯都有种混乱的感觉。

这里看不到衣衫破烂,面黄饥瘦的贫民乞丐,见不到各种低矮胡乱搭建的窝棚。在京城的东面,又一片片的房屋在拔地而起,那里正在建造的住宅区,里面有两层的砖瓦房,带个小院子,价值一千五百多块银元。

唐诺德听后觉得很贵,觉得肯定是豪宅,一万五千多块银元,相当于两百五十多英镑了,这个葡萄牙里斯本算是一笔巨款,一般的里斯本居住可能一辈子都不一定赚的到这么多钱。

但一千五百块银元,仅仅是购房款。还得交税,各种税费至少还得两百多块银元,然后这还仅是一栋空房子,要居住,还得装修,铺地板刷墙,院里种树、打井,建灶台垒火炕打制家具等等。

唐诺德惊讶于这样昂贵的居住成本,大汉京师的百姓怎么住的起。但他询问后得到的事实却是,东城区仅是一个新建的外城区,房价远不如最繁华的南外城,也不如贵族扎堆的内东城,和官员聚集居住的内西城。

这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而且价格都很便宜。茶叶、蔗糖、奶酪、粮食,甚至是各种香料等,商品种类多。物价便宜。

这里还有世界最大的学校,最多的学生。整个大汉京师拥有各种各样的学校近百所,既有大学也有军校,还有各种专科学校,以及种种技工学校,还有许许多多的中学、整个京师有不下十万学生。

这里还有许许多多的医院、药店、诊所,也有戏院、体育场。

一到夜晚,城市更加热闹。

唐诺德感觉自己来到了天堂,天堂也不会比这里更美好。

在见过外务司的官员后。唐诺德被安排进了钓鱼台宾馆,据说这个宾馆是京师最有名的宾馆之一,曾经是大汉科举时官方指定的举子下榻宾馆。

宾馆里住的很舒适,但唐诺德没有忘记自己此行的使命。

唐诺德是来与大汉建立外交关系的,代表的是葡萄牙王国。

就在去年,一直不满西班牙国王兼任葡萄牙国王的贵族们趁机发动兵变,他们突袭占领了里斯本王宫,处死国务大臣,迫令西班牙驻军投降,废黜西班牙国王菲力四世。拥立布拉干萨公爵若昂为新国王,称若昂四世。

葡萄牙本土和海外领地都先后宣布效忠若昂四世。

被西班牙国王兼管了六十年的葡萄牙,终于再次独立。

他们选了一个好的时间。西班牙这个日不落帝国已经日落西山,先是荷兰联省独立,多年战争让西班牙元气大伤,接着又是三十年欧洲大战,西班牙在这个大泥潭里几乎与大半个欧洲为敌,欧洲各新教联盟轮流上阵,车战西班牙,西班牙流血不断,国力一天天损失。

加之美洲银矿产量下降。以及东方贸易的不断萎缩,使得西班牙日子一天不如一天。

葡萄牙人这个时候发起的王政复古战争。可谓是打了西班牙人一个措手不及。西班牙人在欧洲与法国人打了好几年了,陷在里面腾不出手。

虽然西班牙人如对待独立的荷兰人一样。就算打不赢战争,也坚持不承认他们独立。西班牙人也拒不承认葡萄牙人的独立,而且由于西班牙为了天主教的荣光征战欧洲异教徒,使得教皇也不肯在西班牙人承认葡萄牙人独立之前承认他们的独立,这让葡萄牙人有些势单力孤。

葡萄牙新国王若昂四世和贵族们很担心西班牙一腾出手来,就会大举反攻。因此他们迫切的需要找到盟友。

葡萄牙人最先找的是荷兰人,毕竟荷兰人跟他们一样都是从西班牙国王手下独立出来,还打了多年战争。但荷兰那些资本家并看不起葡萄牙人,也不愿意给他们同情。这些万恶的吸血鬼甚至一直在盯着葡萄牙人的海外殖民地,想要把葡萄牙的海外殖民地给趁火打劫吞并。

因此他们虽然与西班牙是敌对关系,却不愿意理会葡萄牙人,反想坐山观虎斗然后来个渔翁得利。

葡萄牙人若想得到荷兰人的联盟援助,就得接受荷兰人开出的许多趁火打劫的要求。

若昂四世转而向英格兰求助,查理国王倒是愿意支持下葡萄牙人,奈何如今英国内乱,议会派与国王正处于内战边缘,双方都在摩刀霍霍准备武力说话,这个时候哪有空管葡萄牙人。

葡萄牙人又去找法国。

欧洲大战中,法国趁机崛起,在老谋深算的黎塞留首相的经营下,法国似乎成了欧战最大的赢家。尤其是法国人在欧战前几阶段过后,各方都精疲力尽之后,才正式出兵参战,痛打西班牙和德皇,葡萄牙人本以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然后法国人根本不理葡萄牙,看都懒得看他们一眼。他们根本就打骨子里都瞧不起葡萄牙人。

若昂四世当上了葡萄牙国王后,表面上与英国、法国、荷兰建立外交关系,但实际上,却没有得到丝毫的承诺与帮助。

复国者若昂精疲力尽,外交形势不妙,国内的情况也一样不好。

虽然已经独立,可葡萄牙人依然没有团结一致。下层的民众坚持支持新王,可很多贵族因为与西班牙有姻亲关系,而犹豫不决。只有一部份贵族是坚定的站在若昂四世一边。

大多官僚们拥护若昂四世,可资产阶有却多保持中立,耶稣会支持若昂四世,宗教裁判所则站在西班牙一边。

若昂四世由公爵变成了新国王,开弓已经没有了回头箭。贵族们可以犹豫摇摆,但唯独若昂四世不可以。

于是若昂四世决定将独立战争进行到底,他准备征召士兵,建立一支常备边防军。但不论是建立常备军,还是继续独立战争,都需要庞大的军费开支,若光靠向百姓加征赋税,也不现实,还容易失去百姓支持。

若昂四世想像荷兰资本家贷款,并向荷兰人购买战舰军火,但荷兰人的条件太高,他们一开口就是索要葡萄牙在东印度群岛的所有殖民地,包括马六甲以及印度果阿等地。

这样的要求,若昂四世不可能答应,可不答应,荷兰根本不肯借给他们钱,也不肯给他们造战舰售军火。

这个时候,东印度群岛爆发了一场战争。

曾经打生打死的英、荷、西三国试图联手打压新兴的东方帝国大汉,维护他们在东印度的贸易利益,他们此前也邀请了葡萄牙,但葡萄牙人当时拒绝了,不想趟这浑水,当时葡萄牙人都在谋划着独立的事情。

而现在从东方传回的消息,也证实他们当初的选择是对的。

英荷西的联盟,才刚建立就失败了。

汉军的反击战,迅速而又凌厉,西班牙凑起的舰队被堵在马尼拉,荷兰人的舰队被堵在巴达维亚,至于英国人,他们更是被堵在了东印度群岛之外,过都过不去。

东方的大汉帝国展示出来的强大实力,令若昂四世于黑暗之中看到了一线曙光。

派国王特使前往东方,去与大汉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同时寻求这个强大东方帝国的帮助。未完待续。

ps:感谢山青盈的打赏,谢谢谢谢大家的月票,谢谢

'正文 第725章 独占南洋'

唐诺德在钓鱼台住了三天。

三天后,外务司官员终于派人来请他前去衙门商谈。这天是四月十五,也是每月的望朝之日。现实今,逢初一十五例朝,为朔望朝会。皇帝在御门听政,金台御幄中升座,京师凡四品以上官员待鸣鞭之后,分文武东西鱼贯入门行叩头礼,然后登阶循廊分班侍立,按部奏事。

那些更低级别的官员则只能侯于午门之外,在鸿胪寺官员的导引下行五拜三叩之礼,然后北向拱立静候旨意。

御门决事本是明代常朝旧制,但本朝之时,皇帝已经不喜欢这种礼仪性质多于实际事务性质的朝会,因此例朝也从一日一朝改成了五日一朝,到了如今,干脆就成了一月两朝。这两天的朝会了不是真要解决什么朝廷大事,真正的大事都有三系统各部。更重要的军国大事,则还有总理处会议和军机处会议,完全遵循了皇帝大事开小会的做法。

日朝成了初一十五的朔望朝会,而且完全就是一个仪式而已。

但今天的气氛有些不太一样,这都因为有几国使者前来。此前西夷荷兰、西班牙、英格兰不顾先前与大汉缔结的友好条约,公然挑衅,袭击大汉商船,封锁南洋航线,最终导致了南洋战事。

仅只半年后,朝廷已经在南洋痛揍三夷,吕宋马尼拉的西班牙舰队被击溃,西班牙人或死或俘虏四千余,马尼拉孤城一座处于四面包围封锁之中。

爪哇的荷兰人见势不妙,龟缩巴达维亚,躲在要塞岸防炮台下,根本不敢露面。巴达维亚被大汉皇家海军封锁,成孤港死城一座。

英格兰更是被封锁在了南洋之外。

半年时间,三夷中的两夷在南洋的殖民地已经崩溃。尤其是马尼拉的西班牙人,他们已经弹尽粮绝,最终等不及国王的回复,只得在菲律宾总督的率领下开城投降,不发一枪的交出了马尼拉港城要塞。

荷兰人还在巴达维亚负隅顽抗着,但葡萄牙国王却不远万里派出了特使前来寻求建立外交,并希望能得到大汉的支持帮助。

马尼拉投降之后,第七舰队接管了马尼拉和整个吕宋岛。西班牙人从美洲赶来的一支援军舰队,来晚了一步。但只有二十来条战舰组成的援军舰队,就算来早点也一样什么也改变不了。

舰队里的西班牙腓力四世特使,看到马尼拉已经易主,菲律宾总督以及其它的驻菲律宾西班牙人都成了汉军的‘客人’后,也只能选择和谈。

于是,今天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的特使加西亚,与葡萄牙国王若昂四世的特使唐诺德,还有荷印公司巴达维亚总督派来的使者范马尔维克,英国东印度公司派来的使者约翰,一起出现在了这里。

皇帝选择了望朝朝会的时候,一起接见四国使者。

这次接见四国使者,无疑就是大汉要重建南洋秩序了,而且必然得由胜利的一方大汉帝国来主导这次秩序重构。

正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最高境界,虽然大汉最终还是靠强大的武力把英荷西三国给打醒了,但继续对抗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这样下去,双方都有损失。

东方刚泛鱼肚白时,官员们就陆续来到午门外。

寅时一到,三通鼓响,午门缓缓打开,侍卫亲军已经护道排列,侍卫亲军特有的板甲闪耀无比,让人无法直视。

鼓声刚停,旗卫队排着整齐的队列踏步而出,红色的旗帜上是一条五爪金色神龙。旗手高举国旗,旗卫队护旗而行,后面是军乐队随行奏乐。

到达午门外,广场上有国旗台。

旗卫队登上国旗台,军乐队奏起大汉国歌,旗手抖开龙旗,缓缓将龙旗升起。

百官全都排好队,整齐的站好,仰着头凝视着国旗升起。

国旗升起,旗卫队收队入宫,这时百官跟随在旗卫队的后面通过午门。那些级别不够的官员,则只能停留在原地暗自羡慕。

进入午门的官员们,在礼部鸿胪寺的官员清点过例朝官员人数查验人名后,手持黄册名簿报了进去。

不一会儿,传旨太监出现在台阶之上,尖着嗓子开始唱喝,“有旨,召内阁、御史台、议会、枢密院众皆至!~”

这都是百官们早就熟悉透了的朝会程序,大家都熟练的开始按序排班站位。

站在最前面的,自然是内阁首辅袁继咸,然后是御史大夫刘宗周,紧接着是参议大夫倪元路,再之后才是内阁次辅、左都御史、大理寺卿、众议大夫,再接着是群辅兼各部尚书等。武将一方,站在首位的是左枢密使张山,接着是右枢密使蔡远,再往下是兵部尚书、总参谋长,接着是侍卫亲军提督、禁卫九门提督、五战军司令、诸军种司令、战区参谋长、军种参谋长、兵种司令等。

朝会两班排序只按职位,不按爵位、加衔。

有礼部官员紧盯着,也没有官员敢随便的交头接耳,出声议论,一月难得起早开两次朝会,因此大家也都能忍受。全都一个个站的笔直,反正也只站这一会,皇帝一到,见过礼后,照例是会给百官赐坐的。

坐着开朝会,这也是本朝的一大特色,深得百官们称赞拥护,要不然大清早就赶来,外面等半天,进宫开朝会还要站上半天,对不少官员来说,简直是要命的事情。

首辅袁继咸的位置离皇帝的御幄最近,只隔着九级玉阶而已。

对于今天摆这么大排场阵势,袁继咸是很清楚的,这是摆给那四夷看的。其实今天的这场朝会也只是走个过场,外务司已经与四夷分别都谈过了,且已经达了初步的协议,今天只不过是最终确立公开,然后就是签订协约了。

协约对大汉很有利,四夷也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最终也都同意了。但今天也仅能算是草签协议,因为这样的重要协约,还得由四夷大使带回国内,递交给国王同意并签署,若是国王最终没签署,这协议还是算不得数的。

但草签完成,四夷想反悔也一样没余地。

如果协议正式达成,那可是真正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打仗,一样能够得到大汉想要的结果。

他身边的也都是朝廷重臣,不是总理参政就是参赞军机,若放在明朝时,必然是内阁大学士与大九卿了。

一众重臣,对于与四国再次和议,也还是赞成的。和议无所谓,关键的还是和议有没有好处,若是大汉能得到许多好处,那干嘛还要舍弃和议而非要用兵开打?

至于一众武将,他们在朝会上更多的是个摆设,除非谈到军务,否则他们没有插嘴的余地,武人不得干政,这是如今朝中的界线。

但文官这块,其实也都以内阁为主。内阁才是具体的经办人,如这次与四夷和谈,就是在内阁的指导下,外务司具体负责。而议会和御史台,他们管不到具体事情,只负责审核。

袁继咸做为内阁首辅,也赞成和议。当然,前提是四夷肯认输臣服,并向大汉转让足够的利益。

“和议一结,外贸进出口这块总算能恢复了,这大半年来,我们可是损失不小。”

财务卿拈须笑道,“真要是打个两三年,国内的那些做外贸和进出品生意的只怕都得倒闭破产了。幸好,这些西夷都只是些纸老虎叫的凶,但是一打就倒。”

太监鸣鞭开道,皇帝终于出现。

皇帝就坐,百官行礼,然后赐坐。

“宣西班牙、英格兰、葡萄牙、荷兰四国使者上殿觐见!”

四夷使者上殿,站在这金碧辉煌的大殿里,都有些紧张又有些无奈。

在大汉京师多日,他们与大汉外务司官员数番交手,但最终丝毫没有讨到便宜,只因他们实力不济,现在被人家的海军掐住了脖子,这回是来求活讨饶的,因此他们根本没有半点的话语权。

实际上,这次就是几年前五国南洋协议的翻版,那一次各国也是在刘钧的手下吃了大亏,荷兰和西班牙人丢了台湾,葡萄牙人丢了澳门,英国人则跟着荷兰人与刘钧战了一场,损兵折将,最后才只得与刘钧签订和约。

当时四国在东印度实力尤在,因此那个条约还勉强算的上是公正公平,但这一次,汉军开给他们的却是让他们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

其中,作为挑衅大汉并战败的英荷西三国,受到的惩罚格外的重,尤其是荷西两国。西班牙得将菲律宾群岛移交给大汉,所有在菲律宾列岛上的权益都得移交给大汉,除了人能够离开,其余的所有的殖民地财产包括城池、堡垒、庄园、教堂、大炮、军火、商品、船只等都归在大汉所有,他们连私人财产都不能带走。

而给荷兰人的条件也是一样,他们必须得将在爪哇岛的一切权益转交给大汉,除了人可以安全离开,其它的一个银币都不得带走。

另外,两国还必须向大汉承诺,他们今后不得与南洋任何土著签订任何合约,也不得在南洋诸岛上建立任何殖民地。

同时和约又明文规定,大汉与两国重建友好通商贸易协约,大汉允许两国在大汉帝国沿海包括南洋的帝国商港里停泊贸易,允许他们设立商站经商贸易。同时,两国本土以及两国的海外殖民地,也都得向大汉开放贸易,允许入港补给及贸易,并且不得设立关税阻碍,两国得对大汉提供最惠国待遇。

为表达友好通商的诚意,大汉愿意免去两国本应向大汉赔偿的战争赔款以及经济损失。

至于英国,他们这次被拦在南洋之外,因此他们倒算是因祸得福,最终英国与大汉签定的协议,就是英国承认大汉帝国对整个南洋群岛和中南半岛地区的特别权益,英国不得与任何南洋列岛与中南半岛土著签订任何协议,不得在两地建立殖民地,不得在两地拥有武装,不得向两地土著出售或者免费提供军火,不得帮助土著训练军队等等。

汉英两国同样重建友好贸易通商关系,英国的本土和海外殖民地须向大汉商船开放,不许有关税附加,得保证最低关税,还得提供大汉贸易通商最惠国待遇。

与此相对的,大汉本土以及南洋列岛和中南半岛地区也都向三国开放贸易,允许自由贸易。

葡萄牙人因为不是战败国,他们与大汉签订的是另外的一项友好协议,大汉与葡萄牙建立外交关系,并且结盟。

大汉向葡萄牙贷款三千万大汉银币,允许葡萄牙分斯三十年偿还。这笔贷款虽然利息不低,但数额大且偿还限期久,可以说完全是送钱一样。

当然,大汉也不做亏本生意,这三千万借出去,也是有不少附加条件的。

葡萄牙人拿到贷款后,再向大汉订购战舰和火炮、枪支,以及每年从大汉进口大量的蔗糖、茶叶、瓷器、丝绸、烟草、纸张等商品。

其实际上,这三千万借款葡萄牙人基本上拿不走,最后左手进右手出,在大汉下了大量的订单,战舰商船以及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