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称雄-第3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下来就是一场屠杀,丧失斗志的预备队情愿被汉骑追逐砍杀,也不肯回头抵抗,他们只顾着跑,一直跑,直到被汉骑追上砍倒,趴在地上不动不止。

阮有进挣扎着起来,他砍断了一条马腿,看着那个骑士从马上摔落,他扑上去拿匕首刺进了这人的喉咙,血如猩红的喷泉,将他的手臂和半边胸膛都浸透了。

他再次站起,蹒跚着不知何去何从。

一点矛尖,从他的胸口透出,剧痛传来,阮有进露出苦涩的笑,结束了。

顺化的防御很坚固,新式而又立体的新式防御体系,由葡萄牙人帮助改造,城外的堡垒炮台和棱堡式的城防体系,加上上千门的大小火炮,以及城里集结的近四万人马,这样一座阮家大本营,若是阮福澜能在击退了汉军舰队后,坚守不出,短时间内,汉军是很难强攻下来的。

若是趁着水战胜利之机,与汉军议和,说不定在阮家肯向在大汉称臣纳贡之后,还能得到保存。

但现在,顺化上空硝烟弥漫,炮声隆隆,喊杀不断。

顺化城门失守,汉军入城,整个防御体系已经被突破,汉军直捣中军。

放眼望去,顺化内外都成了混战杀戮战场。

建州骑兵骑着战马在城里杀进杀出,击溃一支支聚拢的阮军。而在城外,那些小堡垒炮台,也被陆战队的炮兵们一个个的清除。

赵康率领着其余的步兵们,也已经杀入城中,开始逐片逐片的肃清残敌,并开始控制城门、府库、商铺等地方。

大局已定。

顺化城已经被夺取,各处城门要地都被控制,只剩下了一个阮府还在负隅顽抗而已。

赵康等将领们骑着马来到阮府前,放肆的大笑着,笑的很痛快。

先败后胜,谁也料不到今天如此丰富。

“调几门炮来,把这他娘的阮府轰开!”一名女真军官高声大喊。

“别,我们投降!”

高高的府墙内,一面白旗伸起左右摇晃着。

然后阮府的大门缓缓打开了,顺化最后一处抵抗也终于放弃了。

传承四代的广南阮氏,也走到了尽头。

想当年阮潢开拓广南,北抗郑氏,南征占城,不断扩大地盘,壮大势力。他临终之前,曾经对阮家上下嘱咐,“顺广北有横山灵江之险,南有海云碑山之固,山产金铁,海出渔盐,实英雄用武之地。若能驯民厉兵与郑氏抗衡,足建万世之业。”

然阮潢死后至今不过三十年,阮氏就亡了!(未完待续。)

'正文 第740章 威严扫地'

郑森策马返回顺安河口,坐着小艇登上周亚夫号,他代赵康将军向刘键和王刀疤禀报了攻占顺化城的捷报。

听到这个消息时,刘键正坐在艉作战指挥室里转着手里的空酒杯。

“我记得我给赵康下了撤退的军令,他没有接到吗,郑连长?”他的声音里带着些醉意,顺化攻克的消息似乎事不关己,丝毫没有让他激动。

“你的消息到的有点晚。”郑森的左臂上还裹着一块纱布,上面还渗着血渍。战斗时,他手臂上中了一箭,好在没伤到筋骨,战斗结束后,他只草草的包扎了一下伤口,就赶来禀报战果。

“到的有点晚?不对吧,我听传令兵回报,他向赵康传达撤退命令时,他人还在那座小山上呢。赵康是接到了我的撤退军令之后,才下达的进攻顺化的命令。我觉得赵康这是故意违抗军令,你告诉我,战场抗命,按军法该如何处置?”

郑森厌恶的皱了皱眉。

“大人,你似乎喝醉了。”

“我没醉,才喝了三杯葡萄酒而已。”说着,他将手上的空酒杯往旁边猛的一掷,玻璃酒杯摔的破碎,刘键怒吼,“****娘的赵康,你以为自己是皇上的从龙元勋,就可以无视我的军令了吗?老子现在难道就不是广南巡抚,难道老子现在就无权节制他赵老三了?他凭什么敢无视老子的军令,真当老子不敢将他抓来军法从事,砍了他的脑袋?”

“大人,你醉了,也许你现在应当先休息一会,我可以稍后再来跟你禀报详细战情。”郑森极力的克制着自己。要不然,他真怕自己会忍不住痛骂刘键,赵康将军在刘键兵败后,不但组织兵马掩护他们撤退,最后还得孤军奋战。硬扛了半天攻击后,最终审时夺势抓住机会,打了一场非常漂亮的反击战,一举夺下了顺化城,如此天大的功劳,最终扭转了香河水战失利的不利局面,郑森不说嘉奖赞赏,居然还来提战场抗命,说军法从事?

“老子没醉,老子要把赵老三抓来,军法从事!”

郑森冷哼一声,扭头就走,再懒得理会这个醉汉。

“你跟老子站住,你他娘的凭什么敢这样对老子摆臭脸,你算老几?不管你他娘的叫郑森还是刘成功,你他娘的就敢跟老子摆脸了?论公,你他娘的不过是个连长,老子是巡抚。论私,你也仅是皇帝的义子,老子是皇帝的亲兄弟,你还得叫老子一声皇叔。。。。。。”

郑森转头,冷着脸望着刘键,“我确实得称你一声三叔,也得叫你一声抚宪大人,可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你不觉得羞愧吗,你对的起陛下的重托吗?你这个样子只叫人可笑,醉酒的败军之将,一个不合格的统帅,你想想今天葬身香河上的两千多阵亡将士们吧,你对的起他们吗?”

再也控制不住,郑森冲着刘键一通咆哮,末了,干脆直接提起旁边的一只水桶,把一桶清水当头朝刘键冲下。

然后头也没回的出去了。

刘键怔怔的站在那里,如同一只淋雨的落汤鸡。

一桶冷水,终于让刘键冷静了下来,郑森的行为无礼之极,但这也代表了现在许多将士们的心里想法。若他真的拿战场抗命这事追究赵康的责任,只怕为众叛亲离,所有的人都将指责反对他。

想了想,他叫来了亲兵。

“召集各舰舰长前来议事。”

亲兵看着刘键那落汤鸡的模样,忍不住问,“郑连长还在外面,怎么处置?”

“别管他了,大事要紧。”

清醒过后的刘键很清楚,哪怕赵康确实战场抗命了,但仅凭赵康打赢了这一战还攻下了顺化城,那么赵康就算抗命十次,官司打到皇帝面前,赵康也不会有半点事情。顺化已经攻占,这不是自己的功劳,是赵康等人的功劳,也是他刘键的耻辱。

不过抛开个人荣辱,顺化一破,整个广南的局势都已经打开了。

广南阮氏原来重兵布防在北方边界一线,但广南最大的城池还是顺化和会安两城,一是阮氏大本营,一个是广南最繁华的商港。

之前,汉军已经占据了顺化和会安之间的岘港,现在又把阮军主力集结的顺化攻克,整个广南现在都如不设防状态,尤其是会安这座大港,如今是孤立无援,就凭港口的那点岸防炮,外无援兵的情况下,正是夺取的好时候。

若是运气好点,说不定还能挟攻占顺化新胜之威,能够迫降会安。

刘键不打算再赶去顺化,城池已经攻占,连阮主都被生擒俘虏,他就算赶过去了,也没什么意义,功劳不是自己的。但如果他现在赶去会安,能够攻克会安,那也能挽回一点香河战败的不利影响。

各舰长前来,听到刘键计划趁机夺取会安,也不由的惊讶。

“舰队新败,折损了二十多条船,伤亡两千余,元气大伤。会安是广南仅次于顺化的大城,还是一座拥有许多炮台的港口要塞,我们上次之前就试探过,根本没有机会。我反对现在进攻会安。”

香河一战吃了大亏的王刀疤也不再一味听从刘键了。

“陆战队和建州军团刚血战攻克顺化,现在也无力立即南下协同作战,若只有我们单独出击,并不合适。”马援号战列舰舰长也不客气的表示了反对。

“不需要陆战队和建州军团。”刘键站起来,“诸位,舰队虽然遭受了挫折,但损失的只是些小船,主力战舰基本上保存完好。况且,顺化已下,会安已经是孤立无援,我们有极大的机会可以迫使会安投降。”

“这是行险。”李陵号战列舰舰长也表示反对。

刘键的脸色一下子黑了。

“我不是与你们商量,这是我的决定,是军令。”刘键不耐烦的一掌拍在桌案上,他迫切的需要一场翻身仗。

可王刀疤等海军舰长们似乎已经达成了默契,再也不肯跟着他冒险了。

“大人,其实顺化一下,我们已经立于不败之地,根本无须行险。待搜捕肃清顺化残敌,休整过后,到时再大军南下,水陆并进,封锁会安,会安也只能投降,那时我军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夺下会安,何须再行险?”

“你们也要抗命?”刘键怒喝。

“抱歉,我们无意抗命,但大人身为巡抚,过多干涉军事指挥并不合适,对于错误的军令,我们难以执行。”

“你们想造反不成?”

“如果抚宪大人能够从傅总督那里请来出兵的军令,我们自然无条件遵守,但是现在,请恕我们难以奉命。在没有傅总督的直接军令下达之前,舰队将一直驻守此外。”王刀疤毫不客气的说道。

香河一战,王刀疤等舰队将领都已经犯了大错,可没有人再想犯个错,一错再错,他们可就真无法解释了。这个时候,谁还会傻傻的跟着刘键,就算他是皇帝的亲兄弟,也不行。

会议就这样半途而止,各舰长陆续离去。

刘键恍惚的回到自己的舱室,他坐在椅中发了会呆,最后长叹一声,起身拿过先前那瓶喝了一半的葡萄酒。

先前他掷碎的那只酒杯碎片已经被打扫干净了。

刘键又拿出一只酒杯,给自己满上,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酒入喉中,却品不出半点美味,只感觉到无尽的苦涩。香河一败,他现在在军中已经毫无威望了。

放下酒杯,刘键取来纸笔,沉默了一会,最终还是提笔在纸上写下辞呈二字。

写下这两字之后,刘键就再也不作他想了。接下来,他每天关在自己的舱里,再不管外面的事情。

一周后,赵康率领的陆上部队,已经把顺化以及周边的阮家残兵败将都肃清。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赵康等攻克顺化的将领们,与王刀疤等海军将领们一起在顺化城开了个会。

刘键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前往顺化。

赵康与王刀疤等海陆两军的会议上,达成了一项共识,就是可以发兵会安。不过为了稳重起见,双方都达成一致,只封锁劝降,不强攻硬打。

会议过后,王刀疤和赵康都给刘键呈上了报告,不过刘键对这个进攻已经不感兴趣了,他现在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刘键既没同意,也没反对。

但最终赵康和王刀疤还是按计划开始进行,舰队再次进入香河,这一次顺利的直抵顺安城外码头,大批的将士登上舰船。

顺安城中最后留下了五千兵马驻守,其余部队乘海军的舰船从海上直抵会安港外。

刘键再次拒绝前往会安,他依然以身体不适为由,留了下来。但他不肯进顺化城,直接留在顺安河口‘休养’。

三天后,有船自南面来,向在海边钓鱼的刘键禀报了一个捷讯,官军封锁会安后,向城中劝降,会安守军犹豫不决,舰队向港口炮击示威,会安守军最终投降。

会安港现在已经是朝廷所有了!

听到这个消息,刘键只是点了点头,然后继续安静的坐在地里钓鱼,似乎一切都与他无关了,事实上,也确实与他无关。(未完待续。)

'正文 第741章 一撸到底'

刘钧如今身为皇帝,处理政务军机之余,也还会专门抽出时间来听学士们讲课。讲课的内容是刘钧自己选定的,经和史。经是儒家经典,史是历朝正史。至于子集之类的百家著作诗词汇编,这些刘钧也学,但是自己选择性的看。

读史可以明智,对刘钧来说,读古代各朝历史,能够更好的了解历史。以前梅之焕曾经对刘钧说过,读历史不仅仅是了解朝代兴替,而是能学到更多。比如读史,可以学权术,读书,可以明天下大势。

学史,也是学习帝王之术,学校治国之术,学习洞察忠奸明辨是非。虽然历史人物并非只是普通百姓眼里的非忠即奸,非得分个忠奸,细读史书,就会有自己的理解。刘钧读史的一个大收获就是认识到人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

比如以前他看封神演义,看隋唐演义,看三国演义等演义电视,就误把演义当成了历史,认为封神里的周文王真是大好人,商纣王是个大坏蛋。看隋唐,就会骂杨广是大昏君,荒淫无道,称赞李世民真是千古明君,看三国又觉得刘皇叔大仁大义,曹操奸贼。

但后来他看了淮南子、孟子这些书,也便发现商纣不如演义里写的那些变态,只会酒池肉林,什么铜柱炮烙之类的。读史记,又发现周文王也不是就完全如演义里描写的那么神圣,再读左传,尚书,更是让他得出周文王和商纣王,其实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真是一言难尽。

中国人喜欢用道德标准去衡量历史人物,然后弄出个忠奸善恶来,但真实的历史并非如此。

就如刘钧听了那些史官学士们的讲课。现在也对杨广、李世民、曹操、刘备等人有了全新的认识。

当然,读史还能学习帝王权术,洞悉天下大势。发现许多事务的本质。

五代藩镇割据之后,赵宋统一中原。立国之后,便对藩镇割据,武人专权极为防范,以致于都有些防范过头。也正是从宋开始,开启了以文御武的政治模式。

两宋时期的军队并不算弱,甚至两宋还是一支历朝中极独特的募兵制常备军,对于军队的开支也能称的上是历朝之最了,但这么大的军费开支。这么了得的百万常备军,为什么幽云十八州都收不回,为什么还有北辽西夏南大理等与大宋并立?

深读史书就会有一个明白的结论,这与宋代以文御武的制度有极大的关系。就因为一个以文御武,宋代空有百万常备军,以及每年庞大的军费开支供养军队,但这支军队依然难以发挥出本应有的作用。甚至长期被后人认为北宋军队太弱。

刘钧读史有自己的观点,读过那些关于宋代的史书,刘钧认为北宋的军队不弱,北宋军队数量庞大。有精良的装备,有良好的训练,优厚的待遇。但为什么北宋军队就没能北灭辽国西平西夏南破大理呢?

都只因以文御武,两宋空有一支庞大的常备军,可很多时候,打仗的时候,武将们却得受文官的节制,这些文武还好多都是根本不懂军事的文官。

有人说宋军弱,那是因为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军令军政系统分离,统兵和调兵权互不归属。但刘钧觉得。宋代在这方面做的没错,这有效的防范了武人握权割据的危害。

但是赵宋过犹不及的是他们防范太过。把军令军政分开,统兵和调兵权互不相属他们还没适可而止。最后还弄出了以文御武,打仗时发战阵图,派文官指挥,太监监军等蠢事。

将军队的统兵、调兵权分离,兵不识将,将不识兵都算不上最可怕的,毕竟防区轮换,军官对调等,再怎么换,他依然还是将领带兵。可以文御史,却是外行领导内行,尤其是宋文官地位远远高于武官,打仗的时候,碰到个优秀点的文官还好,若遇到个一般的文官,再来个不听将领们的建议,瞎指挥,那真是再好的兵,再好的装备,也不行啊。

宋,那是绵羊统领着一群狮子作战。

宋以后,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朱明本有机会更改这一错误,但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制订的很多国家政策上,都是在**********。宗室分封制度,分封的宗室拥有实际封藩以及军队护卫。还有明军的卫所制度等。

而在军队的方面,朱明甚至完全沿用了宋制,把以文御武发挥到极致。尤其是过了明初之后,这股风气越发的厉害。武人的地位越来越低,士兵成军官奴仆,武官被文官视如卑贱的莽夫,哪怕是个七品的知县,都敢不将三四品的指挥使、参将等放在眼里。

朝廷用兵打仗,统兵将领之上,还要派太监监军,派文官巡抚,派总督。。。。。。

连个五品的兵道备,有时都能指挥调动一个总兵。行军布阵,进攻撤退,都得由文官们拿主意。

御史比宋之时更加厉害,中明以后的军队也比宋更不如。

刘钧立国,也有心革除这些弊端,军政分离,互不相统。

只是因为立国之初,战事不断,朝廷无法及时的掌控各地的情况,因此才有了设立军区,派总督总领一方的事务。

一直以来,大汉的各军区总督以及各省的巡抚们,都是承担着独挡一面统领一方的重要职责,在这些封疆大吏的带领下,各地不论是军事还是经济等,都发展的很好。

也正因此,刘钧后来把明时还只是临时性质的总督、巡抚,设为了正式官职。

但现在,刘钧却犹豫了。

从广南发回的急报,让刘钧昨晚彻底难眠。

广南巡抚刘键的瞎指挥,导致了第六舰队香河大败,损失包括五条护卫舰在内的二十七条大小船只,阵亡两千三百余海军士兵。若不是后来他的老部下赵康指挥着陆战队与建州军背水一战。大破得意忘形的阮军,甚至抓住机会还一举夺下了顺化,广南的局势只怕更加难看。

可就算如此。广南一战,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让刘钧睡不着觉。

本来总督和巡抚是统领一方军政,但也只是总领,具体事务还是由具体专人负责。比如民政方面,有布政使,司法方面有按察使,军事方面有提督和总兵们。

尤其是打仗作战,都应当是由提督和总兵们负责决策,最后巡抚或者总督也就是负责把把关。并负责协调各部队的配合,以及粮草等方面的供给等。

但是在广南这一战中,刘键这个巡抚,却完全把自己当成了指挥官,他甚至不顾将领们的专业意见,一意孤行的发动了进攻,大意的让舰队闯进了香河内河中,以致最后遭受了这次沉重的打击。

这次的事件中,原本的军队指挥官固然主要还是顾及刘键是皇上弟弟的因素,但刘键这个巡抚总领一省军政这个职权。也确实是让刘键能够直接夺过军队指挥权的重要原因。

若刘键这次不是打了大败仗,谁会觉得刘键指挥军队有错吗?只怕不会。

各地的督抚们都在指挥军队,中南总督郑芝龙、安南总督傅山、南洋总督刘允升等等。特别是那些边疆地区的总督,现在边疆还未安稳,这些总督几乎都是主持着一方的军政大权。

现在是开国之初,各地的总督们,都可以说是最为刘钧所信任的大臣,也都很有本事。他们坐镇一方,统领军政,也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但就如现在刘键这个事情一样,以前没有。不代表以后不会有。不可能每个总督,都有极好的军事素养。就好比明末之时,虽然文官中也有如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陈奇瑜这样能文能武长于兵事牛人。但也会有如杨嗣昌等军事能力一般的文臣,甚至有些完全就是军事白痴的文官。

刘键的这次事情,给刘钧敲响了一记警钟。

他的军政分离并不彻底,总督和巡抚这两个官职,是一个最大的败笔。

这次刘键在广南让他大失所望,上次京师的那个外城开发案,还只是小问题,刘钧借机让他出去锻炼锻炼,也算是杀鸡儆猴重申下朝廷在某些事情上的态度。

但这次,刘键所为太让他失望了。刘键根本不适合担任封疆大吏,更不适合去总领一省军政。

刘键肯定要换下。

但现在刘钧还在考虑,整个总督和巡抚的存在必要问题了。昨天晚上,刘钧反复的在想着督抚是否还要继续设立,在考虑了设立的好与坏各方面之后,他现在已经打算修正自己当初留下的这个问题。

总督和巡抚,都得取消。

军政得彻底分离,再不能出现以文御武这种事情。武夫不能干政,但文官也不能统御武官。军队因此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一个垂直管理的体系。

撤消督抚制,也取消大军区制。

以后中央之下,就是省府县乡四级。中央内阁直接管理地方三十余省。省也不再设巡抚,而是设立四套班子,布政使司管民政,主官为布政使,副官为副布政使,不再是左右布政使,而是设立正副布政使,明确正副关系。

此外按察使司继续主管一省司法事务,左右按察使改为正副按察使。

新设省军区,各省都设一个都指挥使司,省都指挥使司长官为都指挥使,负责管理一省内的地方守备部队以及民兵和预备役。

野战部队驻防省内地方的,不归都指挥使统领,而是直接隶属于中前后左右五大战区统领。五战区各有战区司令和战区参谋长,并有战区司令部和战区参谋部,专门负责统领各战区下的野战部队。

五战区隶属于枢密院,五战区司令部设置在京师,五战区参谋部设置在五都。

野战部队和守备部队以及京师卫戍部队,军政权在兵部,军令权在枢密院。统兵归参谋部,调兵归司令部。

所有部队的装备粮饷都归于兵部,但军费预算须由议会审核通过。

没有战事的时候。部队驻扎防区营地,由兵部、枢密院、总参、各军种司令,军种参谋长、各兵种司令、五战区司令部。五战区参谋部、省都指挥使、野战军总兵等一起统领,各负责一部份。

如果遇到战事。则由皇帝在军机会议上选拔将领出任指挥官,授某某将军衔号统兵作战。战后,将军回京缴印卸职,部队回防驻地。这一点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