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称雄-第3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冯胜此来,目的很简单,就是务必拿到荷兰人手里的绝密资料,然后立即委派南洋公司派出船队由第八舰队派出一些军舰队士兵护卫,航往新大陆和周边的这些大岛,在那里找到适合的定居点,然后在那里竖起大汉的龙旗,建起大汉的堡垒港口,宣示大汉的主权。

“那这新荷兰的资料拿到了吗?”刘键问。

冯胜摇了摇头,“我们晚了一步,有人捷足先登,先我们一步抢走了这些资料。”

“谁?”

“吴三桂!”刘允贞在一边道。

“吴三桂,你们说的不会是宁远吴三桂吧?”

“就是他。”

“他怎么掺合到这个事情里面来了?”刘键十分惊讶的道。

(未完待续。)

'正文 第761章 征服者'

吴三桂经历无数风浪,从曾经大明忠孝无双的将门虎子,到年青有为的明王朝军中新贵,再到后来一败再败。明王朝灭亡时,他心中很愤怒,愤怒自己效忠的对象不再存续,也愤怒吴家两代经营,好不容易终于成为明王朝的将门,可大明一亡,吴氏将门也轰然倒塌。

他拒绝新王朝的招安,他率部起兵,甚至最终倒向曾经的敌人,一起反汉。然而他最终还是失败了,他最终不得不接受了招安,甚至为大汉冲锋陷阵,可奸虏一破,他却又立即被刘钧弃之如破履,他被驱除出中原,流放东海岛上。

吴三桂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忠臣,可国灭君亡。他觉得自己是天生将才,可惜军中无他一席之地。

到头来,他只成了一个常年飘泊海上的商人。

这几年吴家在台湾经营的不错,站稳了脚跟,朝廷对他们这些人也没那么多的限制了。除了不能迁回中土,他们过的还不错。吴家的子弟也都重聚了,家族经营的生意也很成功,买田地办庄园建糖厂,办船队跑贸易也暗中做些擦边球的走私贩奴。

吴家的生意发展的超人意料,父亲甚至说吴家人天生都是做生意的料,血液里就流着经商的血。

父亲对如今的生活似乎很满意。

可吴三桂不满意,他很不愿意呆在庄园里,过去他指挥着千军万马,如今却仅只能指挥着一群雇工。他更喜欢航行海上,虽然在海上他也仅仅只能指挥着几条不大的商船,可那种乘风破浪的感觉,让他心里能舒服一些。

曾经,他也以为自己这一生可能就这样了。

谁也想不到,上天还会再给他一个机会。

脚步声在后面响起,表兄祖泽润来到他身边。海风呼呼的吹着,两人却都很兴奋。

“中原此时还在新春佳节,可这里却是夏日,真是奇妙啊。听说到了那南方大陆,更是奇特,那边完全与中原相反,中原的冬天那里是夏天,而中原夏天那里支是冬天,世界之大,真是无奇不有啊。长伯,你真相信有个南方大陆吗?”

感受着扑面而来带着腥味的海风,吴三桂脸上一直洋溢着笑容,“当然相信,南方大陆其实不是什么秘密,许多人都知道。特别是爪哇的许多土著,他们甚至可能千年前就开始经常去到南方大陆了,只是他们并不知道那有多么的特别。”

南方大陆,一个神奇的新大陆。

吴三桂觉得这是上天对他的眷顾,才能让他意外之下得到这样的一个机会。不久前,吴三桂发现在南洋开始兴起了贩奴交易,贩奴利润很大,生意很火。于是吴三桂也开始组织船只队,招募冒险者,然后开始在南洋的那些海上航行,寻找那些落后的小岛,找那些原始的部落,突袭他们,俘虏青壮,运到各地的地下奴隶市场出售。

一个偶尔的机会,吴三桂在寻找土著部落的时候,发现了一艘搁浅在一个荒岛上的商船,找到了一群狼狈的荷兰人。

那些荷兰人兴奋的以为得救,吴三桂却只打算把这些荷兰人抓去卖掉。荷兰人可比土著值钱多了,结果那些荷兰人得知他的想法后,提出用一个珍贵的秘密换取他们的自由。

他们的秘密就是新荷兰,一个美丽的故事。

可这些荷兰人居然还有这个新荷兰的航线海图,有许多新大陆的资料,详细的让人难以相信,却又难以不相信。

吴三桂费了很多功夫,终于明白自己捡了一个天大的宝贝。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吴三桂突然就萌发了一个胆大的想法,他要占据这个新荷兰,他要征服这个新荷兰,他要在这里建立自己的势力,他要建立自己的国家,他要在这里称王。

这个想法一冒出,立即就不可控制的疯长,他满子里彻底的被这个念头给填满了。

那么一片广阔的新大陆,未开发的处…女地,只有一些只懂得用标枪石斧,连衣服都没有的穿草裙树皮的土著,自己绝对可以征服他们。

与其在东海上做一个飘泊的商人,当一个农场主,为何不去新大陆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下呢?哪怕是当一群野蛮人的王,也好过继续做这样的商人。

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到了新大陆,有我们这支捕奴队,足以占领一个港湾,建立一个据点。”吴三桂充满着兴奋,他这几天甚至都睡不着觉,梦里也都全是他在新大陆开天辟地建立新王朝,成为新大陆的征服者的未来画面。

祖泽润也很兴奋,他是吴三桂的表哥,是祖大寿的长子。曾经也是关宁将领,后来被俘降清,也还混的不错。可如今,也和吴三桂一样成为被流放者,只能当一个商人,他心里也是一样的不甘心。

吴三桂想要在新大陆大干一番的想法与他一说,两人一拍即合。

现在,两人率领着五条捕奴船,带着五百多捕奴队员,正雄心万丈的前往新大陆。

“根据荷兰人收集的信息,新大陆北方不适合居住,那里干旱荒芜,我们得去东海岸,尤其是东南,那边相当适合定居。”

“可北海岸最近,尤其是东北端,距离巴布亚岛南端仅有一条不宽的海峡。但要是到东海岸,还是东南海岸,那可是极为遥远。”祖泽润道。

吴三桂却笑着道,“我觉得远点更好,咱们现在人力有限,若是在北海岸建立据点,那太容易被发现了,就算是在东北海岸建立据点也不容易保密。而我们如果选择东南海岸,那么就远离南洋,那样更不容易走漏消息。这对于我们征服新大陆非常有帮助,尤其是在初期,若是一旦消息走漏,以我们现在的实力,大汉只要派条军舰过来,就能把我们解决了。这么肥的一块肉,若是让朝廷知道了,肯定就没我们什么事了。”

“还是长伯考虑的周到,确实保密最为重要。”

甲板上,一群手脚上戴着铁链的白人正在擦着甲板,旁边还有几个凶恶的汉子拿着鞭子在一边监工,不时的咒骂几句。

那些白人,正是那条倒霉的搁浅船上的人,也就是那些把新荷兰秘密告诉了吴三桂的人。他们本想着用这秘密换取自己的自由,却没想到,吴三桂知道了这么重要的消息后,根本不可能再放他们离开。

没有杀掉他们灭口,那也是吴三桂觉得这百多人还有用,等到了新大陆,这些人都将是极好的劳工。到了新大陆,他们一辈子也别想再离开了。

甲板上,还有许多水手,各司其职。

这些人既有吴家船队的老人,也有不少是今年才新招募的捕奴队员。这些捕奴队员都是吃刀子饭的,胆大心黑亡命徒,各色人都有。有曾经南洋上的海盗,也有一些犯罪逃亡的土著,也有一些想要赚快钱大钱的家伙,总之白人黑人黄种人棕色人种都有,汉人,马来人,印度人,波斯人,欧洲人,各式都不缺。

一个个都心狠手辣,多次捕奴下来后,原来也许心底还有一抹良知,可如今也全变成了凶残者。

擦洗甲板的活都让那些俘虏干了,许多船员因此就算当值也显得很轻松,靠在甲板上聊天的,甚至还有赌钱的,钓鱼的。

桅杆了望哨上,站着一个瘦小的男人,一只眼睛上蒙着一只黑色的眼罩,黝黑的皮肤以及矮小的个子,让人一眼能看出这是一个马来人。

这个马来猴此时站在了望哨上,没有望向远方的海上,却一直在悄悄的打量着甲板上的吴三桂和祖泽润。一只独眼鬼鬼祟祟的盯着他们,手里还捏着一截铅笔,另一只手上拿着一块羊皮,不时的写上一行字,一旁还有不少的图画。

独眼马来猴在捕奴船上不显山不露水,平时连句汉话都说不好,只会简单的几个广东话词语。捕奴劫掠时,这人也凶残的很,攻破部落的村寨后,没少干些****之事,这样的一个凶残恶棍,谁都想不到,他其实还另有一个身份。

吴三桂绝想不到,朝廷其实一直没有放任他不管。

锦衣卫给他专门建立了一份档案,在他身边安了不少眼线,他的家中、他的庄园里,他的船上,都有锦衣卫的眼线。

吴三桂的一举一动,其实都在锦衣卫的监视之内。只不过锦衣卫确实手段很厉害,一直都只是监视着,也没什么动作,因此他并不知道,自己其实一切尽在锦衣卫的掌控之中。

那个马来猴密探也没有想到,自己混进吴三桂的捕奴船上,居然发现了如此惊人的一个秘密。

一个新大陆,以及吴三桂那勃勃野心。

可惜时间匆忙,只来的及留下一点线索,也不知道上面能不能收到这个信息。

“吴三桂,还真是一只永远喂不饱的白眼狼,只可惜,天作孽,犹可违,人做孽,不可活!”(未完待续。)

'正文 第762章 二等公民'

限田和买法案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

内阁刚拟好草案,拿到议院与参议员初步协商,本来应当还处于保密阶段的草案条款,却不径而走。

京师上下,人人都关注这个草案。不论是富人还是普通百姓,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关注这个案子。对于富人们来说,限田令,将意味着他们手里的大部份田产都将超限,而和买令,也将意味着他们的那些田地将被朝廷征收,虽然不是强征没收,可所谓的土地置换法,他们一点也不感兴趣。这在他们看来,就是朝廷在变相的剥夺他们的祖祖辈辈积攒下来的田地。

就算这几年工商兴盛,进入了初级的商品社会,可富人们赚了钱后,依然会拿出不少来购置土地,哪怕是如今购置土地得交契税,也阻止不了他们。

土地对于华夏人来说,有种独特的意义。尤其是家乡的祖地,越发的重要了。可现在朝廷却要拿那些关外甚至海外的荒地,来置换他们的祖地田产,这不是抢是什么。

一般的百姓倒很高兴,尤其是那些还没有自己土地的佃户们来说。他们舍不得背井离乡移民关外海外,哪怕关外海外有许多土地可以免费授予他们。但留在家乡,守着祖坟老宅,却又不可避免的生活比较艰辛。

尤其是在三江两湖中原等地方,地少人多,就算想佃地耕种都难。好在现在有那么多的工坊矿产之类的地方可以干活挣钱,但对于多数百姓来说,有一块地才最让人踏实,才是传家立业的根本,哪怕是能够买到一块田皮,只有佃租权也能让他们安心。

现在朝廷要推出这个限田和买法案,把中原富人的田都收回来,拿关外海外的地给他们置换。收回来的地再租给百姓,百姓以后还可以赎买,这样的政策他们怎么可能不拥护呢。

从未有过一个法案如此引发热议,在朝野都是各有一批支持者,从朝堂到民间,大家都争的厉害。

参议院里,内阁官员和参议员们也就着草案议论多日,难以达成一致。

有些参议员认为,朝廷此举有些多此一举。甚至认为,这是乱政。有些参议员甚至拿出眼下的工商发展来说话,认为朝廷此举,将对新兴的工商制造业造成极大的伤害。近年朝廷不停的开疆拓土,也在不断的移民边疆,中原大量人口外迁,使得许多劳力减少,而大量人口外迁后,他们原有的土地被朝廷回收,再租给了无地百姓,又让更多本来在工厂做工的劳工返回乡村种地。

“一个地主家有千亩田,他雇工耕种,或者佃田出租,需要的耕者数量远比这一千亩地分成百户耕种要节省人力的多。耕者越少,那么产出效益越大,同时节约出的人力,也可以为如今需求极大的工商制造业提供劳力。”

“我认为朝廷不但不应当限田,还应当鼓励农庄式耕种生产,这样能够减少人工,降低成本,提高产能效益。同时,也能为我们的工厂提供充足的劳力。若是人人都有了田地,那谁还出来做工,谁还进厂,谁还下矿?那我们不是又倒退回到过去了?工商业若是因此倒退萎缩,朝廷的税收也因此减少,到时后果非常严重!”

“对,反对限田法!”

不过参议院里也有不少人是支持这个限田置换法案的。

这些人的观念则是中原土地兼并太厉害的话,大量的百姓都是无地农民,都是工厂雇工的话,会非常不稳定,有很大的隐患。增加自耕农的数量,能大大提高中原地区的社会稳固性。尤其是中原十三省是大汉的核心之地,这些地方是绝不能乱的。

稳定才是发展之首,也是民生经济,工商发展的基础。没有稳定,就没有一切。

“农庄式发展确实比较有效率,也正因此,我认为朝廷的置换法是相当不错的。朝廷迁移百姓到边疆实边,一户户的迁移成本太高,而且普通百姓刚迁过去,也比较艰难,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稳定的下来。可如果给地主们置换关外田地,那么他们相比起来更有能力开垦新地。”

有议员立即大声反对,“地主确实比普通百姓有钱有实力,但土地置换到边关,他们就算有钱,可又到哪去找垦荒种地的雇工?”

“这个不是问题,日本人、女真人、安南人、东吁人等等,这些人既然可以成为工人,也可以成为佃农。”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社会结构是比较简单也比较固定的,农民为主体,工和商只是补充,士是管理者。但到了资本萌芽开始后,社会就慢慢的向商品社会转移。商品社会与农业社会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是大量的产业工人出现,而这些产业工人哪来的?历史上,英国的羊吃人等等,也正是这样来的。英国发展纺织工业,大量养羊,圈占土地,农民纷纷失地。失地后的农民只能成为产业工人,他们为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土地,提供了人力。纺织业迅速发展,资本家腰包鼓了起来,但那些失地的产业工人生活却悲惨起来,他们被资本家大肆剥削压榨着。

说白了,许多农民丧失了生产资料,沦为资本家的附庸。

而在传统农业社会里,自耕农数量还不不少的,哪怕是佃农,生活也是相对较稳定的。他们手里,是有生产资料的。

但农业社会向资本社会发展,羊吃人是必然现象,一是对土地需求,二是对人工的需求。只有夺取土地,他们才能养更多羊,剪更多羊毛,纺织更多纱线,出口更多的纺织品,赚更多的利润。也只有农民失去了土地,才可能进厂成为产业工人,为他们提供大量的劳力需求。

如果现在还是在大明时期,大明没有亡国,没有那么多内忧外患战乱,按着明朝的工商发展轨迹,大明也许也终究要进入到这个阶段。

没有如大汉一样对外战争拓展下的大量土地,也没有对外战争胜利征服的大量人口,那么想转型,就必然要经历羊吃人的这个阶段。

但现在的大汉,却又截然不同了。大汉在外开拓了大量的新疆土,又征服了大量外族,这就为大汉的转型,提供了两样最重要的东西,土地和人口。

有了这些大量的新土地,那么大汉不但不会羊吃人,而且还能缓解土地兼并带来的严重问题。移民授田,土地置换,这些都让更多的人拥有了土地,重新握有了生产资料,这就如同是一剂稳定剂,能大大的止住现在有些浮躁的局面。

而有了大量新征服的外族人,又为如今大汉正迅速发展的工商业带来了最需要的产业工人。有了这些人,那么就没必要再迫使大量的汉人从农民转为产业工人。

正因为有了这两个条件,大汉如今才发展如此迅速,又如此安稳,没有出现太多激烈的阶级矛盾。

当然,这整个政策上,不免体现出了大汉对于外族人的那种不公平对待现象。

朝廷给汉人授田、租地,全力扶持他们,愿意外迁实边的,有各种安家费,移民贷款、补贴等,还有免费的土地授给。就算留在原籍,朝廷也还在通过对地主的限田和土地置换,收回大量的土地来租佃出售给他们,让他们也能拥有田地。

可对于那些被征服的外族人,他们却连马上取得大汉户籍都难。他们得迁离家乡,成为大汉的产业工人,或者是佃农。虽然大汉有无数新开拓的土地,但他们却得不到一亩半分。

可没有人为他们说话,在大汉的上下看来,大汉征服了他们,没有直接把他们打发奴隶就算不错了。现在到大汉做工人做佃农,不也很好吗,做工有薪水,佃田也有收成,并不会少给他们一分一厘。

甚至到了他们的第二代,接受了大汉的教育后,以后就能入大汉的籍,第三代就能入伍当兵或者为官做吏,到那时他们就是一个汉人了,并不会有什么区别了。

只是许多人都没意识到,或者少数人意识到了也不会说破的是,这些外族人迁到了大汉,或者到了大汉的边疆,成为了工人或者佃农后,就算他们的第二代能溶入大汉,享受大汉一样的待遇,但因为他们父母失去了土地这个重要的生产资料,他们以后绝大多数人,依然只能是进厂做工下矿干活或者继续受雇种田,这将是极难逾越的一条鸿沟。

这也是大汉皇帝一手设置的一条界限,这些外族,甚至是将来的新汉人,他们的头顶会有一道透明的玻璃天板,想要突破这个界限,太难太难。看似天空一片明亮,其实却难以突破。

这种界限,只能用三代五代甚至更久的时间,才能随着他们一点点的更加溶入同化到汉人当中,才会逐渐消失。

从长远来看,这样的政策,强化了汉人的利益,其实也是在加速同化外族,始终保持着汉为主体,保持着内部的绝对稳固。

议院争论不断,朝野也是一片议论之声,刘钧都看在眼里听在耳中,只是他丝毫不为所动。

限田和置换土地法案,当然对地主们损害极大,但为了帝国长治久安,刘钧也不会手软。刘钧愿意拿关外几亩换关内一亩,甚至十亩换一亩都可以考虑。如果限田置田法能够全面推行开来,那中原就能多出数百万的自耕农,数百万自耕农,这对于朝廷的中原稳固可是极有帮助。

自耕农就如比是后世欧洲的中产阶级,这些人是国家稳固兴盛的真正基础。

刘钧一直记得梅之焕说过的一句话,这世上只有饿极的穷人会造反。刘钧认为梅之焕说的很对,饥饿而反的穷人,历朝历代都很多,虽然他们往往最终都成不了事,但却是一个个王朝的送葬者。

而那些贵族、富人地主们,也会造反,但如果没有那些饥民造反重创当朝,这些人造反一般都更难成事。

朝廷还是会继续向边疆移民,把中原各地那些极偏僻落后贫瘠之地的百姓迁出去,把那些罪犯发配出去。但也会坚决的执行这个限田置换法案。

穷人如果饭都吃不上,饿急了,什么事都敢干,别说造反,就是皇帝都敢拉下马。但富人除非被逼的再无退路,否则他们是不会轻易舍弃自己的家业造反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其实就是成本问题。饥民造反,不用考虑任何成本问题,因为他们要么饿死,要么造反被杀,造反还能多活几天。

可富人造反,成本就高了,付出和收益很难相符。

当初刘钧向这些富人们征收换契税,也算狠狠从他们身上刮了一层油下来,他们心中非常不满,但最后没多少人真正就反了的,而今天下安稳,更不比几年前,相信更没有人敢反。

况且,这年头经营土地收益本就不高,不管是开厂还是开矿还是做贸易搞运输,收益都远远高于土地产出。他们现在吃点亏,但还是能从其它地方得到收益补偿,并不会因为这个法案,就过不去要狗急跳墙。

至于那些被征服的外族人,刘钧更不担忧了。

只要能活的下去,并没有多少人能有勇气造反的,毕竟造反是要杀头的。这个时代,民族意识也不强,什么国家王朝,那是对于利益得享者的权贵官僚们所言的,对于普通的,那东西能吃吗?

只要大汉给他们工作,肯给他们薪水,能让他们有吃有喝还有个住的地方,他们就万分满足了。

就算他们在大汉是二等公民,也并不会那么在意的。而随着时间的过去,等到他们儿子、孙子辈时,他们也许会在意这些,但那时他们也渐渐溶入到大汉之中,也能享受越来越多的权利了。

“朕带头表率,皇家在五京十三省拥有的所有皇田,全都置换为海外土地,一亩不剩都改为官田,出租给百姓。”刘钧叫来司礼监掌印太监边永清,让他把自己的话传给内阁。(未完待续。)

'正文 第763章 日月旗飘扬'

船队穿过马鲁古海,远离了那片富饶的香料群岛后,按着荷兰人的海图向东又航行了许多天,经过上面标示的哈马拉黑海和塞兰海后,终于到达了荷兰人标注的巴布亚大岛西北端。

靠近海岸,海风习习,椰树秀立。

荷兰人也称这座蛮荒的大岛为伊里安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