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称雄-第3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们,会准备出击。”

刘钧点点头,“漠北那边,该给的粮草器械都得及时供给,这次他们做为北路侧翼兵马,任务也很重,将为他们西征第一阶段战役目标做牵制掩护。”

一场西征,已经筹划准备了大半年。

西征将以朝廷的野战军为主力,又配以雇佣军和守备军协攻,此外漠南蒙古骑兵将随加入朝廷野战军为主力的三路兵马中,而漠北的蒙古骑兵,则为独立的一路,出漠北金山,北面威胁准噶尔盆地,为朝廷一举夺取哈密、吐鲁番掩护。

“陛下,我们这次作战目标依然是哈密和吐鲁番吗?”

刘钧那只年轻而又健壮的手在哈密和吐鲁番位置上点了几下,用很坚定的语气道,“作战计划最忌讳朝令夕改,这次作战不会更改原定计划。依然是先拿下哈密和吐鲁番,然后留下部份防守和加固,其实部份撤回嘉峪关,等我们把哈密和吐鲁番打造成一个坚固的前进基地,并储备好足够的粮草器械之后,到时那里就能成为我们的一块极好跳板,一切准备妥当,大军半再出嘉峪关,以哈密、吐鲁番为跳板,直扑准噶尔盆地中的都城,攻克之后,我们再如前依法炮制,留下部份,撤回部份,等这块新的跳板加固稳定后,我们再次跳跃,进攻。如此一直反复进攻,前进,最终直到我们一路打到里海之滨、伏尔加河畔,把每一个漠西蒙古人都征服为止。”

刘钧的这套战略计划,就是堡垒战术,加蛙跳战术。通过夺取一块块地盘,然后修建起一个个稳固的堡垒要塞,不断的跳跃前进。每次进攻,全军出击,攻下一个目标之后,又迅撤回大部份,这样大大降低前线的后勤供应压力。

这样一来,实际上虽然可能费时长久,两次进攻可能得有几个月的间歇,但却能攻能守。有了这些坚固的堡垒要塞,进可攻退可守。

就算每次撤回大部队到后方休整,朝廷也不用担心准噶尔人随即反扑。

汉军最不怕的就是防御做战了,尤其是有城保要塞的防御作战。若是准噶尔人傻到来攻城,那刘钧还求之不得呢。

实际上刘钧的这套战术也是有些无奈,毕竟西域地方,不比中原,很难满足一支庞大的汉军的连续不断的作战的就地补给,而进军的太快,后面供应又跟不上。出兵的数量少,又可能难以有很大优势击败准噶尔军。

因此刘钧最终就想到了历史上沙俄征服哈萨克草原的做法,堡垒战术。打一路,修一路的堡垒,你就算是大草原,可有了这些堡垒后,草原上也布满钉子,来去如风的骑兵也要被分割,再难纵横自如了。

而有了这些堡垒,粮草军械的补给供应问题也解决了,连带着补给线路也安全了。

“我们得做好一个心里准备,也许这场西征,要打上三五年。”

“三五年?”王谦大为惊讶,他一直都觉得准噶尔只不过是蒙古人一部,准噶尔只是蒙古中的漠西蒙古卫拉特联盟中的一部,过去连漠北喀尔喀蒙古,或者是漠南的土默特和察哈尔、科尔沁等大部都不如。

而朝廷征服漠南漠北,并没用多少时间,更没费什么功夫。

强大的科尔沁,更是被朝廷不费吹灰之力就给灭了。现在朝廷实力更强,打一个准噶尔,居然还要准备打上三五年?

“陛下高估准噶尔了吧,和硕特部可是刚刚被我们收降,那可是准噶尔的一条左膀右臂。”

“永远不要低估你的敌人。”刘钧道。“枢密院再检查一下西征的战前准备,若是一切准备妥当了,那么选个吉日,就本月中正式兵西征。”

刘钧依然坚持御驾亲征,放眼四顾,大汉周围,最有威胁力的也就是这个准噶尔汗绰罗斯。巴图尔珲台吉了。

自汉唐经营开拓经营西域之后,神圣大汉将再次踏足西域。

而这一次,大汉将不再止步于天山,也不再止步于葱岭,大汉的铁蹄将一路滚滚向西。伊犁河谷,七河流域,天山南北,河中地区,大汉将一往无前。

刘钧要亲自纵马驰过这些地方,他要饮马伏尔加河,君临欧罗巴。(未完待续。)

'正文 第775章 犁庭扫闾'

钦天监奉命择定出兵吉日,时间最终定在了五月十六。

朝中上下都在为皇帝的这次御驾亲征漠西做着最后的准备,而刘钧也在即将离京之前,下旨授任前三江总督李春江为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出任群辅组阁大臣。

大汉内阁大学士四殿三阁,排位高低依次是中极殿、建极殿、文华殿、武英殿和文渊阁、体仁阁和东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是在原来的四阁二殿基础上增加的,七个殿阁大学士的位置为各只授一人,严格遵照退一进一原则,同时殿阁大学士与内阁辅臣的位置挂钩。

这就如同是军中把军职和军衔挂钩一样。

出任首辅,则授中极殿大学士,出任次辅,必援建极殿大学士。而吏部尚书,必授士。接着是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工部尚书、刑部尚书四位尚书,依序授%无%错%任其余几个殿阁大学士职。

因为首辅、次辅、吏部尚书和兵部尚书都是殿名大学士,而其余三位尚名大学士,也可以很好的看出这七位大学士中明显的权力高低。

李春江出任吏部尚书,便也进入了内阁,授士,他虽入阁晚,却一下子跃过了四位大学士,一下子成了内阁中排名第三的大学士。这个排名是有先后而且非常严格不容逾越的。

李春江和其余四位尚书一样,他们以尚书职管理本部以及附属的寺、司、局等事务,另一面又以大学士身份做为群辅参与整个内阁的管理。

李春江二十多岁就进入了内阁,成为内阁第三把手,这个消息倒丝毫没有引起大家的意外。李春江何许人,那可是皇帝的老兄弟,从龙元勋,况且这几年历任巡抚、总督等职,都表现的很好。

倒是皇帝接着又对三位军中大将的调职,引起了一点点涟漪。

上将军刘允升正式退役,这位皇帝的堂兄,在军中多年,担任的无不是重职要职。从北洋舰队总兵到禁卫军提督到直隶总督再到枢密使到南洋总督、镇南将军,一路走来,军中威望极高。

现在,这位年轻的上将军,却在此时脱去了身上的那身戎装,退出了现役。

退役之后,皇帝立即授封刘允升为少保兼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由于现在大汉实行的军政分离政策,枢密使依然是现役武将担任,但兵部尚书这个职务,却因为兵部直属内阁,且兵部尚大臣兼五位群辅之一,因此朝廷已经规定,兵部尚书不能由现役武官担任,但因为兵部的特殊性,也不能由普通文官担任,因此最后的结果就是,要出任兵部尚书一职,必须得由退出现役的高级将领出任。

刘允升因此退役,转身进入内阁,且一跃就成了内阁排名第四的大学士,排名紧跟在李春江后面。

傅山和郑芝龙两位上将军,则分授陆军司令和海军司令。两个司令部隶属于兵部之下,统领大汉两大军种的军政事务。

郑三俊出任内阁次辅建极殿大学士,李树初出任礼部尚书士,张国维出任工部尚大学士、杨廷麟出任刑部尚大学士。

临出兵时间渐近,朝中重要的人事变更却是接连不断。

李春江和刘允升先后入阁,执掌吏部和兵部。

紧接着傅山和郑芝龙又先后出任了陆海军司令,且这两个司令部规模扩增了许多,成为兵部中最大的两个部门。

但这不算完,次辅也跟着换人了,然后最终大家发现,短短十来天,除了首辅袁继咸还岿然不动,内阁七位大学士,一次性的换了六个。郑三俊刚接任吏部尚书不久,他倒算是升任,但除了他,依然一下子换了五个新人入阁。

但这还没完。

随后宫中继续传出旨意。

枢密院左右枢密使和总参谋长没有变动之外,下面最重要的一众高级将领,五位战区司令官和五位战区参谋长加上陆海军参谋长,十二位上将军,都换了人。

孙传庭、陈奇瑜、候恂这些原来的司令、参谋长们都调出了军界,那些文官们现在都转为文职,算是彻底的遵守了军政分离这一制度。

十二名原地方上军队中担任提督兼总兵官的大将,全都晋升为上将军,进入枢密院担任了这十二个重要的职务。

十二位新晋上将军,加上左右枢密使和总参谋长,组成了枢密院这个军令系统新一届的领导。加上兵部的尚书和陆海司令这军政三巨头,军队的中枢也大换血。

皇帝在亲征之前,突然军政两界都大换血,也是惊碎了无数人的眼球。不过刘钧早有考虑,他亲征西域,留守的朝廷不能乱。现在确定的内阁、枢密院和兵部的更新,也是为了让这些信的过的合适的人出任这些要职,以更好的稳住他离开后的朝廷。

“元辅,新一任内阁班子正式组成,你是开国首辅,老成谋国。明天,朕就正式统兵西征,家里全靠元辅带好队,管理好这一大摊子事情了。”

紫禁宫中,刘钧在养心殿与朝廷的四大班子成员谈话。

内阁、御史台、议院、枢密院。

这次的调整中,内阁和枢密院都是大换血,但议院和御史台刘钧没动,实际上也不需要再动,年前刘钧已经借着倪元路之事,把议院和御史台都大动了一遍。

现在这四大班子也基本上都算是大动过了,他们也都是全新的班子。

“陛下请放心,老臣一定带头看好家。”

“朕相信你,也放心。若是朝中发生了什么紧急要事来不及奏报于朕处置,朕允你先斩后奏。”对袁继咸刘钧还是非常放心的,袁继咸其实跟梅之焕、李长庚他们都是一类人,既有抱负也有理想,更不缺才能,他们也不只是不知变通的书生,当然,最让刘钧钦佩的还是他们都是那种很有节操底线的人。

相比起刘宗周倪元路这些人,又要优秀了不止一两层。刘宗层他们也有理想有抱负,也有节操,但过于理想化,且实际庶务方面的能力不足,他们务虚难务实。

袁继咸还是个难得并不迷恋权势之人,对于权力没有太大的**。

在这老先生之后,想再找这样一个人,只怕难了。放眼朝中,似乎也只有傅山有他师父几分相似。

殿中摆着一张张小几,四大班子的一众大臣都坐着那里并不拘束。

没有人在这个时候不识趣的站出来再说什么反对皇帝亲征的话,就连御史大夫刘宗周和新任的参议长李邦华都不吭声。

倒不是他们没有节气,而是该说的他们都说过,而皇帝也数次认真的解释过了,都是有理有节,他们再逮着不放,那就不是劝谏,而是胡扯蛮缠了。

皇帝西征,确实能更好的号令蒙古诸侯,同时,皇帝亲征漠西,也是大汉皇帝对西域的一次巡视,威震西域,甚至是震彻沙俄、奥斯曼、萨菲、莫卧儿等西方诸强。

李树初端坐那里,满脸带笑,不久前由直隶总督一职卸任,还担忧前程。后来被任为参议大夫时,他也觉得仕途正顺,却不料,这参议大夫没当多久,转眼又入内阁做了大学士。

议会的参议院长跟内阁的礼部尚书哪个职位更高些?单论品级,参议大夫是跟首辅一个品级的,但是实际上,肯定还是内阁的群辅礼部尚书职更重些,毕竟内阁负责的是行政,议院只是负责审核,本来应当是审核的比做事的权大,但实际上,负责具体事务的才权势更重些。

一队宫女进来,手里端着托盘,给每位大臣上了一杯饮料。

李树初端过,原以来是茶,结果支发现是杯热腾腾褐色的饮品。

他端起轻抿一口,却发现苦涩无比。

这时旁边传来张国维的咳嗽声,这位前不久出任众议长,这次也进入了内阁的工部尚大学士,明显把那玩意当成茶了,喝的急了点。

“这是咖啡,如果你觉得苦,可以加糖,也可以加点奶适适。”刘钧手里端着一杯加糖加奶的咖啡,笑着冲咳的脸色通红的张国维道。

咖啡这玩意刚喝的人确实不太习惯,就跟喝酒喝茶抽烟一样,但喜欢的人很快就会迷上。如今的大汉,可以说是物产丰富,就算本土没有的,也因为大汉贸易的繁荣以及大汉的富有,迅速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商品涌入。

烟草、咖啡、巧克力,一样样涌进来。

现在京师不但有奶茶店、雪茄店,酒吧,也新开了不少的咖啡店,甚至都有天才找到了把可可做成固态巧克力的办法,然后拿出来当成新奇商品出售。

“这东西其实不错,很能提神,工作半天,喝上一杯,顿时精神就来了,疲劳一扫而空。和烟酒茶叶功效相当,各有千秋。”

现在茶叶和烟都已经成为了官员和军队里的供应品,刘钧打算在烟、茶、糖之外,把奶粉、咖啡、巧克力也给列进军需供给品之中,这些可都是提神的好东西,尤其是糖和巧克力还是高热量的,关键时候比粮食还管用,携带还轻便。

天山北麓。

眼前是一片辽阔的草原,正是夏季,水草丰茂,一派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神奇景色。

前面是一条河流,这是条季节河,到了夏季,草原上原本许多干枯的河床就会因为降雨而变成波涛滚滚的宽阔河流。

蒙丹下马,跟着其余蒙古骑士一起帮忙推马车过河。在夏季的时候过河,是件非常麻烦也危险的事情,那些在冬天里干枯的河流,在夏季的时候却变的凶险起来,很多河段河水很深,也会很湍急,最危险的还是河边草地,也许看上去普通无比,但实际上一脚踩下去,那里可能就是一块能把人陷进去的陷坑。

及膝的青草里,蒙丹和武士们把马车上的东西搬下来,分别绑在马上。

马车里的家眷也要换乘马匹。

队长叫蒙丹过去帮忙,准备试试让马拉着空车过河。

“这河水很深,前天刚下过雨,水还很急,马车过河很容易侧翻。”蒙丹提醒队长。

“这里离伊犁城还有好几百里呢,你总不能让贵人们一直骑马过去。”队长无奈的回道。

蒙丹望着那滚滚的河水,心想着要是有船就好了,顺河而下,几百里也就两三天的功夫而已。但蒙古人大多不懂水,更别说制造舟船了,平时居住河边的人能有个羊皮筏子就非常了不得了。

他回头看了看自己的这支队伍。

大约五百余人,三百多蒙古勇士,还有固始汗和他的两个王妃,以及三个儿子,加上一些侍女奴仆。

他们从乌思藏离开之后,便日夜兼程北上,每日里心惊胆战,终于到了伊里河谷了。

蒙丹虽然过去也是居住漠西,但他还是头一次来到伊里河谷,这片伊犁河流经的三角河谷地带,很大,据说有数百里方圆,从东往西,越来越宽,犹如一个敞开的大喇叭,出去就是更广阔的七河流域,直到那个大湖巴尔喀什湖。

“伊里河谷真美,水草丰茂无比,要是我也能在这里有一块草场就好了。”

“这里当然美了,要不然准噶尔人也不会把都城迁到这里来了。”队长站在那里望着那一往无际的丰美水草,眼里也全是赞叹。对于一个本是牧民的蒙古战士来说,一块好的草场,就如同一块好的耕地对于汉人农夫的诱惑一样,他们都是没有抵抗力的。

“队长,你说我们跟着汗王去伊里投奔巴图尔珲台吉,他会收留善待我们吗?”。

“当然会,我们都是蒙古人,我们是联盟。”队长点头道。

蒙丹立即咧嘴笑了起来,“听说巴图尔珲台吉一代英雄,可惜一直没有机会得见呢,到了伊里,真希望能有机会见见这位我们蒙古人的大英雄。”

“等到了伊里,我保你能见到巴图尔汗王。”队长拍着胸脯道。

蒙丹兴奋的笑着,队长没有注意到的是他眼中那一闪而逝的森然杀意!

伊里,不,这里已经被朝廷正式改名为伊犁了,取意犁庭扫闾。大汉将把准噶尔的这块新都中的里巷扫荡为废墟,把他们的庭院犁平整用来种地,让西陲从此永保安宁。

第775章犁庭扫闾:

'正文 第776章 万里觅封侯'

安排好了朝中的人事后,刘钧一声令下,“御驾亲征,兵出嘉峪关,西征准噶尔!”

五月十六日,刘钧率文武南郊祭天后,前往城北检阅出兵部队,数十万京师百姓前来观看送行。

侍卫亲军仪仗卫的旗卫队身着红蓝军服,迈着整齐的步伐,护送着军旗走在最前面。然后是侍卫亲军和禁卫军一支支随驾出征的部队排着方阵出现。

步兵、骑兵、炮兵、工兵,一支支部队通过,其整齐威严的军容让百姓赞叹不已。

这次西征,进行调动的总兵力达到近二十万人,但由多个方面的部队组成,既有漠北的蒙古诸侯骑兵,也有鄂温克等西波尔通古斯渔猎部族的民兵。还有漠南的蒙古诸侯骑兵以及漠南的大汉驻军,也有来自东北的黑真族等。

此外乌思藏和青海的汉军也将出动,新归附的漠西蒙古和硕特部也将随征。

不过这些部队不会聚集到一起,而是分成多个战场,各有任务。自陕甘、两湖、中原等地调集的精锐野战部队,也早就到了嘉峪关一线待命。

这次刘钧出征,从京师率领的兵马其实只是自己的侍卫和禁卫部队,总数只有三万。

参加出征检阅的只有一万人,另外两外已经先一步开拔,打前站去了。

一万侍卫亲军参阅,可表现出来的军容气势,却并不弱于三万五万,一个个整齐的方阵,军容齐整,步伐从容,盔甲明亮,前后一百多个方阵依次通过,让观看的人在那激昂的鼓乐声中,总以为过去的是十万大军。

“士气高昂,军心可用。”

御史大夫刘宗周看着这支气势昂扬的部队,也不由的赞叹有加。

“百姓争相欢送,没有悲伤和泪水,有的只是高兴。”旁边的参议大夫也点着头赞叹,不但军心可用,民心也是可用。这些送行的百姓中,就是出征将士们的家人,有他们的父母妻儿姐妹,但大家没有难过,只有喜悦。

    从朝廷到民间,从贵族官员到贩夫走卒,整个大汉帝国上下,如今似乎都在骨子里复苏了尚武的血脉。他们不再畏惧战争,不再害怕战争,甚至许多人都渴望战争。

对于普通的百姓们来说,战争似乎变成了一场热闹,离他们本身非常遥远。朝廷的职业军制,让他们基本上都不用担心要上战场,战士,成了一个职业,只选拔那些最优秀的年青人去当兵,一般人就算想当也当不了。尤其是那些军官和技术兵种,更是选拔那些十多岁的好苗子从小培养起,若是哪家的孩子能够选入少年军校,或者哪家的年青小伙能够选拔入伍,这对于他们整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件大喜事。

职业军人,如今成了大汉最令年青人向往羡慕的职业,也是那些年青姑娘们最愿意嫁的职业。

能当上兵,就会有更好的待遇,还有军中学习教育的机会,哪怕最后当不了士官升不了教头,几年之后回到老家,凭着军中的这份经历,也能找到很好的出路,甚至能够进入官府为吏。

当兵,就是许多普通家庭出身的年青人最好的出路之一,当了兵就等于找到了一条光明大道,哪怕以前家里再穷,也会有姑娘愿意不要高昂的娉礼而下嫁。如果能够提士官,那就能在军中呆更久,甚至把这当成一份永远的职业,有机会能升教头,享受着优厚的俸禄和福利待遇。

而对于那些没机会再进军营的大多数人来说,这也是一件好事。他们不用去服役不用去打仗,他们可以安心的过自己的生活,就算朝廷一仗接一仗的打个不停,今年南征明年北战,后年东征再后年西讨,也与他们没太大的干系,影响不到他们的生活。

朝廷打战,他们不用强征上战场,也不用去做民夫,那些有专人去做,连因战争而加税都没有。朝廷有钱,打仗根本不需要再向他们加征,甚至越打越赚。

相反的,这几年的经验告诉大家,朝廷越是打仗这民生反而越好。越打,越刺激经济增长,各行各业似乎都变的更忙碌,各种原材料、商品需要增加,工厂订单多生意忙,加班,工人们到手的工资也越来越多。就连普通的农民,他们的许多农副产品也销量大增,收入增加。

百姓们不懂得什么叫战争经济,也不懂得军工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性,他们只知道,朝廷天天打仗,并没影响到大家,反而让大家生活越来越好。收入也增高了,日子也好过了,朝廷每打下一地后,总会鼓励百姓移民过去,胆大的过去就能得到大片大片属于自己的土地。就算胆小些的,留下来,也能购买或者租到那些离开者的土地。

战争也有伤亡,也有牺牲。

但大汉立国数年,战争不断,但军队的伤亡却很小。很多比较危险的作战任务,都由那些外放人承担。特别是朝廷还有很良好的抚恤制度,让那些人少了许多后顾之忧。

商人们也支持打仗,朝廷的战争是扩张战争,扩张对于商人们来说,也是商机的不断扩张。

官员们也支持战争,尤其是武将。

对于这些职业军人们来说,没有战事,他们的升迁就会变的极为缓慢,得苦熬年限。光靠熬年资,想要晋升是极艰难的。正常情况下,每级晋升都有规定的年限,一级级往上熬,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出头之日。

但如果靠军功,却可以突破这个限制。更何况,打仗除了升官,还能发财。虽然军队一直都说,军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