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暗黑大宋-第3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巨用兵与王韶用兵是两样的,他用兵比较奢侈,就象现在,为了及时将那些稻子收割上来,准许门州谅州等百姓越界来收割,收割后的粮食就是他们的。

必须得有粮食,可让他们将粮食交出来,那么就要给他们商货布帛,这就需要手中有钱。

因此相比于王韶,王巨更象是一个文臣在用兵,但也不能怨王韶,除了王巨,谁能变出这么多财富调度,难道指望朝廷吗?

不过如何做,王巨还没有想清楚,只能说攻入毗阇耶城后见机行事了。

船队渐渐入港,第一艘船已经靠了上去。岸边的占城官员甚至还热情地替船上将缆绳套在桩柱上,然后笑盈盈地站在哪里,等船队泊好。

前方在打仗,后面生意还得照样做,不然那来钱打仗?

王巨看着他们的样子,啼笑皆非,然后暗暗做了一个手势。

亲卫们立即用旗号通知各艘船只。

甲板迅速被掀开,一个个士兵身着铠甲,手持着武器从船舱里扑上来,接着扑上了岸。

大多数士兵神情萎靡,晕船哪,抹清凉油都不大管用的,这是在大海上。

然而码头边占城人根本就无备,那怕这些士兵晕船,也足以轻松地将皮耐港拿下了。

“进城,”和斌大喝一声道。

随着这一声令下,留下少数官兵在清剿码头上反抗的占城官兵衙役,余下的官兵一起向毗阇耶城冲去。

速度太快了,毗阇耶城才接到消息,还没有下令关闭城门呢,官兵已经冲到城门口处,又迅速冲入城中。

这便是王巨制订的策略,让流民与占城官兵在里州惨战,以便让占城将大多数兵力调往里州,并且在里州拖陷起来,但实际为了保存力量,姚雄与苗履都没有动用手中的官兵。当然,占城在里州所置的那道防线在姚苗二人眼中也是一个笑话。不过为了迷惑敌人,就这样在那道防线对攻着……然后调度十几艘大型海船,两万官兵进入艘舱,先行向皮耐港出发,余下大部队则在后面跟随着。毕竟占城也有渔民,如果千帆万桅的大型船队而来,占城必然有备。

况且前锋是两万兵力,而且是军中最精锐的兵力,就是没有后军,这个兵力也足以拿下毗阇耶城了。否则大伙儿也不会同意王巨亲自来指挥这场战斗。

一万多名宋朝官兵眨眼之间就全部涌进毗阇耶城,城中立即一片混乱,王巨大喝道:“控制城门,控制城门后立即将城门关上,不得任何人逃出。”

第668章第二国(下)

“纳萨考恒哈耶……”

“华录,请翻译,”王巨表示头大,因为一句都听不懂。

“诃黎跋摩说他对大宋一直很友好,为何上人率领大军进攻占婆?”

两国军队正在里州那边作战呢,但这个不好说,毕竟这些流民一旦涌到占城,占城国那就乱掉了,换谁做国王,都会阻止的。至于占城想做渔翁,在后面捡便宜,占据布政三州后又占据义安州,这个同样有争议。但王巨的做法也多少占据着一些道义,比如你们占城不当侵占义安州,这里是你们占城人的地盘吗?比如开始小股流民在义安州流窜,这个流民是在俺们地盘上流窜的,你们为何要派军队伏击?

但王巨不想扯这个皮了,这些君臣都成了自己大军的阶下囚了,用得着扯皮吗?

王巨索性打断他的话,说道:“华录,请翻译过去,我还会承诺让他做占城国的国王。”

华录愣了一下,不过还是忠实地翻译过去。

诃黎跋摩与占城国的这几十名大臣一起不作声了,惊讶地看着王巨,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王巨说了这一句,努了一下嘴,王紫山带着官兵将这些大臣押下去,只留下诃黎跋摩一个人。

“诃黎跨摩,本官还有其他的承诺,在这支官兵之后,我朝将会派出更多的官兵到达,因此本官可以扶持你改革占城国的制度,让你的子孙永袭为占城王。”

从宋朝立国后,占城一共出现十一位国王:波罗密首罗跋摩一世、因陀罗跋摩四世、因陀罗跋摩五世、毗阇耶跋摩、诃黎跋摩二世、建毗陀跋摩四世、阇耶僧伽跋摩二世、阇耶波罗密首罗跋摩一世、拔陀罗跋摩二世、律陀罗跋摩三世、诃黎跋摩三世。

现任的这个诃黎跋摩三世只是姓诃黎跋摩,而非是诃黎跋摩二世的儿子。

这是婆罗门教造成的结果。

从事宗教事务的僧侣为婆罗门。

执掌行政事务与军事权力的世俗贵族是刹帝利。

从事生产的平民叫吠舍。

低贱的奴隶则是首陀罗。

但占城国的婆罗门教略略有些不同,受中原文化影响,刹帝利手中的实权往往比婆罗门拥有的实权还要更大。

不过两个权贵集团一直相互制约着,如果一个国家做得不好,往往就被两大集团推选出一个新的刹帝利,也就是世俗贵族担任国王。因此在占城国很难实现子承父袭的皇权制度。

诃黎跋摩听完华录翻译后,不相信地看着王巨。

因为他认为王巨不可能实现。

王巨说道:“不要看我,我说了就可以替你实现。”

“如何实现?”

“黎诃(黎诃是姓,跋摩乃是王,国王的意思),你们占城的宾童龙地区反叛了吧(今藩朗,占城国最南部地区,往南就是湄公河三角洲,但现在属于真腊人地盘)?他们为何能反叛成功,乃是你们占城国内许多婆罗门与杀帝利勾结,才让他们反叛成功的……”

诃黎跋摩眼睛一亮。

王巨心说,通过一些迹象来看,这个诃黎三世比他的前任律陀罗三世要聪明能干得多,只要不笨那就好办。

“这是我的诚意之一,诚意之二就是几天后,根据你的需要,里州难民就会离开,或者转向真腊……”

诃黎跋摩立即弯腰施礼。

但什么时候离开,这个几天是几天,还是几十天,王巨就没有说清楚了,又继续说道:“此外,我们可以派驻一支军队帮助你,但这个时间不会太长久,同样根据你的需要,到你不需要之时,这支军队也随着离开你们占城。并且我们还会协助你们将宾童龙地区的叛乱平定。”

“啊,啊,”诃黎跋摩都不相信了,若是这样王巨干嘛来入侵?

“当然,我也有几个条件,第一个条件,你们占城自此以后诚服我们大宋,当然,这是你们付出的,但会得到我们大宋的庇护,包括适度协助你们对付强大的真腊人。不知你能否答应?”

这是客气地说法,这份上不答应也得答应了。

“另外你必须随我的手下进京一趟,觐见我朝陛下,但你放心,一我们大宋陛下不会扣留你,呆上几天,让你吃好喝好,还会给予你一些赏赐,就让你回来继续做占城的国王。如果你不放心,我们还可以写上契约。”

还是客气地说法,就是王巨派人将诃黎跋摩押到开封去,诃黎跋摩又能如何?

诃黎跋摩犹豫了好一会儿,只好答应。

王巨对华录说了一句:“在路上你想办法教导他说一些汉语,最少让他能做到基本的交流。”

“喏。”

“再者,既然归于我朝,自此以后,凡是我朝海商来此泊船交易,只能征一半税赋,以示尊敬。”

这一要求真的很人道,即便不让占城征税,诃黎跋摩难道不答应?但想要长久羁縻,必须做一些让步。

诃黎跋摩听完华录翻译后,立即答应下来。

“为了以后互相交流,你们占城必须推广汉语与汉字。”

这个要求同样不过份。

“还有,你们既然将布政三州割让给了交趾,我朝灭掉交趾,就要接收交趾的遗产,所以疆域必须还是以地哩州与乌州的分界线为两国疆域。”

实际地哩布政三州王巨兴趣不大,因为自义安州起,就直接与真腊国开始有疆界了,以前交趾扩张,多次从义安州向真腊发起进攻。交趾国土狭小,那怕扩张一点领土也是好的,但对于宋朝来说,没必要在南方分去太多精力。如果占领布政三州,意味着与真腊的直接疆界线更长,以后必然有纠纷与战争产生。而这三州又过于狭长,难以构成纵深防御,如果不是占城贪婪,即便交给占城,也不是不可以。

他前世也是如此,南海大家共同开发吧,也就是大家共同拥有吧,但不行,就是这么几个小国家,却拼命想将天朝彻底排除于南海之外。藏南搁置起来,两国和好吧,实际就是默视阿三侵占藏南了,但阿三不满足,他们还想要整个大XZ。正是他们这种贪婪,反而逼得天朝不好再做退让了。

道理一样,只要王巨在这种胜利下都做了退让,反而会激起占城人以后的觊觎之心。

说这话时,王巨脑海里浮现着那三州的地形图,在这三州的西部就是高大的长山山脉,他心中说,只能利用这个长山山脉布置一些防御工事了。

“不会,不会,我们只要那三州。”

“你们为何派军民进入义安州!不要忘记了,你们占城还是我们中国的地盘!”王巨怒喝道。

这话儿说得也不大正确,如今占城经过多次扩张,面积比原来的日南郡更大了,不过主体还是汉朝的日南郡。

“是,是,是。”诃黎跋摩被王巨一喝,一下子清醒过来。

不过他这种思想可是一个很不好的动态,于是王巨恫吓道:“我们谈妥后,我会派人于边界处建一座长城,以此区分两国疆域。就是这些,当然,你可以不同意,我不介意再扶持一个刹帝利担任占城国的新国王。”

“我同意,我同意。”

“那么那些婆罗门与刹帝利勾结宾童龙人反叛的,请速将名单写给我。”

“好的。”

王巨也找来纸笔,但他写的是奏折。

他写了这次用兵用意,如果不震慑,占城又会象唐朝那样,意欲攻占整个交趾。但在唐朝时,百姓还是忠于中国的,现在经过交趾的洗脑,百姓不但不忠于中国,相反的他们对中国反而很仇视。这也是王巨席卷,然后请求朝廷迁徙百姓过来定居的原因。

要地不要人!

不过因为是从内陆迁徙,百姓数量很少,顶多十几万户,相比于若大的交趾,这点百姓疏散下去,人口仍然很稀少。可能以后一部分交趾百姓会返回,但这些百姓未必能堪用,至少不经过十几年大治,是休想他们忘掉仇恨了。

所以以后交趾在很长时间内,力量不强大,必须靠从广南那边调兵过来拱卫。但如果与占城纠缠上了,不但不利于治理,反而战火不休,朝廷得到交趾不但不利于国家,反而分散了精力。因此这才出兵占城,给予占城人震慑,来换取交趾的长久和平。

不过这个东南半岛不仅是占城一个国家,还有更强大的真腊国。

占城被交趾屡屡打败,又被宋军多次打败,马上还要平定宾童龙地区,这个平定王巨不会打算出动主力的,主要的还是让占城人自己去平定,宋军在边上做一个帮手。那么占城军队还会产生大量死伤。

也就是说占城马上就要进入衰败状态,他们与交趾有仇,与真腊人在五代更替时也打了好长时间,同样有仇。面对正在衰退的占城,另一边急欲扩张的真腊会怎么做?

真腊现在的国王乃是曷利沙跋摩三世,曷利沙跋摩在梵语中就是戒日王,这个还不恶心,真腊还有阇耶跋摩,人家不满足做真腊的国王了,而要做整个宇宙的国王(阇耶跋摩,轮转王,宇宙王)。

所以真腊人醒悟过来,十之八九,就会对占城用兵,一旦让真腊吞没了占城,等于将交趾半包围起来。那时候宋朝就会真头痛了。

因此王巨虽用兵占城,但不会大肆破坏占城,仅是震慑,让它成为宋朝的一个羁縻郡国,再逼迫他们学习汉语汉字,以便让他们以后对宋朝更忠诚亲近。

扶持占城,让他们与真腊人作战,那么宋朝就可以安心发展交趾。

一旦交趾人烟稠密,就不用担心这些国家侵犯交趾了。不过在这个人烟稠密之前,必须有一个平稳过渡时间。

从这个角度来考虑,更应当要出兵占城,不然占城为什么听宋朝的话?

实际王巨考虑更多。

当时他也考虑过让百姓席卷,不过立即就放弃了这个想法。太狭长,不易防御,弄不好就陷在这个占城了。迁徙百姓数量不多,摊派在交趾各地,都嫌数量少了,如何再摊派百姓来占城?

不摊派百姓过来,而是驻扎官员官兵,不过占城与大理不同,驻扎的官兵少了不管用,多了不值。若无官兵,仅是官员,那么来了也是一个傀儡官。

于是就有了这个“人道”的政策。

然而这个就没有必要写在奏章上。

王巨写完了,诃黎跋摩也写完了。占城的文字王巨同样看不懂,不过能看出来是一个个人名字。他将纸头放下,说道:“名单上的名字太少了。”

想了想又说白了:“诃黎,我军不会在你们占城久驻,一旦撤退,你真能保住自己的地位,还能象中国那样世袭,你的子孙做占城的国王?”

大清洗吧。

对你有意见,有声望号召力的刹帝利、婆罗门,一起写出来,然后俺才好用勾结宾童龙的名义,将他们处决抄家……不抄家俺那来的财富?

毗阇耶城中开始了清洗,奏折则用快马递向京城。

两府几个大佬整个傻眼,这才多少天哪,第二个国家又被灭掉了。而且他们现在接到了王巨呈到京城的情报,这个王巨不隐瞒的,既然想经营交趾了,得让朝中的大佬们知道南方的情况,他们也知道占城是东南半岛五极力量之一,不要看他们国家小,但战斗力也比较强大。

吴充则是喃喃道:“这才是第二国……”

还没有完呢,在后面王巨说了一些话,然后正式向朝廷讨要兵将了,五千骑兵,三千川兵,熊本、苗授、刘昌祚……

第669章改土归流与某人跑了

韩缜问:“吴公,难道他想灭大理?”

王巨交待了灭占城后面还有一段话,臣闻昆仑关一役,侬智高生死不明,狄青凭一皇冠尸骸亦难断定其生死,民间多云侬智高逃至大理,欲犯巴蜀,故巴蜀百姓一日三惊,朝廷令萧注杨文广率兵西上,大理方献奁盒,内装一颅,云,此侬智高也,然难以甄别。臣至广南后,农氏多言,侬智高仍活于人间,于大理积攒力量,准备东山再起也。

流民破升龙城,臣派属下前去掩埋受害百姓尸骸,又派交趾降将前往升龙甄别交趾皇室重臣,然发现诸多宗室重臣不知所踪,臣多方打探,方知之多随难民流窜于大理。臣已派使前去大理责问,令他们一一索拿归案,然臣忧之大理难听令也。

所以王巨的意思就是他将占城的事解决了,再派兵西向,吓一吓大理。不过他手中的兵力少,又是从东路而去的,道路遥远,因此请熊本与苗刘二人率五千骑兵、三千川兵,自巴蜀徐徐南下,两相配合,威逼大理将交趾这些宗室重臣一一交出来。不然交趾以后难以治理,为何?因为流民马上就要装上船运回内陆,官兵也要一一撤退回来了,那么还有许多交趾百姓返回家园。如果没有这些宗室子弟与重臣呼号,章惇来到此间后,以他的才能,必然顺利治理交趾。不过有了这些宗室子弟与重臣呼唤,说不定交趾又会烽烟四起,那么这些迁徙的百姓非是救之,而是害之。

所以韩缜就有点儿不解,王巨说只是吓一吓。

而且说得不对吗?

如果交趾真有宗室子弟逃到大理,登高一呼,以后交趾必然会有一些百姓揭竿而起,况且这些交趾百姓当真不恨宋朝吗?

主要他是因为知瀛州,与辽国谈判疆界线“有功”调到西府的,因此对南方的很多事不大清楚。

吴充便解释了一句:“韩公,你可知道王巨在广南训练了多少骑兵?两万有余!”

“广南那来的马?”

“广南有马,那些蛮人喜养马,多当作了食物,于是王巨从他们手中购买过来,又从大理购买了大量战马,并且为此事置了自杞州。”

“原来如此。”韩缜终于明白了。

这事儿闹得不小。

这个自杞有点儿麻烦,史上北宋灭亡,南宋只好从大理买马,这才出现了鼎鼎大名的茶马古道,不但有滇马,还有蕃马。

然后自杞将特磨道封锁了,逼得宋朝只能将马道置在自杞道,罗殿国人也眼红了,跟着插手了马道。

南宋的马贸易,那会有多大?一年少则几十万贯,多达到近百万贯马贸易。放在一个国家不算什么,但放在两个苦哈哈的部族里,经济立即得到好转,由是两个部族强大起来,得以立国,并且为了马道而互相攻伐。

罗殿国还好一点,特别是自杞国,腰里别着两把刀,然后装疯卖傻,俺们不会说宋朝话,如意了马上交易,不如意了拨出两把刀就要砍人。一时间在整个南方都臭名昭著。甚至过份的是他们仗着南宋重心不在广南,不但在横山寨交易,还强行闯到邕州城交易。广南的官员没办法向朝廷交差,所以只好说他们拥兵十万,精骑过万,为了省事,只好牵让他们……

王巨对这段历史不大清楚,不过派了斥候打探,这时候自杞蛮们就有了这么一点动向。

非是自杞蛮不好,而是这些蛮酋们不好。

这里又要涉及到一个改土归流与港灿的故事。

其实政治有时候与搞科研一样,通了一样,就能通数样,所以才有一个说法,以史为鉴……比如司马光善长权谋,《资治通鉴》里就多写的权谋斗争,看上十几遍,也许做官会变得很容易……看老午的架空,会看到一个自干五的一些想法,也会注意到历史的另一些角度,制度,外交,财政,商贸,水利,农业生产,战争的后勤等等……

因此去年时王巨刻意诱惑这些蛮人动手,又逼迫其他蛮首献出子弟来做兵士。

这个坑就埋下去了。

然后大批战马源源不断地从特磨道与自杞道而来。

这些酋长们又眼红了,不以为他们真傻,那是装傻装强悍。史上大规模军队来临时,这里就几乎没有遇到过顽强的反抗。

然而许多村寨均分了田地后,又没有族酋统治,因此这些酋首们开始下黑手了,发起了征伐。

另外也扣克了诸兵士的薪酬……

内仇外仇一起产生了,今年春天王巨再度动手,权当是练兵了,几乎将自杞道上三分之二蛮首处死,王巨这才上书请置自杞州,并且说了一件事,归土归流。

诸葛亮七擒孟获故事家喻户晓,唐朝还是延用了诸葛亮的做法,宋朝也是如此。

扶持一个或几个豪强坐大,借他们的手统领羁縻地区的治安,也就是土司制度。

不过诸葛亮那是权宜之计,当真这些蛮首在朝廷扶持下壮大,就能忠心于朝廷?就算他忠心于朝廷,他们的后代呢?相反的,在手中力量越来越强大后,他们的野心也随之增涨,所以才有了南诏之殇!

那么为什么又与港灿有关?

一样的道理,港人治港了,于是扶持几个有名望的商人,再借他们的手稳定臭港治安,发展臭港经济了。

然而人性是自私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就象王巨,对宋朝是很忠心,不管忠心于这个国家还是赵氏家山,但只要赵顼苗头不对,相信王巨立马乘船去海外做海外王去。

在国家扶持下,这些人生意越做越大,然后挤压了小市民的生存空间,贫富严重不均了,生存矛盾严重,外国势力进入后,迅速就造就了大量港灿。香港也就成了臭港了。

然而这些人真的会对国家忠心吗,官员们都很少有几个人做到爱国,况且是商人?看到苗头不对,立即撤资逃跑。所以报纸登载某某人跑了,何必之,空让人笑掉大牙!

因此这个政策从开始就是错误的,当然,也无妨,总会有错的政策对的政策,李世民还犯错呢。调整就是了。这个亏吃了权当一个教训,亡羊补牢,来得及补救,但别登……

不过这些蛮首们危害那可是比某某商人要大得多。

他们真会造反,真会杀人。所以一些蛮首们以世袭故,恣肆虐杀百姓,为患边境,“汉民被其摧残,夷人受其荼毒。”就象偏远的夔峡路,一些蛮区至今仍挖人心肝为食,掳掠汉人当奴隶,宋朝装傻装不知道,王巨也装傻装不知道。不然怎么办,能找到解决办法吗?

所以一直到明朝,才想出这个政策的失误,于是出现了改土归流。

具体的是两种策略,一是从上而上,先改土府,后改土州。不过王巨考虑到眼下现实的环境,增加了一条建议,也就是以汉官为流官,为主官,土官为辅官,实权在流官之手,辅官则起安定辅助之作用,用以将各个生蛮地区百姓治理融合起来。

二是抓住一切有利时机进行,如有的土官绝嗣,后继无人,或宗族争袭,就派流官接任;土官之间互相仇杀,被平定后,即派流官接任;有的土官犯罪,或反王朝被镇压后,以罪革职,改由流官充任。

三是土官不法,残忍,导致境内百姓怨声载道,主动请求朝廷革除土官世袭,那么朝廷就立即派出官兵与其境内百姓里应外合,将这个蛮首铲除,改为流官。

也就是有机会,就立即抓紧改流,没有机会,也要创造机会改流。

但王巨补充了一句,没有机会的情况下,得创造机会,可前提就是有机会,真正没有机会,那么就不能用兵,否则代价太大了,弄不好就会陷入持久的战争。

就象王巨这次改土归流,多是没有机会,但他故意将兵士的薪饷发给这些蛮首们,让他们扣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