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暗黑大宋-第3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是孩子哭闹着要吃奶。”王巨又道。他这个确实与王韶性质不同的,王韶那叫不满,他这只能说撒骄。

“我说一件事啊。”王巨又将那个黄鹂说了出来。

“段氏危矣……”

“不错,段氏危险了,两只大老虎在边上虎视眈眈,岂能长久?”

“乱臣贼子,当诛。”吕何让道,以前他虽劝说王巨去海外做海外王,那是感觉朝廷对王巨不公,那么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了,但对篡位谋反,他却是很排斥的。王巨那叫走,并不是谋反,两种性质。

“主弱臣壮,主岂能不危?这回你应当明白官家的一些想法了吧。”

其实北宋还真算是好的了。

看看赵构吧,南宋一半江山可以说是岳飞与韩世忠保住的,最后两人什么下场,韩世忠被逼得主动交出兵权,每天无聊地骑着毛驴在西湖边瞎转悠,岳飞更惨,受了剥皮拷酷刑后(用特制的一种热鱼胶淋在皮肤上,冷却后连皮带胶一下子拽下来,这叫剥皮拷问),还拉到风波亭被砍了脑袋。

为什么?

岳飞不想交兵权,又铁了心想迎回二帝,赵构认为岳飞对他帝位产生危害了,秦桧在中间不过抢演着一个执行者的角色,若无赵构同意,他敢随随便便地将岳飞杀掉?

再说诸葛亮,他死后,巴蜀百姓立庙祭拜,刘禅不准之。这是三国特殊时期,若放在其他朝代,诸葛亮一死,他的家人还会与张居正家人一样的下场。

刘禅当真傻?且看孟昶与李煜的下场,可人家照样做安乐公,连儿子还继承了安乐公之爵位!孙皓同样不要脸的作了一首尔汝歌: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可三四年就死了,也没有子女受爵……

“难道自古以来功臣就不能与君王共相融吗?”吕何让也想到此点,不解地问。

“我朝不会不容功臣,且看寇莱公。”

“寇莱公终是老死在岭南。”

“想一想其他朝代吧。”王巨笑道。

两人指的是寇准两件事,澶渊之盟后,寇准十分自矜,由是让王钦若在宋真宗面前说了坏话,罢去相位。实际如果将这三个有大功于国家的人相比较,诸葛亮性格最好,所以三国演义将他神化,张居正就差得多了,但张居正还远赶不上寇准。即便王巨性格也算比较刚烈了,但与寇准相比,还是毛毛雨。刚愎自用、任人唯亲、持功狂傲、胆大包天……等等,这些嚣张霸道的成语,皆能用在寇准身上。

当然,寇准确实有才华,所以宋太宗与宋真宗两个皇帝一直在用,但一直用不长,整个宋朝历史,寇准担任宰相次数是最多的,反之,罢相次数也是最多。

这说明北宋比其他朝代要好得多。

特别是宋真宗晚年病重,寇准联合周怀政等人,准备废宋真宗,让宋真宗做太上皇,再废刘娥,将几岁大的赵祯推上皇位,事泄,寇准仅是贬官处理,并没有诛杀。换其他朝代,那就诛灭九族了。

然而不管寇准是怎么想的,王巨也不想落得寇准那样的下场,他喃喃地说了一句:“君主立宪制……”

“什么君主立宪制?”

王巨并没有回答,如果想功臣与君王共相融,只有君主立宪制,而且君王手中没有多少实权,只是一个名义上的首领,就不会有那么多野心家想谋国篡位了,反而子孙永保平安。

想一想如果宋朝执行了君主立宪制,蔡京用得着巴结赵佶,导致北宋灭亡吗?不要小看了蔡京,这同样是一个颇有才华的人。

就象吕夷简一样,用之正则正,用之邪则邪!

但在宋朝那是不可能实施什么君主立宪制了。

如果放在海外,自己去海外做海外王?这又非是王巨本义了。

王巨不由地看着窗外。

“少保,我发现一件事。”

“什么事?”

“运输成本太高昂了,除了茶马交易,其他的交易盈利多不大。”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不要小看了广南,广南在历史上很落后,但经过王巨推动,已经在迅速改变。并且广南有珠江,有大海。

一个大海在中国历史上真正造福的国家只是南宋。

南宋海外贸易最发达的是泉州,这里人口太密集了,为了生存,只好向其他方向发展,向海外迁徙,就包括对面那个大岛上后来所说的原住民,实际八成非是原住民,而是福建迁徙的后代。南海岛屿各岛上的华人八成也是福建路百姓的后裔。他们替南海各岛国带去了文明、经济,而非是战争,遭遇却很惨。这是王巨对南海各土著施狠手主要原因。

另外泉州从唐朝时造船业就十分发达,因此从船舶制造到维修保养,再到各个交易的商品,都有成熟的配套实施。贸易又是以轻便的奢侈品为主,不在乎些许运费。

因此泉州市舶司一直凌驾于杭州与广州之上。

但经过王巨推动,马上海外贸易就会变成以普用的民用品为主,这时候大运河与珠江威力就能发挥了。

也就是早晚杭州与广州的市舶司规模会比泉州大。

但这条珠江,只能使广南西路中东部受益,即便西部地区,也要从陆地运输了。一旦改成陆地运输,在这时候运费无疑会十分高昂的。况且是大理!

或者是马,王巨都组建了两万多骑兵,未来用得着这么多骑兵吗?也养不起啊。一旦大理平定后,骑兵数量会裁减近半,裁减下来的马,多交给民用了。一旦化成民用,一匹马能卖多少钱?

马道堵死,余下的交易,除了极少数奢侈品,盈利皆不会有很多了。

除非发展旅游业,从自杞开始,一路风景瑰丽,让人难以想像,并且还多是原生态风景。

但在这时代发展旅游业?

所以吕何让认为王巨想将广南那一套政策搬过来,恐怕未必能成功。

“东良兄,你多虑了,其实我让你带着诸管事过来,其用意,是互补有无,当然,也能替我敛出一些钱帛,供我用度之。同时让他们与外界接触,便于开化。一旦开化,即便他们自己也能做到自给自足。再说,广南西路我有时间治理,在大理,我还能有多少时间?战争结束,陛下就会下诏,召我回京。我想的主要是稳定,朝廷能治理这方土地就可以了。”

想要将这里变得更好,真的很难。

其实还有一个方法的……但那样,除非王巨在这里呆上五年时间。

想到这里,王巨忽然拧起眉头,说:“紫川,将地图拿过来。”

王紫川将地图拿过来,王巨伏在上面看,看了半天道:“不行啊,而且上游又不能通航。”

“凡是大江大河上游皆不易通航。”

“我是说这条河啊。”

吕何让顺着王巨手指的方向看去,然后滴汗了……

不过王巨还是很心动,这个意义有多重要,作为一个穿越者,岂能不清楚?于是他又重新写了一篇奏章,说了大理必然拿下,不过即便拿下,最初之时,必然会有一些部族叛乱,不知朝廷有何打算?或是让他的官职从广南换成大理的官职,或者请一个文武双全之大臣过来交接。那么这个大臣会比交趾的人选还要挑剔,所以王巨推荐了章楶,并且说除了章楶,没有第二人可以胜任。但等章楶在这里治理四五年,一切安定下来后,后面的人选就不用那么挑剔了,只要择一良臣来主持即可。

奏疏送向京城。

石城郡渐渐安定,战争是避免不了的,不过都是小范围的战争,不用王巨操神了。

姚麟从弥勒部返回,问道:“少保,那只黄鹂为何没有动静?”

“所以他才是最可能接近黄鹂的黄鹂。”王巨说了一句弯弯绕绕的话,又说道:“他如此能沉住气,不如吓他一吓。”

随后姚麟出兵落蒙部、罗伽部。

吓出来了。

高智升让儿子高升泰作为使者,亲自来到石城郡,面见王巨。

王巨让高升泰坐下,高升泰问道:“少保,意欲染指我们大理乎?”

“错,我染指的乃是三十七部乌蛮,而且我对我娘子说过,我想带她去看看石林。”

“乃古?”

“就是乃古。”

高升泰满脑门子要冒青烟,你家娘子想看看这个石林,你就用兵大理?这是神马理由?

他还不知道,不是娘子,而是小妾,要看的不仅是石林,还有西双版纳与香格里拉,这一看,大理还有什么地方了?难不成一起逃到腾冲府裸形蛮哪里?

再说也不能兵染所有乌蛮哪,三十七部乌蛮面积很大,不仅是石城郡与东川郡,最宁府北部、威楚府东北以及鄯阐府东部,全部是乌蛮的地盘。正好将高家势力全部包围了,就说这个罗伽部,离鄯阐府城有多少远了?骑兵两个时辰不到,便可兵临鄯阐府城下。

“外界不是传闻少保只图石城东川二郡吗?”

“是有这个说法,但谁让这二部当时也出了兵,而且出兵数量比较多。高将军,难道我将这二部拿下,你们高家不喜吗?”

高升泰眼睛立即睐了起来,紧张地说:“少保,如此,你不怕鱼死网破?”

“我知道,我占领二郡,你们大理许多大臣主动请战,不过你们大理能打得赢吗?所以你们高家不让大伙出兵……”

王巨轰轰烈烈地搞土改,大理一直没有动静,就是高家阻止下来的。

无论高家或杨家,反而乐意王巨这么做。高家权极一时,为何不敢篡位,正是害怕乌蛮。没有了乌蛮,什么想法都有了。当然,他们也不甘心王巨将二郡拿下。

不过他们不会将自己力量用来对付王巨的,包括温水一战,大理虽然配合地出兵,可是两家皆没有动用自己的力量,反而利用这次机会,消耗了忠于段氏的军队。

王巨搞土改,那更是最好不过。没有各个头领带领,以后乌蛮各部谁还会反抗他们?

于是高家一直沉默着,坐看着局势的变化,等待着时机到来。

然而王巨大军又再度西向,眼看就要接近镇池(昆明湖),高家终于坐不住了。

“少保,我们大理只想与宋朝交好,别无他意,如果少保继续强硬下去,我们为了向百姓交待,只好奋死一战了。少保不要忘记了,我们大量还有上百万好男儿。”

“你以为战争只是比拼人数的一个游戏,如此,我们大宋早就纵横无敌了。”

高升泰语塞。

王巨语音一转,又说道:“当然,如果我们大军继续西上,仅后勤就是一个麻烦,天时地利人和皆在你们大理一方,如果百姓再奋死作战,我西征必然无功。”

这一转,让高升泰丈二和尚摸不着脑门了。

“所以我只图二郡。”

“那为何用兵二部?”

“外加二部,余下的不在用兵了,包括最宁府的惠么部,虽与特磨道相连,我也不打算用兵。”

“我不大明白。”

“难道你们大理世子回去没有讲过原因吗?之所以我让你们大理称臣,是为了西南诸蛮,在你们大理支持下,他们时叛时乱,特别是大江南部的诸蛮,让我朝一直无法专心北方。但也不算是你们大理支持,多半是乌蛮人支持。我现在得到二郡,已经将西南诸蛮包围起来。又何必用兵你们大理?难道你们大理比我们富裕,或者有大江大海之便利?占城国我都不想图之,况且你们这个交通落后的地区。得之无益,何必得之。”

很迷惑人的一个道理。

实际朝堂有许多反对开边大理的大臣,同样在说着这个道理。

王巨又说道:“因此我要的便是这片地区,余下的,只要你们大理不与我们宋朝交恶,不管段家高家,与我皆无关。高将军,你会意我意思吧?”

然而高升泰却莫明地哆嗦了一下。

第683章文豪的产生(上)

“少保,你误会了。”高升泰心虚地说。

“误不误会,你心中清楚,不过我看到过国破家亡,还亲自催毁了交趾,攻入占城国都城,就没有看到如何改朝换代的。高将军,好好做。”王巨说着,还摆老资格地拍了一下高升泰的肩膀。

高升泰让他弄得恶心万分。

但他心中又是开心万分,王巨温水大捷后就传出风声,俺们只对二郡感兴趣,可是大军西向,高家人担心了,这能不能算眼前这个宋朝重臣的一个表态?

高升泰走了。

“果然是黄鹂,”看着他的背影,黄骅说道。

不过王巨真带着琼娘去看石林。

“真是瑰丽啊。”琼娘美目流连欣喜地说。

自广南西路一直到云贵,顶级的风景区很多,包括在罗殿人那边的黄果树、瑞丽、西双版纳、丽江与香格里纳、大理、滇池。其实各个热情奔放的部族,本身就是一道最美丽的风景。当然,得除掉那些丑陋的恶俗。

王巨问:“真的很美丽吗?”

“真的很美丽。”琼娘答道。

“少保,这一路西来,风景如画,只是太偏远,如果放在中原地区,准会游人如织。”黄骅说道。

“醇之兄,你听说过唐朝的飞钱吧?”

飞钱出自于唐宪宗时,唐朝因为缺少铜币,于是推出飞钱,一是官办,商贾在京城将钱交给诸军诸使或诸道设于京城的进奏院,各部司向商贾发放钱券,商人带着钱券到指定地点取钱。二是私办,多是波斯商人主持。但不管官办或私办,都是靠收取一定手续费谋利的。

宋朝也有类似的组织,不过变成了交子、盐茶钞。

黄骅不解地点了一下头。

“如果我上书朝廷于福州、泉州、广州、韶州、桂州、邕州、潭州、洪州,以及未来的鄯阐府、大理府置飞钱铺如何?”

“银行?”

“这哪里能称为银行哦。”王巨笑道,银行未来也会有相关的业务,但何止这项业务。

“如果组织得当,对商贸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帮助。”黄骅说道,特别是南方,更是缺少流通的货币,这个弊病已经严重阻挠了商业发展。

商业发展如何重要,且看泉州与两广的变化就知道了。只是在王巨以前,没有那一个人有足够的智慧将商业的正面作用挖掘出来,反而多讥耻之。

最起码商税是实打实增加了。

“有了飞钱行,如果我再请文士将这里的风景描绘出来,将它们夸得比五岳还要秀丽……”

“比五岳还要秀丽?”

“至少与镇池、以及各部蛮族异样的风情搭配起来,能与泰山相仿佛吧。”

这怎么好比较呢。

王巨继续说道:“如果再请一些品德良好的退伍老兵成立一家安保行,然后将中原感兴趣的游客组织起来,由老兵保护着他们的安全,顺着湘水南下,从衡山、桂州开始,一路西上,再到善巨郡,然后东下戎州,乘船顺三峡返回,会不会有人感兴趣?”

不要以为徐霞客之前就没有了驴友。

早在明朝之前,就有许多人喜欢旅游了,不然李白与大苏等人不会写下那么多美丽的诗词文章。

但黄骅迟疑道:“少保,经济倒不是问题。”

王巨企图他懂的,既然能刻意转了这么大圈子旅游,那都是有钱人,宋朝贫富严重不均,没钱的连饭都吃不饱,有钱的钱多得怕人,就象京城的樊楼,一顿饭就会消费几百贯几千贯,然而到了晚上,五栋飞楼皆是宾客满坐。

那么这一路转着,钱就会一路丢着,无疑也会给许多人一份生机,而且某种意义上,也达到了王巨所说的交流目的。

不过他又说道:“可是路程太远了,沿途风险多多,即便有老兵保护,还有水土不服、瘴疠以及江上风浪、山路倒跌等风险。”

“这个倒无妨,瘴疠严重主要是广南西路,地势稍低,大理东北部几乎就没有了,反正南方不冷,可错开瘴疠的高峰期,至于山路艰难,难道还有华山之险吗?真不行,可以于每一景区训练几个导游,由他们带路,让他们提示注意安全。至于江海风波之险,我们可以制造一些专门载乘游客的船只,聘请最高明的船夫驾驶航行。如果这样还怕有危险,那干脆也不要出门了。”

黄骅被王巨说乐了。

“其实不要低估了它,如果组织得当,它不亚于种茶业。”

旅游业分成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六大种类,王巨记得前世仅是一个旅游业便产生了三万亿人民币的收入。当然,在宋朝不可能指望出现多么发达的旅游业,而且与榷茶一样,国库账面上也很难看到有多少直接的收入。但这个收入却是实打实的存在着,如果发展起来,它养活的人不会比一个茶叶养活的人少。

何谓治国,国强民富,这才是真正的治国。

王巨想到这里,他立即就将这个想法写下来,包括前世旅游业的各个组成。

反正这些人钱多得花不掉,想办法替他们花了……

两份奏折一前一后到了京城。

朝堂的各个大臣都无语了,真灭大理啊?

现在又搞出什么旅游业。

赵顼古怪地放下奏疏,看着大伙。

大伙都无语,不过在心中想,如果自己不担任着官职,会不会在这个安保行的保护下,到处看一看?

但这是遥远的南方啊。

不过有这个想法的都是老家伙,一些岁数不大的大臣还有些浮想翩翩的。

王珪说道:“这个飞钱行倒是可以采纳,利于商货流通,互补有无,朝廷也可以不加赋税而增加收入。不过这个安保行……朝廷还是不要参与。”

吴充说道:“王公此言极是。”

但王珪意思也不是反对,如果王巨有能力,将商人组织起来,由商人自己负责。再说,大理还没有拿下呢。

其他大臣都无语,如果让王巨在南方再折腾几年,看样子,他能将南方几个国家说不定都能灭掉。

赵顼啼笑皆非地转移了话题,而且他也不相信,仅是组织几百人或者几千人,到处转一转就能与茶叶养活一样多百姓,他问道:“诸卿,苏轼如何处理?”

乌台诗案发生了。

为什么继续发生?乃是宋朝经济好转,最少国家经济好转,王安石下去了,但变法在继续着,农田水利法乃是变法中效果最好的一种,于是赵顼拨出大量钱帛,进一步兴修水利与治河。

作为科学家沈括,赵顼不会不利用的,因此还是让他视察了两浙路水利情况。

苏东坡招待,又将他写的诗作拿出来给沈括看。

后人纷纷替苏东坡叫冤,但实际后人往往不知道早期苏东坡那张大嘴巴,多招人恨!

而且也非是王巨所想的那样,沈括用此向王安献媚,王安石早下去了,献个屁的媚,更非是沈括嫉妒苏东坡。

主要原因王安石下去后,沈括想做两面派,怦击变法不妥,结果让赵顼贬放下去。沈括这才明白,王安石下去,乃是皇上将王安石当成了顶罪羊,缓解变法引起的矛盾,同样赵顼在收拢权利了,将权利集中到他手中,这两条不论那一条王安石都得下,但变法仍在继续。

看清楚了赵顼这一动向后,再加上苏东坡招人恨,于是苏东坡便成了沈括想再度上位的牺牲品。

这时候苏东坡嘴巴大,说话写诗不经大脑考虑,诗作里确实有许多“可疑之处”,不仅那个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蛰龙知。有人说陛下飞龙在天,苏轼以为不知己,反欲求地下蛰龙,不是想造反吗?赵顼便说,诗人之词怎么可以这样理解?

所以这一句并不致命。

关健有很多句,比如青苗法,苏东坡在诗中就写到,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因为变法苛民,逼得农人一年要进好几次城交税,最后庄稼都荒芜了,只落得自家孩子因为常跟着进城,说话时都带着城中口音。

确实熙宁新政中有许多坑爹的变法,但也不会辛酸到这一步,若那样,为何赵顼即位时只有一千四百万余户,到了他逝世时却接近了一千八百万户,比宋仁宗时人口增涨的速度还要快?

可能会有极个别现象,但这句苏东坡无疑夸大了。

再如赵顼兴水利,苏东坡讥笑道,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其实中国地形并不好,不及美帝,不及阿三,正是祖先一步步将沧海变成桑田,才建设起这个美丽的家园。如果没有水利,那来的五千年绵延不绝的华夏文明。苏东坡这样写,过不过份?

赵顼以明法课官吏,难道做错了,如果官员不知法,如何判案?看看南京那个姓王的法官因为不懂法,然后判彭宇案使中国道德倒退了多少年?法官怎么不懂法,天晓得了,或者不懂法,或者懂法却将法律当成儿戏了。但苏东坡又讥笑道,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

赵顼盐禁,苏东坡又写到,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这时候苏东坡不是以罪犯身份去黄州的苏东坡,最少是一个大州的知州,说这话损不损人……

好多好多。

沈括便将这些诗句抄录下来,他没有直接出面,而是交给了李定。

李定立即上书,替苏东坡定了四条大罪。

另一个御史舒亶也上书弹劾苏东坡,这个被余秋雨骂成恶心小人的人,乃是宋神宗时一个很了不起的大臣,与王巨是同年进士,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第一次大顺城之战过后,他前去西夏谈判,两国正是关系恶化之时,他谢绝了任何护卫,单枪匹马冲入西夏,西夏人将刀架在他脖子上,面色夷然不惧。而且他罢官后家无余资,两袖清风,凭借这两点,就不知比大苏强了多少倍!况且苏东坡确实是在胡说八道,这也是在宋朝,如果换成明清,就凭借苏东坡这些诗句,早就抄家满门了。

于是赵顼下诏,让知谏院张璪与御史中丞李定共审此案。

朝廷派人去湖州拿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