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最后一个进士-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母后,不知道是何种事,还有母后做不了主的,如果真的需要孩儿效力的话,那么孩儿一定全力去做。”
看到明知故问的朱薇媞,周太后也不点破她的这点小儿女心事,还是装作不知道的说道“长平呀,都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而你身为先皇在世最长的公主,按理来说,早就应该嫁人了,可因缘交错,各种事情层出不穷,搞的到现在你还是小姑独处,一个人形单影只的,幸好,现在击退了满清大军,一时间也没有其他事情,母后就寻思着趁着这个机会,给你找一个驸马,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不知道母后看重的是何人。”朱薇媞刚才虽然有些害羞,可毕竟跟一般的女子要强的多了,在加上这身关自己的终身大事,又如何能不问清楚,所以,此时也顾不上害羞了。
看到朱薇媞的样子,周太后也不在隐瞒,而是直接说出答案道“这个人你也熟悉,正是石爱卿,石磊,你看,现在我大明之所以能够继续传承,慈烺之所以能够登上皇位,甚至我们能够得以活命,都是石磊相助的,而这次石磊又立下了大功,因此,母后绝的将你许配给他,不仅你终身有靠,也能够拉近石磊跟我们皇家的关系,一举两得,不知你觉得如何。”
听到周皇后的嘴里冒出那两个名字的时候,朱薇媞发现她原本还在砰砰乱跳的心脏,突然变得平静了下来,甚至也没有丝毫的激动感觉,有的只是几许期待,几许羞涩,还有几许怀念。
如此半天后,在周太后禁不住又要开口询问的时候,她终于说道“一切仅凭母后做主。”随即转身就离开了这里。
看到转身离开的朱薇媞,就看到原本还满脸带笑的周太后,脸上慢慢变得平静下来,不负方才那种和蔼可亲的神情,有的只有些许愧疚跟不安。
“母后,你不是说石磊不是好人,要朕慢慢的收拢人心,将石磊给缓缓架空吗,为什么还要姐姐嫁给他呢?”随着这声稚嫩的声音传出来,就看到一个穿着明黄色龙袍的少年,从屋子旁边的屏风后面走了出来,正是刚刚登基没有多久的弘光皇帝,朱慈烺,朱慈烺很快就走到刚才朱薇媞做着的地方,一脸疑惑的坐下来,同时看着周太后,希望周太后能够给他一个答案。
看到坐在身边,一脸疑惑表情的朱慈烺,周太后一把抱住他低声说道“哎,母后这也是没有办法,要不是现在石磊那个小贼一手遮天,母后生怕你不知道何时死在他的手中,又怎么会出此下策,要知道你姐姐可也是母后的亲生女儿呀,要不是为了你的未来,为了大明江山能够传承下去,母后即使身死也不会做出这种事情。慈烺,你一定要记住,无论如何一定要继承你父皇跟历代先祖的遗志,将大明江山顺利的传承下去,如此方不负母后的一片苦心。”
听到周太后的话,已经懂事的朱慈烺不断的点着头,同时他的眼中也闪过一丝莫名的仇恨。
因为这些话周太后都是避过身边的所有人说的,她也不怕会传递出去,可惜,周太后太过于小看石磊,也过于小看夜莺的能力了,她没有想到的是,这段话早就已经通过各种渠道早早的传递了出去,而当石磊看到这些消息之后,却并没有生气,只是无奈的笑了笑,现在他终于有些体会曹操的心情了。
许劭当年评价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段评语非常中肯,可石磊现在终于知道,恐怕曹操当年并不想做什么乱世之枭雄,这点从他自立一方后,夜不能寐,甚至编造出夜间好杀人这种谎话,来欺骗众人,就知道,他过的是相当难受的,而他之所以走上枭雄的道路,恐怕就跟今天的自己一样,是被逼上来的,无论任何一个有能力的人,看到汉献帝这种懦弱的君主的时候,恐怕心中都会失望的。
既然不能够将一统天下,实现自己胸中抱负的愿望寄托在他人身上,那么就只能干掉挡在自己前面的所有人,自己亲自动手了,就好像现在一样,石磊不敢说自己是这个时代最有能力,最强大的人,可了解后世历史的他却知道,现在他的主要目标是满清鞑子,而不是已经根本不成气候的起义军了。
可如果现在石磊就将权利交出去的话,那么他不敢保证将来会不会出现跟历史上的南明一样,奸臣当道,几方势力之间相互争权夺利,甚至为了剿灭起义军,不惜将满清鞑子当成战友,这种可笑的事情,既然不敢保证不会出现这种事情,那么石磊又何必放弃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势力,再说了,石磊自认为自己这段时间做的非常不错,不仅占领了陕西,还打败了满清两万大军的攻击,既然自己做的不错,那么自己又有什么理由不接着做下去呢,难道他能够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辛苦努力的成功,被别人给摧毁了吗,然后整个中国又重新成为奴才满地走的东亚病夫时代,到最后还要被日本一个小国家欺负几十年,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即使石磊愿意,他手下的那些人也不会愿意的,这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原因。
。
202大西朝廷的难题
四川,成都府,原本大明四川的省府,现在却是大西军的西京,自从张献忠在万县突袭重庆得手之后,凭借这大西军强悍的战斗力,没有多久就将整个四川地区,除了成都之外的所有地方彻底占据,而后,用优势的兵力包围成都府,最后终于将成都府彻底的给拿了下来,随即登基称帝,建立大西政权,一时间声威大振,直追李自成。
坐在皇宫中,张献忠却没有了刚刚拿下整个四川的豪情壮志,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惊怒神情。所谓的皇宫就是原本的布政使衙门重新修缮后,改建而成的,幸好,对于这些,张献忠并不在意,只要能住就行。
“你们都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那些土司明知道不是我们的对手,还要拼死抵抗,难道他们就不知道什么叫做识时务者为俊杰吗?另外,最近前明的余孽,什么曾英,李占春,******等人,这些人已经失败了,还不赶紧夹着尾巴滚出去,还整天到处截杀我们的官吏,你们有什么打算吗?”无怪张献忠会一脸的惊怒,原本能够非常顺利的占据四川,他还自得意满的以为这是老天对他这么多年来,如此艰难的一个奖励,可没有想到的是,在他占领四川后,所有的事情就彻底爆发了。
要知道,四川自古就跟中原文明有着区别,因为它进出道路的艰难,在加上他本身的富裕,从而造成了四川本身变相的自封,在加上四川里面,因为历史的原因,导致许多少数民族都聚集在这里,纷纷占据一片山林,作为自身的领地,根本就很少跟外界接触,这也造成了历朝历代都没有能够向控制别的省府一样控制四川。
最早从汉朝开始。朝廷能够掌控的地区其实也就是东部的一少部分地区,另外一些地区都被那些少数民族,也就是所谓的南蛮给控制着,真正让汉人在四川扩大范围的时代是三国时期。以四川为根基的蜀汉,想要应对庞大的魏国,就必须占据更多的地盘,所以才动用所有的力量对四川原本的那些烟瘴之地进行开发,《三国演义》上面的诸葛亮七擒孟获。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
三国之后,四川也随着中原王朝的兴衰而起起落落,中原王朝兴盛的时候,朝廷控制的地方就大一些,而中原王朝软弱的时候,就会停止对四川的开发,几千年来,虽然各个朝廷动用了所有的力量,也终于大致将四川给开发了大半,而剩下的大半还是在那些少数民族的手中。这些人时不时的还会对统治王朝发起反抗,当然,声势都是非常小的。
而真正让四川所有民族对中原王朝归心的王朝,也就是大明了,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驱逐蒙古鞑子,一统中原之后,为了保证自己建立的大明王朝能够长盛不衰,就将自己的儿子分封到各地,用以安抚地方,而分封到四川的就是被人称为‘蜀秀才’的朱元璋第十一子。蜀王朱椿。
都说龙生九子各个不同,朱元璋这些儿子也各个不同,有天性善良的太子朱标,有喜欢打仗的朱棣。也有喜欢读书的人。而这个朱椿就是一个天性柔弱,从小喜欢读书的人。
朱元璋原本安排这些儿子到地方就是为了稳定地方的安定的,而朱椿虽然从小柔弱,可却不是一个迂腐的人,在加上他从小受到朱元璋的教导,又怎么会是那种无能之人呢。而后,朱椿到四川后,就非常详细的研究了四川的一切,甚至不惜亲身走访了那些少数民族地区,最后做出总结后,终于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土司制度。
因为这些少数民族虽然传承久远,可许多因为消息的封闭,还是处于奴隶社会的状态,因此,他说服了大部分少数民族的掌权之人,将这些封为土司,所控制的地方也归他们管理,并且,还根据那些少数民族的特点,赠送他们许多必须的物资,在这种多重攻击下,那些少数民族纷纷放弃了对抗大明朝廷,并且非常忠心的维护起了大明王朝,不仅在平时约束手下不要制造事端,甚至在战争时期,也非常主动的领兵进行战斗,而这种土司制度,也是后来满清朝廷对付各种少数民族的重要手段,而满清期间,原本造反不断的西藏,新疆,云南等地能够停止反抗,也是因为这种制度的原因。
两百多年的土司制度,不仅将这种制度变成了一种文化,还将这种制度融入了所以四川土司的骨血中,你说,这种情况下,张献忠一个外来人,又怎么能够凭借一些好处,跟几个空头官职,就将这些土司们给收拢呢?
因此,这些天以来,张献忠派出去拉拢各地土司的人员,纷纷铩羽而归,要知道那些土司,许多到现在都还保留着上古的传统,所以,那些回来的大西的官员,除了少数完成任务之外,许多都是少了耳朵或者鼻子,有些是直接被人将脑袋给送来的。
如果仅仅如此的话,张献忠也就直接忍了,毕竟那些土司虽然占地宽敞,可他们所占据的地方大多都是一些蛮荒之地,穷山恶水的,根本就生活不了人,而真正让张献忠生气的是,原本被他们给打得溃不成军,抱头鼠窜的明军,也突然间变得强悍起来,在几个明军将领的带领下,许多大西朝廷派出的官员,刚刚到地方,就被这些人给杀了,那些兵员不多,可非常紧要的地方,也被这些明军给占据了一些,一时间,大西朝廷仿佛陷入了泥潭中一边,到处都是告急的文书,到处都是要兵的地方。
面对张献忠的怒气,在做的所以大西政权的官员将领全部都大气不敢出一口,虽然张献忠并不像传说中一样,那么好杀,可他的脾气暴躁确实真实的,只要他生起气来,不管你什么人,什么地位,轻者痛骂一顿,重者直接就是一顿马鞭。
看到屋中一片寂静,坐在最前面的一个老者眉毛一阵跳动后,才无奈的开口说道“陛下,关于土司投降之事,原本就是着急不得的,先不说现在大明朝廷还没有真正覆灭,即使它真的覆灭了,想要这些土司彻底归心,也不是短时间能够实现的,要知道,当年前明皇子,蜀王平定四川,前后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才算初步稳定下来,因此,还请陛下不要过于担心,反正他们也对我大西做不出什么危害,现在真正要认真对待的还是那些前明余孽,如果让他们在这样的乱搞下去,我们迟早是要被拖垮的,要知道,毕竟现在四川是我们的根基,如果四川乱了,我们大西也就重新回到以前了。”
这个老者乃是大西政权的左丞相汪兆麟,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曾经在万历朝的时候做过户部侍郎之位,可惜在万历朝末年,因为政治斗争而被贬回家,自此之后,二十多年就一直赋闲在家,而后,在张献忠占据湖南之时,为了保全全家的性命,而投靠张献忠,虽然年纪有些大,可汪兆麟还是非常有才干的,很快就得到了张献忠的认可,就这样,随着大明王朝的越来越落魄,原本还另有异心的汪兆麟开始全新全新的效忠张献忠。
有付出就有收获,果然在张献忠建国之后,就册封汪兆麟为左丞相,位于百官之首。
听到汪兆麟的话,张献忠的怒气终于没有爆发出来,对于汪兆麟,张献忠还是比较尊敬的,“左丞相的话说的不错,可这些事情我们都知道,朕现在就想知道,到底如何才能够彻底的消灭他们,最起码也要遏制他们的势头,而这些却都不是我们所擅长的。”难怪张献忠会如此说,现在那些明军所用的伎俩,就是曾经他跟李自成等起义军一直使用的,只是现在他们的位置反过来了而已,从来都是只知道破坏的张献忠,现在也知道了守成的困难。
“陛下,其实想要对付曾英这些人,也并不是没有办法,只是这个办法消耗的时间有点长而已,可如果做好的话,曾英这些人那就是过街老鼠的下场,根本就不足为虑了。”说话的是安西王李定国,自从张献忠建国之后,就将他的四个义子全部给封了往,孙可望为平东王,刘文秀为抚南王,李定国为安西王,艾能奇为定北王,而这四人也是张献忠最忠诚的部下,人人手下都是兵力雄厚。
“哦,定国有办法了,快说,快说,说话了义父重重的赏赐你。”听到李定国的话,张献忠顿时高兴的说道。
“陛下,其实曾英等人的兵力并不多,满打满算也就是几万人而已,而他们之所以能够让我们感到难受,就是因为我们的根基太弱,从而有太多的空子被他们给钻了,依孩儿看来,我们其实只需要控制一些重要地方,然后将那些不重要的地方让出去,如此的话,他们在想要袭击我们,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同时,我们还要快速的强大自身,将可控制的范围缓慢扩大,这样一来,曾英等人就会被我们慢慢削弱,到最后,等到我们强大起来之后,他们即使在想袭扰我们,也没有那个机会了。”李定国说道。
203目标,汉中
“定国,你刚才说得话可有了笼统,不像你平时的行为,说说吧,你到底是怎么想的,还是有什么话要跟义父说。”当大厅中间的百官都离开之后,张献忠追问留下了的四位义子中间的李定国说道。
听到张献忠的问话,其余三人顿时将眼神落在了他的身上,随即就看到李定国笑着说道“义父还是一如既往的聪慧,一眼就看出了孩儿的用意,其实孩儿真的是有别的事情要说,只是刚才人太多,又没有跟义父商量,所以只得敷衍一番。”
“哦,有别的事情,你说说,还有什么事情我们没有做到的。”张献忠说道。
“义父,这些话孩儿早就应该说了,可前段时间我们刚刚拿下四川,整天忙于征战,根本就没有时间,而现在刚刚平静下来,却又接连出了这些事情,所以孩儿也一直没有找到时间说,其实,以孩儿以为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并不是那些土司,也不是曾英这些残兵败将,而是要尽快打出去,唯有打出去,我们才有一线生机,也唯有打出去,这些问题才能够迎刃而解,否则的话,这些问题将会对我们的羁绊越来越大,直到将我们给陷入四川这个大泥潭里面出不来。”李定国突然语出惊人的说道。
听到李定国的话,不仅张献忠惊奇不已,就连旁边的另外三位也吃惊不已,要知道,这么多年来,张献忠有风光的时候,也有落魄的时候,总体来说,那就是天天攻城略地,根本就不会在一个地方驻足太长的时间,而现在他们终于打下了一片地盘,还建立了国家,心中以为自己等人的好日子终于来到了,可李定国却如此一番说辞。怎么能够让他们不感到惊奇。
“三弟,你的话是不是有些过了,要知道四川自古乃是天府之国,物产丰富。人们富饶,在加上人口众多,道路艰险,即使将来事情不顺,我们只要扼守好几个主要道路。那么四川就是我大西国的。”说话的是孙可望,作为四人中年纪最大的,也被众人视为太子的不二人选,这也是因为张献忠到现在也没有子嗣的原因,所以,听到李定国这番言论后,心中有些反感的说道。
“哎,大哥,这并非是我杞人忧天,而是有前车之鉴的。别的不说,从三国时期开始,蜀国就是以四川为根基的,可他们为何能够抵抗的住庞大的魏国经过,就是因为他们提前占据了汉中,还借了吴国的荆州,也就是现在的湖北襄阳之地,有了汉中的险峻跟荆州的富饶,才有了蜀国的强大,可后来呢。荆州被吴国给夺回去之后,蜀国马上就陷入了衰败,而后无论诸葛亮多么有才干,也毫无寸进。只得郁郁而终,而这只是开始,后来无论是五代十国的后蜀也同样是如此,也正是因此,小弟才敢说出这番话。”听到孙可望的话之后,李定国叹息的说道。
李定国的话一说完。原本心头还有些幻想的另外既然,顿时彻底冰冷了下来。
“定国,如果按照你这么说的话,我们如果死守四川的话,那么就是死路一条,所以如果想要有所发展,不束手待擒的话,还要打出去是吧,说说,我们应该拿下哪里,才能够保证四川的安定。”说话的是张献忠,张献忠这人虽然脾气暴躁,可他还是非常精明的,在加上也读过一些书,基本的道理还是懂一些的,李定国的话说的如此郑重,他也没有怀疑的必要,在加上,能够打出去,也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所以他也不在乎。
听到张献忠的话,李定国顿时一激灵,随即激动的说道“义父说的不错,因此,我们如果想要保证四川的安定,那么就要拿下两个地方,也就是按照蜀汉的策论,夺取汉中用以守成,并且,因为汉中自古以来就是四川最重要的地方,进可攻退可守,想要守住四川,必须要守住汉中,这也是为什么有得陇望蜀的传说,因此,即使我们不是为了向外出兵,汉中也是必须要夺取的,而另外一条路就是拿下湖南之地,有了湖北之地,我们就不会困守四川,这样一来,四川就能够作为我们的根基,替我们提供足够的后勤辎重,如此一来,义父就能够安枕无忧,坐看天下风云变幻,如果天下纷乱,就可携重兵争霸天下,如果天下平静,也可做守一方,将来也能够成为一位王侯。”
李定国的话一说完,大厅中间迅速陷入了一片寂静中,四人都眼中闪着精光的看着陷入沉思中的张献忠,而除了李定国之外的另外三人,也是各有心思,除了神经粗大的艾能奇想到这次又有仗打,从而暗暗发笑之外,孙可望跟刘文秀眼中中的光芒却含着另外的意义。
“好,不错,说的很好,定国,你果然没有辜负义父对你的期望,希望你多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刚才你的话,义父非常赞同,可刚才仔细想了一下,却有些不足之处。”张献忠想了半天,终于回过神来的说道。
“不足之处,还请义父指教。”虽然心中疑惑,李定国却还是问道。
“并不是你的计划有不足之处,而是这件事要实施起来却有非常大的阻碍,汉中的话,到没有什么,如果是原来李自成在在话,义父还可能会想想,可现在李自成马失前蹄,陕西之地居然被一个小子给夺取了,想想就让人感到可笑,所以,夺取汉中的话,对于我们大西军来说,应该是手到擒来的,应该不足为虑,那些明军什么样子,我们又不是不知道,可另一方面,想要夺取湖北之地,却有些为难了。
要知道,现在湖南之地,除了襄阳附近乃是被李自成的大顺军给占据着之外,剩下大多数都还在明廷的控制之下,而那里还有左良玉这个狗贼,虽然左良玉不足为虑,可他手下毕竟还有几十万的兵力,凭借我们现在的实力,想要跟他争斗湖北之地,还是力不从心的,而这也是义父说的不足之处,实在是因为我们还太虚弱了。”张献忠有些感叹的说道,同时想到前一段时间还在为占据四川而高兴,现在却又有些失落起来。
“义父,孩儿愿意带领手下二十四营五万弟兄前去攻打汉中,为我大西国开疆扩土,还望义父能够赞同。”自从建立大西国之后,张献忠就将手下的兵力一分为五,其中四个义子手中各自掌管了一部分,分为大营跟小营,人数也不尽相同,多的有几千人,少的有几百人,也是古代时候,最大的作战单位就是营了,这种模式,知道清末还存在,向曾国藩的湘军就是由各个营组成的。
张献忠的话刚刚说完,就看到一直以来都没有说话,而是默不作声的刘文秀猛地跪在张献忠面前,大声请起了命令来。
看到刘文秀的举动,孙可望眼中闪过一丝懊悔跟不甘,可也没有说什么,而另一边的艾能奇却有些不愿意了,顿时抱怨的说道“二哥,你怎么能够这样,明知道每次打仗都是我做前锋的,这次你为什么要跟我抢呀,我不管,反正这次我一定要出征。”
听到艾能奇的话,所有人都笑了起来,张献忠也开口说道“好,文秀愿意替义父分忧,义父非常高兴,可这次毕竟不同于往日,如果仅仅是攻打汉中一地的话,义父就准许你去了,可义父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我们如果真的打下汉中的话,能不能直接打回老家去,要知道,陕西之地不仅是我们的老家,还是重要的战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