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凉人崛起-第2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从未如此地想要杀死一个人。

作为凉国最上层的老人,尽管董胖与马越曾产生过龌龊。但对凉国,这个年老体胖的老凉人爷们儿并不心宽。

他深切地知道凉国如今处在青黄不接的年头,一个新兴国度最困难的时间。那些凉国的年轻人尽管学识上远超他们这些老骨头,可经验上还是差了太远。

每每想到这些,他的一颗心便是矛盾的。他即希望这些年轻人能够有更多的历练,却也希望他们得不到一点儿历练。

因为这历练与经验,是需要血与火才能铸就的。

可若是这样,一代一代的凉人仍旧需要以血与火来获得宝贵的经验,那要他们这些老人、这些叔伯父辈来做什么?

之所以有今日的董仲颖,那是鼻子被人砸断了一次又一次,身上的肥肉被人持着尖刀削去了一块又一块却还顽强活下来的结果。

他不希望凉国的后人将来还要蒙受与自己一般的屈辱与历练,或者说,他不希望自己的儿子,那堪堪舞勺之年的小董钝蒙受这样的历练。

这历练的代价太痛了!

如果必须经受,他宁可这承受的人是自己。

更希望以自己的即将行将就木的血肉残躯,为孩儿铺就一条安然享乐的康庄大道。

所以,孙坚必须死他董仲颖的前头!

江东人纵横天下的神话,走到董仲颖面前时就应当戛然而止了。

因为他知道,敌人是无法被他拖死的,他的年岁活不过那个男人。孙坚要比他董卓更年轻,更有力。当他死后,将如此可怕的敌人留给马越他不放心。

还有孙坚那个有其父之风的儿子孙策,都必须死。

因为他并不看好自己的儿子,也不希望自己的儿子继承自己些许的军事天赋。

这也是董老二将儿子寄养在马越家里的原因,他更希望儿子将来长大了不做自己这样刀子一般的人,而做那用刀的人。

夜风晚了,董卓叉着腿坐在江边的一颗歪脖树旁,捧着兜鍪饮下江水。

他有些思念儿子了。

当这场战事结束,他要回到陇都好好看一看董钝是不是又长高了个头,瞧一瞧他又学会了什么。

作为凉国的诸侯,恐怕他不能带着护卫,甚至领兵进入陇都,但他不在乎那些。待到此战得胜,小马儿为众将庆功时,他想向请马越为董钝拜师做个中介,让儿子拜蔡伯喈老儿为师。

其实若能拜师梁鹄就更好了,只是梁鹄老儿近年来身体不佳,只怕过不了几年就该驾鹤西归了。

董卓知道,董钝作为诸侯的儿子,待到自己死去,爵位都是他的。不需要功勋也不需要武艺,更不需要拜师程立或是贾诩那样的凉国肱骨,他不需要有多强的能力。

董卓更希望儿子懂得如何生活,成为真正的贵族……贪图享乐,醉生梦死。

营地的号角声响起了,牛角长短被吹了三声,这是三十里外敌情的消息。

董卓摇着头起身,吹响口哨唤来了立在一旁低头食草的坐骑,扬手倒干了兜鍪中的江水,歪着脑袋扣在头上,翻身上马。

“孙坚,来吧,来吧,让董某与你一战!”

第三十五章 蹇氏子孙

冀州的战事随着公孙瓒兵马的覆灭而偃旗息鼓,一时间州中各郡县纷纷张榜安民,由上至下迎来一次大清洗。

打着凉字大旗的兵马仍旧终日在冀州这块土地上游曳,但凡发现一点儿造反的倪端便会被剿灭,不留一丝余地,不留一个活口。

建国十三年,正是凉国最兵强马壮,充满活力的时刻。

入冬之前,凉国少将军马超与马岱分别领了左右将军之印,统御兵马在长城以北与公孙瓒遗留在关外的兵马会战,收降两万兵马有余,一战使其余部折损过半,余者逃入鲜卑腹地。

整个冬季,冀州大地各处充满了人事调动。此次马越与公孙瓒的争夺冀州之战中,得益最大的是中山甄氏。甄严如愿以偿地领了中山郡太守,除此之外年轻的甄尧也领了赵郡太守,中山甄氏连领二郡,也没有让马越失望,凭借大氏的威望与这些年未曾间断过的接济百姓之举,倒在最快的速度中安定下战乱后的局势。

冬天留给马越的事情并不太多,因为冬季本来就无法做太多事情。

纳妾,便被提上了日程。

这事儿对马越来说是人生头一次,他在很久以前就想过,自己这一生或许会纳上一二小妾,只是一直未曾真正把这个想法放在心里。他以为当他终于要纳妾的那一日,或许会将聚集好友部将饮酒的地方改建成一个大帐篷。

他一直以为自己纳下的第一个侍妾会是个羌女,或是个南匈奴的公主,哪怕是鲜卑大将之女也想过。

但他万万没有想过的是,自己会纳下一个汉人士族的女儿,还是在历史上留名的奇女子。

他压根儿没有往这个方向想过。

在凉州的夜空从不明朗看不到一点儿未来的时刻,他总是在想,是不是自己该与青羊或是高山上的强大部落联姻。后来凉国建国最初的那些日子,他坐在自己的庭院里看着雪花飘落,想要纳一个南匈奴的侍妾来获取匈奴人的支持,可董二哥什么都没说,在半个月里下令整块并州大地易旗,派兵共驻潼关。

那同患难的恩义马越这辈子也忘不了。

转眼,纳妾这样的大好事儿就被马越拖到了建安十年的冬天。

婚礼依照习俗应当在马越的家乡,也就是凉国陇都进行,但一来天寒地冻,二来明年马越还会继续动兵,不会在冀州久居,因此便选在了邺城的太守府上。

邺县这座城池经历了太多的血腥气,也该用红色的纱幔冲一冲喜庆。

马超领兵驻守长城,这个冬天他不会挪地方了。因此马岱领千骑自长城一路南下,于毋极接出送亲队伍,一路迎到了邺城。

纳妾没有那么多的礼节,便仅仅是发出请柬,将部下与甄氏的故友请到府上吃一顿酒席,到了夜里便算结了。

何况双方皆无家长,马越便是自己的家长,甄氏那边便是由甄宓的兄长甄严出面。这是礼节性的宴席,因此没有高低之分,只是甄严与马越的座次位于最前,后面则依官位与身份远近排开座次罢了。

而单单一个座次,也令人感慨万千。

甄氏故友皆是老些时候成名的人物了,多是与马越一辈的人物,早在先帝之时便在郡中各有声望。

但是,他们没一个人的座次排在凉国众将的前面。

“笑话,没看见新任冀州牧贾文和才堪堪坐在第四席吗?前面第三席是凉国上将关云长,没看见身上还带着伤呢?邺城之战单靠步弩大阵硬生生干掉公孙将军同等兵力的步骑大军,一战全歼了公孙将军的白马义从。

再往后数,右将军马岱,是凉王的亲侄子,两千石货真价实的将军,你能把座位拍到他前面吗?后将军阎行更不必说了,先帝时你还在冀州当刺史王芬的从事,这年轻人便已经是北军五营的长水校尉了,兵驻承阳门那事儿你知道吧,就是他……嘘!阎将军看过来了,不要说话。”

凉王当面, 阎行端着酒碗听到位列后席的冀州老人物正对着自己这边指指点点,便转头看了一眼过去。不过是几个安于现状的老家伙罢了,阎行眨了下眼睛,抿着薄片般的嘴唇轻哼一声,端着酒碗起身离席向甄严祝酒。

和他们计较什么?

早在天下大乱之前,这些人的地位便低于凉王!现如今更是连自己这等家将都比不上了。

这种时候,阎行突然想到了当年方才被赐下朱门的梁府门前耀武扬威的卫觊,却不知那人如今在做什么。

乱世对有些人而言是灾难,但对有些人而言,则得到了证明自己的机会。

其实很多人差的并不是能力或是胆识,而是在现有的阶级之下他们无法以自己的才干来证明自己。

很多人一辈子都在准备翅膀,可以扶摇九万里的翅膀做了一双又一双,可无论如何就是等不来能够让自己起飞的大风。

不是他们懒,不是他们混,而是穷其一生都没能抓住一个能让自己站起来的机会。

多少人都知道,自己不愿在失败孤独中慢慢死去,不想一直活在最底下。

可没有机会啊!

即便到了今天,阎行知道仍旧有人在他们的身后诟病他们,毕竟,这仍旧是个看出身的时代。

但与之不同的是那些人如今只能在背后偷偷的说了,只能在背后偷偷地指指点点关羽雄壮的背影去说,知不知道,凉国上将关云长不过是个奔走乡里收皮子的逃犯。又或者是指着他阎彦明说那些他不过是个部落被杀光的异族人罢了。

但谁在乎这些东西呢?用其他任何理由去诟病他们,只能说明他们认输了,他们真真切切地输给了他们这些出身低到地下的人们,内心里明明清楚他们今生今世都无法超过他们的成就,才只能从坟墓里掏出自家先人的尸骸去指着说,‘看,他们的老子没有我们的老子成就大,比起来他们的老子就是废物!’

事实上,这真是蠢到没边儿的话啊!

没有一个强势老子不留余地的支持,人家依然比你强!

这也是为何关羽、马玩、阎行、杨丰、甘宁等人对马越忠心耿耿的原因。因为对他们而言,马君皓三个镶着金边儿的大字就是铭刻在他们身上的符号,也是他们成为人上人的机会。

若没有马越,他们现在或许会比当年那些收皮子的逃犯、偷菜叶的孤儿、私铸钱的游侠、抢商船的水贼成就要高,但他们知道,如果没有马越便没有如今的凉国上将,没有身挂关西二十八国将印的征西将军,没有掌管劈柴院数千刺客间使的将军,没有统御凉国重甲攻城略地的将军。

他们是真正的人上人了。

推杯换盏之间,马越清了清嗓子,对甄严说道:“甄兄,有件事我必须要说与你听,若将来马某与令妹有一个男丁,他可能不会姓马。”

马越这话一出,满屋子人都呆住了,就连周围吹笙鼓乐的优伶都为之一窒。

甄氏和马氏是联姻,可不是简单的纳妾,马越这一句话简直要将甄氏的骄傲扫地,生了孩儿不姓马是什么道理?

“殿下,这……这是为何啊?”

实在是马越地位尊贵不同常人,若是地位对等的家世说出这话只怕甄严就掀桌了,这是在看不起谁啊!

“甄兄息怒,且听马某慢慢道来,这牵涉到马某年轻时的承诺。”马越诚恳地说道:“想必您也知道,马某起于微末,行至今日多亏身后兄弟以命相搏不留余地的拱卫,而今,有人还坐在这里,有人却已不能坐在这里。”

马越说话的当口上,坐在下面的覆甲校尉万宁起身满面凶相地朝着那些吹笙鼓琴的侍女呲牙咧嘴,敦促他们奏乐。

音乐照旧响起,又是歌舞升平一众大人才反应过来自己的失态,急忙又装出热火朝天地聊天模样,实际上所有人都支起耳朵听着最上面凉王的谈吐。

他们知道,马越接下来说的话将会直接决定联姻之后甄氏在冀州乃至全凉国的地位。

“那件事发生时甄兄可能尚且年少,不知对先帝在位时立下的八校尉,还记得多少?”

“八校尉?”甄严皱起眉头,这事情太老鼻子了,那都快二十年前的事情了,拱手说道:“在下的确所知甚少,愿闻其详。”

“当年先帝为分大将军何进之权,于西邸立西苑八校尉。”马越想起往昔的峥嵘岁月,脸上也带着些许动容说道:“其中上军校尉蹇黄门,可节制大将军,执掌天下兵马大权。”

“殿下当年也为八校尉之一?”甄严这辈人对那时的事情了解的已经不多,即便是对马越他们也只知道马越在先帝时便已经是偏将军,还是又校尉立功升的,因此才会这么问。

马越当即笑了,他当年多想做八校尉啊,摇头笑道:“当年马某还被先帝关在黄门寺狱中,侥幸未死已是大幸,哪儿还会奢望八校尉呢。当年因共为先帝所重,蹇黄门又对马某相亲相重,朝中纷乱,先帝留下一封遗诏撒手人寰,我二人为天下群雄之敌,无论大将军何进或是其弟何苗,亦或是袁绍等七校尉,皆欲杀我二人,我们因此结为异姓兄弟在宫内外互为攻守。”

“后来的事情你们大概都知道,便是我杀了何进,独掌朝纲辅立先帝,得了好大功勋受封美阳侯。”说着,马越脸上并未露出什么表情,但甄严分明看出他眼神中流露的悲戚,“蹇兄在嘉德殿为先帝守灵遇刺,蹇兄富贵时一人之下,这天下没有什么他想得到的却得不到,但唯独一件事,他得不到,他想要个儿子。”

马越起身对甄严拱手施礼,说道:“义兄已逝,马某便要为他了了这个心愿,过继给他一个儿子继承他的姓氏,将来蹇姓将会是凉国大氏,他父亲的功勋当得县侯,因此孩儿即便身无寸功,也会继承他父亲的爵位,生而为汉阳郡显亲侯,享食邑两千户,望甄兄应允。”

第三十六章 牧领三州

将来的陇都只怕是个侯爷遍地走的贵胄之地,连年的征战,有功者竞封侯。且不说立功的年轻一辈需要鼓励,出身不高的立功也需要奖赏来俘获忠心,就连老一辈拱卫着马越走到今天的弟兄,少封了哪一个又合适呢?

马越觉得自己争霸天下的路有些像个小人,推倒了别人家的院墙,在废墟上重建自己的高墙大院。

但坐在这个位置上,你不去觊觎天下,就会成为别人的绊脚石。

只有击溃一个又一个敌人,才能获得自己生存的空间与土壤。

少年时他总渴望应得旁人的爱戴与尊敬,为此不惜一次又一次地赌上性命,去拼搏出一个出身。

那时候他以为自己追求的是安定的生活,现在想来像个笑话。

与钢刀作伴、杀戮为伍的他,怎么会得到安定。

裂土称王,统治由极西之地乌孙国一路向东七千里直抵幽州长城的土地,节制境内二十七国三州一域,他才知道,原来没有梦想的人最无私。

可偏偏,这世上的人往往看不起没有梦想的人,只有他们这些造梦者才会引人追随,一同共创伟业。

“君上,请您以凉王之名传檄天下,诏令天下诸侯共绞孙坚,派出精兵强将与仁人志士充任豫、徐、青三州牧守,各州进驻不必太多,五千凉国精兵足矣,节制各州!”

贾诩在纳妾过后的第二日,立在凉王的院门前满面激动。

“文和今日这是怎么了,我可是觉得你一直不爱献计,今日倒好,都不必我开口。”马越笑着打了个哈欠,放下擦拭脸面的布帛挂起问道:“节制三州,你以为此事的胜算有几成呀?”

马越对此是有些不自信的,他在关东本就没有丝毫根基,能拿下冀州已经是运气好了。诚然,他的兵力可左右天下,但人们的思想却未必会屈服于兵力。如今江东孙氏接连征伐有些违背人望,若自己再过一段时间便能让天下人看出他马越的诚意,在他心里所想,到那个时候再去传令节制天下才是最好的时机。

这个时候,是不是有些急了?

“君上取冀州,皆由冀州早年经受黄巾乱党荼毒,后又久陷战乱之中,故友之士族豪强已经消地差不多,因此取冀州,只需击败公孙将军便可。”贾诩拱着手,马越可不敢让老人家站着,急忙请进院中杨树下坐着,听贾诩继续说道:“若想取三州,必然会受到君上的声望所阻,寸步难行,因此君上决计不可以强兵进入做攻打之势,而需借朝廷诏令联结豪强世族共掌州府。”

“嘿嘿,现在是君上最好的机会,只是人选还需斟酌。”

马越点头,将目光投向远方,联结豪强士族公掌州府吗?

建安十一年,马越兵下邺城,送白马将军公孙瓒头颅至洛京。

次年,于冀州招兵买马,由凉国运送战甲兵装的战车哪个月都未曾停过,大动作不断。而另一方面又上表洛阳请裴徽为徐州牧、杜畿为青州牧、马岱为豫州牧,三人各督五千兵马携金银财宝入驻州府,收买豪强结交本土士族。

建安十二年的初夏,凉州、并州、冀州三地练兵操演不曾间断。无论幽州的刘和还是司隶的朝廷都感到胆战心惊。

朝堂上尽管无人明说,却酝酿着一股针对凉国的情绪。

因为南边的战场消停了。

因为冬季的降温与河水冻结,江东军的兵马久攻益州而不下,反而损兵折将,只得退至荆南四郡与长江沿线据守而不得寸进。

董卓接到马越的手书,命其滞留益州,整顿益州兵马随时防备江东军的反扑。

……

凉国,陇都。

如今在陇都坐镇的是征西将军马玩与凉国相程立,今年中原向凉州迁入的百姓实属最多,整个凉国上至国相下至吏民在这块曾经恶劣贫瘠的土地上忙的脚不点地。

凉州的地是一如既往的穷,即是十余年未曾间断的灌溉与开垦荒地,粮食产量比起肥沃的荆州等地依旧算不上突出。

更何况,可怕的天灾几乎三五年来一次,一次便将百姓的辛苦付之东流。

但这并不意味着凉州依旧穷苦。作为西域与中原沟通的唯一通道,陇都这座城池每一块城砖都是用金子堆砌出的。每年超过一万支商旅由这里前往西域,或是由西域抵达陇都,数以百万件的商品被推至九市十八街供人交易。单单一年的商贾税收便支援凉国在建安十一年冀州、益州的双线作战。

支持商业的回报是无穷的,至少让当年无钱无粮的凉州变得有钱,富裕了起来。

而对于中原百姓而言,凉州有钱没钱、或者说是不是像从前那样穷苦赤贫已经没有关系了,他们需要的是安定!

与性命比较起来,那些身外之物又算得了什么?

益州去年打得不可开交,除去江东军的威胁之外内部各郡皆反,整个益州陷在一片兵灾当中。尽管有强援凉国军,但也仅仅是为了击退江东兵马而已,对于益州除汉中以外的土地两国军队丝毫不理,致使百姓犹如水火。

天下混乱自先帝驾崩起已有十余年,论及州郡安定当属凉州。作为凉国京畿,再没有哪里还比这里安定了。

因此,单单建安十二年之春,便已有不下五万百姓请求迁入凉州,这个数字还在随时间继续增长着。

“咱们凉州有什么好担心的,你们啊,就安心踏实呆着,今年估计没仗可打!”被凉国上下称作‘小凉王’的马擎赤膊从宽阔的演武场上下来,接过侍从递上的书简端坐在凉亭中,任由两名美俾擦拭着身上的汗水。他手上捧着的书简是汉书。尽管偶尔还是不停地闯祸,但到冬天才十五岁的马擎已经习惯了操演弓马之后便是一刻不停的读书,这便是他的生活。抱着书简他头也不转地说道:“明年或后年,凉国与江东之间早晚有一场大仗,到那时便到咱们兄弟立下功勋的时候了。”

这帮小子是真正的凉国贵胄,终日里学习的是弓马演练排兵布阵,听的是国政大事的讲席,天下间对他们而言真正的大事只有两件,如何打仗与如何治国。除此之外凡夫俗子需要操心的所有事情与他们概无联系。

贵族分三种,一种是终日大鱼大肉,修习战阵搏杀,为了在将来的战争中帮助家族再立威名。另一种则是终日饱读诗书,研习治国之策,为了将来使这个国家走的更稳。

最后一种,便是马擎这样庞大国度的继承人,学习领导与决策。他要比别人更累,因为他要懂得更多,才能更好的领导与驱策他人。

“不对吧兄长,你爹打完了,我爹还没打完呢!”董钝也长大了,临洮侯继承人面容与几分相似,一样的身高体健,但面容却没董老二那般骇人。年轻的脸上未曾受过伤疤的摧残反倒还生出几分贵气。此时几乎是与马擎一般装束,一样赤着膀子露出一身腱子肉,攥着书卷说道:“孙坚绝不会给我凉国吞并天下的机会,所以我认为我爹那边还得再打,就在今年。”

年轻的姜维则盘着腿坐在一旁默不作声,他不像董马二人在凉王府上腾挪跳跃,他的武艺皆是在城外的庄子上与自家庄客操练。这以凉王世子为中心的小团体中如今就数姜维最为能干,早些年与西域商贾做赌赢来属于自己的一座庄园,如今招募庄客甚至还拥有了自己的商队,可谓是不愁吃穿。

“打不起来,孙坚不会那么傻挑现在这个时间去硬碰,且不说你爹去年让江东军吃够了苦头。如今汉中的张鲁也引了一万鬼卒,真弄不明白挺精明的张天师为啥给部众起个这个名字!”马擎歪了歪脑袋说道:“引兵进驻你爹的白帝大营,可谓是兵强马壮,孙坚可能会创造机会,但绝不会此时用兵。”

董钝惊讶地问道:“张鲁去做什么?还用不到他吧!”

“能去干嘛,除了去杀刘璋还能有别的想法吗?”一直没说话的姜维笑了,他很钦佩程立那样的智者,足不出州府而将诸侯玩弄在鼓掌之中,起身说道:“程公有意让张鲁与刘璋相杀,董公坐镇白帝足以扼守江东,一个乱起来的益州对我们大凉更有利!”

姜维正在大放厥词,这些孩子已经习惯了对凉国的国策与天下大势做出点评与预测。

就在此时,凉国府门的覆甲骑从跨步而来,先是以手抚胸对着马擎行礼之后才对姜维说道:“姜郎,府外有一小儿寻你,脸上带血,神情紧急,要不要让他进来?”

“快请进来!”姜维一听便变了颜色,便说便向外跑道:“算了,我去寻他。”

董钝见姜维走得焦急,便也起身跟着便要出去,却被马擎拦了下来,“别去了,最近不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